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最佳季节最佳观赏方法地理

庐山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wode-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实习总结
庐山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wode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学院常爱君-9.2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目录庐山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 1前言 .................................................................................................................................................. 4一、区域概况 ................................................................................................................................... 51.地理位置 ................................................................................................................................ 52.气象气候状况 ........................................................................................................................ 63.地质地貌 ................................................................................................................................ 64.植被土壤状况 ........................................................................................................................ 65.人文........................................................................................................................................ 7二、地质地貌 ................................................................................................................................... 71.庐山的形成 ............................................................................................................................ 72庐山的地层 ............................................................................................................................ 83.庐山的地貌 ............................................................................................................................ 83.1构造地貌 ..................................................................................................................... 83.3流水地貌........................................................................................................................... 103.4冰川地貌之争 ........................................................................................................... 114.几个实习点的地貌类型 ...................................................................................................... 114.1褶皱构造地貌 ........................................................................................................... 114.2几个河流袭夺点 ....................................................................................................... 124.3关于冰川地貌 ........................................................................................................... 13三、植被......................................................................................................................................... 141.庐山植被综述 ...................................................................................................................... 142.各实习点植被状况 .............................................................................................................. 142.1牯牛岭(1158.2m) ................................................................................................ 142.2大天池(920m左右,虎背岭) ............................................................................. 152.3大月山水库南侧(1250m左右)........................................................................... 152.4大校场谷地(800――1000m) .............................................................................. 162.5观音桥(400m以下) ............................................................................................ 162.6黄龙寺 ....................................................................................................................... 163.庐山植物园 .......................................................................................................................... 173.1裸子植物 ................................................................................................................... 183.2.落叶阔叶树 ............................................................................................................... 193.3常绿阔叶树 ............................................................................................................... 204.庐山植被垂直带的基本特征 .............................................................................................. 214.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 ............................................................................. 224.2常绿落叶混交林: ................................................................................................... 224.3落叶阔叶林 ............................................................................................................... 22四、土壤......................................................................................................................................... 221.综述...................................................................................................................................... 222.主要的土壤形成和特性 ...................................................................................................... 