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的生母格雷斯生母》格雷斯.汤普森

张掖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张掖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闫学良&&&&&&&&
智慧总是与伦理道德相关,道德智慧是智慧的主要形式。智慧是知识、德性与境界的统一。道德与智慧的结合,就成为智德。智德不仅是西方的“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之首,而且也是孔子所讲的“三达德”即知、仁、勇之首。道德智慧或智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人生觉解。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天道、人道都有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自觉。比如,儒家有“三才”之说,天居于上,地承于下,而人居其中,与天地合德。因此,人应效法天地的某些特性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易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的人生态度核心就是这样两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容待人。这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精神。只有对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才会信奉、弘扬自强精神、厚德精神。可见,道德智慧首先是对人生大道的觉解,它可以从根本上决定我们人生实践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选择。
价值澄明。用“澄明”似乎已经在说一种道德智慧的境界了。实际上,作为一种动态过程的道德智慧,也可以说是不断的“价值澄清”活动。道德智慧的价值澄明不仅包括认知评价上的“价值澄清”活动,而且还包括实践意义上的价值选择。光有认识不能落实为实践,还不能把道德智慧坚持到底。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道德选择,如道义与利益、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道德智慧就是在人生日常行为和关键时刻都能作出符合道义的正确选择。近年来常看到许多官员因贪腐而丢了脑袋,常为此感叹。这些人的“智商”和人生权谋可能都是很高的,可他们都是缺乏道德智慧的人,因为他们在义利观问题上未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可见道德智慧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知世明伦。道德智慧无非是一种审时度势、善处人际关系的明智。“知世”要求人们能够审时度势,知先后,掂轻重,择缓急,体现为实践过程中的明智恰当。“明伦”就是要求我们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善识人。道德智慧不仅要求能知人,而且还能够与人进行友好的交往,与人为善,不失原则;对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有高度的自觉,有责任感、义务感,知所当为,勇于承担,尽伦尽份。
修身立命。这主要包括知己的明智、修己的实践和安身立命的境界。具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更为高明的德性,儒家将之视作君子的基本德性之一。《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自知”,主要是对于自己的德性、能力大小及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方能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一个充满道德智慧的人。这种自知的道德智慧需要在人生的长途中、在与人的交往中不断地提高。知己是道德智慧的认识活动,而修身则是道德智慧的实践活动。修身不仅需要学、思,而且还重在习、行。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必然是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自觉性的人,化德性为生活,培养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何为安身立命的人生境界?在我看来主要体现为:第一,知命、立命的人生定见;第二,独善其身的道德追求;第三,安之若素的行为方式;第四,心安情乐的精神状态。心安就是由于对自己的命运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自控,对自己的道德有高度的自信,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有充分的自尊。因此,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心平如镜、不假外求、安之若素、怡然自得的平和状态。用现代话说就是他们心理特别平衡,按伊壁鸠鲁的话说就是“灵魂无纷扰”。
年5月11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道德智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德智慧首先是对人生大道的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自觉,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正确选择。
B.道德智慧体现在价值选择上,不仅包括认知评价,而且包括实践意义上的价值选择;认知评价只有通过价值选择实践的落实,才能使道德智慧得以坚持。
C.道德智慧的又一主要内容即是知世明伦,它主要体现在实践过程中的明智恰当,表现为能够审时度势,知先后,掂轻重,择缓急。
D.道德智慧体现在修身立命方面的意义,应从知己的明智、修己的实践和安身立命的境界三个层面解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宽容待人”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精神,也是儒家人生态度的核心。
B.道德智慧的价值澄明,表现在人们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道义与利益、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在人生日常行为和关键时刻都能作出符合道义的正确选择。
C.“明伦”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角色定位,指的是对自己的身份与角色有高度的自觉,要有责任感、义务感,知所当为,勇于承担,尽伦尽份。
D.修身作为道德智慧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学、思,而且重在习、行。化德性为生活,培养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是达到安身立命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智慧与道德的关系上,中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认识,都认为道德与智慧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B.人生觉解从根本上决定人生实践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选择,而只有对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的人,才能算是有道德智慧的人。
