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果树有机肥肥可以放水稻吗

农家乐复合肥效果怎么样?
农家乐复合肥效果怎么样?
不区分大小写
只有25%的含量,一般
有很多含量的啊~!高中低含量的都有!
昆明农家乐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昆明农家乐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云南省专业生产复合肥的企业。公司现有15万吨/年的复合肥生产能力,有员工2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18人,专科学历的30人。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作,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根据云南的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的需肥规律成功研制了水稻、玉米、甘蔗、茶叶、花卉、果树、咖啡、香蕉、橡胶、等20多种农作物专用复合肥,经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组织试验,增产幅度达15%以上。公司始终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强化内部管理,在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国家产品质量抽查中,公司的产品连续多次抽查合格,受到技术监督部门的表彰奖励和《云南科报》、《云南农业》、《中国农资导报》等杂志社和媒体的采访报道。公司2007年就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合作进行长效缓释肥料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公司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农化服务队伍,整理了长效缓释肥施肥技术资料,配置了农化服务车和投影仪等设备,走遍了云南的村村寨寨。通过开展科学施肥知识讲座、设立试验示范样板田地、建立村寨肥料示范户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切身体会到使用长效缓释肥带来的好处。通过四年的努力,昆明农家乐公司累计推广长效缓释肥25万吨,使用面积达到416万亩,增产粮食20余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48亿元。目前,农家乐公司的长效缓释肥受到云南省广大农民朋友的信任和喜爱。公司的产销量从四年前的两万吨发展到现在超过12万吨,成为云南省知名的复合肥企业。
略懂社热议
等待您来回答
园艺领域专家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玉米,水稻,小麦,果树,蔬菜,怎样正确使用肥料和复合肥?
誓言送粉419
1·玉米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吸收纯N2.57kg ,P2O5肥 0.86kg ,K2O肥2.14kg,相当于施用碳铵14.50公斤或尿素5.51公斤,二铵3.63公斤,氯化钾4.09公斤 .但施肥量与产量并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还需要考虑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等因素.
1、肥料配比及用量
(1)、 高肥力夏玉米田:亩产量大于500kg/亩,亩用N 12.86kg,P2O5 4.30kg,K2O10.70kg(折合尿素27.56kg或碳铵72.56kg,二铵18.17kg,氯化钾20.44kg).
(2)、 中肥力夏玉米田:亩产量为400-500公斤/亩,亩用N10.28-12.85kg, P2O5 3.44-4.30kg,K2O8.56-10.70kg(折合尿素22.03-27.54公斤或碳铵58.00-72.51公斤,二铵14.54-18.17公斤,氯化钾16.35-20.44公斤).
(3)、 低肥力夏玉米田:亩产量小于400公斤/亩,亩用N低于10.28kg,缺钾地块施 K2O 5kg(折合尿素低于22.03kg或碳铵58.00kg,氯化钾9.55kg).
2、玉米施肥时期和方法
(1)基肥或苗期追肥: 亩施公斤有机肥;磷肥、钾肥的全部及氮肥的30-40%在玉米5-8片叶时施入.可结合犁地起垄一次施入播种沟内,使肥料施到10-15厘米的耕层中.所有的化肥都可做基肥.
(2)追肥:基肥或苗期追肥剩下的三分之二氮肥做追肥.重点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施.
拔节肥,拔节后10天内追施,有促进茎生长和促进幼穗分化作用.将追肥中氮肥的40%做拔节肥,结合铲趟,肥与苗的距离5-7厘米.剩下的60%氮肥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大喇叭口期施入,有促进穗大粒多,减少小花退化作用,并对后期籽粒灌浆也有良好效果.
追肥可以条施,可以穴施,施肥深度15厘米左右,施后要及时覆土,干旱时要施水.
3、合理施用微肥
建议补施锌肥,可以采用大量养分肥料与微肥混合或配合施用,这样可以增产,减少玉米的“白芽病”.
