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宋都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小学有改善的希望吗?

十天内免登录
开封市领导考察信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据《开封日报》记者张仲鹏报道&冒着酷暑,开封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侯红,副市长牛春堡6月6日率我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信阳市考察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侯红在考察中指出,信阳市把握工作重点,抓好示范带动,突出特色,重点做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环境净化、道路硬化、面貌美化等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扎实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这些经验和措施值得开封学习,开封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信阳的经验,扎扎实实地把开封的小城镇综合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搞上去。
侯红一行不顾天气炎热,利用一天的时间对信阳市5个观摩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侯红每到一处,详细了解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思路、运作模式、群众反响等情况及以现代农业支撑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考察团一行一路看一路比,信阳市的成功经验使大家深受启发。据了解,信阳市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管护长效机制和监督促进机制,为全面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供了保障。
侯红强调,开封考察团要认真学习信阳的经验,切实增强做好改善开封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农村。
来源:开封日报
责任编辑:HN004
参与网易房产电商、尊享惊喜购房优惠!
  网易购房直通车打造舒适看房、放心买房的一站式贴心服务,直通车网友可享受合作楼盘的独家额外购房折扣优惠。
报名方式:1、直接拨打 400-0报名; 2、或填写以下资料进行网上预约:
手机号码:
楼盘名称: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昨天,郑州的天空再现火烧云,根据预报,今天到25日全省气温将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开封市卫生学校
开封市卫生学校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内容摘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开封市卫生学校实施了教学、临床、科研、生产、贸易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在教学中把这五个环节有机的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五位一体& 实践技能& 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这些方针政策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05年9月,我校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施了教学、临床、科研、生产、贸易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
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在示范校建设的过程中,对这项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
1、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下降。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
为此,我们针对我校新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水平进行了调查(见表1)。调查显示,新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的整体水平是比较低的。三门功课中,新生数学的基础最差,语文和英语较之好一些。学生总体达到初三水平的占少数,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连小学的基本知识都没掌握。这些调查与一些任课教师的反映是吻合的。
表1& 开封卫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11级新生基础文化知识调查表n=240
2、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中职学生不仅基础文化知识差,而且越来越难教了。他们上课少精无神、不注意听讲,平时厌学贪玩、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与要求,学习上钻劲不足、惰性有余、不勤于思考、急功近利、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厌学情绪或倾向。
3、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适应当前中职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目前,中职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基础文化知识的比例较重,其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还多。数、理、化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普通高中教材大体相同,只是内容上浅一些。然而、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程度普遍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不好教,教深了学生听不懂;教浅了,道理又讲不明白。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情况,结合我校的特点,参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我校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实施了教学、临床、科研、生产、贸易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着“贴近岗位、强化技能、注重就业”的原则,对中等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编写配套教材、研制教学模具;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生产与贸易活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高技能型的口腔修复技术人员;探索新形势下中等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教学规律。
参与实验的班级有2个,学生有116人;对照班2个,学生124人。入校时,这4个班的学生文化水平大体相同,专业课教师同时教4个班的课。对照班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改革:
⑴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课题组深入到口腔医院、义齿加工中心,走访各用人单位的医生、技师及实习学生,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中等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所应掌握的知识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出教改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专业够用、岗位使用的原则,进行了教学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以“够用”为原则适量减少文化课与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课教学与实训学时。教学计划和大纲着重强调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减少了一些文化课的学时,部分文化课作为选修课;增加了部分专业课的学时,如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解剖等学科。经过调整,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由原来的4:6变为2.5:7.5。
⑵开设人文与职业指导课程:
在学生进校后第一学期增设人文课程,第三学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业与创业能力。
⑶学生“零距离”接触临床:
第一学期起就开设少量专业基础课并进行实际操作。新生进校第一学期开设口腔解剖生理学这一门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开始动手雕牙,并且到校附属医院的义齿加工中心去见习,使学生到校就接触到口腔技工室的工作环境,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后,专业课逐渐增多。并且每学期都有实训课。
学校设有口内、口外、口修等多种实验室,承担学校的临床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临床教学的带教任务。学生在学习中,有些较难接触到的设备和技能操作,在实验室内可得到较好的训练和学习。
2、实行教学、临床、科研、生产、销售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每个班都配备有专门的实验教师,跟班进行技能操作辅导。每两个星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技能达标测试,学生逐一过关。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技能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对技能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实行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室里的课桌与实训操作台相结合,学生可边听理论边练习操作。学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主研发设计了学生口腔多功能操作台,操作台设置在实验班的教室里,学生每人一台,既可以作为课桌,也可以在上面进行简单的技能操作。这样,学生在上课听讲的同时就可以练习操作,教师可以边讲理论边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把教学活动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教学与实训,让学生反复练习与制作,学生熟练后逐渐过渡到临床实践,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可通过学校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实行半工半读,顶岗实习
学生在校参与生产,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报酬(半工半读),也可降低学校的实验、实习材料的成本,从而达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学校自主研制、开发的口腔模具和材料用于教学与实训,让学生反复练习与制作,以增强实训效果、提高操作能力。实验班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可以到学校的义齿加工中心实习,对这教具反复练习后,学生可以加工一些口腔产品,好的学生作品还可以作为教具对学生展出或作为商品卖出,从而得到一定的报酬。这些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为学校节约了成本,从而达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4、改革考试办法,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实行理论成绩和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确定该学科总成绩。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单纯的理论考试往往会使学生成绩很差,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技能操作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技能成绩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把理论成绩和与实践成绩相结合确定该学科总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5、实行多证并举措施
学校是国家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指定的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基地,学生毕业时可在校参加卫生部职业技能培训考试,从而获得国家劳动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口腔修复资格证书。学校还是德国牙科技术协会“牙科技师”培训基地,学生毕业时可在校参加由德国牙科技术协会组织的水平等级鉴定,从而获得德国牙科技术学院水平等级证书。另外,学生毕业时参加河南省卫生厅组织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考试,从而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口腔工艺技术毕业证。
综上所述,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三证――口腔工艺技术毕业证、口腔修复资格证书和德国牙科技术学院水平等级证书,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6、选拔优秀学生到德国免费参观学习。
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德联办口腔班的教学计划,经中德双方协商,在我校德国口腔班中选拔出7名优秀学生赴德参加为期3周的免费口腔技能专业培训。
学校遵循使学生“为增长知识和掌握技术走进来,为立足社会和谋求发展走出去”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联合、校院联合、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扬长中发展,在兴趣中学习,在个性中成才。
1、此次改革,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教师根据初中起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本着贴近学生、贴近岗位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班里,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刚入校时有了明显的提高(见表2),学生的学习劲头大了,同学之间通过技术练习,在班内形成了一个互学、互帮、互研的氛围。有些同学自费购买学习材料,向技术好的同学拜师学艺。实验班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3)。在全校组织的技能比赛中,实验班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4),实验班的学生获奖人数占全校获奖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实验班获奖总人数为79人,占本班总人数的68.1%;对照班获奖总人数为39人,占本班总人数的31.45%,实验班内的获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
表2& 实验班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对照表n=116
你了解所学专业吗?
你喜欢这个专业吗?
你热为本专业有前途吗?
今后你会从事此专业吗?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课成绩对照表
实验班成绩(n=116)
对照班成绩(n=124)
口腔解剖生理学
活动义齿工艺技术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技能比赛成绩对照表
奖项(全校获奖总数)
一等奖(36)
二等奖(62)
三等奖(97)
注:表中百分数为该班获奖人数占全校获奖人数的百分比。
2、推出了一套精品教材。
目前,全国口腔高职高专及中职使用的18本口腔系列教材(其中8本为中职教材),就是由我校和科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我校12位老师担任主编,充分展示了我校的教学成果。
3、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的“日进杯”全国口腔工艺技术展评中,我校学生连续4年获全口义齿排牙第一名,3次获“团体第一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口腔医学会议上展出,受到了口腔界的好评,实验班的学生还未毕业,许多用人单位就纷纷来校签约。
总之,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学生文化课学习欠缺的情况下,使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使他们一技在手,一生无忧,能够立足社会,谋求发展。
本次改革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计划与大纲的修订,出版了配套教材,研制出了实验教具,促进了学校的生产与贸易,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有明显的提高。
但在改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多少最为合适,怎样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改革中多做尝试,逐步完善这项教学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1]栾明岗.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及其发展方向[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7).
