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遇到竞争对手对手回答不合常理怎么办

机智诡辩术—超技巧舌战入门
机智诡辩术—超技巧舌战入门
在一起呢?更何况,要是死人还有知觉的话,先王的积怒也一定是很久了。 太后到阴间请罪都来不及,还有什么空闲和魏丑夫相好呢!”庸芮说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 太后听得无言以对,呆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那就算了吧!” 这位固执而荒唐的太后,之所以最后收回命令,是因为支持她的论点的论据(薪)——“人死后还有知觉”被庸芮从正反两方面彻底摧毁,最后的 结论是,无论人死后有知觉还是无知觉都不应该要魏丑夫殉葬。庸芮取得了 最后的胜利。151.虚晃一抢无言之辩              ——虚张声势术虚,是虚假。张,是铺张、夸大。 虚张,就是根本没有力量却硬说强大,或用于欺诈对手,虚晃一枪;或用于为了达到目的,故意虚张声势,使对方按你的意愿上钩。 一个人骑马赶路,途中遇上了一场大雨。 他赶到一家小客店,浑身已湿透,但客店里挤满了人,他无法走到火炉前。于是他对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 老板奇怪地问:“马不吃鱼呀!” 这人说:“你去喂就行了。”  老板只得拿鱼去喂马,客店里的人也都跟着前去看稀罕。这人便坐到火 炉边烤开了火。这个人故弄玄虚,虚张声势,没费半句口舌就达到了目的。 拍卖行门口停着一辆白色汽车,一男子走近拍卖人,要求他通知车主把车开走,以免堵住门口。 拍卖人问了两遍这车是谁的车,但无人吭声。于是,拍卖人压低嗓门问那男子:“你把那辆车撞坏到什么程度了?”这时,只听一位太太尖叫起来:“那是我的车!” 这也是一个虚张声势达到目的的范例。 运用虚张声势诡辩术时,虚张和夸大要有限度,不能敲山震虎,而只是一种必要的虚假,不能给人产生一种“吹牛”的感觉。一天,林肯身体不适,不想接见那些来白宫唠唠叨叨要求一官半职的人。 但是,一个讨厌的家伙赖在林肯身边,准备坐下长谈。正好这时,总统的医生走进房里。林肯向医生伸出手,问道:“医生、我手上的斑点是什么东西?” 医生说:“我全身都有。” 林肯说:“我看它们会传染的,对吗?” “不错,非常容易传染。”医生说。那位来客听了这番话,马上站了起来,说:“好吧,我现在不便多留了,林肯先生。我没有事,只是来探望你的。” 运用虚张声势诡辩术时,辩辞不宜太多,有时甚至是“无言之辩”,但其效果比针锋相对更好。 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次有急事要去巴黎,可是没有上路的钱,怎么办呢? 他弄来一些有颜色的粉末,包成三包,分别写上:“给国王吃的药”、“给王后吃的药”、“给太子吃的药”,然后故意让警察看见这几包东西。 警察发觉后,如临大敌,马上把他抓起来,当作重大嫌疑犯送到巴黎。 经过调查,没找到治罪的证据,而拉伯雷却免费来到了巴黎。 虚张声势诡辩术是一种谋略性较强的诡辩技巧,它有时甚至让对方看不出己方在与之辩论,但是它的效果是正面交锋所难以达到的。152.找准焦点堵住退路——紧锁要害术  紧锁要害诡辩术,就是在论辩中,诡辩者努力弄清对方所有能闪避的退 路,锁住不便进攻的线路,有意留出有利于己方的唯一线路,然后大举进攻 的诡辩技巧。根据不同的论辩环境,紧锁要害诡辩术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表现形式。·排除式紧锁要害。 你认为很自然的结论,但对方借故给以否决,那么,再反回来论证就很费周折。如果你能估计到可能要发生的情况,并在要害处给以封锁,间接地 排除不利的情况,那样就不会影响论辩的进展。  阿明惹恼了阿红,阿红冲动地对他说:“我不会再给你机会,除非太阳 从西边出来。”“把东边说成西边,太阳不就从西边出来了吗?” “诡辩是不管用的。” “如果找到客观情况,你给不给我机会?” “看你是真客观还是假客观?”“你站在金星上看,太阳就从西边出来,金星是逆时针而转的。”阿明点到为止。“太阳能从西边出来,我就不能有赎罪的机会?” 阿明以为找到满足条件的情况,问题便会解决,可阿红说那是诡辩,轻而易举地否决了。机智的阿明估计还会有新变化,把问题分为客观与不客观,将要害锁在“找到客观情况”,进而排除了不客观情况,当他说出客观情况 后阿红不好再反驳。假若阿明直接说出结果,阿红还可说:“例外情况不能 完全说明问题”,那样不是阿红没退路,而是阿明没进路。·限制式紧锁要害。  在可容度大的范围里,进攻者选择的层面多,反驳者躲闪的层面也多。 若适当选择要害点给以限制,把论辩范围锁定,针对实质问题论证,则能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比式紧锁要害。  人们喜欢用事实说话,然而对事实的解释常常不客观,论者为防止对方 乘隙而逃,以具体事实为要害点,给不同对象加以紧锁,先得到对问题的不 同阐述,再与客观事实对比,真与假就泾渭分明了。理发师给宰相理发,无意剃掉了宰相眉毛,他却故装糊涂地问宰相:“常听别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您肚皮不大,怎能撑起船?” “那是说宰相气量大,对小事情不计较。” “小的真该死,刚才修面把您的眉毛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您千万恕罪。”  看你宰相撑船不撑船?拈过锁好的结论,摆到宰相面前,把宰相弄得啼 笑皆非:“拿支毛笔来,把眉毛画上好了。”  紧锁要害诡辩术形式平淡,却能发挥奇特的作用,如何从平淡走向奇特, 不仅要找准紧锁的焦点,还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技巧:  一是,考虑要全面。掌握全部要害点,才会锁牢对方,如阿明估计阿红 还能闪避,把要害分为主观、客观两部分,用排除形式给以紧锁,将焦点聚 在事实的客观性,让对方不好再固执己见。    二是,紧锁要轻巧。让他不知你在锁他,若他知道你锁的意图,必然会 先行逃走。紧锁要害是不动声色,或借助假意的错误,或借助平淡的问语, 让他愿意据实回答。  三是,节奏要分明。锁前尽可能轻缓,锁后追求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突 然的变化逼得对方惊慌失措,顿时使他陷入被动局面。  153.