(1)土壤施肥中可以兑水条施、沟施、穴施或泼施,用量为每亩施硫酸锌1-2公斤.
(2)可兑水配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浓度一般在0.2%-0.5%,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喷施硫酸锌水溶液;也可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0.1-0.5%的硫酸锌溶液中12小时后,稍稍晾干即可播种.2·水稻 1.水稻营养特性 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碳、氢、氧、硅、氮、磷、钾、钙、镁、铁、锰、锌、硼、铜、钼、氯等17种营养元素,供需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的营养元素是氮、磷、钾.水稻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下降,但各种元素所出现的高峰时期与下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自返青至孕穗期,各种元素吸收总量增加较快.自孕穗期以后,各种元素增加幅度有所不同,对氮素来说,至孕穗期已吸收生长全过程总量的80%,其中磷为60%,钾为82%.植株吸收氮量有分蘖期和孕穗期两个高峰,吸收磷量在分蘖一拔节期是高峰,约占总量的50%,抽穗期吸收量也较高.钾的吸收量集中在分蘖一孕穗期.自抽穗期以后,氮、磷、钾的吸收量都已微弱,因此,在灌浆期所需养分,大部分是抽穗期以前植株体内所贮藏的. 杂交水稻各个时期的吸肥状况研究结果,氮的吸收在生育前期和中期与常规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齐穗和成熟阶段杂交水稻还吸收24.6%,这一特性使植株在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氮素浓度和较高的光合效率,有利于青穗黄熟,防止早衰.杂交水稻在齐穗后还要吸收19.2%的钾素,这有利于加强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转,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水稻养分吸收量,据产量水平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每667m2产500kg稻谷和500kg稻草,从土壤中吸收纯N8.5―12.5k2,P205 4~6.5k2,K20 10.5~16.5kg.水稻形成100kg籽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氮在2ks左右,高产田略低些,低产田高些;P2050.9kg左右,随产量升高100kg籽粒吸收量增大;K20在2.1kg左右,低产田略低些. 杂交水稻形成100ks籽粒氮(N)、磷(P205)、钾(K20)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kg、0.9kg、3.0kg,N、P205吸收量与常规稻基本一致,K20吸收量较常规稻高0.9ks.双季稻是我国长 江以南普遍栽培的水稻类型,分早稻和晚稻.它们有共同的特点:生育期短,养分吸收强度大,需肥集中且需肥量较大,但由于生长季节的不同,养分吸收上也有一定的差别.从移栽到分蘖,早稻吸收氮、磷、钾分别占总量的35.5%、18.7%、21.9%,而晚稻分别占23.3%、15.9%、20.5%,早稻的吸收量高于晚稻,尤其是氮;幼穗分化至抽穗期,早稻吸收氮、磷、 钾分别占48.6%、57.0%、61.9%,晚稻分别是58.7%、47.4%、51.8%,晚稻氮的吸收量增加很快;结实成熟期,早稻吸收氮、磷、钾有所下降,分别是15.9%、24.3%、16.2%,而晚稻为19.0%、36.7%、27.7%,可见晚稻后期对养分的吸收高于早稻. 2.施肥技术 (1)早稻施肥技术.早稻施肥一般采用“攻前保后”施肥法,即要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补施穗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667m2施氮(N)10~12kg、磷(P205)8~10kg、钾 (K20)5~6k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配施一定的氮肥,占总用量的70%左右,磷肥全作基肥,钾肥50%基施,50%追施.插秧后1周进行第一次追肥,用量占总用肥量的30%.穗肥一般占总用肥量的10%,并以钾肥为主. (2)晚稻施肥技术.晚稻施肥宜采用“前促中控”施肥法,根据移栽后2~3周出现一个很强的吸肥高峰的特点,将70%一80%肥料用在前期.磷肥在晚稻上效果低于早稻的应用效果.因此,如果早稻施磷较多,晚稻可利用磷的后效,不再施用磷肥.晚稻施钾的效果优于早稻,钾肥应优先用于晚稻,一般每667m2施氯化钾8―10kg,基肥和抽穗前施用比例为6:4. 3·小麦 一、小麦营养特性
1、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氮(N)2.5--3kg左右、磷(P205)1.0—1.7kg、钾(K20)1.5~3.3kg.随着小麦产量提高,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也相应提高.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随着植株营养体的生长和根系的建成,由苗期、分蘖期至拔节期逐渐增多,于孕穗期达到高峰.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时小麦麦苗虽小,但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植株迅速生长,对氮的需要量急剧增加,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0%--40%,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2、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少,但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试验资料,每生产100kg小麦,需吸收锌约9g.在不同的生育期,吸收的大致趋势是:越冬前较多,返青、拔节期吸收量缓慢上升,抽穗成熟期吸收量达最高,占整个生育期吸收量的43.2%.可见,在小麦苗期和籽粒成熟期,应增强锌营养,否则,会影响小麦的分蘖和籽粒饱满度.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缺锰的植株叶片和茎呈暗绿色,叶脉间为浅绿色.硼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顶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迟,雌雄蕊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结实.
