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工会徒步走活动方案多少公里就算超负荷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是201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
大河教育网热线:8&&&&  地址: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1楼  QQ:
微信公号:优智父母广州1岁宝宝徒步近3公里 专业人士:属超负荷锻炼_网易广东
广州1岁宝宝徒步近3公里 专业人士:属超负荷锻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走得困了的嘻嘻,在父亲的肩膀上睡着了。嘻嘻看到脖子上挂的奖牌,非常开心。近日,广州市1岁2个月的女宝宝户外徒步近3公里引发市民关注,在刚刚结束的广州马拉松比赛中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比赛。有市民认为幼儿徒步锻炼有益处,有市民担忧幼儿过度锻炼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对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黄穗翔表示,幼儿适度运动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过度徒步或会造成足弓疲劳性劳损,膝关节因负荷过重造成劳损。案例:1岁宝宝参加徒步活动走近3公里近日,市民杜小姐今年11月带着自己1岁2个月的宝宝嘻嘻参加了第二届广州户外活动节荔湾区徒步活动。据了解,该活动是由市体育总会主办,广州市群体中心、荔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承办。杜小姐告诉记者,孩子才学会走路满3个月,能完成徒步活动的单程很不错。而让人惊叹的是,嘻嘻目前还没有断奶。据该活动协办方广州天河深度青少年俱乐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嘻嘻参加的徒步路线是绕大沙河湿地公园绿道一周,全程约5.2公里。杜小姐表示,虽然嘻嘻只走完了徒步路线的半程但也完成了活动方要求的拍照任务,因而获得了活动方颁发的纪念奖牌。杜小姐表示参加活动前并不知道会有奖牌,“这是孩子获得的第一个奖牌,我们很开心。”家长:平时有锻炼 宝宝中途有休息1岁大的宝宝如何能完成近3公里的徒步旅程呢?杜小姐表示,这可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关。杜小姐介绍,他们几乎每周都带嘻嘻进行短途旅行,宝宝也因此有了强壮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或许是有过多次出行体验,嘻嘻适应了户外活动,才能顺利完成。”杜小姐告诉记者,嘻嘻在参加徒步时会出现厌倦的情绪,“我们就用路边的小花小草吸引她,增加新鲜感,让她的旅途像寻宝一样,充满乐趣。”在杜小姐与丈夫的鼓励和引导下,嘻嘻最终完成了徒步路线的半程,“最后孩子睡着了,我们就抱着她走完剩下的半程。”对于嘻嘻该次的徒步是否属于超负荷,杜小姐表示,作为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但孩子有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宝宝累了,她会停下来的,我们也会让她休息或者抱她,不会让她继续走。整个徒步过程孩子都是轻松愉悦的。”据了解,嘻嘻耗时1个多小时徒步近3公里后身体并无异常。据了解,当下不少家长都鼓励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在刚刚结束的广州马拉松比赛中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比赛。其中,两岁的恒达小球迷跑完了1/3的迷你马拉松(约1.6公里)。对这种1岁幼儿徒步、2岁宝宝跑马拉松等相关的幼儿体育锻炼,市民有不同的看法。市民意见赞既锻炼了身体意志又可亲子交流对于嘻嘻的徒步行动,不少市民表示赞赏。不少市民认为幼儿徒步锻炼益处多多。首先徒步锻炼了孩子的意志。面对社会上存在不少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市民何小姐表示,从小就锻炼身体,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坚强的毅力,对孩子未来的成功很有利。“如今‘0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温室的花朵。嘻嘻父母能那么早培养孩子的毅力是很不错的。”何小姐说。其次,有市民认为户外运动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部分市民表示,幼童可塑性强,越早锻炼,身体就越早有承受力,全民运动要从娃娃抓起。更重要的是,户外徒步有利于亲子关系健康发展。部分市民认为,父母陪同孩子徒步的过程,就是一个拉近双方关系的过程。市民吴伯伯称,“一些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现在能陪孩子一起徒步,孩子会和父母更亲近些,只要孩子能承受住徒步的强度,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弹锻炼中易受伤 超负荷影响发育部分市民则表示,家长让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徒步3公里是不理智的。有市民认为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容易在锻炼过程中受伤。不少市民表示,成人在日常运动中都会有受伤的时候,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在户外运动就更容易受伤。