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回乡运动运动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评价--《同舟共进》1996年06期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评价
【摘要】:正 3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已成为历史,30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成为了回忆。但是,这场在30年前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2000多万知识青年的一生,而且冲击了这2000多万知青的父母、家庭、学校以及周围的社会。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像一道狂飙,在中国历史的平面上轧出了深深的轨迹,永远不可磨灭。这道轨迹,蕴涵着多少辛酸、多少血泪,又留下了多少经验和教训啊!
【分类号】:K2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钟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胡义成;[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国珍;[J];人文杂志;1980年04期
余行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沧南;[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J];近代史研究;1980年01期
王光美;[J];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周新民;[J];近代史研究;1980年04期
鲁歌;[J];鲁迅研究月刊;1980年01期
;[J];鲁迅研究月刊;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永铿;;[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田培松;毛豫京;;[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李鲁;;[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陈广相;;[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奚纪荣;吴张祥;;[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庄从勇;;[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李孝民;;[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张梅玲;徐苗青;;[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胡明华;;[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陈海云;;[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北京日报;2000年
毛卫平;[N];北京日报;2000年
尤元文;[N];北京日报;2000年
刘东升;[N];北京日报;2000年
伍义林;[N];北京日报;2000年
郑必坚;[N];北京日报;2000年
晓荣;[N];北京日报;2000年
李际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白云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李建力;[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正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张曙;[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曹铁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周敬青;[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姚植传;[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王建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蔡道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张志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淑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王文滋;[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刚;[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韦继辉;[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李军;[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董昭鹏;[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贾国强;[D];郑州大学;2000年
严开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李莉;[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陈兴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蒋杰;[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辛帅;[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如何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社会观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7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 人们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和评价,经过 10 余年历史的沉淀,加 之人们主观上的不懈反思,现在有条件对其主要方面作出评估和预测。 在有些关于知识青年(以下简称“知青”)文字所展示的知青生活画卷中,充 斥着冲动与愚昧,野蛮与浑沌,悲怆与血泪,禁欲与纵欲,其间,充溢着浓重的 悲观主义意味。无论撰文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实际上,那些关于知青生活消极阴 暗面描写、论述和渲染,已被个别用心良苦的人作为社会主义“黑暗”、党及其 领袖“没干好事”的例证, 同时亦影响着知青以及他们的后来人对我们社会、我 们党和政府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本人作为前知青,有必要对亲身经历过的那场运 动做些也许是未必公允的评论和预测。 一 “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总体上可谓是一场既悲且壮的活剧,是 一次培养和造就一代反修防修新人的不成功的探索, 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 中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年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总的说来,起到子良好的社会效果,在 工作方法、 方式上是得当的, 尽管在其间受到“左”倾的思潮的某种程度的干扰, 在某些具体工作环节上出了些偏差。1966 年,国家的政治形势骤变,知青上山 下乡本来具有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由于过分地突出了后者,知青上山下乡被 融进了那场“文革”, 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沿着自己正常的成长轨 迹壮大起来,而是靠外部强制力量刺激起来,缺乏应有的社会基础。人们对它并 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当外部强制力量消失时,它的崩馈于一旦便是 不可避免的了。 说“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 项不成功的探索和尝试,理由如下: 第一,上山下乡的主要既定目标没有实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 使我们党对修正主义有了高度警惕,并绝不容此类事件在中国重演。为此,要造 就千百万反修防修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实现这一目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号召城市知青投身“广阔天地”去锤炼一颗颗反修防修的红心, 而实际上是事 与愿违。 知青们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农民祖辈重复的劳作,生命完结之日才是毕业 之时,初时的热忱和激情冷却下来。知青们体察到上山下乡运动同其母体“文1 革”一样,爆发突然,应有的准备远远不够。他们在学习和羡佩贫下中农吃苦耐 劳品格的同时,也探知了他们当中某些人为私利而工于心计。知青们并不否认 “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 同时,也切实感受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依然 是至理名言。 缩小以致消灭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是上山下乡运动使命之一。当知 青们兴冲冲注销了城镇户口而失去了吃商品粮资格时, 还没来得及沉思这对他们 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迎接他们的却是那样巨大的脑体差别和城乡差别。他们很快 就意识到,要缩小这差别,远非红卫兵横扫“四旧”那样神速顺当。这需要他们 这代人甚至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做出一辈子牺牲。 他们中的大部分尚未具备 这样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林彪事件”爆发后,有的知青开始怀疑上山下乡的 正确性, 觉得自己充当了一种错误决策的试验品和牺牲品。他们无心独自担起反 修防修而在农村劳作终生的殊荣, 以为, 他们这代人为缩小三大差别已奉献够多, 因而提出“落实政策”即返城的要求。随着千百万知青的返城,这场运动的造就 一代反修防修新人、缩小三大差别的目的便付之东流了。 第二,从经济角度看,上山下乡运动得不偿失。“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 青约 1700 万人,没有安置在城市就业自然省下一大批费用,但在其他方面却花 费了更多的费用。按照 1973 年的标准,国家为每一位知青提供安置经费平均 500―550 元。按 1700 万人核算,国家共拨款 100 亿元。这仅是国家一级的直接 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也拨出数额巨大的知青专款,知青所在地区也需 要花不少钱。中国农村缺少的是劳动效率,多的是劳动力。知青到了农村,基本 上被用作劳动力,从而加剧了劳动力剩余的程度,同时,相应地减少了当地农民 的收入。可以肯定,从经济角度讲,上山下乡运动是负效益。 另外,在城市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之际,城市企事业用人只能从农村招于是 形城乡劳动大对流的反常现象。10 年间从农村招工进城约 1300 万人,这显然加 剧了城市供应的紧张。 当成千上万知青重返城市时,本是城市大家庭一员的知青 反倒成了待业者。为解决这一尖锐矛盾,国家不得不动用大批人力,物力、财力 去消退来自农村的劳动力, 以安置待业的知青。这一举世罕见的中国城乡劳动力 的大出大进与大进大出,造成了严重经济问题。 第三,上山下乡运动给人们带来无法言尽的心理重负和精神损耗。上山下乡 运动的背后,人们承受着政治高压。知青上山下乡的动机,表层高度一致,但深 层次却千差万别。“文革”后期领导干部为当知青的子女“走后门”,办返城,2 固然不对, 但从中透露出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不满。上山下乡子女们的状况成了广 大家长最大的心病,加速了他们心身的衰老。 在农村,知青们在领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乐趣后,逐渐领悟了 自己要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多么沉重。在城市人面前,他们多疑而敏感,自卑感很 重, 承受着劳作之苦以外的另一种重压――文化贫困。他们的文化要求得不到起 码的满足。 知青公开提出返城的要求,并诉诸行动,确实从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认 定了实现他们要求的可行性。 各界人士对知青返城的要求给予理解与宽容,对上 山下乡能否照以往的样子搞下去,表示怀疑和异议。 第四,上山下乡运动的决策制定、具体政策的实施存有重大失误。上山下乡 运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应有周密的论证。但在当时,人们则是更多地去制 造和维持发起这场运动的政治氛围,去宣扬这场运动伟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上 山下乡的“一锅烩、全锅端”政策,加之缺乏细致深入的说服动员工作相辅佐, 大大超过了一般群众思想觉悟的实际水平。具体政策的反复多变,加剧了人们心 态的不平衡。人们觉得,下乡与返城,留城都是有着极大的随意性。从而,上山 下乡运动的正统性、严肃性受到了怀疑。 第五,上山下乡运动后患极大,至今尚未消尽。大批知青涌回城市,造成了 空前严重的社会问题。安置待业知青成了头等重要的事。知青返城后,在住房、 工作待遇、子女入托入学,继续学习、婚恋家庭、两地分居、工农兵大学生的待 遇等问题上, 解决起来颇为棘手。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相当时间和力量。 上山下乡的后患不仅涉及知青及其父母, 而且对下一代也有着负作用。 目前, “到 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年轻人中较难实现。这同他们对这 场运动失误的认识不无关系。 二 如果从上述文字中得出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澄有任何正效应的话,则不是笔 者全部本意。 当步入中年的知青叙述当年上山下乡给国家、个人带来的各种创伤 时,直言不讳,毫无粉饰之辞;同时,他们也十分动情地记叙起那段经历将他们 锤炼得深沉、练墩坚韧了,遇事不易冲动、偏激和随波逐流了,备加疼爱自己的 祖国和热爱美好的生活了。