C.道德智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掌握着国家资源的政府官员都具有价值澄明的道德智慧,就有可能避免贪腐现象的出现。
D.对自己的命运有清楚的认识,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自控,对自己的道德有高度的自信,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有充分的自尊,这才能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心平如镜、不假外求、安之若素、怡然自得的平和状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李春芳,字子实,杨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郎,俱兼学士,直西苑如故。佐理部事,进左侍郎,转吏部,代讷为礼部尚书。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诸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寻加太子太保。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学士,与讷并参机务。(1)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
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春芳每事必推阶,阶亦雅重之。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事遂止。
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2)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既而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俺答款塞求封,春芳偕拱、居正即帝前决之。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
B.&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
&&&&&&&接续
C.&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
D.&如此,庶保令名&&&&&&&&&&&&&&&
5.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悅。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悅。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悅。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春芳才华出众,皇上厚爱。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皇上爱惜其才,他从翰林学士到主掌大权,六次升迁,都非大臣推举,皆由皇上特旨任命。
B.李春芳敢于上书,勇于除弊。他主张改革礼制,其方案被皇上赐名《宗籓条例》以示嘉奖;隆庆元年,皇上下诏修造翔凤楼,李春芳认为不宜,修楼一事就这样停止了。
C.李春芳为人谦恭,做事谨慎。在任职期间,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徐阶得皇帝
信任做了首辅,李春芳遇事必推崇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
D.李春芳看透朝政,多次请归。因张居正自恃才气,李春芳多次上书要求退休,皇上不允许;给事中王祯上书诋毁李春芳,皇上误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职俸禄。
7.翻译把文中划横线标有(1)(2)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5分)
(2)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淮中晚泊犊头②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①《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二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
②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
8.请从景与情两方面对《滁州西涧》的前两句进行赏析。(5分)
9.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境遇常常是“&&&&&&&&&&&&&&&&&&&&&&
&&&&&&&&&&&&&&&&&&&。”
(2)《蜀道难》中,“&&&&&&&&&&&&&&&&&&&&&
, &&&&&&&&&&&&&&&&&&&&&&&&。”借助鸟兽逾越之难侧面烘托蜀道之难。
(3)《师说》所揭示的教与学的现实矛盾,在今天依旧存在。士大夫不从师而学的主观理由竟是“&&&&&&&&
&&&&&&&&&,&&&&&&&&&&&&&
请考生在地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25分)
谁是我的生母
作者:格雷斯.汤普森 
我在收拾寝室的时候,朝阳斜射入窗。这是我高兴做的工作,正曼声哼唱着,忽然我觉得身后面有人。
  是莉莎,我们的十五岁孩子。她脸上有奇异的表情。  &
“莉莎,”我说,“你吓了我一跳。有什么事情吗?”
 & “我到底是谁?”她问。
  一个冷战顺着我的脊骨而下。“咦,你是莉莎呀。”我说,强做微笑。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到底是谁?”她满脸露出急躁不安之色。
  我的丈夫瑞和我收养了莉莎。她四岁时我们已经向她说明她是我们收养的。自此以后她好像表示她很了解我们是深爱她的。有时候我愿她多表示一点儿她也很爱我们,不过她一向是个很乖的孩子,令人喜爱。
  “我的父母是谁?”莉莎哭了。
  “啊,莉莎。你知道你是我们收养的,但爸爸和我是你的……”   “你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你不是我的亲娘!我希望知道她是谁?”   “我不知道,莉莎。”
  “你知道!”她说,她咬着牙忍住了泪。“你不愿意让我知道她是谁!”她盛怒而出,我颓然倒在床上。
  十五年前的景象又在我眼前重现。我在一位医生诊所内,医生给我收养孩子的劝告。“有些孩子根本不考虑生身父母是谁,”他说,“有些则千方百计的想要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莉莎的母亲是谁。我记得在一个灿烂的九月清晨,我搂抱着一个出生才三天的小女孩。我想,这当然是天赐良缘。我已经三十六岁,自从十七年前结婚之日起便一直祈祷能有一个“莉莎”。收养的文书上只载明了她父亲的姓名。我们不明白莉莎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寻找母亲。我们只知道莉莎找到了她的出生证,然后去访问给她接生的医生。她访问了律师,也访问了家庭的朋友,甚至发现法院里有关她出生的记录是密不公开的,可是她仍不死心。
  从此以后,莉莎日益焦躁不安。她的学习成绩低落了。她对瑞和我的态度也矜持冷淡了。经常去看心理医生,也没有什么用。在她十八岁生日前的那个夏天,莉莎陷入了惊人的抑郁状态。“我如果不发现自己究竟是谁,我究竟属于谁,我永远不会安宁。”她常常说。
  每次她说这样的话,我心如刀割。我是这样坏的母亲吗?如果莉莎找到了生身的母亲,她是否就会和我们一刀两断?
