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练举重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举重颁奖吗

怎么样才能参加奥运会。。。举重项目或者长短跑。。。男子举重最高多少公斤_百度知道
怎么样才能参加奥运会。。。举重项目或者长短跑。。。男子举重最高多少公斤
柔道,羽毛球举重,拳击,摔跤,帆船帆板,跆拳道,花样游泳,乒乓球,赛艇,皮划艇,体操,击剑
采纳率:1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参加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我的位置:
奥运背后:练举重的少年
举重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项目,它曾经风靡大街小巷,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的夺金重点之一。可随着竞技体育不断市场化,举重项目开始显出它的尴尬,年轻的运动员们对新时代下的举重项目也有了新的理解。
“挺举、窄硬拉、半蹲、高抓、宽硬拉……”在广东石龙镇体校的训练场上,一群十五六岁的小运动员们机械地重复着这些训练动作,几名教练穿梭其间,不停地纠正他们的动作。
早上5:50起床跑操,早饭后训练1小时,然后上文化课;午休后,从下午2:30到5:30再训练3小时。这便是小队员们每天的生活节奏,日复一日,杠铃的重量不断增加,冲击力量的极限。
刘海慧今年16岁,自2012年入队以来,经过4年不间断的艰苦训练,终于在举重界崭露头角,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上拿下了75公斤级抓举冠军。“我的目标是奥运冠军。”刘海慧说。
60年前,石龙人陈镜开成为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同是石龙人的曾国强则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举重冠军。作为东莞市面积最小的一个镇,举重逐渐成为石龙孩子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小镇也成为中国著名的“举重之乡”。这些年来,石龙籍运动员共打破举重世界纪录19次,获得世界冠军29人次。
然而,石龙镇体校校长、国际一级裁判陈苏媚对《中国新闻周刊》承认,举重项目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仍然看不到谷底。“待遇不高、人才流失和体制壁垒是导致举重项目衰落的三大因素。”陈苏媚说。
培养一个好苗子变得更加困难了
刘海慧与其他“00后”的小队员有一个让人意外的共同点,即入队前对举重一无所知。
他们来到体校的路径如出一辙:原本都在普通小学上文化课,某一天做课间操时,体育老师在讲台上说体校来选拔举重苗子,要他们做几个动作,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举重。
刘海慧12岁那年,完全不明白举重是什么,但听说被选上后就可以离开学校,到体校去当运动员,厌倦学习的她迫切地希望改变自己的状态,于是很认真地跟着做动作。体校的教练经过她身边时驻足良久,最终摇了摇头离开了。
选拔结束后,刘海慧失望地回到教室准备上课,班主任突然走过来对她说,事情有了转机,她被选上了。原来,那位体校教练错把留着寸头的她当成了男孩子,以她的身体资质如果是男孩子就很一般,但放到女孩子身上就是天纵奇才,幸亏教练在事后多问了一句,才发现弄错了。
石龙镇体校一位教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经验的教练只需要看几眼就能评估出一个孩子的资质如何,比如手指不能太细,前臂和腰要短一些,身体关节要够硬,手臂不能内弯等等。“这些评判标准全都是围绕着发力路线的长短,以及身体承受能力的高低而决定的。”该教练说。看过资质后,再让孩子做30米的蹲跳、短距离加速跑等几个动作,就可以确定是否值得培养。
这位教练介绍说,练举重不像羽毛球、足球和篮球那样具有娱乐性,而完全是一个苦力活,成才周期长达10年。每天重复几个动作,特别枯燥,需要极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自1998年以来,石龙镇体校在东莞市内招到的学生凤毛麟角,教练们纷纷“北上”,到安徽、四川、江西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的地方找人。小运动员们基本都是来自贫困家庭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校为他们提供吃住,解决户口,同时还会让他们继续完成基本的9年义务教育。