加上幼儿仍不善表达,即使有父母在旁陪伴,也难及时发现。“当妈妈发现孩子累了的时候,事实上孩子已经累了好一会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已经存在。”市民陈先生说。更值得注意的是,超负荷体育锻炼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身体发育。部分市民表示,孩子锻炼身体是没错,但超负荷锻炼无疑是揠苗助长,对孩子身体的损害无法预计。“徒步一次可能表面上没问题,但可能留下了隐藏性的劳损,这种劳损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呈现,到时候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李先生说。专业人士:对于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徒步3公里属于超负荷虽然市民对幼儿锻炼看法不一,但专业人士大多都表示幼儿锻炼应该适度。慢性神经痛、关节痛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黄穗翔认为,适度科学运动有益人体健康,“对于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而言,徒步3公里属于超负荷的训练,可能会造成孩童的足弓疲劳性劳损,膝关节亦会负荷过重,造成劳损。如果孩子长期这样超负荷徒步,将会出现累积性损伤。”黄穗翔建议家长对幼童锻炼应适度,切不可超负荷锻炼。体能训练与康复专家、深圳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任占兵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运动有益健康,但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过犹不及。”他表示,运动训练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遵循人类动作和体能发展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科学训练。儿童阶段,更应该全面发展孩子的动作技能。虽然走路是人类动作技能之一,但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除了走路,还要考虑抓握,翻滚等基本动作。建议家长不要只让幼童专注于的某一个体育项目,应鼓励孩童多接触不同的体育活动,因为全面发展孩子的动作技能,对孩子大脑各方面功能的开发都有积极影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体育老师蔡泽超也不提倡幼儿徒步路程过长,“因为幼儿身体骨骼比较脆弱,超负荷的运动量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弊大于利的。”蔡泽超建议,家长向专业机构咨询并合理制定幼儿锻炼计划,借助专业力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李志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1岁宝宝徒步近3公里引争议 专家:属于超负荷_户外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1岁宝宝徒步近3公里引争议 专家:属于超负荷
  近日,广州市1岁2个月的女宝宝户外徒步近3公里引发市民关注,在刚刚结束的广州马拉松比赛中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比赛。有市民认为幼儿徒步锻炼有益处,有市民担忧幼儿过度锻炼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对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黄穗翔表示,幼儿适度运动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过度徒步或会造成足弓疲劳性劳损,膝关节因负荷过重造成劳损。
  案例:
  1岁宝宝参加徒步活动走近3公里
  近日,市民杜小姐今年11月带着自己1岁2个月的宝宝嘻嘻参加了第二届广州户外活动节荔湾区徒步活动。据了解,该活动是由市体育总会主办,广州市群体中心、荔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承办。杜小姐告诉记者,孩子才学会走路满3个月,能完成徒步活动的单程很不错。
  而让人惊叹的是,嘻嘻目前还没有断奶。
  据该活动协办方广州天河深度青少年俱乐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嘻嘻参加的徒步路线是绕大沙河湿地公园绿道一周,全程约5.2公里。
  杜小姐表示,虽然嘻嘻只走完了徒步路线的半程但也完成了活动方要求的拍照任务,因而获得了活动方颁发的纪念奖牌。杜小姐表示参加活动前并不知道会有奖牌,“这是孩子获得的第一个奖牌,我们很开心。”
  家长:平时有锻炼 宝宝中途有休息
  1岁大的宝宝如何能完成近3公里的徒步旅程呢?杜小姐表示,这可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关。杜小姐介绍,他们几乎每周都带嘻嘻进行短途旅行,宝宝也因此有了强壮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或许是有过多次出行体验,嘻嘻适应了户外活动,才能顺利完成。”
  杜小姐告诉记者,嘻嘻在参加徒步时会出现厌倦的情绪,“我们就用路边的小花小草吸引她,增加新鲜感,让她的旅途像寻宝一样,充满乐趣。”在杜小姐与丈夫的鼓励和引导下,嘻嘻最终完成了徒步路线的半程,“最后孩子睡着了,我们就抱着她走完剩下的半程。”
