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是谁主张建的怎样计算来水流量

三峡水量那么大,万一溃坝会发生什么后果?
假设由于某种不可抗力因素(战争,天灾,人祸等)导致三峡溃坝,有什么后果?三峡又有哪些措施确保安全?
327 个回答
——————更新感谢各位知友的捧场,让这个答案在默默无闻几个月之后成为高票之一。最初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我的目的是很简单的。我摘录蔡其华女士(长江水利委员会原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的文章,只是想告诉各位,三峡溃坝问题是贯穿了三峡工程立项、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整个过程的。在这其中,水利工作者、政府以及军方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保证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并在遭遇特大不可抗的事故后不至于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所以想看干货的各位,请直接拖到最后,或者去知网下载蔡其华女士的文章《关于三峡水库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梁启超说“天下唯庸人无誉无咎”,评论区里有人不认同我的答案,我也是高兴的。请有异议的各位说出问题,大家有理有据的讨论就是了,但是类似于“难道三峡工程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这样的问题,我是不会回答的,见谅。—————— 补充这个答案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没人理睬,本来已经淡忘了,但最近几天陆陆续续多了几个赞,又让我想起当时答题时的怨念。我实在不能理解,三峡溃坝后果明显是一个学术问题,且不说web of knowledge,难道大家都懒得去知网上看看吗?有人说,三峡水量多大啊!三峡溃坝还不得把长江中下游都淹了?三峡水库设计水位(175m)下的库容只有220亿方;遇特大洪水的满库容约300亿方;真要到了有战争预兆的时候,会降到145m甚至更低,只有100多亿方。那么长江中下游有多大面积呢?平均下来能有多少水深呢?我不想去细算了,但粗略估计就知道恐怕还没有一场暴雨的水多吧。而且要知道,三峡水库不是湖泊型水库,而是河道型,三峡水库的淹没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但平均宽度只有1.6公里,长度则达到650公里左右。换句话说,水库的水并没有全部壅在坝前、等着坝一垮就全部泻下来,恰恰相反,水库尾部的水流到坝前都需要数天的时间,这样一个逐步下泄的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大坝处的流量、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再加上长江河道泄洪、洞庭湖调蓄和公安分洪区的综合运用就可以减轻洪水灾害。有人说,三峡大坝多高啊!要是坝垮了的话,流量和水能该有多大啊!水冲下来还不把下游都毁了?要知道三峡大坝是重力坝,是钢筋混凝土铸成的。什么样的炸弹能把这些混凝土全部炸成齑粉呢?就算是整体结构被破坏,也会剩下一块一块的混凝土堆在那里,也能限制一部分流量、消解一部分水吧。退一万步讲,三斗坪下游几十公里的高山峡谷也不是吃素的,它们像漏斗一样会限流、会消能;而且如果启用了分洪区,下游的水能和流量也会大大减小。有人拿75.8溃坝来说事。但是请注意75年溃的是土石坝!所谓土石坝,简单说就是土和碎石夯起来的。大家都知道土会被水冲走,使得坝的豁口短时间内急剧变大。可三峡是重力坝啊,那就是一座山,而且是跟花岗岩基岩紧密连在一起的啊,有谁见过一座山被冲走的嘛?而且75年那是在河南,河南什么地形?宜昌又是什么地形呢?还有人拿98年的洪水说事, 说98年的洪水都惨成那样,三峡溃坝不得更厉害?要知道98年的洪水是全流域的……什么是全流域呢?简单说就是到处都持续暴雨,下游的水排不出去,所以被淹了,而不是上游放下来的水把下游淹了。蔡其华的文章里面只提到溃坝后沙市的最高水位,为什么是沙市呢?为什么不是武汉,不是南京呢?因为,根本就不关武汉、南京的事嘛。当然,下游水位的上涨肯定是有的……————————————忘记了是哪天的原答案