3 首先,上山下乡使知青冷静地、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国情,尤其是中 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知青们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驻到,中国城乡差别是多么大,地 域间发展是多么不平衡, 广大农村是多么贫穷。他们立志要以自己的青春热血改 变农村的现状,并为此抛洒了汗水,甚至有些人献出了生命。在奋斗中,他们清 醒认识到,改变中国贫困面貌是如此之艰难,从而,他们对我党和政府在治国方 面的失误, 往往都能予以理解和谅解。他们是中国社会中一个相当稳定的和可以 充分信赖的群体。 其次,知青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实践中逐渐聪明起来,深沉起 来。在三大实践活动中,他们增长了见识,练就了本领,学会了思考;从农民乡 亲们那儿学到了勤劳、纯朴、智慧、韧性和忍性。他们并不否认农民身上还沉淀 着祖辈因袭下来的消极因素,同时也认识到,正是这些农民,才是维系中国社会 生存的基石。尽管知青返城多年,仍同农民们保持着割不断的深情和联系。 再次,上山下乡使知青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不甘落后、不甘沉沦、奋发进取 的人生信念,培养起体察国情、民情,关切民族命运,希冀中国稳步发展的政治 品格。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变迁有着特殊的感受。上山下乡运动的流产,并没有使 他们淡薄政治,而是以一种更深沉的目光观察中国政治。 最后;知青在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社会工程中,在农村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尽了自己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三 无庸讳言, 知青自有知青的缺陷, 而有的缺陷正源于上山下乡这一历史事件。 实事证明, 像“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不应再搞的,但这绝非意味着 对上山下乡这一社会现象的一概否定。上山下乡并非是“文革”的产物,如果没 有“文革”的发生,上山下乡仍会继续搞下去。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 知青上山下乡是应当堪续搞下去的,也是可以继续搞下去的。但这绝不是以往上 山下乡的简单复制,必须在观念和具体措施上予以革新。 城市知青的优势在于他们有现代知识和现代意识,农村、山区、边疆是需要 这些。最适于发挥知青优势的岗位不能再是挥锄头、舞镰刀,而是把知青放到农 业科技、教育、第二、第三产业等领域中,发挥其特长。在安置地点上,不一定4 把他们都安置到自然村。目前,我国逐步形成的农村小城镇,可以作为城市知青 的主要安置点。 投身社会实践,与工农相结合,这是新中国第一,二、三代知识分子健康成 长的必由之路, 也应当是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同样也应当是知识分子 健康成长不能舍弃的道路。 要告诫城市知青,千方百计地抵制住理想与现实的差 距所带来的持久的忧郁感、痛苦感以至绝望感。 鉴于当代城市知青思想水准的多层次和具体情况的多样化,需要制定灵活多 样的上山下乡的具体政策, 不可简单划一。 对上山下乡的知青的待遇要从优从厚; 上山下乡的时间长可至终生, 短可至数年; 上山下乡知青的子女教育要从优解决。 只要政策适于知青的思想实际, 并得到切实贯彻落实,新的时期条件下的知青上 山下乡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鉴于人们对“上山下乡”这一概念所抱有的逆反心理,可以换一种提 法。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农村,山区、边疆对知青需求的状 况;研究当代知青的价值取向、身心承受能力,使上山下乡的内容和形式顺应新 时期发展的趋势。 社会发展的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一大特征,中国农村中小城镇的逐步形成, 是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由此,有人认为,如今再搞上山下乡,是对历 史的反动, 笔者认为, 不能如此简单地看问题. 农村中小城镇化正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过程的完成要经过很长的年月,这期间,需要众多的城市知青做出自己的贡 献。没有中国墟市知青的参与和奉献,中国巨大的城乡差别是无法最终消除的。 中国知青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新中国知识分子 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会为、并已经为新一代知青所继承。知青上山下乡会以某 种新的名义、 新的内容和形式缮续搞下去。 这就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命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评价 30 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已成为历史,30 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成为 了回忆。但是,这场在 30 年前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不仅影响了 2000 多万知识青年的一生,而且冲击了这 2000 多万知青的父母、家庭、学校以 及周围的社会。可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像一道狂飙,在中国历史的平面5 上轧出了深深的轨迹,永远不可磨灭。这道轨迹,蕴涵着多少辛酸、多少血泪, 又留下了多少经验和教训啊! 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渊源 作为一场震撼中华大地的大规模青年运动,上山下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 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渊源的。 从 50 年代开始, 我国就出现了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学生志愿去山区、农村、 边疆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举动。例如,1955 年 8 月 9 日,北京郊区五名青 年杨华、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张生向北京团市委提出要求发起组织北京市 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申请,北京团市委批准了他们的请求,组织了一支 60 人的垦 荒队。当时,以胡耀邦同志为首的团中央书记处肯定了他们的爱国热情,鼓励他 们勇往直前、战胜困难。同时又指出,组织大量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到边疆去的 条件还不具备,他们大多数家庭在农村,应在自己家乡为社会主义出力。1956 年 1 月 21 日,团中央派专人到浙江温州,向在大陈岛开荒的 20 名青年组成的 志愿垦荒队赠送了题有“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锦旗,并宣读了团中央的祝 贺信。 1956 年 1 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1956 年到 1967 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中写道: “城市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 在这里, 把城市中小学毕业生称为知识青年,把去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行为归纳 为“下乡上山” 。这是党和政府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概念, 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 知青上山下乡并不是人为强制实行的,它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历史因素相联 系的。50 年代中期,国家还不可能马上就完全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家在城 市的中小学毕业生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困难, 而农业生产对于中小学毕 业生的容纳量却是巨大的,全国合作化光会计一项,就需要几百万人,因此毛泽 东在 1955 年 9 月《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一个按语中发出号召: “组织中 学生和小学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 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 大有作为的。 ”1957 年 4 月 8 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 业生产问题》也明确指出: “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 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 ” 60 年代,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 窄。另外由于长期忽视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呈几何比例上升,城市人口积压,6 就业的问题更是积重难返。同时,60 年代我国又连续出现灾荒年,我国经济进 入了空前的困难时期,再加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苏联的援建项目陆续下马,必 然决定要大量裁减职工。苏联又催还贷款,致使我国经济出现低谷。面对如此的 内忧外患,党中央针对具体国情,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 问题, 为了缓解城市的压力, 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 开展的长期工作被确定下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一作法逐渐成为调节 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 所以, 知青上山下乡是我国单一呆板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如果不理顺经济关 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允许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营与全民所有制同时并存、广 开就业之门,即使不发生“文化大革命” ,知青上山下乡的作法仍然要产生。 总的说来,1955 年-1966 年这段时间的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做得还是比较稳妥的。 党中央是结合国情探索一条就业门路,知青的思想也是比较安定的。从 1962 年 秋到 1966 年夏,4 年共计下去知青 129 万,它适应了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要 求,减少了城镇人口,支援了农业生产和边疆建设。在这些知青中,有一些是主 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了升学、就业的机会,立志从事农村和边疆建设的青 年。他们在知识青年建设农村和边疆的事业中,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是有志青 年学习的榜样, 比如全国闻名的回乡知青徐建春、 吕根泽, 城市下乡知青王培珍、 邢燕子,还有在改造低产田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江西知青宋喜明、 “自己找艰 苦的路走”的天津知青赵耘,放弃留京、主动下乡的北京知青侯隽等,他们闯过 了思想关、家庭关、劳动关、艰苦生活关和社会舆论关,成为知青参加农业劳动 的开路先锋,作出了贡献、锻炼了自己。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 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开始】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 江省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 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团中央书 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中共政府鼓励当时 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 , ,把邢燕子等人做为典型模 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 【上山下乡】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 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 年 12 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 育, 很有必要” 的指示, 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8 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 (1966、
