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对初中生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投入多少

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一年一飞跃|学生|学业_凤凰教育
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一年一飞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州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特殊孩子享受教育权利的扶持力度,经费投入一年比一年多。但即使这样,部分家长对于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感到头痛。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特殊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提升质量。长期关注特殊儿童教育的广州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欧小云称,随班就读是解决学位问题最快的方式,但不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专题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刘宇雄 梁健敏 韦英哲 张琛平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梁钜聪广州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特殊孩子享受教育权利的扶持力度,经费投入一年比一年多。但即使这样,部分家长对于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感到头痛。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特殊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提升质量。长期关注特殊儿童教育的广州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欧小云称,随班就读是解决学位问题最快的方式,但不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特教经费康复资助逐年提升信息时报曾报道,不少家长呼吁增加特殊家庭的补助和教育投入,那么广州各级政府每年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投入到底够不够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义务教育阶段,《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年) 》中明确,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课本由学校自行订购,按不低于普通学生课本费1.5倍的标准单独划拨,免费课本补助资金分担比例、分担办法与当地普通学校相同。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孤独症、脑瘫及多重残疾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0倍拨付,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8倍拨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附设特教班、送教上门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5倍拨付。康复资助标准逐年提升对于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方面,广州市残联对于特殊儿童的康复资助标准也在逐年提升。例如目前为0~14岁的孤独症儿童提供1700元/人/月的康复训练补贴,每年资助12个月,全年总资助20400元。该项康复训练补贴在近五年已翻了一番有多。记者梳理广州市教育局部门预算也发现,目前教育部门对于特殊学校的投入逐年增多。例如,广州市聋人学校的预算投入从2015年的5483.36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8195.4万,增幅近两倍;广州市盲人学校更是从去年的2393万提高到今年的8234.37万,增幅超三倍。“近年来,广州市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可以说是一年一飞跃。”在广州市特殊教育领域进行了十多年教研的邱举标老师说,他手上进行的有关特殊教育的项目,广州市的资金投入从2008年的5万元飙升到2014年的400多万元。可以说,广州在特殊教育的投入方面,真的“不差钱”。家长孩子“进门容易,上升很难”“政府确实投了很多钱,但希望能了解家长和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3月26日,广州首届融合文化节在鸣泉居举行,一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卢女士称,尽管目前政府对特殊孩子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作为家长的她仍感到发愁。卢女士的孩子属于轻度弱智儿童,小学起选择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那里,他与其他同学进行没有差异化的学习和考试,学业成了孩子最大的负担,学得非常辛苦。”她认为,孩子在随班就读的过程中真正获得提高的空间不多,“其实对于这些特殊孩子,教育的方式、内容、考核都应有特定要求和标准,但是这往往是目前随班就读无法提供的。无独有偶,家长梁女士也认为,目前政府对于适龄的特殊儿童入学基本做到了“零拒绝”,但是“进门容易,上升很难”,特殊儿童难以真正受到符合其残障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往往进去了会变成“随便就读”和“随班混读”。没支持的随班就读易成二次伤害长期关注特殊儿童教育、广州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欧小云指出,随班就读是解决学位问题最快的方式,但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2014年开始,欧小云所在的广州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对广州的特殊教育状况做了调查与推动,一个重要的发现便是:写入政策的“随班就读”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往往会对特殊学生形成二次伤害。欧小云说,在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孩子本该根据个人的能力,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社交和生活技能。若只坐在课室随班混读,随着年龄的增大,特殊孩子与正常孩子的距离慢慢拉开,他们的自尊心可能受到伤害,这会对他们形成一种“二次伤害”。其次,“随班就读”给任课老师带来很大压力,老师们除了要保证班上几十个同学的升学,还要顾及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尤其到了高年级,老师们实在难以有更多精力去考虑提高特教能力。更极端的还可能引发校园安全,甚至出现双方家长对峙。欧小云说,基础教育阶段要关注的是把特殊孩子培养成品格健全的人,如果长期在一种超越心理承受能力的压力下生活,他们的心灵可能会受到伤害而扭曲。特教机构:希望得到政府补助 从政府的投入来看,特教似乎是“不差钱”,可为何有特殊教育机构向记者诉苦“很差钱”?“政府是有投入的,但资金的流向不均匀,基本上都流到了公办的机构里,像我们这些从来没有拿到扶持的民营机构,一直经营得很困难。”广州市黄埔区星愿康复训练中心教学主任卢莹称。 “现在政府确实有这部分的经费,但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下放的。据我了解,从民营机构的层面目前只有寥寥几家能够拿到。”卢莹表示,她也曾尝试争取,但都没有成功。此外卢莹还提到,事实上他们目前还看不到一个标准性文件,能够清楚告知像他们这样的民营机构要符合哪些条件、经过哪些程序才能申请到政府补贴,“如果有,我们每个机构就会认真对待,但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卢莹还透露,即使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机构现在每年还免费接收3~4名困难家庭的特殊儿童,“希望政府多看到我们这些民营机构的难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971
播放数:224372
播放数:665033
播放数:156749
48小时点击排行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教育经费管理&&&&&&&&&&&&&&&&&&&&&&
【条目主要内容】
教育经费管理农村义务教育教育拨款省属高校债务公共财政支出教育专项资金经费保障机制高等教育投入预算编制资金配套目标任务减轻农民负担高校生本科高校历史性突破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督查初中生条目涉及地区:全省范围