[2]和菊芬.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J].中等职业教育,2007,(20).
[3]张丽.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应注意的问题[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4]邱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6,(Z3).
[5]贺志范.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5,(26).
为了贯彻落实我校“为增长知识和掌握技术走进来,为立足社会和谋求发展走出去”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提高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办学水平,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我校于2000年至今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口腔技能大赛。通过口腔技能大赛的举办,实现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改”的局面,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激发学生技能操作的积极性,为将来顺利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次方针政策使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下,探索职业教育"以赛促建"、"赛育合一"的内涵建设思路,积极寻求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我校的教学情况与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下降。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
2.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动力不足。
中职学生上理论课时不注意听讲,缺乏专研精神,而在实践操作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兴趣。
因此,基于以上要求与问题,我们想通过技能大赛考核制度的开展,提升我校全体师生的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建立全员参与、定期举办制度。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大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通过企业人员参与评判,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实习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对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口腔技能大赛制度的研发》,最终实现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改”的局面,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激发学生技能操作的积极性,为将来顺利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口腔技能大赛”的工作基本框架及内容,如下:
1.建立统筹规划、分学科举办制度。技能大赛在教务科的统筹规划下,形成分学科举办的格局。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范围内选拔出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解剖各学科技能操作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比赛,校级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经过强化训练再选拔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技能大赛。
2.建立全员参与、定期举办制度。开展技能大赛的目的是提升我校全体师生的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校企合作制度。用企业标准引领竞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
4.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技能大赛以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布的技能训练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科学的技能大赛方案和评判标准。
5.建立表彰、奖励制度。技能大赛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奖励标准和办法。
6.建立安全保障制度。成立技能大赛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
(一)技能培训
1.赛前动员:每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周,教务科即组织由参赛班级的班主任、班长、学习委员及学生代表参加的技能月动员会,并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技能比赛全员动员。并确定4月份为我校的技能训练月,5月初进行比赛。
2.培训:每年3月份,开始对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相关年级进行赛前各项目的培训。前两周学生到规定实验室自行练习;第三周安排实验代教老师及任课教师对各项目进行技能操作示教、辅导,学生继续练习以确定自己技能操作的强项;第四周由实验教师、理论课教师协助,根据学生意愿自行选择参赛项目。4月份,在各实验室由相关教师、实验教师辅导进行分项目针对性强化训练。
根据实际工作中对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所应掌握的实践技能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够用、岗位实用的原则,确定技能比赛的项目为雕牙、全口义齿排牙、塑型及弯制卡环4项。
训练时间定于周一~周五课外活动及晚自习期间。
训练所用器械材料全部由学校提供,比赛用器械材料由学校及企业联合提供。
(二)组织比赛
1.初选根据平时测验及自愿的原则,以班为单位,按照50%的比例选拔出参加口腔技能大赛的人员。
2.预赛由教务科组织初选人员参加预赛,选拔70%参加决赛。
3.决赛由教务科组织决赛入围人员进行最终比赛。决赛分出一、二、三等奖。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所有入围决赛的选手均获奖,其中一等奖为20%,二等奖为30%,三等奖为50%。并将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作为参加全国口腔技能比赛的后备力量。
奖品由学校及企业联合提供。
(三)促进“创新型”、“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在职培训、参加脱产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使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教师受培训人数达90%以上,双师型教师已达100%,迅速改善了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对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等,有力地促进了实践及理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近年来,我校先后出资10万余元让4名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师、5名实验教师分别赴德国、北京(德国牙科技术协会培训中心)进行口腔修复工艺的理论与技能学习。他们系统地学习了德国先进的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返校后在口腔专业教师中开展讲座,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及培训,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全国口腔技能大赛中,我校选手不负众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有3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辅导奖。