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 )7 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 1600 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 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 联系在一起。 上山下乡的目的地很多,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政府指定“知识青 年”劳动居住的地方,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这一做法很快就成了既 定政策。但同时,一些干部子女通过参军等方式避免了去上山下乡,或者到诸如北京郊区这 样的地方落户。 在当时,有一部分青年是“满怀热血”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所谓“满怀豪情下农村”“紧 , 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 。但更多城市青年是被政府强制离家、迁往农村的。与其 在城市的生活相比较, 知青们普遍感觉在农村生活很艰苦, 他们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当然无法 继续接受正常的知识教育,文化生活也几乎没有,他们和当地农民的关系也远非融洽。 “上山下乡”的“知青”当中,大部份是到农村“插队落户” ,但还有一部份虽然也是务农, 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 “上 山下乡运动”前期,全国各地组建了许多“生产建设兵团” ,有一大批“知青”到这些“生 产建设兵团”参加“屯垦”“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 。 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1968 年底,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 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 , , , 粮”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区不少军工企业纷纷西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 。从 1969 年初到 1970 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 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 10 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 西藏、江西、广西的 3 个农垦师,加上 50 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国共有 12 个“生产建设兵团”及 3 个农垦师。 【回城】 进入 70 年代以后,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 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到 70 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的 抗争,知青们通过请愿、罢工、卧轨、甚至绝食等方式的抗争强烈要求回城,其中以在西双 版纳的抗争最为出名。1978 年 10 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 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 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 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 ,永远地留在了农村。有人因为害怕不被政府允许返回城市,所以 即使和人同居并有了孩子也不登记结婚。 据统计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农村边疆的知青约有数十万人。 上千万的知青回城后, 似乎并未出现某些官员担心的城市因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而引发的大规 模混乱。 相反, 由于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反而使得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都更加 “和8 谐” 。邓小平政府在八十年代初骤然强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青返城后产生 的就业压力的一种反应。 【影响】 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毛泽东借此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 但是 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 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 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 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 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 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从 未去过农村, 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 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 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 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 至此彻底放弃了 曾经坚信不疑的马列主义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 在此找到部分根源。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 如史铁生, 叶辛, 梁晓声, 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 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 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 业。 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运动目的】 一种解释是: 中共把“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口号,很明显是把无业城镇劳 动力到农村安家落户视为解决失业的办法。 失业在中共的意识形态中, 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 的现象, 社会主义社会当然没有失业问题。 可当时的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农业在大跃进和文革 后完全停滞, 粮食总产量逐渐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需要, 政府无法给城市 青年人在安排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在他所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 已经达到了清除刘少奇等对手的主要目的, 难以控制的红卫兵逐渐成为麻烦, 数量巨大的对 政治高度热衷的无业青年会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把大量城市青年遣送到农村进行农业 劳动,除了经济上的考量外,主要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政治策略。 毛泽东政府对场运动的解释是: 为了防止“修正主义”和让年轻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 教育” 。毛泽东后的中共政府避免讨论这场涉及到几千万人命运的运动,也没有对受害者进 行任何赔偿。 【评价】 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对人民的愚弄和迫害。 据说是林彪等人所起草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 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 。 运动过去几十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不少知青对当年 的下乡表达遗憾,但也有对自己留在农村的青春年华抱有怀旧情绪,甚至有人自称“在广阔9 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这一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 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 满意。 1968 年,毛主席讲话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因为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好象柬埔寨共产党也干过。 “变相劳改” “三个不满意” 也有道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为了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但是当时政府是死要面子,不好意思 说青年面临着失业, 编了什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农村大有作为&之类好听的词, 实际上当时有相当多的人是被迫下乡的,要不怎么后来那么多人闹着回城. 这个问题被删除 一次了, 其实也没有删除的必要。 即便是当事人也是当时不理解以后想通了。 不那样怎么办? 谎话当然是有的,不那样说怎么办?治国方略不允许竹桶里到豆子 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张 曙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 一、成果述略 知青上山下乡, 是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由政府组织的、牵涉面相当 广的社会活动。 作为一种就业途径的“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与“文革”中 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明显的不同。“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在“文 革”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在极左思潮鼓荡下的一场狂热的政治运动。对这段历史 进行研究,中国学者是从 80 年代末开始的。西方学者则早在 70 年代就已开始。 到目前为止,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第一,发表了较多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关于“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运动的论文, 目前已发表了三四十篇, 其中有些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科研价值。 如张化的《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罗世荣的 《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关海庭的《“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运动述论》 [3]、米鹤都的《析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4]、柳建辉的《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兴起原因初探》[5]、王一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劳动就 业》 [6]、吴林根的《毛泽东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析》 [7]、刘文杰的《周 恩来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8]、刘小萌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婚姻问 题》[9]、《“血统论”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论》[10]、史卫民的《上 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病退”与“困退”问题》[11]、潘一的《知识青年大返城 风潮动因探寻》 [12]、郑承军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评价》 [13]、 杜鸿林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14]等。10 第二,出版了一些研究专著。90 年代,有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著作主要 有:火木的《光荣与梦想――中国知青 25 年史》[15]、杜鸿林的《风潮荡落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16]、何岚与史卫民合著的《漠南情――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写真》[17]、《知青备忘录――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生产建 设兵团》[18]、顾洪章主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19]、定宜庄 的《中国知青史:初澜: 年》[20]、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史:大 潮: 年》[21]等。顾洪章主编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 是由原国务院知青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分同志和部分当年下乡的老知 青编写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定宜庄、刘小萌著的《中国知青史》,共 100 多万字,资料翔实,立论比较稳妥,是国内目前研究知青问题的集大成著作。在 上述著述中,“文革”时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均占据了很大篇幅。 第三,整理和公布了许多资料。