  对于嘻嘻该次的徒步是否属于超负荷,杜小姐表示,作为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但孩子有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宝宝累了,她会停下来的,我们也会让她休息或者抱她,不会让她继续走。整个徒步过程孩子都是轻松愉悦的。”
  据了解,嘻嘻耗时1个多小时徒步近3公里后身体并无异常。
  据了解,当下不少家长都鼓励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在刚刚结束的广州马拉松比赛中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比赛。其中,两岁的恒达小球迷跑完了1/3的迷你马拉松(约1.6公里)。
  对这种1岁幼儿徒步、2岁宝宝跑马拉松等相关的幼儿体育锻炼,市民有不同的看法。
  市民意见
  既锻炼了身体意志又可亲子交流
  对于嘻嘻的徒步行动,不少市民表示赞赏。
  不少市民认为幼儿徒步锻炼益处多多。首先徒步锻炼了孩子的意志。面对社会上存在不少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市民何小姐表示,从小就锻炼身体,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坚强的毅力,对孩子未来的成功很有利。“如今‘0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温室的花朵。嘻嘻父母能那么早培养孩子的毅力是很不错的。”何小姐说。
  其次,有市民认为户外运动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部分市民表示,幼童可塑性强,越早锻炼,身体就越早有承受力,全民运动要从娃娃抓起。
  更重要的是,户外徒步有利于亲子关系健康发展。部分市民认为,父母陪同孩子徒步的过程,就是一个拉近双方关系的过程。市民吴伯伯称,“一些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现在能陪孩子一起徒步,孩子会和父母更亲近些,只要孩子能承受住徒步的强度,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锻炼中易受伤 超负荷影响发育
  部分市民则表示,家长让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徒步3公里是不理智的。
  有市民认为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容易在锻炼过程中受伤。不少市民表示,成人在日常运动中都会有受伤的时候,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在户外运动就更容易受伤。加上幼儿仍不善表达,即使有父母在旁陪伴,也难及时发现。“当妈妈发现孩子累了的时候,事实上孩子已经累了好一会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已经存在。”市民陈先生说。
  更值得注意的是,超负荷体育锻炼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身体发育。部分市民表示,孩子锻炼身体是没错,但超负荷锻炼无疑是揠苗助长,对孩子身体的损害无法预计。“徒步一次可能表面上没问题,但可能留下了隐藏性的劳损,这种劳损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呈现,到时候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李先生说。
  专业人士:
  对于刚学会走路的小孩 徒步3公里属于超负荷
  虽然市民对幼儿锻炼看法不一,但专业人士大多都表示幼儿锻炼应该适度。
  慢性神经痛、关节痛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黄穗翔认为,适度科学运动有益人体健康,“对于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而言,徒步3公里属于超负荷的训练,可能会造成孩童的足弓疲劳性劳损,膝关节亦会负荷过重,造成劳损。如果孩子长期这样超负荷徒步,将会出现累积性损伤。”黄穗翔建议家长对幼童锻炼应适度,切不可超负荷锻炼。
  体能训练与康复专家、深圳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任占兵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运动有益健康,但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过犹不及。”他表示,运动训练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遵循人类动作和体能发展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科学训练。儿童阶段,更应该全面发展孩子的动作技能。虽然走路是人类动作技能之一,但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除了走路,还要考虑抓握,翻滚等基本动作。建议家长不要只让幼童专注于的某一个体育项目,应鼓励孩童多接触不同的体育活动,因为全面发展孩子的动作技能,对孩子大脑各方面功能的开发都有积极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体育老师蔡泽超也不提倡幼儿徒步路程过长,“因为幼儿身体骨骼比较脆弱,超负荷的运动量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弊大于利的。”蔡泽超建议,家长向专业机构咨询并合理制定幼儿锻炼计划,借助专业力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刘诗敏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主题:负重10公斤徒步走公路硬地,一天多少公里算是正常(8小时计)?
