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有哪些科研直着科研事业故事

搜索一下!
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列表
最初没有镜子的时候,人们只好到湖边看看自己的模样,或用盆盛水来照脸。后来人们把青铜制成板状,把板的面打光,发明了青铜镜。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400多年前在威尼斯出现的。这种镜子比青铜镜具有更...
伽利略拿着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球,来到比萨斜塔上。塔下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在一片惊呼声中,他们紧紧地盯着伽利略,他手里那两只球同时从塔顶下落。是一起着地的。人们大声喊起来。 这个故事是我上小学...
李林塔尔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李林塔尔日出生于安克拉姆,日死于柏林。他酷爱飞行,青少年时曾搞过...
人类一直在思考自己生活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直到二百多年前,才有一位叫康德的德国哲学家提出了第一个比较科学的太阳系形成假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发展演化而成。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星云之说,慢...
)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邓稼先是安徽人,后来在北京大学当物理老师, 1948 年 10 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 1950 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 9 天...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年在欧洲核...
杭州人,是全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 1911 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 1938 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 1955 年 1...
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 Wolfgang Pauli)生于1900年,1958年就去世了。他是本世纪初一位罕见的天才,对相对论及量子力学都有杰出贡献,因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Exclusion Principle)而获1945年诺贝...
“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1933年,在一次随机的考测之后,区嘉炜教授这样开导卢嘉锡,他显然注意自己最喜欢的这...
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着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无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 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
癌,这个吞食人们生命的怪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奔荡不羁,象战争的罪犯,给人们留下痛苦和死亡。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同它斗争的武器。可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波...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
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
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朝统治者中有一部分人感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太落后,枪炮太差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危及到清王朝的统治。因此,他们搞起洋务运动,购买外国的机器,办起一些工业...
推荐科学家故事
热门科学家故事
最新科学家故事随着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又有一批学长学姐要和母校说再见了。他们在母校多彩的学习、生活、奋斗经历是他们人生的一笔财富,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在他们即将离别之际,本报学生记者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采访,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在母校的经历、感悟和期许。&&&&&&&&&&&& ——编者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研究生彭亮用自己3年研究生经历证明了——人生只要脚踏实地就可以创造辉煌。他连续3年获得重庆大学“A等学业奖学金”,2015年先后获得重庆大学“十大学术之星”、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国家奖学金、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这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了7篇SCI学术论文。今年6月,他将以优异的成绩从化学化工学院毕业。回顾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彭亮说,刚开始自己很迷茫。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学的化工技术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担心以后不好找工作,同时,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研究课题。于是,这种迷茫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然而面对压力,他没有退缩。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觉得应该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了尽快适应研究生的角色,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科研进展,彭亮经常把自己关在实验室、自习室,孜孜不倦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杂志。