主要有:刘小萌等著 120 多万字的《中国知 青事典》[22],该书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主要概念、重要专题和国内外研 究状况等分别加以阐述,对制度、组织、政策、会议、文献、事件、人物等逐条 说明,是第一部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工具书;顾洪章主编的《中 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23],以中央级办事机构的工作活动为主线,适 当选编地方的重大活动和突出问题, 较真实地反映了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基本脉 络; 口述式的知青回忆录有王江主编的《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 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24]、刘中陆主编的《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 知青的自述》 [25] 等; 由下乡知青集体编写的纪实性作品有: 《情系黄土地―― 北京知青与陕北》 [26]、 《我们曾经年轻――武汉知青回忆录》 [27]、 《北 大荒风云录》 [28]、 《草原启示录》 [29]、 《回首黄土地》 [30]、 《难 忘鄂尔多斯》[31]等十几本。还有一些纪实作品集打破了地区界限,从全国范 围收集有代表性的知青作品,如李广平编的《中国知青悲欢录》[32]、余夫等 编的《悲怆青春:中国知青泪》[33]、胡发云等主编的《沧桑人生――中国特 殊群体写真》[34]等;一些当事者撰写的回忆录如任毅的《生死悲歌:〈知青 之歌〉冤狱始末》[35]、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文字狱》[36]等,以及《知 青日记选编》[37]、《知青书信选编》[38]和一些农场的农场志等的编辑出 版,均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 第四, 召开了几次以知青上山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讨论会或笔会。如中国 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所 1994 年 12 月 16 日在京召开的“知青研究的现状与未 来”座谈会; 1996 年 10 月 4 日该所在京举办的“知青与社会转型”研讨会; 1998 年该所与 《中国青年研究》 杂志举办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30 周年”专辑等会:11 “让历史在此聚焦”;《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 1995 年举办的“我看老三届” 笔会;武汉《今日名流》杂志社 1998 年举办的“热心冷眼看知青――关于知青 问题的对话”座谈会等。通过这些研讨会、座谈会或笔会,大大推进和深化了对 知青史的研究。 第五,翻译介绍了国外的有关研究著作和观点。1988 年天津渤海湾出版公 司翻译出版了美国阿妮达?陈的著作 《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和 经历》,为研究知青问题提供了不少背景材料;《海南纪实》1989 年第 4 期发 表了法国汉学家米歇尔?波恩(潘呜啸)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国 》一文,其观点在中国国内反响强烈;1993 年警官教育出版社翻译 出版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托马斯?伯恩斯坦研究上山下乡运动的专 著: 《上山下乡一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是迄今为止国外研究知青 上山下乡问题最全面、最翔实、影响也最大的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翻 译出版了《理想与现实――外国学者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此外,有些信 息动态类党史刊物还摘要介绍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观点。 这些都对拓宽国内研究知 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视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进展及争鸣 从已有的成果看, 研究者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仅探讨了上山下乡运动的起 源、历史进程、内部矛盾、结局及影响、评价等,还对“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 乡与“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关系、 红卫兵运动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 关系、 “再教育”与“血统论”理论、国家在推行上山下乡运动中所采取的政策 与措施及其演变、知青主体的生存境遇、上山下乡运动中众多的事件人物、知青 现象、知青回城后的生活状态等进行了研究。在资料的占有和引用上,不少研究 者运用了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文革”初的红卫兵小报和印刷品;从中央到 地方各级知青办公室形成的历史档案;“文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与 上山下乡运动相关的宣传品、文件集、资料集、统计年鉴、大事记、劳动史志、 知青的回忆录等。从研究手段上看,有些研究者在传统史学方法的基础上,运用 了社会学、政治学等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研究。应当说,目前对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浩繁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梳 理,初步理清了运动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人物等均给予了较恰 如其分的评价。12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由于研究者占有的材料多少 不同,研究的视角不同,因而在一些问题上仍存有分歧。限于篇幅,本文仅略述 学术界对一些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及争鸣。 (一)关于“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基本动因问题 作为安排知识青年劳动就业措施的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在“文革”中,演变 为一场政治运动, 并形成席卷全国的高潮, 持续了十几年。 对于这场运动的起因, 研究者均认为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并在诸如结束红卫兵运动、解决老三 届学生的出路问题等成因上形成共识。但在基本动因的解释上,则说解纷纭。主 要有两种倾向性观点: 一种观点着力从经济方面去探讨。 认为城市就业压力始终是这场运动的基本 动因。理由是:50 年代中期以来劳动管理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中不断深 化的矛盾与城市就业压力紧紧纠结在一起,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 “体制病”的产物。庞大的上山下乡计划,即为缓解这种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 乡之所以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现象,是与经济建设中一再重演的“过热”与“紧 缩”密不可分的。 即便是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蜕变为一场政治化运动的“文化大 革命”中,政治上的考虑仍是服从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求的,是第二位的、从属 的。政治方面的种种因素,如知识分子必须接受“改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 接班人必须在“三大革命”中锻炼成长, 通过上山下乡运动来“缩小三大差别” 的理想等,给这场运动不断注入活力[21](P852--853)。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上山下乡之所以能如此庞大和持续十几年,则主要是 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理由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根本原因, 是由于“文 化大革命”中对知识分子的“左”的错误估计, 导致在主观上要进行一场教育革 命,以培养反修防修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5](P31)。有的研究者着重 探讨了“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最高指示等思想中 的诸多因素,如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对知识分子的“知识”的定位;对当时教育 制度的不满;消灭三大差别以实现向理想社会的过渡;接班人问题的考虑等,从 而得出上山下乡运动“其所以能形成规模宏大的运动并以燎原之势历时 10 年, 其政治原因应当说要更加浓厚一些”的结论[4](P94)。有的研究者在肯定政 治和意识形态的动机是上山下乡运动的基本动因时特别指出: “文革”时期片面 强调政治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经济极大地受到政治的制约,而且这种制约 几乎达到了决定作用的程度。因而不可形而上学地理解经济基础决定论[16] (P85)。有的研究者认为,70 年代末下乡运动结束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就业13 人口最高的时期,事实上,就业问题对下乡运动的继续与否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39]。“文革”10 年间,在大量知青上山下乡的同时及其后,大约有 1300 多万 非城镇人口倒流入城市,其中包括几百万农村劳动力。这两者的高峰值虽不同, 但它清楚地表明,“文革”中后期城镇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一定的需求。所以知 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去解释的, “政治和社会的因素才是最重 要的”。 (二)关于“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进程问题 “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 1967 年 10 月, 以北京中学生曲折等人 到内蒙古牧区插队为标志。1968 年 12 月 22 日,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发表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迅速掀 起高潮。对 1968 年 12 月以前的上山下乡,研究者按其发展历程,又划分为两个 阶段:(1)从 1967 年 10 月到 1968 年 4 月,为上山下乡运动的自发阶段,或前奏 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首都红卫兵带动下乡,青岛等地的青年学生响应。 (2)从 1968 年 4 月中共中央对毕业生的分配要求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边 疆、工矿、基层)。到毛泽东发表“最高指示”前,为国家有目的宣传与知青自 发上山下乡相结合的阶段。此时,上山下乡浪潮已迅速波及全国城乡,并向中国 四面八方展开。
年是上山下乡运动的“黄金时代”,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第一个 高潮。1968 年,全国上山下乡的城镇知青即达 199.68 万人。1969 年,上山下乡 的城镇知青达 267 万。1968 年 12 月 22 日,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发表后,上山下 乡运动的浪潮迅速被推向顶峰。1969 年 1、2 月,仅仅两个月时间,就有 155.6 万人下乡落户。 对于运动出现高潮的原因, 研究者的观点主要有: 受动乱的影响,
年的国民经济状况恶化,就业渠道狭窄;“教育革命”使学生升学 受阻,导致“老三届”学生大量积压在城镇;毛泽东的推动;等等。
年,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大滑坡,下乡人数分别是 1969 年的 39.8%、28%和 25.1%。造成运动大滑坡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形势的变化, 主要是 70 年代初经济过热,造成盲目招工,使下乡知青逐年减少。再一个是由 于知青生活困难,受迫害现象比较严重,非正常死伤较多,血统论肆虐以及“走 后门”之风的猖獗等因素,使动员下乡的阻力空前加大[21](p,275)。还有就 是积累多年的“老三届”初、 高中毕业生已基本安排完毕;一些高中及中等专业 学校 1970 年恢复招生[19](P,112);等等。14 1973 年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以毛泽东复李庆霖信和 第一次全国知青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标志,国家在安置知青政策上显示出种种变 化。上山下乡运动在 1974― 1977 年再次出现高潮,全国有近 769 万城镇知青上 山下乡。 (对于上山下乡运动第二次高潮的结束时间, 略有分歧, 刘小萌在其 《中 国知青史》中,将第二次高潮的时间界定为
年)。出现第二次高潮 的原因主要是: 由于经济过热而导致出现“三个突破” (“三个突破”指职工人 数突破 5000 万,工资支出突破了 300 亿元,粮食销量突破了 800 亿斤)。国家 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包括压缩招工指标等;毛泽东复李庆霖信的推动;第 一次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后,国家对知青政策的大调整等。
