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周晓兰与袁伟民恩怨女儿照片

追踪英雄:女排宿将今安在
 来源:文摘报 
张式成80年代初,是中国女排的鼎盛时期,她们一鼓作气,实现了“五连冠”,她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十几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中国女排姑娘在哪里呢?
“怪球手”张蓉芳笔者第一个找到的老队员是主攻手、打“三连冠”的队长张蓉芳。当年在首夺世界冠军的阵营中,她1.74米的个子最矮,却在国际排坛享有“怪球手”、“小精灵”、“钢斧子”的盛誉。她获得1981年的全国“十佳运动员”后,退役回四川,被任命为省体委副主任,带职入成都邮电工程学院学习。1986年,离世界锦标赛不到半年的时候,正忙于做毕业论文的她,突然接到赴京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命令。她与郎平携手,苦磨5个月,终于率队圆了“五连冠”之梦。1987年,她调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先后分管过排球、跳水等项目和其他工作。1998年,她调到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任第一副主任。这些年,中国男、女排出征亚洲、世界大赛时,她常担任领队,以丰富的阅历协助教练对队员做些思想工作、技术指导;还常应报社邀请,开辟专栏纵论赛事。
“笑面黑娃”梁艳梁艳是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球员。这位副攻手退役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到《新体育》杂志社活动部任职。80年代末,梁艳还在一部武打片中客串老武师的女儿一角,与矮她半个头的男主角、原体操名将童非配戏。再后来,她创办了“梁艳体育广告公司”。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该公司都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广告代理。梁艳的先生牛艺在空政文工团任职,爱好摄影,具有专业水准。他俩谈恋爱之初即是摄影为媒。后来梁艳在人大新闻系学的也是摄影专业,因此她办广告公司非常内行。小牛是女排名将夫婿中惟一矮于妻子的一位。
“拼命三郎”曹慧英在北京鼓楼外大街,耸立着一座气势非凡的“龙德行大厦”。该大厦的拥有者是“拼命三郎”曹慧英。她是“文革”后中国女排第一任队长,主力副攻手。因年龄在队里最大,为夺世界冠军三推婚期,姐妹们均称她“老大”。两夺世界冠军后,她1983年初退役成婚,入北京体院。毕业后她分到国家体委,1985年任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她吃苦耐劳的秉性和能歌善舞的特长,颇受外国旅行社好评。90年代初,她同丈夫殷勤及夫弟殷俭自办公司,越做越大,1996年终于盖起这座大厦。她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她还在美、加开办了国际文化体育发展公司和美国中国娱乐公司,业务主要是吸引外国旅客来华度假、旅游。龙德行公司现由丈夫兄弟俩主事,但外界往往是冲着曹慧英的名气上门洽谈业务。公司兼营房地产,至1997年,已完成两个居民小区。作为昔日中国女排的大姐,第一、二批的队员都跟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周晓兰出国前后有什么心里话找她倾诉,郎平归来执教国家队遇到什么事也跑她这儿聊聊。有次她给朱玲发传真电报,嫌姓名笔画太多,干脆落“老大”两字,弄得四川省体委的人大惊:“这是谁?怎么跟黑社会一样呀?”朱玲笑道:“是曹慧英大姐呀,我们都叫她老大。”她的女儿笑子,1998年初15岁,身材已超过1.80米。为了女儿留学,曹慧英夫妇已移居加拿大。
“独臂将军”陈招娣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大院,笔者见到了清秀聪敏的陈招娣。这位昔日的副接应手一身戎装,又增添了她的英武气质。其实,她早有“独臂将军”的雅号,只不过以往报道不详。1978年她由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时,左臂挠骨第一次受伤。1979年6月,亚洲俱乐部冠军日立队访华,与中国队激战太原。招娣拦网时,恰被对方名将奥岛圭子大力扣中第一次受伤部位,造成挠骨断裂。两个多月后的第四届全运全,她用绷带吊住左小臂,带伤上阵单手比赛,被记者戏称“独臂将军”。两夺世界冠军后,陈招娣1983年初退役成家,进入北京体院读书。毕业后担任过八一女排和国家青年女排主教练,并任职总政文化部。这期间她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类癌”。但她以英勇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在两次手术中均力克病魔,夺得了球场之外的胜利。1989年初,中国女排重新组建,国家体委借调她去当领队,同时海南省任命她为文体厅副厅长的正式调令也摆在她面前。此时她的丈夫郭小明已去海南发展,再说把家安在椰风海韵的琼岛,没有寒冷的海洋气候对她的身体来说肯定合适。