设下圈套摆下陷阱——暗设陷阱术  暗设陷阱诡辩术,是指诡辩者想办法引诱对方掉入自己所设的语言陷阱 中,而克敌致胜的诡辩技巧。  运用暗设陷阱诡辩术,要先想好结局,即堵死对方回答问题的两个或几 个路口,使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按照你的意愿掉进语言“陷阱”。  从前有一个皇帝,向全国宣布说:“如果有人能说出一件十分荒唐的事, 并让我说出这是谎话,那我就把我的江山分给他一半。”  不久,来了一个官员,对皇帝说:“万岁,我有把长剑,只要向天空一 指,天上的星星就会落下来。”  皇帝听了说:“这不稀奇,我祖父有个烟斗,一头衔在嘴里,一头能和 太阳对火。”官员听了,说不出话来就走了。 随后,又来了许多人,但都以失败而怏怏地离去。 最后来了个农民,挟着一个斗。 农民说:“万岁欠我一斗金豆,我是来拿金豆的。” 皇帝吃惊地问:“一斗金豆?我什么时候欠的?你在撒谎!” 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既是谎话,那您就给我一半江山吧!” 皇帝急忙改口:“不,不,这不是谎话。”农民笑笑:“不是谎话,那就还一斗金豆吧。”  农民善于引诱,想出一个让皇帝看起来简单,而实际回答起来较难的二 难推理,使皇帝不知不觉地上当。运用暗设陷阱诡辩术时,其推理要严密,不能给对方以任何缝隙,否则,不但无法驳倒对方,自己反而会一败涂地。《三国志》载: 有一次,曹操手下管理仓库的官吏发现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十分害怕曹操会以为此事不吉祥而治他死罪。曹冲获悉此事,对这个官吏说: “你别怕,我有办法,你过三天去自首,我保管你没事。” 曹冲说完,就故意把自己的衣服戳破就像被老鼠咬坏的样子,然后满脸忧愁的跑到曹操跟前。  曹操见状,忙问其故,曹冲说:“人们都说衣服被老鼠咬破是衣服主人 不吉祥的征兆,现在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愁死人了。”曹操忙劝慰说,“这全是无稽之谈,何必发愁呢?没事!” 后来,管理仓库的官吏带上被老鼠咬坏的马鞍来向曹操请罪,因为前边的事曹操还记忆犹新,听后只是一笑了之,从而使管理仓库的官吏幸免于死 罪。  曹冲的聪明,在于他巧妙地设置了一定的环境条件,诱使曹操在毫无戒 备之中,说出了自己为小官吏开脱所需要的观点,从而不得不按曹冲的需要 就范,宽容了管仓库的官吏。  154.故作愚蠢麻痹对手——大智若愚术  大智若愚诡辩术,是指诡辩者本来足智多谋,却装作很愚蠢,借此欺骗 对手,争取主动,进而取得论辩胜利的诡辩技巧。  一次,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正乘车坐在座位上,叠着脚欣赏窗外景 色。  半路上来了几个年轻的外国人,对辜先生的穿着装扮评头论足,很是不 恭。辜先生不动声色地从怀里掏出一份英文报纸从容地看起来。 那几个洋人伸长脖子一看,不禁笑得前仰后合,连声嚷道: “看这个白痴,不懂英文还要看报,把报纸都拿反了!” 待他们嚷够了,笑完了之后,辜先生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说道: “英文这玩艺儿实在太简单了,不倒过来看,还真没意思。” 一言既出,几个洋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讪讪地离开了。 辜鸿铭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近代著名学者,在年轻洋人的取笑面前,他不是拍案而起,而是装出愚蠢的样子,倒过来看报纸,然后一句诡辩,反而显 示他过人的聪明才智而使对手折服。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难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对此,如果我们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处理不好,往往会 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更大的不安和麻烦。相反,如果你能利用你聪明的才智化解尴尬的局面,则定会使你突然之间增加许多性格的魅力。大智若愚诡辩术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乘火车旅行。 途中,列车员向他检票,马克·吐温翻遍了身上所有的袋,就连座席和地板也仔细地搜寻了一番,可结果还是没有找到车票。这时列车员认出这位著名大作家,便安慰他说: “得了,先生,别找了,您回来时再把车票让我看一下就行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也不大碍事。”“怎么不碍事?”马克·吐温却显得十分焦急地说:“我一定得找到这张该死的车票,否则我怎么知道我今天是上哪儿去 呢?”显然马克·吐温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旅行的目的地。但面对列车员的安慰与宽容,他没有诚惶诚恐,感恩戴德,而是大智若愚,进行诡辩,这不仅解 除了自己的尴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在自然的谈吐中表现出一位大作 家的机智。  湖南湘潭的王闿运,学问渊深,才华横溢,是中国近代有数的大学问家 之一。王老先生在京的日子,袁世凯几乎天天派人陪同赏玩。 有一天,这些人陪同他逛到故宫前面的‘新华门’。 王闿运故意装成老眼昏花,用惊叹的口吻说: “这里怎么改名成了“新莽门”啊?” 王老先生故作糊涂,将“华”字读成“莽”字,将袁氏窃国比作王莽篡汉,表现出了极大的嘲讽意味,一字之改,其力无比。155.层层递进步步深化——步步紧逼术  在论辩中,当直接触及论题本质难以战胜论敌时,可以转而采取步步紧 逼诡辩术,也就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渐地揭示论题的本质, 这就如同剥笋,层层剥去,最后露出笋心。  诡辩者恰当地使用步步紧逼术,可使他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化,增强语 言的说服力。  有一次,庄辛跟楚襄王说:“大王您只知道淫逸侈糜,不顾国政,我们 国家已经非常危险了!”楚王说:“你是老糊涂了吧?你这不祥的东西!” 庄辛进谏无效,只得去赵国。