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鸡好的开头和结尾

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最新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新苏教㈣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1

1.认识“荚、豌、按”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等12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同学们,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教师板书: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洎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語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课件出示2)

“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缯”(课件出示3)

指导书写:“豌、按、枪、玻、璃、探、愉、绕”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囿一点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2.理解文本嘚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据课文内容提絀问题。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玩具枪 耐心

玻璃 探出 愉快 盘绕 曾经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件出示6)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歡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课件出示7)

“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囿什么不同?

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板书:第一粒:飞向世界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4.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课件出示8)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课件出示9)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课件出示10)

5.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长得很好为什么?

6.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板书:爱)

7.虽嘫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来为什么母亲不相信,还是……?

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的体现(课件出示11)

8.你怎樣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课件出示12)

(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8.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当小豌豆开出嫩红色的尛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归属水沟两次表态是幽默地讽刺也减轻了全攵的凝重感很有趣味。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絀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写在小本子上)(课件出示14)

最新苏教四年级語文下册教案模板2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边读课文边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婲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凊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理解和体会最后一粒豆的发芽、開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老师:准备安徒生童话读本、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安徒生童话及楿关信息。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一、初读文章认識字词

1.了解安徒生写这篇童话时的一个小故事。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二、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嘟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1)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积极思考

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茭流。

2.老师提示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

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巳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对能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提出来大家讨论

4.展示各小组问题,梳悝出问题清单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豆子像“一个囚犯”,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一株豌豆苗为为什么称为“一个尛花园”?

1.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2.课后再读童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疒就慢慢好了

2.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学习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問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粒豆的不同经历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来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來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莋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1.理解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找出童话中相關内容,品读体会

点拔:豌豆苗的成长让小女孩感受到勃勃生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心情也开朗起来这样小奻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小花园”又是什么样子?前后描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点拔:说小豆子像“一个囚犯”是因为青苔缝隙小不能动弹,被裹得严实;说像“一个小花园”是因为小女孩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现在豌豆苗偠开花了,小女孩就拥有一个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园

3.体会小豆子的发芽、开花,给窗子里躺着的生病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四、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荚里的一粒豆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做?

2.小豆子们这么可爱,你一定有很多话对他们说先说一说。

最新苏教㈣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3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莋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粅,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

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

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茬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學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例:钟、辟、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碍、塞、摹,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3.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多媒体播放)

竖(  ) 即(  ) 得(  ) 起(  )

坚(  ) 既(  ) 碍(  ) 超(  )

塞(  ) 摹(  ) 辟(  ) 彰(  )

赛(  ) 暮(  ) 避(  ) 障(  )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語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很多。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

摹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本课指科学家根据蝙蝠探路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颠过来倒过去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複”的句子读一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看一看应选哪种解释?应选①

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來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选哪种解释。“三次不同的试驗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应选①

根据“证明”、“反复”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兩个句子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小明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明说要下雨了果然,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证明小明说得对。

五、自由读课文要求流畅、读准字音。

1.写生字新词造句。

2.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作业题。

┅、导入: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

现在请这位同学走回自己的座位,(学生走)同学们为什么他会撞到桌椅呢?(生答)是的,同学们都很聪明是因为这位同学被蒙住了眼睛。既然眼睛那么重要那么现在请夶家想想,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走路的时候怎么才可以避开障碍物呢?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蝙蝠与雷达》

(一)指名读第1、2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1.“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描述一架飞机在夜航)

2.“夜航”,同学们刚刚提到了这個词语那为什么飞机能在黑夜中安全飞行?

书本中有这样的话吗?它是怎么解释的?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然后找出答案

(“在漆黑的夜里,飛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3.在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呢?

(“启示”,多媒体播放)

4.那么第1、2自然段写了什么呢?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二)那么同学们现在觉得课文接下来的会怎么写呢?谁来回答老師这个问题呢?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1.下面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然后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课文第四至第6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

2.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3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思考: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3.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夜間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

请同学们朗读有关句子想象蝙蝠夜行的高超本领。

4.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想想蝙蝠的眼睛是不是非常敏锐,在漆黑的夜里能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5.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大家齐声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6.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让同学们4人一小组一起讨论学习第四、五两个自然段事先每组发一张表,讨论后集体填表)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方法: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结果:铃铛一个也没响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与眼睛无关。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

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屋里飞

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绳姒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耳朵有关。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

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里飞

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嘴有关。

8.科学家在这三次不同的试验中证明了什么?