二、冬小麦施肥技术1、小麦肥料的适宜用量.一般亩产400—500公斤田,亩施有机肥千克;施用化肥:纯氮13—15公斤,纯磷8—9公斤,纯钾8公斤,换算成尿素28公斤左右,磷铵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一般情况下,磷钾肥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用总量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也就是说,基施尿素20公斤,磷铵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在拔节期追施尿素5—7公斤,如缺肥地块可追施10公斤左右.)当然,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结合各地有机肥使用量、目标产量的不同,应该酌情增加或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用磷酸二氢钾(0.4—0.5%)水溶液喷施叶面,增加粒重,促进成熟,提高抵抗干热风的能力.2、基肥的施用.“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基肥不仅对幼苗早发,培育冬前壮苗,增加有效分蘖是必要的,而且,也能为培育壮秆、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土壤质地偏黏,保肥性能强,又无灌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作基肥,俗称“一炮轰”.具体方法是,把全量的有机肥、2/3氮、磷、钾化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将余下的肥料撒垡头上,再随即耙人土中.这样可使耕作层全层都混有肥料,既有利于前期形成壮苗,又可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对于保肥性能差的沙土或水浇地,可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法.即是把2/3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有机肥作为基肥,其余氮肥作为追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m2尿素2—3kg,或过磷酸钙8~lOkg,也可用复合肥10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人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4—5g\硫酸锰4~8g,拌种后随即播种.3、追肥的施用.巧施追肥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追肥的时间宜早,多在冬前追施,常有“年外不如年里”的说法.)春季追肥时间后移至拔节期,一般地块亩施尿素5-7千克,缺肥地块可增至10千克.追施肥料大都习惯追施氮肥,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4、根外喷肥.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小麦抽穗期,可喷施2%~3%的尿素溶液.喷施尿素不仅可增加千粒重,而且还具有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必要时,也可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光合作用,加强籽粒形成有重要作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的喷施量为每667m250~60ks.微肥喷施浓度一般为0.1%,喷施量为每667m250kg.喷施锌肥宜在苗期和抽穗以后进行,可喷施1~2次.硼肥可在小麦孕穗期喷施,锰肥可在拔节、扬花期各喷1次,喷肥的时间,宜选择在无风的下午4时以后,以避免水分过快蒸发,降低肥效.4·果树 氮素化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浅施能渗透到根系密集层而被吸收利用.土壤中施入的铵态氮肥随着降水的时期的不同,其渗透状况也各异.例如将NH4+ -N肥于1月施入5厘米的土层中因降水至3月中旬,一部分渗透20厘米土层内,大部分在10厘米处;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一部分渗透至30厘米处,大部分残留在10至20厘米的土层内.因此,氮肥浅施还要考虑各地的降雨量,土壤条件,根系分布深度、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等韵情深施.从根系较易吸收的NO3--N,生成情况看,在有机质缺乏的酸性土壤中,3月中旬以前,不同深度的土层中,未见到NO 3- -N,4月下旬至5月中旬,才开始增加显著.可见,从NH4 +-N施入到根系能吸收利用,还有一个转化过程.
