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表现危险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车内一氧化碳可致死?实验告诉你多危险
作者:164979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切记!在任何密闭的空间内长时间怠速都是非常危险的。
切记!车内运动有风险,地点需把握&炎炎夏日,唯有办公室与爱车内才是避暑胜地。近日,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着夏天不要在车内久睡的视频与帖子,冠着“是中国人就必须转”及“及时转发,救人性命”的醒目标题。小编遂战战兢兢点开帖子,通读之后,细细琢磨,有漏洞!漏洞在哪?帖子里提到了两个案例。一个是情侣在车库**,隐蔽又舒适,之后却被发现没了气息,尸检认定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另一个是小伙驻车怠速在路边酣睡死亡。以上两个案例,共同特征都是长时间待在在未熄火的车内引起。第一个案例,小编是深信不疑的。毕竟百度搜索关键字“车震”、“致死”,搜索出的案例还是不少。车库隐蔽性好,加之一般情侣在一天的浪漫之后分别时更易情不自禁,但夏天车库中又闷又热,不开空调,根本无法忍受。殊不知,危险正不知不觉临近。另外说到这种致死方式,小编脑海中不自觉的出现纸牌屋的片段,Peter Russo,就是被此方法谋害,就是下面这货(编者注:神剧 《纸牌屋》截图)。看到这,估计会有大神出来反驳小编了:“什么?车库里面车震!哥当年经常这样啊,也没遇到什么问题啊!”既然说到这份上了,小编先卖个关子,后面会详细说明。第二种场景,小伙驻车在路边酣睡,一觉不醒的案例,却让小编深感怀疑。想象一下在在京港澳高速上,前方有10公里行驶缓慢。如果把堵车的马路看作一个大空间的话,每一个被堵住的司机其实就处在一个尾气超标的环境中,但很少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是的,就是想到这里,小编对帖子中第二种场景产生了怀疑。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在室内长时间怠速,一氧化碳浓度到底是多少?在室外,浓度又是多少?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偏高环境下,多长时间就会有危险呢?为此,小编查阅了资料,并作了实验,一探究竟。l&一氧化碳的危害因一氧化碳更易与血红蛋白亲和,比氧亲和力高200~300倍,极易喧宾夺主,抢在氧气前面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一氧化碳对人的伤害与浓度及暴露时间有关。详细请看下表:(1ppm=1mg/L)可见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危险很大。那么,前面提到的两种用车场景,乘客舱中一氧化碳浓度又是多少呢?实验一:户外怠速状态下,车内一氧化碳含量测试小编找了一辆排量为2.0的自然吸气车辆,打开空调测量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一开始,一氧化碳浓度为0 PPM。半个小时之后,浓度为1 PPM。之后不管多长时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一直都是1 PPM。而国家标准规定的空气中一氧化碳安全含量是24 PPM。小编又测量了外循环工况,发现一氧化碳浓度都没有上升,一直都维持在1 PPM。可以说,在户外怠速状态下,乘客还是十分安全的。究其原因,有且不止以下三点:1、燃油在未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一氧化碳。但现在的新车,都有三元催化装置,其功能便是将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过滤掉。在户外(氧气充足)怠速状态下,燃油燃烧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本来就少,而生成的一氧化碳绝大多数都被吸收了。2、汽车设计时,是有防止尾气入侵乘客舱的设计标准的,这样的设计能有效隔绝有毒气体,避免有毒气体进入乘客舱。3、户外环境下,有利于有毒气体的扩散。实验二:密闭车库怠速状态下,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测试小编把汽车开进车库,点火,开空调外循环,关门。测量起始的一氧化碳含量为0 PPM,氧气含量为21%。在4分钟时,测量仪器开始显示一氧化碳含量为1 PPM,并且氧气含量下降为17%。在第10分钟时,一氧化碳浓度上身到了24 PPM,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氧化碳浓度安全线,而氧气浓度下降到了15%。在第19分钟时,一氧化碳浓度来到了101 PPM。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氧气浓度一直在下降,一氧化碳浓度一直在上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氧气的消耗,汽油燃烧更加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越来越多,危险正在加速临近。第26分钟到浓度达到400PPM。而到第32分钟时,一氧化碳浓度竟然达到了800PPM。丧心病狂!小编也惊呆了!请参照浓度-时间曲线图:从前面的浓度-危害图可以看到,虽然400PM浓度下,人不会立刻死亡。但考虑到个体的体质差异,以及前期已有一定的一氧化碳暴露时间,姑且认定25min为有生命危险的暴露时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氧化碳浓度会更加迅猛的上升。也就是说,在密闭车库里面,人不能超过25分钟,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那些在密闭车库里开空调车震还安然无恙的“大神”,可以去面壁了。小编没有再去测量循环模式下的车内CO浓度。为什么?因为一样会shi!汽车与外界大气并不是完全隔绝的,而是通过一个缺口(专业词汇:Air Draftr)与大气相通。如果没有这个Air Draftr,车门是很难关上也很难打开的。请自行脑补物理知识吧。正因为Air Draftr的存在,汽车座舱内和外部大气实际上是联通的。虽然不会像外循环那样直接快速的与外部进行空气交换,但车内车外依然会进行着空气交换,CO浓度上升就只是个时间问题啦。总结:1、空旷地带怠速车内休息,危险系数较小,切勿轻信谣言。2、密闭空间中怠速车内休息,危险系数较高。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在车内待超过25分钟以上的,就是在作死啊。=========================================关注车参微信公众号(AutoRefer),加入车参交流群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最具观点的汽车评述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最具观点的汽车评述
大家都点赞
作者:3387作者:24141作者:29009作者:4056作者:147作者:56作者:104作者:191作者:316作者:544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
取消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