(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比赛
从我校口腔技能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在校生选手中选拔出4名参加2010年11月的全国口腔技能大赛,其中雕牙比赛获2等奖1名,三等奖1名;排牙比赛三等奖1名;我校荣获团体第三名。
学校遵循使学生“为增长知识和掌握技术走进来,为立足社会和谋求发展走出去”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联合、校院联合、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扬长中发展,在兴趣中学习,在个性中成才。
1.通过口腔技能大赛,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初中起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本着贴近学生、贴近岗位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口腔技能大赛活动的举办,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刚入校时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大了,同学之间通过技术练习,在班内形成了一个互学、互帮、互研的氛围。有些同学自费购买学习材料,向技术好的同学拜师学艺。
2.推出了一套评分细则,其中部分内容被国家口腔修复工资格考试选用。
3.建立完善了全员参与、定期举办制度。
4.建立完善了表彰、奖励制度。
5.建立完善了安全保障制度。
6.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自06年开始参加全国口腔技能大赛以来,我校连续4年获得排牙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连续两年荣获团体第一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口腔医学技术会议上的展出,受到了口腔届的好评,使得学生还未毕业,许多用人单位就纷纷来校签约。定期举办口腔技能大赛,充分调动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学生文化课学习欠缺的情况下,使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能够立足社会,谋求发展。
通过举办口腔技能大赛,实现了“以赛促练,以练促改”的局面,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激发学生技能操作的积极性,为将来顺利进入口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口腔技能大赛对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为国家级中等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河南省重点专业、地方特色专业。多年来我校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在运行机制上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把“2+2+2能力递进、双证并举”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其中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校充分重视学生实验、实训能力的培养,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生必须要学好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否正确掌握口腔各部位的解剖形态和生理机能,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实践的成功进行。其课堂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多,专业性强,概念抽象,内容枯燥,较难理解,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负担重、难以掌握。因此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教学因其直观、感性而成为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实验学时几乎占总学时的2/3,实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实验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结业成绩中的分值比例占30%:即学生平时的牙体雕刻成绩为10%,期末的实验考核成绩为20%。考试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我校以往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采用传统考试方式,早已严重不适合我校实际情况因此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关系到“2+2+2能力递进、双证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重要教学环节。
我们研发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是一套既能供学生平时复习提高使用,又能让教师能够轻松出题的实验考核系统,它最终可把传统的学生在实验室观察口腔、颌面及颈部周围部位模型、标本的考试方式,改变为把模型、标本转换为计算机图像,通过多媒体进行考试的形式,从而实现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现我校已被列入全国职业中专示范性学校建设项目学校,近年来招收的各类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几乎占招生总人数的50%。随着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传统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实验考核形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故研制开发《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解决实际教学考核需求。
1.研发经历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得到了我校领导的充分重视。于2011年5月始成立了由教务科马惠萍科长为组长的科研团队,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系统研发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对实施计划和实际制作过程做了具体布置。科研团队在本系统制作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相应的调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认真钻研与辛苦制作,于2012年6月圆满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并于2012年12月在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期末实验考核中实施应用,切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设计思路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根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全国统编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用书(马惠萍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以及卫生职业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考试内容,其中所编写试题按教材目录进行相应分类,共分为牙体解剖、牙列、牙合与颌位、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口腔生理五大类别。本系统主干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学生平时学习或考前复习时所用的原始图片资料库;二是考核时教师抽选试题所用的试卷资料库,第二部分试卷资料库分为组卷前分类试题和组卷后试题库两部分内容。