氮肥的消长动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各种氮肥种类在不同土壤中的肥效看,火山灰土施菜籽饼、颗粒肥了,黏土质施硫酸铵、颗粒肥料效果最好、砂土质施各种氮肥效果均不够理想.
磷肥在土壤移动性差,且易被固定转化成水不容性的硫酸盐,不利根系吸收.据观测(1957),施入酸性瘠薄土5厘米除的过磷酸钙,1至3月几乎全部在地表下残留下来;4月以后有所减少,20厘米以下几乎没有变化.可见磷肥浅施后,主要是固定在土壤表层,不能达到根系分布层内.所以磷肥以深施治根系密集层内为宜.
我国刘德林等(1983)对红土壤山地温州密柑园磷肥施用方法进行研究表明:(1)过磷酸钙与猪粪渣混合施用,前期柑桔植株对32P的吸收成倍提高,而过磷酸钙加石灰或过磷酸钙家石灰与猪粪渣混合施用32P的吸收量,到后期才必为家石灰的提高显著.(2) 磷肥在浅施(16.7厘米)的情况下,短期内有利于根系吸收,但随着根系的生长,浅施的效果越来越差,叶片中磷的含量远不如深施(50厘米)处理的;(3)集中施磷比分次施磷,叶片含磷量增长8.14%至20.96%,果实产量增长25%,(4)经32P测定,温州密柑园土壤对磷的固定高达70%左右,当公顷施等肥量的钙镁磷肥时其固定率可降低3%.
综上所速,红壤山土地果园增施有机肥料和石灰,能促进磷肥发挥肥效;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较单施效果好;深施比浅施好;集中施比分次好.
在现代果园施肥中,特别强调根据果树种类、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肥时期、施肥亮、施肥方法及肥料种类,才能达到科学施肥,经济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2.生产上常用的施肥方法
(1)环状施肥 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一环状沟,沟宽30至50厘米,深20至40厘米,把肥料施入沟中,与土壤混合后覆盖.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适于幼苗使用.但挖沟时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易使根系上浮分布表土层.
(2)放射状沟施 是在树冠下,距主干1米以外处,顺水平根生长方向放射状挖5至8条施肥沟,宽30至50厘米,深20至40厘米,将肥施入.为减少大根被切断,因内浅外深.可隔年或隔次更换位置,并逐年扩大施肥面积,以扩大根系吸收范围.
(3)条沟施肥 即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内外,挖沟20至30厘米,深30厘米的条状沟.将肥施入,也可结合深翻进行.每年更换位置.此法适宜于宽行密株栽培的果园采用,较便于机械化.
(4)穴状施肥 即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外,每隔50厘米左右环状挖穴3至5个直径30厘米左右,深20至30厘米.此法多用于追肥,如施液态氮、磷、钾肥活人粪尿、沼气肥液等,以减少与土壤接触面,免于土壤固定.
(5)全园施肥 即在果园树冠已交接,根系已布满全员时,先将肥料撒于地面,在翻入土中,深约30厘米左右.但因施肥浅,常诱发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若与其它施肥法交替施用,可互补不足,充分发挥肥效.
5·蔬菜 一、看菜施肥:虽然作物都需要16种营养元素,但是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需要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如:叶菜类主要需要的营养体是叶片,因此施用氮肥效果比较明显,所以追施氮肥数量也应较大;对于果菜类,由于供应市场的是果实,因此除氮肥外,磷、钾肥需要也较多,尤其需钾肥较多.
