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一个来回滚动的乒乓球实验做物理实验

巧用乒乓球做实验--《中学物理》2014年14期
巧用乒乓球做实验
【摘要】:正很多物理实验的器材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物品.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要想努力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大胆地利用身边易得物品来改进课本实验或创新实验.乒乓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利用乒乓球可以做很多物理实验.1观察发声物体的振动器材乒乓球、音叉、细线实验用细线把乒乓球悬挂,放在靠近音叉振动方向一侧,敲击音叉.现象随着音叉发声,乒乓球有较大幅度的摆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7【正文快照】:
很多物理实验的器材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物品.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要想努力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大胆地利用身边易得物品来改进课本实验或创新实验.乒乓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利用乒乓球可以做很多物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行虎,赵秀芳;[J];中学生物学;2003年06期
黄忠东;[J];广西教育;2005年08期
余金香,李继红;[J];中学生理科月刊;2005年24期
祝俊龙;;[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1期
龙本海;;[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邹晓东;[J];科学课;2004年07期
于向东;[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4年14期
高建设;;[J];陇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陈玲英;;[J];成才之路;2008年32期
谷秀玲;;[J];生命世界;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岩;;[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杜晓艳;;[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贾永红;孙艳香;张江丽;张志达;;[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郑可利;牛玉;;[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于晓红;孙力;;[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健;朱纯;史海峰;王旭;;[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张阳林;姚秀梅;;[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阳林;姚秀梅;;[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蔡怀昱;;[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苏莉芬;;[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大丰市刘庄中学
葛卫红;[N];学知报;2011年
本报实习生
本报通讯员
宁波;[N];解放日报;2000年
天水第四中学
王彦斌;[N];甘肃日报;2009年
夏邑县歧河乡一中
陈涛;[N];商丘日报;2009年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李晓果;[N];学知报;2010年
张王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巴州二中 曹海云;[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张岩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高中研训部生物教研员;[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
周道云;[N];学知报;2010年
罗日新 红海湾白沙中学;[N];汕尾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伟;[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静;[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章燕;[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李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美玉;[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杨国远;[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胡彬;[D];苏州大学;2011年
赵焕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李志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建华;[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李琼;[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知识点梳理
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
悬浮:F浮=G
下沉:F浮<G理解:研究物体的浮沉时,物体应浸没于液体中(V排=V物),然后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的关系.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2、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悬浮条件.此外,轮船、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了沉浮条件的原理而设计的.
公式: 的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公式变化:m=ρV、V=m/ρ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从的角度看有三种情况(判断正误):1. 同种物质:(1)ρ一定时,m和V成正比;(因为ρ=m/V,ρ一定,m增大,V也增大,所以成正比)(2)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因为m=ρv,m一定,v增大,ρ变小,所以成反比)(3)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结合物理意义,三种情况只有(1)的说法正确,(2)(3)都是错误的。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时,不可能脱离物理事实,不能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2. 不同物质:(1)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m1/m2=ρ1/ρ2(2)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v1/v2=ρ1/ρ2
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2、对于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m1/m2=ρ1/ρ2(4)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v1/v2=ρ1/ρ2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相似的试题还有:
物理探究活动中,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进行探究:(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2)把三个瓶子分别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3)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ρ米=1.37g/cm3)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及现象后回答:猜想1_____,猜想2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___.
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轮船能够浮在水面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D.用吸管吸饮料跟题目所说的规律是一样的
给你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一只铅笔、一个乒乓球,请你任选其中的器材,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喜欢茶,却不太喝茶,因为胃不太好。
喜欢茶具,晶莹剔透的瓷器,古朴凝重的紫砂,都喜欢……
有点洁癖,就是抽屉洁癖,电脑洁癖之类的,闲来无事就清理一下。
喜欢收藏,但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所以和古董无缘。
喜欢玩,所以爱好广泛,但无一精通。
好打乒乓球,尤喜进攻,但失误极多,故屡战屡败。
擅长爬山,但岁月不饶人……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5734)|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6070',
blogTitle:'用乒乓球做几个物理小实验',
blogAbstract:'&\r\n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巧用乒乓球做物理实验
探究实验一: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利用乒乓球粘上一根细线,让挂在细线下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生的音叉又会迅速把乒乓球弹开,但乒乓球在重力作用下又会回落,并再次与音叉接触,发生的音叉又把乒乓球弹开。
实验效果:该实验的特点是能见度高,全班的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实验的趣味性也比较强,学生感觉新颖、奇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探究实验二:气体的热胀冷缩
在讲到温度计的原理时,需要介入热胀冷缩的知识,尽管有的同学可能知道这一现象,但如果有一现象明显的实验来验证,效果就更好了。方法很简单,将一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里面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会使乒乓球复原。
实验效果:证明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探究实验三: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的方法
将乒乓球和玻璃球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过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出来。原因就是乒乓球的密度比米小,能上来,此规律能用于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
实验效果:这个实验简单易做,现象明显,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探究实验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乒乓球也不会下落。
实验效果:此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效果都要好。
探究实验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一漏斗下放一乒乓球,手放开,乒乓球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如果从上往下不断的向下吹气,可看到乒乓球不落下。
实验效果:这一实验说明了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上部压强小,下部压强大,所以乒乓球不会落下。另外还可以将乒乓球放在一烧杯中,对着烧杯口吹气,会发现乒乓球从烧杯中跳起来,跳入另一烧杯中,此实验也充分证明了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探究实验六:浮力产生的原因
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如图甲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满后,乒乓球还沉在水底并没有浮起来,因为乒乓球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始终沉在水底。如乙图当用手指堵住瓶颈的出水口,使水慢慢流下并注满玻璃管后,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上浮。
实验效果:该实验的特点是简单、醒目、趣味性强。
探究实验七:机械能的转化
1、把乒乓球系上细线做成单摆,分析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势能→动能→势能
2、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乒乓球下落与地面撞击又被弹起。整个过程中乒乓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效果:该实验观察分析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换,增加趣味性,使学生以理解。
乒乓球的这些实验看着简单,却给物理教学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只要我们能留心观察加以应用,就能培养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课后小制作、小发明。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增强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实用的科技小实验、物理小实验 悬浮的乒乓球◆肉丁儿童网
实用的科技小实验、物理小实验 悬浮的乒乓球
/ 紫茉莉 / 50739℃
猜你喜欢:
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
实验材料:乒乓球1个;吹风机1把。
实用的、物理实验过程:
1.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
2.开动冷风或热风吹动乒乓球。由于力的平衡作用平衡作用,乒乓球不会吹走,而使浮在空中跳动。
悬浮的乒乓球:乒乓球会被吹走吗?
→ 肉丁网微信公众号:【肉丁网】 ←
关注肉丁公众号用手机浏览此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来回滚动的乒乓球实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