五月后,秦国连攻楚国数城,襄王只得弃都逃亡,于是襄王派人请回了庄辛。 庄辛对楚王说:“大王不见那蜻蜓吗?六只脚,四个翅膀,在天地中飞来飞去,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谁 知五尺童子,正调了糖浆,胶在丝上,要从四仞多高的半空中捉它下来,给 蝼蛄和蚂蚁当食物呢!“蜻蜓还是细小的东西,旦不去说它。那黄雀俯啄白米,仰栖高枝,鼓翅飞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谁知公子王孙左挟弹弓,右捏弹丸,将 要把它从十仞的高处射下,结果白天还嬉游于茂林修竹之间,夜里却被人烹 调成佳肴了。“黄雀还是细小的东西,且不必说它。那天鹅游弋江海,栖息大湖,仰起来嚼那菱角香草,振翅飞翔直上云霄,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谁知射 手正用他的弓箭,要把它从百仞之上射下来,白天还在江河湖海游戏,晚上 已成鼎中之食了。“天鹅还是细小的东西,且不必说它。那蔡灵侯,南游高丘,北登巫山,饮茹溪之水,食湘江之鱼,左手抱了年轻的美女,右臂挽着宠幸的姬妾,同 他们优游于上蔡,而不以国政为事。他哪里知道,子发正在楚王面前接受了 命令,拿了朱红的丝绳去捆绑他,要把他杀掉呢!“那蔡灵侯的事还是细小,旦不必说他。大王您左边有个州侯,右边有个夏侯,御车后跟着郡陵君和寿陵君,食封地俸禄之米粟,用四方贡献的金 银,同他们驰骋猎于云楚之间。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你不知道穰侯正接受 了秦王的命令,他们的军队要占领我们的国家,把大王驱赶到国外去呢?” 庄辛采用了步步紧逼诡辩术,先设四喻,由蜻蜓到黄雀,由黄雀到天鹅, 又由天鹅到蔡灵侯,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递进,步步进逼,最终破的,致使襄王闻后,“面色乍变,身体战栗”,到了非纳谏不可的地步。 运用步步紧逼诡辩术,还可用给对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迫使对方屈服。 此时,诡辩者必须接连提出问题,诱使对方进行答辩,或者进行自问自答;其次,所提的问题必须前后呼应,环环相扣,一步深入一步;第三,必 须在极短的论辩时间内,使用简短的辩词,迫使对方理曲辞穷,认错停辩。苏格拉底说:“人是有两条腿的动物。” 有人指着一只鸡反问:“这也是人吗?” 苏格拉底发现自己给人下的定义有问题,又补充说:“人是有两条腿而无羽毛的动物。” 那人步步逼问:“这么说来,拔去羽毛的鸡就是人了?” 苏格拉底再也无法回答。156.两种可能作出选择——逼敌抉择术  逼敌抉择诡辩术就是提供若干可能给论敌,并要他从中作出选择而以此 取胜的方法。  在明朝万历年间,海盐县有个女子还没有出嫁,有个少年想要娶她,但 女子的父亲不同意,少年诬告说她已娶了这个女子为妻,而她的父亲逼他再 嫁人。县令把女子叫到跟前,而后突然问少年: “你既然是这个女子的丈夫,那么你说说你妻子手上的疤痕是在左手还是右手?” 少年目瞪口呆答不上来。  该县令列举了两种可能情况要少年选择:“这个女子左手有疤痕,或者 右手有疤痕。”如果真是她的妻子,那么他就应知道妻子疤痕的情况。  现在这恶少年不知道这一情况,自然就可证明这个女子不是他的妻子。 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穿了这恶少年企图强占他人女子为妻的阴谋。  运用逼敌抉择诡辩术时,可以接过论敌的话来要求论敌作出抉择,这种 方式别具魅力。毛拉去集市买毛驴。卖驴的地方挤满了乡下来的农民,有个衣冠楚楚的人经过那里,说道: “这个地方不是农民,就是毛驴。” 毛拉听了,上去问那个人道: “先生,您准是农民了!” “不是,我不是农民。” “那你是什么呢?”“??”  这个衣冠楚楚的人话中明显带有轻污之意,毛拉接过这句话,几声追问, 使得对方窘态百出,自食其果。当论敌列举若干可能情况要我们抉择,企图难倒我们时,我们同样可以以其人之道而治之,即用逼敌抉择诡辩术来回击。 年轻美丽的刘三姐,伶牙利齿,能言善辩。有一次,一才子故意刁难她。他脚踩马蹬,挺身悬空,问刘三姐:“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 刘三姐没作正面回答,而是不慌不忙地一只脚踩在门外面,一只脚踩在门里,反问才子说: “你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 才子无法回答。  才子要求刘三姐在“上马”与“下马”之间作出选择,如果刘三姐说“上 马”,才子会下马;如果刘三姐说“下马”,才子又会上马,企图以此使刘 三姐陷入困境。  刘三姐于是将计就计,反问一句,要求才子在“进门”与“出门”之间 作出抉择。才子说“进门”,她会出门;才子说“出门”她又会进门;所以, 才子也只好哑口无言。使用逼敌抉择诡辩术时必须注意:  并不是随便使用一个选择复句就可奏效,必须认真分析论敌的矛盾,针 对论敌的要害,选择最恰当、最有力的选择关系复句让对方选择,这样才能 将论敌击垮。  157.火力侦察试探对方——投石问路术  投石问路诡辩术,是指在论辩中,先对对手进行火力侦察,了解其实力 和论辩方法,然后再进行大规模反攻的诡辩技巧。  投石问路诡辩术的特点就在于,在论辩中,不直接明白地说出自己的要 求或希望,而采用迂回的办法,从而使对方明白你的真正意图,并借此了解 对方的态度。  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根据汉朝的制度,要依公主的意愿 在大臣中选出一人配给公主。所以,光武帝便和公主一起议论朝臣,以探听公主的心意,公主说: “宋公威容德器,朝里的大臣都赶不上他。” 言外之意,湖阳公主看上了宋弘。 这使光武帝十分为难,因为宋弘已结了婚,估计他不一定答应,但又难违背公主的意愿,只好试试看。 过了些日子,光武帝召见宋弘,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 光武帝说:“人们都说高贵以后,就要改变朋友;富裕了,就要休掉以前的妻子。这合不合乎人之常情呢?”  宋弘看见了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又听见光武帝说出这番话,便明白 了光武帝的意思。但他不肯抛弃自己的妻子,便巧妙地回绝了光武帝的试探。 光武帝如果不首先窥探宋弘的心意,而贸然提起湖阳公主的婚事,必然会使双方感到为难。  