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钢筋理论重量的批号16—24—4050是啥意思

我这是个小工地,钢筋原材料应该怎么送检_百度知道
我这是个小工地,钢筋原材料应该怎么送检
每次钢筋原材料进厂都要送检吗小工地一次钢筋进场也许就2T、4T、6T
那就检测2次。每根钢筋原材上不标注标炉批号,每次钢筋原材料进厂都要送检吗、我想问下规范是怎么样的,一起送检到有关检测中心、小工地一次钢筋进场也许就2T。2?一个炉批号可以分几次进场、4T。按规范的话。每一件上都有一个挂在端部,但是每一件都有出厂的铭牌? 没有隔多久就不能算一批了的说法,监理要现场看钢筋上铭牌来对应炉批号,报验的数量略大于你计算的工程单种规格的总用量(会有损耗的),进场的钢筋最好购买当年生产的?答,不是水泥不得超3个月、出厂年月等信息,只需检测一次,一批可以分几次进场么、6T、一批钢筋分几次进场,隔多久就不能算一批了。 如果要求严格 工程跨年度但是用量依然很小。上面有钢筋厂家:你那个工地总共用到多少吨钢筋、炉批号。你在材料进场报验的时候可以一次报验进场完成。过了多久不算一批
没有这个说法的。找另一份质保书?如果可以分那过了多久就不算一批了。准备好每种规格的质保书一份?那每种规格的累积用量都不到60T的话,你就在第一次进场的时候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来共同见证取样?一批才检测一次。3、规格。比如你Φ16的钢筋在这个工程用量是50吨,但是你送检时填写的炉批号所对应的钢筋重量一定要大于你这个工地的单种规格最大钢筋用量。整个工程每种规格送检一次就够了,质保书上可以有几种规格的钢筋?还有每根钢筋原材上是不是都有标炉批号。但重量不得超过60吨,那么你质保书上一定要选到大于50吨的那个批号。正常这么做就行1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规定是同一批进场的钢材,同一炉批号的,60t以下的为一检验批,每检验批取一组,但由于进场钢筋频繁而且量又少,如果按规范来无疑会大大增加实验成本。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1.你可以根据钢筋质保书,看吨数最大的钢筋炉批号是多少,比如炉批号是L1-3353 代表吨数是52.134吨,但这一批钢材你工地才进7吨,你就算算这半月或一个月内大概总共需要多少吨钢材,比如需要32吨,你就报32吨,就用L1-3353这个炉批号取样送检,然后一个月内都不需要送检了
2.还有一种送检方法更方便,你只需去钢筋工长那取份每层钢筋用量单,根据每种规格钢筋用量,用的少的可以3~4层取一次,用的多的可以1~2层取一次,只需随便拿张取样日期之前的质保书取样就行了,根本不用问现场进了几次进了多少,这种方法用的比较普遍
规定是要的,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检验一次,以后再进场的看情况,要是甲方要求严就得麻烦了
规定是要的,但是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小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两种不同规格一个厂家的钢筋,为什么有一个炉批号?_百度知道
两种不同规格一个厂家的钢筋,为什么有一个炉批号?
批号就是生产时的一次一批的记录,它代表厂家罐号日期规格型号。一个炉号可以分为几个批号,同一炉号同一批号的钢板可以尺寸不一样,材质不一样但必须是同一级别钢板。同一炉号不同批号的钢板也可以尺寸不一样,材质不一样但必须是同一级别钢板。只能是同一罐一次产的一种单一规格刚材是同一批号,一罐一次产一个规格,产第二种规格是第二个批号,但是他两个批号相近,绝不相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一个炉号可以分为几个批号,同一炉号同一批号的钢板可以尺寸不一样,材质不一样但必须是同一级别钢板。同一炉号不同批号的钢板也可以尺寸不一样,材质不一样但珐粻粹救诔嚼达楔惮盲必须是同一级别钢板
。标签应该随厂出的,怀疑材质单有问题。
一个炉子不能出现两个不同规格的钢筋的吧?材质单上其他都行,也符合,就规格出现问题了。
出厂的尺寸可以不同,我觉得规格应该是相同的,我怀疑材质单搞错了,要不就是造假的。
钢筋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是厂家就不对,是供应商就有可能。
直接在厂里拉的钢筋,为什么供应商就有可能?造假?
同一炉号同一批号的可以尺寸不一样,材质不一样但必须是同一级别。否则作假
现在材质是一样的,都是HRB400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钢筋下料表格(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钢筋下料表格(图)
上传于||文档简介
&&钢​筋​下​料​表​格​(​图​)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第一时间 最花样的滑沙 - 财经每日资讯 - 腾讯视频
我的钱包
看视频、登录、分享...多种方式都可以获得V币哦!
登录之后可以领V币换礼品喔~
专辑总数据(共2038个视频)
今日播放量:9370
总播放量:3542.2万
通用代码支持视频在iPhone/iPad/Android上播放
扫码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立即下载腾讯视频APP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xe620;
财经热播榜
?1,423,453
?2,211,611
?1,443,068
?1,423,453
?1,231,063
?1,203,043肉鸡的饲养管理
肉鸡的饲养方式,最普遍的是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少,适合于一般农户。缺点是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较少,此外肉鸡直接接触粪便,容易感染由粪便传播的各种疾病,舍内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等疾病。
肉鸡的特点
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现以爱拔益加肉鸡为例介绍肉鸡的生产性能见表1。
爱拔益加肉鸡生产性能
周体重增长倍数(二周间体重比)
与各周平均日增重
周间体重比值
各周日增重(g)
从表中可知,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八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2.1:1左右,即平均消耗二斤多料就能长一斤体重,这种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其它畜禽不能相比的。
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
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8451;,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
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3、肉鸡的抗病能力弱。
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4、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肉鸡生产的特点
1、生产周期短。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每只肉鸡的纯利润较低,一般为1-2元,要获得效益,需要饲养一定的规模。刚学习养肉鸡的农户,可以先从一批饲养300-500只开始,随着经验和资金的积累,每批可以养到只。
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1-2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注意克服管理中的点滴漏洞,力争取得100%的成功。一批肉鸡饲养的失败,如发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会赔掉几批肉鸡所获得的利润。为了追求稳定的生产,在饲养条件不成熟时,不可盲目扩大饲养规模。
4、肉鸡生产的基础是能否维持稳定的生产环境。肉鸡虽然体重很大,但日龄很小,很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弱。肉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舍内适宜的环境为中心,在加强鸡舍的控制环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
