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相扶无仿傍中傍的在读中的意思是

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一)
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
2008年天津市
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回答15~16题。(4分)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5.诗中的“那里”具体指的是哪里?(2分)
16.诗中把“那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那里”具有怎样的特点?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2分)
16.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2分)
2008年浙江省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
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
23、“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2分)
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4.苍凉(悲凉凄凉凄清)15.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
(一)从军行
百战沙场铁以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9.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 2 分)
&&&&&&&&&&&&&&&&&&&&&&&&&&
&&&&&&&&&&&&&&&&&&&&&&&&&&&&&&&&&&&&&&&&&&&&&&
10.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3 分)
&&&&&&&&&&&&&&&&&&&&&&&&&&&&&&&&&&&&&&&&&&&&&&&&&&&&&&&&&&&&&&&&&&&&&&&
(一)( 5 分)9 、“数重围”、“残兵千骑” “独(领)”【评分标准】: 共2 分。说出一点给1 分;意思相近即可。10 、“碎”、“独” 两字刻画了-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形象。【评分标准】
共3 分。意思相近即可。
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4分)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③)万点声。
【注释】:①
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
②檐楹:池塘边房屋的瓦檐和楹柱。
③荷心:荷叶。
15.诗歌前两句用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2分)
.答:&&&&&&&&&&&&&&&&&&&&&&&&&&&&&&&&&&&&&&&&&&&
&&&&&&&&&&&&&&&&&&&&&
16. “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筒要赏析。(2分)
答:&&&&&&&&&&&&&&&&&&&&&&&&&&&&&&&&&&&&&&&&&&&&&&&&&&&&&&&&&&&&&&&&&&&&&
(一)( 4 分)15 、( 2 分。找出两处即给满分)水面平、明镜、&
16 、( 2 分,描述l 分,赏析1分)东风忽然吹起,池边杨柳飞舞,写出了雨后池塘的动态美。
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
(一)(5分)&&
伤桃源薛道士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4、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15、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4.空、闲&
15.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
(一)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
1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3、天冷、声杂、城孤。&
14、思乡之情。
2008年浙江省衢州市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
的特点。(2分)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15.(1)高、直、陡、险(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2分,答出一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08年浙江省台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17—25题。
&&&&&&&&&&
(一)(4分)
(唐)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
17.三、四句中写了山农“&&&&&&&&&
”、“&&&&&&&&&
”这两个劳动场面。(2分)
18.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一)(4分)17.
焙茶;晒谷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18.
示例一:“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写出了山村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
示例二:“鸡鸣”的“鸣”字,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写出了山村生活环境的宁静、闲适的美。示例三:三、四两句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山农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用“却喜”二字写出了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写出了劳动之美、民风的淳朴之美。评分标准:
能抓住诗中山村环境之美的特点,并加以赏析,即可满分。仅指出美,没有赏析,只得1分。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2008年浙江省丽水市
(一)(6分)
[唐]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5.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4分)
16.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
答:&&&&&&&&&&&&&&&&&&&&&&&&&&&&&&&&&&&&&
15.(1)满院盛开& (2)入迷、留连忘返(4分,每空2分)
16.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亦可)
2008年浙江省义乌市
(一)( 5 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宗泽(①)
伞幄(②)垂垂(③)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④),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释]:①宗译:义乌人,曾任东京留守,屡败金兵,民间称之为“宗爷爷”
。②伞幄(w&):伞形帐幕。③垂垂:轻轻飘动的样子。④胸中策:胸怀良策。