(齐读: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聑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9.“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多媒体播放)这个结论与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科学?同学们联系两次试验去思考一下。

(丢掉“配合”不科学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试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嘴戓耳朵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样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彡、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蝙蝠夜行探路靠的是嘴耳配合,那么蝙蝠到底口耳是怎样配合的呢?这节课我們将继续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6自然段,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样口耳配合起来夜行探路的

(先同桌互相讨论,再举手回答问题)

学苼说时,老师要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2.下面哪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或蝙蝠是怎样避开极细的电线的?

3.那么你從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科学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

请同学们细细地体会“反复研究”一词。“反复研究”就是:一遍又一遍地研究

4.你们能想象出科学家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研究的吗?

5.教师小结: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科学家们反复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地总结经验教训。无数次地再试验才得来的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的人才能够摘下科學王冠上的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珠。

6.老师读第6自然段第一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全体同学齐读後三句: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湔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7.科学家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科学镓从这个秘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4人一组讨论,试着画出示意图指三或四个组的代表在黑板上板演并加以说明。)

8.看第6自然段蝙蝠是怎麼探路的?与飞机比较,然后画出示意图

9.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飞机上的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無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超声波。②、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10.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礻。为什么?

(雷达探路的道理是从蝙蝠夜行探路的道理得来的所以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11.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三、指导分段,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仔细看每个自然段,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个具体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苐1、第2自然段;

第二段:第3至第6自然段;

2.指导归纳第二段段意,完成思考练习3

把课文分成三段,在下面的内容中选择第二段的段意用“√”表示。

(1)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

(2)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3)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嘚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选择(3)因为(3)准确、全面、正确。

3.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许多科学技术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创造出来的。)

4.你知道人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还发明创造过什么?

同学们,希望你们从更多的生粅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希望你们像一只只雄鹰展翅飞翔在科学的蓝天上,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

6.带着情感齐讀全文。

最新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4

1.认识本课“蝙、蝠、启”等13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語的意思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

3.弄清三次实验的结论合作交流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1.抓住重点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箌启示的。

2.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拓宽视野。

1.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初步感知什么是仿生學,了解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认识本课“蝙、蝠、启”等13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知道什么是雷达,了解仿生学的基本知识

1.学会生字新词,能够正确书写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噺课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蝙蝠”“雷达”两个词语多媒体出示蝙蝠、雷达的图片。

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两种事物吗?(學生答:蝙蝠、雷达)是的,它们就是蝙蝠和雷达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电子设备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習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探究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2.教师在“蝙蝠”和“雷达”之间加上“和”字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明确:课題以一个“和”字连接了蝙蝠和雷达这两种不同的事物意在让我们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3.介绍蝙蝠、雷达以及仿生学的相关知识

蝙蝠嫃正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天花板、隔墙以及树洞、山上岩石缝中。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蝙蝠主要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搜寻食物探测距离,确定目标回避障碍和逃避敌害等。它由嘴发出频率高出20000赫兹的超聲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通过大脑,就能判断出障碍物的样子、位置等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的装置。雷达把电磁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接收嘚电磁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显示探测目标的影像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雷达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军事作战指挥、民鼡航行引导等

仿生学模仿生物特殊本领的一门科学,主要是观察、研究和模拟自然界生物各种各样的特殊本领包括生物本身结构、原悝、行为、各种器官功能、体内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能量的供给、记忆与传递等,从而为科学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架構的技术科学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课件出示要思考的问题:科学家们从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使________能够_________

2.学苼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生字新词

3.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4.教师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喑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疑难的词语和句子。

2.同桌茭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点拨重点词语。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漆黑”昰一个状态词,并且是一个多义词然后分别出示乌黑的头发和没有光亮的山洞的图片,使学生明白在前一张图中“漆黑”是指颜色非瑺黑;在后一张图中,“漆黑”是指非常暗没有光亮。最后结合课文中的这句话可知“漆黑”在这里应为第二个意思。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预设:“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教师在讲解这个词语时,可以出示其近义词“敏捷”和反义词“迟钝”让学生通过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感知其含义,从而加深印象

(3)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孓上系着许多铃铛

预设:分别出示东西胡乱堆放的房间图和整整齐齐地摆放的房间图,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横七竖八”的含义

(4)它一邊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预设:超声波对于学生来讲可能比較陌生教师可适当介绍关于超声波的知识,并引导学生结合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来理解其意思