5、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就会造成鸡场内各种疾病的循环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使肉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越来越差。
为了安全生产,提高成功率,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养一批走一批的“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空舍二个星期后才能开始养下一批肉鸡。
养鸡户全进全出前后的生产成绩比较
耗料增重比
出售体重(kg)
全进全出之前
全进全出之后
表3是4个养鸡户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前后的生产成绩比较,这是在没有出现任何疫情时的比较,在污染严重的地方,二种饲养方式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
6、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障。
疾病是造成饲养肉鸡失败的主要原因。肉鸡抗病能力较弱,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个完善的疫病防御措施。对待肉鸡的疾病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事先认清发生疾病的可能原因,堵塞一切漏洞,在消毒、隔离、免疫、用药、环境控制、营养等诸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奏效。
7、肉鸡生产必须抓紧前期的管理,前期饲养的失误会直接波及整个饲养期。有人认为肉鸡饲养的成败关键在于前三周,实际上第一周、头三天甚至头一天的管理以及进雏前一天的准备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饲养期。如果前期环境控制很适宜,鸡群生长很健壮,就容易安全地渡过饲养后期。很多后期的疾患都是以前期管理中的失误为基础的。
8、肉鸡生产中的用药一般应该集中在前期。除特殊情况外,后期一般不再用药,特别是在售前的一周,考虑到鸡肉中可能存在的药残会影响到食用者的安全,是不允许用任何药物的。
饲养后期肉鸡体重和采食量已经很大,如果此时鸡群发病而不得已用药,则投药量大,费用很高,而且这时的投药一般也难以奏效。所以理智的用药方法是在前期根据鸡群情况和环境变化等,预防性地投药并配合其它措施来保障鸡群的健康,以便安全度过饲养后期。
9、肉鸡生产的后期管理应该以通风换气为重心。由于肉鸡后期体重大、采食量大、排泄量也大,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出的体热、排泄出的水份、舍内累积的鸡粪产生的氨气以及舍内空气中浮游的尘埃等,如果不能及时排到舍外,舍内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劣,不仅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还会增加肉鸡的死亡率。肉鸡的饲养后期,体重每天几乎能增长1.4两左右,而死亡一只就要损失20元左右,后期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要注意通风设施的改造,创造通风条件,改进通风方法,保障饲养后期舍内能维持比较适宜的环境。
10、养成的肉鸡必须及时出售。从表1可知,肉鸡累积料肉比随周龄增加而增大,可见到8周之后,饲养时间越长,则效益越低。从表2可知8周龄后,日增重也开始下降。所以为了取得较好效益,应该注意科学地饲养管理,让鸡尽快地达到出售体重,尽早出售、及时出售。
11、肉鸡生产必须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全价配合饲料。没有充足的营养,肉鸡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生长潜力,就不可能长得那么快、那么好。必须用优质原料来生产肉鸡饲料,在饲料上稍有疏漏,即可能严重影响生产。
肉鸡长得快,很容易暴露出饲料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不仅影响生长,还影响鸡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严重时鸡群会出现营养缺乏症。饲料原料质量的不稳定,或掺杂使假,或某些毒素的混入,饲料存放不当、使用不当、霉变等都有可能影响饲养效果。
肉鸡生产一般都使用颗粒饲料。与粉料相比,使用颗粒饲料浪费少,增重也快。表4、表5是使用粉料和颗粒料时对生产成绩和肉鸡采食行为的影响。
13、肉鸡生产虽然也需要很多体力投入,但从以上分析看,肉鸡生产主要是用技能、智慧来管理的生产。
表4& 饲料形态对增重与料肉比的影响
注:是以粉料成绩为100的指数
表5& 饲料形态与肉鸡的采食行为
采食时间(分)
采食量(克)
对鸡种鸡苗的选择
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
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
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特性:
1、生长快、生活力强。
2、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
4、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5、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6、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7、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
肉鸡场选址与鸡舍的要求
1、场址选择: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饲养规模扩大到1000只以上时,就应该搬到村外,以免村内鸡群间疾病的相互感染。为了便于管理,几家可以在村外联合饲养,但合在一起的规模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万只,并且必须一起进雏,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统一防疫管理。
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鸡舍南向或南偏东向,以利夏季通风或冬季保温。
c. 应该远离其它养殖场,距离应不少于5公里,距公路不应少于100米。
d. 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2、鸡舍要求
肉鸡舍的结构和使用材料直接关系到舍内环境控制能力的强弱和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肉鸡饲养的成败,必须根据肉鸡生产的特点来设计建造或改进肉鸡舍。
肉鸡舍大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 肉鸡舍应有相当的隔热保暖性能
肉鸡生产基本上是个育雏过程,需要较高较稳定的温度。生长后期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舍温要求能维持在20&#8451;左右。
40日龄以后的肉鸡不耐高温,夏季的高温影响生长,易因中暑而死亡。在建筑上要考虑隔热能力,特别是房顶结构,一定要设法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的进入。
(2) 肉鸡舍应具有相当良好的通风换气能力
肉鸡饲养的后期,舍内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风换气,还要考虑到肉鸡地面平养的饲养特点。无论采取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整个地面都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均匀气流。机械纵向通风是比较先进的方法。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可在开间的顶部设一直径为50cm的带盖天窗,以便排出顶部废气。除一般的窗户外,每个开间的前后在贴近地面处需设高50cm、宽70cm左右的地窗,以利于地面肉鸡空间的通风换气,窗上要安装能防老鼠和野鸟的铁丝网。
(3) 肉鸡舍的设计还必须便于消毒防疫
疫病的预防是饲养肉鸡的重要环节,根据肉鸡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特点,鸡舍必须便于冲刷消毒。鸡舍地基应高出自然地面25cm以上,舍内应有2-3%的坡度,有条件的应该做成水泥地面。房顶和墙壁应该平整,尽可能地减少容易沉积灰尘细菌等污物的地方。舍外四周需要有25-30cm深的排水沟并需硬化处理。