  一个酷热的午后,我疲倦地上楼,走到莉莎的寝室。她的房门在关着,这是我看惯了的事。“喂,莉莎,”我小声地说,“你为什么这样把自己关起来?你知道我们爱你,我们只是希望你好。”
  我从那房门后退出,扶着身后的栏杆。“只是希望你好。”我刚才说过。莉莎想知道她的亲生父母。这对她是好事。我自私地把她包围在一股自私的情爱里,假使我对莉莎,对我自己,有充分信心,我是否应该为她解除这个包围?在楼梯顶端的寂静中,忽然一念涌上心头:你是否爱莉莎爱到了情愿为她寻找亲父母的程度?我打了个冷战。如果我找到了,我可能会失去她。但现在我已恍然大悟,我深爱莉莎,只好冒这个险。
  数星期后,瑞和我找到了一家私家侦探。“我们想请你寻访我们女儿的亲生父母,”瑞说。我们驱车回家时,若有所失的感觉已经在我心里作祟。
  感恩节前一星期消息来了。“我找到了他们,”侦探说,“你们的女儿的亲生父母在把孩子交人抚养之后十天才结婚,可是几个月前又离婚了。这是她母亲的姓名、住址与新的电话号码。”
  我看了那姓名一眼,怔住了,不知道这桩事我是否能受得了。   三天后,莉莎在电话上和她母亲谈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匆匆下楼。   “她要来,”她大叫,“她明天要来看我!”
  我仓皇失措。事情来得这样快。“老天爷,”我小声说,“不要叫我失去她。”我麻木地听她说在市场会晤她母亲的盛大计划。“随后我带她到这里来,”她说。我点点头。
  第二天莉莎一大早就匆匆出去,我坐在厨房桌边祈祷上帝给我力量,接受莉莎的母亲并且了解莉莎对她的感情。
  忽然间,她们两个并肩出现在门前——同样的身高,同样的眼睛,同样的玛瑙色头发。她们的酷似使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望着那位年轻妇人的美丽容貌,看出莉莎的形象几乎和她一模一样。非常奇怪,我觉得对她一见如故。
  感恩节后一星期,莉莎见到她的父亲和两个弟兄之一。她的世界渐趋于完整。她对她身世之谜的苦苦追求告一段落。莉莎的情绪渐稳,但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疑惧:现在如何是好?
  12月2日,莉莎驱车和她的母亲玩了一整天。多少天来,她一直什么也不说,只是念叨这第二度会晤。我望着她出去,心里很想和她拥抱,但是莉莎只是对我轻轻摆手。她回来的时候,我心里苦痛不堪地想,她是不是回来拣取她的东西?依法,她属于我们,但是她若是内心向往自由,合法又有什么用?