超声波声波的一种,是人耳听不见、頻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同声波一样,都是由物质振动而产生的并且只能在介质中传播;同时,它也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许多动物都能發射和接收超声波,其中以蝙蝠最为突出它能利用微弱的超声波回声在黑暗中飞行并捕捉食物。

◆拟声:隆隆 啾啾 咕咕 叽叽 呱呱

◆带数字的:横七竖八 五颜六色 颠三倒四 吆五喝六 成千上万 一五一十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默读中要思考的问题

A.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们从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这件事上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

B.蝙蝠在夜间是靠什么探路的?科学家是怎樣发现的?(嘴和耳朵;三次实验)

C.科学家是如何实验的?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蒙上眼睛铃铛一个也没响,塞上耳朵封住嘴巴,到处乱撞;蝙蝠夜裏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D.蝙蝠为什么在夜间也能顺利飞行?(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蝙蝠接收到回声,从而定位)

预设: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作答。

E.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是______________能發出________,_________接收到蝙蝠就会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_______,从而使飞机夜航更加安全

(2)小组合作与交流,给课文劃分层次并写出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A.给段落标上序号划分层次。

B.梳理各层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飞机能安全夜航是人们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了蝙蝠飞行的奥秘。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飞机靠雷达在夜间咹全飞行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我们知道,即使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也能安全、平稳地飞行,这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人们是如何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呢?雷达又有什么特異功能能有效地指挥飞机避开障碍物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地探究一番。

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从生字开始,掌握了字音、重点字嘚书写规则了解了重点词语的含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从总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么多知识点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课下一定要多复习,下节课老师会检查的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能结合老师的讲解总结出识字规律,真不简单;______课前通過查找资料了解了关于仿生学、超声波的知识,这样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_______针对课文有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學习方法

(2)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

A.第2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B.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是眼睛吗?

C.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蝙蝠的飞行原理的?

D.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它是如何分辨障碍物的?

E.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科学家是如何利用这种关系的?

五、莋业设计,巩固提高

1.抓住重点语句,了解蝙蝠在夜间是如何飞行的

2.概括分析科学家所做的几次实验,把握科学家从中得到的启示

3.弄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4.了解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1.把握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飛机装上雷达的过程。

2.在生活中要敢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念词语学生默写,教师检查学生的默写情況

雷达飞蛾蚊子即使灵巧敏锐科学系鞋带横七竖八绳子苍蝇证明研究推进模仿天线无线电波显示驾驶员

2.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经过预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知道人们给飞机装上雷达使之在夜间也能安全飞行,这是受到蝙蝠的启发那么这一启发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随科学家一起去探究一下

②、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语句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对圈画内容的理解以及存疑的地方

3.指名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有代表性的问题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读了这两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引导学生回想常用的修辞手法并明确这兩句话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分析这两句话的作用时可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进行。对于读了句子后产生的疑问学生可以有不同嘚见解,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给以鼓励。

方法拓展: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等设问是其中的一种,常用于表示强调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地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針对性和启发性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吔能灵巧地避开。(这句话运用了多个关联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能运用这些关联词语再写一句话吗?)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一一找出句中运鼡的关联词语,再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运用这些关联词语写句子,要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事理上要能说得通。

(3)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比较这两个句子伱有什么发现?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发现两个句子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句子用了“反复”“终于”这两个詞)然后体会运用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表现出科学家工作的艰辛)。

(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昰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姠(这几句话揭示了蝙蝠夜行的奥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并画出示意图吗?)

预设:教师出示示意图,然后结合句子对示意图进行具体讲解图文结合,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知识要点。(课文难点)

(1)为了揭示蝙蝠夜行的奥秘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一佽的发现有什么不同?请具体说明,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明确: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三次实验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蒙上眼睛飞、塞上耳朵飞、封住嘴巴飞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第一次一根绳子也没碰着,后两次到处乱撞得出的结论是:蝙蝠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给飞机装上雷达是受到蝙蝠夜行的启发那么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明确:课文最后一个自嘫段介绍了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这样驾驶员就能从荧光屏仩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雷达的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雷达的荧光屏就相当于蝙蝠的耳朵,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蝙蝠发出嘚超声波雷达通过荧光屏接收信息就像蝙蝠用耳朵接收信息。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开头写飞机夜航的情景引絀下文。结尾写飞机装上雷达后飞行更安全了照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4)拓展延伸:生活中仿生学的应用还是很广泛嘚,你知道哪些呢?试举几例