【条目出处】
2013.《河北经济年鉴》 &&产业篇>>教育>>教育经费管理.第168页
【本年鉴指标解释条目】
【历年相同条目】
[1]...教育
【同栏目条目】
【其他地区同主题条目】
[1].十六.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参考资料>>2000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情况 ,301
[2].十六.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参考资料>>2000年全国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分类情况 ,307
[3].第四部分 新时期的政府扶贫>>五、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与农村教育发展新举措 ,48-51
[4].政策信息篇>>科技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320
[5].政策信息篇>>科学技术教育环境>>教育部 国务院纠风办 监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的通知 ,304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C) 2017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400-810-9888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电子邮件: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分辨率浏览本页面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王敬照)日前,省教育厅公布2014年全省各市县教育经费情况报告。2014年我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086.17亿元,同比增长5.74%;公共财政教育支出802.31亿元,同比增长4.29%;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7.15%,为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4年,全省各级政府把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了全省各类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据介绍,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设区市有9个,包括保定、邯郸、沧州、石家庄、邢台、张家口、衡水、秦皇岛、唐山。其中,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有秦皇岛、唐山、邯郸、沧州、张家口。
据统计,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共102个县(市)实现增长。其中,74个县(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还有33个县(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未实现增长,与上年相比下降较多;61个县(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此外,2014年,10所市属本科高校中,唐山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邯郸学院等4所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达到12000元水平。在24所市属专科院校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超过10000元的有冀中职业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5所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不足6000元的有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泊头职业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校。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一份《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全世界用于教育的宝贵经费正在被低质量教育所浪费,其损失金额高达每年1290亿美元。教科文组织在1月29日发布的第11份《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指出,全球基础教育质量低下,不仅浪费了大笔资金,更使得近2.5亿学童面临学习危机,遗留下大量文盲。
近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持续了20年的“追4”行动如期实现。
近日,市教委全面启动“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严格控制校舍建设项目的造价标准,严禁超标准豪华建设,坚决制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市教委专门印发文件对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1270万教师获益。破解廉价救命药谜题还需要政府的强化监管和严厉问责。面向全省遴选深受百姓喜爱的特色餐饮名店、特色农家院。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最美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评选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开发区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增至1800元
 作者:余璐
 编辑:曲璐琳
  天津北方网讯: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从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今年,开发区将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2014年,学生的人均经费投入将由去年小学1400元、初中1600元统一增长到1800元。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学校日常运营费用、教师培训、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等方面。
  “开发区管委会正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了在校学生平均教育费用逐年增加。”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促进开发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4年,开发区的生均经费投入由去年小学1400元、初中1600元统一增长到1800元。
  在此基础上,今年,开发区还将集中开展对公办幼儿园室外管网、室外操场、外延的翻新改造以及开展对第一、第二小学内外延、管网的维修,并将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列入2014年的泰达民心工程中。“开发区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持续的,尤其是近两年,不仅投资5.3亿元重建了开发区第一中学,还投资2800万元改造了第一小学食堂体育馆,投资1500万元对区域内的学校进行了加固维修。”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建设,开发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除了对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开发区还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通过“泰达奖教金”、加强教师后续培养等措施,从软环境上提高了区域整体的教育水平。2013年中考期间,开发区学生的平均分达到494.9分,高于全市96分,分数优势同比上一年度扩大26%。2012年年底投入使用的国际学校一期工程、泰达实验学校均已满轨制、满班额招生。今年,待国际学校二期工程、第一小学食堂和体育场改造、第一中学重建工程等项目全部完工后,开发区的校舍将实现全面升级,中小学生将拥有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高水准的就学环境。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研经费投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