但是,她毅然再次走向了球场,因为中国女排1988年奥运会的失利刺痛了她。第一线的教练领队任务重、压力大。她狠狠心把两岁不到的女儿晨晨送到杭州,交给两眼视力不到0.1的母亲照看,自己搬到队里给胡进主教练当配角,每天同年轻队员一起摸爬滚打。呕心沥血的工作终于换来回报:1989年,中国女排世界第三,1990年和1991年世界第二。1992年底借调期满,招娣重回总政。1993年后,她担任了总政文化部体育局副局长,1998年升任局长。她利用业余时间与北京体育大学李安格编著了《排球》一书;发表了数篇学术文章;她目前想办一所排球学校,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影视明星”杨希杨希于90年代初留学美国,后在香港“下海”经商。明眸皓齿、气质高雅的杨希,特别受日本球迷崇拜,被称为“排坛山口百惠”。1979年中国女排首夺亚洲冠军前后,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暖忻拍反映排球运动员生活的电影《沙鸥》,选主角时瞄中了杨希,三番五次要人,队里仍然不放。杨希1985年从北京体院毕业后,从八一体工大队借调国家体委训练局,任中国女排领队,分别辅佐邓若曾和张蓉芳、郎平率队夺取“四连冠”、“五连冠”。1987年队伍重新组建,不设领队,她回到八一队。1989年杨希获得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奖学金,她别夫离子去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在异国两年多,她克服诸多困难,攻下了各科目而喜获硕士学位。回到国内后,她决定“下海”。近年,她办起了“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设在建国门外华侨村一幢楼房的第18层。俊俏靓丽的副攻手朱玲,18岁才学打排球,竟一鼓作气打进国家队。首次夺取世界冠军后,队里人员调整,她回到四川队,暗下决心力争重返国家队,进军奥运会。在1983年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获得“最佳拦网奖”,实现了再进国家队的愿望,并夺取了奥运会金牌。她退役后任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带职入四川大学学习。与原四川男排二传手杨涛成婚,生女儿鑫鑫。1987年,她竟还能以良好状态重披战袍,代表四川女排出征第六届全运会。1988年,她被提拔为省体委副主任,不料病魔夺去杨涛的生命。现在,她又组织了一个温馨爱巢,人仍然年轻靓丽。她在省体委先后主管过基本建设、训练、省排协等工作。
“秘密武器”侯玉珠在第24届奥运会上,侯玉珠以奇妙的发球为全队奠定了胜局,被中外记者称作中国队的“秘密武器”。作为主力夺取“四连冠”、“五连冠”后,1986年退役上北京外经贸大学。1990年下半年加盟德国斯图加特俱乐部,1993年中止合同回国,代表福建女排参加第7届全运会。1993年底,她奉郎平之召,赴香港加盟八佰伴明星联队,1994年底回到内地。侯玉珠现任福建体育中心副主任,丈夫史政原是福建水球队战将,现在一家合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儿子今年4岁,个头不小、白白胖胖。秀丽白皙的“二传名家”周鹿敏,自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后回上海队。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她的二传技艺仍然名列前茅。她1984年退役入上海体院,1986年毕业,一直担任上海女排教练。笔者采访她时,她已离队,在上海市体委社会体育中心搞行政。她女儿今年11岁,取名“樱”字,是因为在樱花之国有她终身难忘的记忆。
“机关枪”陈亚琼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笔者采访了原女排副攻手陈亚琼。两摘世界桂冠后,她退役回到香港父亲身边。在球队时,她有两个外号:因擅长快攻技术和盖帽式拦网,被国际排坛行家称做“机关枪”;因瘦而骨头硬,被队里叫做“钢铁将军”。她现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宣传文体部副部长。1983年初,她刚把户口迁到香港,休息了几天,分社就邀请她去工作。从动到静,从专业运动员到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又是在她不熟悉的社会中。她从收寄文件、迎来送往到焚化公共垃圾,什么都干。她不打世界冠军的招牌,以诚待人,以信予人。她还自学公共关系学,广交社会各界朋友,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渐渐打开了局面,两年后,被提拔为文体部副部长。陈亚琼的先生高克宁原是福建男篮战将,也是退役后到香港与家人团聚的。他先在中华制漆厂当国内部经理,现在友人办的船务公司做部门经理。女儿晓珊,“珊”“三”谐音,含有纪念女排“三连冠”的意思。在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地下桌球城,笔者采访了1.79米高的原副攻手李延军。