如果肉鸡舍能满足控制微生物的环境需要,满足前期育雏和后期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克服昼夜温差和季节变动对舍内环境的影响,肉鸡的饲养成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3、简易肉鸡舍介绍
从以上对肉鸡舍的要求来看,鸡舍并不是越简单越好,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只有在满足肉鸡生长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才可以考虑降低鸡舍投资的问题。在华北地区完全用塑料大棚来饲养肉鸡,夏季和冬季都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塑料棚虽然一次性投资小,但使用年限很短,以单位投资生产毛鸡重计算未必经济,所以还需要改进。
简易鸡舍跨度可在7米左右,房檐高1.8-2米,顶高3.8米左右,长度以每1000只鸡15米计。屋顶可铺4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板,这样冬季能保暖,夏季也隔热。北墙可以用砖垒成单墙,每开间的墙上下都设一个高50厘米、宽70厘米的通风窗。通风窗不设窗框,垒成花墙,在育雏初期可用砖将花墙通风窗堵实,寒冷季节可在墙外再覆上塑料布。南墙可以用双层塑料布替代,二层塑料布之间距离为25-30厘米。育雏初期通风时将内侧塑料布的上方和外侧塑料布的下方掀开,形成通风口,随日龄增加可逐渐加大通风口面积,必要时可以完全去掉塑料布,只用网拦住即可。舍内可以用地炕或烟道取暖,火口可以设在北墙的外侧。
利用废旧房屋做鸡舍时,需注意增设窗户改进通风状况,同时注意增强保温能力,清除鼠害等。
饲养方式的选择
1、地面平养和垫料的选择
肉鸡的饲养方式,最普遍的是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少,适合于一般农户。缺点是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较少,此外肉鸡直接接触粪便,容易感染由粪便传播的各种疾病,舍内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等疾病。
地面平养中垫料的选择和管理很重要,良好的垫料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比较松软、干燥。
(2)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释水性,既能容纳又容易随通风换气释放鸡粪尿中的大量水分。
(3)灰尘少。
(4)无病原微生物污染,无霉变。
各种垫料的容水量如表6所示
表6& 各种垫料的容水量
垫 料 名 称
100克垫料中可容纳水分(克)
常用来作垫料的原料有:
(1) 木花:可作育雏用。
(2) 锯末:容易被雏鸡误食,故在育雏初期一定要将锯末用垫纸封严。
(3) 稻壳、花生壳:花生壳比较粗硬,需压制后再用,或仅在中后期使用。
麦秸、稻草秸、玉米秸:必须铡成3-6厘米长的小段,否则肉鸡自身不能翻动,粪便都积在表面,失去了垫料的作用。
(5) 玉米芯:也是较好的垫料,但需打碎后使用。
河沙、海沙:要求沙粒较大些,可在夏季使用,也可铺在一般的垫料下使用。
垫料在鸡舍熏蒸消毒前铺好,进雏前先在垫料上铺上报纸,以便雏鸡活动和防止雏鸡误食垫料。垫料的日常管理,在育雏初期要防止垫料过干起灰,垫料含水25%以下时容易起灰,可以用喷消毒药的方法增加垫料湿度。后期要防止垫料过湿结块,一方面要加强通风换气量,同时要注意勤翻垫料,及时补充和更换过湿结块的垫料。此外,还要采取措施防止垫料燃烧,注意用火安全。
2、网上平养和笼养
近年,也有不少农民采取网上平养的方式饲养肉鸡,方法是在架子上铺硬塑料网。其最明显的优点是减少了肉鸡和粪便接触的机会,减少了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等病的发病率,明显地提高了成功率。缺点是这种方式不太适合肉鸡的后期饲养,只适用于3.5-4斤就出售的肉鸡。由于垫网比较硬,如果肉鸡体重长到5斤以上,腿病和胸部囊肿的发生率就比较高(见表7)。另外,这种饲养方式要求使用较多的料桶和饮水器,鸡稍走几步即能有吃有喝,否则肉鸡可能因为在网上行动不便而减少采食量,骨架与地面平养的一样大,最后体重可能小于地面平养的肉鸡。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在网上养到35日龄后,就地转成地面平养。
表7& 各种网面和胸部囊肿的关系
塑料板条网
涂塑金属网
胸囊肿发生率(%)
网上平养的优点是能及时清走粪便,舍内的氨气和尘埃量少,便于饲养管理。笼养肉鸡的优缺点与网上平养相同,只是投资较高。
取暖方式的选择
肉鸡饲养离不开取暖,育雏舍温不稳定会导致饲养肉鸡的失败。使用电能或煤气、全自动控温固然很好,但费用过大,很难普及推广。对农民来说比较实用的是烧煤取暖育雏。可以用火炕、地炕、烟道和火墙等方式来取暖,火口最好设在舍外,不让煤燃烧时消耗舍内氧气,这样用较少的换气量,就可以维持舍内空气的新鲜。此外,为了节省煤,可以在舍内采取局部取暖的方式,用简易塑料小棚罩在加热设施上,塑料小棚下方留出8-10厘米高的通路,以便于雏鸡进出。棚高1.2米左右即可,顶部开一小口,以便棚内外空气循环,内设一灯泡吸引雏鸡。一般以500-1000只雏鸡设一个棚,棚内面积以每只鸡50平方厘米计算。棚内为肉雏鸡休息的场所,要求温度达到33-35&#8451;,棚外是饮食活动的场所,维持在24&#8451;以上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培育的肉鸡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也可以用煤炉取暖,但效果不如以上方法。最不好的方法是砖砌的敞口大炉子,热气和煤气等有害气体都充满鸡舍,造成恶劣环境,不利肉鸡生长。
有条件的农民可以采取土暖气育雏,舍内比较卫生,温度稳定,育雏的成功率较高。
所需设备用具
1、饮水器:育雏用真空饮水器每50只鸡一个,10公斤真空饮水器每80只鸡一个,或每80只鸡提供一个再生塑料盆。注意塑料盆边沿每6厘米烫一眼,穿上粗铁丝做成护栏。这样养千只鸡需准备20个小饮水器和15个大饮水器。
2、料桶:开食时可直接将料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塑料布每半天更换清洗消毒一次,晾干后再用。一周后改用料桶,每35只肉鸡用一个10公斤左右的大号料桶或一个简易料盆,养千只鸡需准备30个料桶或料盆。
3、取暖设备:每1000只鸡需砌1-2个火墙或烟道,或2-3只煤炉。
4、网养设备:每1000只肉鸡需要35公斤规格为3#的塑料平网。
5、干湿温度计:每500只鸡1个。
6、光照设施:每15-20平方米的面积设一灯头,备用15瓦和40瓦的灯炮各一个。每千只鸡8个灯头,备用40瓦和15瓦灯泡各8个。
7、护围:其作用是在最初几天避免雏鸡跑散,使雏鸡接近热源。护围约45厘米高,设置时距加热源80-150厘米,随雏鸡日龄增加而逐渐扩大护围面积,至10日龄后撤去。护围一般使用网孔1厘米的金属网,冬季为了减少气流对雏鸡的影响,可在二层金属网中夹上一层报纸后使用。
8、其它物件:如喷雾器,塑料桶、小勺、料撮等若干。
育雏前期的温度不足,会影响肉鸡正常的生理活动,表现为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卵黄吸收不良,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增加死亡率,严重时大量雏鸡会挤压窒息致死。温度过高也会影响肉鸡正常代谢,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减缓。中后期环境温度过低,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可通过观察雏鸡表现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见图1)。推荐温度如表8所示。
肉鸡饲养的前1-2周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特别是育雏的头三天,因为雏鸡在运至肉鸡舍之前体内可能失去了很多水分,环境干燥很容易引起雏鸡脱水。试验表明第1周保持舍内较高的湿度能使一周内死亡率减少一半。前期过于干燥,雏鸡饮水过多,也会影响鸡正常的消化吸收。
饲养后期应保持较低的湿度。肉鸡舍对湿度的要求可参照表8。
在保持鸡舍适宜温度的同时,良好的通风是极为重要的。肉鸡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充足的氧气能促进鸡的新陈代谢,保持鸡体健康,提高饲料转化率。
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舍内水气、氨气、尘埃以及多余的热量,为鸡群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表9所示是氨气对肉鸡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10所示是在不同气温下肉鸡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所需的换气量。