由于许多专业文献都是英文版,这对于英语水平并不高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他两个星期才看完一篇英文文章,随着大量阅读之后,他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在阅读过程中,彭亮将有价值的文献和研究重点都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这为他以后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然而,科研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彭亮在做第一个课题的实验中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被实验中的一个步骤卡住了整整4个月。他回忆说:“当时心里很着急,花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始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那时感觉自信心严重受挫,甚至还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完后续的研究。”那个暑假,彭亮都泡在实验室里,面对10多个200℃的恒温箱,接近50℃的室温,他每天都是大汗淋漓。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然认真思考每一个实验细节,记录每一次实验结果。经过反复实验,功夫不负苦心人,彭亮发现,当实验最后的热处理温度达到800℃时,得到的实验结果最佳。“那是最艰难的4个月,但也是我收获最大的4个月。做科研确实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承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彭亮说。& 就这样,彭亮的第一篇论文完成了,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于是,彭亮对自己发出了更高的挑战,开始自己寻找课题,并用16个月完成了8篇英文论文,目前已经发表7篇。&&&尽管已经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但彭亮表示,还有很多科研难题需要攻关。进入研三之后,他经常主动申请或者被邀请去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课题组内部学术交流,并向国内知名导师请教,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了解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彭亮表示,毕业之后他选择的是继续深造。当被问到有什么建议给学弟学妹时,彭亮说:“我是个书呆子,从成为研究生那一刻起,就告诉自己要学会研究。本科生学得多,突出‘综’。而研究生要学得精,突出‘专’,重要的是在专业中找到一个突破口,培养科研的兴趣点,比如锂电池就成为我的研究方向。专心科研的同时,彭亮也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他不仅是化工学院篮球队的队长,还是学院和学校一些晚会的主持人。彭亮认为,研究生的生活圈子比本科生要小,所以学习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这样可以调节自己的生活,缓解科研压力,还能认识很多朋友,了解专业之外的世界。采访结束时,彭亮告诉记者:“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专业不好,每一年的就业形势也不好,但一味地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好脚下的路,即使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一样能够起飞。”本文原载于《重庆大学报》(日第694期03版)图片:来自受访者文字:徐畅审稿:夏莹排版:孔明星校对:刘秀文娇编辑:孔明星指导老师:卢培煜&重大那些事(gh_9a101db6d74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祝贺重庆大学教师家属以高考裸分661的优异成绩荣获重庆市高考文科第一名!李四光在地质科学的诸多领域功勋卓著,有口皆碑。但是,他对中国地理科学的研究和贡献却鲜为人知。惜才爱才育人才
创办学校“安插”学生访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重庆市“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牟笑静。你知道身兼教育家、书法家、著名诗人的中国现代数学创始人是谁吗?访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重庆市“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牟笑静。安然,2013级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班学生,现任重庆大学2013级青马班班长、公管学院团委副书记。在校期间,累计担任干部职务15项,获得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等多项荣誉。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研究生彭亮用自己3年研究生经历证明了——人生只要脚踏实地就可以创造辉煌。研究生阶段,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了7篇SCI学术论文,并且荣获各类奖学金。“今天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孜孜以求,才能换来明天学生的成长,才能换来自己内心的宁静。” 这是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肖剑的心里话,映射出一位师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而又赤诚的爱。近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魏子栋教授研究团队(吴光平博士、丁炜老师、李莉教授)精确调制尖晶石的正反式晶体结构,使尖晶石催化剂催化燃料电池氧还原的效率大幅提高。沈懋德随设计建设了重庆大学“第一教学楼”,一教是重庆大学最具传奇色彩的建筑,邓颖超、郭沫若、黄炎陪、邹韬奋、马寅初、于佑伍、王芸生、陶行知、华莱士等名流都曾在此演讲。今日有幸陪同吴泰瑛女士(吴芳吉的孙女、成都吴芳吉研究会会长)一行,开启了对吴老精神的寻访之旅。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吴芳吉的足迹遍布江津、长沙、上海、西安、沈阳、成都,在众多大中学校任教知道《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的人不少,但知道它的主要起草者是吴芳吉和沈懋德的人并不多。吴芳吉()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祖籍湖北孝感,“湖广填四川”时,先辈迁往江津德感坝。吴芳吉生于重庆杨柳街碧柳院,那时,其父吴传姜正在重庆经营绸缎生意。重庆大学建校初期提出的这个办学理念,全面概括了建校初期的办学宗旨,具有现代办学理念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概括了现代大学的基本任务和社会对高校的根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和师生价值追求的和谐统一。原载《光明日报》(日 06版) 《重庆大学十二字校训:朴素无华 低调务实》每天上课下课吃饭跑步路过钟塔好几遍,这四句话16个字简直耳熟能详。A区大门口也有四句话12个字:但小清哥发现gh_9a101db6d74a关注重庆大学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9a101db6d74a关注重庆大学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照片风格各异,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单手托举。
