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特级教师说 不要做概念之争 只要做常识性思考 英语母语国家教育

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和“应需论”;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q;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至今,众多的课改形式争鸣至今;无论是教育教学的发展,还是课改的如火如荼,都未能;一、&应需论&在当前教育发展;所谓&应需论&,也就是指人们;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了生活,为了活着,为了更好;马克思在讲
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和“应需论”
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和&应需论&
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至今,众多的课改形式争鸣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语文教学方向出现在我们面前。
无论是教育教学的发展,还是课改的如火如荼,都未能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倍感疲惫&,&学生厌学,没有学习方向&的现状,师生毫无幸福可言,纠结一生。究其原因,教师教学的目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家长培养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应需:应生活之需。
一、&应需论&在当前教育发展和社会舆论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没有人怀疑。
所谓&应需论&,也就是指人们学习是为了&应付生活之需&,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学习语文为了什么?为了生活中的交际;上学为什么?为了考取大学;考取大学为了什么?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找到好工作为了什么?能组织一个相对好的家庭......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为了生活,为了活着,为了更好的活着!于是,&教师&这一被看作神圣的职业,与普通的&物质产出&的劳动无异――只是为了满足教师生活之需的普通工作而已!这实在不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低劣,而是主宰我们思想的意识形态出现了问题!而学生呢?在家长和老师&耳提面命&的教导下,学习成为了能够满足自己未来生活的一项技能。于是,当学生感觉到&家庭的实力已经足以供自己应付生活&的时候,学习也便成为了&无聊的劳动&!当教师和学生均把教育当成&劳动&的时候,其后果无疑是相当可怕的:
马克思在讲到&劳动的外化表现&时,曾经说过: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不是他的本质。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为了生活之需的被迫的强制劳动,他在劳动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幸;不是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于是,他在劳动中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
不难发现:当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所做作为看成是简单的劳动的时候,他们的内心缺乏了一种主观愿望,缺失了一份&内驱力&,而变成了&随波逐流&、&顺其自然&的。即便是努力,也只是拘囿于&对生活需要的考虑&。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语文教学&工具论&乃是语文教学本体论的现象层面的表述,实际上也就是说――语文只是一门工具学科,学好了这一工具,我们是为了适应生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即&应付生活论&、&应需论&。而这一论断的终极终极目的是指向&生活需要&的,而忽略了&人&,忽略了&人的生命&,忽略了&人的生命意识&。
简言之,&应需论&告诉我们:人只能学着适应生活。
那么,在&应需论&指导下的教师,他们需要培养一致的&能参加高考的人&,他们需要完成一致的&要求高分数的教学&,他们只需要培养&能适应生活的人&,你能指望他完成&生命欲求&,实现&教师的生命价值&?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样啊!
二、&语文就是听、说、读、写&,来源于语文教育&应需论&。
几年前,语文界曾经掀起一股&语文姓什么&的辩论热潮,让很多的教育改革者看到了希望――因为这样可以让语文教育重归理性,构建一个科学的价值体系。但却被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特级教师&排除一切姓骚扰&,不要作概念之争,只要做常识性思考。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试想,我们连&语文&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就说要教语文的听、说、读、写,那不是等同于不知道汽车是什么就去修车吗?这岂不是笑话?
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当前的语文课改――这个教育,那个课堂,不都是在研究&怎么教&的问题吗?当我们还不知道语文&教什么&的时候,就先开始研究&怎么教&,岂不是本末倒置?难怪,课改是越改越乱,越改越低效啊!
三、&人本主义&始终不能得到所有教育人的&认识&和&认同&。
其原因主要是:(1)语文确实有&工具性&的特点(但并非语文的全部)(2)在&应需论&指导下,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认同&学习应需&这一特点。(3)&应需&符合大众思维――他们认为学习本来就是为了未来的生活需要!
但,我们需要知道:人,之所以不能等同于其他的动物,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有思维,有生命意识,有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欲求&。
我们还是以教师的工作为例:教师的工作真的像其它&物质生产&的工作吗?难道我们的工作不是&精神生产&吗?如果我们只是教给学生一些适应生活的&技巧&,负责教给他们要求学会的那些字词、课文,教师的生命价值又在哪里呢?我们又与其他工种何异呢?