1)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以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用三个字回答)( 2
2)诗的后两句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3 分)
答:&&&&&&&&&&&&&&&&&&&&&&&&&&&&&&&&&&&&&&&&&&&&&&&&&&&&&&&&&&&&&&&&&&&&&
17 、( l )马踏沙(或”‘静不哗” ) (2 分)&&&
2)例:写了行军队伍,“缓”“徐”与“静”突出了部队行军的肃静,表明对军事行动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信念和决心。(3
分,点明“行军肃静”、表明对军事行动充满信心、表现保家卫国情感,各给l 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2008年浙江省萧山区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9.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3分)
我的理解:
&&&&&&&&&&&&&&&&&&&&&&&&&&&&&&&&&&&&&&&&&&&&&&&&&&&&&&&&&&&&&&&&&&&&
20.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分)
我的描绘:& &&&&&&&&&&&&&&&&&&&&&&&&&&&&&&&&&&&&&&&&&&&&
19、第一问: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3分)
20、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4分)&&
2008年山东省
2008年山东省济南市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4、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有你朗读第一诗节中的划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
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3分)
答:&&&&&&&&&&&&&&&&&&&&&&&&&&&&
3、唐代& 杜甫
4、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怒号”,这儿子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猛,声音极大。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卷”,“卷”有席卷、裹挟之意,突出了风力大而猛烈,极有气势。
示例3: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三重”,狂风卷起层层茅草,“三重”一词突出了被卷走的茅草之多,反衬出秋风的大和猛烈。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词语的含义占1分,表达效果占1分。
5、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诗句大意占1分,诗人的思想感情占2分。
2008年山东省菏泽市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8.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8.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08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第6题。(2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
6.& 答案:这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n):竹席。②觉(ji&o):睡醒。
8.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8.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1分)。(4分)
2008年山东省济宁市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6.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
答:&&&&&&&&&&&&&&&&&&&
7.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6.答案: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7.答案: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08年山东省滨州市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答:&&&&&&&&&&&&&&&&&&&&&&&&&&&&
答:&&&&&&&&&&&&&&&&&&&&&&&&&&&&
2008年山东省莱芜市
6①&&
2008年四川省
2008年四川省成都市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分)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2分)折戟(1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1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1分);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1分)。(语意相近即可;未明确回答“不好”扣0.5分)&&&&
2008年四川省自贡市&
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2 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准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兰芽”、 “子规”点明季节是春天。
B、“休将白发唱黄鸡”意即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C、这首词先写眼前美景,诱发人热爱生活的情怀,再以反诘激起议论,抒写人生哲理。
D、作者借用“溪水西流”,比喻人生定能“再少”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5 、D ( 2 分)2008年四川省泸州市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⑴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⑵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
&&&&&&&&&&&&
4、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1分);“惊”字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2分,没有达到“惊”、和“喜”内容的只给1分)
5、拟人手法(2分,答比喻1分)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1分,答到1点就给分)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金樽”“玉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7 一8 题(8 分)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
&&&&&&&&&&&&&&
答:&&&&&&&&&&&&&&&&&&&&&&&&&&&&&&&&&&&&&&&&&&&&&&&&&&&&&&&&&&&&&&&&&&&&&&&&
2008年四川省乐山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