三峡大坝人防问题历来为设计人员所重视。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长江委曾针对三峡水库做过各种方案的溃坝试验研究。在论证过程中,枢纽建筑物专家组邀请国家人防委员会、总参工程兵部等有关单位专家参与充分讨论,提出了三峡工程人防问题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基于现代战争有征兆可察,且重大水利设施一般非为战争的首批攻击对象,有可能预警放水。降低战时运用水位,是水库工程经战争实践证明有效的主要人防措施。在三峡工程枢纽建筑物设计中,已考虑战时与平时运用相结合,泄水建筑物有大泄量的底孔,下游河道允许泄量相对较大。
按下游河道允许泄量下泄,降低水库水位所需时间较短,由正常蓄水位 175 米降至 145 米、135 米的时间最多为 7 天。此时,水库库容仅 103 亿~170 亿立方米,溃坝影响大为减轻。三峡水库下游有 20 公里长的峡谷河段,坝下游 38 公里的南津关峡谷底宽仅 200~300 米,对溃坝洪水将发挥约束、缓冲和消减作用,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
溃坝模型试验表明,在大坝遭突然袭击严重破坏发生溃坝时,由于狭长峡谷所引起的缓冲作用,可以减轻危害,荆江两岸不致发生毁灭性灾害。水库战时运用的适应能力,既取决于枢纽工程本身的性能和固有设备的能力,也取决于下游河道的过流能力以及分洪措施等。水库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 145 米时,如发生溃坝,当下游枝城河道泄量小于 5 万立方米每秒时,沙市水位不超过 45 米,下游堤防可避免溃决;当枝城河道泄量达 6 万立方米每秒时,沙市水位达 45.63 米,超过堤防设计水位 0.63 米,通过荆江附近蓄滞洪区的运用,经战时抢险,可保荆江河段两岸大堤安全。
为了尽量减少溃坝损失,战时水库运用水位控制在 145 米,必要时短时降到 135 米甚至更低,是可以减少溃坝损失的。 摘自:蔡其华. 关于三峡水库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中国水利报, 2011 年6 月2 日第 002 版.广告一下,本人另有一个关于防洪减灾的回答,不断更新中,欢迎探讨。
关于论证小浪底、洪泽湖大堤、核电站、化工厂之类的同类高附加伤害目标选择优先性的回答被删了……我的本意是就最高票回答的衍生:能够使三峡大坝溃坝的灾害的后果,可比三峡大坝溃坝本身严重多了。三峡都炸溃坝了,同等附加伤害的目标敌人打起来也不会有啥顾忌了,除了没有严重的辐射残留问题和毁灭的速度慢一些外,全面常规战争的破坏力实际上是可以不亚于核大战的。大坝溃坝洪水和一般洪水的区别就是,洪水是以一个巨大的波峰向下传播并沿途衰减。洪水规模和水库蓄水量,溃决口底部高程、宽度,溃决历时,下游河道及沿岸地区的糙率、地形、距离有关。大致的相关关系简单动脑就可以想到,具体计算我不熟(我是电工,不是水工)。以往的溃坝事故当中,拱坝失事的坝肩失稳、土石坝的漫顶冲刷、渗流破坏发展过程是极为迅速的,可在数小时内发生,并导致大坝完全损毁;而三峡是混凝土重力坝,这类坝设计主要考虑扬压力,也就是渗透水的浮力和压力,从20世纪初工程学界注意到扬压力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重力坝开始,从未有高重力坝由于扬压力失事,所以要让这样一个重力坝失事,只有通过外力破坏坝身结构来实现,也就是硬啃混凝土。而且由于混凝土的抗冲刷性,溃口很难扩大。三峡大坝本身有一系列开孔,比如船闸和升船机,压力钢管引水管道,但是这些开孔即使被破坏,其溃口的尺寸较小,并不会显著的增加本来很大的长江的流量。要造成显著的流量增大,需要一个百米级的大溃口,这么大一溃口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就三选项,要么核弹;要么把三峡交给专业爆破工程队,用几个月的时间打洞装药做准备;要么在三峡库区搞几条船,每条塞上千吨炸药,在坝前找对地方沉下去炸——后两种情况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才有可能的。三峡溃坝的有关论证和试验在50年代就陆续开始了。大致结论是百万吨级核弹可以在三峡上面开一个1km的口子。就算两到三枚百万吨级核弹袭击,完全溃坝,下游宜昌至枝城河谷地带及葛洲坝将全灭。