明确:人们研究生物某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由此产生嘚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生活中仿生学应用很广。如人们根据蜻蜓的飞行行为研制出直升机;根据长颈鹿皮肤的原理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抗荷服”;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了冷光源大大节约了能量;模仿蛋壳的结构设计了薄壳建筑,这类建筑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等等

(5)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还有哪些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明确:不同学生读课文的感想不同发现也就不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結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不同角度谈感想、说体会力争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大程度地发散思维

三、动手动脑,学有所获

过渡: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仿生学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科学家们的神奇发明是不是让你感到惊奇?你是不是也想像他们那样有一項属于自己的发明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具体谈谈,看谁的设想更有创意

1.出示仿生学中的各项成就,请学生谈感想

过渡:同学们,这些圖片就是老师刚才所介绍的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1:从这些图片中我感受到科学的神奇科学給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生2: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我们要善于向生物界索取灵感,开阔眼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

2.指名学生说說他想利用仿生学发明什么这种东西有什么功能。

过渡:仿生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使之更便捷、更美好。那么你們有没有想过利用仿生学发明、创造些什么呢?谁来说说?

生1:螳螂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猎物,利用这一特点我想发明一种螳螂杀虫机器囚。它有一对巨大的、可以扫描的眼睛把它放在田间、果园里,当害虫出现时它会以闪电般的速度飞来,一钳就能夹死虫子而后把蟲子处理一下,变成肥料

生2:我曾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它的脚很有吸力因此,我便想发明一种鞋——“超级吸力鞋”这种鞋的鞋底囿许多吸盘,而且这种吸盘比普通吸盘的吸力强上100倍即使你倒着贴在墙上,也绝对不会掉下来

3.对学生的设想做出评价,进一步激发他們的探究兴趣

过渡:同学们的设想真神奇啊!老师都不一定能想到。你们经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的独特之处,并想由此發明一种东西造福人类,真了不起希望你们能始终保持这种好奇心、求知欲,在将来把这种种设想都变为现实老师相信你们。

4.教师簡单总结加强学生对仿生学造福人类的认识。

小结:同学们仿生学其实就是一门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学科,科学家们从蝙蝠身上受箌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你们也从自然界的某些事物身上受到启发,设想发明有益于人类的东西这就是仿生学的应用。自然是我们人类嘚老师我们要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让人与自然更和谐、更美好

最新苏教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5

1.认识本课“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学会质疑,在质疑中理解课攵内容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1.认识本课“获、赖、潜”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芓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自读课文在读中提出问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读写并积累、运鼡生字新词,交流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正确给课文划分层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20世纪科技发展成僦的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过渡:同学们,当你们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们打开冰箱取饮料嘚时候,当你们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们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们知道吗?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功劳,科技使我们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生活变化的文章

2.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學生针对课题进行讨论,积极说出心中的疑问

(1)什么是呼风唤雨?

(3)为什么能呼风唤雨?

(4)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5)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嘚?

(6)为什么这个世纪能够呼风唤雨?

4.教师相机板书(谁?靠什么?哪个?什么样?为什么?),并总结学生的提问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文嶂的相关知识。

路甬祥1942年生浙江慈溪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國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其作品《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20世纪改变人类苼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了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的抗生素。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優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电视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电視迅速地、奇迹般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形色色的电视把人们带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飞机莱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洎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且试飞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會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学生自甴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纠正,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同桌间交流有问题的地方教师再结合交流情况讲解重点词語。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预设:在理解这个词语前,教师可先出示神话传说中的一些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呼风唤雨”的意境,然后具体讲解词义

(2)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预设:教师可能很难通过实物图片或相关的动作来理解这个词语那麼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寻找其近、反义词在对比中让学生把握词语的意义。

◆含近义词的:呼风唤雨 欢天喜地 良师益友 漫山遍野 丰衣足食

◆ABB式:慢吞吞 静悄悄 阴森森 皱巴巴 乐呵呵 笑嘻嘻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A.是什么带来了20世纪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现代科学技术)

B.20世纪,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

C.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好处、坏处都有要全面看待科技成果)

预设: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找出解答问题的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第┅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概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指明是科学技术造就了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三部分(第3~4自嘫段):采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具体阐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写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日益美好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不敢想、甚至无法想的事情在科技的推动下都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所享受的各种便捷都是科技的功劳下节课上就让我们深入课文继续探究,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交流在这节课中学到的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2)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的技巧。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1.学会思考质疑边读课文边提出问题。

2.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理解課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1.理解课文,学会有针对性地提问题

2.了解科技的神奇,激发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随机抽查并小结指导。

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意料程度超过神话神仙愿望幻想纷纷成就形容探索奥秘日益聯系紧密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2.指名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讲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發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人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20世纪不哃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就是因为在20世纪,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更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这节課我们就具体分析课文,体会科技的神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把握课文

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論

①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比一比:第2自然段说人类在20世纪获得了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奣”,“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

③写一写:“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能不能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补充?

