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惠生活网络店和惠生活慧购物是一起的么,我在金龙看到过,去过店里,农村万达电商 智慧咸宁挺好的。

智慧生活,如此简单
拾麦穗是由湖北麦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发的全国运营的本地生活平台,涵盖智慧小区、智慧乡村、智慧商城等服务。
百站互动、
特产轻松走全国
拾麦穗系统与全国几百家SHIMAISUICMS智慧城市平台连锁对接,无缝实现特产、供需平台打通,真正意义实现异地O2O生活。
物业贴身管家,
一机在手,尽享优质生活
智慧小区以“嗨店”为中心,解决最后500米的问题,为小区提供快买快送、生活费用代收等业务,同时成为智慧乡村与小区之间连接的重要桥梁。
实现农村生活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
土猪土鸭土鸡蛋, 拼团宰杀最划算。
果树土地能包养, 农民增收信心满。
城里吃上无公害, 智慧乡村人人爱。
闪电速度的配送服务足不出户买尽生活必需品
无需经验,无需货源,无需压货,全新社区电子商务新模式,无需店面,在家开店创业。通过社区嗨店APP,一方面,让社区居民可以足不出户购买日用品,线上下单、29分钟送货上门;另一方面,可以让小微创业者把便利店开到网上,节约房租等成本,在服务邻里的同时实现财富积累。社区嗨店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线上便利店,更是一家人性化、灵活变通的服务型平台
周边3公里商家推荐,周边店,轻松买
整合社区周边3公里内商家资源,吃喝玩乐,尽在掌中,本地化品牌商家,丰富您的生活。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手机访问效果更好电商、实体店、互联网企业三者深度融合协同新生 - 支付 - 电商网
当前位置: >
电商、实体店、互联网企业三者深度融合协同新生
  如今,“电子商务”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尤其在最早发展电商的浙江,互联网经济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购物行为。然而相对的,电商管理混乱、假货层出不穷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实体店受到巨大冲击,电商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零售业将何去何从呢?金报记者专访了浙江省人大代表周德文,此次两会上,他提出了关于重视后电商时代新零售商业模式发展的建议,倡导实体零售、电商和互联网企业三者之间深度融合,协同新生,未来网上购物能和去店里买一样直观、便捷。  周德文告诉记者,在后电商时代到来之际,要特别重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从“野蛮电商”向“智慧电商”转变,跨境电商应注重与制造业相融合,发展农村电商应注重与当地产业融合。比如一个地方它的茶叶特别出名,那在上市之前,完全可以拿一批刚出锅的新茶到各地市场上去做介绍,然后把自己的网店也推销出去。  更为重要的,是线上零售电商与线下实体零售店相融合。王小姐在网上相中一件衣服,可又担心自己穿合不合身,料子好不好,这时候,她能到离家不远的服装店里试穿验货,满意的话可以直接用网售价付款,省力又放心。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得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为电商发展提供仓储、配送保障,周德文说:“互联网电商要落回地面,线上线下企业加上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零售商业模式。”  消费者在得到方便的同时也需要体验,周德文表示,纯电商和传统的实体零售企业相结合,就得互相学习借鉴,“引导实体零售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如若融合到位了,那么假货多、性价比低等电商的顽疾自然将迎刃而解。  创新模式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周德文对记者说:“政府要重视新业态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扶持,社会各界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怀,不要像一开始对电商那样充满不信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振兴,并且突破零售业的困境。”
责任编辑:yangrongrong
相关热词搜索:
点击排行榜中国农产品聚集地 网上农产品批发市场
本站公告:
湖南:农村电商的“会同模式”
核心提示:夏日里,大山里的竹笋高了,魔芋绿了,圈里的鸡鸭牛羊肥了! 雨水丰沛,百姓勤劳,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头。 “上好的柑橘卖不出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烂在树上。”“养那么多
夏日里,大山里的竹笋高了,魔芋绿了,圈里的肥了!
