奥运物流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意义和我国物流现代化有什么意义?

拨开奥运物流层层迷雾-物流专题 贸易专题 锦程物流网
│││││││││││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牌的快速翻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作为奥运物流,也随着新年的钟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奥运物流对中国的物流乃至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奥运结束后奥运物流又面临怎样的转机呢?本专题为您揭开奥运物流的谜底,同时为您解读电子商务与奥运物流的玄机。
&  随着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奥运物流一词被愈炒愈热,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量比赛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和人们的旅游、娱乐、餐饮等活动,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奥运国际物流市场,预计有关的比赛器材、商品、废弃物的物流需求总量约为432亿元。 这样一个数字的巨大诱惑,难怪国内的物流企业都想方设法的与奥运扯上关系。北京的一个物流企业,可能和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区别,只是在几年前将自己的公司网页做了稍加修改,在前面加上奥运两个字,却让该公司在互联网上迅速因奥运而“成名”虽说有些投机,但如何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创造商机,国内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各种办法,试图能与奥运“搭勾”。
[][]&  在432.91亿元的诱惑下,许多物流企业试图通过奥运会这个特殊平台,使自己的身份发生变化,然而奥运物流这块蛋糕真的有如他们想像的那么大吗?“你们公司和奥运有什么关系?从事奥运物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岩总是不断接到类似的询问电话,作为北京佳时空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时空)市场部的一名员工,他会给每一个打电话的人尽可能进行详细解释。不过偶尔,一些“难缠”的询问者也会让他“犯晕”。
[][]&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比其他任何体育赛事都多,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以比赛所需的器材为例,其数量就远远超过其他赛事。与其他领域的物流不同,奥运物流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对举办城市的物流系统来说,是一份难题颇多的考卷。
  难题一 集中性
[][]&  在奥运经济欣欣向荣的背后,物流――这个原本对中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的概念,几年间迅速在国内流行开来,据北京奥运物流体系规划研究课题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量比赛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和人们的旅游、娱乐、餐饮等活动,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奥运国际物流市场,预计有关的比赛器材、商品、废弃物的物流需求总量约为432亿元。
[][]&  随着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中国物流业也在迅速发展。今年,受国内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国际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严峻复杂形势影响,我国物流运行增速虽有所减缓,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北京奥运物流中心,更像走进中国物流业的“缩影”,在奥运物流中心附近,TNT、宅急送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及仓库也在空港物流基地。
  有关专家预测,经过2008北京奥运,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而在部分沿海城市,物流已成为支柱产业。2005年,各方物流巨头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进行圈地,2008年,比拼的似乎是谁离消费者更近。
[][]&  与奥运直接相关的物流预计规模
  预算阶段 赛前 赛中 赛后 合计
  奥运会支出物流成本 0 6.5 1.2 7.7
  北京市支出物流成本 402.5 6 1 409.5
  物流成本合计 402.5 12.5 2.2 417.2
  与奥运间接相关的物流预计规模
  预算阶段 赛前 赛中 赛后 合计
  旅游 境外游客 0 0.34 0 1.41
  境内游客 0 1.07 0 ―
[][]&  奥运结束后,奥运物流中心还将做数量不大的赛后回收工作,之后会直接进入北京仓储物流市场。“奥运物流中心进入市场后,肯定会对北京市现有的仓储物流设施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进入将会对北京物流地产市场有所提升。”张大明说。
  据了解,北京市现有的仓储物流设施主要集中在三大物流基地,即北京空港物流基地,通州物流基地以及良乡物流基地。此外,京南物流港、十八里店、大兴黄村等地也是仓储设施相对集中的地方。
||||||
锦程物流网:|奥运物流需求巨大
奥运物流需求巨大
  第27届悉尼奥运会,参赛国家199个,运动员及其相关人员达10万人,而根据有关单位的测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其参赛国家和人员将远高于此。为此,日前召开的“北京奥运物流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讨论,认为要在此间建立一个满足2008年奥运会对物流与物流信息需求的物流支撑体系,时间的支配上必须精打细算。
  据科技日报报道,奥运物流是指为了举办奥运会所消耗的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以及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的延伸服务。北方交通大学张文杰教授认为,2008年奥运会,从最初的奥运场馆建设到最终的奥运会结束,需要庞大的物流体系支撑。这无疑为我国的物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商机,但同时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奥运会期间人数众多、赛事集中、赛场分散,因此奥运物流具有巨量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为此张文杰教授提出,应尽快成立奥运物流研究机构,从事诸如奥运物流需求分析、奥运物流系统体系规划、奥运物流管理模式与组织体系奥运物流信息平台与监控系统等问题的研究,以期实现通过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产业化,带动相关业态的规模化、现代化,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深刻发展。
推荐给朋友: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