232.1红壤: ....................................................................................................................... 232.2黄壤及山地黄壤: ................................................................................................... 232.3、山地黄棕壤: ........................................................................................................ 242.4、山地棕壤: ............................................................................................................ 24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5、草甸土: ................................................................................................................ 242.6、初育土: ................................................................................................................ 242.7、 黄壤: .................................................................................................................. 242.8、水稻土: ................................................................................................................ 253.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 254.几个实习点的土壤状况 ...................................................................................................... 26五、水文......................................................................................................................................... 281.综述...................................................................................................................................... 282.庐山水文状况分析 .............................................................................................................. 282.1、水系的形态: ........................................................................................................ 292.2、河流袭夺: ............................................................................................................ 292.3、瀑布: .................................................................................................................... 293.芦林湖大坝与庐山电站拦河坝建设对比分析 .................................................................. 30六、人文......................................................................................................................................... 301.综述...................................................................................................................................... 302.历史渊源 .............................................................................................................................. 313.与历史名人之缘 .................................................................................................................. 314.庐山宗教 .............................................................................................................................. 325.庐山与黄山人文地理比较 .................................................................................................. 32七、总结与感想 ............................................................................................................................. 341.总结...................................................................................................................................... 342.感想...................................................................................................................................... 3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言本次野外实习主要是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主要采用老师讲解和自主实习两种方式,认识庐山的各种典型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过程。实地实习之前,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和实习目的,各个学科老师分别带领我们理清了庐山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的形成过程,并自己课外观看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详细了解了庐山的人文地理过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理实习,通过老师讲解,自己观察,翻阅资料,利用罗盘测岩石产状的方式,认识了庐山的大概地貌特征,进而描述分析一些地貌的成因,如流水地貌,冰川地貌、褶皱构造、断层构造、谷地地貌;通过观察河流袭夺的几个典型点――锦绣谷,好汉坡和大校场谷地,了解了河流袭夺的过程及发生河流袭夺的原因,在山麓地区(观音桥)观察了解了山区河流的特点;对几个人工拦河坝――芦林湖拦河坝和庐山电站拦河坝的工程合理性评估,对庐山的水文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简单介绍庐山典型的几处水环境,再对该地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了解到庐山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及人工针叶林,在老师带领下辨认庐山地区植物以及采集植物标本和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拉植物样方并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庐山地区的植物群落与环境进行基本调查和研究;了解庐山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及局部由于特殊地理条件形成的不同于山地土壤的土壤,从土壤的成土因素方面分析庐山土壤种类,然后再庐山典型地段选址挖掘土壤剖面,并对土壤剖面加以描述 。认识到庐山形成的地质过程及李四光冰川学说的争议等。通过做植物样方和挖土壤剖面,认识到野外实习除了小组各成员有足够的地理知识之外,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实习路线如下:9月16日:如琴湖宾馆 天桥(锦绣谷) 仙人洞
龙首崖9月17日:如琴湖宾馆 月照松林 汉口峡 大月山水库 女儿城大校场谷地 芦林湖9月18日:如琴湖宾馆 五老峰 三叠泉9月19
女儿城 大校场谷地 庐山植
含鄱口9月20日:如琴湖宾馆