雨水丰沛,百姓勤劳,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头。
“上好的卖不出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烂在树上。”“养那么多的鸡鸭干嘛,反正也卖不出去。”“农民收入本来就低,却要花费高于城里人的价格买同样一件消费品。”
长久以来,这些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现如今,在湖南会同,这此问题都将因为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得到有效解决。
年轻的老总“舞龙头”
采访中,我们结识了德一民生事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德一,眼前这位27岁低调质朴的年轻人,很难让人联系到他是一位身价过亿的杰出企业家和北大毕业的MBA,他所创建的“皇家鸡排”在全国现有300多家品牌连锁店,他所打造的“乐村易购”、“村博士”等电商平台和品牌全国知名,被很多风投公司看好。去年9月,欧阳德一带着反哺家乡的满腔热情和对“互联网+ 民生电商服务”项目的理解与认同,率团队回到家乡再创新业,成立了会同德一民生事务服务有限公司,打算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打造一个全方位服务农村的智慧体系,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便捷的生活。
“你看,这是我们5月份上线的‘村博士’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网站,农民朋友需要的物美价廉的东西,都可以找得到。”在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的民生电商服务站,德一民生事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德一告诉记者。虽然会同的“互联网+民生电商服务”项目,学习借鉴了遂昌模式,然而,与遂昌的赶街网不同,“德一民生”解决工业品下乡的模式,是创办“村博士”,采用“线上+ 体验+实体店+ 配送”的经营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由于实体店里都是厂家直供的商品,价廉物美,老百姓都很欢迎。
在“村博士”,有县域商家、家乡味道、京东代购、淘宝代购、车险服务等选择。按欧阳德一的话说,“互联网+”时代让信息进村入户,首先就是让农民享受到像城市一般的便捷服务,让消费品直接走进乡村。
年轻的老总欧阳德一的理念与思路,让人感觉到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事业还将赢在未来。
“我们这里深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可以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买到更实惠的消费品。”来到坪村镇芳园村的服务站,代办员肖娟告诉记者:“你比如说我们最常用的南孚电池,在超市购买需要5元,而在我们这里,只需要3.5元。”肖娟说,除了实体店购物外,村民还可以通过“村博士”电子商务平台,预定购买实惠的家电、服装和农资等各类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代办员肖娟的台账显示,每天至少有3笔左右的预订账单。
说话间,村民梁明新来到服务站,缴纳了50多元的电费后,又买了两盒蚊香、一双袜子。“我去镇上一趟,来回车费就是好几块。这些东西,比镇上的超市还便宜,一共省了差不多十块钱呢。”梁明新笑着说,民生服务站啊,是政府给老百姓的好福利。基于“互联网+ 民生服务”项目的电商服务,会同县的电商服务从“多点开花”向“一网打尽”转变,电力、银行、电信、保险、供销等电商服务企业由原来的各自为阵转变为统一布点、资源共享,实现了“一人多岗、一站多能”。截至目前,该县100个民生电商服务站共为农民开展存取款和转账、代收电费话费等业务10万多笔,金额3000多万元,代购、网购等业务2万多笔,金额500多万元。近5万名从未有过网购体验的农村群众通过村级民生电商服务站实现了与电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富民增收更重要
“如果有销路,我就可以多养一点鸡,每个月也有一笔不错的收入呢。”
会同县广坪镇杨家渡村76岁的李显秀,只养了10多只老。每逢集市,李奶奶都会将累积的鸡蛋送去卖。“不敢养多,多了卖不掉啊。”李奶奶无奈地说。
李奶奶的无奈,道出了大山里老百姓的心声。
相比代购服务为农民节省的费用,通过互联网的作用解决“卖难”问题,对农民增收意义更大。为此,依托“互联网+ 民生电商服务”项目平台,德一民生电商公司7月份即将上线的“乐村易购”,就是联合当地农产品合作社和农户,将特色农产品以直供的方式输送到大城市,既解决农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又解决城镇特色农产品价位高、购买难的问题。
今年4月,得知连山乡幸福村的会同县园艺示范场柑橘滞销,德一民生试水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其遍布全国300多家的连锁门店,搭配销售会同脐橙。同时,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合作,不到10天时间,100吨滞销脐橙销售一空。
“以前我们卖蜜桔和脐橙,都是等着客户上门收。现在有了农村电商,再也不愁销路了。”会同县园艺示范场场长向祖考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园艺场每年至少有50吨柑橘因为销路问题被迫贱价卖掉,农户们损失惨重。
现在“德一民生”答应通过电商平台解决他们的销售问题,以后再也不愁“卖难”了。
批量的可以收购,零散的农产品怎么解决呢?“互联网+ 民生服务”项目引进的农村电商,也有高招。“张家有20个土鸡蛋,李家有10斤纯茶油,这些地道的土,可以直接送到我们的民生服务站来,我们进行统一包装、保险、溯源、品控、检测、物流、售后等。”欧阳德一说,当然,前提是对农户进行培训,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如果不能帮助农产品销售,不能让农民增收、农村致富,那么做农村电商将失去关键意义。”采访中,会同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高源江说,政府主导下即将上线的“乐村易购”,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来打通农产品的上行通道。该平台将通过与农民联手,统一收购、仓储、推广、配送,让农货进城,让农民得实惠。
“会同模式”的“一二三四五”