表9& 氨气对肉鸡生产的影响
不同气温下肉鸡每公斤体重换气量
摄氏(&#8451;)
每公斤(2.2磅)体重的
空气需求量(相对湿度60%)
注:当相对湿度超过60%,换气量应依比例增加,例如:当相对湿度为90%时,空气流动量亦须增加50%。
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者在育雏初期往往只重视温度而忽视通风,严重时会造成肉鸡中后期腹水症增多。二、三、四周龄时通风换气不良,有可能增加鸡群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中后期的肉鸡对氧气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同时排泄物增多,必须在维持适宜温度的基础上加大通风换气量,此时通风换气是维持舍内正常环境的主要手段。
1、光照时间
延长光照时间是为了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生长。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每天22小时光照、2小时关灯的方法。
农村常常有前半夜停电现象,可在后半夜来电时进行光照,这样并不影响肉鸡的生长。24小时照明并非有利,肉鸡也需要有黑暗睡眠的时间。
炎热的夏季,肉鸡主要靠夜间凉爽时采食,夜间应尽可能地保持较长时间的光照。
近年肉鸡的猝死症和腹水症等疾病影响到肉鸡的成活率,与肉鸡前期增长过快有关。可将第2周的光照改为12-14小时,第三周为16-18小时,以后再恢复为22小时光照,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
2、光照强度
一周龄内,为了让肉雏鸡熟悉环境,学会饮水采食,应给予较强的光照强度。但光照过强可能会引发雏鸡啄癖,且增加雏鸡的运动量,降低饲料转化率。所以在一周之后,可将鸡舍内的灯泡逐渐换成15瓦,后期还可以减少几个灯泡。白天也需采取适当措施限制部分自然光照的直接照入,较弱的光照可以使鸡群保持安静,有利于肥育。
饲养密度是否合适,主要是看能否始终维持鸡舍内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根据鸡舍的结构和鸡舍调节环境的能力,按照季节和肉鸡的最终体重来增减饲养密度(见表11)。如果饲养密度过大,肉鸡休息、饮食都不方便,秩序混乱,环境越来越恶化,则鸡群自然生长缓慢,疾病增多,生长不一致,死亡率增加。
表11& 肉鸡的饲养密度
地面平养(只/m2)
网上平养(只/m2)
冬季地面平养,因为通风受温度的限制,易发生呼吸道病,一般情况不宜增加饲养密度。
经验不足的农户,开始应以较低的密度饲养肉鸡,才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肉鸡的疾病是当前饲养中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需要各方面综合努力才能奏效,如鸡场选址、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隔离饲养、日常消毒、适时免疫、预防性用药、饲料营养及环境等。
肉鸡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肉鸡饲养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肉鸡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的生活环境,现将肉鸡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大致介绍如下:
1-3日龄可将饲料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饲喂,每2小时喂一次。每次的饲喂量应控制在使雏鸡30分钟左右采食完,从每只鸡0.5克/次开始,逐渐增加。如使用粉料,则应拌入30%的饮水,拌匀后再喂。
从4日龄开始逐步换用料桶喂料,减少在报纸和塑料布上的喂料量,三日之后完全用料桶喂料。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每隔4-6小时喂一次,22日龄后每隔4小时喂一次。
记录每日的饲喂量,计算每只鸡每日的大致采食量。当采食量有异常时,应该注意鸡群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注意经常调整料桶高度,使其边沿与鸡背高度相同,减少饲料浪费。
5、饲料应该贮存在阴凉干燥处,离地30厘米以上,饲料袋与墙壁之间应该留有20厘米的空隙。夏季购入的饲料,最好能在一、二周内用完,冬季购入的饲料存放期也不应超过一个月。
使用前注意检查有无因存放不当造成的饲料霉变、结块、变质的现象,绝对不能使用已经变质和过期的饲料,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6、肉鸡采食不足的可能原因
料桶不足,采食很不方便,对饲养后期的肉鸡影响明显。在饲养前期,应让肉鸡在步行1米之内能找到饮水和饲料。
(2) 饮水不足、饮水器缺水或不足、饮水不便或水质不良影响饮水量。
(3) 饲料营养水平过低,适口性不强,或有霉变等质量问题。
(4) 肉鸡误食过多的垫料,在育雏的第一周需要特别注意。
(5) 喂料不足或料桶吊得过高。
(6) 密度过大,鸡舍混乱。
(7) 鸡舍环境恶劣,影响到鸡的正常生理活动。
(8) 鸡群感染疾病,处于亚临床症状。
(9) 光照时间不足。
1、水是肉鸡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卫生而充足的饮水是肉鸡饲养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2、肉鸡饮水的卫生要求和人的饮用水标准一样,不能被大肠杆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污染。
3、三日龄内饮水用20&#8451;左右的温开水,以后可用自来水或深井水。
4、接雏后先饮水2-3小时再开食。
5、饮水器应该摆放均匀,不能断水,经常调节饮水器高度,使其边沿与鸡背同高。
6、饮水器不得漏水,以免对舍内环境造成破坏。
如表12所示,肉鸡的饮水方式很容易污染饮水,所以,除了饮水免疫、饮水投药、补充维生素等,其他时间饮水应按说明书添加消毒药,以保持饮水卫生。消毒药的添加量必须正确,加少了不起作用,而浓度过大,会影响适口性,影响饮水量和采食量,严重时会伤及口腔粘膜。
7、饮水器必须每天清洗、消毒二次。
8、为便于发现鸡群的问题,有条件时,每天记录鸡群饮水量。
9、表12是肉鸡在不同温度下,饮水量与采食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供饲养管理中参考。
表12& 不同季节饮水中的细菌数
加适量消毒药(g)
*是鸡舍内饮水经24小时后测得的菌数
不同温度下肉鸡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
室温(&#8451;)
饮水量/采食量
免疫程序 (一)
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Ma5
&点眼(1头份/只)
新城疫Lasota
&点眼同时滴鼻(1头份/只)
传染性法氏囊苗D78
&饮水免疫(1头份/只)
&兑水20毫升/只左右
传染性法氏囊苗D78
&饮水免疫(1头份/只)
&兑水40毫升/只左右
新城疫Lasota或Clonezo
&饮水免疫(2头份/只)
&兑水50毫升/只左右
新城疫弱毒苗与传支H120联苗
滴鼻点眼(1头份/只)
新城疫与肾型传支灭活联苗+新城疫Lasota苗
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只)+点眼滴鼻(1头份/只)
传染性法氏囊苗D78
饮水免疫(1头份/只)
兑水20毫升/只左右
传染性法氏囊苗D78
饮水免疫(1头份/只)
兑水40毫升/只左右
新城疫Lasota或Clonezo
饮水免疫(2头份/只)
兑水50毫升/只左右
减少肉鸡的应激
肉鸡快速生长所造成的娇嫩体质,加之大规模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使肉鸡特别容易产生应激。
应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鸡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
在应激状况下,肉鸡的生理活动不正常,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体内淋巴细胞减少,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生长迟缓,抗病能力下降,严重时诱发各种疾病。
有人指出,肉鸡常见的呼吸道病症是由于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又感染了另一种病原微生物,然后加上应激才引发的,环境应激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公式应该是:
综合性呼吸道病症=(第一种病原体+第二种病原体)&应激
可见减少肉鸡的应激,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因素可以造成肉鸡应激:
1、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
2、接种疫苗。
3、投予的药品虽然治病,对身体也可能有一定毒性。
4、饲料中某种营养不足或过剩,或某些物质引起中毒。
5、温度的不适宜或急剧变化,湿度过大。
6、饲养密度过大。
7、通风换气不良,舍内氨气、尘埃过多。
9、捕捉等等。
对可以避免的应激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诸如免疫之类不可避免的应激,也应设法减缓应激程度,尽量控制在鸡群能承受的范围内。
鸡舍微生物环境的控制
减少舍内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选好场址,远离污染源。
2、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做好隔离工作,减少人与物进入时带入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3、坚持每周清扫舍外环境,并用2%的火碱或生石灰浆进行消毒。隔天对舍内进行带鸡喷雾消毒(35毫升)。注意日常的饮水消毒,减少环境中微生物的含量。
4、加强垫料管理,每天下午翻动整理,及时清出潮湿、结块和污染严重的垫料,控制好垫料的水份,减少舍内尘埃。
5、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实施那种敞开全部门窗,短时间内彻底更换舍内外空气的换气方法。因为在远离污染源的情况下,舍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常常只是舍内含量的百分之一。
6、在鸡舍内消毒之后,喷洒EM等有益菌群,让有益菌群占领鸡舍环境,也可以减少鸡病的发生。
提高育成率的措施
1、选择好的品种和购自管理良好的种鸡场。
2、建立完善的疫病控制系统。
3、控制好饲养环境,减少应激。
4、改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缩短出栏日龄。
5、在2、3周龄内适当控制肉鸡的生长,以减少猝死症和腹水症的发生率。
(1)减少饲喂量,为肉鸡自由采食量的90%左右。
(2)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也可在第3周开始逐渐换用2号肉鸡料。
(3)第2、3周龄用减少光照时间的方法,减少肉鸡的采食时间。一般光照时间可控制在12至16小时左右。
肉鸡的防暑
肉鸡比较不耐高温。夏季40日龄之后,肉鸡日采食量基本不再增长,因而日平均增重也有下降的趋势。如果没有较好的防暑措施,肉鸡不仅生长缓慢,部分体大的肉鸡还可能中暑而亡,严重影响肉鸡生产效益。肉鸡受热应激的标志为热喘息。
1、在高温季节,如情况许可,要尽可能减少饲养40日龄以上的肉鸡。
2、要特别重视第一次热浪的冲击,因为对突如其来的高温,肉鸡还不适应,很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
3、减少饲养密度,炎热季节每平方米饲养8只左右为好,可以提前出售部分大的公鸡。
4、增强房顶的隔热能力,采取遮光措施挡住直接射入的阳光,减少太阳辐射热的进入。
5、有条件时,启用通风设备,使吹到鸡身上的风速能达到每秒1.5米以上。最好采取纵向通风、水帘降温。
6、勤换饮水,保证让肉鸡喝上清凉的饮水。
7、下午二时左右冲洗肉鸡舍的屋顶和西北墙面,可以减少进入鸡舍的辐射热。
8、在舍外搭遮阳棚,让部分肉鸡到舍外饲养。
9、饲料中多用油脂和氨基酸,组成容易消化利用的高能高氨基酸全价饲料,可减少肉鸡体热的产生。
10、饲料添加200ppmVC,0.2%的NaHCO3等等,可以提高肉鸡的抗热应激能力。
11、注意天气预报,对气温特别高的日子,为减少大个肉鸡的死亡,从上午6时开始停料,只供清凉饮水。这样可以减少肉鸡在高温时的体热产生,减少死亡率。
肉鸡在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食用肉鸡者的身体健康,确保出口肉鸡无药残,农户在饲养肉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用药规定,对不熟悉的药物,必须经过药残分析,确认无疑并征得技术员同意方可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如下:
1、饲养肉鸡禁止使用下列药物:
克球粉(二氯二甲吡啶)、球虫净(尼卡巴嗪)
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磺胺喹哑恶啉(SQ)、复方敌菌净(含SQ)
螺旋霉素、四环素、灭霍灵
氨丙啉、鸡宝20(含氨丙啉)
喹乙醇(快育灵)
2、25-30日龄内可用如下磺胺药物:
复方敌菌净(DVD+SMD)
复方新诺明(SMI)
3、出栏前14天禁用的药物:
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痢特灵。
4、出栏前14-7天,根据病情可继续选用的药物如下:
土霉素、强力霉素、北里霉素、红霉素、恩诺杀星(普杀平、百病消)
环丙沙星、氧氟杀星、泰乐菌素、氟哌酸。
5、可用以下药物防球虫病,出栏前七天停药:
二硝苯酰胺(球痢灵)
拉沙里霉素(球安)
马杜拉霉素(加福、球杀死)
三嗪酮(百球清)
6、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
7、出栏前7天停用一切药物,最后一周所用饲料必须不含药物
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1、首先注意观察鸡群状况。
(1)精神行为状况:早晨进鸡舍先注意鸡群的神态,注意鸡群的活动、叫声、休息是否正常,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敏捷,分布是否均匀,有无扎堆、呆立、闭目无神、羽毛蓬乱、翅膀下垂、采食不积极的雏鸡。
(2)观察粪便状况:早晨喂料时在垫料上铺几张报纸,就可以清楚地检查粪便状况。正常粪便为成形的青灰色,表面有少量白色尿酸盐。绿色粪便多见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急性霍乱等,血便多为球虫病、出血性肠炎等,感染法氏囊病时为白色水样下痢。
(3)注意在夜间倾听鸡群内有无异常呼吸声,在个别鸡只出现呼吸道症状时,立即注意改善环境和投药,就可能避免过大的损失。
2、每天4-6次检查和调整鸡舍内环境。
每天必须根据鸡群状况、日龄和昼夜外环境的变化,多次检查和采取措施控制舍温,调整通风量,使舍内环境适宜于鸡群生长。
3、检查、记录鸡群的采食量和饮水量。
正常情况下,采食量和饮水量应随鸡日龄的增长而缓慢增加,如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下降,常常是发病的先兆,应立即检查鸡群和饲养管理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每天上午8时更换脚踏消毒盆的消毒液。
肉鸡的出栏
出栏作业过程的疏忽,常会造成肉鸡死亡,或增加碰伤擦伤而降低肉鸡的商品等级,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应该规范肉鸡出栏时抓鸡、装笼、运输和卸车的过程。
肉鸡出栏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屠宰时间后再决定捕捉、运输的时间,减少肉鸡在屠宰场待宰的时间,这一点在夏季尤为重要。
2、捕捉装笼前4-6小时停喂饲料,但不停止供水。
3、捕前先移走舍内所有料桶、饮水器及其它一切地面上的器具。
4、捕捉前尽可能地降低光照强度,白天可采取遮光措施,只要在朦胧中看得见鸡即可,达到不用围网即可捕捉的程度。
5、抓鸡前和抓鸡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惊扰鸡群,整个作业应在安宁的气氛中进行。必须防止鸡群扎堆,以防导致窒息死亡和增加肉鸡的外伤。
6、捉鸡时应抓住鸡的双腿,每只手最多只允许同时抓3-4只鸡。对体重很大的鸡,应用双手捉住鸡只的背部,不可用脚踢鸡。
7、根据肉鸡的体重和气候状况决定每只笼子的装鸡数,鸡笼中不得超量装鸡。
8、夏季运鸡,应选在清晨或上午前到达屠宰场,鸡笼之间要留有10cm左右的距离,以利散热。运输途中不得停车休息,到达之后,应停在遮阳棚下,必要时利用喷雾装置和风扇降温。
9、在寒冷季节运鸡,车的前半部分需用帆布遮盖,运输途中注意检查鸡只是否舒适,待到达目的地后再撤去帆布。
做好记录工作
正确详实地做好记录,可以使农户比较清楚地把握鸡群的生长状况,也便于日后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尽快掌握正确的肉鸡饲养技术。
记录内容大致如下:
1、每日记录实际存栏数、死淘数、耗料数,记录死淘鸡的症状和剖检所见。
2、每日早晨5:00、下午3:00记录鸡舍的温度和湿度。