月照松林 庐山北门 观音桥 秀峰9月21日:如琴湖宾馆 芦林湖 黄龙寺 三宝树 黄龙潭 五龙潭 庐山电站拦河坝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9月22日:人文地理实习,自行参观庐山老别墅一、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相对高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地理位置5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气象气候状况庐山山地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1.9℃,为著名避暑地。年平均气温11.6度,极端最高32.0度,最低-16.8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2068.1毫米。日照较丰,年日照时数为1715.3小时。风大雾多,大风日数100天,年平均雾日达200天,年积雪日数30天。年平均降雨量1900mm左右。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是庐山的一大特点。风大雾多,大风日数100天,年平均雾日达200天,年积雪日数30天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均雾日190天。属中亚热带湿润型东亚季风气候。3.地质地貌庐山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庐山是一座断块山,由元古代变质岩和碎屑沉积岩构成,顶部山峰的形态,岭、谷的排布受到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节理构造和地层岩性及产状的控制。北段以大月山背斜山为轴,两侧对称地分列向斜谷,背斜山及次成山谷。东南坡与西北坡均为陡壁峭坡。4.植被土壤状况庐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植被可分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以樟科和壳斗科为主;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的以壳斗科为主,落叶的种类繁多,主要有茅栗,四照花,化香等;山地落叶阔叶林。其南北坡分布上限大致分为常绿阔叶林带600―800m, 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900―1100m,及山地落叶阔叶林带900―1100m以上。其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针叶林(大多为人工种植),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草丛等。其中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是组成庐山垂直地带性植被最重要的三个科。庐山地区垂直地带性土壤可分为红壤、黄壤(基带),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6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壤。其南北坡分布上限大致与植被分布一致。在一些山峰顶部,因风速过大或人为破坏,发育着山地草甸土;个别地方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发育着山地沼泽土;山麓地带广泛分布着人为耕种土――水稻土。庐山地区主要的成土过程有原始成土过程,黏化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腐殖化过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等。5.人文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二、地质地貌庐山地处扬子地块与大别山地块交接带的边缘地带,也是北东向郯庐断裂和北西向襄樊――广济断裂的交汇带南缘。受其影响,庐山地区各地质时期均有较大的构造活动性,岩浆活动剧烈,混合岩化明显。因此而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貌较为典型。1.庐山的形成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7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最高。2庐山的地层本区地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线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圆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3.庐山的地貌庐山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成因复杂,地貌景观多样,是地貌实习的良好基地。本区地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是新构造运动、岩性和流水、重力、冰雪、风力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1构造地貌庐山山体的构造地貌,总体上为次生构造地貌。按照构造地貌类型和空间规模,可以分为:断块山、褶曲构造地貌、断层谷地貌、节理构造地貌四种。(1)断块山:从整体山看,庐山是一个地垒式的断块山。庐山的东南侧为温泉大断裂,西北侧为莲花洞大断裂,此二者构成了庐山的两条边界大断裂。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着两条边界断裂大量抬升。山体受两侧大断裂的控制。总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与大断裂走向相一致。由于边界断裂分别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收敛,因此,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呈中间宽两头尖的纺锤形。两条边界大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庐山主体以山体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从而形成地垒式断块山,边界大断裂附近则形成陡峭的山崖陡坡。庐山山体抬升量以中部为最,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递减。断块山由于两侧的边界断裂分别是由一系列的断层组成,在其控制下山体呈阶梯状发育的特点。(2)褶曲构造地貌:以庐山中部的九奇峰断裂为界,庐山山体可分为南北两段。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发育于庐山北段。庐山北段的地貌形态主要受复背斜构造控制,以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地层为主,形成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即从西北往东南分别是虎背岭背斜、东谷向斜、大8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月山背斜、三叠泉向斜和五老峰背斜等褶曲构造。受这“三背两向”构造的控制,加之地层间岩性变化造成差异侵蚀发育了多条近于平行展布的次成山岭和次成谷底,从而形成了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地貌特征。
①背斜山与单斜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形成于庐山北部地区的最高峰岭――大月山(1453m),背斜发育典型,形态完整,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南沱组下部的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大月山背斜由大月山背斜的核部构成;由于受背斜构造的控制,山体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因中部上升量最大,故该背斜山分别向北东―南西端倾伏。单斜山:虎背岭背斜、五老峰背斜与大月山背斜的地质特征基本一致。虎背岭―大马颈一带的山体,主要是受虎背岭背斜控制形成,出露地层也是南沱组下部的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但是后来受莲花洞边界断裂的影响和剪刀峡谷底的切割,背斜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山体的东北段大华山一带,虎背岭、喇嘛塔一带则被切割、侵蚀发育成单斜山地貌;与此相类似,五老峰背斜受温泉断裂带抬升山体侵蚀后退以及白鹤涧谷底切割的影响,其东南翼被错开断落,从而在五老峰―梭子岗一带发育形成庐山最典型的单斜山地貌,山体呈北东―南西、近东西向展布。②向斜谷庐山北部发育了两列典型的向斜谷,为东谷-王家坡谷地和青莲寺谷地。东谷―王家坡向斜谷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因受剪刀峡断层错动的影响,在日照峰一代隆起,导致王家坡向斜谷和东谷向斜谷分别向东北、西南倾斜。东谷向斜核部主要由南沱组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和凝灰岩组成,岩性松软,易受侵蚀,故保留的地层较薄;而王家坡向斜谷南沱组上部地层已被剥蚀而光,出露的是南沱组中部的地层。东谷向斜谷在乌龙潭以上发育较好,而向西南牧马场―碧云庵一带受到次一级河谷切割发育不明显,局部甚至出现地形倒置形成向斜山。青莲寺谷地是受三叠泉向斜控制形成的向斜谷。③次成山与次成谷在背斜构造的翼部,相间出露石英砂岩组和长石石英砂岩组,在这个基础上发育了次成山和次成谷。在大月山背斜两翼岩性相对软弱的南沱组中部之下段长石石英砂岩出露的地方,分别形成大校场和七里冲两个次成谷。而在有相对坚硬的南沱组中部之上段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出露的女儿城和蚱蜢岭则形成次成山脊。在虎背岭背斜与东谷向斜之间,则发育了与大校场、女儿城位置相对称的西谷次成谷和牯牛岭次成山。这些次成山和次成谷均具有两侧坡倾斜不对称的特点(如图)。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图2 庐山褶曲构造地貌示意(3)断裂构造地貌①断层谷地貌:庐山沟谷主要有三种形成模式:一是向斜形成的向斜谷,二是岩性软弱易侵蚀形成的沟谷,三是沿断裂、节理密集带侵蚀形成的沟谷。其中,以剪刀峡发育比较典型。该谷地主要受剪刀峡断裂控制。草地坡与牯牛岭、大马颈与虎背岭走向一致,可推断出它们原本相连,但是由于右旋平移断层的作用,发生错动,从而形成了剪刀峡。②断层崖庐山山体抬升量以中部最大,分别向北东方向和南西方向递减。庐山的断层崖因遭到长期的剥蚀和山间河流的切割,已经面目全非,只有局部还保留着少量的断层三角面,大部分是离开断层线一定距离的陡坡山体。由于两侧的边界断裂分别是由一系列断层崖组成的,所以断块山的边坡山体也具有河流阶地地貌的特征,如秀峰一带,大致可分为3级,好汉坡一带可明显分为两级,由好汉坡正断层和莲花洞正断层共同形成,在锦绣谷外侧大林峰一带则发育了明显的五级。(4)节理构造地貌节理构造地貌的发育主要受不同节理组合和构造部位控制。在背斜核部发育纵张节理和X节理,节理切近水平的硬岩层,局部发生岩块崩落而在陡坡上形成突出的岩块以及凹陷的洞或穴,如佛手岩跟仙人洞;而在某些部位,因纵张节理发育密集,尽管有坚硬岩层保护,也会被不断剥蚀形成地形倒置现象,如芦林湖。3.3流水地貌庐山自第三纪形成夷平面及之后新构造运动切割抬升以来,遭受了长期流水作用,不同地带形成了不同的流水地貌类型和特征。⑴宽谷与峡谷1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的河谷形态自山上到山下,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特点。就庐山本身的河谷而言,可分为四段:上段表现为宽谷,中段为宽谷中套有V型谷,下段表现为峡谷,出山麓段大部分为深宽谷,个别为峡谷。上段与中段之间形成裂点。宽谷(U形谷)多适应地质构造,与地层或构造线走向一直,谷地形态一般谷地宽浅谷坡平缓,代表河谷发育的老年阶段,属于庐山抬升前的老谷地;峡谷(V形谷)谷地深切,谷坡陡峭,有的成阶梯状,发育多级裂点和瀑布,代表河谷的幼年和青年期;谷中谷表现形态是宽谷中嵌套发育V形谷,代表了河谷从幼年像青年发育的过程。