&&&&&&&&&&&&&&&&&&&&&&&&&&&&&&&&&&&&&&&&&&&&&&&&&&&&&&&&&&&&&&&&&&&&&&&&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答: &&&&&&&&&&&&&&&&&&&&&&&&&&&&&&&&&&&&&&&&&&&&&&&&&&&&&&&&&&&&&&&&&&&&
4.(4分) ①(2分)答: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②(2分)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2008年四川省南充市&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1分)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答:&&&&&&&&&&&&&&&&&&&&&&&&&&&&&&&&&&&&&&&&&&&&&&&&&&&&&&
8. ①曲牌名&
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1分)&&&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10.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11.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4分)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洁、坚贞的品格以及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意思接近即可,1分)11.(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1分),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1分)。(意思接近即可)&&&&&&&
(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1分),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1分)。(意思接近即可)&
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
6.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
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1. 文章运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运用第二人称便于呼告。2. 本文语言凝练,多运用修辞,句式灵活多变,感情丰富。3. (1)暗礁的谋害,乱石的刺杀,无数压迫和阻遏,勾结为曲折的崖岸和长堤! (2)埋葬掉吧。涓涓细流的优雅,泉水纯情而烂漫的叮咚!4. “魂”是灵魂、精神之意。1. 母亲给儿子积攒油灯的叙述 母亲对儿子的爱与思念之情。2. 环境的艰难突出油灯的珍贵,母亲心疼儿子,怕他读书搞坏眼睛;为他积攒油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3. 母亲能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体贴、心疼孩子;理解儿子因为工作忙碌而不回家,思念牵挂儿子。4. "愣了"写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积攒那么多油灯,"清醒过来"是因为他记起了母亲提到的灯油的事情。一、河之魂的阅读答案1. 文章运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运用第二人称便于呼告。2. 本文语言凝练,多运用修辞,句式灵活多变,感情丰富。3. (1)暗礁的谋害,乱石的刺杀,无数压迫和阻遏,勾结为曲折的崖岸和长堤! (2)埋葬掉吧。涓涓细流的优雅,泉水纯情而烂漫的叮咚!4. “魂”是灵魂、精神之意。二、瓶油灯的阅读答案1. 母亲给儿子积攒油灯的叙述 母亲对儿子的爱与思念之情。2. 环境的艰难突出油灯的珍贵,母亲心疼儿子,怕他读书搞坏眼睛;为他积攒油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3. 母亲能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体贴、心疼孩子;理解儿子因为工作忙碌而不回家,思念牵挂儿子。4. "愣了"写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积攒那么多油灯,"清醒过来"是因为他记起了母亲提到的灯油的事情。5. 如:那是母亲为他积攒的油灯啊!一辈子没有走出那个小山村的母亲,一辈子不知道点灯为何物的母亲,把一个又一个的思念儿子的长夜,装进那66瓶灯油里了。1文章运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运用第二人称便于呼告。2本文语言凝练,多运用修辞,句式灵活多变,感情丰富。3(1)暗礁的谋害,乱石的刺杀,无数压迫和阻遏,勾结为曲折的崖岸和长堤!(2)埋葬掉吧。涓涓细流的优雅,泉水纯情而烂漫的叮咚!4“魂”是灵魂、精神之意。66瓶油灯的阅读答案1.母亲给儿子积攒油灯的叙述 母亲对儿子的爱与思念之情.2.环境的艰难突出油灯的珍贵,母亲心疼儿子,怕他读书搞坏眼睛;为他积攒油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3.母亲能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体贴、心疼孩子;理解儿子因为工作忙碌而不回家,思念牵挂儿子4.“愣了"写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积攒那么多油灯,"清醒过来"是因为他记起了母亲提到的灯油的事情.5.如:那是母亲为他积攒的油灯啊!一辈子没有走出...河之魂的阅读答案1文章运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运用第二人称便于呼告。2本文语言凝练,多运用修辞,句式灵活多变,感情丰富。3(1)暗礁的谋害,乱石的刺杀,无数压迫和阻遏,勾结为曲折的崖岸和长堤!(2)埋葬掉吧。涓涓细流的优雅,泉水纯情而烂漫的叮咚!4“魂”是灵魂、精神之意。66瓶油灯的阅读答案1.母亲给儿子积攒油灯的叙述 母亲对儿子的爱与思念之情.2.环境的艰难突出油灯的珍贵,母亲心疼儿子,怕他读书搞坏眼睛;为他积攒油灯,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3.母亲能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体贴、心疼孩子;理解儿子因为工作忙碌而不回家,思念牵挂儿子4.“愣了"写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积攒那么多油灯,"清醒过来"是因为他记起了母亲提到的灯油的事情.5.如:那是母亲为他积攒的油灯啊!一辈子没有走出那个小山村的母亲,一辈子不知道点灯为何物的母亲,把一个又一个的思念儿子的长夜,装进那66瓶灯油里了.1.母亲为我存了66瓶灯油但我并未理解其意,悔恨万分。2.珍惜---不懈---悔恨3.爱子(或节约,对自己的儿子很关心想念)4.不好,因为本题能形象生动突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换了则不能。5衬托出母亲对孩子的爱6.略河之魂不畏困难,不畏曲折,不畏阻挡,不畏艰险,不畏灾变,一往无前向着太阳勇敢奔流,甘愿为理想而献身,具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强烈的执着精神。 练习册答案篇二: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篇三: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钓 虾鲁彦①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一)(17分)钓 虾鲁彦①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注释】①鲁彦(),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小题1: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题2: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3:比较鲁彦《钓虾》与下面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4分) A.《安塞腰鼓》(刘成章)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C.《海燕》(高尔基)D.《那树》(王鼎钧)⑴与《钓虾》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⑵《钓虾》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⑶抄录《钓虾》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小题4: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5分)