3、记录每周末体重及饲料更换情况。
4、认真填写消毒、免疫及用药情况。
5、必须认真记录的特殊事故:
(1)控温失误造成的意外事故。
(2)鸡群的大批死亡或异常状况。
(3)误用药物。
(4)环境突变造成的事故等。
(5)记录表格:
肉鸡饲养记录
进雏时间:&&&&&&&
&&&&&购雏种鸡场:
(上午/下午)
料号/日平均耗料
批号、有效期限
注:必须按技术员指导用药,防止出现药残问题。
程&&&&&&&&&&
工作内容、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进雏前18日清理鸡舍,将能搬出的器具都搬到舍外清洗消毒。彻底清除舍内的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注意将顶棚、墙壁和门窗清扫干净。
进雏前17日由上而下冲洗顶棚、墙壁、窗户和地面,应做到无粪便、灰尘等脏污有机物残留,地面和1米以下的墙面应该边冲边刷。冲洗干净是消毒药使用有效的基础。
进雏前16日打扫舍外环境,清除鸡舍四周的污物,清除杂草,清扫院落,做到场内无鸡粪、羽毛、垃圾,鸡场外环境也应进行清理。从鸡舍鸡场清理出的脏物应送到离鸡场几公里以外的地方。
进雏前15日对干燥了的鸡舍进行第一次消毒。地面和1米以下的墙面用2%的火碱消毒,顶棚和四壁可用次氯酸钠或1210等消毒药喷雾消毒。舍外和整个场区以及场外的道路可用2%的火碱消毒或直接撒生石灰。地表过脏的地方在消毒后将其翻到地下。作业员需经消毒,换好干净的衣服和鞋后再进入消毒好的环境,不能因为进出时的疏漏破坏消毒效果。
进雏前14日将在舍外洗刷消毒干净的器具搬入鸡舍,检修供热、通风及照明等设备。
进雏前10日第二次消毒。用1210或百毒杀、威岛等消毒液从上至下对整个鸡舍和器具进行喷撒。墙壁用生石灰乳浆粉刷一遍,地面仍用2%火碱消毒。
进雏前7日检查门窗、通风口及屋顶等处,确保没有上批鸡留下的灰尘。地面干燥后,搬进垫料。
肉鸡生产作业日程表
进雏前6日熏蒸消毒。关闭门窗和通风孔,为提高熏蒸消毒效果,尽可能地使舍温达到24&#8451;以上,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用药量按每立方米空间42毫升福尔马林、高锰酸钾21克计。舍内每隔10米放一个熏蒸盆,先放入高锰酸钾,然后从距舍门最远端开始依次倒入福尔马林,出门后立即把门封严。
进雏前5日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和通气口,充分换气。注意:进出净化了的区域必须消毒,更换干净的衣服和鞋,搬入的物品也必须是干净的。每舍门口设消毒池(盆)。
进雏前4日关闭门窗,准备和检查落实进雏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保温措施、饲料、药品疫苗、煤等。
进雏前2日冬春季节鸡舍开始预热升温,注意检查炉子是否好烧,有无漏烟、倒烟现象,有无火灾隐患。
进雏前1日夏秋季早晨开始生火预热,使舍温和育雏器温度达到要求,铺好垫料报纸,准备好雏鸡料、疫苗、砂糖、复合维生素和药品,设置好雏鸡的护栏。
1-3日龄(1)
在进雏前2小时将饮水器装满20&#8451;左右的温开水,水中可加5%的白糖、适量多维和恩诺沙星或其它抗菌素,对运输距离较远或存放时间太长的雏鸡,饮水中还需加适量的补液盐。添水量以每只鸡6ml计,将饮水器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边缘。
注意温度状况,育雏温度稳定在34-36&#8451;。注意通风,尽可能地提高鸡舍湿度。
进雏后,边清点雏鸡,边将雏鸡安置在育雏器内休息。待雏鸡开始活动后,先教雏鸡饮水,每百只鸡抓五只,将喙按入水中,1秒左右后松开。
雏鸡饮水2-3小时后,开始喂料,将饲料撒到垫纸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喂一次料。第一次喂料为每只鸡20分钟吃完0.5克为度,以后逐渐增加。
(5) 60瓦灯泡,22小时光照。
注意观察雏鸡的动态,密切注意舍内的温度、通风状况和湿度,判断环境是否适宜。
喂料时注意检出没学会饮水采食的雏鸡,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设法调教,挑出弱雏病雏及时淘汰。
(8) 在2、3日龄,饮水中添加抗菌素和复合维生素。
注意观察粪便状况,粪便在报纸上的水圈过大,是雏鸡受凉的标志。发现雏鸡有腹泻时,应该立即从环境控制、卫生管理和用药上采取相应措施。
2日龄时在饮水器底下垫上一砖,有利于保持饮水的干净和避免饮水器周围的垫料潮湿。注意饮水和饲料卫生,每天刷洗2-3次饮水器。
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用H120或Ma5滴眼,1头份/只,注意等疫苗进入眼内后才能将鸡放开。
(12) 注意填写好工作记录。
4-6日龄(1) 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呼吸及粪便状况。
(2) 注意鸡舍内环境的稳定。
(3) 清理更换保温伞内的垫料,扩大保温伞(棚)上方的通气口。
(4) 清扫舍外环境并用2%火碱消毒,注意更换舍门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改进通风换气方式,每1至2小时打开门窗30秒至1分钟,待舍内完全换成新鲜空气后关上门窗。
(6) 改成每日喂料6次,三日之内逐步转换成用料桶喂料。
温暖季节饮水器中可以直接添加凉水,水中按说明比例添加1210或百毒杀等消毒药,注意消毒药的比例一定要正确。
(8) 开始逐渐降低育雏温度,每天约降0.3-0.5&#8451;。
a.必须逐渐降温;
b.降温速度视雏群状态和气候变化而定。
c.白天可以降得多一些。
注意观察雏鸡有无接种疫苗后的副反应,如果精神状态等有反应时,应该将舍温提高1&#8451;左右,并在饮水中连续三天加入抗菌素。
舍内隔日带鸡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用量为每平方米35毫升,浓度按消毒药说明书配制。
(11) 根据鸡群活动状况逐渐扩大护围栏。
(12) 22小时光照。
7-9日龄(1)
周末称重。午后2时,抽样2%或100只鸡称重。为使称重的鸡具有代表性,让鸡群活动开后,从五个以上点随机取样,逐只称重。
(2) 计算鸡群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检查总结一周内的管理工作。
(3) 完全用料桶喂鸡,每日4-5次。
(4) 换用15瓦灯泡,光照时间由22小时改为16小时。
(5) 隔日舍内带鸡消毒,周末对舍外环境清扫消毒。
(6) 在控制好温度的同时,逐步增加通风换气量,注意维持环境的稳定。
(7) 调节好料桶与饮水器的高度。
接种新城疫、肾型传支灭活联苗,每只雏鸡0.3毫升,颈部皮下注射。
接种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每鸡1头份。免疫时抓鸡要轻,待疫苗完全吸入鼻孔和眼中后才放鸡。免疫当天的饮水中不加消毒药,饮水中加泰乐菌素或红霉素及复合维生素。
(3) 撤去护围栏。
(4) 夜间熄灯后仔细倾听鸡群内有无异常呼吸音。
(5) 日常管理同前,控制好温度,注意通风换气。
11-13日龄(1) 注意日常管理,注意降温和通风换气。
(2) 注意观察鸡群有无呼吸道症状、有无神经症状、有无不正常的粪便。
(3) 用优质垫料更换雏鸡休息的保温伞(棚)内的垫料。
(4) 注意垫料管理。
(5)连用三天泰乐菌素或红霉素等其他广谱抗菌素。
14日龄(1) 根据鸡群的生长状况,可将光照时间控制在14-18小时。
(2) 法氏囊疫苗D78饮水免疫。
a)早晨供料前停水,夏季停水2-3小时,冬季3-4小时。
b)用清水洗净饮水器,注意免疫用水不得含有消毒药,每只鸡的免疫用水量冬季22毫升左右,夏季28毫升左右。
c)为延长疫苗在饮水中的存活时间,在水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以每只鸡一头份的量将疫苗溶入水中。
d)注意使每只鸡都喝上疫苗,要求在1-1.5小时内饮完。
(3) 饮水中加水溶性复合多维。
鸡群称重。方法同第一次,根据平均体重和鸡群均匀度分析鸡群的管理状况。
(5) 舍外环境彻底清扫,用2%火碱消毒。
15-20日龄(1) 日常管理如前。
注意降温,本周白天温度可降至24-26&#8451;(视鸡群状况和季节温度灵活掌握)。
(3) 注意观察鸡群。
(4) 饮水消毒,隔日带鸡消毒。
(5) 加强通风换气和垫料管理。
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方法如前,免疫用水量为雏鸡当天采食量的40%左右。
(2) 周末称重,方法同前。
(3) 在控制温度的基础上加强通风换气。
(4) 根据鸡群生长状况,将光照时间调整为20-22小时。
(5) 对舍外环境清理消毒。
22-27日龄(1)工作重心为维持正常温度的基础上加强通风换气。
(2) 舍温控制在20&#8451;左右。
(3) 从22日龄开始分三天时间将饲料换成二号肉鸡料。
(4) 隔日带鸡消毒。
25-27日龄饮水中撤去消毒药,加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等广谱抗菌素。
28日龄(1) 新城疫活苗饮水免疫,每只鸡2头份。
a)清晨喂料前停水,夏季停水2.5-3.5小时,冬季3.5-4小时。水量为当日采食量的40%左右。