暴雨把房屋淹没,因为走得着急,40万借条没来得及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殷平教授结构生物学团队关于N6腺嘌呤甲基转移酶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晶体结构的最新科研进展。论文以“Structural basis of N6-adenosinemethylation by the METTL3-METTL14 complex” 为题,首次报道了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晶体结构,该结构揭示了RNA N6腺嘌呤甲基化修饰过程中的结构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m6A功能和药物筛选提供了思路。此研究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一项突破。
  众所周知, RNA(核糖核酸)是生命遗传信息有效翻译的基本载体。近年来,RNA化学修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许多生物的mRNA中存在一种至关重要的化学修饰,即N6腺嘌呤甲基化修饰。该修饰非常保守,在病毒、细菌、酵母、拟南芥、水稻和人中普遍存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RNA N6腺嘌呤甲基化修饰与生物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它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决定特定基因的表达或失活。信使RNA甲基化水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甲基化模式的紊乱与许多发育失调综合征有密切关系。在人体内,该修饰主要由甲基转移酶复合体完成,其中METTL3和METTL14为该复合体的核心成员。
  约在20年前,有研究就已经鉴定出甲基转移酶METTL3,另一个甲基转移酶METTL14 最近才鉴定出来。为什么该修饰中会同时存在两个甲基转移酶,该甲基转移酶的作用方式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合理的分子机制解释。从2014年开始,殷平教授课题组同时针对水稻和人源N6甲基转移酶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其中,关于人源N6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率先取得了突破。最终,综合利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揭开了这一谜底。
  通过结构研究发现,尽管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中存在两个甲基转移酶,但只有METTL3的催化中心结合了反应底物SAM(S-腺苷甲硫氨酸)而METTL14中没有SAM,生化实验也表明一分子的METTL3-METTL14复合体只结合一分子SAM。进一步研究表明METTL3和METTL14这两个甲基转移酶在复合体中存在着功能分化,METTL3主要起到催化作用,而METTL14主要提供了结合底物的平台。这一发现为全面了解N6 腺嘌呤RNA甲基化修饰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该课题组针对水稻中的N6甲基化机制也有一定进展,初步显示存在着一种不同的调控方式,期待进一步的报道。
  该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殷平课题组完成,博士研究生王祥,硕士研究生冯静以及本科生薛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殷平教授作为论文通讯作者。华中农业大学蛋白质平台为该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昆虫细胞表达平台的建设对研究顺利完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基础研究的发展。中科院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唐淳研究员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帮助。研究中所涉及的结构数据通过上海光源BL-17U,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BL-19U等线站采集。科技部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华中农业大学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和人才启动基金对本项研究提供了资金资助。
  华中农业大学在报道《Nature》发表殷平课题组关于RNA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这一新闻之余,也采访了殷平教授及其团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实验室的故事吧!
  殷平团队:一群领跑的科研达人
  日晚上11时,夜幕已沉,校园渐归宁静。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A102室,约80平米的实验室里,10来个学生仍正专注地进行实验操作。40瓦的日光灯将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除了偶尔围绕实验操作的低声交谈,打破这平静的,只有那台低温冰箱工作时发出的低沉声音。
  这种与时间赛跑到深夜的景象是生科院殷平教授实验室的常态。两年多常态的坚持下,实验室终于迎来了“收获季”。
  继4月18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文揭示RNA识别工具蛋白的作用机制后,5月26日,殷平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关于N6腺嘌呤甲基转移酶的最新科研进展,首次报道了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晶体结构,取得了表观遗传学的一项突破,这也是华中农业大学首篇登上《Nature》的研究论文。
  “能够比别的研究团队跑得快一点,是我们的幸运”,殷平说:“团队的这项研究,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成功:天时、地利、人和聚到了一起
  DNA上储存的遗传信息,经过RNA的有效翻译表达,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表现。在这段遗传单位和表观单位的信息沟通路途中,RNA作为运输载体,存在着动态修饰变化,而运输载体的变化影响着最终的性状表现。