&浏览:2189&& 回帖:74 &&
泡网分: 40.964
帖子: 4526
注册: 2002年05月
forest9898_cn:
对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来说,水平移动时,4KM的时速是比较慢的了,5公里是非常正常的速度,稍微刻意一下,不需要跑起来,6KM的时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跑步机我是没有试过,但是GPS我测过多次了。
毋达——又渍:
我没有机会尝试按照这种速度能走几天,因为我们基本都是在山里走,没有这么长的水平路程。
但是可以给你提供这么一个例子:02年从三峡的香溪镇(老镇)行进至牛口,负重25KG,基本沿江行进,无大的上升下降,以泄滩(新镇)为界,前半程为铺装公路,后半程为自然小路,共135华里,含途中短暂休息和路餐,用时12小时30分钟。
这次行进,速度基本达到极限,但当晚我个人并未觉得格外疲惫,需要强调的是,这之前我们已经持续徒步数日,之后又继续徒步数日。
至于负重对行进速度的影响,我个人长期的经验是,只要不是上升,只要不是复杂地形,负重5KG还是15KG,速度变化不大,这一点我可以确定。远路无轻担这种老话,恐怕不足以科学定义现代体育运动,“扯淡”这种字眼,兄台慎用。
至于天气、海拔、体能和精神状态等更多因素,附加上来后自然会导致不同结论,但与我之前的结论并不矛盾。
[老草 编辑于
泡网分: 22.981
帖子: 1254
注册: 2005年09月
远足一开始会比较难受,到达一个顶点之后就舒服多了;
重装徒步,要保持步频和步幅,不要随意改变节奏; 要合理休息,让膝盖得以放松;善于使用登山杖能减轻腿部30%的负担;平路上走5-7 km/h很正常啊,上坡要减 1/3,下坡加1/3;
至于负重,一般的说法是不要超过个人体重的 1/3;部队的单兵负重应该是20公斤吧,这是比较科学的;
说到狗,旅途中能碰到很多有意思的狗;有次在新疆的山上,有条狗在后面跟着大声咆哮,走在我后面的兄弟战战兢兢,我停在原地对狗作了个友善的表情,那狗马上就没了声音,一脸很疑惑的表情,想不出所以然,转身就回去了;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月光光 发表
俺步行速度的数据,是用自行车码表来测量的(推着车子走)。
6公里的时速,已经有部分人跟不上了,7公里与小跑无异。
哈哈哈,我猜想,在骑行过程中,大多推着车走的时候(不包括和女友散步)是因为路况已不适于在车上骑行的原因造成,比如道路连续的上升或……,此时如果是坚持骑行它的时速不会大于7公里的时候会很多。否则,你就不会下来走。这种情况在一天当中连续走一个小时的时候不会很多吧,很多时候是走一段,又有一段可以骑一下,是这样的吗?
泡网分: 180.332
帖子: 22722
注册: 2003年05月
俺步行速度的数据,是用自行车码表来测量的(推着车子走)。
6公里的时速,已经有部分人跟不上了,7公里与小跑无异。
泡网分: 30.481
帖子: 1496
注册: 2004年06月
原文由 forest9898_cn 发表
军队的行军速度是5公里/小时,
普通人行走速度在4公里/小时左右。
楼下的6公里/小时属于慢跑,不信?跑步机上试试看……。
[forest9898_cn 编辑于
14:51] 用登山杖和不用登山杖,用一支还是两支,对速度影响是很大的,用过就知道了
而且,长期锻炼过的,是可以提高的;看藏民转山跟猴子一样在雪线上跳来跳去毫不费力,一天就走完了;当时还有藏民看我们辛苦的样子,要帮忙拉一把,语言不通还是谢绝了,实在是赶不上人家那速度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老草 发表
关于徒步行进速度在下有些经验,供楼主参考。
我精确测量过自己的行进速度,如下:本人身高173CM,在无负重和轻负重、公路或简易公路水平移动、体能正常情况下,舒适时速在5.5-6KM之间,速度再提高一点是没问题的,但那样有有些“赶”了,超出了正常的步幅和步频。我有个朋友,身高腿长都超过我,他的舒适时速略微超过6 ......&&哥哥,你们保持这种水平,在一天中走几个小时,最长的一次走了几天?