潇洒苗条的延军是辽宁人,由南京部队女排选上八一队,1983年入选国家队,参加过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和1986年世界锦杯赛,三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她于1987年初退役后,与梁艳一起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9年毕业,八一体工大队想留她继续搞排球,她却想变换一下生活方式。这时亚运村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原郴州体训基地主任唐见奎调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指挥部任副总指挥,后又任代主任。延军在郴州训练时与他熟识,便登门拜访。唐指挥长大喜,他正需要有影响的人才,于是,李延军分配到这里工作。第11届亚运会顺利举办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始面对市场。李延军和她丈夫、原八一男排主攻手赵耀动起了脑子,把没人看好的北大门旁边的地下厅承包下来,开发体育休闲娱乐项目。人们没料到这处看似偏远冷清的地点,又只有那么一个娱乐项目,竟会大受消费者青睐。原来,延军和赵耀看到对面的五洲大酒店和亚运村里的水晶宫水上游乐场都是属于高消费,而奥体中心游泳馆、网球场的月票、单场票价位居中。他俩就在中低档的价值和全天24小时开放方面动脑筋,同时地下厅冬暖夏凉,也比较吸引人。他俩还在北大门里边的路边设了一个小食品亭,方便游览者。由于有经营头脑,他们的经济效益不错,生活也比较舒适,还购置了小轿车。“铁榔头”郎平1999年出版了自传,名将孙晋芳以前也多有报道,在此从略。曾因拦网出色而被称作“天安门城墙”的副攻手周晓兰,“三连冠”之后与夫婿、原中国男排主攻手侯晓非一同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她进国家体委球类司排球处当副处长,侯晓非援外去冰岛。此后晓兰兼任中国排协秘书长,不久当上训练竞赛二司副司长,生女儿侯越。1995年,她辞去公职赴美国与侯晓非会合,现又生了一个女儿。参加第一次夺冠,有“无声手枪”之称的接应二传张洁云,退役后就读南京体院,曾任江苏省体委外事办副主任,后携儿子随当外科大夫的夫婿苗毅去比利时伴读。1998年,她儿子苗笛不愿在那边的学校上学,母子俩回到南京。曾获1986年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世界“最佳二传手”奖的杨锡兰,1989年退役后,由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亲自关照,留学瑞士,现居日内瓦。其他队员,如第二批的主攻手姜英与丈夫双双赴澳大利亚留学。副接应郑美珠和第三批的副攻手杨晓君前些年去德国斯图加特俱乐部打球,现留在那儿,杨晓君已嫁给了德国人……(《知音海外版》第2期)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 吕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 杨焕宁
  为什么要改善当前人文生态环境?是因为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只活在当下,只看到眼前,活的非常的“世俗化”。  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抓手,是形成制度自信的要义。2016年是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节点,也必将成为全面建成法治中国的新起点。
光明网版权所有<div class="wrap" style="min-width:770width:expression((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周晓兰、陈亚琼、曹慧英、杨希等11位老女排队员近况
金牌体育迷
帖子10,441&精华&积分76,121&资金64,115 元&在线时间131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该帖被浏览& 38,361&次,回复&12&次
周晓兰、陈亚琼、曹慧英、杨希等11位老女排队员近况
& && &&&孙晋芳
中国女排“场上的灵魂”,世界最佳二传手之一。现任网球中心主任。张蓉芳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冠军中国队队长。1986年任中国女排主教练,1986年出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国家体总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书记。
& && & 周晓兰
1995年,已是体委系统最年轻的副司级领导。 1995年辞去公职,随丈夫、前中国男排侯晓非定居美国。最初,在乔治华盛顿做排球教练,后在马里兰州爱德华市的一家医疗器材公司做工程师,目前是公司部门负责人。 周晓兰现定居在马里兰州,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陈亚琼