即便如此,近十几年来,主动把自己孩子送来练举重的家长几乎没有,大家都知道这事太苦了。包括陈苏媚在内的教练们反复向家长解释,进了体校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随时离开,而且练举重并不会让人变得矮小,反而能够强身健体等等。“有力量,更健康”,再加上孩子自己愿意去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才有为数不多的家长点头同意让孩子先去体校试试看。
就这样,先前对举重一无所知的孩子们来到石龙镇体校,开启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此时,他们才知道“石龙”这个词在世界举重界的意义。
1956年,来自石龙的选手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世界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收获的第一个世界纪录。之后几年,他连续9次打破最轻量级和次轻量级世界纪录。1965年,他的老乡叶浩波三破最轻量级抓举世界纪录。同年,陈镜开的弟弟陈满林以118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推举世界纪录,并在1966年连续两破世界纪录。十年间,石龙“三杰”共16次打破世界纪录。
在那个时代,举重选手不仅是运动员,更是夺金的大热门、国家英雄。毛泽东曾先后6次接见陈镜开,举重英雄们常常在街头被人认出,立刻会被团团围住,人们争相目睹英雄的风采。
石龙镇练举重的孩子越来越多,偏安一隅的小镇家长看到了急速改变孩子命运的可能。
那时只要能进石龙镇体校,就能获得“三杰”等前辈的指导,有极大的几率进入省队和国家队,奥运冠军并非遥不可及。人们挤破了头也想把孩子送进石龙镇体校,曾有家长专门辞掉工作到体校附近做保安,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民间举重热情高涨,东莞市的其他学校都纷纷开设举重课。
这之后,石龙镇陆续涌现了曾国强、陈伟强、赖润明等多位世界冠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奥运举重代表队50%的选手来自石龙镇。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以陈镜开为代表的举重英雄们在决定练举重之前已经把目标想得很清楚了。“他们并不是凭着一股新鲜劲,而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练举重的。”陈苏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们很清楚,练举重可以解决城市户口,自此可以离开农村,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属于体制内编制,衣食无忧,虽然训练非常辛苦,但综合考虑上述种种好处,即使出不了成绩,练举重在当年仍是一个改变出身的好途径。
到了如今的“00后”,小队员们早已不是这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来试试看的,几乎没有人在一开始就抱着练到底的决心。
这是“00后”小队员与前辈们的一个根本不同。前辈们入队前想得周全,入队后想得少;而小队员们入队前想得少,入队后想得多。这意味着体校领导和教练不仅要提高小队员们的竞技能力,还要解决他们随时遇到的心理问题。由此,培养出一个好苗子变得更加困难了。
孩子们承受的精神压力比上一代人更大
王鹏在入队前是班上的“闹将”,他精力充沛却厌恶学习,12岁那年体校来招人,他对举重非常好奇,极高的身体素质被教练一眼看中,他自此开始了举重生涯。3年过去了,如今王鹏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人。“举重可以让人很快地成熟起来。”王鹏说。
简单一句话,却蕴含着难言的意味。
刚刚入队时,小队员们对训练很有激情。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练举重相当于重新开始。王鹏练得很努力,希望得到教练和队友的认可。这种“渴望被认可”的情绪是小队员们所共有的。从开始的基础动作,到真正上手举杠铃,再到后来不断地加码,王鹏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教练和陈苏媚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好苗子。
慢慢地,情况出现了变化。由于之前对吃苦的心理准备不足,队友们陆续离开了。同批入队的50个人里,1年后只剩下6个。王鹏也很迷茫。13岁的孩子思考的问题很简单:别人都走了自己为什么还要留下?