3.制作方法
(1)图像素材收集阶段:
①充分利用现今网上丰富的口腔解剖学图片资源,进行广泛的搜索、收集。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形态学教育网站,这些网站有许多高清晰的图片供我们采纳选用。
②收集国内外新的、适用于教学的图谱和相关书籍,对其中适用的照片进行扫描、修图、整理、编辑、分类等处理,制作成教学图片,存入电脑。
③对适合使用的实物标本、模型进行数码照相,然后利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和加工。
(2)系统设计、制作与调试阶段:
①在完成图像素材的广泛收集、精心挑选的基础上,把所选用的适合图片分类保存到原始图片资料库中,以备学生学习、复习时方便使用。
②把原始图片资料库中的每一张图片进行修改,即用photoshop软件去掉图片中的文字、下划线和底色等多余部分,只留下图片本身后存储为修改后图片。这一过程较为精细、缓慢些,需花费课题组成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③把修改后图片按教材中目录进行细致分类,共分为牙体解剖、牙列、牙合与颌位、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口腔生理五大类别。然后把每一张修改后图片所示内容精心设计、制作成ppt课件形式的考题。
④最后把制作完成的五大类别的考题组合成20套试卷,放在试卷资料库的组卷后试题库中,每套试卷中含有20个考题,每个考题的播放时间已被设计为间隔45秒,即一套试卷全部播放完毕需要将近16分钟时间,也就是说教师运用本系统在实际考核时的全部用时约需20分钟。教师需要时可随机抽取若干份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分组考核学生,让学生在空白纸张上写出相应考题的答案后上交批改。
1、仪器设备:制作完成需学校及科研人员个人具备有电脑、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刻录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必需设备;实际考核运用时需多媒体教室。
2、人员素质:研发组成员具备口腔解剖生理学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参与完成过多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和双语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对电脑、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刻录机、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操作娴熟,并能熟练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技术。
3、充分做好图像素材的收集、处理工作:需要对大量的图像素材充分搜集、整理、修改、分类到位。所收集和拍摄的标本图片必须去掉所有原有标注,然后根据考核内容设置箭头或闪烁动画标记。
4、时间保证:研发组成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自创意开发至制作完成历时一年多时间。因此《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的完成是一个系统工程。
本实验考核系统的研发成功,填补了我省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基础教育中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这一学科实验考核内容的一项空白,今后借助于《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实验考核;同时对日常的教学也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对学生和在职人员顺利通过国家职业医师的本门课程考试有很大帮助。它的问世充分体现了一线教师把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到了教学中的重要领域---教学考核环节,是一种创新性的大胆尝试。与传统的实验考核形式相比较,它的突出优点为:方便实用,节省了考试成本,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创新性的实践成果。如在我校和其它学校同类专业学生中应用此考核系统,将会使广大师生受益,社会效益明显。
1.涉及内容全面、广泛
本实验考核系统中的试卷资料库考题基本囊括了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正在使用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并且紧扣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编写考题。涉及内容主要有:牙体解剖标志的识别、各类恒牙、乳牙牙体外形特点及其髓腔形态特征、正常的牙合与颌位判断以及一些错颌畸形的临床病例的分析讨论、下颌的基本运动形式种类、口腔颌面颈部各器官名称及主要结构、上下颌各牙齿的血液供应、淋巴收集及神经支配、口腔颌面颈部主要的局部解剖结构以及口腔生理等具体内容。
2.分类目录清晰
本实验考核系统的具体分类见下表所示:
3.考题设计精密细致
(1)在教师用试卷资料库的组卷前分类试题中,由于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的内容繁琐、难易程度区别较大,课题组成员在设计考卷试题时还进一步设置了A、B、C、3类等级的难度系数。即A类等级的试题为简单容易型,B类等级的试题为中等难度型,C类等级的试题为难度较大型,这样组合成一套试卷时把3类难度系数不同的试题分散开来,进行合理搭配,充分保证了20套试卷中的试题难易程度的一致性和科学性,更便于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对于一些不易明确方位的结构如牙体发育沟、接触区、牙尖、轴嵴、孔裂、一些图片中设问的血管和神经等为使其更直观、生动,均以制作为动画形式,一直闪现。对于较为复杂枯涩的内容如:翼腭窝的连通方向及交通关系、三叉神经分支等均利于多种课件制作技术动画间歇闪烁,以求明确考试内容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考核系统》的详细内容见我校制作并提供的数据光盘。
本考核系统若能获得资金进一步的支持,可请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编程设计,制作为考试软件,将会更具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特征。
使用时若有需要,也可将本系统所设计的提问以及图片结构的文字标示均显示有中文和英文对照,这样,在后续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中,本软件也可以用作双语教学的考试系统,为实践好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本实验考核系统因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琐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收集、整理、修图、制作,凝聚了制作成员的心血和智慧,应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若在其他兄弟学校和单位推广使用,需要经过我课题组研发人员的同意与许可。
在面向医院和社会广泛地进行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完成整体化的职业分析,精确地进行职业描述,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职责、典型工作任务和与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名称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为标准,初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运用“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项目+角色扮演”教学法将医院情境搬进课堂,让学生在实训室里直接面对模拟病人和临床问题,了解护士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体验整个临床护理过程。该模式既可以锻炼学生对各护理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又可以实现学生对单科专业课程的纵深学习。
专业名称:
项目名称:
临床病人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
教学学时安排:
对项目的描述
病人因病情需住院治疗,办理完入院手续后,由入院处护理人员携门诊病例护送病人入病区。与病区值班护士交接病人的病情、所采取或需继续的治疗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和物品等。作为病区护士,在接到入院处通知后,应根据病情安排并准备好病人的床单位。热情亲切地迎接新病人。并向病人做自我介绍,说明自己将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内容及职责,并为病人做详细地入院护理评估,根据病人的病情为病人做健康教育。在病人住院期间,能积极地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严格地核对医嘱、准确地执行医嘱;能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每一项护理操作中都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关心体贴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沉着应对病人突发的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能熟练、准确、规范、有效地实施各种常用抢救技术。当病人康复或病情稳定(经医生同意出院)准备出院时,护士能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正确的出院指导,协助其重返社会;能正确地指导病人办理出院手续;能按照相应规定清洁、消毒和整理床单位,准备迎接新病人。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根据病人的病情发现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制定相应地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实施有效地护理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组的护理方案,并及时地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和评价反馈。
完成项目后,学生能独立地对病人实施入院、出院护理和指导,能根据住院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地护理措施,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病人突发地紧急情况,配合医生治疗,包括:1.入院病人指导;2.常用护理技术的使用(测量生命体征、密闭式静脉输液、氧气吸入技术、心肺复苏术,多功能监护仪使用、过敏试验等。)3.出院病人指导;4.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学习与项目任务
物品、仪器设备
?各学科实训指导和各操作项目评分细则等资料;
?各实训项目所需物品、仪器设备等。
项目完成方法
?与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就项目任务内容进行沟通交流;
?制定完成项目任务的护理计划,确定必要的实训物品和仪器设备;
?填写相关的护理记录单;
?由教师、行业专家进行指导总结;
?学生讨论、反馈、自我总结。
工作组织方式
?教师向各护理小组布置课业(病例),安排护理任务;
?确定项目任务后,由小组负责人到物品准备室领取材料和所需物品;
?以独立或合作形式完成课业内容;
?在实训课上,向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员)进行展示;
?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行业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组内成员之间,各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与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其他科室相关教师、成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
?从“以病人为中心”的角度,充分考虑病人的病情,为病人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实施整体护理。
?具有爱伤意识,关心、体贴病人;
?对已完成的任务及时记录、评价和反馈。
1.新入院病人的接诊和评估;
2.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3.住院期间常规护理;
4.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
5.出院病人的护理。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大部分项目任务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正面课堂教学(理论讲授和技能实训),部分采用自我管理式学习;多数“任务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学习,明确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的职责类似于护士长,负责组内纪律、角色分工、器材设备和学习资料的管理工作等。实训场地设有物品准备间、更衣室、治疗室、模拟病房、模拟ICU、模拟手术室、外科护理实验室、内科护理实验室、妇产科护理实验室、儿科护理实验室等,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尽可能设置与医院一致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要求。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2.注重项目任务完成过程的评价,参照医院对护士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以及校内各项操作的评分细则和标准。3.在职业能力评价时注重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和关键能力(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的整合;4.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
学习情境:临床病人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其一)
教学时间:22学时
二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很快要进入临床工作,面对临床陌生的环境和各种与教学中不一样的环节,如何缩短这一差距是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项目+角色教学法,模拟临床实境,按照整体护理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入院阶段、住院阶段和出院阶段三阶段的护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患者入院阶段的病史采集、生命体征测量;住院阶段能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提出护理诊断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护理措施。出院阶段能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
与其他学习情境的关系
本项目任务是护理工作过程中最常见的病例之一,也是本学习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学习任务,为学习其他学习任务起到指导和铺垫的作用
1.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对刚入院的患者做好病史采集和生命体征的测量;
2.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病情变化对患者实施氧气吸入;密闭式静脉输液;多功能监护;心肺复苏等技术;
4.能够对出院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病史采集;
2.生命体征测量方法;
3.吸氧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4.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及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
5.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6.多功能监护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流程。