由于峡谷地形的限制和缓冲,三峡本身非常狭长的水面限制,到达枝城的流量仍高达20~30万立方米/秒,而枝城流量超8.2万立方米/秒的情况下荆江大堤将溃决,洪水漫堤将向江汉平原及洞庭湖湖区倾泻。三峡论证时,论证了无三峡工程控制长江中游洪水的情况下,1870年洪水(宜昌流量10.5万立方米/秒,15天洪量为975.1 亿立方米,30天洪量1650亿立方米)在枝城附近向北溃决(溃口1,.5km宽,溃决流量约8万立方米/秒,24小时内溃决水量52亿立方米)的结果,江汉平原瞬时死亡人数超50万(1979年人口密度),1700平方公里面积遭到毁灭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通过西凉湖、武湖、东西湖紧急分洪381亿立方米超额洪水,汉口水位超过29.73米水位时间可以控制在16天。——《假如1870年荆江洪水再现江汉平原洞庭湖区灾情难以想象》彭登模 《中国水利》 1992但是按我在被删除帖子中所说的,三峡汛限水位145库容约为170亿立方米,相对于长江中游的分蓄洪区规模而言并不算大,在枝城附近溃决后,一部分洪水向南进入荆江分洪区,经荆江分洪区和洞庭湖松滋等口门进入洞庭湖;一部分洪水向北溃决,进入江汉平原,由于地势低平淹没面积巨大,但洪峰流量将迅速削减。三峡满蓄情况下,每天按荆江6万安全流量可最大下泄52亿流量,有时间预警下可迅速降低水位,10天内可以基本卸空。即使高水位溃坝,由于洞庭湖,主要分蓄洪区都是空的,除溃坝洪水波冲击范围外,武汉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也就是说三峡溃坝的主要受灾地区,除下游峡谷段遭到毁灭性破坏外外,主要受灾区域为湖北荆江两岸江汉平原及洞庭湖湖区,影响数千至万余平方公里,其损害大致相当于无三峡时1870年洪水溃决的数倍到十数倍水平。死亡人口数量在数百万人水平(宜昌、荆州等几个主要波及地区总人口不到2000万,还得扣掉在山上住的)。而把这两核弹扔武汉,或者在江汉平原地爆也能搞死差不多的人。现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峡在核大战时吃百万吨级核弹的年概率与1870年洪水的水文概率(0.001/年,实际上就来了两回)有几个数量级的差距了。简单的算,不考虑一般年份的防洪效益及其他发电、航运效益,三峡吃百万吨级核弹的年概率如果小于十万分之一,那么三峡针对1870年级别稀遇大洪水的防洪效益将抵消其遭到破坏的损失。
答主好像逗比了,有点答非所问了,当时想的是首先你连弄溃坝都做不到,还考虑什么后果,结果写着写着就歪了,写的时候很匆忙对不起。。。。。另:答主非水利专业人士,是个工科狗,比较喜欢和水有关的结构物,工科狗喜欢搜集资料,就把平时的资料放出来,和更多人分享观点。第一·三峡是重力坝,相当于自身墩起来的一座山,常规打击很难破坏,核打击的话效费比太低,都打中部了,不如打击东部经济人口密集区,第二三峡选址三斗坪,当年选址一共有15个参考坝区,结果选址三斗坪原因就是三斗坪地下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天然地基强度好,所以地质灾害不用担心。第三三峡向下有数道弯曲,天然弯曲的河道会减缓水流,在三峡下游还有葛洲坝,也会保障下游安全。第四三峡设计时,水利部模拟过溃坝1000米 700米和400米,在经过科学的实验模拟后才通过现行的修建计划。最后
战时肯定会减少库存,来保证即使溃坝的水头也不会太大的。三峡最大泄洪能力是每秒11万立方
11 x24=95 亿立方,三峡库容才多少?393亿方,几天之内三峡库容就能清空综上,三峡工程是无数专家用无数的数据思考出来的,三峡筹划了一个世纪,无数工程师为解决种种问题也思考了一个世纪,关于建和不建撕逼了太多,可以这么说,现行方案是经过无数考虑的最优方案。另外央视有个三峡的纪录片,全景展示了从提出,到规划,到撕逼,和最终的批准施工。