5月25日,全省10个县在省商务厅“面试答辩”,参加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10进7”角逐。最终,会同以贫困县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入围。“会同发展农村电商的理念和思路让人耳目一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尝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探索出了很有发展前景的‘会同模式’,这是会同能够在本次PK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答辩结束后,参加评审的电商专家和省商务厅的领导对会同独创出来的农村电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6月12日,会同成功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县内的电商企业和创客摩拳擦掌,广大干部群众欢呼雀跃。
近年来,会同将发展农村电商作为“社会消费升级工程、万村千乡示范工程、重大改革创新工程”强力推进,初步形成了独具会同特色的农村电商模式。让我们来看看“会同模式”的“一二三四五”吧。
培育“一个龙头”。招商引资组建了会同德一民生事务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农村电商运营的龙头企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企业运营、群众共享”的构建模式,在县城设立电商运营中心,在乡镇设立片区服务中心,在各村设立民生电商服务站,整合了政务、商业、电商、公益等几大类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政务服务“输血”、电商商业服务“造血”和社会公益服务“活血”,确保了民生电商服务站稳定的人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使其能健康持续运营。
完善“两大机制”。一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先后研究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等相关政策文件6个。2015年,政府设立电商产业扶持资金500万元,年每年均安排800万元,每年安排电商专项工作经费50万元。二是完善人才培训机制。鼓励和支持县内电商企业加大对电商人才培训和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创新创业等培训资金项目,加强对村代办员、返乡青年、新型农民等基层干部群众培训,为农村电商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上述培训32期,1600余人次。
实施 “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光网进村工程。县政府与省电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会同作为全省的光网进村工程试点县,由电信公司投资1亿元, 在2016年9月底之前实现100%的行政村100M光纤和免费WiFi进村,4G信号覆盖全部村组,全面建成连通城乡的信息高速公路。二是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德一公司投资200多万元,组建了德一民生物流公司,与中通、圆通、韵达、顺丰、邮政等快递公司实行全面战略合作,主要负责从乡到村的“最后一公里”物流,实现了线上线下直接融合、工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难”、“进城贵”、“进城慢”等问题。三是实施政务进村工程。在全省率先将智慧政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把政府电子政务外网的端口下放到村部,建设连通了县、乡(镇)、村三级的政务审批服务网络,并开发了政务电商服务手机APP——“智会通”,广大村民可以像“逛淘宝”一样“逛政府”,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办证。
实现 “四大转变”。一是实现了电商服务从“多点开花”向“一网打尽”的转变,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运营成本。借助村级民生电商服务综合平台,电力、银行、电信、保险、供销等电商服务企业由原来的各自为阵转变为统一布点、资源共享,实现了“一人多岗、一站多能”。二是实现了到村物流快递从“每周一趟”向“每天一趟”的转变,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德一民生物流车每天往返于服务站,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有效打通,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实现了农副产品从“赶集交易”向“站内交易”的转变,拓宽了交易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民生电商服务站可以直接收购农民优质特色的农副产品,通过德一民生物流公司集聚到县城统一加工包装网售,让农民足不出村即能实现农副产品的买卖。四是实现了电商服务站从“人气不旺”向“人来人往”的转变。通过开展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办证,提高了群众对服务站的信赖度与依存度,做足了服务的“底气”,做旺了站内的“人气”。截至目前,100个民生电商服务站共提供政务咨询15500余人次,代办各类证件1500多件次,代缴代收养老金新农合资金等3300多笔600余万元。
突出“五个整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明确会同电商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重点在‘五个整合’上下功夫。即整合品牌、共建共享,整合平台、共建共融,整合物流、共建共用,整合人才、共建共荣,整合政策、共建共行,力争到2018年,会同实现电商销售10亿元,电商从业人员从5100余人上升为20000余人。届时,会同农民的收入,将实现翻番,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同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立志勾画了会同农村电商发展的宏伟蓝图与具体措施。
更多农业新闻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第一产业网官方微信(diyichanyewang),欢迎向本网编辑提供资讯线索。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网站声明:本网部分资讯来自网络,转载是出于促进信息交流、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链接:/news/show-659305.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电商 让智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