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气排球拦网教学视频应如何提高拦网技术

论排球立体进攻下的拦网对策;摘要:在排球比赛中经常用网长的特点采去进攻战术,;关键词:排球;立体进攻;拦网;;1.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排球进攻战术发展;2.研究结果与分析;2.1.现代排球立体进攻的特点分析及对策;2.1.1立体进攻的概念;所谓立体进攻就是前后排相结合,合二为一的进攻战术;2.1.2立体进攻的主要特点及对策;立体进攻在战术实施中,把后
论排球立体进攻下的拦网对策
摘要:在排球比赛中经常用网长的特点采去进攻战术,利用网长度运用多点进攻战术,这种战术要求队员身才高大,身体素质强。网前进攻点少很容易被防守队员拦网。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 层出不穷的排球技战术不断地被运用 , 打破了原有的攻防平衡。由九十年代新兴而起的“立体进攻”为现代排球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 使人们耳目一新 , 标志着排球战术的又一飞跃。具有身材高大 , 身体素质强的队员不只是在前排参与强攻和各种掩护进攻战术打法 , 还需要增加势不可挡的快速冲跳后排立体进攻打法的能力 , 使后排进攻成为整个“立体进攻”的重要环节。 “立体进攻”战术的成功与否 , 往往取决于后排进攻的能力 ,技战术的创新是排球运动规律所必须的 , 后排进攻是各国男排走向世界排坛前列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排球立体进攻特点入手,分析其特点规律,提出相应的拦网对策,并强调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立体进攻的拦网训练,应该革新现有拦网观念,注意加强培养对立体进攻的拦网意识及队员的思维能力,为提高拦网能力的训练提供依据。
关键词:排球;立体进攻;拦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排球进攻战术发展进入了内平面向立纵深方向的立体进攻阶段。这种打法是二传位置取中间面向四号或二号位组织的正向和侧向的三差立体进攻。它把目前的进攻战术之精华揉合于每个轮次之中,在二、三、四号位置都可以形成二打一的局面。可以说是它开辟了新的进攻道路。然而,作为矛盾方的拦网却还是一成不变,仍停留在网前这一水平面上,这对于应对有效利用了81平方米排球场上广阔空间的立体进攻,已是捉襟见肘、处处受牵制。目前,各国排球专家研究较多注重于如何挖掘后排进攻的潜能力,而对如何提高防守尤其是拦网能力方面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就这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针对立体进攻的特点、从拦网观点、意识及拦网队员的思维能力出发,推导出对立体攻进行拦网的对策。本文研究对象:立体进攻下的拦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现代排球立体进攻的特点分析及对策
2.1.1 立体进攻的概念
所谓立体进攻就是前后排相结合,合二为一的进攻战术。也就是充分利用网上的每一个点组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忽快忽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进攻体系,由定位、定点到错位、错时,活点进攻,“点”的变化又逐步扩大“面”的变化,不仅有水平面上的变化,又有垂直面上的变化,形成一个点――线――面(双面)――立体的几何轨迹,经历堆积点、点串线、线织面、面组体的发展过程,使162平方米的排球场从空间到地面,更具立体化的作战态势,从而使进攻战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2.1.2 立体进攻的主要特点及对策
立体进攻在战术实施中,把后排攻放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将进攻从“面”上扩大到“体”上,火力点有了纵深的发展,增加了进攻点,二传手组织战术时已经超出了和一两位攻击手单纯的跑位配合,而是将整个网长和半个排球场都包含在内,将三四位各甚至四五个攻击手全纳入进攻行动中来。这给拦网的判断造成极大困难,使原本最多兼顾两个进攻点的拦网队员在注意网前的两个进攻点同时,还要兼顾后排相对应的两个进攻点。而且现代的立体进攻是前后相融合的立体进攻,后排进攻者冲入进攻线,在进攻后起跳扣杀低弧度的离网2米左右的开网球。这种扣球时间为0.85 秒左右,它使前后排进攻节奏融为一体,更增大了拦网判断的难度。前后排有机结合,真正起到相互掩护和牵制的作用。后攻的运用超出了以往大量运用单纯的前排进主攻、副攻的配合,而是在主、副攻配合基础之上形成了主攻手和主攻手的虚实掩护,加以副攻手插入的多变进攻;既有前排的全网长的游击活点,更有四、五号位的对角呼应等这类的纵深的编队打法,令人眼花缭乱,有时后攻者游动起来,配以前排面状的变化战术,形成了双层错位或错时整体掩护;前后排相得益彰,极大地牵制了对方高大拦网手的判断和取位。
后排进攻虽然可以在后排任意位置上进攻,但也受多方面客观条件制约:其一,规则规定后排进攻队员只能从进攻线后起跳。于是为了使击球点更加接近网上空和提高球的飞行速度,后排进攻队员只能采用“前冲式”起跳方式,使身体能在空中获得较大的向前位移,并且在扣球时,通过大幅度收腹带肘和手腕完成扣球动作。这一特点决定了队员起跳后空中的运动方向不易改变,球的飞行方面只有靠助跑方向来决定,而不像前排进攻队员那样可以通过身体在空中的变向和手腕变化来改变球的飞行方向。因此,拦网队员可以根据进攻队员的助跑方向来决定封堵路线。其二,由于后排进攻时的进攻点离网较远,要保证球不出界且具有一定飞行距离,后排进攻必须要比前排进攻球的过网点低,如下图计算:(图1)
抛除球受重力下落和下旋因素及向前冲跳所损失的高度,按数学模型计算。取将球扣到底线时过网点最高,击球点设为3.50米,击球位置为冲到网前2米来计算: 击球高度=AB,过网高度=A’B’, 因为AB÷AC=A’B’÷A’C