b)注意免疫用水不得含有消毒药,水中加0.3%的脱脂奶粉。
c)要求让每只鸡都喝到疫苗,并在1-1.5小时之内喝净。
(2) 当日水中加复合多维,不得加消毒药。
(3) 称重,方法同前。
(4) 对舍外环境清理消毒。
(5) 光照时间调整为22小时。
29-34日龄(1) 日常管理同前,但转为以通风换气为主。
(2) 29日龄起连用三天针对呼吸道病及大肠杆菌病的药物。
(3) 注意垫料管理。
本周是鸡群容易发生疾病的阶段,要注意观察鸡群有无神经症状、呼吸道症状及粪便异常,注意鸡群的腿病情况。
(5) 隔日带鸡消毒。
35日龄(1) 加强垫料管理,加强通风换气。
(2) 使舍温维持在20&#8451;左右。
(3) 对舍外环境清理消毒。
(4) 称重,方法如前,比较与标准体重的差距,分别计算公母鸡的均匀度。
36-49日龄(1) 按日常管理注意事项工作。
(2) 以加强通风换气、维持舍内宁静舒适的环境为工作重心。
(3) 注意秋冬季节的昼夜温差,控制好舍温。夏季则需十分注意防暑工作。
(4) 49日龄换用无药残的三号肉鸡料。
(5) 称重,做好记录。
(6) 注意饲养密度。
50-56日龄(1) 为出栏前一周,严禁使用任何药物。
(2) 以维持鸡舍内正常的生活环境为工作重心。
(3) 出栏前4-6小时停料。
(4) 出栏时抓鸡方法要得当,动作要轻缓,尽可能减少肉鸡的物理性损伤。
(5) 抽样称重的方法同前,计算出平均体重和公母鸡的均匀度。
(6) 清点鸡数,算出肉鸡群的总重量,作好记录。
常见的传染病
1、新城疫(CND)
本病又称亚州鸡瘟,俗称鸡瘟。
病原及流行情况:其病原是一种病毒,存在于病鸡的脑、脾、肺以及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
本病通过病鸡和健康鸡接触或空气传染,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鸡在出现症状前24小时,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用具、运动场地都能传播本病。
主要症状:最急型多为突然发病,很快死亡,症状不明显,急性型体温升高、精神萎顿,呆立低头缩颈,昏睡,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鸡冠青紫,呼吸困难,发出“咕噜”声。有的病鸡头向后仰或偏向一侧,或头颈扭曲,运动失调,两腿麻痹,翅下垂,最后瘫痪死亡。
防治方法:鸡群发生新城疫病,要采取紧急措施。除隔离淘汰、深埋死鸡外,对没有症状的鸡作紧急预防接种,用IV系苗(1:10倍液)肌注0.2-0.5毫升。每注射一只鸡必须更换针尖。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病原及流行情况: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病毒对消毒药和高温抵抗力不强,各种药剂能很快杀死,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尤以80天以内的小鸡最易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亦可空气传播。一旦发病迅速遍及全群,酷暑、严寒、拥挤、通风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均会促使发病,一般病程为7-15天,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可恢复正常。
主要症状: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以咳喘为主要特征,伸颈张口呼吸,打喷嚏和气管罗音。病雏怕冷,相互拥挤在一起,饮食和体重减少,鼻窦肿胀,流粘液,眼多泪,发病率高达95%-100%,死亡率达25%-40%左右,肾型传支拉灰白色粪便,严重脱水,爪干枯。目前多见呼吸道和肾型传支并发。
防治方法:注重平稳保温,不能忽冷忽热,防止拥挤,保持空气新鲜,一般仅是对症治疗,无特效药物,唯一的办法是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可推荐中草药:伸筋草(干品)75-100克,供100只雏鸡煎汁饮用或拌料,连用3-5天,有一定效果。
3、鸡败血霉形体病(慢性呼吸道病CRD)
病原及流行情况:主要病源是带霉型体的鸡、野生禽、装货箱、饲料袋、工具等污染传播,一旦染上很难消灭。冬季流行较为严重,1-2月龄鸡最易感染发病。
主要症状:特征是咳嗽、喷嚏、罗音、眼泪、鼻涕、气喘,还表现眶下窦肿胀,典型症状多见于幼鸡,口、鼻流出粘液、呼吸困难。病后期眼睑肿胀,穿出,严重的眼球失明,一般死亡率为5%-10%,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
防治方法:病愈后鸡只都带有霉形体,因而本病难以消灭。常用药物:链霉素饮水或拌料:雏鸡每日用单位,育成期鸡每公斤体重每日用3-5万单位,连用3-5天。或成鸡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每次0.5-1万单位,一天两次,连用2-3天。或土霉素、四环素,按饲料的0.1%-0.2%加入,连喂一周或红霉素0.22克/公斤饲料,混合均匀,连喂一周。
4、传染性禽脑脊髓炎(AE)
病原及流行情况:禽脑脊髓炎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可存活4周,其传播方式有垂直和水平两种:&#9312;垂直传播:由感染本病的母鸡通过卵传给雏鸡,通常自出壳后至10日龄内发病多属垂直传播所致。&#9313;水平传播:本病的潜伏期至少需10天,因此10日龄以后出现的病鸡,应属水平传播,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新疫区发病急,传播快,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主要症状:发病时全身震颤,眼神呆滞,走路不稳,常蹲伏,驱赶时摇摆移动,用跗关节或小腿走动。有时可暂时恢复常态,但刺激后再度发生震颤,病鸡最后因不能采食和饮水衰竭死亡,死亡率可达15%-30%。
防治方法:免疫接种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手段,灭活苗适用于任何日龄的鸡。
5、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病原及流行情况:为鸡法氏囊病毒,是幼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破坏鸡的正常免疫功能,易继发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支等病。其特征是突然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如无继发症,发病后7-8天自然停止死亡。
主要症状:本病的潜伏期很短,2-3天出现症状,在鸡群中首先发现数只死亡,其后更多的鸡出现减食、萎顿、打堆、昏睡、羽毛蓬松,特征性的表现有&#9312;、排出白色水样稀粪;&#9313;、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脚爪皮肤干枯;&#9314;、发病初期少数鸡调头啄自己的肛门,可能是法氏囊痛痒的缘故;&#9315;、发病前期体温升高43&#8451;以上,临死前下降。发病一周后,死亡鸡数逐渐减少,迅速康复。发病率80%-100%,死亡率5%-20%或更高。
防治方法:&#9312;、本病流行的严重程度及死亡率的高低,与鸡舍的环境温度、通风换气、饲料营养以及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因此,要注重改善鸡群环境条件,避免应激发生。&#9313;、免疫接种是控制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在流行区内,大多使用中等毒力的弱毒疫苗,于16-18日龄进行免疫,在疫苗饮水中最好加入1%-1.5%的脱脂奶粉。&#9314;对发病初期的病鸡和同群尚未发病的假定健康鸡,全部使用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9315;病毒灵药物加维生素C治疗,详见说明书。
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出壳后2周龄内死亡最多,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饲养效益。
症状:雏鸡白痢呈急性败血症,突然死亡。慢性的病雏表现为怕冷打堆,翅膀下垂,拉白色糊状稀粪,肛门周围羽毛被白色稀粪粘固,结成白色块状,严重的将肛门封住,拉不出粪便,发出“吱吱”尖叫。病雏呼吸困难,张口喘气。1-3周龄为发病高峰,3周龄以上发病较少死亡,耐过者生长不良,成为慢性患者和带菌者。
病变:剖检常见苗雏的卵黄囊吸收不良,肝肿大和出血,胆囊充满多量胆汁。肺充血或出血。病程稍长时,常见心、肌胃、肺有灰色小结节,盲肠常有象豆渣一样的粪便堵塞肠腔,有时还混有血液。