  谁让修饰产生?修饰发生变化的具体机制如何?近几年来,RNA的修饰催化机制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逐渐关注除常规核酸外的其它遗传密码在扩充遗传信息表达方面的作用。2013年底,殷平来到华中农业大学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时,便将目光聚焦于RNA研究,并着手准备相关实验,“做最前沿的,做大家都想做的,在最前沿的研究中去拼速度、拼智慧。”
  这份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敏感和执着,让殷平团队抓住了“天时”。
  选择了做最前沿的研究,就注定是一场辛苦的竞逐。在给记者讲述这场竞逐的精彩时,殷平首先感谢的是学校提供的“地利”和师生们的“人和”。
  “地利”就是学校提供的研究平台。2014年,学校审时度势决定筹措建立蛋白质公共研究平台。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了相比于传统的原核系统表达效率更高的昆虫细胞表达平台,同时购置了一系列关键的蛋白质研究仪器。平台建立之前,每次做实验只能去光谷生物城进行检测分析,费时费力。2015年平台建成后,实验室邹婷婷老师和访问学者刘也行博士拥有良好的细胞操作经验,全力支持昆虫细胞表达平台的建设,殷平团队受惠于这个表达平台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极大地推进了实验进度。
  “‘人和’比什么都重要,尤其得感谢大王。”殷平口中的大王全名王祥,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之一,是殷老师“借”来的博士。王祥原本的研究方向是油菜遗传育种,因研究合作,殷平有缘结识了他,一段时间的接触,对大王“心里很放心”的殷平向其导师杨光圣提出了“借兵”的要求,邀请王祥担任这项研究的博士生主力,“一开始很担心杨老师不放人”,殷平说,没想到杨光圣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正是这份“爽快”,让殷平再次见证了“人和”的力量,心中对这项研究更加增添了一份底气。就这样王祥于日加入实验室,原来从事“田间工作”的他,刚进实验室时像“一张白纸”,殷平手把手带他熟悉实验程序,小到怎么开盖子的细节都不放过。而“借”来的这个博士,不负众望地挑起了大梁。
  “没有其他老师的帮助,实验根本做不下去。”殷平清楚地记得,建立研究平台之初,实验条件尚不完备,从生科院书记和院长亲自帮忙张罗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袁主任直接负责重要仪器购置,学校和学院很多老师都给予了无私宝贵的支持……一个个帮助他的人,他坐在办公室列举了了许多许多。
  赛跑:几个关于“夜”的故事
  在采访中,记者记录下了这么几个与“夜”有关的故事。
  “导师”牌宵夜。实验室最初设在第一综合楼时,殷平常常化身“深夜食堂”里的师傅,在晚上十一二点给学生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氤氲的热气在筷间舞动,“滋滋滋”一碗热面下肚,填饱了肚子,更暖了人心。
  这是一个和学生“泡”在一起的导师。大多数时候,和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紧要关头,跟学生一起通宵做实验。有一次去外地出差,恰逢王祥的实验遇到些挫折。出差在外的殷平,身在千里外,心在实验室,每天和王祥通话一个多小时,手把手指导实验逻辑。出差回来,下了火车,已是晚上10点多,殷平仍直奔实验室,拖着沙哑的嗓音,和大家讨论到凌晨一点多。对于这件事,王祥至今记忆犹新,“殷老师都一周没见孩子了,叫我做不到。”
  “只见过上海的夜”。根据实验需要,团队成员轮流平均每个月需要往返上海一次,但都保持着24小时内武汉到上海做完实验,再赶回武汉的往返节奏。每次行程匆匆的他们,“只见过上海的黑夜”,下了火车是傍晚,直奔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实验室连夜做实验,实验结束是拂晓,便急忙赶回武汉。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殷平的团队,讲究工作强度和工作效率,学术圈的激烈竞争是常态,实验室的勤奋便是这种常态下的进取之道。
  “你晚上11点来实验室看看,我们都在实验室。”王祥今年春节在实验室忙着实验论文,都没顾上回重庆过年。大年初二,殷平也赶回了实验室,带着王祥一起吃了顿大餐,算是开工饭。
  “王祥和项目组的另外一位研究生、一位本科生,三人的日均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平均每人每天十三至十四小时。”对实验室的“拼”,殷平做了这样的量化计算。
  “一群生活在黑夜的精灵。”王祥笑着打趣。
  抢在夜里投稿。美国东部时间属于西五时区,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为了克服时差,将时间用到极致,殷平形成了半夜投稿、半夜刷手机查邮箱的习惯。“这样编辑一上班就可以看到稿件,有一天的时间来处理和回复邮件。”
  每一步都力图做到极致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比如论文的初稿反复地改语言、改逻辑,前后易稿逾15次。再比如在收到reviewer反馈意见要求4周内修改完毕时,团队吹响集结号,集结实验室全体成员进入了28&24小时的倒计时,工作精确到小时。最后,赶在第27天完成修改,“定稿时,特意挑了个吉利的时间,晚上11:58分投过去”,科学家,有时也需要点运气。
  夜路上的同行人。“其实,实验室的夜生活是很多华农科研人的常态。”殷平说,他有次晚上10点多给张启发老师发邮件,不过几分钟,就收到了张老师的回复邮件。“说明张老师那时候还在电脑面前工作。”这样的事例,殷平说还有很多。
  夜深了,二综门口的那条水泥路上,昏黄的灯光伴着摇曳的树影,目送着一群群下了实验台结束工作的“夜行人”的背影。“我们经常碰见园林学院和作重室的老师,有时还聊上几句。”王祥这个朴实的重庆男孩笑着说,“当你发现一群人也在一起奋斗时,那种感觉是最棒的!”
  纯粹:年轻师徒的科研动力
  “80后”教授+《Nature》发文,两个关键词合到一起,可能会得出“年轻有为”“事业早成”等一系列判断。但事实上,殷平入职两年来,还是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实话实说,有一段时间,遇到了不少困难”,殷平说,凡事都是万事开头难,困难面前,科研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他继续竞逐的动力。
  “没有硕士转博时,告诉自己不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老师,就把自己当成一个super博士后;科研经费捉襟见肘时,就想着把自己的力量多发挥一点。只要想着自己手中的课题是重要的,就一门心思做好课题”。殷平说,他当初找工作时来过华中农业大学一次,那个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这里。他是被华中农业大学纯粹的学术氛围感召而来,在他看来,很多华农科研人骨子里都透着一份实干的劲儿。他,就是坚持着同一份纯粹,用实干去克服困难。
  他的三徒弟,这次论文的三个共同第一作者――借来的博士王祥、硕士研究生冯静、本科生薛缘在谈到这两年的心路历程时,王祥说,其实自己就是想了解一个科学问题;冯静说,把研究当成一份职业、一项事业;薛缘说,我就想学习怎么解决问题。
  谈到未来的打算,薛缘说,争取更成熟一点,不依赖师兄;王祥说,把下一个课题做好;殷平说,更加纯粹地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研究。
  这篇《Nature》带给他们的,可能就是可以更加纯粹地做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欢迎来到作文网!