教练及时为他解答这个困惑。教练告诉王鹏,他的资质和成绩比其他队员都高,只要坚持下去,未来一定有所成就。而且他本身能吃苦有毅力,这是练举重至关重要的品质。举重本身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他就是剩下来的金子。教练的话坚定了王鹏的决心,他坚信自己与其他人是不同的,甚至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
一年后,变故再次发生。这回是王鹏的教练离开了。
这件事对王鹏的打击比上次更大。教练都走了自己还练什么?但教练走之前语重心长地劝他再坚持坚持,已经练了2年了,成绩一直都不错,明年就可以打比赛了,很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放弃太可惜了。王鹏也很想看看自己能比出个什么样子来,于是他又留了下来。
但他这时开始主动思考举重究竟是不是可以赖以为生的事业。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即便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够想清楚。但这件事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往后每次遇到挫折时他都会想一想。想得越多,越觉得以自己的资质,即便是努力,也未必能在举重界闯出一番名堂。省队每年只有25男25女的名额,全省有18个举重训练基地,自己能不能进去?如果进不去要怎么办?进去了能不能跟得上?以后能不能进国家队?王鹏继续努力地训练,但一旦有了怀疑,心思已经没法完全放在眼前的杠铃上了。
2016年初,王鹏再一次受到了打击,这是最强烈的一次。新一批入队的小队员中,有1人家境富裕,家长是以上“兴趣班”的想法把女儿送来练举重的。小姑娘人很善良,经常请队友出去下馆子,还把自己的iPhone6s借给队友玩。她没想到,这样的举动给队友带来了刺激。
王鹏从小就知道自己家境不好,练举重的队友家境也都不好,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然而在这个小姑娘面前,他无比直观地感受到了贫富差距。对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这比练举重还要残酷。当天晚上,他止不住地想:即便用不起iPhone6s,我为什么不能用个智能手机呢,总比现在黑白屏的好啊。
毫无意外地,家境富裕的小姑娘很快就不练了,但王鹏已经没法再用积极的理由说服自己继续练举重了。他开始不断地问自己,不练举重还能干什么?在举重队里,自己能被认可,能找到自信,可到了外面,学习差、家里穷,哪样都会让人瞧不起。最终,王鹏决定不想那么多了,练一天是一天,即使这么做只是逃避,他也想不了那么多了。
在今年的全国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上,王鹏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陈苏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王鹏能调整好心态的话,成绩肯定可以更好。然而体校已很难解决队员们面对现实时的心理问题。“竞技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改变,但心理一旦出现问题,是没法通过外部力量改变的。”陈苏媚说。
心理问题恰恰是每一个小队员挥之不去的难题。
为了让小队员们专心训练,石龙镇体校实行封闭管理,平时禁止队员随意外出。但总有一些队员夜里偷偷翻墙跑出去玩,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被抓住了就直接开除。而现在不一样了,能有人练举重就不容易了,怎能过分苛责?前述石龙镇体校不具名教练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现在体校的训练条件比当年强多了,再加上能留下来训练的孩子都很能吃苦,单从训练来讲没有问题。但现在举重不像以前那般吃香了,孩子们承受的精神压力比上一代人更大。
小队员们的精神压力不仅来自内部,身边对举重不了解的“圈外人”同样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今年15岁的刘文言练习举重3年了,成绩在不断上升的同时,她发现自己与身边闺蜜们的交往却愈发困难。刚刚入队时,每逢与闺蜜们相聚,她都会主动谈及自己“运动员”的身份,诉说自己的“冠军梦”,闺蜜们会用很崇拜的目光看着她,因为她是与众不同的,而且还可能是未来的“奥运冠军”。
刘文言感到很骄傲,但慢慢地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闺蜜们聚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就是明星和恋爱的话题,她们对刘文言不知道“EXO”感到不可思议,当她们知道刘文言不仅没有喜欢的男生,甚至就连这种想法都没有的时候,闺蜜们开始觉得练举重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不仅是八卦,在闺蜜们讨论买哪本辅导书,模拟考试成绩排名,填报哪所学校时,刘文言也觉得自己是一个看客,她感到自己的生活与同龄人的生活之间隔着一堵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堵墙正变得越来越厚。除非像父母期望的那样:不练举重了。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当初同意我来练举重,本着练练,看是否能强身健体而已,从来没有想过让我真的当一名运动员。”刘文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经过3年的练习,刘文言发现自己不愿意舍弃举重。不仅因为体校内部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很温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知道自己如果回去上文化课或许连高中都考不上,而继续练举重,以自己的成绩进省队是有希望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小一些。但父母坚决不愿意让她再练,隔三岔五就打电话让她好好想想未来,还经常用一些举重选手退役后的悲惨故事规劝她早日“停手”。“在他们眼中,即便考不上高中,上职高或者技校也比练举重强。”刘文言说。
究竟是该继续练习,还是回去好好读书,或者上技校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年仅15岁,却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刘文言无时无刻不在心中反复权衡着。
竞技体育,尤其非大众性体育项目是一项“催熟”的运动,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同龄的孩子,只需要单纯的学习和考试,他们却要在训练中遭遇更多的磨炼和纠结,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对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思考这些问题不仅困难而且残酷。
最终,就连奥运梦都不再美好了。现在,只要上网很容易就能找到有关举重的新闻和评论,队员们对这方面的新闻特别关注,看到有些举重冠军退役后贫困潦倒,饱受旧伤折磨,甚至英年早逝的新闻,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冲击。疑惑也不由自主地产生:拿了冠军又能怎样呢?