原文由 老草 发表
关于影响速度的因素。个人体会,负重的影响相对较小(只要不是极大的负重,比如接近体重1/2),看来“远途无轻物”一说,在哥哥那里都是些扯淡。
你觉着较高的温度和大风对行进的速度影响大吗?
你觉着连续数日的跋涉对体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以至它会反映在行进的速度上吗?
相同距离的路程,不同地理状况,会造成体能消耗上的严重差异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吗,这会给接下来的行进速度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吗?
有后勤保障与无后勤保障……
[毋达——又渍 编辑于
泡网分: 23.328
注册: 2005年08月
都是强人啊。我有前后差不多两年天天踱1小时样子的水泥硬地回家,可能往后走得速度不知不觉快了,觉得挺伤膝盖的。有一次右边的膝盖晚上看着电视,莫名其妙就扭了,贴了好几张膏药才好。让我选择的话,我宁可少看些风景,希望到了70岁还能爬华山。
泡网分: 23.641
帖子: 6835
注册: 2003年08月
原文由 翔悟 发表
同意这个说法,长时间的步行,速度不可能太快,而且还要负重10公斤。 走走就知道了,提高步频或是步幅走两天,习惯这个频率就能走快了。
注册: 2007年10月
原文由 forest9898_cn 发表
军队的行军速度是5公里/小时,
普通人行走速度在4公里/小时左右。
楼下的6公里/小时属于慢跑,不信?跑步机上试试看……。
[forest9898_cn 编辑于
14:51] 同意这个说法,长时间的步行,速度不可能太快,而且还要负重10公斤。
泡网分: 64.529
精华: 1帖子: 18307
注册: 2001年08月
军队的行军速度是5公里/小时,
普通人行走速度在4公里/小时左右。
楼下的6公里/小时属于慢跑,不信?跑步机上试试看……。
[forest9898_cn 编辑于
泡网分: 40.964
帖子: 4526
注册: 2002年05月
关于徒步行进速度在下有些经验,供楼主参考。
我精确测量过自己的行进速度,如下:本人身高173CM,在无负重和轻负重、公路或简易公路水平移动、体能正常情况下,舒适时速在5.5-6KM之间,速度再提高一点是没问题的,但那样有有些“赶”了,超出了正常的步幅和步频。我有个朋友,身高腿长都超过我,他的舒适时速略微超过6KM。
这个数据不是用行进距离除以总耗时得来的,是用GPS实时测得的,并且反复验证过。
问题是,我们俩属于行进速度很快的,我们跟很多人一起走过路,实际上还没有遇到能超过我们速度的人,多数人的时速都在5.5KM以下,每小时5KM左右是大多数人的正常行进速度。
关于影响速度的因素。个人体会,负重的影响相对较小(只要不是极大的负重,比如接近体重1/2),而地形坡度的影响更大,哪怕是平坦的公路,一旦遇到大的坡度,舒适速度可以降低一半,而遇到下坡,时速可以轻易达到7KM。体能状态当然对速度也有影响,不过我的体会是,只要没有伤病,其影响仍然不如地形的影响大。
公路行进远比山间小路困难,对脚的磨损要大的多,非常容易打泡,也非常容易带来一些疼痛。有人认为公路行进最好穿越野跑鞋。越野跑鞋轻便,缓冲好,但我认为最好穿硬底的登山鞋,是不是高帮无所谓,但足底支撑一定要好。徒步行进毕竟是低速运动,中量级登山鞋的缓冲足够了,而支撑比缓冲更重要。
泡网分: 23.641
帖子: 6835
注册: 2003年08月
原文由 就是不高兴 发表
俺可能是属于比较差劲儿的,也可能是现在全民体质都提高了,俺没精确计算过,不过俺有一驴友,体力绝对不在俺之下,他测过,空手时速5公里,还真不能走得慢鸟,得紧捣。
关于负重,以前爬山,70L的包,尽量少装,只带必需品,上称约,28斤,看着没多重,可一上肩........,后来还是雇马驮着。