各种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不同,肥料的施用量也不同.如:果菜类,在营养生长的同时,生殖生长也已开始,在花芽开始分化、开花结实、果实膨大等时期施肥效果好.在番茄果实的膨大期,氮的吸收量占全吸收量的10%,磷占17%,钾占5%,而到开始收获时,氮占50%、钾占40%,因此菜农特别注意果实膨大期重施肥料.对于大白菜等结球类蔬菜,一般除重视有机肥做底肥外,苗期还要施提苗肥以促进幼苗健壮.长出第一叶环,结束苗期进入莲座期时,施入优质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育.开始进入包心期,则采用重视肥料,促进结球的膨大与紧实.
二、看天施肥:影响施肥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温度、降雨、光照.温度较高时,作物生长旺盛,需要肥料也多,而且又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转化,所以在温度适宜的生长季节可以多施肥料,而低温季节则少施或不施.土壤水分状况对施肥影响也很大,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里,当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时,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物质的分解,提高肥料效果.在土壤干旱条件下,施肥效力不大;在降雨过多时,又要考虑肥料的淋失,造成投资大、收益小的不良后果,因此施肥必须与灌水和降雨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肥效.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无机盐养分与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转均有密切的关系.光照充足还可提高温度,促进植物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供应较多肥料,因此在水分充足,光照条件好的时候施肥效果好.
三、看肥施肥:在蔬菜生产中所施用的肥料种类很多,各有特点,如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天然肥料和化学肥料,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等.在蔬菜施肥上,经常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将有机肥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而无机肥大多是用作追肥,也有部分情况是将无机肥作基肥的.还有一些精制的有机肥,如饼肥等都用在苗期结束之后,在蔬菜根系附近,开沟或开穴施入,然后覆土浇水,以适应作物快速生长的需要.
按肥料的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固体肥料施到土壤里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被蔬菜吸收;液体肥料如氨水,一般要用水稀释后才能施用,或采用深施方法,及时覆土,以免由于气体挥发,损伤叶片和植株;气体肥料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施肥,可在温室或塑料大棚中使用,尤其对瓜类的增产效果明显.
土壤施肥一般分为表层施肥和深层施肥两种.对于一些易于挥发、需避免反硝化作用的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氮肥,最好施在土壤深层,让铵离子被土壤颗粒吸附,防止流失,磷肥与钾肥在土壤里向下移动很慢,所以在表层施用效果不大,以均匀混入土层中为宜.在蔬菜地的施肥上,对于溶于水的化肥,经常是随灌溉水施入,比较简便,特别是在植株长大覆盖地面时,采用此法追施效果好.但有时流失浪费较多,尤其在地面高低不平时,施肥的均匀度较差.
施用化学肥料时,除有土壤施肥外,还可根外追肥.进行根外追肥时要选用质量纯正,不宜烧灼叶面的化学肥料,在蔬菜上使用较多的是尿素、磷酸二氢钾等.
此外还有微量元素肥料,多用于叶面喷施,主要是因为作物对它的需要极少,另一方面如将某些微量元素肥料施入土壤,容易转化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所以常利用根外追肥方法,供作物利用.在蔬菜上应用较多的是硼肥、锌肥、锰肥等.