学校无法阻止他们为这些担心,陈苏媚也很清楚,“举重的地位不改变,这就是一个死结,没法改变。”
辉煌无法复制
石龙举重之困是中国举重事业的缩影。
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举重项目的生命力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衰弱。1980年代,石龙镇搭乘改革开放的地利之便,经济发展领先于全国,大批的人到此练习举重希望改变命运;到1990年代,沿海城市都发展起来,
举重项目在全国铺展开来,石龙镇举重开始衰落;21世纪初,全国的举重业开始衰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很难招到愿意练举重的孩子;2010年后,就连贫困地区的孩子也很少有人愿意练举重了,衰落的趋势已然成为定局。
陈苏媚心里清楚,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举重已经不可能再重现当年的辉煌了。在陈镜开的时代,大部分国人看不到电视,能听收音机的都不多,但当陈镜开用“6亿人民的力量”打破世界纪录后,举国欢腾。国人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也有大力士,不是“东亚病夫”,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印记,无法复制。
陈苏媚介绍说,石龙镇体校每年用于培养运动员的费用超过100万元,教练和相关人员的工资需要几十万元。但学校是市镇共建,主要由石龙镇出资,对一个镇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此外,省队的选拔机制不合理,2002年后机制改革,将选拔年龄限定在18岁,意味着如果队员超过18岁,即便再出色也无法进入省队,他们职业运动生涯就此结束。
可力量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8岁以前练得好,进省队后未必练得好。很多好苗子就这样被挡在省队之外。
几乎所有的女队员都有被家长逼着离开的经历,理由让人无法反驳:为人父母者,希望女儿亭亭玉立,温婉可人,举重却背道而驰,锻炼女子肌肉,让她们更具阳刚之气。一位家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同样是吃苦,为什么不能练跳水、体操或者冰上芭蕾?那些运动起码是优美的。”
在内心深处,陈苏媚无法反驳家长们的这个观点。举重本身就是在不断地突破人体的力量极限,若要提高竞技成绩,就无法兼顾美丽。看着训练场上一部分留着寸头,体形壮硕的女队员,有时陈苏媚和教练也有负罪感。不过陈苏媚说,只要一段时间不练,慢慢地还是能恢复到普通人的体态。
男队员一样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身材普遍不高,陈镜开本人的身高还不到1米6,家长普遍认为练举重会导致孩子个子矮小,这对男子来说是致命伤。实际上,举重并不会影响男子的身高发育,造成这种社会认知的原因是,我国在选拔运动员时会专门挑选身材矮小但资质高的人,这样的选手比较容易在最轻量级和次轻量级的比赛中取得成绩。轻量级的比赛也是中国举重队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但练举重长不高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这成为阻碍选拔人才的最大阻力。
更深层次地说,中国举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目标,是为了拿到更多的冠军。教练的培养重点都会集中在轻量级这样的优势项目上,而忽略其他级别,这使得举重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趋于功利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重量级比赛除了周璐璐打破女子挺举世界纪录之外,毫无斩获。陈苏媚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她看到伊朗大力士侯赛因·拉扎扎德以挺举263公斤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世界最强壮的男人”时,她很激动,她希望中国也能培养出能够打破人类极限的大力士,而不仅仅是奥运会冠军。