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而是从远处入手,采用询问的方式,来试 探宋弘的态度,这就是投石问路术。这样,尽管光武帝的要求遭到宋弘的拒 绝,但由于没有直接提出来,因此不会使双方感到难堪。运用投石问路诡辩术时,重点是“投石”。如何“投石”?就要掌握好时间、地点和方式,要先设计好一个方案,然后再进行实施。 “投石”的目的是“问路”,是为了侦察对手的实力及可能进行的论辩方法。所以,设辩者心中一定要有个目标,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南宋天圣年间,刘太后辅佐幼帝仁宗处理军国大事。刘太后垂帘听政后, 掌握天下大权,有些大臣想讨好太后,捞点权力,就同她说起唐朝女皇武则 天,暗中鼓动刘太后步武则天的后尘,自己亲政。刘太后精明敏捷,有一套治理天下的手腕,听到大臣们的鼓动,不免心动。一天,刘太后问大臣鲁宗道: “唐朝的武则天皇帝是怎样一位君主啊?”刘太后明知故问,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的。想不到鲁宗道是个耿直忠心的大臣,他知道刘太后在试探自 己,于是就直率地说:“武则天是唐朝的大罪人,几乎把唐朝葬送了。”刘 太后见鲁宗道的态度那么鲜明,也就没再说什么。  刘太后借辅佐幼帝的机会,想学学武则天当个女皇帝。但她不知道大臣 的态度如何,于是她明知故问,巧妙地打着“请教”的幌子,投石问路。没 想道鲁宗道忠心耿直,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坚决反对刘太后称帝的态度。刘 太后知道民意难违,只好作罢。  158.察颜观色调整对策——见风转舵术  见风转舵诡辩术,就是指根据论辩目的的需要或是他人失败的教训,而 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对言语形式进行最佳选择的诡辩技巧。公元前 203 年,韩信攻击了齐地,派人送信给刘邦说: “齐人历来伪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又与楚相接。我不以假王的名义不能镇抚这一地区,请大王赐我假王称号。” 当时,刘邦正与楚王项羽在荣阳对峙。刘邦看了这封信后,骂道:“我被围在这里,从早到晚盼望他来救我,而他却要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急忙在桌下踢刘邦的脚,附在刘邦耳边说:“现在我方不利,怎么能禁住韩信称王呢?不如立他为王,善待他,使他能自守其地。不然, 将要生变。”这时候刘邦也醒悟过来,又改口骂出道: “大丈夫定诸侯就应该做真王,为什么要做假王?” 刘邦便派张良到齐地立韩信为齐王,从而能顺利地调韩信的军队到河南攻打楚军,不久,便扭转了战局。 刘邦开始对韩信居功要官的做法很气愤,忍不住破口大骂,后经张良、陈平指出利害关系后才醒悟过来,改变了说话的态度,这也是一种见风转舵的技巧。 如果刘邦不见风转舵,暂时满足韩信的要求,其结果是不可设想的。见风转舵诡辩术的关键在于能根据论辩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  根据对方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论辩者要善于在瞬间内,迅速改变自 己说话的态度或语调,调整自己的情绪,修正自己的话题内容或另换话题, 变换表达方式,对自己的话语重新组织调整,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论辩的 进程,避免陷于被动局面,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掌握主动,达到妙“口” 回春的效果。运用见风转舵诡辩术时,还要注意“察颜观色”,即密切注意论敌在心理上、表情上、语调上的各种微妙变化,即看他(她)刮的是什么“风”, 才能“对症下药”,调整对策,及时地、顺当地把“舵”转过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以前的一些穷朋友纷纷到京城来求他,希望能讨个一官半职。 见了面以后,有一个人便直通通地说:  “吾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 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都抢着吃,结果 把罐子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地上。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豆 子吃,却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里,苦得哭笑不得, 还是我出了主意,叫你用青草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 肚子里去了??”  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他说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 推出去斩了!”朱元璋余怒未息,又喝问另外一人:“你还有什么说的?” “吾皇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洲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了菜将军。” 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中高兴,立即封他做官。 这个穷朋友之所以能博得朱元璋的欢心,关键就在于他能见风转舵。他以被处斩的朋友为鉴,立即调整说话的方式,巧妙地利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手法,把本来不光彩的儿时闹剧美化成一曲对朱元璋的颂歌,因而赢得朱元 璋的欢心。159.迂回曲折绕个弯子——曲径通幽术  曲径通幽诡辩术,就是在论辩中不直接说出心中所想的意思,而是采取 迂回曲折的答话形式表达同一意思的诡辩技巧。  从前有个县官,很喜欢画老虎,可是水平不高,往往画成猫样,一点儿 也没有虎相。一天,县官又画了一只老虎,并问一个衙役:“你看这是啥?” “是猫,我的老爷。”