小题1:①孩子好玩的天性;②可以享受跟虾斗智的乐趣;③钓到的虾多,可以得到大人们的称赞;④钓到的虾多(母亲拿“我”的虾和邻居分享),让“我”有成就感;⑤在河边和其他的小伙伴们一起钓虾的自在和快乐。&评分标准: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只答出“喜欢钓虾”得1分。小题2:①写出“我”做钓竿动作的娴熟;②写出“我”想出去钓虾的迫切心情;③写出“我”对自己动手做钓竿的喜爱和自豪;④写出农村孩子的能干。&评分标准:4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若只答“准确、形象、生动”,不得分。小题3:(1)B(2)朴素(朴实、质朴、散淡),自然(清新),细腻。平淡而有味。(3)示例: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但我只把线微微的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的说。&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评分标准:共4分。(1)1分。(2)2分。前面三点中能答出其中两点的,得2分。答出“平淡而有味”(或语意接近的),即得2分。(3)1分。小题4:示例一:(5~3分)我喜欢母亲,因为:①从母亲劝“我”别出去钓虾,心疼“我”“晒黑”,可以看出她的慈爱;②从母亲老是埋怨甚至折断钓竿,却始终放任“我”出去钓虾,可以看出她的宽容;③从母亲老是把煮熟了的虾送给人家吃,可以看出她的大方及跟邻里的和睦相处。示例二:(2分)我不喜欢“母亲”,因为她唠叨,“我”每次出去钓虾,她都要说上几句。(我不喜欢“母亲”,因为她严厉,她曾恶狠狠地折断“我”的钓竿,当柴烧了。)示例三:(1分)我不喜欢“母亲”,因为她吝啬,她老是埋怨“我”只是给人家钓,让她赔柴赔盐赔油葱。“示例一”中,答对其中两点,得5分;答对其中一点,得3分。若答到从唠叨或严厉中读出了母爱,并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得3分。若发现答“既喜欢……又不喜欢……”,并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成理,4分左右。“示例二”和“示例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到相应分数。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我喜欢钓虾的原因。如:钓虾的过程中可以享受乐趣;能够得到除母亲之外大人的称赞;和其他小朋友钓虾特别快乐等。然后概括。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方法:注意动词:选,砍,炙直,拴上,找出,扯,剪成穿,加上,捻成,掘出。这些动词写出了“我”做钓竿,找虾饵的动作的熟练。衬托出钓虾的迫切心情。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语言特色的分析,方法:仔细揣摩语言,本文属于描写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语言朴素自然,想拉家常一般。故⑴选B,《端午的鸭蛋》也是写乡土的,语言风格比较相似。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3)从文中找出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即可。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 2014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8分)冬天里的一团火谢宗玉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赶在风雪来临之前去后山烧一窑炭回家。之后,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②早晨起来,父亲已经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盆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一家人团团围在炭火旁,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就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只有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③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而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的纯真,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围着炭火坐下来,脱掉鞋子,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④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睡意这时候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浸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用火针拨了拨炭火上的灰垢,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方式。⑤待到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呦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么不叫我早点出来?”⑥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选文有改动)小题1:文中主要写了全家人围坐在炭火旁的哪些事?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请概括回答(4分)小题2:第③段为什么要写孩子们的冰雪中玩耍的内容?&(3分)小题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小题4:结尾画直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小题5:生活中,一定有让你感到“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的那一刻。请描述当时的情景。(不超出100字)(4分)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文/丁立梅①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②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③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筒。