  一天拖得好长,好像过不完。午后渐至黄昏,我听到门外车停的声音,脚步声抵达门口。……&&&&&&&&&&&&&&&&&&&&&&&&&&&&&&&&&&&&&&&&&&&&&&
(梁非摘自《小小说》)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中的“我”是一位情感的强者,虽然她十分害怕失去女儿,但她还是战胜了自己,认识到无私的爱才是最真挚感人,而且永远不会失去,最终帮助女儿找到她的亲父母。
B.文中的瑞就是“我”的丈夫,莉莎的养父。作者对他着墨不多,说明他并不是真的喜欢莉莎,所以对她可能离开的事并不在意。
C.当“莉莎一大早就匆匆出去”时,“我”坐在桌边祈祷,是希望莉莎和她的亲母会面愉快。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平铺直叙,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主题深刻,耐人寻味。
E.这篇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笔触凝注深情,让我们看到一位热爱家庭、亲人,勇于牺牲、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
(2)请简要概括“我”的思想发展过程。(6分)
(3)文中多处运用了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4)小说结尾写到“午后渐至黄昏,我听到门外车停的声音,脚步声抵达门口”。请你设想一下莉莎会不会离开她的养父母,回到亲父母身边,并说出你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25分)
陶诗言: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
&<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年,大学毕业,他以优异成绩留校任助教,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术生涯。在这期间,他在涂长望、朱炳海等气象学前辈的影响下,决心振兴中国的天气预报事业。他任教期间编著的《等变压场及其在天气预告上的应用》以及《天气预告之前瞻与后顾》是其以后
学术思想发展方向的一个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陶诗言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气象学的研究工作。建国初期,国防与经济建设都急需气象服务。1950年3月,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通力合作,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陶诗言任中心副主任,该中心是现国家气象中心的前身。&  中心的任务一是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军事气象保障任务,二是向国内发布天气预报。作为中心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陶诗言一心扑在气象预报事业上,与大家一起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从填图到分析预报,他样样都干。遇到有灾害性重大天气事件时,往往由他负责签字发布天气预报。当时的中心每天都向国内和朝鲜前线发布天气预报和气象情报,为新中国的天气预报事业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他在实践中建立和总结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陆续发布了寒潮、台风、暴雨、霜冻、中期降水等预报,填补了中国天气预报史上的空白。&  陶诗言利用当时日益丰富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少数的高空观测资料,系统地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这一研究成果,至今仍在中国气象台(站)寒潮路径的预报中被广泛应用。他在寒潮研究上第一次提出了寒潮过程暴发是高空大型天气过程急剧调整结果的新观点。他发现亚洲阻塞形势的崩溃也是导致东亚寒潮的一种常见高空环流形势。他用高低空流场相联系的观点分析东亚寒潮的暴发,使预报时效延长3天左右,而且寒潮预报的准确率
大大提高。&  1950年,虽然陶诗言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以及大气物理所从事气象学研究工作,但他始终保持与生产业务预报部门的密切合作,参加了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卫星气象中心等许多工作,这些工作促进了科研机构和业务预报部门的协调合作,对于指导和提高预报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由于陶诗言等人的正确判断和预报,使国家和人民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一成功的预报,受到国务院的嘉奖。1956年,由于他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被提升为研究员。&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展了核弹、导弹等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国防气象保障预报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陶诗言等人毅然接受了这项预报任务。年,他多次到试验基地工作。每次去基地,他跟解放军指战员一起摸爬滚打,有时连续几天不睡觉,以极大的责任心,顺利地完成了国防试验的气象保障任务。为此,陶诗言荣立个人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此外,他还帮助部队培训气象人员,当年他所培训的20多名军队气象员,如今都已成为各个特种部队气象部门的高级指挥员。