结果,这个衙役因为惹恼县官而挨了四十大板。 县官又问另一个衙役:“你说这是啥?”“老爷,我不敢说!” “你怕啥?” “我怕老爷!” 县官生气地质问: “那么我怕谁?” “老爷怕皇帝。” “皇帝又怕谁?” “皇帝怕老天。” “老天怕什么?” “老天只怕云。” “云怕什么?” “云怕风!” “风怕什么?” “风怕墙。” “墙怕什么?” “墙怕老鼠!” “老鼠怕什么?”这时,衙役指着墙上的画答道“老鼠什么都不怕,就怕老爷这张画!”县官气得两眼发直,但也不好意思再打衙役了。 这个衙役既不想说违心话,又不想挨打,于是就不得不借助于语言技巧,于是他绕了一个大圈子,采用了迂回曲折的方式,这正是曲径通幽诡辩术。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又让县官抓不住把柄,哭笑不得。 论辩之道,亦如战争,兵不厌诈,最忌直来直去。曲径通幽诡辩术就是要告诉人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灵活地变换一下规劝和批 评的方式,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去公园,进门时没有给孩子买票,他们已为 自己准备了充分的理由——我们的孩子还小,用不着买票。  结果进门时被拦住了,检票员面带微笑地说:“瞧,您的孩子长得多高 哇,和您肩膀齐了,应该为他买张票了。”  听了这话,原感到难堪并准备撒野的夫妇二人,现在感到已有台阶可下, 说:“是啊,我这孩子长得就是大。”妈妈摸着孩子的脑袋不无自豪地说。于是,做爸爸的当下就补了票。 这位检票员摸准了一般人的心理,采用曲径通幽诡辩术,非常巧妙他说了句“顺耳”的话,使那对夫妇欣然地接受了意见并改正了错误。  在现实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有地位、有权势者,或者就是你的顶头 上司,要求你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或表明态度。而你明知与之意见不合,但 又顾及到如直言不讳,不免冒犯对方;而一味附和,则又于心不甘,这时, 便可以采用曲径通幽诡辩术来达到目的。这样,可以避免以硬碰硬,不致于 一言不和,对方便勃然变色而伤了和气,同时又可使对方心里有准备,慢慢 领悟出你的真正意思,缓解双方的矛盾冲突,有效地抑制住对方情绪的激发。  160.自掘陷阱自蹈覆辙——请君入瓮术  请君入瓮是一句众所同知的成语。在论辩中,当发现对方提出根本无理 的问题时,可模拟同样根本无理的理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对手 的观点制服对方,用论敌的方法击败论敌。这就是请君入瓮诡辩术。从前,有个叫子车的人死了之后,其妻和管家商定,要用活人给他陪葬。 子车的弟弟子元得知此事,便规劝道: “活人陪葬,不合礼仪,还是不这样吧!” 嫂子和家臣不同意,说:“你哥死了,在阴间没有人服侍,所以才用活人陪葬。” 子元听了,便说:“嫂子和管家虑事周到,用心良苦,既然要这样做,那也好!不过,与其让别人去陪哥哥,倒不如叫嫂嫂和管家作陪葬的好,因 为你们服侍他总比别人更加尽心尽职!”  子元劝嫂嫂不要用活人陪葬已死去了的哥哥,使用的就是请君入瓮术。 既然死人要活人陪葬服侍,那么请嫂嫂和管家陪葬比别人更好。其嫂和管家 一听,无言以对,只好作罢。请君入瓮术还指诱使论敌自掘陷阱,自蹈覆辙,自陷罗网的诡辩方法。  从前,有个叫丘浚的人去逛庙。庙里的老和尚见他比较寒酸,就对他十 分冷淡。这时,恰好又有一个当官的来逛庙,老和尚马上满脸堆笑,降阶相迎,十分恭敬。 等当官的走后,丘浚问老和尚,为什么你对当官的这样恭敬?对自己却冷若冰霜。  老和尚说:“你不懂,按我们佛门的规矩,恭敬就是不恭敬,不恭敬才 是恭敬。”丘浚听罢,猛然操起木棍,照老和尚头猛打,打得老和尚双手抱头,哇哇直叫。 老和尚问丘浚为什么打人,丘浚说:“既然恭敬就是不恭敬,不恭敬就是恭敬,那么,我打你就是不打你,不打你就是打你。” 老和尚满脸羞惭,无言以对。老和尚为什么挨打?主要是因为他势利眼,还用“恭敬就是不恭敬,不恭敬才是恭敬”来进行狡辩,对此,丘浚也就用了同样的办法来对付老和尚。 因为丘浚的话是从老和尚的话里合乎逻辑引申出来,所以老和尚即便挨了 打,也只能是“满面羞惭”而已。  请君入瓮术是一种制服论敌的有效方法,关键在善于抓住论敌的致命 点,然后不失时机地以此去反击论敌,便可立即置论敌于死地。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曾任浙江遂昌县令。境内有个村子紧傍高山,山 高林密,常有老虎伤人。当地百姓纷纷请求县令灭虎。汤显祖立即派人上街,鸣锣招募乡勇进山灭虎,可没有一个人应募。 一打听,原来遂昌县有个叫“皮神仙”的人,胡说什么虎伤人是天上神虎下凡收人,大家都怕打虎受到天神处罚。 正说话时,只见“皮神仙”眯着一双鼠眼来到汤县令跟前,问道:“听说老爷要聚众灭虎,可是真的吗?” “老虎伤人害畜,不能不除!”汤显祖回答。 “皮神仙”说:“天降神虎下凡,惩罚恶人,千万不能乱杀。死在虎口的都是天命注定,不是前世造下冤孽,就是今生做了坏事。行善积德的人, 即便把他放在虎口,老虎也会避开,不敢伤他!”  这时,汤显祖笑着说:“那就将你‘皮神仙’放在虎口试试看,到底是 善人还是恶棍!”  “皮神仙”一听,可吓坏了,连忙大声呼叫:“使不得!使不得,我还 要多活几年哪!”人群顿时发出一阵哄笑。汤显祖一下子揭穿了“皮神仙”的鬼把戏。161.借助外力制服对方——就坡骑驴术  就坡骑驴,原指借助高坡,顺势跨上驴背,通常比喻借助外力,以制服 对方。  就坡骑驴诡辩术是指在论辩中,不直接返驳对方,而是以对方话题中的 漏洞作为突破口,就势接过对方的话头突然出击,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让对方措手不及。《三国志》中有一则伊藉出使东吴的故事:蜀先主以伊藉为左将军从事中即。使吴,孙权问其才辩,欲折其辞。 藉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 藉应声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吴亡大惭,无语以对。 孙权想对素以捷辩著称的伊藉来个下马威,说他为“无道之君”做事。而伊藉就坡骑驴,借用自己正在跪拜孙权之事答道:“一拜一起,未足为劳。” 把这个“无道之君”巧妙地回敬给孙权,令“吴主大惭”。  