1985年就职于新华社香港分社,现在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工作,任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陈亚琼说,一晃儿在香港已工作已有20年,如今儿子都18岁了,现在是北京时装学院的大学生。
由于长相酷似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而拥有众多的球迷。1982年世锦赛后她选择了退役,随后投身房地产,如今已是老女排中的“首席富姐”。梁艳 1987年退役后 先到人民大学学习,后创办一家体育传媒公司,任董事长。张洁云
1987年任江苏省体委办公室副主任,从事政府体育外事工作。现为江苏省体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曹慧英
1983年起任八一体育工作大队科研处副处长,同年入北京体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国家体委,1985年任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大校军衔。90年代初,她从司局级干部职务上辞职,下海经商。周鹿敏
1982年退役。退役后曾担任上海女排教练,现在上海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工作。朱玲 1988年任四川省体委副主任, 现为四川省体育局局长。
& && & 郎平 恒大俱乐部教练(2013起兼国家队教练)陈招娣 原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2013年因病去世。
[ 本帖最后由 筷攻 于
04:01 编辑 ]
分享到:&&
还能说什么?
金牌体育迷
帖子4,507&精华&积分81,230&资金74,473 元&在线时间90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元老体育迷
帖子5,610&精华&积分318,934&资金312,100 元&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除了陈招娣英年早逝外,其他都不错。
中级体育迷
帖子2,591&精华&积分7,630&资金2,330 元&在线时间79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敢于挑战体制,突破体制束缚,孙晋芳带出了大满冠冠军,可见其能力突出,太不寻常。
金牌体育迷
帖子10,441&精华&积分76,121&资金64,115 元&在线时间131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回复 3楼 平平淡淡才能真 的帖子
初级体育迷
帖子569&精华&积分1,617&资金281 元&在线时间19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祝福她们未来更好
金牌体育迷
帖子10,441&精华&积分76,121&资金64,115 元&在线时间131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回复 6楼 排球最爱 的帖子
高级体育迷
帖子12,361&精华&积分30,806&资金11,214 元&在线时间265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展示得都很充分呐!!!!!!!!!!!!!!
新女排球迷
帖子487&精华&积分1,958&资金534 元&在线时间23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中级体育迷
帖子2,361&精华&积分9,412&资金2,468 元&在线时间11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祝福她们,女排的功臣!
新手体育迷
帖子1&精华&积分2&资金1 元&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中国女排五连冠,至今记忆犹新
中国女排五连冠,至今记忆犹新
元老体育迷
帖子890&精华&积分902,812&资金901,003 元&在线时间27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祝贺中国女排在郎导率领下重夺世界杯桂冠!!
高级体育迷
帖子4,588&精华&积分17,236&资金2,946 元&在线时间238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好像很少有郑美珠的消息。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老女排&十二金钗&今何在:郎平当教练&周晓兰居美国
核心提示:郎平,1985年退役,2005年起执教美国女排。周晓兰,1984年奥运会后退役。1995年初,辞去公职,随丈夫定居美国。
本文摘自:《老人报》日A10版,作者:狐怡,原题为:《老女排&十二金钗&今安在?》
  1.郎平
  主攻手。1985年退役,协助张蓉芳率中国女排参加1986年世锦赛并夺冠。2005年起执教美国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率领美国女排获得亚军,2009年回国开始执教广东恒大女排,三年内取得两亚军一冠军的佳绩。