60年代末,业务气象卫星开始实行传送APT云图,陶诗言及时指导中国气象卫星接收和卫星资料应用的研究工作,并亲自参与中央气象台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开创了中国利用气象卫星监测灾害性天气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天气预报水平。&  年,陶诗言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与国家气象局的几位专家合作,研究利用卫星云图分析预报台风的移动、强度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分析预报方法,提出了一个分析预报程序。这个预报程序目前已在中国沿海各省台风预报业务中普遍使用。这项研究在1985年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他的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的学术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为气象界所公认。&  在做预报、搞科研的过程中,陶诗言培养了大批青年业务骨干,他们当中很多人已成为一些省市气象局、台的负责人。在陶诗言86岁时,依然带着两名博士生。他敏锐的科研视角,卓越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像空气一样,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陶诗言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气象科技的发展变化,他在中国天气预报和卫星气象学的创立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B.作为一个气象学家,陶诗言学识渊博,在许多领域研究成果卓著,他善于将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
C.陶诗言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没有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无论在哪个部门工作,都是和大家一起,且样样都干。
D.无论是对寒潮延期三天的预报还是特大洪水的预报,或者是通过卫星云图对台风的预报,陶诗言都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预报,是国家和人民免受了一些经济损失。
E.“像空气一样,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形象地表现了陶诗言对年轻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得他们成为气象行业的骨干。
(2)文章前两段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3)陶诗言在天气预报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6分)
(4)陶诗言成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8545;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B.作为中国台球第一美女的潘晓婷,被称为“九球天后”,却因从未拿过亚运金牌而显得妍媸毕露,这次终于实现了美貌与实力的完美融合。
C.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近期大盘平稳上升,银行股成为力挽狂澜的护盘主力,本月以来银行指数表现了良好的抗跌性。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的政治理念的引子,其中不仅关系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而且涉及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
B.不知不觉间,“微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微博取代博客成为网络上最主流的信息分享平台,微电影也逐渐成为年轻观众躲避影院烂片“轰炸”的首选。
C.联想公司给予公司CEO杨元庆300万美元作为奖励,杨元庆却决定将这份奖金分发给大约10 000名接待人员、生产线工人、助手及员工。
D.新疆吐鲁番地区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人腿假肢,经过严谨的科学考证,被证实是距今约2 300年左右的人类假肢。它比此前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人类假肢早了数百年。
15.将下面各句联接为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9312;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9313;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9314;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9315;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9316;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9317;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9317;&#9313;&#9315;&#9316;&#9312;&#9314;&&&&
B.&#9314;&#9315;&#9316;&#9312;&#9317;&#9313;
&&C.&#9317;&#9313;&#9316;&#9314;&#9315;&#9312;&&&
D.&#9314;&#9315;&#9317;&#9313;&#9312;&#9316;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9312;&&&&&&&&&&&&&&
。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家园,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9313;