发生河流袭夺的地点,主要有汉口峡、如琴湖、芦林湖等地。河流袭夺六大要素:被夺河,袭夺弯,袭夺河,反向河,断头河以及风口。且在风口处常常存在棕红色网纹泥。庐山地区一般是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袭夺流向东北或西南的河流,并使水系发生变化,变平行水系为格网状的水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庐山山体抬升之前,地面发育已处于成熟阶段,河谷循较弱岩层发育,故流向呈东北或西南向;当山体大量抬升,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由于流路短、比降大,再加上沿断裂或垂直节理发育,下切、溯源侵蚀强烈而迅速,以致袭夺东北或西南流向的河流。3.4冰川地貌之争庐山及其外围地区是否发生过冰川作用,目前还存在着分歧。现根据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地区研究所提出的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貌作一简单的介绍。据冰川作用遗迹,李四光确定庐山在第四纪曾发生过三次冰川作用,并划分为三次冰期:即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但是,目前,以施风雅、李吉均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则对李四光教授的冰川观点进行了挑战。4.几个实习点的地貌类型4.1褶皱构造地貌庐山整体为五岭四谷,自西向东分别为虎背岭,西谷,牯牛岭,东谷,女儿城,大校场谷地,大月山,青莲寺谷,五老峰。其中虎背岭跟五老峰为单斜山,大月山为背斜山,牯牛岭和女儿城由于岩性较为坚硬,为次成山,东谷和青莲寺谷为向斜谷,西谷和大校场谷地为次成谷。1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整体地貌类型示意虎背岭岩层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为庐山五岭四谷第一岭(西北起),为一单斜山,其西北侧由莲花洞大断裂控制,岩层受张力被侵蚀下切;东南侧为西谷,由于岩性不同于虎背岭,即长石石英砂岩,岩性较弱,易发生差异性侵蚀形成谷地,故为西谷次成谷;牯牛岭岩层为含砾石英砂岩,不易风化,所以被保留下来,形成次成山。我们小组分别测量了一组虎背岭与牯牛岭出露岩石的产状(如表一),可看出,两处岩石产状基本相同。表1
虎背岭、西谷、牯牛岭岩石产状比较
女儿城岩性与牯牛岭一样,为含砾石英砂岩,不易被侵蚀;大校场谷地与西谷一样,为差异性侵蚀形成的次成谷。4.2几个河流袭夺点(1)锦绣谷:由于锦绣谷地层遭河流溯源侵蚀,形成V字形峡谷,坡降较大,西谷较为平缓,河流侵蚀力度不大,坡降小,西谷谷地河流流到锦绣谷处,拐向锦绣谷流去。此处:西谷河流为被夺河,锦绣谷河流为袭夺河,花径为风口。(2)龙首崖:此处下方河谷深切,亦为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地层快速抬升导致河流快速下切,形成陡崖,老地层支离破碎,几乎被侵蚀殆尽。龙首崖东南侧缓谷河流被西北侧峡谷河流袭夺。1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汉口峡:流入东谷的河流,由于流路短,下切溯源侵蚀切穿女儿城次成山脊,在汉口峡附近袭夺眼软弱地层发育、流向西南的大校场谷地上段的河流。(4)芦林桥:流过芦林桥的河流袭夺了大校场谷地河的下段。4.3关于冰川地貌1947年李四光先生在专著《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提出,庐山在第四纪更新世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它们是:鄱阳期(Q1)、大姑期(Q2)和庐山期(Q3),证据是: ⑴冰蚀地貌1)冰斗:如大坳冰斗、五乳寺冰斗、鼓子寨冰斗等。2)冰川谷:如大校场、王家坡、七里冲冰川谷。3)羊背石:如 白石嘴的羊背石。4)冰窖:如东谷、西谷、天花井、窑洼等。⑵冰碛地貌1) 终碛垄:在山下东侧的高垅、新桥一带;在山上的王家坡、莲花寺谷内。2) 侧碛:如裁缝岭侧碛。3) 漂砾:如西谷中的“飞来石“等。我们在西谷观察了飞来石,发现石块磨圆度较高,但是没有发现比较典型的冰川移动擦痕,而且该处海拔1100多米,并未达到冰川形成的气温条件,也就是不会有大面积的积雪,所以个人也不太同意冰川学说的观点。至于说芦林湖附近(东北)一河沟内砾石为冰川搬运,我们经过观察发现,砾石磨圆度很小,棱角分明,分布杂乱无序,不具有冰川搬运堆积物的特点,也不具有纯水流搬运的特点,并且还有一点,它们与对面出炉的岩石相似,个人认为说不定是此处岩石崩塌所致,而并不是所谓的冰川搬运,泥石流搬运或流水搬运而来。再者,庐山是第四纪开始抬升,而第四纪又是大冰期,
就算其上发育了大量13图4
西谷冰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冰川,那么,为什么至今却只能找到这么少的疑似冰川遗迹的点?这也是其一值得怀疑之处。至于含鄱口犁头尖被认为是冰川地貌中的一种――角峰,就不得而知了。三、植被1.庐山植被综述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毓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按中国亚热带自然历史条件,结合庐山地区地貌类型,其自然植被应该是森林,主要是阔叶林。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从各种群落类型分析比较,次生的灌丛,草丛面积大于森林面积,从分布地点来看,植被保存较好,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庐山山麓秀峰,白鹿洞等处,山体中有黄龙寺,大月山等。总体上庐山的南部比北部自然植被保存较好。庐山植物区系:据统计,庐山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20种。其中种子植物175科,661属,1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擦木、大血藤、紫树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本世纪之初,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教授,便对庐山的植物社会进行过调查;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也相继作过研究。他们三人于1934年在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研究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总数达到3000余种。庐山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钱柳、大血藤、八角莲、鹅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喜树、香果树、长年兰等。其它残遗种,裸子植物中有银杏、金钱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连香树、枫香、玉兰、糙叶树等。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征。2.各实习点植被状况2.1牯牛岭(1158.2m)按庐山植被垂直地带分布规律来说,该海拔左右范围内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但实际上以1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针叶林为主,原因是人工砍伐导致该地区原生植被被破坏,所以人工种植了速成的针叶树,主要有台湾松,日本柳杉和扁柏。月照松林作为牯牛背的一部分,其植被分布也有上述特点,我们观察到的落叶树主要有:山樱花(蔷薇科),鸡爪槭(槭树科),茅栗(壳斗科),化香(胡桃科),鹅掌楸(木兰科),梧桐(梧桐科)等。高大乔木多为人工种植的针叶树,落叶落叶林建群种为壳斗科,但较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所致,但针叶树幼苗较少,且为强喜阳性植物,受阔叶树遮蔽阳光的影响,而阔叶树树下幼苗多,系因针叶树遮挡阳光的性能不强,谷该地区植被演化顶级应为落叶阔叶林,也就是说,恢复到受人工影响前的状态。灌木稀少,草本层也较稀疏,多为一些蕨类植物和禾本科植物。2.2大天池(920m左右,虎背岭)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大量人工种植针叶树,主要有台湾松,柳杉,扁柏,马尾松,因这些针叶树耐贫瘠,长速快,所以长得比较高大,此处可见较小的阔叶树林,为次生林,其中常绿阔叶树种有:青冈,甜楮,均为壳斗科植物;落叶阔叶树种有:茅栗和板栗,也为壳斗科;灌木主要有:杜鹃(杜鹃花科),柃木(山茶科)。2.3大月山水库南侧(1250m左右)此处植被类型应为落叶阔叶林,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几乎消失,高大乔木为人工种植针叶树。此处我们小组做了植物样方统计,乔木层采用10*10O样方,灌木层4*4O,草本层1*1O。具体如下表:表 2
大月山水库附近植物样方群落结构
从表中可看出,此处植物种类较为繁多,而乔木主要为针叶树。15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4大校场谷地(800――1000m)植物群落描述:优势种为人工种植的针叶树,落叶阔叶林建群种落叶阔叶树较少,但后继者即幼苗较多,在生存竞争方面占一定优势,群落演替顶级应为落叶阔叶林;灌木层几乎无植物,无附生植物,草本层禾本科植物居多,有大型禾本科植物――竹子出现。此处只做了乔木层(10*10O)样方,具体如下表:表3
大校场谷地植物群落乔木层结构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针叶树都是比较高大的乔木。2.5观音桥(400m以下)植物群落分层复杂,不再是简单的三层,有的地方出现四到五层,物种复杂,附生植物如藤本植物开始出现。该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群种为:青冈,苦楮,香樟,
即壳斗科和樟科。2.6黄龙寺常绿阔叶林为主,建群种为青冈,青栲,苦楮,甜楮,均为壳斗科植物。有少量自然生长的杉木,说明此处较温暖湿润;草本植物出现大量毛竹,它的生长对水热条件的要求较高。 上述四种壳斗科植物的叶片较相似,均为羽状脉,长形叶,根小头大,现给出它们的区分方法,即叶片特征:表4