举重事业的前路困难重重,但陈苏媚仍舍不得这项事业,她时不时地会来到体校旁边的举重博物馆中走走看看。这个正在筹建中的全国首座举重博物馆,陈列着无数的锦旗、奖杯和奖状,诉说着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石龙镇的最好时光。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石龙镇体校都会坚持下去。”陈苏媚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雍凯)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二届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里约奥运会举重赛制
更新: 17:35:35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38240',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现代举重运动始于18世纪的欧洲。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举重被列为9个正式比赛项目之一。里约奥运会举重参赛运动员共计260人,该项目是中国军团的夺金大项,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举重队共收获29枚金牌。  一、举重一共金牌15枚  男子八枚:56、62、69、77、85、94、105、105公斤以上级  女子7枚:48、53、58、63、69、75、75公斤以上级  二、规则  举重比赛包含两部分:抓举和挺举。运动员在赛前2小时要称量体重。  先进行抓举,休息10分钟再进行挺举;运动员抓举、挺举的试举次数均为3次,并将最好的成绩(公斤)计入总分中用来确定排名。运动员被点名后,在试举前允许有1分钟的间歇时间(如连续试举则为2分钟)。男子与女子项目的举重和试举规则相同。  上场顺序是根据运动员所要的重量、事先抽签顺序和举过的次数来排定的。试举时所要重量轻的先举。如果第一次试举重量相同,签号小的先举。如果第2、3次试举重量相同,试举次数少的先举。如果试举次数也一样,则上次先举的仍先举;比赛场上的杠铃重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每次试举成功后,必须增加1公斤的倍数。  举重比赛的裁判系统需要3个白灯、3个红灯和1个蜂鸣器。比赛临场裁判员3名,裁判员手里各控制1个白灯和1个红灯。裁决时,3个白灯为成功;3个红灯为失败。如2白1红或2红1白,那就要少数服从多数,前者仍为成功,后者为失败。  奥运会举重比赛使用的杠铃和杠铃片都是经国际举联认可的。男子杠铃杆重25公斤(加上两端卡箍),女子杠铃杆重20公斤。25公斤重的杠铃片为红色、20公斤为蓝色、15公斤为黄色、10公斤为绿色、5公斤为白色、2.5公斤为红色、2公斤为蓝色、1.5公斤为黄色、1公斤为绿色,0.5公斤为白色。  举重比赛每个级别的比赛分为抓举与挺举两个部分,最后综合两部分的成绩得出总成绩,所举重量最大者获胜。如成绩相等,比赛前体重轻者名次列前;如成绩和体重相等时,先举起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三、历史  现代举重运动始于18世纪的欧洲。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举重被列为9个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但当时选手没有等级之分,不管运动员身材体重如何,谁举起的重量最大便获得胜利,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20年奥运会。1932年的奥运会上举重被分成了5个重量级别,3个正式比赛项目--抓举、挺举和推举。从1972年开始,不再设立推举(推举易使运动员的腰椎受伤,裁判的尺度也难以掌握)。2000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四、参赛资格  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参赛运动员156人,女子104人,总计260人。各国(地区)最多参赛人数为女子4人,男子6人,每个级别最多2人参赛。各国(地区)可以根据情况,派出同级别或不同级别的规定人数参赛。参赛选手必须是日以前出生。参赛资格的获得主要依据2014年、2015年举重世锦赛和2016年洲际资格赛。  中国队在2014年和2015年的世锦赛男女团体均稳居首位,拿满里约奥运会10个参赛名额,即男子6个、女子4个。  五、简析  举重历来是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的夺金大项,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举重队共收获29枚金牌,其中北京奥运会更是拿下了8金1银的辉煌战绩。2015年女子举重,中国队全面提升,中华台北、朝鲜、哈萨克斯坦三队全面回潮。