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④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⑤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A)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⑥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⑦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B)舔着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⑧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⑨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祖母说,可怜啊。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想想,祖母说的是帮人的快乐啊。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小题1:梳理情节:本文以“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为叙事线索,文章可以这样概括:(2分)店主包月饼——(&)——祖父分月饼——大家吃月饼——(&)小题2:把握情感:作者说牛皮纸包着的月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除此之外,这月饼里到底还包含了什么“滋味”让作者难以忘怀。(3分)小题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A. 请比较第⑤段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改句: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很浓的香甜香甜的月饼味。B.请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舔”的表达效果。小题4:题目写的是“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那开篇为何先从包装精美的月饼说起?(3分)小题5:结尾处邻家的两个孩子“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如果你就是这两个孩子其中一员,回到家乡,见到“祖母”,你会说些什么呢?要求:①品读结尾语句,结合上文展开想象;②60字左右。(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7分)守&水丘脊梁①一进七月,芦溪河便瘦得筋骨突现了,粗粗的河石,裸露在炎炎的烈日下,发出刺眼的亮光,石头上,还隐约升腾起一股袅娜的热烟。石隙间,有一脉细细的流水,被太阳烧得温热温热,艰涩地向前爬着。父亲站在河畔的田塍上,抬眼望望吐火的天,又低头看看恹恹的禾苗,长叹一声说,这狗日的天气——又要守水了!②村庄里有百十亩水田,全靠了芦溪河的那脉细流浇灌;村庄里有百十口人齿,全指望着这百十亩水田度日。在这干旱的季节,水,自然便成了村人无可相让的财富,尽管,他们平日称兄道弟、和睦相处。③父亲费尽了周折,终于将河水导引到了自家的田里。那脉细细的宝物,缓缓地,走走停停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田地。父亲蹲在进水闸前,静静地看,看河水一步一步地往前爬。看着看着,他一派肃穆的脸庞,终于像河水滋润过的禾苗一样,慢慢就浮起了一丝淡淡的生气。水真是个好东西哦。父亲自言自语地说。④我赤着双脚,在滚烫的芦溪河中找龙虾,找到太阳落山了,还是没逮着几个。⑤烦躁起来。我央父亲,回去吧,娘在等我们吃晚饭呢。父亲看都没看我,望着他的禾苗说,你去吃吧。吃了给我送点来。告诉你娘,今夜我要守水。⑥当我提着一竹篮粗茶淡饭赶到田头时,满天的星子已开始朝我挤眉弄眼了。父亲接过碗筷,三五下就剿灭个精光。借着星子的微光,我发现父亲的手上还有黝黑的泥巴。⑦我自告奋勇要留下来守水。父亲起初不允,后来就同意了,他说,也罢,你守上半夜,我守下半夜。记住,任何人要水都不要肯,你想睡了就叫醒我。说着他就在田埂边的草地里躺了下来,惊得几只青蛙呱呱死叫。⑧我端坐到父亲坐过的水闸前,心里竟有了一丝神圣的感觉。我长大啦,我能替父亲担当如此重大的使命啦。夜风热热的,我心里也热热的。?⑨田野上一片寂静,青蛙也懒得叫,远处有几只萤火虫,在高高低低地飞,像鬼火在跳舞。⑩慢慢地,我的眼皮就涩了起来,不知不觉地便倒在水闸旁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在吵架。睁开眼,原来是父亲和六叔,还有一个人,是房家屯的,面熟,不知叫什么。六叔说,再怎么样,你也得分一半给我,好歹我们是堂兄弟。房家屯的说,你都灌大半夜了,轮都轮到我们下面的了。父亲坚决地说:不成,水这么小,你看我才灌了多少?再说,先上后下是自古的道理,你都不懂?房家屯的说,等你灌满,我们下游的只怕都干死了,你想叫我明年呷西北风?看到他们愈吵愈凶,我担心打起来父亲会吃亏,忙跳进水渠坐到闸栏上。六叔他们于是没办法了,只好骂骂咧咧地离去。父亲叫我继续睡,并把他的衬衣盖到我的身上,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动作很温存。⑾太阳辣辣地晒到我的屁股上时,我终于醒了。一骨碌爬起,只见父亲蹲在田埂上,神情沮丧,再看看我们的田地,只剩一片干干的湿泥,没有一滴水。水呢?父亲说,八成是房家屯那狗日的昨晚趁我睡着时偷去了。我的血脉便贲张起来,因为那水里不单含有父亲的心血,也有我一夜的苦守。我决定去报复他。父亲喝住我,说,算了,大家都是为了弄口饭吃。我说,那我们的禾田怎么办?今晚继续守。父亲淡淡地说。(选自《散文月刊》,有删改)小题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文章第4段写“我”捉龙虾,好像与“守水”没有关系,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小题3:文章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进行简要赏析。(4分)父亲叫我继续睡,并把他的衬衣盖到我的身上,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动作很温存。小题4:文章结尾处写父亲喝斥“我”不让“我”去报复,为什么?请探究其深层原因。(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11分)斜塔上的实验(节选)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 A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不大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小题1:根据括号的提示,文中A处应填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1分)小题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小题3:说说“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中“又”字的表达作用。(2分)小题4: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自然的节奏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5:“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除了这些,你知道这项原则还用于那些地方吗?(请至少写出2个)(2分)小题6:从上面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伽利略?(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故乡红叶凸凹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依如山里的人们。(本文有改动)【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小题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3分)小题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4分)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小题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小题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5分)