1.教学设备:①多功能示教室2间;②心肺复苏模型人8个;③密闭式静脉输液用物10套;④生命体征测量用物10套;⑤吸氧设备10套;⑤多功能监护仪2台。
2.教学场地:多功能示教室;实训室
3.教师安排:5名教师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1.全班同学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5~6人
2.以项目+角色扮演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为辅,三种方式交替进行
1.教师首先讲解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对刚入院的患者如何进行护理评估和对住院患者需要实施的常用的护理措施(氧气吸入、密闭式静脉输液、多功能监护仪的使用、心肺复苏术);
2.学生分组练习,在入院阶段如何完成病史的采集及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3.教师对病例进行进一步的设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有起伏性变化,学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氧气吸入;密闭式静脉输液;多功能监护;心肺复苏护理技术);
3.出院阶段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4.评价考核,与行业专家和教师一起评价学生的实施情况;
5.反馈:找出问题与不足,以指导下次教学。
1.病人入院阶段病史采集结果,以实验报告形式上交(教师评价);
2.生命体征的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当场测量(教师评价);
3.针对患者的病情提出护理诊断,以小组形式提出(教师评价,小组评价);
4.住院阶段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项目任务+角色扮演法,对患者实施护理,以小组形式展示(行业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
5.病人出院健康指导,以实验报告形式上交(教师评价,小组互评)。
教学流程图
引入学习任务
预习整体护理
护理技术的指令学习
制定护理计划
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
实施护理计划
病史采集的要点
生命体征测量
密闭式静脉输液
教师展示病例
教师展示操作&
第一部分& 课业准备
第二部分& 计划与实施
提出项目任务(临床病例)
通过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教学评价表结果的统计,分析教学模式改革后的优势和劣势,剖析问题,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表
班级:&&&&&&&&&&&&&&&&&&&&& 组别:&&&&&&&&&&&&&&&&&&&&&
操作质量(30)
护理措施(20)
团队协作能力(30)
自我总结(20)
备注:优秀(85~100分);良好(70~85分);中等(60~70分);继续努力(60分以下)。
优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位小组成员在课下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行业专家给予评价,告诉学生在临床工作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院校合一、学做一体”。
缺点:实训室场地有限,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程辅导。
建设背景:校企合作,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按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内涵要求,我校认真分析自身具体情况的基础,明确了改革培养模式的具体目标。确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医疗卫生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促进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具体目标,我校立足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展教育和职业的校企跨界合作的建设。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目前开设有护理、药剂、农村医学、口腔修复工艺4个专业,专业均为三年制。
各专业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教学以学校和课堂、实验室为中心。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和基本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后期教学即学生的实践实训,通过与医院、企业的合作,学生在各专业对口实习单位,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岗位轮转,熟悉医院或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实践教学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与实习基地的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实习,还是正在逐步尝试的校企合作,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不稳定表现在每年固定合作的实习单位数量的不稳定、可接收的实习人数的不稳定以及实习轮转岗位的不稳定等方面。每年所合作白可实习单位数量的变化比较大,实习单位的多少和可接收实习学生的数量并不成正比。
2、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念认识不足
虽然我校近几年不断在尝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仍然停留在学生在医院或企业仅完成见习实习阶段,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仍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模式。这种合作模式和教学理念,与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教产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3、“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尚不完善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保障。学校虽一直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专业教师队伍中仍然有很多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也经历了在校期间的实习,但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与临床脱节的情况仍比较严重。另外,学校更是缺乏从相关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相关的专业教师也缺乏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经验。
1、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
学校不断巩固完善着与各级各类医院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的实习顺利进行。但中职卫生学校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相对于―般职业学校有着较大的限制。实习单位的多少和可接收实习学生的数量之间并不成正比。所以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内在质的提升,而不是数量的增加。选择基础条件好,教学能力强的企业或医院作为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使学校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为促进学生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学校也逐步与一些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先后与珠海新茂义齿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世康雅陶齿有限公司、青岛霍特曼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定远陶齿等国内大型义齿企业合作完成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的后期教学实习,也成为学生就业的平台。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学生双向选择,确立在实习单位就业。