&人本主义&与&语文教育本体论&的根本区别在于&言说权&的归属。&语文教育本体论&认为:由于人是社会人,所以人只能被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语文是人应付生活的工具。而&人本主义&则认为:言说主要体现的是人的生命属性,是人的内在言语生命力和自由能动性的展示――我们要&言说&,我们不是应付生活,而是能主宰生活。这一切均发自&人&,来源于&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体现&。
对于受教育者,教育的功能不是硬性地要求、塑造、指示和限制,而应是软性的顺应、呼唤、激励和引导。如果我们再不懂教育,就请看看那些野草――在它们茁壮生长的同时,表现出的是一种顽强的内在生命力。而一旦出现过分的踩踏、打压或&塑造&,它们的生长就将是畸形的,或者面临死亡。
语文教育,不能再以&应需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试想,每个人接
受的都是&顺应生活&的教育,生活已经主宰了人类,那我们的民族,乃至全人类,何来振兴一说?为此,语文教育当担起&构建人本主义&的重担,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生命价值体现&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积极的、绽放不同美丽的真真实实的人!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78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和“应需论”等内容。 
 怎样把多媒体技术与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给...认真对待的事,无论年龄的老少,只要站在讲台 上,我们就理应科学合理的加以运用...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高中语文教学论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仅靠这个 根据地还是远为不够的, 应尽力拓展教材空间, 就是尽力扩大文言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的环境, 课前预设为生成留...发挥说一些奇谈怪论, 面对这样一种 情况,教师应...  多媒体论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师也没了板书,从头至尾教师只需 用手操作鼠标,...和长处,也有各自的缺 点和短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论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论语言美与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以人为本” ,走出职高语文教学困境 中学古典诗歌...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应解决的几个根本...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是说语 言文字不论是字词、还是句...“打铁需自身硬”,要训练学生语文基本功,首 先自己...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语文教师...但无庸质疑,作为一名语文 教师,无论形势如何风云...一、语文教师应不断注重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和文化...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论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浅论...掌握语言这一工具的同时,应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 想教育与文学熏陶...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以应有的自由与尊严 ...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就失去了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思想在文中所表现出的主题,还是思维在 文章...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人民教育》2015年第6期——《深度语文:重拾母语教育的尊严》
深度语文:重拾母语教育的尊严
&&&&&&&&&&&&&&&王开东
&&&按照常理,语文学科应该是学生最有兴趣、最拿手的优势学科;然而,12年语文学下来,看不懂文章,不会写作的学生比比皆是。
吕叔湘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迄今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沉珂渐重,病入膏肓。语文教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然者何?
&&&作为基础教育最大的学科,语文性质至今尚未取得广泛共识。“工具论”者只注重双基夯实和应用能力培养,其结果是语文越来越窄化;“人文论”者轻视文本价值,拼命倡导人文精神的熏陶,其结果是语文越来越泛化。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试图糅合这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问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否实现主观的、外在的、简单的统一?如果能统一,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什么?统一之后走向何方?如果不能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究竟是何种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梳理这种关系指引自己的教学?