几种壳斗科植物比较16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地处北纬29°51’,东经,东经115°59’,海拔米,,是一座亚热带高山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植物科学研究的植物园。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X、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庐山植物园是我国进行引种驯化、保护保存、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60多年来,经过几代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庐山植物园已是松青柏翠、万物竞发的著名科研和旅游胜地。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南雾茶园。猕猴桃引种区、药圃等。著名的庐山特产云雾茶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均产于此,庐山植物园现已汇集园内外植物3400多种,储藏名植物标本10万多号。庐山上的这座植物园以研究灌木为主,兼茶果,园林。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庐山植物园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近300个单位,建立了种交换等方面的关系。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成11个展区,供游客鉴赏,此外还有花卉展、奇龟展。园中有休息厅,林荫下设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这里四周环山,地形起伏,土壤为黄棕壤,腐殖质层较厚,PH5.0-6.5,属亚热带东部湿润型季风山地气候。该区年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雾日193天,年均降雨量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7%,,极端气温分别为32℃和-16.8℃;年平均降水1929.2毫米,降水日为170天左右,全年日照数为1330小时左右。庐山植物园占地近300公顷,引种栽培植物3400余种,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全园建有松柏区、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园、岩石园、猕猴桃园、药圃、茶园等9个不同类型的专类园和展览区。其中树木园收集国内外杜鹃300余种,王月花季,杜鹃盛开,如花似锦。驰名中外的庐山云雾茶,香飘云雾之外。素有“寸步必有药”的庐山,山地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这里的药圃收集栽种300多种药用植物。松柏区生长着裸子植物260余种,南北松杉竞秀,东西柏桧峥嵘,其中,有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中国特产的金钱松,以及国内外其他名贵树种。庐山植物园北倚月轮峰,西傍太乙峰,东邻五老峰,南接寨口,可谓是“三面环山,一面邻口”的“风水宝地”。三座大山围绕在周围,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使植物园成为一个良好的避风港,年均温较高,而且南部一寨口正好透风,也就是说容易形成山区季风气候,17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降水量也比较大,适宜于一些亚热带植物生存,这也正是庐山植物园作为一个高海拔山地上植物园的特殊之处,也是其选址的高明之处。下面介绍我们在植物园观察到的植物,根据老师的要求,总共找到十种裸子植物,十种落叶阔叶树,十种常绿阔叶树。分别如下:3.1裸子植物(1)日本香柏:Thuja standishii Linn,柏科,崖柏属,耐低温、喜湿环境,枝开展,树冠圆锥形。鳞叶先端突尖,表面暗绿色,背面黄绿色,有透明的圆形腺点,鳞叶揉碎有芳香。球果长椭圆形。(2)罗汉柏:Thujopsis dolabrata,柏科,罗汉柏属,树冠广圆锥形;大枝平展,轮生,枝端常下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对生,在侧方的叶略开展,卵状披针形,略弯曲,叶端尖;在中央的叶卵状长圆形,叶端钝;叶表绿色,叶背有较宽而明显的粉白色气孔带。(3)日本冷杉:Abies firma,树皮粗糙或裂成鳞片状;叶条形,在幼树或徒长枝上者长2.5-3.5cm,先端成二叉状,在果枝上者长1.5-2cm,先端钝或微凹。球果圆筒形。(4)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树皮暗褐色,侧枝密生。叶锥形,形状与柳杉相似,但其叶直伸,先端不内曲,略短,而且其叶片在冬季绿色不变。球花单性同株,花期3-4月,雄球花长圆形,集生于枝顶,雌球花近球形,单生于小枝顶端。球果球状,11月成熟。(5)细叶花柏:Chamaccyparis pisifera plumose,柏科,扁柏属,鳞叶先端锐尖,树冠尖塔形,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背面有白粉。(6)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Rehd,树皮深褐色,深裂成鳞状块片。枝条轮生而平展,小枝有长短之分。叶片条形,扁平柔软,在长枝上成螺旋状散生,向四周辐射平展,秋后变金黄色,圆如铜钱,因此而得名。 金钱松的花雌雄同株,雄花球数个簇生于短枝顶端,雌花球单个生于短枝顶端。花期四五个月,球果10月上旬成熟。种鳞会自动脱落,种子有翅,能随风传播。(7)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松科,松属,树皮灰褐色,鳞状脱落。 适生于空气相对温度较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大枝平展。幼树树冠圆锥形,老树冠顶较平,呈广伞形。1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暗红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深褐色,微被树脂。针叶二针一束,稍粗硬。叶鞘宿存。球果卵圆形或圆卵形,近无柄,成熟后栗褐色。(8)圆头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Linn. f.) D. Don cv. Yuantouliusha,属于杉科,柳杉属,18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乔木,高达9米;主干高3-5米,上部分成多干,直伸或斜展,侧枝多,形成圆球形树冠。此栽培变种由我国庐山植物园选育而成,其主要形态特征为主干长到一定高度 (3-5米)即分成多干,上部无明显的主干,侧枝发达,密生,形成圆球形树冠。(9)云片柏:Chamaecyparis obtusa var. formosana 'Breviramea',柏科扁柏属植物,树冠尖塔形,生鳞叶的小枝下面被白粉,鳞叶肥厚,先端钝。果实球形,红褐色;种鳞四对,顶端五边形或四方形,平或中央微凹,凹中有小尖头。种子小而扁,两侧有翅;花期4月,球果10至11月成熟。(10)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又叫紫杉,红豆杉科,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其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紫杉因此而得名)。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茎、枝、叶、根可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此外种子还可以榨油等。3.2.落叶阔叶树(1)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Hernsl,山茱萸科,树皮光滑灰色,枝条紫红色或略带绿色。树干端直,分枝呈层状,宛若灯台,更似倒挂的伞,层间极其分明、规整,树冠圆锥形,侧枝层层如灯台,饶富风韵。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叶表面绿色,背面灰绿,叶大而碧绿秀美,颇具观赏性。聚伞花序顶生, 5月-6月盛开白色花朵,清雅素洁,妩媚动人。核果球形,7月-10月累累园果紫红鲜艳。(2)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树皮呈长薄片状,剥落后平滑细腻。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狭翅。单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形至倒卵形,近无毛或沿被面中脉有毛,具短柄。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端,花呈白、堇、红、紫等色。 花萼半球形,绿色,顶端6浅裂,花瓣6瓣,近圆形,边缘皱缩状,基部具长爪。雄蕊多数,生于萼筒基部。子房上位。蒴果近球形,6瓣裂,基部具宿存花萼;种子有翅。(3)欧洲山毛榉:Fagus sylyatica,壳斗科,在森林里,树干很长,为浅灰色,树冠较窄,树枝较直;在良好光照条件下独立生长的树则树干较短,树冠较大,覆盖范围较宽,树枝非常长。树叶是互生的、完整或者在边缘有很小的圆锯齿。(4)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大风子科,树皮淡灰色,不裂;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1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有4-6片锥状鳞片。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或为宽心形。(5)茅栗:Castanea seguinii Dode,壳斗科,叶倒卵状椭圆形或兼有长圆形的叶,顶部渐尖,基部楔尖(嫩叶)至圆或耳垂状(成长叶),基部对称至一侧偏斜,叶背有黄或灰白色鳞腺,幼嫩时沿叶背脉两侧有疏单毛。(6)青榨槭:Acer davidii,槭树科,青榨槭树皮绿色,并有墨绿色条纹,一年生枝条皮银白色。青榨槭因树皮颜色绿色似青蛙皮而得名。单叶对生,叶广卵形或卵形。(7)三叶海棠:Malus sieboldii (Regel) Rehd,蔷薇科,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稍有棱角,嫩时被短柔毛,老时脱落, 暗紫色或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较钝,无毛或仅在先端鳞片边缘微有短柔毛,紫褐色。叶片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8)山胡椒:Lindera glauca,樟科,树皮平滑,灰白色。冬芽外部鳞片红色;嫩枝初被褐色毛,后期脱落。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阔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仅脉间存有细毛,下面粉白色,密生灰色细毛,叶脉羽状;叶柄长约2毫米,有细毛。(9)金缕梅:Hamamelis mollis,金缕梅科,细枝密生星状绒毛;裸芽有柄。叶倒卵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歪心形,缘有波状齿,表面略粗糙,背面密生绒毛,侧脉7―9对。