所以A’B’=AB×A’C÷AC=3.50×9÷11≈2.86米
由此可见,后排扣球过网点之低,只要判断好封堵位置,完全可以将其封死。其三,虽然大部分队员都能进行后排进攻,特别是男运动员,但是在比赛过程中,在进行后排进攻时,也几乎是由专门的队员进行。如古巴的德欺贝恩,巴西的马尔塞落?尼格罗等。因此拦网队员可以重点注意专门后排进攻的队员,减小了判断的难度。
2.1.3 目前立体进攻的主要区域落点分析
要精确地表明后排进攻的位置是困难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把后排进攻的位置准进攻方向自左至右划分为等距离的四个区域,将其命名为A、B、C、D区(如图1.2)。统计表明,中外球队多集中与B、D两区,且D区是B区进攻量的1倍,即以1号位与6号位的进攻为主,因为目前各队大都采用“五?一”配备,通常情况下二传手大多是在2号位和3号位之间传球,组织5号位的后排进攻时,传球的路线要比B、D区的路线长,整个进攻时间也就会延长,对方会容易判断,并有时间重新进行拦防。而在B、D区就是1、6号发动进攻时,二传手距进攻手较近,同时有易于前后排的立体进攻战术的
配合,既增加了进攻的隐蔽性,又加快了进攻的节奏。
如图:(图2)
2.2现代排球拦网技术、战术的培养
2.2.1 拦网观念的变革
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动,只有认识到了才能做到,没有认识到就不可能做到。要加强对立体进攻的拦网就必须改变以前对拦网的观念,以前的拦网是对前排而言,拦网拦前排或者后排,把前后排区分开来的观点。现在前后排已经是一个整体,拦网要随对方变化而变化。不存在先拦前排,还是先拦后排的问题。进攻已经上升到了立体的高度,那么拦网的观念也应该上升到区域的高度。根据立体进攻的进攻特点及落点情况分析,拦网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由于立体进攻要把前后排融于一体,必须缩短球传到后排的时间,而传球路线越长,时间也就越长,难以构成立体进攻,因此拦网队员可以重点盯防离二传位较近的区域,故意露出一个较远的区域让对方误以为是破绽,诱使二传将球传到较远的区域的前排,从而将其拦死,这样做的好处是现在进攻的主流方向在2号位和后排
B、D区,加之向左移动的速度要比向右慢,这样做可以很容易在2号位的离二传较近的区域组成双人拦网,对方即使传到四号位,即较远区域,也可重新组织拦网,再加上拦网队员是有准备、有目的,而且向右移动速度也较快,容易对A区构成双人拦网。由此可见,拦网战术也可以丰富起来,只要做到拦网随对方进攻的变化而变化,把拦网上升到区域的高度。
2.2.2 对拦网的换位的新设想
按照以前的做法,打“五?一”配备时,换位后主攻手一定在4号位,副攻手一定在3号位,二传或接应二传一定在2号位。这种换位对进攻是有利的,但是对立体进攻下的拦网布防却是弊大于利。现在的立体进攻总是想尽办法避其锋芒,采用以强打弱的办法,在2、4号位身体相对短小的队员身上寻找突破口。因此拦网战术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是要根据对方进攻的特点进行变换。以意大利为例,有时为了遏止对手从2、3号区域发动进攻,他们常把身高近2米的接应二传手13号和副攻手3号放在4号位和3号位,而把身材较矮的攻手6号放在2号位,并且13号和3号之间有时进行调换,充分体现了拦网以强对强,以弱避强,根据进攻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则。因此当对方专门的后攻人员和高大队员集中在2、3号区域时,本方也应该将高大队员换位到4、3号区域。
2.2.3适应目前立体进攻的节奏,建立新的拦网节奏
节奏对每种运动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排球的拦网也是如此。如果找不到对方进攻的节奏,很难拦住球。尤其是拦网对时机的选择要求是很严格的,慢半拍或者是快半拍都会错过最佳封堵时机。在心理学上,适应是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所以要把这种持续的刺激融入到平时的拦网训练当中。模仿对手进攻节奏,让本方拦网队员得到足够的刺激,从而建立起对立体进攻节奏的适应。
2.2.4 积极努力、强化训练、培养拦网立体进攻所需的专项素质
首先要加强拦网技术基本功的训练。拦网技术的基本功除准备姿势,移动取位,起跳伸臂、手型、落地外,还应加强“四功”的训练,即眼功、腿功、腰功和手功。眼功是前提,要求做到善观察、判断准确;腿功是基础,要求起动快、制动好,突然起跳和持续起跳能力强;腰功是纽带,要求稳定性好、能倾斜、转动、滞空久;手功是关键,要求做到高提肩,手型好,狠抛球,变化快。
在此基础之上,要特别重视腰腹和弹跳,这样才能保证滞空久和拦网高度。另外立体进攻节奏快、变化多,要求拦网队员移动要快。立体进攻是空间上扩大进攻,因此拦网队员要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概念及宽广的视野和快速移动能力,
从而为拦网战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2.3立体进攻下拦网意识的培养
排球意识可分很多种。如接应意识,保护意识,进攻意识等。拦网意识也 是其中一种,而以前的拦网意识针对前排进攻形成,所以对后排进攻的拦网意识并不强烈。对前后排为一整体的立体进攻的拦网意识更无从谈起,因此有必要对立体进攻后拦网意识进行培养。要培养运动员的意识,就必须了解和研究意识的特点。排球意识具有以下特点:①技术目的性;②行动的预见性;③判断的准确性;④协调性和灵活性;⑤自控性和稳定性。因此培养拦网意识首先要提高感知觉的能力,其次发展注意品质,再次加强意志品质的训练,最后加强专项理论学习,加强技术、战术规范,对建立和形成独特的战术风格。而所有的这些训练都要针对立体进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2.4拦网队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立体进攻的前后呼应,错综复杂的掩护战术,要求拦网队员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场上战术意图及时采取对策调整自己的行动,进行有效的封堵。