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基本是伪命题;但要命的是,这种论争掩盖了语文教学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比如语文知识的问题。即使工具论者,也没有清理哪些是真知识,哪些是伪知识,哪些是核心知识,哪些是边缘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何处,其合法性依据是什么,凭什么要传授这个知识,不传授那个知识,如何传授等等。人文论者则片面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但对人文属性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又缺乏有效梳理,五花八门的人文主张,因为缺少学理依据,穿凿附会,贻笑大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前很多老师的语文教学要么执此一端,死不悔改;要么随波逐流,莫衷一是。肤浅、单调、煽情、浅层次滑行……不教,学生还有一点兴趣;教了,反而味同嚼蜡。语文学习无趣、无味、无效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断削弱,语文的学科地位不断下降,连于漪老师也忧愤地说,语文已经沦落为小三子,小四子,小五子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我们发起了民间“深度语文”研究活动,希图重拾母语教育的尊严。
一、何为深度语文
深度语文的“深度”,不是简单的追求深奥和深刻,而是立足于学生认知水平,紧扣文本,在教学中不断遮蔽、去蔽、再遮蔽、再去弊,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使文本的存在意义不断涌现,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发现和创造的快乐,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努力追求学生可能达到的最大认知高度,以此破除肤浅和平庸学习带来的倦怠感。
“深度语文”强调理解存在、语言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将语文视为存在的方式与本质,将存在视为语言性生存,将语言视为存在的惟一实体;强调诗与思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追求诗与思结合,或者“径由思抵达诗”。
二、深度语文的全课程体系构建
(一)以“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本的教育观。
深度语文从“人才培养”转向“人的教育”,其终极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成为具有“文化的修养、社会的担当、灵魂的自由和思想的独立”的一代新人。为此,必须要重建教育观。
重新发现“学生”。“学”有两层意思:一是自觉,二是仿效。“生”是“学”的内容。“学”“生”者,小而言之:“学”“生活”之解决、“生存”之保障,“生命”之延续。大而言之:“学”人民“生”活、社会“生”存、国民“生”计、民族“生”命。
重新定义“老师”。深度语文认为,老师应该做四种人,首先是铺路人,其次是引路人,再次是同路人,最后是陌路人。教学的过程是老师主体性不断弱化的过程,最终达到“不教”,使学生自会读书,自会做人。
重新认识“课堂”。课堂的中心,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知识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没有师生完整而真实的相遇,没有真理重新发现的璀璨和炫目,教学就不可能真正发生。
深度语文认为,好的课堂必须建立在三个论断之上。
错误价值论。错误的价值无可比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犯错,其目的是让学生摆脱怕错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为错误能给学生教训,能让学生警醒,还能推动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
学生视角论。真正好的课堂,不是来源于教师视角,而是来源于学生视角。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定教,课堂就会有声有色,就会事半功倍,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精彩。
体验至上论。美国缅因州国家培训实验室,对学生在各种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后,对材料平均保持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讲授5%,阅读10%,视听结合15%,示范30%,讨论50%,实践学习75%,向其他人讲授或者是所学内容立即运用95%。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雄辩证明:学生实际运用或者体验老师的教学过程,乃是最高效的学习。没有体验就没有高效的学习。
(二)以“思维训练、智力挑战”为导引的目标观。
把存在主义哲学引进语文课堂,强调径由“思”抵达“诗”,在教学中不断遮蔽、去蔽、再遮蔽,从而使文本存在意义不断涌现。
1.深入的文本解读。深度语文文本解读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知人论世,通过现实环境和作者意愿来解读;第二层是“作者死了”的纯作品解读法;第三层是原型结构解读法;第四个层就是通过读者反映理论来解读。
2.深层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种结构重建,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应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由单一而多元。深度语文注重文本和“我”的互相驯养,强调“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
3.深厚的语言习得。深度语文将语言视为存在的惟一实体,通过替换、删减、变形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涵咏语言文字之美,风物人情之盛,思想和精神之阔大。