穗状花序短,腋生数朵金黄色小花,花两性,花瓣4片,狭长如带。(10)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猕猴桃科,叶薄革质,倒卵圆形或倒卵形,有时为长倒卵形;先端急短尖或略钝,基部不等侧心形;上面秃净无毛,或仅在中肋有毛,下面有灰褐色星状柔毛。3.3常绿阔叶树(1)红毒茴:Illicium lanceolatum,八角科,叶互生或稀疏地簇生于小枝近顶端或排成假轮生,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腋生或近顶生。(2)溲疏:Deutzia scabra Thunb,虎耳草科,树皮片状剥落,小枝中空,红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枝光滑,树皮成薄片状剥落。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尖,基部稍圆,边缘有小齿,两面均有星状毛,粗糙。(3)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小檗科,根、茎断面黄色、味苦。羽状复叶互生,长2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0~40cm叶柄基部扁宽抱茎;小叶厚革质,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4)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 Law,木兰科,树皮灰褐色;芽、嫩枝、叶柄、花梗均密被红褐色或黄褐色长绒毛。叶革质,狭长圆形、倒卵形或狭倒卵形,很少狭椭圆形,长7-13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被长柔毛。(5)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光滑,叶革质,椭圆形或近倒卵形,深绿色。花单生枝顶,花粉红色。(6)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 var.variegata D'Om-Brain山茱萸科,小枝粗圆。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圆形至长椭圆形,油绿,光泽,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的斑点,先端尖,边缘疏生锯齿。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紫红色或暗紫色。浆果状核果,鲜红色。(7)山茶: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淡,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或叶腋间。(8)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杜鹃花科,幼枝树皮光滑,淡棕色,老枝树皮有层状剥落,淡灰色或灰白色。叶常密生于枝顶,5-7枚,厚革质,倒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顶生总状伞形花序。(9)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i, 交让木科,小枝纤细,暗褐色。叶纸质,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最宽处常在叶的上部,先端急尖或渐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反卷,干后叶面暗绿色,具光泽,叶背通常显著被白粉,具细小乳突体,侧脉纤细,8-15对,两面突起,网脉在叶面明显突起。(10)黄杨:Buxus sinica(Rehd. etWils. ) Cheng,黄杨科,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不尖锐,基部圆或急尖或楔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叶背中脉平坦或稍凸出,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全无侧脉,叶柄上面被毛。4.庐山植被垂直带的基本特征2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庐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面积为250平方公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原产植物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2400余种,组成八大生态类型。为这座名山注入了无限生机。4.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由于庐山开发历史悠久,导致该林份大面积衰退,现仅残存于海拔400米以下低山丘陵沟谷地带和村舍、寺庙周围。主要类型有:以苦槠青栲、石栎为优势种以青冈栎为优势种。4.2常绿落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400-1000米左右的山腰地带,常绿树中以壳斗科和樟科树种为优势种,落叶的以壳斗科的茅栗,化香,枫香,梧桐等为优势种。4.3落叶阔叶林 分布于海拔图 5
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米的中山地带或丘陵地区的寺庙周围。主要类型有:以短毛椴、小叶白辛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汉阳峰:以短柄袍、化香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米的牧马场。该林相保存较好,结构较完整;以化香、茅栗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月轮峰、芦林、大月山等地;以石灰花揪、茅栗为优势种,分布于含鄱口、牧马场一带。还有分布于1000米左右的芦林、牧马场周围的锥栗林;分布于丘陵地区的栖贤寺、观音桥、莲花等地的枫香林;分布于庐山垅的拟赤杨林。四、土壤1.综述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形成丘陵平原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的垂直带谱, 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2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位置的差异,土壤的类型也变的多种多样。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物、气候依次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更替,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另外,许多隐域土,像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石质土等在庐山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从庐山的地质基础来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使庐山沿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m的山地,奠定了当前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基础。另外,庐山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多样的地貌形态。这些都是构成了庐山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庐山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地垂直分布,因此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由于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并且影响到土壤结构以及保湿和保持养分的性能,所以庐山植物的分布垂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形成。庐山的局部地貌和水文状况使得局部地区土壤发育,形成一些非地带性的土壤。2.主要的土壤形成和特性2.1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山麓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土壤淋溶作用明显,大量营养物质(K、Na、Ca等)被淋溶,有机质较少,质地粘重,蓄水功能差,酸度大,植被根系生长困难,成土过程:主要是土壤中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作用的结果。2.2黄壤及山地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庐山地区的山地黄壤黄龙寺至芦林大桥一带为典型。由于局部小气候的影响,本应分布山地黄棕壤的地区却分布着山地黄壤。其母质是长石石英砂岩、凝灰质石英砂岩。山地黄壤呈酸性反应,土层湿润,相对与普通黄壤而言,其有机质比较丰富,表层全氮量高。成土过程:在潮湿的成土环境中,土体内的氧化铁发生强烈水化作用,随着结晶水的增加,红色的赤铁矿变成棕色的针铁矿,进一步转化成黄色的褐铁矿,使土体呈黄色,这一过程又称黄化过程。表5