年,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急剧衰落和结束阶段。一方面是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同时又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生活的巨大变 化,以及知青大规模“返城风”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调整政策,逐步缩小和结束 上山下乡。 (三)对知青“返城风”及上山下乡运动终止原因的探讨 1979 年前后,发端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返城风”,迅速波及下乡 知青的集中安置地及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形成规模空前的知青返城风潮,并最终 导致知青运动的提前结束。 对于知青大返城的原因,研究者均认为不仅仅是一些 偶然的突发事件所能铸就,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动因 (如“文革”结束、 真理标准大讨论等造成的日趋宽松的政治环境); 经济动因(由 城乡经济改革的启动和城市产业布局的扩大带来的对城市劳动力的增加, 国营农 林场经营不景气造成的亏损严重及人浮于事的状况等); 文化动因(知青从反修防 修“新”文化价值观撤出,重新认同“文革”前 17 年的教育体制及其相应的文 化价值观)[12]; 国家对知青政策的重要调整;社会舆论对知青命运的广泛同情; 农民以“挤”、“撵”的特殊方式表示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不满等[21](p,732)。 在阐述知青回城的原因时, 多数研究者认为,上山下乡运动不顾客观效果地 强行长期推行, 已走到积重难返的地步。知青上山下乡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所 在地的落后面貌,反而给知青生理、心理、思想和生活上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即 严峻的现实生活导致了知青队伍的不稳定,是导致知青返城的客观因素。也有个 别研究者认为: 知青返城, 根本的主观原因, 归根到底还是广大知青在中国农村、 山区、边疆的贫困落后面前退却了。“他们确实是一群打了败仗的士兵,说逃兵 也不过分。他们极少公开承认这一点,不仅仅是出于顾及脸面。[16](p,288)15 上山下乡运动在 1980 年前后结束。所以有此结局,主要原因是:“社会的 **力量引致实事求是的政府让步”。社会**力量的集中表现是 1978 年底和 1979 年初各地掀起的大规模的“返城风”。“返城风”引起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 的强烈震荡, 最终导致了知青运动的提前结束。 有两个因素促成这种**发生效力, 一个是政治局势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等中共务实派领导人的地位 得到确定,并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领导人批评了“文革” 并为“文革”受害者平反。 在这种环境下, 知青公开表示不满. 比较容易被接受。 二是长期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为此,就要 重新建立社会对党的信心,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所以顺应民心,最终放弃了上 山下乡政策。 有的研究者还提出,70 年代末,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中国领导人 首要考虑的“大局”, “与其说中国领导人在‘返城风’面前对广大知青的回城 要求做出了让步, 还不如说中国领导人出于对大局的考虑,作出了长痛不如短痛 的果断决定”。[15](P,338-339)。 (四)关于“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问题 对于“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论者多持否定态度。认为:“知识青 年上山下乡运动,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次重大的失误”[2] (P, 27),“‘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总体上可谓是一场悲且壮的活剧, 是一次培养和造就一代反修防修新人的不成功的探索, 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 程中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14] (P,34))。研究者之所以否定上山下乡运动, 理由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代表中国共产党集体的一项成 熟的政策,而是较多地反映出毛泽东的个人意志及其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知 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的晚年失误之一”[13](P,19)。知青上山下乡本 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在“文革”10 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它没有长远的 整体规划,采取高压的动员手段,造成了不少青年对共产党的抵触情绪,严重地 破坏了党同青年的关系, 造成了不必要的裂痕;在“再教育”的“左”的指导思 想下,不切实际地强调城市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下扎根;其决策机制、具体政策的 实施存有重大失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就社会发展趋势而论,它也违背了世界 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人口的逆向流动,其实质是对工业文明的反动。知青 上山下乡运动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在生理、心理、思想和生活上给知青带来 严重的不良后果 [40] 使大批知青在青春年华失去了在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 使许多有志青年更高的理想化为乌有,客观上造成人才生长的断层,给国家的现16 代化建设带来长远的困难,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差 距;它加重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和农民的负担;给人们带来无法言尽 的心理重负和精神耗损;它的后患极大,至今尚未消尽;“上山下乡运动是形成 中国社会十多年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后,知识青年的大返城,基层衙门 的贪赃枉法,部分干部对知识青年的残酷勒索,又催化了部分干部的不廉洁,使 中国社会政治的腐败迅速恶化,形成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及其以后‘后门之 风’的流行。 严重地败坏了党和政府的政治清明和‘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 [2](P,25)。上山下乡运动并没有使广大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改观,也 没有使城市、 乡村间的壕沟有所填平,甚至连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经济目标也随 着下乡知青的大举返城而完全落空。[21](p,857) 也有的论者并未完全否定“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认为:“知青运动 曾经一度对开发和保卫边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15](P,450)知青 运动的积极作用, 尽管在“文革”时期“愈失光彩”,但毕竟对于缓解社会的就 业压力,发展农业生产,支撑国民经济,控制社会动乱,缓解政治危机等方面, 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显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41];知青运动促进全国性的地域 联结和沟通。这种人为的人口大流动、大迁徙,客观上冲破了地理藩篱,密切了 全国城乡、地域间的联系与沟通,改变着社会的物质生产条件,为改革开放和商 品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知青运动实现着上千万城市学生 与数亿农民之史无前例的结合,促进着奇异的地域、城乡文明的交织和碰撞,造 就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青年[4]。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 否定“文革”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并 不等于抹煞下乡知识青年在艰苦条件下为建设农村、开发边疆所做的贡献。有的 研究者指出, “知识青年”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 念,否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否定在“文革”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左”的 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 但“悲剧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在肯定上山下乡运 动的悲剧性质的前提下, 也应指出广大知青在这场磨难中得到了锤炼。研究者从 不同的角度实事求是地阐明了这一点。指出,知青上山下乡,给广大农村,特别 是对那些边远偏僻的农村以劳动力的支援;给农村以文化科学的支援;给农村以 领导人才的支援; 在生产建设兵团,知青是活跃在农垦战线的一支朝气蓬勃的生 力军,他们与转业官兵、老农垦队员、当地群众一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同时,上山下乡的经历,也使知青真正悉知了中国社会的面貌,解脱了当年红卫 兵的狂热、迷信和盲从,从而能够冷静地审视过去,面对现实,思考未来。上山 下乡塑造了这个群体中许多人的自强、自立、自信与自重的品格,以及他们身上17 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祖国、对民族特别是对农村对农民的深情和热爱。在困 难面前有一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改革大潮中,有一种胸怀全局、励 精图治、开拓进取的风采。老知青的这种素质,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是社会所敬 重的。 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才可以说上山下乡是一场“教育人的运动”。 当然, 对于知青对所在地的贡献,也存在不同的异议,如有的研究者认为:“知青的主 要贡献表现在开发边疆方面,在建设农村方面则收效甚微”。[40] 三,困难与不足 “文革”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虽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与对中国社 会造成极大震动和深刻影响的运动本身相比, 目前取得的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 在质量上都很不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资料的收集困难。从目前 研究者引用的资料看,有国务院知青办的部分档案资料,吉林、河北、黑龙江等 几个省知青办及保定、 南京等地知青办的部分历史档案,知青题材的纪实性文学 和知青回忆录、农场志、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记、劳动史志、统计年鉴等。但总的 看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知青办的档案资料公布的并不多,已经公开或披露的, 也往往散见于各种回忆录、纪实文学、资料集或某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中,很不 系统,很不全面,有些甚至是零星的片段;只有几个农场有农场志;有些知青的 回忆录虽有一定的代表性, 毕竟很有限。 而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持续十几年、 牵涉面极广的群众性运动, 从中央到地方有关知青的档案文献, 民间散失的史料, 和 1700 多万老知青中蕴藏的口碑资料,浩如烟海,且其中还会有虚假的文献资 料,故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的收集、整理和鉴别工作。其次是研究力量 的薄弱。 从现有的研究队伍来看, 主要是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研究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等首都 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地方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约数十位同志, 有较深研 究的不足 10 人。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没有相应的研究经费,缺乏经常的学术 交流,信息不灵,自然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再次,从研究方法上讲,研究者整体 运用社会学、 历史学、 政治学、 文学、 哲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能力不很强。 为了加强和深化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除了希望有关方面适当公 布尽可能多的档案资料,研究者加强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外,似乎还 有必要重视对以下问题的研究: 第一,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起因的社会心理内在机制问题。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是毛泽东发动的, 但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之所以能够形成那样狂热的18 局面, 是否在社会层面上还有其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它对知青运动起了什么作 用? 第二,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一代人日后生活与发展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 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在这方面有过论述,总的看来,比较简单、笼统,有必要进 行深入探讨。 第三,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通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反省中国旧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方面有哪些弊端?