连续作 ......&&最后两三天走的是比较快,负重轻了,看见人啊车啊漂亮姑娘啊什么的心情也好了。但是每天走的时间比较短。4、5个小时之内吧。那时候目的地已经明确了,就是另外一个同学家。
前几天在草原里紧张,怕万一有个狼什么的跳出来。基本上从天亮走到天黑,看见蒙古包了就借宿或是露营。那时候没有手机,被狼吃了也没人知道你是谁,紧张忐忑了一路。另外负重也大,出发的时候必须带5L水,草原上水泡子里的水不敢轻易喝。不过走到了哈斯哈图石林的山巅向下看去,终于觉得这一路的苦没有白吃。
回来算了一下,草原里大概走了180-200km左右,连草原带山地溜溜达达的玩80km左右。从草原出来沿着公路走到同学家80km左右。
原文由 靓到想毁容 发表
唉,俺骑小摩托还给群狗赶下沟去过~~ 是啊,单只狗不用怕,弯腰装做捡石头就好了。群狗难对付,不过真咬得少。起哄得多。只要心不慌,沿着路蹬一段就没事儿了,我遇上的狗都不追远。另外村庄里的狗多数白天栓晚上放,所以问题也不大。最惨的一回是在草原里,牧民的狗白天放晚上拴,弯腰也没石头可捡,结果屁股上被咬了一口,裤子也撕烂了。就带了一条裤子,于是光着屁股走了半天找到个有针线的蒙古包才算勉强把屁股遮起来。回家之后打了七针狂犬疫苗,屁股肿了一个月。防疫站发了俺本狂犬病常识,看完之后吓得俺都要写遗书了。
泡网分: 60.868
精华: 1帖子: 13660
注册: 2000年10月
按平均时速4公里计算,每天30公里是非常轻松的。
如果人比较多一起走,一天走个上百里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以前单位的几个新领导组织小规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走了西南的一小段,最后算下来平均每天走了近百里乡村公路,那个队伍可都是35~50的中层干部,而且走的是高高低低的山区公路。
泡网分: 69.269
帖子: 1518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蜡烛图小仙 发表
你还爬山啊。嘻。还不如我 没办法,岁数也不小鸟~
泡网分: 69.269
帖子: 1518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老顽童 发表
“他测过,空手时速5公里,还真不能走得慢鸟,得紧捣。”
时速5公里不算慢,得使劲走。但是如果好路遇到慢下坡、精力充沛急着赶路、天快黑了距离最近的投宿点还有好几公里......这时候时速超过6公里是常有的。
“连续作战就更没法儿和前辈们比了,最长只走过三天,还是有很大很大水分的三天~”
连续走一周以后就好了! 同意,他走的是平的大马路,要是赶路应该会快些吧~
没赶上前辈那个锻炼人的年代,但俺认为长期大量超负荷运动对绝大多数人的身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关节,年老了会有反应,所以俺一直觉得职业运动员是在拿损害身体换取荣誉,确实很艰辛~
您老也要多注意身体呀~
泡网分: 9.48
注册: 2007年07月
原文由 就是不高兴 发表
俺可能是属于比较差劲儿的,也可能是现在全民体质都提高了,俺没精确计算过,不过俺有一驴友,体力绝对不在俺之下,他测过,空手时速5公里,还真不能走得慢鸟,得紧捣。
关于负重,以前爬山,70L的包,尽量少装,只带必需品,上称约,28斤,看着没多重,可一上肩........,后来还是雇马驮着。&&你还爬山啊。嘻。还不如我
泡网分: 36.438
帖子: 3501
注册: 2002年04月
1000块的美丽达勇士就很好了!足够骑西藏了!
自行车在公路上保持20公里时速很轻松.负重也能多些!要是纯徒步实在是太浪费时间.前一段时间见一牛人徒步走全国 的李文军.拉一自己改装的平车.看他速度也就是3公里的样子.真的很慢!主要是人家有时间 楼住有吗?人家用2年时间走全国.  