山地黄棕壤剖面特征2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母质主要是长石石英砂岩和以黄土为主的坡积物。山地黄棕壤粉砂粒含量较高,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其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也比红、黄壤高。成土过程:粘化过程和脱硅富铝化过程。粘化过程指温暖气候中粘粒不断形成、富化堆积的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指土壤中原生矿物分化,盐基离子不断流动,铁、铝、锰等富集。2.4、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山地棕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粘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代换量不高,吸收复合体不饱合;代换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钙的含量远比前述土壤为多。2.5、草甸土:此类土壤发育在山地比较平缓地段。在生长季节中土壤温度并不过低,其主要植被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地表和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是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于是形成了很厚的腐殖质层。仰天坪周围广泛分布着草甸土。2.6、初育土:是指坚硬固结岩石风化而成的土状物质,土体内未经明显的物质移动和累积或成土母质经水力等搬运沉积。尚无明显剖面发育的土壤。初育土没有新土层,表面为腐殖质层,以下即为母岩。2.7、 黄壤:分布在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者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畅的母质上。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2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8、水稻土:是指发育出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在秀峰山下,我们具体观察了水稻土的形态特征。此处水稻土继承了红壤的特性,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少,硅铝率低,含有绣纹,经过人工改良后肥力上升。成土过程:主要是熟化过程,分为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交替进行,水热状况发生季节性变化,表层的盐基离子全部被淋失,雨季又随地下水位上升复盐,铁、锰淋溶淀积和粘性物质机械淋溶凡发生。旱耕抽穗时水分排干成氧化状态,有机质积累,土壤表层龟裂。3.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山地由于海拔的增加,土壤形成的生物,气候条件产生相应地变化,致使土壤形成的类型和分布产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土壤垂直地带性规律。庐山地处中亚热带,其基带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黄壤。因此,庐山土壤的垂直带谱是建立在红壤,黄壤这一基带基础之上的。图6
庐山土壤垂直分带示意图 同时,庐山又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内,其土壤垂直地带谱,属湿润性质。庐山山势雄伟,但相对高度只有1400米左右。这些因素,对庐山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和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庐山在“中国土壤区划”中,属于中国红壤及黄壤带中的华中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区。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积阶地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域;400--1200米之间山坡地带,为黄壤和棕壤的分布区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区域。如图右: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庐山海拔400米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岗丘地区属中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海拔400-900(800)米,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等,发育着一种具有明显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海拔900(800)-)米,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既具有25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黄棕壤。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林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山地顶部由于气温低,风速大,木本植被少,多灌丛,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物,形成山地沼泽土。基岩上部凹陷处覆盖有由植物残体形成的石缝土。本区成土母质类型多种多样,在山区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一般以坡积,坡积――残积为主,其上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浅薄,且多含碎石块,在丘陵和山坡平缓之处,却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残积母质,其上发育的土壤较深厚,质地较细,向下粗骨部分逐渐增加,在湖滨及河谷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其上发育的土壤组成物质较细,土层深厚。第四纪风积母质分布也较广泛。表6 庐山的土壤状况影响着植被类型的分布
4.几个实习点的土壤状况从下述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海拔的不同,土壤剖面各发生层的颜色在发生着变化,从海拔400米左右的观音桥的山地黄壤逐渐变化为海拔1300多米的七里冲的山地棕壤,除此之外,土壤有机质层的厚度也在发生着变化,越往山下,有机质层越厚;土壤的湿度和孔隙度等也发生显著变化,山下的土壤湿度大,疏松,也就是说,山下的土壤较山上的肥沃。当然个别地方由于山地微气候微地形的影响,并不遵循这个规律。表7
土壤剖面一26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表8
土壤剖面二
土壤剖面三
土壤剖面四27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五、水文1.综述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顶上已打出自流井,仰天坪开发区的供水也能满足。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由于庐山是一个断块山,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显著、切割破碎,节理发育、河溪发达,以仰天坪为中心呈辐射状流入长江与鄱阳湖中。在翠谷深涧岩坎裂点上造成了数多瀑布和深潭。河溪瀑潭与涌出的地面泉水、天然池塘、人工湖库(大月山水库、芦林湖水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庐山水文网,庐山的河网密度约为0.7km/km2,它们与气候、地貌、植物、土壤等其它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改造着庐山的自然环境与面貌。水分与热量在庐山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庐山水文状况分析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833.6mm,年蒸发量为1008.6mm,水分有余,庐山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庐山是一座中山,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以致天然降水对地表水的补给,使地表水存在着不同的形式。 以下是庐山水系及其演变情况28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1、水系的形态: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2.2、河流袭夺:河流袭夺的原因主要是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流动。(1)锦绣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A.花径风口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沙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B.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2)东谷支流袭夺河:该小河穿过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西南流入芦林湖盆地,改为向西北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2.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大口瀑布。庐山地质、地貌条件为瀑布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庐山是一个地垒式的断块山,四周多为垂直的断层崖。随着山体的剧烈上升、河流的迅速下切,造成“窄峡、深谷悬瀑”为特征的幼年峡谷,这些幼年峡谷的上源,是高度在900-1000m以上的壮年宽广谷地,山顶上的溪涧泉流,沿上游宽谷奔流而下,在抵达上游宽谷与下游峡谷相交的裂点处,迅速跌落下来,成为飞泻的瀑布、急流,而庐山溪涧裂点的高度,大部分在900左右的半山上。于是在裂点分布的地方,好像挂上了一条条白练(瀑布)和串串明珠(急流)。
在流水、冰雪等外力因素侵蚀、塑造下,图 7