4.深切的情感体验。通过语言唯一存在的载体,入境入情入心,努力把“我”代入,“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深切体验文本背后的情感激荡。
5.深刻的思维训练。没有智力挑战,没有思维训练的语文,就会逐渐走向肤浅和平庸,就会味同嚼蜡。深刻的思维训练,是保持语文新鲜度和挑战性的不二法门。
6.深远的人文关怀。语文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民族精神、智慧文化的结晶。语文教育应该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上,培养起学生浩淼宽广的精神视界,远大辉煌的文化理想,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经由思,抵达诗的境地。一切都会豁然开朗,存在的意义就会不断涌现。
(三)以“三有六让”为标志的教学观
建立“三有六让”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确保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三有”即“有趣,有情,有理”;“六让”即“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讨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方法让学生总结,练习让学生自选。”
所谓“有趣”。就是要教给学生有意思、有意义的东西,确保知识的鲜活有趣。
所谓“有情”。教育是艺术,是艺术就有情感,就有审美感受力。有情”就是要发扬文学感受力,与作品情感共振。
所谓“有理”。教育是科学,是科学就有理性,就有逻辑推导力,“有理”就是要提高逻辑推导力。
好的语文课堂,是“情”“理”交融的课堂,既有文学的阐发,又有科学的概括;既有艺术的具象,又有科学的抽象;既有文学的“结晶”,又有科学的“结论”。
目标让学生清楚。目标要明确、具体、集中。明确,才能起到定向的作用;具体,才好落实;集中,才便于组织教学。目标之间还要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知识上的联系,还应该是逻辑上的关联,认识上的深入。
疑问让学生讨论。问题是前进的号角,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唯有发动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取得教学上的胜利。
过程让学生经历。强调学习的过程,并不在于让学生得出什么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立足于长期的、大量的、平凡的、琐碎的探究过程,养成严谨的态度,批评的意识和独立的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
结论让学生得出。不能让学生做结论的见证人,而要让学生做结论的证明人。教师只以平等的学长身份,参与学生的发展,决不越俎代庖。
方法让学生总结。教师总结的方法再好,还是老师的方法。学生总结的方法再笨,也是学生的方法,哪怕是失败教训的总结,对学生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练习让学生自选。练习分层,让学生各取所需。这里的练习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课堂的延伸,是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把触角深入到未知领域里去,让学生拾级而上,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以“视点—质点—远点”为逻辑的过程观。
以深度语文的“认识、怀疑、批判、吸收”的文本认识观为依托,我创造了“视点—质点—远点”的课堂架构,以破解当前语文教学的肤浅和庸常的弊端。
1.视点是庖丁解牛的切入点。视点牵一发动全身,常在文章关节处、动情处、升华处,或者是矛盾纠结处,抓住这一点突破,常常能切中肯綮,事半功倍。好的视点给人的感受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执教《合欢树》,我寻找到视点:以合欢树为连接点,抓住不同的对象和合欢树的关联,层层深入,探究文本深刻内涵。
&(1)母亲与合欢树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母亲的眼里,合欢树代表着什么?
&(2)母亲去世后,我和合欢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我的眼里,合欢树代表着什么?
&(3)那个孩子和合欢树又有怎样的关系?在孩子身上,合欢树代表着什么?
&(4)我们的合欢树?读完文章之后,合欢树对我们的生命有着怎样的意义。
2.质点是教学要抵达的最高峰。质点有本质之意,是教师通过视点切入所要抵达文本价值的核心高地。
每篇课文都存在很多教学价值点,对全部价值点予以关注和教学,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要抓“语文核心价值”。文本不同,核心价值不同。同一文本,学生不同,核心价值的选择也可能不同。
譬如《老王》的“质点”,我把它定为:很多年之后,杨绛为何要写老王,其真正的意图何在?
师生合作研读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幸运者?
没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只有不幸者和更不幸者。老王死了,“我们”却活了下来,“我”的不幸已经是幸运。更重要的是,在文革这样的灾难面前,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个人的不幸实在称不上不幸。
为什么“我”要愧怍?
因为“我”对老王只有物质上的平等交易,没有感情上的对等投入。“我”只想到自己的经历和伤痛,却无视老王这些更孤苦者。通过反思,“我”深切感受到知识分子身上的清高与冷漠以及悲悯与忏悔的稀缺。
钱钟书先生给杨绛《干校六记》序言中写到,杨绛还缺少一个“运动记愧”。文革后,很多当年受难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批斗身边的文革得势者,整个民族尤其是知识分子,根本没有自省和忏悔精神。
杨绛在这不久后就写了《老王》,希望将一己的生活经验推广为一切人的生存体验。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相对的幸运者,如果“我”能够无视不幸的老王,漠视他的情感和感受。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文革中更加幸运的人对我们所施加的伤害呢?