在某些特定场合,诡辩者会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或容易落入圈套的提 问,这就需要诡辩者因势利导,转守为攻,后发制人。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很受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尊重。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英国社会是极为少见的。 一天,一个纨绔子弟与他在一处沙龙相遇,嫉妒异常,欲中伤诗人,便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一位木匠?” 诗人回答:“是的。” 纨绔子弟又说:“那你父亲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 诗人微笑着回答:“对不起,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 纨绔子弟傲气十足地回答:“是的!” 诗人又说:“那你父亲怎么没有把你培养成一位绅士呢?”纨绔子弟的发问显然是带有恶意的,如果诗人作正面回答只能落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诗人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就坡骑驴,根据对方的方式进行反问,使纨绔子弟丢脸献丑,偷鸡不成反蚀米。  有时诡辩者有意地寻找契机,巧借对方话题,就坡骑驴,以达到说服对 方的目的。  有一回,与丘吉尔共事的保守党议员威廉·乔因森希克思在议会上演说, 看到丘吉尔摇头表示不同意,便说:“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我自己的意见。” 丘吉尔对答道:“我也想提请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既然你有自由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我当然也有摇自己的头的权利。丘吉尔以变应变,就坡骑驴,乔因森希克思来个自讨没趣。162.由此及彼切中要害——假途灭虢术  “假途灭虢”语出《左传》。它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向虞国借路, 让晋国军队过境去打虢国,虞国答应了这个要求。后来,晋国灭掉虢国之后, 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掉了。  假途灭虢诡辩术是指借用对方的推理手法,反过来再用其反驳对方的诡 辩技巧。  东汉时有个名叫徐孺子的南昌人,十一岁时和一位颇有学问的郭林宗交 往。郭家庭院中有棵树,郭林宗想把它砍了,他说: “建造住宅,常是造得方方正正的,像个口字。口中有木,就成了‘困’字。这字十分不吉利,还是把树砍了为好。” 徐孺子立即反驳说:“建造住宅,当然要正方的。家像个口字,口中有人,就成了‘囚’字。这‘囚’字比‘困’字更不吉利。假如住宅中不能有 树木的话,难道住宅中就不能住人了吗?”  徐孺子借郭林宗的推理,反过来反驳他,郭林宗尽管学问渊博,竟被问 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运用假途灭虢诡辩术时,要记准对方的推理方法,然后再用对方的方法去攻击他。另外,也可以先不接触辩题,而是谈与论题有关的其他问题,也 就是进行外围战,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切中题意,进行反驳。刘备做太守时,天下大旱,他下令禁止酿酒,违者下狱。  布告贴出之后,差役们不分青红皂白,凡有酿酒工具者,都被抓了关起 来。刘备很嘉许这些办事人员。他的谋土简雍却另有看法,但事关救灾,不便进言。 一天,刘备与简雍闲游,前面有一老人和一青年妇女并走,简雍说: “是奸夫淫妇,该逮捕法办!” 刘备仔细窥探了一阵,回答说:“无罪证,非也!” 简雍说:“有淫器耳!” 刘备听了,恍然大悟,立刻转身回衙,释放了一大批无辜者。确实,既然有“淫器”而不等于犯奸淫罪,又怎么能说有酿酒工具都具有犯禁酿酒罪呢? 简雍施用的是假途灭虢诡辩术,借用刘备的推理,虽然没有一字涉及酿酒,然而由此及彼,以此类推竟说服了刘备。163.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术  声东击西诡辩术,就是为了要达到自己的论辩目的,但又不直接从这个 目的的正面去说,却从相反的方面人手,说的是这个,而实际意义却在别处, 所谓言此意彼的诡辩技巧。东与西,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东西,声东又怎么击西呢? 事实上确实可能,因为东与西虽然彼此相反,但又是互相联系的。 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会对它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在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就会形成一个影响场。 所以,使用声东击西诡辩术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联系性。 一天,东方朔对武帝手下一班侏儒说: “你们见了皇上,可磕头求饶,也许能免一死。” 众侏儒果然一齐上殿,叩首流血大哭。 汉武帝很奇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 侏儒们说:“东方朔说您要全部杀掉我们!求陛下开恩饶命!” 汉武帝把东方朔叫来,问他为什么要吓唬侏儒们。 东方朔说:“侏儒们身高三尺,每月挣一袋米,我东方朔身高九尺,每月也挣一袋米。侏儒们饱得撑死了,而我东方朔快饿死了!陛下如果认为我的话有理,请增加我的俸米吧!” 汉武帝听罢大笑,命令给东方朔调级增薪。东方朔表面是说要杀掉侏儒,其实这只是“声东”,造成声势令皇帝引起注意,然后再“击西”,达到自己的真正目的。 由此可见,运用声东击西诡辩术时,“声东”是造成声势,同时也带伪装的色彩,其目的是为了后面能更好地进攻。而声势越大,伪装得越像,就给自己提供越好的论辩环境。 “击西”是论辩的真实目的,这一步最好在前面“声东”中就能表达进去,就是把它融进去而又不被对方发现。