超过200个赞了,得做一下更新。网上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多是近些年的,以描述工程、美景为主。想要找些专业性强的东西还真不容易。一方面是三峡水库建成后迅速成为了旅游景点,网上能找到的多是外观、水位、旅游等信息。另一方面,三峡水库的论证工作完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多数资料为纸质,即使数字化了也难得流出到网上。原答案凭记忆写了些关于三峡垮坝的分析,基本无数据支撑,专业程度与几位高票答案相差很远。补充强调两点一、三峡水库垮坝的可能性极小,一旦战争的烈度达到能摧毁三峡大坝的程度,那是灭国亡种的问题,三峡垮坝在这种问题面前不值一提了。二、举全国之力兴建、举国关注的三峡工程,真的不存在豆腐渣的问题。这点不想多讲,用脚后跟考虑一下就行。如果按我的看法,倒不如说在安全考虑上层层加码,造成工程安全的余富很大,事实上有点浪费。———————————————————— 原答案——————————————————不查资料了,凭记忆写答案吧,纯原创。唯一能造成三峡水库垮坝的因素是核战争。这是经过反复论证后的结论,参见有关文献,相信百度上也能搜到很多。(搜了一下,还真不多)如果在满库情况下遭到核打击造成垮坝,后果会怎样呢?影响因素有三条:1、三峡水库的库区地形特点。2、三峡坝址至三峡出口的地形特点。3、三峡出口以下的地形特点。分条解释:1、三峡库区细长,从三斗坪到重庆200公里,全程高山耸立,这种存水的形式,在水利术语里,叫槽蓄。形象一点讲,三峡水库像一只装满了水的水龙带,如果突然打开袋口,水会渐次涌出,不存在整库几百亿立方米水同时通过同一断面涌出的情况。这与758失事的板桥水库不同,板桥水库像一只水盆,打破后整盆水从缺口迅速涌出。2、印象中,从三峡水库坝址三斗坪到三峡出口宜昌,有90公里峡江(长江委蔡主任说是20公里,是她说的对)。这段峡江中超过90度的急转弯好像有9处。溃坝的洪水在这90公里细长弯曲的峡江中折冲激荡前进,洪峰会迅速衰减。经过计算、和模型实验,我印象中在三峡出口处,洪峰会衰减到10米左右(相对于原江面而言)3、三峡出口以下,基本一马平川,有巨大的洞庭湖和荆江分洪区做为承泄区,加上荆江大堤溃堤后,洪水会慢散,洪峰迅速衰减。不会对武汉造成太大威胁。洪水的行进,是有速度的,记得三峡上马前,还按照荆江大堤夜间溃堤和白天溃堤估算死亡人数。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通讯、交通、社会动员能力下估算的。三峡水库的论证,从孙中山时期就已开始,期间论证了无数的方案,做了无数的勘探、调查。三峡工程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是国际坝工史上的典范。工程本身不存在垮坝的可能。手机码字,无法提供更多数据,只好定性的说一说。————————————————补充————————————————再补充强调一下,三峡工程本身很安全,以上讲的只是最坏的一种垮坝情况。如果中国与别国发动核战争,是有可能造成三峡垮坝的。如果真的发生核战争,恐怕绝大多数人盼的是快点在老子头上丢一颗核弹,痛快死了算鸟,那时真不会有人关心三峡水库垮不垮呢。
这个问题学水工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吧,每个学水工的同学应该都有去三峡实习过,实习的第一天一般都是听讲座,那个讲座的老工程师应该都有说过。理论上说三峡是不会因为自然原因溃坝的,最大的可能是战争。如果你去旅游,导游会告诉你的官方说法是大坝属于联合国公约规定的战争中的保护建筑,不能炸的。当然这只是官方说法,实际上以我朝对本土安全的敏感,基本上什么事都做过最坏打算的,我们做过溃坝实验,结果是湖北的同志们赶快跑,湖北是基本完蛋了,尤其是宜昌的人,三峡就在你们那,当然你们最惨。影响大概是到上海可以结束(注意,这个结束不是没有影响了)。综合考虑的结果是,代价我们可以承受的起。顺便说一下,湖北的朋友不要太害怕,就算出问题了,也有你们的反应时间,宜昌是可以大约24小时的反应时间。要知道,三峡下面还有个葛洲坝呢,当初设计葛洲坝,就有着万一要是三峡出问题了,可以靠葛洲坝来争取反应时间的目的在。当然,最重要的目的是作为三峡的反调节水库。。。。。。。我怎么觉得我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大家应该只是开玩笑的吧,以防万一,我还是申明一下,我所说的都是最坏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各位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担心出门的时候被车撞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还大点。
三峡如果溃坝了,一般来说是三种情况世界核大战,人类社会进入核冬天政权总崩溃,中国失去基础的国家能力大地震、陨石坠落等世界级自然灾难这三种情况下来,都是至少数亿人死亡的结果,而三峡溃坝本身根本不算是个事儿