三叠泉瀑布2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上山下沟谷发育,溪流众多,大致以位于庐山中部,海拔1374米的仰天坪为水系分界线,将庐山的水系分成两部分。仰天坪以北的水,北流下山;仰天坪以南的水,南流下山。据不完全统计,北流九江入长江的溪涧湍流有:锦绣谷水流、剪刀峡河流、石门涧水流、王家坡谷水流,东谷水流、西谷水流、黄龙潭水流、芦林水流、青莲寺水流、大坳里水流、白鹿洞水流等。南流注入鄱阳湖的有九十九溪水流、三峡涧(栖贤谷)水流、香炉峰瀑布、庐山垅水流、桃花谷水流等。它们与瀑布、深潭、人工湖共同组成庐山水文网,通过水系的不同运动形式,导致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决定着庐山水化学特征。3.芦林湖大坝与庐山电站拦河坝建设对比分析芦林湖大坝选址不太理想,建设在大月山背斜岩层张裂隙发育的地方,因此地下岩层不稳定,易受流水侵蚀及下渗水对其的挤压作用,进而导致大坝崩溃,需要人工采取措施来防止该种事件的发生,该处采取了人工水泥往岩石裂隙灌浆的方式。而庐山电战拦河坝就不同了,它明显比芦林大坝具有优势,主要有三点:(1)嘴小肚大;(2)向斜谷构造,压性节理紧密,不渗水;(3)岩层倾向大坝方向,水流入或渗入大坝,易保水。两处水质都不怎么好,原因是东谷生活用水主要流向这两处,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六、人文1.综述庐山不仅以雄奇险秀诸宸,以消夏避暑驰名,更以人文丰富见长。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且是自然和文化的双遗产。庐山的主要人文文化类型主要有:宗教文化、理学文化、别墅文化、政治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区位,也为庐山浓厚的人文气息的营造,添加了绝妙之笔。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时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它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3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历史渊源有一种传说,早在商初(大约前十六、十七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3.与历史名人之缘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王守仁、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运和诗《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 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和爱莲池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X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3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4.庐山宗教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说起四大佛教名山,几乎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5.庐山与黄山人文地理比较庐山与黄山作为人文圣山,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都与古今许多历史名人有不解之缘。其名称的来源也均有离奇的传说。作为旅游胜地,庐山和黄山各有所长。庐山宗教文化内涵丰富,除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还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各种宗教文化交相辉映,除了东林寺这样的佛教寺庙香火旺盛,山上基督教堂和清真寺也宾客满座。庐山因高僧慧远,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一批名人志士而闻名中外,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份恬适宁静,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一份豪迈壮阔,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一份隐逸从3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容,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一份理性豁达,更有朱熹、守仁先生哲学理性的智慧。纵观古今,无不有人为它倾倒。此外,庐山受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影响显著,庞大的别墅群彰显着西方文化的魅力,这要归功于李德立,赛珍珠等一批西方志士;并且庐山成为我国近现代革命领袖的居住办事地,再加上庐山会议等的特殊意义,庐山的人文内涵被渐渐地丰富了。黄山与道教有不解之缘,唐代道教旧籍中,关于轩辕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来山炼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传千年,影响深广,至今还留下与上述神仙故事有关的许多峰名,如轩辕峰、浮丘峰,以及炼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诸峰。佛教在南朝刘宋间传入黄山,历代先后修建寺底近百座。寺庙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号称黄山“四大丛林”。李白是黄山最早的吟咏者,因黄山地处皖南最深处,唐时交通仍不方便,李白吟咏黄山之作不多,最重要的是《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黄山地处徽州地区,徽州文化影响深刻。且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另一说还有第五绝“冬雪”)强烈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前往。由于庐山跟黄山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黄山险峻陡峭,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技术条件有限,对黄山的开发有限,而且与那些名人结缘不像庐山那样深厚。虽然三山五岳的风景都很吸引人,但是人们碍于交通条件较少有人去攀登黄山,这也就是为什么关于黄山很少有像庐山那样众多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过以黄山为主题的画作不计其数,这则是依托于它的险峻挺拔,志士们不免拿它来比喻那些高贵的人格。而庐山则不然,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山上宽谷,可以供人居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常年居住于此,如慧远,33图 8
黄山云海 图
黄山美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陶渊明,白居易等。这也是庐山文化内涵如此丰富的原因之一。现在,随着经济的增长及旅游业的发展,像黄山庐山这样的名山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有成千上万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恬静优雅的名山已变成熙熙攘攘的街肆,旅游业轰轰烈烈的时候,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七、总结与感想1.总结本次庐山实习作为一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基本上囊括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气象、植被、水文、土壤等),由于时间及条件有限,气象气候学实习没有开展,最后一天也进行了自主的人文地理实习。这次实习让我们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这几种自然地理要素即各大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表形态、土壤、植被等形成的影响。锻炼了我们野外实习的能力,对庐山这座人文圣山有了很深刻的了解。2.感想本次实习是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的,一般是一个老师带两个小组进行讲解,实习过程除了老师讲解,还要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如测量岩石产状,做植物样方,挖土壤剖面等,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简单仪器如罗盘的使用,还学会了小组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及小组成员内部的相互协调合作,如我们小组在拉第一个点的植物样方时,由于成员之间协调不好,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观点,争执不下,导致工作被延误,后来经过反省,接下来几天中拉样方的时候效率大大提高。即使小组内部不断协调,也会出现不足,如在植物和土壤实习过程中,对山地阴阳坡的影响缺乏考虑;还有的小组出现了丢失器具、仪器没人拿的现象。野外实习不仅是让我们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和实践,而且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如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能力进行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这次实习较往年花的时间较少,再加上天气比较好,所以每一天的实习任务比较多,对于我们这些没怎么出过野外的同学来说还是比较辛苦的。由于在学校缺少锻炼,实习的头一天下来腿疼的不行,并且16号早上到庐山,由于盘山公路转弯较大而且陡,好多同学都晕车,到宾馆吃过早饭后回住室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就开始了实习任务,所以好多人觉得第一3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天较累。到后来,就慢慢习惯了,也不怎么觉得累了。说实话,为我们提供的饮食也不错,不过早午餐都是馒头鸡蛋,刚开始大家还都觉得可以,还能将就,过了几天好多人就吃不消了,早上走的时候桌上准备好的午餐馒头就很少有人拿了。对我来说,有的吃就不错,还是坚持拿着吃了。由于每天要徒步走大量的路,上山下山,台阶公路,崎岖的小山路,各种常规非常规路线我们都踩了个遍,结果是,穿坏了一双鞋。一周的实习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许多庐山的一些情况,吸引我的除了他的自然美景,还有人文底蕴,通过实习,了解到许多历史名人与庐山的不解之缘,他们的传奇也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为期一周的综合实习,虽然很短,但让我充分的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划上一个逗号;无论大家在一起做一件做什么事,小组之间一定要互相合作,不能正想发表自己的观点,该忍时则忍,凡事不一定要时时刻刻争到底。作为大三的我们,一个集体一起活动的次数也为数不多了,这次实习也为大家提供了另一个交流感情的机会。以后自己也要努力了,多去了解自然,大自然是我们必须去保护的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庐山一日游最佳路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