&&&&&&&&&&。
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缺失。&#9314;&&&&&&&&&&&&&&&&&&&
,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17.描述下面这幅连环漫画,并概括其寓意。(不少于30字)(6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苏格兰北部设得兰群岛有一条一日游路线,一位退了休的远洋老船长负责运送游客。
油轮每次起航前,老船长都会面对着风平浪静的大海祈祷;很多时候,游客看到这种情况,都会禁不住笑出了声。有一次,油轮起航不久,平静的海面狂风大作,船疯狂的颠簸;这时,很多游客开始向老船长一样祈祷,也有人要求老船长跟着他们一起祈祷。但老船长说:“在风平浪静时我要祈祷,但在波涛翻滚时我要照顾好我的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答案:C。解析:以偏概全。原文第4段所谈“知世明伦”包括“知世”和“明伦”,选项只涉及对“知世”的解说。
2.答案:C。解析: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4段内容,“明伦”指的是“了解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善识人”,选项的解说没有关于“自己与他人”的内容,即“能够与人进行友好的交往,与人为善,不失原则”。
3.答案:B。解析:概括不当。原文第2段是说“只有对儒家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所觉解和体认,才会信奉、弘扬自强精神、厚德精神”。
4.选D,应理解为或许。
6.选D(由原文“南京給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廩如故事”可知,是李春芳更加用力请求退休,并终被应允,“皇上误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职俸禄”属无中生有。
(1)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皇帝的诏书。(眷,直,特旨,各1分,完整通顺2分)
(2)以勤端庄谨慎,而居正自恃才气,欺凌他人,眼睛里好像没春芳这个人。凌,视,蔑如,各2分,完整通顺2分)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幽草,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9.韦诗体现了诗人超逸脱俗、恬淡闲适的人生态度。诗人怜幽草、听黄鹂,处在一种极其安静闲适的心境,因而即使春潮春雨突然来袭,自己也会和那个自横的野渡孤舟一样,处之泰然。苏诗体现了命途多舛的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于“春阴垂野”处欣赏“幽花一树明”的生机,于古祠孤舟旁看满川风雨、春潮奔腾的壮阔。压抑、孤寂的现状与壮阔、奋发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
11.(1)选A给3分,E给2分,C给1分。B、D不给分。
(2)&#9312;怕失去养女,所以不愿意为她寻找亲父亲;&#9313;看到养女陷入极度的抑郁,感到痛苦,不断自责;&#9314;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决定冒险为养女寻找亲父母。
(3)本文的心理描写,不断丰满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位母亲由自私的爱到无私的爱的过程。&#9312;“冷战”、“颓然”、“仓皇失措”、“麻木的听她说”、“祈祷上帝给我力量”这些外在的神态描写间接地反映出她害怕失去养女的忐忑心情。&#9313;“每次她说这样的话,我心如刀割。我是这样坏的母亲吗?如果莉莎找到了生身的母亲,她是否就会和我们一刀两断?”一连串的自我追问,表现了“我”不愿失去养女,又不愿养女痛苦的矛盾心理。&#9314;“我自私的把她包围在一股自私的情爱里,……我深爱莉莎,只好冒这个险。”自我反思,深刻的写出了“我”战胜自我,宁可失去养女也不愿养女痛苦的无私勇气。
(4)不会。&#9312;从情节来看,前文有铺垫。“她四岁时我们已经向她说明她是收养的。自此以后她好像表示她很了解我们,是深爱她的”,“我们”对养女一直是开明的挚爱的。&#9313;从人物塑造来看,“我”冒险为她寻找亲父母更是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十八岁且情绪渐稳的莉莎会被感动的。&#9314;从主题来看,“亲母”本来只是指血缘关系的母亲,而莉莎的最终选择可以说明拥有那种超过血缘关系的无私的爱的母亲,也可以是“亲母”,突出主旨。(观点明确,辩证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2.(1)选AB.(C项“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没有充分体现自我价值”表述错误。D项“延期三天”错误,原文是说“使预报时效延长3天左右”。E项表述错误,“像空气一样,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是一个比喻句,是对陶诗言的卓越的洞察力和领悟力的赞美。
(2)内容:&#9312;交代陶诗言所学专业和毕业后的工作。&#9313;交代陶诗言担任教师时的主要工作内容。&#9314;交代陶诗言在建国初期的具体工作。作用:&#9312;交代陶诗言在建国初期有关天气预报的工作,照应标题。&#9313;介绍陶诗言到“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工作,引出下文陶诗言研究天气预报的有关内容。