& 科学家名人故事: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科学家名人故事: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国着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小村里,家庭生活十分贫困,没有钱进学校读书,只能在家里边做些农活,边跟父亲学点文化。直到17岁,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予科。可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总平均分没有及格,学校让他退学或降级,经童第周再三请求,学校勉强答应试读半年。童第周发誓,一定要把成绩赶上去。童第周坚持顽强的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在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以后,他更加勤奋学习,临近毕业时,他已经成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童第周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要攀登生物学的高峰,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劳动。
  1930年童第周在亲友们的资助下,远度重洋,来到北欧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寒尔。在欧洲着名生物学者勃朗歇尔教授的指导下,研究胚胎学。当时,他发现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藐视的态度,说&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和他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公开说:&中国人太笨。&听到这些,童第周再也压抑不住满腔的怒火,对那个洋人说:&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来和你比,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童第周憋着一股气,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国人不是笨人,应该拿出东西来,为我们的民族争光!&
  研究胚胎学,经常要做卵细胞膜的剥除手术,有一次做实验,教授要求学生们设法把青蛙卵膜剥下来,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许多人都失败了,他们一剥开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给撕破了。只有童第周一人不声不响地完成了这项实验任务。
  布朗歇尔教授知道后,特地安排了一次观察实验,把学生们都找来看。实验开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显微镜前,熟练地操作着。人们看到,他象钟表工人那样细心,象绣花姑娘那样灵巧,象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驰下来,变成扁圆形的,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学涌上去祝贺,勃朗歇尔教授更是激动万分,这是他搞了几年也没有搞成的项目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声称赞:&童第周真行!中国人真行!&童第周剥除青蛙卵膜手术的成功,一下子震动了欧洲的生物界。4年之后,通过答辩,比利时的学术委员会决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学位。在荣获学位的大会上,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有人说中国人笨,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在场的教授纷纷点头,有的还伸出大姆指。而那位洋人学生却一篇论文也没有,更谈不上当博士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童第周谢绝了专家和同学们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来到四川宜宾一个村镇教书。在紧张的教学中始终没有忘记搞科学研究。可是,这里没有科学仪器,连一架显微镜也没有,没办法继续开展胚胎学的研究工作。一次意外的发现给他带来了希望:在小镇的旧货摊上他们看到了一架旧显微镜,但要价太贵,当时他们夫妻俩掏尽了口袋还凑不足一半,又向别人借了一些还不够,最后只好把他们的衣服拿去典当,好不容易才买回这架旧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但没有所需要的灯光照明,还是不能进行操作。他们只好把显微镜搬到室外,冬天利用雪地微弱的反光,他忘记了寒冷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夏天烈日当头,汗流浃背即使汗水滴在视镜上模糊了视线,或是风把一粒小沙子吹进了载物器,甚至占据了整个视野&&童第周仍然坚持攻关。一般说来,每一个试验数据都要重复一、二次,而他往往要重复五、六次。然而,就在这简陋的显微镜下,在这低矮的小土屋里,童第周却撰写了一篇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震惊了国内外生物界的学者。
  1973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童第周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工作。他在解剖显微镜下,用比绣花针还细的玻璃注射针,把从鲫鱼的卵细胞中取出来的遗传因子,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金鱼的卵还没有小米粒大,做这样的实验该有多难啊!可是童第周成功了,结果孵化出的幼鱼中,有一条鱼披着金色的鳞片,长着鲫鱼那样的单尾巴,说明鲫鱼的遗传基因,已经在金鱼卵中发生了作用。这种鱼因为是童第周创造出起的,因此,人们叫它&童鱼&。童第周的实验成果,给生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童第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虽已76岁高龄,却以年轻人的朝气投入了工作。他亲手制定了科研项目规划,绘制了美好的兰图。1979年3月,在浙江省科技大学的讲台上,他突然眩晕,从此一病不起。他为祖国科学事业的振兴,实践了他的誓言:&愿效老牛,为国捐躯!&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科学家名人故事: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故事100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