2、按照专业特点选择校院“企”合作单位及合作形式
根据学校开设专业的不同,分专业选择合作单位及合作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于我校目前开设的护理、药剂、农村医学、口腔修复工艺4个专业,可分为二大类:面向医院的护理、农村医学专业;面向企业的药剂、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2.1面向医院的护理、农村医学专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教学完全由医院来负责,学生在医院期间的实习管理是由医院主导、学校辅助来负责的,对医院的教学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合作时首先要制订科学的规划,要建立―个能力过硬、相对稳定的管理组织机构,机构成员应包括校院双方的相关负责人、专业教师,共同商讨确定合作的形式和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合作周期短、合作关系松散的现象。此外,还要明确合作任务分工,规范管理。
2.2对于面向企业的药剂、口腔修复工艺专业,选择行业发展前景好、社会声誉好、管理制度完善、生产技术领先、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企业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我校地处河南,本地区内缺乏义齿生产行业发展优秀的引领型企业,在珠海、东莞、青岛等地区集聚国内的大型行业内领先企业,生产技术处于全国顶尖水平,占据国内70%的外销产品生产份额,所以学校优选在这些地区的义齿生产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现有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实习合作单位都在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近几年的合作情况来看,教学能力强、管理完善的药剂专业的对口实习企业以河南省会郑州居多。
3、以专业共建促进校企合作
开展专业共建,即学校与企业或医院共同构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的市场需求,学校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整,通过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确立学校与企业或医院的稳固合作关系,共同建设长期的职业实践环境。专业共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使医院或企业真正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贴合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进行专业培养,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岗位胜任力。专业共建形式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标准的设计上,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建以任务为引领的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根据示范校建设的要求,学校成立了不同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医院或企业的相关专家、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会的作用,修订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使我校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医院或企业的职业要求。
3.2聘请行业专家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
学校虽然每学期有一部分临床教学人员,但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临床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内容不贴合临床及一线等问题。通过与医院或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由医院或企业进行选派,并参与教学考核,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从而进一步稳定临床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由医院或企业选派专家,针对学校的专业教师开设临床专题讲座,传授临床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3建立完善实训考评制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学生进入医院或企业的实习阶段,是校企合作的最紧密阶段。目前,学生的实习形式普遍为轮岗制,即在不同科室或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由科室或部门指定带教教师,帮助学生熟悉并初步掌握该岗位的基本操作。学校通过和医院或企业的合作,联合制定各专业实训期间的分科、分项目的考评计划方案,由每个实训科室专人负责,并结合在本医院进行实践锻炼的学校专业教师,联合进行考核计划的实施,以提高轮岗实习的质量。考评计划参照医院或企业的岗位培养要求进行设置,既保证了实习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对接岗位需求。在实习结束后,由医院或企业择优录取。
3.4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鼓励专业教师去医院或企业实践锻炼,参与临床实践或者企业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医学临床护理的发展更新迅速,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都在不断地更新,这些更新的实践知识能及时反馈到学校教学课堂。
对于面向医院的护理、农村医学的专业教师,学校应制订完善的临床实践学习制度。结合医院共同设置实践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要求专业教师在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的同时,要肩负指导本校实习生实践教学的带教工作,并与医院的实习带教老师共同负责实习生的考评考核。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和相关执业资格证。
对于药剂、口腔修复工艺这些正逐步转向与大型企业合作的专业,应选派教师轮流进驻到企业中,全程跟踪学生的实习过程,详细了解企业的岗位要求,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五个对接”
我校示范校建设校企合作实现了的“五个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使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转,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适应职业岗位需要。通过“五个对接”实现“五个跨界”,以职业领域及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了“职业平台+岗位能力”的职业素养培养全过程,使教育和职业的校企跨界有实质的融合。
地址:开封市滨河路中段28号&&&&&&&&& 邮编:475003
电话:0 &&&&&nbsp招生电话:7、 &&&&&&nbspEmail:&&&nbsp
版权所有:开封市卫生学校 &&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封宋都农村商业银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