防治:常用的抗白痢药有氯霉素、呋喃酮(痢特灵)、土霉素、链霉素等,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7、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雏鸡的危害特别严重,如不预防,8-49日龄的肉鸡发病率可达80%以上。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
症状:发病的小鸡贫血、消瘦、冠、眼睛苍白、翅膀下垂、闭眼假眠、减食或不食。拉带血稀粪或血粪,严重的昏迷抽搐而死。
剖检:常见肠腔扩张,肠壁增厚,有出血点,严重的可见肠道内有血凝块或混合血液的黄色干酪样坏死物。
防治:目前我国常用的抗球虫药物鸡宝20、常山酮、球痢灵、莫能霉素,痢特灵等。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有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几种。皮肤型表现为冠、肉髯、喙角、眼皮、耳、腿、泄殖腔等处产生灰白色小结节,表现凹凸不平。有时许多结节连成一片,融合成厚痂皮。粘膜型(又称白喉型)表现多眼睑肿胀,口腔、咽喉等处引起粘膜痘疹,形成假膜(痂皮),往往表现吞咽困难,甚至窒息而死。混合型即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均受侵害。
防治:无特效药治疗。可根据各地情况及发病季节,做好疫苗接种,平时注意综合卫生防疫。
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
1、腹水综合症
病因:腹水症是肉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20-50日龄快速生长的肉鸡,特征性的表现为腹腔内蓄积大量的液体,心、肝、肺部受到严重的损害,发病率4%-5%不等,病死率很高。
症状:病鸡生长发育受阻。脑、腹部的羽毛稀少,腹部膨胀,充满液体,皮肤发红或发绀,斜卧,呼吸困难,缩颈,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逐渐死亡。
防治:鸡舍内要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垫料干燥,同时降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与代谢能含量。对发病鸡群进行限饲并采取减少死亡的措施,如使用利尿剂,防继发感染加用抗菌素。
病因:由于肉鸡生长很快,个别鸡肌肉、骨髂生长与内脏器官发育不相协调,不能同步,加重了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肝)的负荷,往往导致猝死。该病属非传染性的或营养过剩代谢病。采食能力强、采食量大、生长特别快的个体尤为突出。
症状:整个鸡群生长良好,少数鸡只特别是个体较大者在活动或吃料、饮水过程中,突然蹦跳,腹部朝上,很快死亡。
防治:&#9312;、每吨饲料中加入1公斤氯化胆碱,一万国际单位维生素E,12毫克维生素B,12毫克维生素B12和900克肌醇。&#9313;、减少各种特殊应激,给以安静环境。&#9314;、适量限制饲喂,在8-14日龄中,每天给料时间控制于16小时以内,可减少本病的发生。15日龄后恢复23-24小时给料,鸡只的生长速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3、微量元素缺乏症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鸡维持生命运动和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物质,全过程如使用全价颗粒饲料不致缺乏,而使用自配料往往会出现某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症。
常见中毒性疾病
1、黄曲霉素中毒
病因:黄曲霉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特别在玉米、豆饼(粕)、饲料由于堆积时间过长、通风不良、受潮、受热等条件下易生长,并产生霉菌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黄曲霉素有12种之多,其中B1毒性最强,7日龄以后的雏鸡每只只要吃进50-60微克即能引起中毒死亡。
症状:病鸡精神萎顿、嗜睡、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排出血色的稀粪,角弓反张、衰竭,死时脚向后强直。
防治措施:平时加强对饲料的保管工作,一旦发现霉变,立即停喂。目前尚无解毒剂,可用盐类泻剂清除嗉囊和胃肠道内容物,补给等渗糖水,0.5%碘化钾溶液,可用制霉菌素治疗。
2、一氧化碳中毒
病因:煤炭、煤油或木屑炉在供氧不足的状态下进行不完全燃烧,即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育雏室烟道不畅,倒烟或通风不良,使一氧化碳积聚在舍内而引起中毒。
症状:急性中毒的鸡为呆立、呼吸困难、嗜睡、运动失调,病鸡发软不能站立,侧卧并表现角弓反张,最后痉挛和惊厥死亡。
亚急性中毒的病雏羽毛粗乱,无光泽发死,食欲减退、精神呆滞,生长缓慢,当室内一氧化碳含量达0.04%-0.05%时可引起中毒。
防治:检查育雏室中加温取暖设备,防止漏烟、倒烟,保持通风良好,发现中毒则打开门窗,排除一氧化碳,中毒鸡移至空气新鲜舍内,并对症治疗,中毒不深的可很快恢复。
3、呋喃类药物中毒
呋喃类药物包括痢特灵和呋喃西林,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常用抗菌、抗球虫药物,但美中不足的是雏鸡对本品十分敏感,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
(1)中毒剂量:呋喃西林给雏鸡内服,每公斤体重超过10毫克为中毒剂量,20毫克以上为致死量,故一般对雏鸡不用呋喃西林。
痢特灵拌料,预防量不超过0.01%-0.02%(每公斤料中拌1-2片),治疗量不超过0.04%,连续用药时间不能超过7天。拌料浓度超过0.06%则为极限量,这时稍有拌不匀就会使一部分雏鸡中毒。
(2)症状:雏鸡突然尖叫,摇头伸颈,向外奔跑或喙尖触地,转圈,失去平衡而猝倒;有的精神萎顿,闭眼缩颈,呆立一隅,行动迟缓,昏迷死亡。轻度中毒的鸡,可缓慢康复。
(3)防治:&#9312;、限量、研碎、拌匀,不超使用期限,可与其他抗菌素交替使用。&#9313;、发现中毒立即停药(或更换已拌药的饲料),有条件时可逐只滴服10%葡萄糖水或0.01%-0.05%高锰酸钾液数毫升,同时饮服5%葡萄糖水,必要时注射维生素C和B1合液。
肉鸡用系列预混料说明书
肉鸡用系列预混料
强化维生素的添加量,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及鸡只抗应激能力、抗病能力;强化VA、生物素的添加,防止肉鸡猝死症的发生;强化VD3,防止肉鸡骨骼发育不良,提高细胞免疫力;强化VE,提高鸡只免疫力,减缓热应激,改善肌肉品质;强化生物素、叶酸、烟酸和胆碱的添加,有助减缓腿病的发生。
强化锌、锰、硒,提高鸡只免疫力;良好的离子平衡(dEB),改善骨骼的发育,防止腹水症的发生。
科学的药物组合,有效预防鸡只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控制球虫病。
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
&&&&&&&&&&&&&
(每千克含量)
&维生素B12
肉鸡用系列预混料推荐配方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比&&& 例 (%)
参考营养成分
初生至21天
22天至42天
43天至出售
(有休药期)
初生至21天
22天至42天
43天至出售
(有休药期)
肉鸡饲料配制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肉鸡生长极快,二个月内体重就能增长80多倍,因而对营养素的不足及各种污染相当敏感。为配制合格的肉鸡饲料,必须选用营养水平较高且容易消化吸收、符合卫生条件的原料,科学配制,满足肉鸡生长发育的需要。
2、肉鸡前期体重的快速增长和应激反应,使肉鸡的心血管系统超负荷运行,会增加肉鸡猝死症和腹水症的发生率。为提高肉鸡的育成率,当前期生长较快时,可适当降低前期饲料的营养水平或进行合理的限饲。
3、为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防止肉鸡体内的药物残留,在整个饲养期内,不得使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药品,临宰前一周之内不得使用任何药物。
4、维持肉鸡舒适和稳定的生长环境,控制疾病的发生,是肉鸡饲养的关键因素。如果肉鸡将大部分体力都用来抵抗疾病和应付各种应激,必然会严重影响肉鸡生长速度。
5、如果用户饲养条件较差,或提前换料,可继续使用C112或C512至上市。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钢筋1米重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