  2.周晓兰
  主力副攻手。1984年奥运会后退役。1988年进入国家体委,担任排球处处长。1995年初,辞去公职,随丈夫定居美国。
  3.陈亚琼
  主力副攻手。1982年退役。1985年就职于新华社中国香港分社,现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区联络办工作,任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
  4.陈招娣(略)
  5.曹慧英
  主攻手。中国女排第一任队长,有&铁娘子&美誉。1983年初离开国家队。曾举家移居加拿大,之后又回到北京经营&曹慧英国际体育文化公司&,拥有一座颇有气势的&龙德行大厦&。
  6.杨希
  主攻手。1983年初离开国家队。退役后投身房地产,如今拥有亿万资产,成为老女排中的&首席富姐&。
  7.朱玲
  副攻手。有&海曼克星&美称。1984年奥运会后退役。先后担任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四川省体委副主任,目前担任四川省体育局局长。
  8.梁艳
  副攻手。1986年底退役。退役后进入中国人大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到《新体育》杂志社工作了4年。后来,梁艳选择了下海,创办了一家体育文化传媒公司。
  9.张洁云
  接应二传。1982年初离开国家队。退役后任江苏省体委办公室副主任。现在江苏省体育局办公室负责外事工作。
  10.周鹿敏
  二传手。1981年世界杯赛后离开国家队。1982年退役后曾担任上海女排教练,现在上海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工作。
  11.孙晋芳
  二传手。中国女排&场上的灵魂&。1983年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2001年任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12、张蓉芳
  主攻手。张蓉芳以&三快一刁&(眼快、手快、脚快、球路刁)著称。曾四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6年任中国女排主教练,1986年出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目前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国家体总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2)(2)(3)(6)
相关搜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她是永远被惦记的排球女神 却为高官背锅辞职出走 内情惊人_大话排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89贴子:
她是永远被惦记的排球女神 却为高官背锅辞职出走 内情惊人
运动顽童05-10 10:32曾经红极一时的杂志《大众电影》,1982年3月的封面,就是周晓兰和演员龚雪的合影。那是杂志创刊以来首次用非电影人物做封面。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就如同当下的流行语一样被人熟知,因为一群姑娘在18米×9米的场地上摸爬滚打出中国第一个大球项目的奥运会冠军。周晓兰,这群姑娘中的一位——即使是最不关心体育的中国人也会知道这个名字——场上的“天安门城墙”。然而诡异的是,球迷眼里的这个女人花,曾经的排球女神,自1995年一别至今,几乎消失在公众的线视中,老女排俗约的每年聚会,她没有来;央视多次策划的特别节目想找她,寻不到她的影子;老队友陈招娣逝世也没有来送别………很多能够以各种方式见到周晓兰的记者都试图在她那里得到对目前排球的只言片语,可是她对自己曾经留下无数汗水的职业和辉煌选择了沉默,她一再拒绝回答为什么辞职,也闭口不谈排球的是是非非。她表示只想做好目前的工作(美国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工作),当然还有目前的生活状况也令她感到非常满意。不是周晓兰不近人情,不是周晓兰不愿意出现在公众视线,而是必有诡异的内情。来自江苏南京的周晓兰,是中国五连冠女排队员中练排球起步最晚的一个,梁艳13岁接触排球,然而比梁艳更晚的是周晓兰16岁才接触排球,这在国内职业运动员里实属少有。由于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13岁的周晓兰随父母上山下乡,来到山西古交农村。当时古交是个非常贫穷的地方,吃的是小米,喝的是雨水,用的是煤油灯。年龄不大的周晓兰,也要下地做农活,使她饱尝了贫瘠生活的艰辛。有这三年的磨练,周晓兰练排球后,从省队到国家队,对艰苦训练一点都不怕。训练的辛苦与古交农村的艰苦比差远了,至少还可以吃上白米饭。艰苦的环境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可以塑造周晓兰能吃苦的精神,可以促进她排球技术的快速得升。仅用4年时间就打进国家青年排球集训队,然后进入国家排球集训队。