另 外,在新的拦网技术没有出现时,更应该注重拦网队员思维能力培养。基于这样的条件与要求:要有效的完成拦网任务,拦网队员除了具备良好的拦网技术能力外,还要具有相应发展的思维能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过程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应过程。它反映出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对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并通过这些过程就能逐渐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例如,在比赛中,根据对方进攻队员的助跑路线及扣球线路特点及扣球成功率等情况,预测对方二传可能的传球路、预见取位封堵其进攻路线。
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必须具有思维活动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行动性和强烈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和发展队员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这些思维活力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选择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和手段。
2.5.1 训练中诱导队员独立思考
没有思维活动,队员只能无意识机械地重复教练员的演示,队员只能机械地掌握一定数量的动作和配合方法,不能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也就不能在比赛中创造性地发挥。
2.5.2 锻炼队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了解和掌握对手进攻特点之后,由拦网队员自己制定针对性强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通过此种手段,促使队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5.3 强调练想结合,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拦网训练中,要强调队员带着问题去练习。例如:如何根据对方某一队员扣球特点采取有效的拦网行动等。教练员要针对拦网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启发队员积极的思考、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改进措施,使每次练习都具有见的性和预见性,培养队员在练习中思考,通过思考再去练习,不断总结提高的良好思维习惯。
2.5.4 加强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培养
由于思维活力与情绪联系密切,因此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的训练。在比赛中连续多次被对方突破拦网,多次被对方打“超手”或出现未拦网现象,造成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为想“报仇”而过于亢奋或畏惧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54论排球立体进攻下的拦网对策等内容。 
 浅谈排球比赛中的拦网技术_专业资料。浅谈排球比赛中的拦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g842 (-01 摘要 拦网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一道进攻线。 文献...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当今女子排球立体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当今女子排球立体进攻战术的特点分析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影像资料的...  浅谈排球立体进攻下拦网意... 暂无评价 1页 0.50元 浅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加强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出来的.“无论 从教育、科学的观点...  无论男队和女队, 都把跳发球作为比赛进攻的重要一...立体进攻,快变结合,成为排球战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2 ...但随着拦网技术的发展和拦网高度的增强, 前排强攻受...  排​球​考​试​资​料​,​基​础​理​论​与​图​...现代排球进攻充分利用了网长与纵深,组成 了立体进攻。 6、拦网 (1)作用:拦网...  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可在进攻线内扣球但可以拦网...16、沙滩排球不论男队或女队,都只有 2 名 选手...7.立体进攻: 是指利用本方球场的整个空间组织前...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排球 拦网技术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就少了,空隙自然大了,而且三人拦网后立刻转入进攻,时间仓促,所以三人拦网一般不...  排球论文2 2页 1下载券 排球立体进攻论文 10页 4...​如​何​学​好​排​球​》​论...快速起跳完成扣球、拦网技术动作及攻防节奏转换快等等...  排球课论文 2页 1下载券 排球立体进攻论文 10页 ...运动场上的竞争是激烈无情的,但无论胜 利者还是...不仅让中国人懂得了拦网和背飞,认识了袁伟民、郎平、...排球拦网动作技术详解