发现很多人还是纠结于溃坝的后果,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下面这些问题:1.假如有一天太阳黑子大暴发,导致地球上的无线通信彻底毁灭,那么晚上我不能跟女朋友打电话了怎么办?2.假设世界上连续发了很多场洪水,所有的小麦产区都淹了,可是我不喜欢吃大米只喜欢面食该怎么办啊?3.假设外星人侵略地球,而且是可以改变物理规律的高等外星文明,导致地球上的计算机全都不能用了,明天的LOL我不能签到了可怎么办啊?其实题主担心三峡溃坝的灾害,和上面这三个扯淡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能让三峡溃坝的灾害,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已经远远超过了让中国完蛋的范围,那是要让整个地球一起完蛋的节奏。至于为什么有这个判断,上面的专业论述已经很多,不浪费篇幅了。
作为一个外行我不懂,但我看过个老师的论述,贴给楼主。以下是内容:=============== (1)“隔行如隔山” 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也是我平时绝少参与其他行业论战的原因。对于三峡这样的巨型工程,国内外水电界、环保界内部虽也有一些争论,但都已经非常深入和细致了,而微博或微信上对XX年一遇洪水、诱发XX大地震等看似头头是道的分析,从业人员都是当作笑话来看的。用Google搜一搜,会发现也有一些行内人士站出来解释和反驳过,但都被反对的声音淹没了。从我另一个长篇回答《 如何衡量建设一个水电站的造价,规模,造价,回报率?》可以看出,水电站的规划和设计是非常严谨的过程。像三峡这种巨型工程,光设计费就有上百亿,从水文与水能研究和规划,到十几万米的钻孔和分析,到建筑物的选址比选和结构设计,最后再绘制详细的混凝土钢筋图。数百人花十几年来研究和计算,设计成果要用汽车装(基础资料要用火车装)。即使是这样,在大大小小的方案审查会上,专家或领导还是会提出一堆或内行或外行的问题和意见,建设单位就再花千百万去做模型试验和专题研究,如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河道水力学模型、坝址地质力学模型、蒸发对气候的影响等。几千亿的人民币,不是随随便便就投下去的。这里无法一个个展开说,我只能拍着胸脯说,请你相信, 外行能想到的技术问题,内行早已想到过,这一思路甚至对任一理工学科都通用。下面我针对性地解释题干中说到的几个问题。 (2)解释几个问题 长江防洪角度 我注意到维基百科上甚至有“三峡大坝防洪能力误读事件”这一词条,这个我要解释一下。首先,水文气象学中讲到的“百年一遇”并不是精确地指大约百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是指每年出现的概率是1%。同理“千年一遇”指的是每年0.1%,“万年一遇”指的是每年0.01%,"20年一遇“就是每年5%。0.01%的数据也不是在一万年的资料中翻出来的,而是根据50或80年的资料计算出来的。这种“N年一遇”的说法我曾有机会向郑守仁和张超然院士请教过,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很容易让公众误解。对于维基百科这个词条里提到的前后说法不一的问题,是新闻题目过于简略造成的误会。实际上严谨而又简略的说法是这样的——“三峡面临0.01%洪水时大坝不垮,但已无暇发电,仅能全力泄洪,其下游如同没有三峡一样需要直面洪水;三峡面临0.1%洪水时仍有余力发电,甚至能帮下游抵挡一阵以便人员撤离;三峡面临1%洪水时如大军阵前横刀立马,拦蓄所有洪水力保下游无虞”。这样是不是很好懂了?根据史料记载,长江最大的洪水是1860年的每秒9万吨,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的1998年洪水仅有每秒6万吨。而三峡1%的洪水就已经考虑得很大了,是每秒8.37万吨,0.1%达到每秒9.88万吨!再遇到1998年洪水我横刀立马啊!再遇到1860洪水也不会死人啊!这样一想有没有感觉大坝很牛逼? 能源发展角度 对政府而言,三峡工程必然收益大于投入,几千亿买来的防洪能力提升、供电能力提升,那是官员的政绩。这里不解释“收益都是央企的不是百姓的”这类政治问题,单论能源战略。华东和华中地区的朋友前几年可能都会有被“拉闸限电”的悲惨经历,这几年可能就好一点了,因为多个水电核电已经投产了。国家要解决GDP增长、解决新增就业人口,就要不断地开发生产力,那么就必然要用电。可是,煤的产量是固定的,煤矿企业早已火力全开,但还是不够火力发电厂用,不上水电怎么办呐。