记述文阅读(共14分)天外财富⑴雨,从天外飘来。⑵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水。⑶“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⑷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⑸“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⑹“去做什么?”“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声音满含欣慰。⑺“他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⑻“找我吗?”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⑼“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⑽“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着问。⑾“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⑿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一块钱还是两块钱?”“不,是十万!”⒀“十万?你带在身上?”⒁“对,带在身上。”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到我手里。这是一张画满谁猜得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⒂我大笑起来:“哈哈,这是天外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⒃“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⒄“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⒅“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⒆“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⒇“这真悲惨。”“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21)“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22)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23)“你没想过会失望?”我问。“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24)“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歉意地说。(25)“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26)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感动。(27)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28)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作者北原,有改动)小题1: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地点情节心情路边树下找到共伞的人①小街路上②兴奋③与“我”告别④&小题2:文章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小题3:文章第(28)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6分)&&
阅读下文(17分)水边的文字屋曹文轩①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就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后,又跑回去看看,放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②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③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④屋子就是家。⑤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⑥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和家有关。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⑦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⑧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反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⑨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⑩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⑾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自己的屋子。⑿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小题1:联系全文看,“文字屋”具体指什么?本文标题“水边的文字屋”有什么含义?(3分)小题2:选文共写了哪几种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小题3:第⑾段中,作者说“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又说“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说法?(3分)小题4:冰心的文字屋明丽典雅,晶莹剔透,闪耀着爱与美的光辉;沈从文的文字屋,古朴厚实,如诗如画,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虽然现在的你还没有建好自己的文字屋,但在亲近文字的过程中一定也有独特的感悟,请将你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享。(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22分)最后的礼物①织完最后一针,妈妈哭了。妈妈没有哭出声,丁旺看着妈妈把嘴唇咬出牙印,咬出血,妈妈看着丁旺就又笑了,笑得像外面晴开的天。②丁旺也笑了,小心翼翼偎进妈妈的怀里,帮着妈妈擦去泪水,汗水。八岁的丁旺懂事,他怕硌疼了妈妈。妈妈瘦得就剩下一层皮,苍老而干枯,那些骨节突兀而高耸,就像寒风中随时都会折断的枯树枝。③妈妈的力气好像全部用完了,她把手放在丁旺头上,连来回抚摸的力气都没有。妈妈闭上眼好像睡着了。丁旺看着妈妈那么疲惫,像赶了多么长的路终于回到家,长舒了一口气。④多累啊,连着几天,他看见妈妈屋里的灯亮到很晚。他睡醒一觉,灯还亮着。爸爸小声说,今天累了,明天再织吧。妈妈说,明天还不知道能醒过来不?现在能织就多织一会吧。妈妈声音很低,丁旺屏息静气,支着耳朵才能听见。⑤丁旺给妈妈小心扯着薄被子。天气越来越热,眼看就要收麦了。⑥丁旺手里还攥着半疙瘩毛线。刚开始的时候,他怎么都缠不圆。妈妈微笑着教他。他按着妈妈说的,先左缠右缠缠成一个疙瘩,然后横缠竖缠,他就缠成了一个歪甜瓜。他笑了,妈妈也笑了。几个毛线疙瘩缠下来,他缠的毛线疙瘩就又圆又大,严紧而松软。⑦每天放学,他告诉妈妈学校里好笑的事好玩的人,妈妈听着听着就笑了。他喜欢看妈妈上下舞动的手,妈妈说织毛衣有什么好看的。丁旺说妈妈不是在织毛衣,妈妈是在绣花。妈妈停下手,盯着丁旺看一阵子,眼里汹涌着泪水。⑧那些毛线都是妈妈从医院出来后,拆了自己所有的毛衣毛裤洗净,晒干。丁旺呼吸着有着好闻香味的洗衣粉,他偷偷哭过几次了。⑨织一会毛衣,妈妈满头大汗,停下手大口喘息着。丁旺知道妈妈累,更疼。丁旺站在屋后大声骂过多少次,他记不清了。这该死的骨癌。该死的骨癌。每到星期天,他都会跟着奶奶到村西的小教堂,为妈妈祈祷。