泡网分: 58.267
精华: 1帖子: 9110
注册: 2002年05月
原文由 且共从容 发表
3 机动能力提高明显,临时起意换个地方玩玩就不说了,俺有很多次被狗追的经历,但是俺可以拍着胸脯说,只要骑着自行车,就没被狗追上过!没骑车的时候。。。唉,不说也罢。唉,俺骑小摩托还给群狗赶下沟去过~~
泡网分: 25.67
帖子: 3016
注册: 2005年05月
还是自行车吧,锻炼环保轻便负重都行
无忌交流论坛版主
泡网分: 146.504
精华: 14帖子: 50042
注册: 2000年06月
原文由 就是不高兴 发表
俺可能是属于比较差劲儿的,也可能是现在全民体质都提高了,俺没精确计算过,不过俺有一驴友,体力绝对不在俺之下,他测过,空手时速5公里,还真不能走得慢鸟,得紧捣。
关于负重,以前爬山,70L的包,尽量少装,只带必需品,上称约,28斤,看着没多重,可一上肩........,后来还是雇马驮着。
连续作 ......&&“他测过,空手时速5公里,还真不能走得慢鸟,得紧捣。”
时速5公里不算慢,得使劲走。但是如果好路遇到慢下坡、精力充沛急着赶路、天快黑了距离最近的投宿点还有好几公里......这时候时速超过6公里是常有的。
“连续作战就更没法儿和前辈们比了,最长只走过三天,还是有很大很大水分的三天~”
连续走一周以后就好了!
泡网分: 15.403
注册: 2007年04月
我看应该继承屋脊的风格,改推荐徒步鞋得了
泡网分: 69.269
帖子: 15181
注册: 2003年01月
原文由 且共从容 发表
就像前面老顽童说的,走两三天之后,速度就能提高上来。这个俺试过。最后几天10kg负重左右的情况平均每小时6-7公里。应该没记错,因为最后两天是沿着公路走的,一边数路碑一边算休息时间。
俺可能是属于比较差劲儿的,也可能是现在全民体质都提高了,俺没精确计算过,不过俺有一驴友,体力绝对不在俺之下,他测过,空手时速5公里,还真不能走得慢鸟,得紧捣。
关于负重,以前爬山,70L的包,尽量少装,只带必需品,上称约,28斤,看着没多重,可一上肩........,后来还是雇马驮着。
连续作战就更没法儿和前辈们比了,最长只走过三天,还是有很大很大水分的三天~
泡网分: 30.481
帖子: 1496
注册: 2004年06月
春节刚走雅江大峡谷入口和南迦巴瓦,背60升大包,重量约20斤
下午3点半出发,6点10分到达南迦巴瓦观景台,距离18KM
6点半再次出发,9点到达直白村,距离约14KM
全程土路,能通卡车,有不大于30度的上下坡,海拔约2000上下,使用登山杖
4年前走阿里转山,全程56KM,可以一天半约12小时走完,全程海拔
[musclepower99 编辑于
泡网分: 23.641
帖子: 6835
注册: 2003年08月
原文由 就是不高兴 发表
就算不负重,时速6公里以上也真不算慢鸟~ 就像前面老顽童说的,走两三天之后,速度就能提高上来。这个俺试过。最后几天10kg负重左右的情况平均每小时6-7公里。应该没记错,因为最后两天是沿着公路走的,一边数路碑一边算休息时间。
原文由 子非鱼 发表
我觉得5KM就不错了,比较靠普
俺曾在海拔,18Hr徒步55Km
平均下来每小时才3KM
(含吃饭休息)
[子非鱼 编辑于
23:15] 俺没走过那么高的高原,但是在内蒙草原(海拔),徒步横穿过锡林郭勒草原和周边的一些山地,那时候没有GPS,只有指南针。从地图上看全程300-350km左右,连走带玩一共十天。算算实际走路的平均速度(有日记记载出发时间和休息游玩时间),平均超过了5km。问题是我走的肯定不是直线,在草原里经常遇上一大片一米多的高草,基本上是几步一转弯的。
原文由 秋后的蚂蚱 发表
自行车太贵。。。。
我周日用了3小时45分步行22公里,不过就背了一机2镜,主要是走硬地脚受不了,很疼。 走山路曾经一次5个半小时25公里,当然海拔不是很高,脚不算疼,就是累。 沿着公路走进餐可以到附近的小镇上,这个不是问题。 没错,破自行车也行啊,天津小厂产的新自行车,好像才不到200块吧。俺理解徒步旅行主要的适用范围是没有公路的山区、草原或其它自然风貌地带。俺也走过,不过那是大学时,那时候俺在校里是m前三,因此那时候体能好,前两天不适应,适应了就好得多。