何况开发水电是很划算的。三峡平均每年发850亿度电(根据江水流量略有浮动),这是什么概念呢?2013年黑龙江一省全社会用电量是850亿度,湖北一省全社会用电量是1600亿度。三峡发的电,每度由电网公司以0.25元的价格收购,这一年就是200亿元,十年就回本了啊,再往后简直就是印钞机!何况水电站是没有“寿命”这个说法的,像网上说三峡大坝寿命只有60年我只能呵呵一笑。三峡专门留了170亿立方的库容给泥沙,现在每年仅有1.5亿立方泥沙留在库内,将来由于上游开发,还会逐年减少。大坝只要不垮这电就能一直发下去。所以国电、华能、华电等五大传统电企,也争着抢着去建水电站,因为真的一本万利啊(三峡由于移民工程浩大,所以成本还算高的,一般水电站5~8年回本)!2008年金融海啸前几年,用电量巨大,煤价暴涨,那几年电力企业在火电板块都是亏的,谁水电站建得多谁笑! 环境保护角度 发达如美、法等国,上世纪都已经把国内水电站开发完了,所以这些国家官方现在也很少指责中国的水电开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比起粗放式建设的火电厂的碳、硫排放(正规大火电厂要好得多),水电已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因为水电基本上是“零排放”(相对水电站对发电量的贡献,建设时的哪些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毛毛雨)。在哥本哈根国际会议上,中国承诺在2020年减少碳排放,方法之一就是用水电换下小火电,这也是受到国际一众环保组织、环保强国的认可的。比起小火电排放到大气中不知道今后怎么处理的碳和硫,水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可控”的。网上流传的水蒸气逆袭、库区地震肆虐其实是不符合科学常识的。近十年国内外灾难都在增多,不能把什么都往三峡水库上扯吧。看看地图,水库对长江水位的抬升不过是一丁点,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的。 对百姓是好是坏 分开看吧,移民的和不移民的。移民我后面讲。不移民的恐怕还是好处大,要不是便宜的水电和核电,电价早涨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几年通胀那么厉害,可是电价基本上没涨啊,华东华中的同学们你们都是三峡的受益者啊。说到国家层面,财政投资是有规划的,比如每年5000亿给医疗、5000亿给教育、5000亿给能源,这钱不投能源也不会发到我们每个人手里,我们只管拼命干活交税好吗!不建水电站他们也不会少收税好吗!至于说到造福百姓,谁知道!百姓只要收入、社保越来越高,花销越来越少就好了啊。 (3)负面影响 干货来了!现在真正让行业内人士头痛的,是这样三个问题,以后吐槽请集中在这三点上。 移民 移民的同志们牺牲太大了!尤其建三峡的时候,国家在移民这一块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研究不透、补助不足、扶植不够。领导一声令下,搬!多少人离乡背井。这是当时国家治理手段的严重缺陷,留下了诸多遗留问题。所以现在矫枉过正啊同志们!现在的要求是”先移民,后建设“,移民规划做不好工程不许干!居民新址选得不满意重新选!我们做一个乡镇的安置规划给他做了九遍啊!九遍啊!施工图都出了,结果乡长说换位置!说原址风水不好!但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工程上的问题可以用计算解决,社会学上的问题就复杂了,现在看来再好的点,居民移过来之后生活得好不好,很难讲。 生态 鱼道根本没用的好吗!你引鱼装置火力全开它也不来的好吗!那是长江啊,多少水生动物、库区植物都会死的,会绝种的!人类的发展对动植物的影响简直是碾压啊,动植物在人类面前都是战斗力只有0的渣渣啊! 环境 我们有时在怒江、雅江上选水电站站址的时候也会觉得内疚。青山绿水啊,会消失的啊。挖山啊,真的是绿油油的山啊,全炸了啊!有时候我们也想,真的不要建了,不要建了,核电快快发展,我们也节约用电,国家你环保法律严一点,让我们这帮孙子小心一点,给孩子们留一点东西吧。