对今天的社 会发展有何启示? 第四, 上层领导及决策过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发动的, 除此之外, 同时期的中央领导人,包括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李先念、胡耀邦、王震, 甚至江青、张春桥等都参与或直接领导了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同时,中央和国务 院许多部委,如国务院知青办、农林部、国家劳动总局、国家计委、民政部等单 位及部分领导都参与或领导了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在知青问题上,中央领导层认 识上有无分歧?对知青运动的发展有何影响?中央和各部委是如何参与和领导知 青上山下乡工作的? 第五,横向比较运用的不够。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的同 时,国外的青年在做什么?他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对日后他们个人及国家的发展有 何影响?同时期国外的政治、经济情况怎样?世界大势如何?把知青运动放在世界 范围内看, 可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一个参照系,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知青上山下乡 运动。 第六,知青上山下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本主义、以农立国、重农抑商等 思想有何关系? 除上述问题外, 还有其他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与民粹主义的关系, 国际环境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等。尽管对“文革”时 期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仍有许多争鸣及未涉及的领域, 但毕竟研究者已为 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以后 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有理由相信,随着有关研究资料的逐渐公布和研究 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必将进一步深 化。19 总的说来, 1955 年-1966 年这段时间的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做得还是比较稳妥 的。 党中央是结合国情探索一条就业门路, 知青的思想也是比较安定的。 1962 从 年秋到 1966 年夏,4 年共计下去知青 129 万,它适应了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 要求,减少了城镇人口,支援了农业生产和边疆建设。在这些知青中,有一些是 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了升学、就业的机会,立志从事农村和边疆建设的 青年。他们在知识青年建设农村和边疆的事业中,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是有志 青年学习的榜样,比如全国闻名的回乡知青徐建春、吕根泽,城市下乡知青王培 珍、邢燕子,还有在改造低产田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江西知青宋喜明、“自己 找艰苦的路走”的天津知青赵耘,放弃留京、主动下乡的北京知青侯隽等,他们 闯过了思想关、家庭关、劳动关、艰苦生活关和社会舆论关,成为知青参加农业 劳动的开路先锋,作出了贡献、锻炼了自己。 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张化 2011 年 06 月 03 日 11:12曾经轰轰烈烈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已经 沉寂了。 对于这个一度牵涉到千家万户, 对一代青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 近几年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反思、探索,以期得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有的人认为, 既然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对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说成是所 谓&社会上义新生事物&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应予以否定;还有的人认为,知青 上山下乡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不仅不应否定,还应继续坚持。本文试就这 一问题谈些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同志。 (一) 知青上山下乡出现在 50 年代中期。1956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一 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城市的中、小学毕 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 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里,已经把城镇知青 参加农业生产概括为&下乡上山&。以后,这一提法逐年沿用下来,成为城镇知青 参加农业生产的一个习惯用语。 知青上山下乡的出现,是与当时的就业状况联系在一起的。1953 年,我国 开始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 在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劳动就业实 行统一分配制度, 所有城镇劳动力都由国家统包统配。 而城镇能容纳的就业人数, 往往取决于计划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人数。对于计划内无法安置的劳动力, 便号召上山下乡予以解决。正如 1955 年 8 月 11 日《人民日报》社论《必须做好20 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所说:&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短, 还不可能马上就完全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 如果国家用分散经济力量的方法把 每个人的职业都包下来,那么,工业的发展就要受到挫折。必须指出,家在城市 的中、 小学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目前的就业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农业生产对 于中、 小学毕业生的容纳量是十分巨大的, 现在需要量很大, 以后的需要量更大。 &同年 9 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一个按语中也指出:&全国 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 高小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同时,他发出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 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 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7 年 4 月 8 日, 在刘少奇主持下写成的 《人民日报》 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进一步指出:&就全国说来,最能 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 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 可见, 知青上山下乡是在城镇就业门路较窄的背景下,为减轻青年就业压力 而找到的一个有价值的途径。 在当时,这一做法正好适应了农业合作化后农村需 要有文化的农民和边疆地区需要开发建设的需要,因此,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便以政府号召的方式得到推行。 我国农村就在这种情况下,为解决城镇剩余劳动 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显然,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事物从一开始出现,就有着特定 的内涵和外延。 它的根本出发点,是试图把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我国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结合起来,在农村、边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 的就业路子。其范围主要指部分未能升学、就业的城镇中、小学毕业生,以及一 些自愿从事农村、边疆建设的青年。 从 1955 年起,团中央先后在京、津、沪等十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 1955 年 8 月下旬,在北京团市委组织下,有 60 人组成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正 式成立,由 23 岁的共产党员杨华 担任队长。9 月 10 日,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 到达黑龙江萝北县, 在&向困难进军&的口号激励下,在人称&北大荒&的垦区开始 了垦荒生活。 此后, 天津、 河北、 哈尔滨等省市组织的青年垦荒队陆续到达萝北, 进入艰苦的创业期。1957 年底,城镇下乡青年已达七万九千多人,回乡的更多。 到 1958 年,由于盲目扩大基建,大量增加职工,知识青年也不需要下乡了,这 一工作暂时停顿下来。 到 60 年代,知青上山下乡再次被提到日程上来并得到强化,其原因除了我 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以外,还与经济建设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有关。首先,高度 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加上在生产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小集体升级 为大集体,集体所有制变为全民所有制,对个体经济采取限制政策,使劳动就业21 的出路越来越窄。其次,自建国以来长期忽视计划生育,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很 高,城镇每年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的压力不断加大,使就业难的矛盾更趋突出。 动员城镇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再次,60 年代初,为了调整 国民经济,党中央决定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知青上山下乡的做法也就 显得更加必要。中央和各省、市都成立了安置城镇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知 青上山下乡的工作在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以后,动员城镇知青上山下 乡的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起伏波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 恰好是呈反方向运行: 建设规模扩大、 劳动力需求量大时, 这一工作不显得突出; 而在压缩建设规模、精简城镇职工时,这一工作便得到加强。这一时期,知青上 山下乡工作在总体上表现出必要性、连续性和一定紧迫性。 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 也由于我们党还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在经济体 制、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很长时间里城镇青年就业困难的问题没有 得到根本解决。这样,对于扩大就业、支援边疆和农村建设有着积极作用的知青 上山下乡, 逐步变成解决部分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如果不进行经济体 制改革,如果不能理顺经济关系,即使不搞&文化大革命&,知青上山下乡的做法 仍然会继续下去。 不过, 还应注意到, 这个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工作, 总的来说, 政策是比较稳妥的,大多数下乡知青在一定时期思想也是比较稳定的。&文化大 革命&开始后, 把知青上山下乡说成是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显然是歪曲历史的作法。当然,有些人因此而认为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就 应该连同知青上山下乡一起给予否定的认识,也是不正确的;而那种以知青上山 下乡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为前提,认为应该继续坚持这一作法的观点,也是 欠妥的。 还应提到,在五、六十年代下乡的知青中,有一些人是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 召,自动放弃了升学、就业机会,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发建设边疆的抱 负,立志下乡或支援边疆建设的。比如,品学兼优、放弃高考下乡当农民的董家 耕、侯隽,就是这些青年的突出代表。他们以大局为重,排除习惯势力阻挠,立 志改变国家边远、落后地区面貌的思想境界,以及扎根农村,扎根边疆,艰苦创 业的精神,是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在当代青年下乡务农、垦荒创业的历史 上起了开拓者的作用,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佩。 (二) 作为劳动就业的一项措施, 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的知青上山 下乡, 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变成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的一 个组成部分,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国情和经 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以外,主要是这场运动给社会造成的严重混乱和&无22 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影响,致使知青上山下乡被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 印,演变成为一场政治运动。 一、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成为&文化大革命&由乱到治,解决大量毕业生出路问 题的一项应急措施 &文化大革命&中知青上山下乡之所以演变成政治运动,直接的原因是全国 大、中、小学&停课闹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文化大革命&发动后,广大青年学 生出于对党和毛泽东的信赖,纷纷参加红卫兵,走上社会&造修正主义的反&。& 造反&的浪潮很快遍及全国,在社会各方面引起了极大混乱。1967 年第一季度, 随着夺权任务的逐步实现,中共中央发出停止外出串连,大、中、小学开始复课 闹革命的号召。但是此时,严重混乱的理论宣传,林彪、江青等人的不断作乱, 已经使人们, 特别是青年学生分辨不清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了。 &革命到底&的决心, 使他们仍然滞留在学校之外,与社会上各行业的造反派联合在一起,到处揪斗& 走资派&,冲击领导机关。这一阶段,武斗流血事件层出不穷,出现了极度混乱 的七、八、九三个月。 1967 年 10 月 14 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 的通加》,要求&全国各地大学、小学、小学一律立即开学&,&一边进行教学, 一边进行改革&。于是,停课已久的大中小学在领导班子不健全、缺少教材和经 费、教学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开始了&复课闹革命&。当然,这时的&复 课闹革命&只是流于号召。在各地给中央文革的简报中有如下反映:绝大多数学 校&大联合没有实现&,&武斗不断发生&。许多学生不愿到校,还有一些学生&要 求退学&。同时,&复课闹革命&还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废除了招考制度, 大学停止招生以后,全国中学已经积压了
两届的初、高中毕业生没 有进行分配。积压在校的大量毕业生,成为学校和社会动荡不安的一个因素,也 影响到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7 年 10 月 22 日,教育部在关于&复课闹革命& 的材料中反映:&毕业生不分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来,而今年毕业和招生人数 又比往年多一倍以上, 这不仅涉及教师和校舍问题,而且还需要解决这些学生是 一批毕业出去,还是分批毕业的问题。&显然,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已经成为恢 复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不过,这时毕业生的分配问题虽然&急待解决&,但在社会动乱未止,许多地 区还没有建立革命委员会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能够反 映这种情况的例子是,1967 年 10 月上旬,北京出现了一些中学红卫兵自动前往 内蒙锡林郭勒盟插队落户的举动,但在全国,这一事件并未成为知青上山下乡运 动的发端。1967 年 11 月 3 日, 《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 &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的&积极分子&,&即决心把无产阶级文23 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于是,大批中学毕业生被继续稳定在学 校进行所谓教育革命。 到 1968 年,解决毕业生分配问题已经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积压在校的中 学毕业生已经不止是
两届,加上 1968 届的初、高中毕业生,共达一 千余万人之多。这一年,在大多数地区陆续建立革命委员会的情况下,动员青年 学生上山上乡所需要的组织机构和接受安置条件基本具备了。同年 4 月,中央转 发黑龙江省革委会关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 &毕业生分配是个普遍问题,不仅有大学,且有中小学&。文件要求各部门、各地 方、各大中小学面向农村、边疆、工矿、基层,即&四个面向&,及时做好毕业生 的分配工作。 对于毕业生分配, 文件上提的是&四个面向&, 当时工矿、 基层的情况如何呢? 1967 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近百分之十;1968 年在 1967 年下降的基础上, 再降百分之四点二,只相当于 1966 年的百分之八十六点六。整个国民经济出现 了全面衰退的形势,绝大多数工矿和基层是无法新招工人的。这样,文件所提的 &四个面向&实际上只能面向农村和边疆。1968 年七、八月起,掀起了宣传&再教 育&理论的高潮。 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指示, 号召&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 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的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年 底,毛泽东又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 召。于是,全国掀起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世界的红 卫兵运动,便以上山下乡这一形式悄然消失了。 透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发起,可以看到,在&文化大革命&给全国造成的大 动乱中,知青上山下乡已经被严重扭曲,演变成与这场内乱相联系的政治运动。 还应注意,在 1968 年爆发的数以千万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问题,其性质已经远 远超出劳动就业的范畴,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与当时的动乱局面混合在一 起,使社会动乱更加严重,局面更加难以收拾,成为&文化大革命&由乱到治必须 解决而又无法用正常方式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知青上山下乡被赋予了当 时盛行的政治&运动&的方式。这是 &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同于 以往知青上山下乡的根本区别。 二、在&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变成 &反修防修& 、改 造一代青年的政治运动 知青上山下乡演变成为一场政治运动,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与毛泽东要对 青年学生进行&再教育&和不断缩小三大差别的思想有关。 随着毛泽东阶级斗争扩 大化思想的不断发展,他从长期革命斗争的经验出发,把战争年代&抗大&教育、 改造知识青年的经验绝对化, 而对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24 不足, 表现出轻视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倾向。 他多次谈到: &书读得越多越蠢&, 提出&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学制要缩短&, 阶级斗争应该成为青年的&一门主课&, 要在&革命的大风浪中&培养和造就接班人。以后,联系到对教育战线&两个估计& 的错误认识,他更加明确地提出,对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学生,要&在正确路线领 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知青上山下乡运 动被作为&接受再教育的根本途径&,提高到&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根本途径&的政治高度。毛泽东在考虑中国反 修防修的问题时,还把现实生活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社会差别当 作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在&五?七&指示中提出,要把全国各行各业办成一个 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大学校的设想,要求学生&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 军&。 这一想法也体现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被当作是&有利 于密切城乡关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反修防修的一 项重大战略部署& ,是&缩小三大差别的战斗& ,迅速在全国推开并形成一个高 潮。于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就在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方式方法 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前的明显的政治特点。 (一)从全国来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轰而起,没有长远的整体规划。在 毛泽东发出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后,各地不区别具体情况,所有的城市都搞上山 下乡,连城镇人口很少的西藏也不例外。同时,不管本人和家庭的情况如何,一 律要下,搞所谓&一锅端&、&一片红&。于是,从 1968 年底开始的头两年中,全 国有四百多万大中城市的老三届毕业生潮水般地下放到农村和边疆。规模之大, 人数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大批知青下去以后,产生了许多问题。很多青年在生 活上长期不能自给,在口粮、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困难。问题不断反映 到中央。1973 年,毛泽东看了福建李庆霖反映知青问题的来信后,写道:&寄上 300 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言辞间可见毛泽东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境。 根据毛泽东&统筹解决&的指示,国务院在当年召开了全 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订一个长远规划&。但在当时,&规划& 根本没有实现,政策仍是混乱多变,以至于有些地区又制订出什么&牛年招工, 马年下乡&和&先下乡,后招工&之类随意性很大的&土政策&。1976 年 2 月,毛泽 东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识青年问题,似宜专题研究,先作 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以解决。&可是,直到 1976 年毛泽东逝世,知青上山下 乡运动的许多问题仍是悬而未 &决&。正如 1978 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纪要》指出的,1968 年至 1978 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缺乏整体规划,知青 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青年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这一概括, 也算是对大轰大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总结。25 (二)在&大批判开路&的精神压力下, 很多地方对知青上山下乡采取了极端的 绝对化的做法。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形成高潮后,舆论工具一再宣传:&愿意不 愿意上山下乡, 走不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忠不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 题。是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彻底决裂,同资产阶级'私'字彻底决裂的具体表现。 & 并把这个问题作为衡量一个青年是&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唯一标准。 在这种气氛下,有的地方在下乡动员过程中,采取了强迁户口、断绝口粮、给家 长办&学习班&和停发工资等施加压力的错误做法。 在先后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 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四人帮&一伙人针对周恩来在 1972 年提出 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边学习,边劳 动&,及邓小平在 1975 年提出&要挑中学生好的,直接上大学&的主张,进一步把 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态度提到&拔根&与&扎根&,&复辟&与&反复辟&,&对资产 阶级法权限制与反限制&的高度。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事物被鼓吹成所谓破除资产 阶级法权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迎着阶级斗争风浪破土而出的共产主义幼苗 &,等等。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一再被拔高,不断被推向极端,以致成了一个人 们不敢触及的敏感政治问题。 (三)在&接受再教育&理论指导下, 不切实际地要求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改造 世界观。由于强调青年学生&接受再教育&,不少地方在青年下乡地点的选择上, 放弃自然条件较好的近郊区, 片面强调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去, 甚至把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差作为选点的条件之一。