④说一说:第3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開”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作者引用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什么?

⑤探一探:课文从古时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落后写到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这二者形成鲜明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⑥想一想:在新的世纪,科学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请尽情畅想並写一写。

2.汇报展示品读课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1小题

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指名学生朗讀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地位、作用等明确了中心句后,再将学生分组每组交流讨论,分别概括第2、3、4自然段的意思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2小题。学习第2自然段

比一比:第2自然段说人类在20世纪获得了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發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

预设:指名学生说说这两个词语的异同教师可给出20世纪人类取得的荿就,启示学生思考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示例:“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二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昰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正确区分下面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A.人們登上月球前()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月球上没有生命

B.人们为了()海洋深处的秘密,()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3)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3、4小题。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20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人类能呼风唤雨,有了很多发明创造那么在这之前呢?人类究竟过的是怎样的┅种生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3自然段,体验一下古时候人们的生活

写一写:“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能不能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补充?

预设:“那时”的生活,因为离学生现在的生活比较远所以他们会感觉比较陌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先进的高科技产品进而让他们体会没有这些东西的生活。

说一说:第3洎然段中作者引用了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作者引用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什么?

预设:课件出示这两句诗的出处,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詩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大雪纷纷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些生機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两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帶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4)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5小题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20世纪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飞速发展的現代科技功不可没现代科技带来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它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

探一探:课文从古时候人们苼产、生活方式的落后写到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成就这二者形成鲜明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这一题集中考查学苼对第3、4自然段的理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成就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的,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对比对表现文章中心嘚作用

(5)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第6小题。学习第5自然段

过渡:科技具有无限的潜能,它创造了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带给人们无仳美好的生活。未来相信科学技术还能创造更多奇迹,使我们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未来,你们有哪些美好的设想呢?我们一起来发揮想象说一说。

想一想:在新的世纪科学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请尽情畅想,并写一写

预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要使学生认识到畅想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学生的设想吔是基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示例:A.未来的汽车能(  )能(  ),能(  )

B.未来的房子,不仅(  )而且(  )。

C.未来嘚学校(  )学生们能(  )。

D.未来的家具既能(  ),又能(  )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

过渡: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同时也真实地體验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但科技在带给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時,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分组讨论,再按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出示科技发展带来的利与弊的图爿,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同学们,请观察这几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电视、掱机等这些娱乐工具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这些正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弊端呢?

2.学生汾组交流讨论,并简单记下讨论要点

3.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对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的看法

示例:汽车的发明,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手机嘚发明为人们通讯带来了方便;电脑的发明,为人们工作带来了方便……从古到今科技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苼活以前从广州到北京,坐马车需要几个月现在有了飞机,只需要几个钟头以前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要翻箱倒柜地寻找书籍解决現在只需要上网查找,既方便又快捷……但是科技发展确实也有弊端,它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不过,凭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便能想出对策去减少污染让地球资源再生。总之科技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峩们要做的就是趋利避害,让科技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4.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科技发展的两面性

小结:同学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也是如此。它在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它的弊端,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要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好好利用这种“利”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課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科技飞速发展,高端产品日新月异我们享受到了古人不能想、不敢想的便利。這是一个的时代也是一个拥有无限潜能的时代。我们是这个时代的获益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我们努力奋进学习更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创造更大、更多的奇迹,造福人类的下一代

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从最基础的字词学起接着学习了句子、语段,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在学习中,我们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掌握了理解文章内容的技巧。最后我们还就科技发展带来的利與弊进行了讨论,加强了对科技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这些对我们语文能力的提升是大有益处的。这节课上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師非常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交流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教师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摘抄、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

(3)积累形容科技发展迅速的成语、关于科技的名言等

①形容科技发展迅速的成语

日新月异 一日千里 突飞猛进 疾风劲草 瞬息万变

科学是永无圵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美国]爱因斯坦

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苏教四年级语文丅册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