家里为妈妈看病,把能卖的都卖了,亲戚邻居都借遍了。今年的麦子还没收下来,爸爸让收麦子的邻居预付了三千元。爸爸说,你妈妈可能吃不上新麦子,我们爷俩好对付。丁旺像大人似的,脸上没一丝笑意点点头。爸爸每天出门打工,深夜十一二点回来。爸爸无论多晚回家,进门就满脸笑容。⑩妈妈睁开眼念叨着,你看妈妈多不中用,又睡着了。妈妈伸出骨瘦如柴的右手,指着柜子。丁旺跑过去拿出那五条毛裤。丁旺一条一条捋直,从短到长紧挨着排开。离妈妈最近的那条是最短的,妈妈说你今年冬天就穿这条。丁旺拿起那条最长的说,爸爸今年冬天就穿这条。妈妈微笑着摇摇头说,你爸爸是大人,他不怕冷。这六条都是给你准备的。妈妈没啥能给你留下的,只有这六条毛裤。 11丁旺愣怔了,抱紧了妈妈,任泪水流着。他从来不让妈妈看见他哭。妈妈说,每二三年换一条,换勤了就没有了。到时候多买条松紧带束着,毛裤不掉胯。丁旺咬住嘴唇点着头,他把嘴唇咬出了牙印,咬出了血。他知道,这是妈妈用所有心血留给自己最后的礼物。小题1:试分析文章标题“最后的礼物” 的含义。(4分)&小题2: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八岁的丁旺在艰难的生活中,在母爱的呵护下早早的懂事了。请你从文中选出一例做简要分析。(3分)小题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①织完最后一针,妈妈哭了。②丁旺呼吸着有着好闻香味的洗衣粉,他偷偷地哭过几次了。小题4:请分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5: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人物“把嘴唇咬出牙印,咬出血”,这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6: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母亲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联系选文中妈妈留下的礼物和汶川大地震中这位母亲留下的短信,谈谈你的感受?请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回答。(80字左右)(4分) 篇四: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 分) 听妈妈的话箫子凰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_满分5_满分网【答案带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 分) 听妈妈的话箫子凰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 分) 听妈妈的话箫子凰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为儿子缝补衣衫。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听妈妈的话,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到了一个月初,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 “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儿子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为儿子缝补衣衫”寥寥数语,母亲的爱子之心便表现了出来。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熊师傅的形象就是在对母亲前后的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的校长虽然出场不多,但却是一个关键人物,如果没有他减免了“儿子”的学费、生活费,“儿子”也不可能读完高中。 D.小说中的母亲、熊师傅、校长都为维护“儿子”的自尊心而隐瞒了“讨饭”的事实,可见,在他们心中尊严要比生命还要重要。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写出了母亲的朴实,写尽了几年来母亲的艰辛。 (2)请简要分析“母亲打儿子”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 (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中母亲的形象。(6 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母亲,而小说的题目却是“听妈妈的话”,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如此命题的用意。(8 分)
(1)EA(2)①从人物形象塑造上,体现母亲的爱子之心;②从下文的情节上,为下文儿子没有再提出退学,也没有追问母亲粮食的来源的情节发展做铺垫;③在主题表现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这一小说主题;④在阅读上震撼人心,儿子本无错,母亲为了能让儿子去读书而打了儿子。(3)①坚强隐忍,吃苦耐劳;②心思细腻,虑事周全;③牺牲自己,爱子情深。(4)①因为儿子听了母亲的话,才会安心上学考上大学,母亲的所有付出才变得有... 篇五:油灯箫河园的阅读答案 > :春行即兴阅读答案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春行即兴阅读答案的正文:春行即兴阅读答案一《2008年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汇编》 2008年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汇编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望西都,意踌躇。(1分) 9.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分。意对即可。)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闲桂花落”一句中,诗人精心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映衬春山之幽静,取得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 B.“桂花落”表明春天将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c.“月出惊山鸟”写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月光洒进山林.惊醒了已入梦的山鸟。 D.“时鸣春涧中”,写山鸟误以为天色将晓,不时发出鸣叫,画面生动有趣。 参考答案:B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2分)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参考答案:1、高、直、陡、险(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2分,答出一点即给2分,意思符合即可) 如梦令 李清照 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②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③“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痕”。 1、下面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绿肥红瘦”呼应了“海棠依旧”。 B、“绿肥红瘦”说自己酒喝多了,而人消瘦了。 C 、“绿肥红瘦”是说海棠长得很茂盛,而人因下雨刮风失眠而消瘦。 D、“绿肥红瘦”的本义是海棠因“雨疏风骤”,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2、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2 分) 仿写示例: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参考答案:1、D 2、如:“昨晚发烧呕吐,今早舌干口苦。