有的地方已经在城市郊区举办了知青场队,发 展多种经营,但被批评为&下乡不离城&、 &下乡不务农&、&违反大方向&,转而 把大批知青下放到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差的地方,吃菜、用煤都要从原动员城市 运去。结果,国家、单位、家长平均每年要为一个知青花费上千元生活费。由于 负担沉重,最后又不得不全部撤出,另选地区安置。 三、 &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给我国历史发展带来了影响深远的 不幸后果 第一,加重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人才深谷&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 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少培养一百多万名大专毕业生和二百万名以上的中专毕业 生,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人才奇缺的问题,形成了 &人才深谷&。出现这一问 题的原因, 首先在于&文化大革命&中断教育, 摧残知识和知识分子等作法, 但是,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加剧了教育中断,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应该看到的。当然,在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头两年,仍有一小部分青年得到了升学机会,但是,随着上 山下乡运动形成高潮,这一小部分在校青年不久也中断了学业。《教育年鉴》记 载:&有的地区因初中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停办了高中。一些地方,大批在校 的初、高小一、二年级学生,也随毕业生到农村去安家落户。&这样,从 196826 至 1978 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共达一千六百二十三万人。一些年后,知青中 的一部分人即使又获得学习机会,因大多数人文化基础很差,只有相当于初小甚 至还不到初中的文化程度,同时,由于&读书无用&、&读书吃亏&等思想的影响, 许多人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这是一个时期教育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证 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完全不是如&文化大革命&中所宣传的有利于缩小三大差 别,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而是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人才 整体在一个时期内严重不足, 成为进行现代化建设不易跨越的障碍,增加了现代 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第二、 造成了国家在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加深了知青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严 重性。&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知识青年,财政支出共达 一百多亿元,虽然,这些钱有一半支援了农垦事业,但是,经济效益很差,并没 有真正解决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到了 1979 年,大批知识青年返城的时候,因 为不少青年已经结婚生育, 返城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建国后就业问题突出的一 个高峰,给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增加了压力。 第三、给部分地区的农民在经济上带来损失,给大部分知青家长造成负担,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因素。 对于大批知青下乡,各地农民是当作一项政治任 务来接受的。在那些人多地少的地区,由于安置人数过多,增加了农民负担,形 成与农民争土地、争工分、争口粮的状况,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多数插队知青由 于在生活上不能自给,要靠家庭补贴,一般每人每月至少要补助五元,而有多子 女上山下乡的家庭, 负担尤其严重,给许多知青家长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造成很大 负担。知青家长的不满情绪,以及后来在知青升学、返城等问题上出现的不正之 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给知识青年在思想、文化、个人生活等方面带来许多不幸。&文化大 革命&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使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提前步入社会生活。 上山下乡的实践固然给他们带来一些有益的锻炼,使他们开始体会到人生的甘 苦,学到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增加了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对我国民族勤劳、 纯朴的传统美德有了切身感受。 但是,这种收获对于正处在人生黄金时代的青年 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丧失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成为在文化学识上准备 不足的一代人。事实证明,脱离文化教育,离开文化素养的提高,孤立地谈论改 造世界观,&接受再教育&,不仅不利于青年在思想、精神、个性上的全面发展, 反而易受各种落后思想的影响。 知识青年在若干年后返回城市的生活中,一切都 需要重新开始。他们中固然有不少人在困境中重新奋起,不断地拼搏,开拓,但 是,一切需要重新开始的状况,也使一些人过早地丧失了生活热情,这不能不说 是在一个时期里一部分人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发生&信仰危机&的27 重要原因。 谈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许有人会引用别林斯基关于& 悲剧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的话,说上山下乡对于青年是一种难得的磨炼,进而, 肯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合理性。对于知青上山下乡,习仲勋也说过一段话。他 说:&从动乱中走过来的一代青年,受到过毒害和创伤,也得到了其他时期所得 不到的磨炼。&这里,他讲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伤害和磨炼。这是正确的。 在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上,应该注意的是,如果脱离开伤害去谈磨炼,就 将弄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磨炼, 是积极的, 需要坚持和发扬的?还是消极的, 必须反对和避免的?至于说到悲剧与&大学&的关系,我们不应忽视这样一点:如 果脱离一定的条件,悲剧只能是深渊,永远成不了&大学&。今天,当我们谈论& 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是在肯定其悲剧性质的前提下,认为这 对于青年是一种难得的磨炼。但是,决不等于承认这种磨炼,就否定其悲剧的性 质。 显然,&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五、六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 乡工作相比较,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在性质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文化 大革命&已经被彻底否定的今天,对于知青上山下乡这场运动,理所当然地应该 予以否定。 必须强调的是, 对于&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 年做出的贡献是不应忽略和抹煞的。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有许多人几年、 十几年如一日地艰苦创业,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和不发达地区,创办起、建设 着诸如北大荒北京庄、江西共青垦殖场、湘潭红旗农场、株洲知青林场等许多场 队,不仅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为创办社队企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中还有一 些人热心为当地农民教学, 行医,在一些边远落后地区起到了文化传播和卫生普 及的作用。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绝大多数人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 农村、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奋斗的足迹,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 命。 他们中的一些人今天仍然坚持在农村和边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的历程中 起着骨干作用。对于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国家内乱中做出的贡献,党和人民 是不会忘记的。 (三) 为了消除给我们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党和国家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 下决心从各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文化大革命&中在 知青工作上的遗留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在解放思想,搞活经济 的过程中, 逐渐认识到在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的情况 下, 试图主要通过知青上山下乡来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的作法是不成功的。城28 镇青年就业困难的问题之所以突出,固然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内乱有关,从根 本上说, 还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就业途径。经过总 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党和政府从改革经济体制入手,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 所有制, 着重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开辟就业渠道,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 国情的就业路子。 1979 年至 1981 年全国共安排了二干六百多万人就业。 从 从而, 使我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难的矛盾基本上得到缓解。当时仍在农村、边疆的知识青 年的绝大多数返回了城市, 或在当地得到了安置。已经同当地农民结婚的知识青 年基本上得到照顾。以后,随着工资制度的改革,国家作出给自 1962 年以后下 乡的一千五百万插队知青计算工龄的决定。知青工作中的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 决。至此,&知青上山下乡&逐渐淡出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历史概念。 知青上山下乡的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国国民经济还没有大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存在。因此,支援边远落后 地区建设,向农村和边疆输送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工作仍在进行。近几年,党中央 继续号召知识分子发扬五十年代知识青年那种&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精神, 采取多 种形式支援边远落后地区的建设。 大批年青有为的知识分子自愿奔赴边远落后地 区参加建设,成为我国知识界的一种可喜现象。也许,有人会以此为例,证明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合理性。 应该看到,今天我国为缩小边远地区与内地发展 的差距, 而鼓励知识分子支援边远地区建设的做法,与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 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这种&结合&已经具有新的涵义,它既 不单纯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 更不是为了&接受再教育&,而是知识分子作为工农 的一部分,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为边远落后地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 &结合&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联系实际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注重实效。这种 结合,不仅是建设农村、边疆的需要,也是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服 务于社会、走上成才之路的需要。这一做法将使&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精神,在更 高的水平上和更广的范围内转化为振兴不发达地区建设, 加速国家发展的物质力 量。我们切不可因为历史现象表面上的&回流&或&趋同&,就简单化地&向前比& 或&向后比&, 而忽视了知青上山下乡在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我们目前许多作法 与过去的根本区别。29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