中国队四级别优势明显,在2015年世锦赛女子63公斤级,69公斤级和75公斤级上,九冠里拿下八冠,其中63公斤级的邓薇和69公斤级的向艳梅都是轻松取胜,75公斤级康月仅仅举起两把开把,其他四把全部失败也拿到总成绩冠军。女子48公斤级只有中国选手才拥有总成绩200公斤以上的实力,小将蒋惠花世锦赛上198公斤就轻松夺冠。  中华台北队“女版陈奕迅”、63公斤级的林子琦2014年亚运会连破世界纪录,2015年状态低迷;53公斤级的许淑净和哈萨克斯坦队的祖尔菲亚2014年在亚运会和世锦赛上各胜一场,而2015年世锦赛在祖尔菲亚缺席情况下,许淑净拿下总成绩冠军,实现个人历史性突破,也为她来年奥运会争金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和男子是在四个最轻级别上冲击中国队不同,朝鲜女队所有级别上都有可以进世界前三的顶尖选手。对中国队威胁最大的是75公斤级的林正心,这位伦敦奥运会69公斤级冠军,升级到75公斤,还在2015世锦赛上拿到三项亚军,表现可谓惊人。  女子俩级别欧洲有“现象级”选手,即58公斤级和75公斤以上级。阿塞拜疆选手科斯托娃在58公斤级上的成就,是2015年举重界最惊人的一幕。她先在上半年欧洲锦标赛上三破欧洲纪录,随后在世锦赛上打破了抓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赢出同样发挥很好的中国选手邓猛荣多达7公斤。俄罗斯的卡什丽娜是75公斤以上级的现象级选手,在韩国选手张美兰以世锦赛四冠王身份退役之后,卡什丽娜现在也完成了世锦赛四冠王。在2015年世锦赛自身发挥很一般的情况下,总成绩还是赢下中国选手孟苏平七公斤,这是她赢中国选手最少的一次,但更能表明她实力上不可动摇的领先性。  2015年世界男子举坛,8个级别,24项世界纪录,一口气破了六项,全部是在世界锦标赛上所创造,其中三项纪录归属中国选手。吴景彪在男子56公斤级以139公斤创造新抓举世界纪录,谌利军在男子62公斤级以183公斤,333公斤创造新的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另外三项纪录分别是朝鲜选手严润哲以171公斤创造男子56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俄罗斯选手洛夫切夫以264公斤和475公斤创造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在目前的24项世界纪录里,有9项归属中国选手。  男子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和77公斤级,目前举重体系下的最轻量四个级别,历来是中国男队世界大赛摘金的重头项目,但从2014年世界锦标赛开始转入中朝争霸模式,14年世锦赛两队在四个级别总成绩较量上打成2比2平,朝鲜选手严润哲和金恩国拿下56公斤级和62公斤级冠军,中国队廖辉和钟国顺拿下69公斤级和77公斤级冠军,当年亚运会上,双方同样打成2平,朝鲜夺冠选手不变,中国队则是69公斤级的林清峰和77公斤级的吕小军。15年世锦赛,实力天平倾向中国队,虽然吕小军在77公斤上失手,但谌利军和石智勇获得62公斤级和69公斤级冠军,吴景彪和严润哲到最后拼体重才屈居亚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队在一年来这三届大赛上,四个级别上用了十名选手来冲冠,而朝鲜依然是四将主打:56公斤级的严润哲、62公斤级金恩国、69公斤级金明赫、77公斤级金光曛。  男子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历来就是俄罗斯以及那些曾经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选手的天下。算上挺举和抓举,四个级别36个小项的奖牌,除了伊朗选手(男子85公斤级的罗斯塔米)的三项,中国选手(男子85公斤级田涛)的一项,其他32项,全部被“前苏联”选手包揽。  洛夫切夫在2015世锦赛105公斤以上级挺举比赛中惊天一举,打破了伊朗传奇雷扎扎德赫在2004年和2000年奥运会上创造的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这是“最重”的世界纪录!洛夫切夫这次确立了多达20公斤的总成绩优势,估计里约奥运无人能撼动。  