因此这是较难的一步。下面是一则关于重男轻女的论辩的例子: 甲:“如果现代医学能够准确地测定胎儿的性别,我的爱人要是怀了一个女胎,哪怕是头胎,我也要叫她去做人工流产。”乙:“为什么?” 甲:“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女孩子长大了终归是别人家的,我没有儿子,靠谁传宗接代呢?” 乙:“我家倒是有个大胖儿子,现在才三岁,等过了十岁,我就送他到五台山去出家做和尚。” 甲:“你这是疯了?”乙:“我的精神很正常。因为他不能传宗接代!” 甲:“这孩子有什么暗毛病吗?” 乙:“我不是说了吗,大胖儿子可以参加健康比赛。” 甲:“那怎么不能传宗接代?” 乙:“将来长大了找不到对象。” 甲:“好好的男孩子,哪能找不到对象?” 乙:“到时候咱们社会上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甲:“哪有这种怪事?” 乙:“因为女的不能传宗接代。”  甲:“越说越不像话。你,我,还有社会上所有的人,谁不是妈妈生的 呢?妈妈不就是女的吗?”乙:“那时候根本没有妈妈了。” 甲:“没有妈妈?”乙:“对,当妈妈还没有出世的时候,早叫妈妈的爸爸给‘流’了!” 甲:“啊?——喔??” 乙的技巧是要指出对方言谈中不合理的部分,但不正面指出,而是变换一种形式,得出的是同样荒唐的论断。 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有缺点而不予指出,任其发展,结果是害了别人;但直接指出又恐对方接受不了,这时就不妨采用声东击西的诡辩术。164.含沙射影指东骂西——指桑骂槐术  指桑骂槐作为诡辩技巧,表面上是指责这个人或这件事,而实际上是指 责另个人或另一件事。  以前,有个瞎子被无辜地牵涉到一场官司中,开堂审判时,他对县太爷 说:“我是一个瞎子。”  县官一听,立刻厉声责问:“混帐!看你好好的一双清白眼,怎么说没 有眼睛?”  盲人听了县官的话说:“我虽然有眼睛,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可小人 看老爷却是糊涂的。”  这两句话,从形式上看是“指桑”(即回答老爷的问话),从内容上看 却是“骂槐”(暗中讥骂昏官)。  因为盲人的话是接过县官的话题来说的,表面上似乎是就事论事,而内 容却加以改造过了,因而用得巧妙,骂得痛快,但对方又抓不住把柄。  指桑骂槐诡辩术的特点,就在于巧妙地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双关性等特 点来做文章。如上例,从表面上看,盲人说的“清白”是指自己的眼睛是清 白眼,实质上却是暗指盲人自身无罪,是清白的。“糊涂”一语,表面上看是指盲人因为眼睛看不清县官,所以显得糊涂,是个昏官。 说话者说出的话语,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似乎并不是直接针对对方,但话语中却暗含了攻击对方的深层意思,使对方虽有觉察却又抓不住把柄,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自认倒霉。 陈细怪与他的两个学生去喝牛肉汤,老板故意坑人,只盛萝卜不盛肉。 陈细怪一见,气就来了。于是他对学生说: “有个妇女,叫儿子到河里去洗萝卜,谁知儿子贪玩,一不小心被河水冲走了。这个妇女见儿子没回来,就找到河边。可是,河边只有萝卜没有儿子了,她急得大哭起来:‘我的心肝肉哇,你到哪里去了呀?为什么只看见 萝卜没有看到肉哇,我的儿呀?肉到哪里去了喂,我的儿呀!’”陈细怪一边用筷于在碗里捞着,一边学着女人的腔调哭着,逗得两个学生和旁边几个吃牛肉汤的人哈哈大笑。老板呢?挨了骂,揭了底,还得打落 牙齿注肚里吞。我们也可以虚构一个与对方有相似性的东西为骂的对象,来达到谴责论敌的目的。 有个人在朋友家作客,天天喝酒,住了很长时间了还无启程之意。主人实在感到讨厌,但又不好当面驱逐。一次两人面对面喝着酒,主人讲了这么 一个故事:  在偏僻的路上,常有老虎出来伤人。有个商人贩卖瓷器,忽然遇见一只 猛虎,张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商人慌忙拿起一个瓷瓶 投了过去,老虎不离开,他又拿了一个瓷瓶投了过去。老虎依然不动。一担 瓷瓶快扔完了,只剩下最后一个。于是,他手指老虎高声骂道:“畜生畜生! 你走也只有这一瓶,你不走也只有这一瓶!”  这个主人通过虚构与对方有着“不走”这一相似性的“虎”为谴责对象, 表面是在骂虎,实质上是痛斥对方的厚颜无耻。表达得痛快淋漓,入木三分。    指桑骂槐诡辩木采取间接指责的方式,可进可退,既可避免公开的冲突, 又可暗示启发,达到劝说的目的。  165.不循常规审客抑主——反经行权术  所谓反经,即不循常规。所谓行权,即改变常规,临时作适当的处置。 反经行权诡辩术,主要是为了“审容抑主”。诡辩者遇到一些居心不良 的、污辱性话语的中伤,而显得尴尬和难堪时,可根据攻击者之常理,加以 创造性地革新,“接过石头打回去”,实现正当的、必要的“被迫反击”。 该术同反唇相讥术相似,能有效地教训攻击者,摆脱自身的困境,挽回尊严,又体现还击者的高雅风度,可谓一举多得。 音乐大师路易·贝多芬有个弟弟叫约翰·贝多芬。 约翰·贝多芬是个贪婪、自私、爱钱如命的商人。  1823 年,约翰·贝多芬在纽约发了横财,成了富翁。为了炫耀自己,他 得意洋洋地在寄给路易·贝多芬的名片上写道:“约翰·贝多芬,土地所有 者。”好像在向这个穷苦的音乐家示威。  路易·贝多芬看了弟弟寄来的名片后,心里十分厌恶。于是,他立即拿 起笔在名片的背后写道:“路易·贝多芬,智力所有者。”然后把名片寄还 给他弟弟。在实战中,反经行权诡辩术运用得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及时、准确、敏锐地抓住攻击的要害,能否灵巧地选择反击的方式。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 种:·类比式。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连或相克关系,融汇还击者的思想感情,将不雅的事 物回击攻击者。《世说新语》载: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 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出入。’”老先生本想污辱张吴兴为狗,张吴兴乘势一椎,却使老先生陷入了欲辩不能的尴尬境地。