有公路情况下有辆自行车的好处如下:
1 距离增幅明显,公路车在山区公路平均时速可以达到10-15km/h,山地车低一些。如果是平原,公路车20km/h以上不成问题。普通自行车只会比山地车快。如果自行车不好,你可以到目的地就送人或扔掉。然后坐大巴回来。
2 携带给养和装备的能力提高极大,自行车负重20kg绝对不会有太大压力,即使你背着包。别小看这增加的10kg,能带很多东西。
3 机动能力提高明显,临时起意换个地方玩玩就不说了,俺有很多次被狗追的经历,但是俺可以拍着胸脯说,只要骑着自行车,就没被狗追上过!没骑车的时候。。。唉,不说也罢。
4 。。。。
因此,LZ要只是玩玩走走,骑车更舒服一些,虽然这样不用打扮得非常专业。要是纯粹的徒步爱好者,那就另当别论了。
注册: 2008年02月
各人会有差异,有些会较大。
通常情况,对多数人,平均每小时步行5公里,那就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不是只走一小时)。
你要知道你涉足的地区是个什么情况,气候条件,地理状况。
走的是城乡公路还是山野荒漠,这会让你背负不同重量的给养(水的多少)和装备,以及路况本身的影响,都会影响到行进的速度。较长时间的徒步需要不断的针对体能和心理做出调整,科学的休息,能量补充。很多东西都十分重要。找一些有这项运动经验的专业点的人士去咨询一下吧。不同的路线会有极大的差异。如果是运动,那就必须是科学的。必须考虑的东西有很多……。
负荷递进的登山对体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毋达——又渍 编辑于
无忌交流论坛版主
泡网分: 146.504
精华: 14帖子: 50042
注册: 2000年06月
当时走路是文革期间的步行串连,共走了1千多公里。在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买了老太太的裹脚布当裹腿,倒不是保护小腿,而是为了看起来像红军。长途徒步貌似能强身健体、治疗百病,包括扁平足,足弓很有弹性并且有力。步行期间以及随后很多年似乎没有得病。步行的好处是能够仔细观察沿途美景,穿过平原、大山、丘陵,将一条河流从大河走成小溪直到消失,再翻过分水岭将另一条小溪一直走成著名的大河!
注册: 2008年02月
原文由 老顽童 发表
这个我走过,开始一天30km以内为宜,几天后就可以达到50km。一个月后每天70km不会感到累。徒步长途很费食品,每餐1斤多粮食。需要一些技巧,主要是身体重心起伏要很小。
据说人一生步行的总里程是有限的,楼主注意不要一下把指标用完...... 听说经常走路能走成扁平足?真有此事?
还有走路一定要穿靴子,不能穿那种没有脚脖子没有保护的,我去年把脚后给拉伤了,养了快一年才养好,受伤后不能跑步,一跑就疼。
泡网分: 45.729
帖子: 8253
注册: 2004年11月
感觉装备很重要,一定要舒适而且适合自己
我个人是不适合完全徒步负重旅行,我这身子板儿简直是受罪
泡网分: 22.981
帖子: 1254
注册: 2005年09月
资深这么走70公里,腿上是不是得打绑腿了?
无忌交流论坛版主
泡网分: 146.504
精华: 14帖子: 50042
注册: 2000年06月
这个我走过,开始一天30km以内为宜,几天后就可以达到50km。一个月后每天70km不会感到累。徒步长途很费食品,每餐1斤多粮食。需要一些技巧,主要是身体重心起伏要很小。
据说人一生步行的总里程是有限的,楼主注意不要一下把指标用完......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会举办徒步走活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