六、主要选手  男子56公斤级 严润哲Yun Chol Om(朝鲜)  2012奥运会冠军、2015年世锦赛冠军2014亚运会冠军  男子62公斤级 金恩国Kim Un Guk(朝鲜)  2012年奥运会冠军年世锦赛冠军  、2015年世锦赛亚军2014年亚运会冠军  男子69公斤级 奥勒格CHEN Oleg(RUS)  、2015年世锦赛亚军2013年、2014年欧锦赛冠军  男子77公斤级 拉希莫夫Rehimov(哈萨克斯坦)  2015年世锦赛冠军  男子85公斤级奥库洛夫OKULOV(俄罗斯)  年世锦赛季军 2015年世锦赛冠军  男子94公斤 斯特拉索(白俄罗斯) STRALTSOU Vadzim  2015年世锦赛冠军  男子105公斤 扎齐洛夫(哈萨克斯坦)ZAICHIKOV Alexandr  2015年世锦赛冠军  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洛夫切夫(俄罗斯)LOVCHEV Aleksei  2013年世锦赛季军 2015年世锦赛冠军 2014年欧锦赛冠军  女子48公斤级Sibel?zkan厄兹坎(土耳其)  2008奥运会亚军、2014世锦赛亚军、欧锦赛冠军  女子53公斤级许淑净(中华台北)  2012奥运会亚军、2014亚运会冠军  女子58公斤级科斯托娃(阿塞拜疆)  2015年世锦赛冠军2012年、2015年、2016年欧锦赛冠军  女子63公斤级 TimaTurieva图丽娃(俄罗斯)  2013年世锦赛冠军2014年、2015年世锦赛亚军  女子69公斤级 扎帕库尔ZHAPPARKUL(哈萨克斯坦)  2014年、2015年世锦赛亚军  女子75公斤级 林正心RIM Jong Sim(朝鲜)  伦敦奥运会69公斤级冠军 2015世锦赛75公斤级三项亚军  女子75公斤以上级 Tatiana Kashirina卡什丽娜(俄罗斯)  2012年伦敦奥运会银牌  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世锦赛金牌  2009年、2011年世锦赛银牌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欧锦赛金牌  2013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金牌  中国举重队参赛名单  项目: 举重  领队: 周进强  教练: 于杰;周继红;陈勇;王国新;占旭刚;王小文  医生: 孙立  翻译: 彭钊  女运动员: 邓薇;向艳梅;黎雅君;孟苏平  男运动员: 吕小军;龙清泉;石智勇;田涛;谌利军;杨哲
看过《里约奥运会举重赛制》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2017年nba季后赛对决总是那么的激动人心,那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nba2017季后赛第二轮赛程安排吧。
nba2017季后赛第二轮......
季后赛里面的对抗和战术都将提升一个档次。那么2017年的季后赛已经即将开始了,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nba2017季后赛赛程以及对阵情况吧。......
nba已经即将进入季后赛了,那么16支球队将在季后赛决出高下,最后由东西部的冠军争夺总冠军。那么nba2017总决赛比赛时间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
cba现在的比赛强度也是很高的,中国球员可谓是越来越强。那么cba赛季什么时候开始呢?下面就来让我们来看一下cba......
NBA的新赛季又即将到来了,那么在nba赛季将在什么时候开打开始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介绍一下吧。&
nba2017......
1900年,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现代奥运会上,首次举行了马术比赛......
击剑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击剑分重剑、花剑、佩剑......
击剑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击剑分重剑、花剑、佩剑......
摔跤是世界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古典式就是奥运......
里约奥运会在北京时间8.06号开幕式了,开幕式虽然不算豪华,但还算很成功。那......
水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最初是人们游泳时在水中传掷足球的一种娱乐活......
中、美、巴三支球队是女排夺冠大热门,欧洲有点能力搅局的是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巴......
铁人三项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圣地亚哥田径俱乐部创造出来作为艰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奥运会举重颁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