“咳嗽,咳嗽,高烧不退依旧”等,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如果仿句意思前后不相干,给1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 分)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1、小雨 草色(小草) 本题2 分,意思对或相近均可,多写不扣分. 2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本题3 分,意思对即可。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1.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评分:语言生动,抓住“闲敲”一词即可。 2、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评分说明:回答“不能”给1分,第二问大意正确给1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分)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虫下”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敬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蚵”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米。 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1分) 2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1.山花的红艳与灿烂(答:旺盛) 2、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无奈)情绪。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 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参考答案:1、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下片写(2分)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2分) 3、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上片写待月的心情 下片写赏月 2、桂花 西风 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诗,结合诗句内容说说这首诗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2分)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草萋萋”“无人”“花自落”“鸟空啼”突出了此刻环境的宁静、凄凉。2、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孤独之感。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 参考答案:1、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1分);“惊”字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2分,没有达到“惊”、和“喜”内容的只给1分) 2、拟人手法(2分,答比喻1分)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 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1分,答到1点就给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1、①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词的上、下阕中各有一个起总领作用的词。即“(2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2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以静写动的写法,表现出“山”“原”与天相连,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C.“输”“逊”都是“差”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说,措词极有分寸,既不全部肯定,又不一笔抹煞,把诗人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批判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具有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气概,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伟大抱负。 参考答案:1.望 惜 17.A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2分)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1、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花开的先后具有一定的影响。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归”“觅”“转”三个动词,赋予了春天具体可春行即兴阅读答案二《人教版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六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 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没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注意在认真品读原文,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速度也要质量,要求阅读二至三遍能读懂全文。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二、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 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 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3) 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4) 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佳艺概述。 (一)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 ,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的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朗???? 1.注音或写汉字 jiǒng jiǒng( )( )有神 cuì( )弱 陨( )落 夭( )折 2.选句 灿烂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力四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 )—— ( ) ( )—— ( ) 4.仿句:(如“海水????雨水????)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5.“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比喻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行即兴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仿木楼梯扶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