由此可见,《老王》只是杨绛的隐身衣,借助自己的忏悔和愧怍批评文革中的忏悔健忘者,这才是杨绛真实的意图。文章研讨至此,师生抵达“质点”,在惊人的结论中获得了高峰体验。
3.远点是文本的灵魂深处。“质点”之后怎么样?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优秀老师在这里遗憾地停住了脚步,很多优质课到这里戛然而止。其实,我们还可以往前再走一步,看一看“质点”背后的“远点”。
远点的第一个要义是要深入到作者的灵魂深处,辨别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在执教《金岳霖先生》时,我以“直笔、闲笔、曲笔”结构全文。通过“直笔”把握金先生的“童趣、风趣、雅趣、士趣”。而闲笔不闲。“比如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既与前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相呼应,又巧妙点出金先生只是西南联大人文群像中的一个,进而探究西南联大的教授精神,深入挖掘汪曾祺的言外之意;曲笔则更深的透露了作者的意识或者潜意识。
远点的第二层要义是深入到文化深处,挖掘作品的民族心理。民族不同,概同人面。阅读教学如果能够从文本延伸到民族文化心理,并形成两种民族文化心理的比较,对学生深刻认识人物、提高鉴赏水平肯定大有助益。
执教《一个人的遭遇》时,我分三步拾阶而上,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
&第一步:战争对所有的普通人都构成伤害。第二步:战争构成的心灵伤害,永远无法愈合。第三步:纵然自己的伤痕无法愈合,依然要给战争中的孩子筑起人道主义的大厦。
三步之后,课堂学习达到了质点,师生总结出索科洛夫绝望中有希望、眼泪中有坚强、谎言中有大爱、苦难中有人道主义光辉。
但我继续深入,探究文本的远点。一个人的遭遇,也是一个群体的遭遇,一个民族的遭遇。一个人的性格,也是一个群体的性格,一个民族的性格。我们不妨研究来自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性格对索科洛夫的影响。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唯一害怕的是我配不上我所承受的苦难。”俄罗斯这个民族总能从苦难中汲取力量,这就是索科洛夫性格的渊源所在。
二战中,我们死去了3000多万热血同胞,但我们很少诞生伟大作品,也很少塑造出索科洛夫这样的典型形象。我们的民族往往不敢直面苦难,善于健忘,把屠夫的凶残化为一笑。抗日神剧的流行就是如此。好在我们终于迎来国家公祭,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对苦难最好的铭记,也是深刻反思的开始。
远点的第三个要义深入到母题深处,建构微型课程体系。我们结合单元母题,补充互文性的文本,深入解读作品的母题,构建微型化的课程体系。比如苏教版第一册的《家园板块》。
《想北平》表达一个老北京对故乡的深切情感。《我心归去》是作者在国外考察期间对故乡的一种强烈感受。《乡土情结》把目光转向定居他乡的海外游子,乡土情结上升故国情结。《前方》转向哲学思考,人本质上都在路上,前方是什么,怀着这种期望和绝望,人负重前行。《今生今世的证据》,则从存在主义哲学的层面来思考:我们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我们来过这个世界吗?谁能够给出证明?我们住过村庄,但村庄会改变,物会改变,记忆会模糊,会消失,人也会消失,连存在本身也会消失。这种寻找充满了绝望,我们双脚必将踏踏实实走上虚无之途。但当刘亮程窥见了美与痛,并把它书写出来,反而成就了永恒。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注定比刘亮程活得更加长久。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经由思抵达诗”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存在的证明。
远点的第四层含义则是深入东西方文化,辨认作品的原型结构。世界不是由物构成的,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结构主义总是从作品的关系中寻求意义。很多类似的主题,都有一种相似的原型结构,探究结构的原型,也就成了远点的题中之旨。
比如古希腊神话中,很多英雄不满足现状,他们离开家,寻找美女海伦,寻找金羊毛,寻找圣杯等等,总之,有一个任务促使他们离开家,又总要经历种种磨难、艰险、伤痛,终于成熟起来,然后回家。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一个原型结构,就是“离家——经历苦难——深刻领悟人生——回家”。
中国作品也是如此,《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离开花果山,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又回到花果山。《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离开青梗峰,到大观园花花世界,经历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终于又回到大荒山下,青梗峰旁。
(五)以“审美—审智—审心”为阶梯的境界观。
课堂首先是审美的;其次是让孩子变得智慧;最后还要深入精神的层面,让孩子灵魂充盈。审美-审智-审心,分别对应着感性-理性-灵魂。这是语文教学“术与道”相结合的三个境界。
艺术情感无非三个层面,情感的表层是感觉、感知,情感的深处是智性和理性。审智比审美更富于才智的挑战性,也更具有超越和颠覆现成话语的可能性。
注重审美到审智的过程观,就是要以对话、实践和创新为抓手,强调学生的思维暴露,展示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由审美向审智转化,让学生的心灵舒展,把课堂变成审美的灵性的智性的,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化视觉为听觉,让人联想到蜂围蝶绕,春意盎然的美好场景,这就是审美。但审美有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比如为什么