(3)&#9312;为中国天气预报事业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建立和总结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陆续发布了寒潮、台风、暴雨、霜冻、中期降水等预报,填补了中国天气预报史上的空白。&#9313;对中国寒潮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划分了入侵中国的寒潮路径。&#9314;参与了中央气象台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开创了中国利用气象卫星监测灾害性天气的方法,提高了天气预报水平。&#9315;研究利用卫星云图分析预报台风的移动、强度变化以及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分析预报方法。(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9312;学好专业知识。在上大学的时候,陶诗言的学习成绩优异,这为他后来的气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313;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无论是“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还是核弹、导弹试验基地,都是当时中国最需要的地方,陶诗言都勇于接受挑战。&#9314;亲力亲为。在工作中,他和大家一样不辞劳苦,样都干;在核弹、导弹试验基地,他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摸爬滚打。&#9315;认真做好研究工作。他对各项工作积极负责、认真研究,对中国的天气预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9316;起到传帮带作用。陶诗言不仅研究工作做得好,而且注重对后辈的培养,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天气预报的业务骨干。&
13.选C. A项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而不能说歌舞。属于对象误用。
B.“妍媸毕露”指美丽和丑陋都显现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别人请教。
D.“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该句中没有提到险恶的背景,相反是“平稳上升”。此处不合语境。
A项递进关系颠倒,应为“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
C项,不合逻辑,把“及”改成“等”;D项,语意重复,可以去掉“约”或“左右”。
参考答案:&#9312;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9313;难以找到自己的根基&#9314;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
17.示例:漫画中,原本一只瘦小的小鸟,挡不住笼子里事物的诱惑,钻进去吃,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
寓意:接受诱惑(或贪婪)的代价是失去自由。(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8.立意参考:(1)从老船长在风平浪静时祈祷的角度立意,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要学会居安思危。(2)从老船长在波涛翻滚时只照顾船的角度立意,危险时刻要靠自己、不惧怕困难、求人不如求己。(3)从老船长祈祷和照顾好自己的船的角度立意,期待美好、不怕困难,事事认真才能成功。(4)从游客的角度立意,正视现实、正确理解别人的做法。
参考译文: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考中进士第一名,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挑选入西苑撰写宫体诗词,很得世宗宠爱,与侍读严讷一道破格提升为翰林学士。不久升太常少卿,担任礼部右侍郎,同时都还兼任学士,像往常一样到西苑值班。后来到礼部佐理事务,升为左侍郎,转任吏部,又代严讷为礼部尚书。当时,宗室人口繁衍,苦于岁禄不够发放。春芳考察以往事实,写了一本书进呈皇帝。有关吉凶大礼及逢年过节的赏赐,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世宗很称赞,赐名为《宗藩条例》。不久,春芳升为太子太保。四十四年(1556)命令他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与严讷一同参与机密大事的处理。世宗很宠爱身边值勤的大臣们,他们的升迁任命都出自皇帝的诏书。春芳自任学士到执政,共六次进升,没一次是由大臣推举的。  春芳恭敬、谨慎,从不气势凌人。在政府任职,论议平正,不说偏激的话,当时人们把他比作李时;他的才能固不及李时,但廉洁过于李时。当时徐阶为首辅,很得皇帝信任。春芳遇事必抬徐阶,徐阶也很看重他。隆庆元年(1567)春,有诏书令修造翔凤楼,春芳说:“皇上刚刚即位,就大兴土木,说得过去吗?”修楼事就这样停止了。  齐康批评徐阶的时候,言语连及春芳,春芳上书辩护并请去职,穆宗对他加以慰留。等接替徐阶为首辅后,越发注意安静,从容行事,很合皇上的心愿。当时官位平列的还有陈以勤、张居正。以勤端庄谨慎,而居正自恃才气,欺凌他人,眼睛里好像没春芳这个人。当初徐阶因为别人的批评下台,春芳感叹说:“徐公尚且那样,我能长得了吗?容我有机会请求退休算了。”居正马上说“:这样倒好,也许还可以保全您的美名呢。”春芳感到震惊,所以多次上书要求退休,皇上不允许。以后赵贞吉入阁,接替了以勤,性格刚果自负。等高拱再度入阁值勤,恨春芳位置在他上面,春芳又争他不过,只能是自加修饬而已。俺答攻打边塞,求取封赏,春芳和高拱、居正在皇帝面前商定此事。正逢赵贞吉被高拱逐出朝廷,高拱气焰嚣张之际,又与徐阶重修旧怨。春芳为徐阶从容辩护,高拱更加不高兴。当时春芳已渐渐做到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升吏部尚书,改为中极殿学士,但考虑到高拱等人最终容不得自己,因此两次上书请准予回家养亲,皇上不予批准。南京给事中王祯迎合高拱的意思,上书诋毁春芳,春芳这下更加坚决要求退休。皇上命令给予马车,派官护送他告老还乡,官府照例发他禄米。一年过后,高拱自己又受到居正排挤,差一点丢了命。而春芳还乡,父母还都健在,一家人从早到晚摆酒食娱乐,乡亲们对他艳羡不止。父母死后数年他才谢世,终年七十五岁,被追赠为太师,谥文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是我生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