周晓兰在国家队里以敢打、敢拼和善于拦网著称。在日本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时,不仅让对手认识了“铁榔头”的凶狠,更让日本姑娘饱尝了“城墙”的坚固。日本媒体在惊叹周晓兰防守功夫的同时,送给了她一个美丽的称呼:“天安门城墙”。“铁榔头”和“天安门城墙“似乎成了老女排的代名词,郎平、孙晋芳和周晓兰这三人成了当时最耀眼的明星,她们的汗水铸就了五连冠的辉煌。女排精神感染了整个社会,掀起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热潮,让国人觉得解气,也给了国人信心和力量。周晓兰在经历了三连冠之后退役,她和不少第一代女排明星一道,很快就走上了仕途。周晓兰在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1988年进入国家体委,出任排球处长。1994年担任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薪水仍然是人民币54元,“官场”成了球场的延续,但是球场上的那份豁达、坦诚和信任却因场地文化迥异而消失殆尽。五连冠后,中国女排陷入了一个漫长的低潮期,一路滑坡,名次一跌再跌。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中曝出女排队员服用兴奋剂事件。体委相关领导层面临各方压力,时任主管球类运动的国家体委副主任、原中国女排教练袁伟民要求周晓兰出面举行记者招待会,为中国女排的颓势负责,后者出于对老教练多年来的信任并从大局出发,同意承担责任并试图以自己的忍辱负重来化解中国女排所陷入的困境,然而,此举却遭到中国排球协会工作班子全体人员的坚决反对。记者招待会未能如期举行,但是周晓兰的工作却从此走进困境。1995年初,周晓兰代表中国排协,动员正在美国读书的前队友郎平回国出任女排主教练。由于熟知情况,周晓兰第一时间向外界透露了“中国排协同意郎平回国执教”的消息,引起了高层的不满和批评。正当郎平答复同意,周晓兰在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只等航班到达的时候,上面通知:朗平回国及相关其他事宜已由别人代理,要求周晓兰不要再过问郎平回国之事,甚至连机场迎接朗平也不必去了。过去朝夕相处,并肩苦拼的队友回国,而且是由自己一手促成,周晓兰却不能亲往接机,令她情何以堪。就在一片“发扬爱国精神,振兴中国女排”的欢呼声中,周晓兰还是前往机场迎接朗平的到来,但是周晓兰必须为此言明她是以个人名义而来……为排球事业奋战了20余载的周晓兰,此时觉得她与8个月的“体委副司长生涯”缘份已尽,决定辞职。然而,国家部委司局级干部请辞需经国务院批准,更何况自动辞官的又是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立下汗马功劳的体坛名将,各方面“希望经受考验”的慰留也劝不动周晓兰,在缺勤3个月的情况下,有关部门终于批准了她的辞职报告。有人认为周晓兰是为了去美国才辞职的,她说那是个“天大的误会”,因为在作决定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想到过离开后能去哪,但“我出国前已经是司局级的干部了。我了解做官员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并不觉得离开那样的生活是失去了什么。”确切地说,周晓兰辞职出国,是一时没有如期举行那个背锅记者招待会得罪了主子而受到“穿小鞋”,负气出国的。在排球作为“国事”被公众热议之时,周晓兰突然请辞,隐姓埋名远离中国体育,随丈夫、原中国男排主攻手侯晓非旅居美国,成为了医学器材工程师。j显然,周晓兰在官场没有像在球场那样挥耍自如,显得不够老练,府城不深,经验不足,难以得心应手。即使犯了某些小错,也不应把这位功臣逼到辞职的境地。在仕途上周晓兰和邓若曾是没有得到善待的两个人,也是最不如意的两个人。女排的胜利成果让一人独享了,而要背锅时管球类运动的高官不愿背,让下面的人给他代背了。这就是中国官场生态的一个缩影。周晓兰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大女儿越越(Lucy)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读国际贸易,而且是排球队主力二传手。小女儿Mary在美国出生,并没有自己的中文名字。周晓兰为两个孩子的中国文化教育很发愁,她不希望孩子回到自己的祖国却像个外国人,“我这个人,虽然回国不多,但祖国情结很重,比如孩子练球,打着玩可以,代表外国人打那绝对不行,那成什么样子了。”我们应该默默为周晓兰祝福,也许那些曾经在鲜花和荣誉面前微笑过的人们更珍惜找回真实的自我——因为这才是一个不被虚幻所笼罩的灵魂世界。头条号 / 运动顽童
白莲花居然变回玻璃猪了
天津居然赢了。气人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94年54块,比我还少啊,我那时应该过百了。
庭院深深深几许
运动员做官员很难有非常成功的 不过我觉得应该能突破
记得她。球技高。
老女排五连冠的功勋球员,球迷不会忘记。
希望她幸福快乐就好
两位名将都去美国了啊。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蓉芳和胡进离婚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