很多同行说的很好了,但发现评论里很多行业外的朋友不能理解,为什么题主问溃坝会怎样我们却回答溃坝的概率很小。问题出在对溃坝的理解,不说专业名词,打个比方,大家把大坝和两岸山体想像成一个水盆,现在我在盆上凿个洞,水会漏。但那不叫溃坝叫漏水(并不贴切,一时想不到更合适的例子,同行轻喷)。溃坝相当于这水盆突然的,啪,碎掉了,或者啪,整盆水缺了很大一大块,哗啦,水体瞬间倾泻而出…我们水坝和两岸山体又不是玻璃陶瓷做的,比起溃坝我们更担心泥沙问题,长期缓慢累积下来的环境问题。另一个要说的是一个情况,哐当,体量足够的物体掉入盛满水的是盆里,水直接从水盆里溅出来,后果类似于溃坝。这个出现过真实案例,具体哪个国家哪个坝忘了,由于是混凝土拱坝,受力条件很好,仅坝顶有个缺口,其程度相当相比于水坝体量,类似于你家吃饭的碗,顶上碰了点小缺口。水坝整体都还是稳定的。当时大致情况是库岸山体,整体的,突然的滑坡(想像下泥石流)。滑坡体冲入水库,水直接溅起百米高,翻越水坝冲向下游…这样情况当时那个水坝居然都是基本完好的。这个案例给我带来的震惊远远大于我国的板桥水库事件。至于题主问的,溃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取决于溃口尺寸,位置,形状,以及溃坝时的坝前水头,上下游情况等等。这些条件都不知道,你抓个多专的专家都无法给你一个参考性的描述。此外溃坝洪水其计算方法仅有个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半经验意味着,其适用范围比较有限。针对特定工程,会专门建立模型,进行大量的,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处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三峡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高速水力实验,而且,是同一实验,两所以上不同高校的实验室都要做,互为检验。具体实验过程只有亲身参与者才知道其所参与的实验的内容,实验过程你抓个内行来看,如果主攻方向不同,都只能了解个大概。所以,题主问的问题,实在太宽泛了。我也只能做个极起外行的回答,如果溃坝,那结果是灾难性的,远大于暴雨洪水,一座中型水库溃坝,就很可能摧毁一座小县城。可对于从业者,思路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地勘、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都要尽量完善,完善完善再完善。其次是监测预报应急预案,最后才是预警组织转移,让问题再尽量小的时候被发现和控制。溃坝以后咋办?泄洪清库容啊,将威力见到最小,然后灾后重建啊。如果溃坝原因是自然灾害,那必是移山倒海之力,渺小的人类还想啥,跑呀?难道还召唤复仇者联盟么…如果是维护运行调度等人为原因,我想问,如此重中之重,都考虑了核武威胁的工程,你确定都敢在这上面捅娄子,不会先于溃坝就有点亡党亡国了么。如果是战争…现代社会的武力和战争观念面前,大国间的战争打到要炸坝…那是打成啥样了。各位如果非要假设什么原因能使三峡溃坝,我只能说,导致原因比溃坝更加可怕,那种威胁前,不觉得一座三峡大坝太渺小了么…最后,本人并非觉得三峡有多好,业内在许多方面都有争议,连理念都有分歧,但溃坝这个的担心真的不在点上…
看我看我~here~here~身为一个学水利正好又是水利水电工程的考研狗的我想说几句。首先对于地震这一因素而言。大坝作为挡水建筑物与工民建不同主要承受的是来自水的水平应力,而地震所给建筑物造成危害的也就是水平应力。相对主要的水压力来说,地震只是附加应力,也就是说,对于大坝而言地震对它造成的危害远远小于水压力。所以在设计阶段是对于一些中小型大坝来说设计时可以不考虑地震荷载,(当然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不考虑是黑心工程之类的了,那么在这里多说一句,工程为的就是使工程安全与造价达到优化,就好比现在室外28度穿件外套就可以了就不用再披着被子出门了一个道理。)但是,对于三峡来说属于大型工程,在设计时是考虑了地震荷载的,水工上的这个地震荷载考虑与工民建不同,不是所谓的抗震等级什么的,简而言之,如果有地震能震垮三峡大坝,那估计是恐龙灭亡事件即视感了。其次,对于人祸而言,三峡的战略位置也是经过考量的,这个就牵扯到军事上的事了,导弹拦截之类的,毕竟不通军事,这个我就不作评论了。但是要知道如果是可预知的人祸,那么可以采取的下下策便是舍小保大,比如说将水拍到泄洪区而保一些战略重镇之类的,但是这是万不得已才会用的方法,所以是下下策。对于三峡来说,它的坝址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是最坚硬的花岗岩。