“闹”字用在这里好?能否有更好的词替代?如果“闹”字能用,“吵”字“打”字也都能用吗?审美解释不了的时候,就必须要审智。
从心理原因来看,“吵”和“打”带有厌烦和贬义的色彩,不符合春意盎然的喜庆。从联想的逻辑来看,“吵”和“打”和红杏风马牛不相及,“闹”字则不然。红杏——红火——火热——热闹,几步联想,一气呵成。由此可见,“闹”既符合词语的陌生化,又契合联想的心理,绝对是“中国好修辞”。
从审美到审智,从感性到理性,如果仅仅这样理解深度语文的教学,仍然是危险的。也就是说,审智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意味深长。“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都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种天真、可爱、清新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隔了一层。一般的艺术家偏于理智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从审美到审智再到审心,从语文教学的层面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感性——理性——诗性。一切体验必须要用心灵去体会,才能真正的融入血脉,这时候,知识不再是外在于我们的知识,而内化为我们丰富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就将成为真正精神明亮的人。
譬如教学《活了100万次的猫》,整堂课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猫为什么不再起死回生? ”“这是一个有关什么的故事? ”“这个故事与我何干?
”三个问题梯度鲜明,尤其最后一个问题的探究,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猫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曾经发生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
(六)以“问题绵延”为抓手的课堂模式观。
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以问题绵延为抓手,可以构建走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话题—探险—对话—冲突—建构—绵延。
&1.话题。主题朝话题延伸。由于过去的知识单元,逐渐让位于主题单元,主题单元的包容性和广阔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话题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组合、删减、变形、改写等方式,来实现话题的最大拓展。
&“只读”向“可写”转化。“只读”又叫作者文本”,“可写”则为“读者文本”。新课程把“作者文本”演化成“读者文本”,读者的地位大为提高,可理所当然地在作品中“写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探险。阅读是作家和读者的一种对抗。对作家而言,写作是一场冒险,尽量要出乎读者意料之外;对读者而言,阅读是一次探险,就是要把作家带给我们的意料之外转变为情理之中。
&3.对话。课堂上的对话具有很多的特殊性。作者、文本、编者、教师、学生,众声喧哗。这种对话,是一种多边的、多重的、互动的和立体的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4.冲突。文学作品充满着冲突,这种冲突给文章带来了巨大张力。教学应由冲突引起,围绕冲突展开。教学的过程是冲突的形成、展开和解决的过程。没有冲突,就没有教学。教师要精心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不断产生问题,问题就是冲突。
&5.建构。新知识、新观念的到来,必然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失去平衡,而失衡自然是反常的,不稳定的,它必然要在一个新的过程中,通过激烈斗争达成一种新的平衡。这个过程就是和谐的建构过程。
&6.绵延。绵延是我取自柏格森的一个概念。在柏格森看来,生命是由时间绵延而成的,世间万物都在时间的绵延中变化创新。人作为最高知性的生命体,正是在课堂中,在这种绵延的变化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时间的绵延就意味着发明,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意味着一切新鲜事物连续不断的产生。从这个层面来看,课堂结束只是空间授课的结束,而在时间的绵延中,下课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过去之物连续不断的前进过程,它与未来连接,并且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壮大。
好的课堂下课,绝不是竖起一座精致的墓碑,而是种下一棵树。让问题伴随着每个学生,用时间来浇灌,相信这棵树未来会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以上,我总结了深度语文的教学主张。正如郑板桥所说:“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也不必全也。”
好在理论是灰色的,探索之树长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母语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