四、依不同栽培方式施肥: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供应的均衡性经常发生矛盾,按照季节的不同,常采用露地栽培及塑料大棚、中硼、小棚、温室以及地膜覆盖等多种栽培方式生产蔬菜.同种蔬菜由于栽培方式不同,施肥量的差异很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水稻田适合种什么果树
家有三亩水稻田,因经济效益原因,想改种水果,请问适合种桃子,李子等水果吗?如果不适合,那种些什么果树合适,知道的朋友请帮忙解答,谢谢。
10-01-01 &
桃子,李子都可以,我家就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转} [三杯香] 泰顺名茶,采摘于清明前后,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该炒青绿茶外形条索细紧有苗锋,色泽翠绿油润,芽毫藏隐,泡开之后呈一芽两叶叶形。 [大荆红花芋] 乐清大荆镇利用山地和梯田,大种红花芋。它个大而均匀,去皮后呈粉红色,艳如花蕾,肉嫩味香,为芋中的上品。1994年初有40万公斤陆续运销日本。 [大黄鱼] 又叫黄花鱼,为暖温性集群回游鱼类。洞头渔场盛产大黄鱼。渔讯期3月至6月,以5、6月为盛。大黄鱼蛋白质、脂肪丰富,无机盐及维生素含量高,鲜食味美,晒制成鱼鲞,则可保持较长时日。肝可制鱼肝油,鳞可制芡鳞胶、咖啡碱。 [上吴枇杷] “浙南五月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浙南有名的批杷生产基地——永嘉县六龙乡上吴村,有枇杷树46,67多公顷,10多个品种。种植最多的“大红袍”、“青碧”,都是枇杷中的珍品,皮薄色黄,果晶柔软,味甜如蜜,食之满口生津。还有“红毛丫头”,红红果子,大如鸡蛋,25~26颗便有1公斤重。80年代全市枇杷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66.67余公顷。 [马站四季柚] 历史上有“仙家名果”之称。又名苍南四季柚。据马站魁里乡下魁村《周氏家谱》记载:周大川()曾任四川省千总,带回四川柚苗种植,后经农民繁殖选育而成四季柚。四季柚以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而得名,以第一第二次花所结果实最好。果实卵圆形,单果重0.75—1.25公斤,果皮较薄,肉质脆嫩,汁多无渣,甜酸适口,品质上乘。果肉白色居多,也有挑红色的。果耐贮藏。果树喜温湿气候和黄红壤,唯马站气候土壤适宜。 [乐清湾缢蛏] 乐清湾,为我国缢蛏(俗称蛏子)三大产地之一。蛏味很鲜,为沿海居民所喜食。除鲜食外,也有加工为蛏干和蛏油。乐清每年围塘整涂,规模较大。整涂培苗与海区自然涂附苗比较,亩产要提高10至20倍。 [永嘉田鱼] 学名田鲤。养殖于水稻田,形似鲤鱼。永嘉稻田养鱼已有数千年中历史,至今相沿。该鱼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当年鱼苗最大的达0.5公斤。全县养殖面积5666.67公顷,年产量达80余万公斤。肉质肥嫩,少骨刺,味鲜美,营养丰富,兼有利尿、消肿的药用价值。田鱼多姿多采,也是理想的观赏鱼类,人们誉之“体像鲤鱼,味赛鲫鱼,色如金鱼”。市区菜市场有售,还远销国外。 [永嘉早香柚] 永嘉中部山区岩头、花坦,碧连等地,有百亩以上的早香柚荃地8个,其中花坦乡巽坑村荃地达400亩。永嘉早香柚原产碧莲,9月下旬成熟,属我国特早柚类品种。平均亩产1500公斤。肉质脆嫩,果汁多,甜酸适口,1993年在泰国曼谷国际农产品评比中获银质奖,1994年又在全国第三次柚类评比中获金杯奖。 [龟脚] 学名石砌,长5—8厘米,因形似乌龟之足而得名。龟脚分布于海浪冲击的崖礁缝中,瑞安北麂、北龙、大峙等海岛有产.其肉淡红色,肥而细嫩,味极鲜美。因渔民要攀登海岛悬崖找寻、挖采,十分艰险,所获不多,故更显名贵。 [沙岗粉干] 永嘉枫林镇西北的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沙岗.这里农户向来以制作粉干为副业。粉干为民间主要副食品。其制法是:米粉加水蒸成半熟,捣成块状,再压成细条,扎制成贴,晒干即成。沙岗粉干细如纱线,洁白软韧,快熟难断,耐煮汤清,是温州地区最优质粉干之一。 [瓯江子鲚] 子鲚,瓯江特产,上市时节满腹是子,故名。学名叫凤尾鱼,也叫凤鲚,系因尾部有分叉、细长而尖、形如风尾而得名。它从立夏、小满开始,洄游人瓯江中游咸淡水汇合之处产卵繁殖,一直到夏至、小暑,捕获期约两个月。此鱼高蛋白、高脂肪,肉质细嫩、鲜美,久负盛名。食法有红烧、油炸或加工成鱼干。尤以油炸鲚为夏日筵席上的时鲜佳晶。 [瓯柑] 温州栽培柑桔,已有千余年历史。瓯柑早在唐代便列为贡品。今有柑桔种植面积近1.333万公顷,优良品种有“茶山温州”、‘梧埏温州”等,还培育出无籽瓯柑。瓯柑肉质鲜嫩无渣,香甜略带苦味,夏日食瓯柑犹如玉液琼浆,沁人心脾。瓯柑还能去胃中瘕热,利水谷,止呕咳,生津止渴,久食能通筋络,开肠胃。储藏得法、春后不溃的瓯柑,还有清心消暑、去邪祛毒、降血压等作用。矿山、井下、炉前接触煤气烟毒硅尘的工人最宜吃瓯柑。 [金星草] 又名雁荡铁皮石斛,为当地特有的兰科植物。生长于峭壁和峰柱裂缝处,高约50厘米,竹鞭状,条叶鲜丽。其根枝清热解毒,疏肝化郁、并能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症抽搐、心悸、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疾病。 [黄腹角雉] 我国特产珍禽,属国家一级保护鸟,产于泰顺县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体型略大于家鸡,羽毛鲜丽。尤其是雄鸟,头顶有一簇由黑色和棕红色羽毛组成的羽冠,头两侧有一对钴蓝色的角状突,腹部纯淡黄色,背面黑底缀以许多米黄色的圆斑和棕红色的块块,颗颗小白点散布其间,显得格外柔和、匀称。更为别致的是,它胸前挂着一块从喉部垂下的肉质裙,肉裙中央鲜红,外缘镶以蓝色的条纹图案。文成石蝉林场也曾发现黄腹角雉,被专家们确认为新分布。 [菊花鸡] 温州特产细毛乌骨鸡,味美,药用价值高,因周身羽毛向上卷曲似菊花,故名。其特点是:躯干部似圆球,全身羽毛洁白无瑕,羽枝如丝,顶上毛冠大而圆,中间附生半球形软顶骨,耳垂呈翡翠色,额前肉冠形似胡桃,连同颔下肉垂呈蓝紫色,腿羽扩张如帚,五趾羽毛宛如两把雪白的小扇子,婆娑而行,别具风趣。 [温郁金] 因产在温州而命名,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末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稍扁,肥满,外皮细皱,表面淡黄色,断面有光泽。加工成药,味苦、辛甘、性寒,具有和血散瘀、行气解郁的功效,治胸肋脘腹疼痛、痛经等症,瑞安市马屿、陶山各乡镇,为全国三大郁金产地之一,产品出口印尼等国。 [楠溪江香鱼] 瓯江八珍之一。生息分布在大小楠溪,上至巽宅,溪口,下至沙头,尤以大楠溪产最佳。年产约50吨。楠溪江香鱼头小吻尖,尾分叉,身上细圆鳞发光。除腹部为银白色外,全身呈淡黄色。一条100—150克重,体长为15严20厘米。肉味鲜美,素有“淡水鱼之王”美称,清炖、白烧、熏焙咸宜。 [檀香橄榄] 又名青果,温州橄榄均属白橄榄,分布在飞云江南岸。种植历史已逾百年。平阳塘川檀香橄榄,脆嫩少渣,味清甜,含旃檀香,回味持久。种植面积133。33公顷,年产10万公斤。瑞安董夏村是橄榄专业村,年产橄榄4万公斤,主要有长榄和檀香揽两种,品种多,以老香、丁香榄最佳,是鲜食和加工兼用优良品种。 参考资料:.univs/univs/ouc/hyzc/info_display.php?id=105073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树施肥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