而且葛洲坝的建设就是为三峡做铺垫的,相当于是三峡的试验模型,因为葛洲坝的成功才开始建设三峡。对于三峡的功用来说,它的一个作用是为了防洪也就是治水,而它在这方面的功劳可以对比三峡建成前后周边地区的洪水资料就可以得出结论。另一个作用便是发电,那么对于争议的电价来说,不能仅仅看到现在的电价高于之前便得出三峡无用的结论,应该结合前后用电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再做评价,我国现在的水力发电所占的比重还不大,火力发电还是主导,因此水电其实起到的更大的是对电的调峰作用而非主导。最后,说到三峡大家都在说黄万里的反对,其实黄万里反对三峡的原因是因为他考虑的是三峡大坝建成之后的泥沙问题,他提出建成之后的泥沙以卵石为主,会对水工建筑物带来严重危害,所以反对,而不是所谓的三峡大坝祸国殃民。针对这个问题,三峡的建设者也采纳了黄万里的意见,在三峡的上游段建设了其他的大坝以提前拦截泥沙(卵石),当然这样一来卵石问题便转移到了其他上游大坝上,在这方面也在不断的改善泥沙问题,就好比作业,一天做完会累死人,但是每天做一点一个月做完就相对轻松多了,难题也就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了。我想推荐大家可以去网上看有关三峡大坝介绍的视频,搜索关键字三峡大坝就可以找到。有关的书籍也不少,也可以看下。对于三峡建设者们,除了黄万里,大家还可以了解下潘家铮和林一山,关于他们的传记或者访谈都可以看下,当然还有其他的建设者们也值得了解。我以上的话的凭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一的时候认识实习,去了葛洲坝、三峡大坝,by the way,我们去三峡不是去景点,是真的去了坝上,嗯,对,就是进去还得过三道安检口的坝上,其中三峡大坝两侧的山体有看到,包括其中的边坡锚固也看了,五级船闸也看了,挑流消能也看了,葛洲坝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给我们讲解三峡大坝的是一位已经九十岁高龄的李工程师,他是当时三峡建设的参与者之一,他先是在前一天花了近六个小时的时间给我们在报告厅讲了介绍了三峡,并展示了当年建设者们绘制的地质地形图以及大坝的布置图等材料,然后再花一天时间在大坝现场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讲解。2、我们的专业课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会经常穿插三峡大坝为例让我们加深印象,换言之几乎所有的水工学生(不仅仅是我们学校的哈~)三峡的信息是必须要了解的。嗯,这些也只是我按自己所知的答案,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还请指正,有不同的看法也可以互相交流,如果有言语不当的地方还请包涵~就酱~考研汪看书去了~^_^——————————————————————————————————————————嗯,我也发现偏题了,那么再补充一下,综上所述,垮坝原因分成两种1、自然灾害,其中以地震灾害为主。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垮坝,那么导致的后果就是末日即视感,并不是因为垮坝本身的灾害多大而是造成垮坝的自然灾害的威力很大,至于两者间的关系上面有说,就不复制了。2、人为因素,其中战争因素为主。如果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那么后果分为两种,如果是可预警的灾害那么处于泄洪区的地方会毁灭(不知道这个词恰不恰当。。。)然后就是战争ing,如果是不可预警的话那么大半个中国被水毁坏不是没有可能的。补充一下,其实三峡带来的问题相比之下,垮坝虽然后果十分严重,但是概率不大,对于三峡来说最值得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现在的难题其实是水质变差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生态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都在大牛们也在努力解决ing。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大坝平均流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