21:23:00 来源:携手健康网
本文重点:拦网是在网前跳起用双手阻拦对方的扣球,它既是防守技术,也是进攻手段。拦网是排球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反攻的重要环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拦网是在网前跳起用双手阻拦对方的扣球,它既是防守技术,也是进攻手段。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拦网可以将对方有力的扣球拦起,减轻后排防守的压力。拦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在当前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拦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网上争夺更加激烈。拦网既可以原地塌跳,也可发移动助跑起跳;既可以单人拦网,也可以双人拦网或多人拦网。
  一、单人拦网动作技术方法
  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平行开立约与肩宽,两手自然置于胸前。
  移 动:可采用并步、跨步、滑步、交叉步、等,将身体重心移动到拦网 位置,准备起跳。
  起 跳:移动后立即制定,使身体正对球网后起跳,或在起过程中在空中使身体转向球网。起跳时,膝关节弯曲,两脚用力蹬地,两臂在体侧划小弧用力上摆,带动身体向上垂直起跳。
  空中击球:起跳后稍,控制平衡。两手从额前贴近并平行网向网上沿前上方伸出,两臂伸直,两肩尽量上提。拦击时,两手尽量伸向对方上空,接近球,两手自然张开,屈指屈腕呈勺型。当手触时,两手要突然拦腕,用力捂盖平均奖前上方。
  落 地:拦网后自然落回地面,落地时屈膝缓冲。
  二、双人拦网动作技术方法
  集体拦网有双人拦网和三人拦网。集体拦网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拦网的截击面。集体拦网除按个人拦网技术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拦网队员之间的配合。集体拦网配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拦网要确定以谁为主,密切协同配合,防止各行其事。
  2、主拦队员确定拦网中心,配合队员要及时选好起跳点,起跳时应避免互相冲撞和干扰。
  3、起跳后,手臂在空中要保持适当距离,尽量扩大拦击面,但手与手之间距离不要过大,以免造成漏球。4、不同身高的队员要加强起跳时间的配合,一般来说,高个子队员起跳时间应稍晚于矮个子队员。5、把身材高、弹跳力强、拦网好的队员换到3号位或换到对方扣球威力大的位置上,以加强本方拦网的威力。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天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你所在的位置:
现代排球的运动特点及其锻炼价值(下)
发布时间:10月24日 11:24
作者:巨客网
浏览次数:267
  (二)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1.增强弹跳力  排球运动发展到今天,除了接发球、传球以外,都需要有较好的弹跳力去争夺网上优势。人们通过排球运动的跳发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的练习,达到提高弹跳素质的目的。  2.提高速度素质  排球运动通过快速移动实现接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技术动作,在排球比赛、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成千成百次的训练,人们提高快速移动的能力及速度素质。  3.提高耐力素质  排球练习和比赛,长则几个小时,短则几十分钟。在练习和比赛中,需要做各种移动、跳跃、挥臂扣球或拦网等动作,因此,在排球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人们的心肺功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耐力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4.提高灵敏素质  排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准确判断来球的位置、快速移动击球的项目。在排球练习和比赛过程中,通过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的快速、准确移动,可以锻炼练习者的灵敏素质。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巨客网资讯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现代排球的运动特点及其锻炼价值(下)"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巨客网无关。巨客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77 邮箱:[]
48小时评论排行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巨客网服务
合作联系:排球教学与训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球拦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