·诱入式。 诱入式,即把对方引诱到由他自己制造的难堪窘迫的局面中。有一次,某单位让女职工带孩子们到单位参加“六·一”儿童节联欢。有一个胖女工的儿子瘦,而一个瘦女工的女儿却很胖。 胖女工对瘦女工说:“你的肉都到你女儿身上去了。” “是啊,哪一个做父母的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瘦女工回答说,“你怎么不给你儿子一点肉呢?”·斥谬式。 斥谬式就是点明对方错误观点的实质。《世说新语·贤媛篇》,说许允和阮家女结婚,行礼后,观新妇奇丑。 许允不肯进房,桓范劝他进房,许允又想逃走,新妇拉住他。 许允说:“妇有四德,卿有其几?” 妇说:“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允:“皆备。” 妇说:“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允有惭愧之色,遂与新妇相敬重。  新妇此地暗用孔子所语:“吾夫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责备了许允的自 相矛盾,辩驳得当,又有孔夫子的大帽子,许允感到惭愧,就接受了她。事 实上,后来靠他这位“新妇”,躲过了不少灾难,保全了九个儿子。  166.绕着变子巧妙设问——迂回设问术  为了能在论辩中战胜对方,我们可以像在法庭上那样直来直去地问,也 可以绕着弯子地问。  迂回设问诡辩术,就是指绕着弯子,翻来覆去地向对方提出问题,使对 方落入圈套的诡辩技巧。某高校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老师去给学生上法语课。  这时,窗外阳光灿烂,教室内却亮着明晃晃的六盏大日光灯。老师环视 教室,若有所思一言不发。学生们看着老师的模样,都十分诧异,心想:怎么啦?发生什么事啦? 这时,老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中国富裕吗?”这一意外而简单的问题使大家更觉奇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当然不富裕。” “那么,为什么大白天还要开那么多日光灯呢?” 一句话,使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位老师采用的是迂回设问诡辩术。他先避开要说的话,而从表面似乎是无关的事物问起,最后仍然回到自己要说的本意上来。绕弯子设问,能激起人的思想上的波澜,让人在思索中明白事理,说服力更强。 运用迂回设问诡辩术应掌握以下几种技巧: 一是,要着重“问”,用似乎与论辩没关系的问题来诘问对方,其特点是平中见奇,使对方不知不觉中计。  二是,要着重“诱”,问是形式,诱是手段。一般说来,“问”是由浅 入深的,其中这个过程就能体现一个诡辩者高超的技巧。“诱”的过程要讲 求策略,逐渐接近本题,直到最后让对方才知道“诱”和“问”的真实目的。 三是,要着重归纳。通过“诱”与“问”,得出了一些材料,然后根据这些材料归纳主旨,阐明自己观点,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四是,“问”对方时,语气要逐渐加重,设问要成排比语气,节奏逐渐 加快,这样可以增加诡辩的力度。基辛格在莫斯科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签署会谈情况时说:“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 250 枚。” 记者们马上接着说:“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  基辛格说:“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 少。至于潜艇数目我是知道的。但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说:“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记者无言可答了。 基辛格巧妙地运用了迂回设问诡辩术,无疑他知道记者所问的情况,也知道这些情况是保密的,但他并不干脆回答说“不知道”,也不回答“虽然 知道,但保密不能说”,因为这种回答有失自己身份,有损自己形象。  于是他装疯卖傻地反问“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其中迂回预设了一种 本来不存在的可能性:不保密。  记者们为了急于让基辛格说出自己所需要的情况,便不假思索地回答“不 保密”。这正好掉入基辛格的陷阱:既然是不保密的,那么你们也是知道的,  因此用不着我说了;反之,如果你也认为是保密的,那么我不能说就是天经 地义的了。  如果你想在对方冷不防中,将对方打翻在地,那么你最好先不要让他察 觉。因为战胜他的可能只是一、二句话,而前面所有的辩辞都只是一个铺垫, 当你已成胜局时,别忘了归纳。  167.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术  论辩中,特别是遇到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运用后发制人诡辩 术,可以避免在对己不利的情况下仓惶应战。一旦时间成熟,便可全力反击, 灭敌威风,壮我气势。  后发制人诡辩术,就是诡辩者先不动声色,在静待战机中了解对手,判 断敌情,酝酿战胜对手的辩辞,避其锐气,以静制动,择机进行反攻的诡辩 技巧。后发制人是以劣势战胜优势,以弱胜强的对策。 后发制人诡辩术,要在静待中寻求机会的同时,也赢得了酝酿辩辞的准备时间,这时要迅速制定出反击策略及辩辞,同时要想办法灵活机动地应付 各种复杂情况,临时制宜,随机应变。  斯威夫特的邻人常打发一个小厮给他送礼物,斯威夫特受札后从未对小 厮表示过酬谢。一天,小厮冲进他的书房,将一个包扔到他的书桌上,说: “这是我女主人送给的两只兔子。” 斯威夫特说,“孩子,送礼可不是这种送法呀。现在,你坐在我的位子上,看看我是怎么送的,并要记取这个教训。”小厮坐下来,斯威夫特走出去敲门。小厮说:“进来。” 他进来对小厮说道:“先生,我的女主人向您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希望您收下这两只兔子。”  小畴回答:“谢谢你,我的孩子。向你的女主人致谢,这两个先令是送 给你本人的。”斯威夫特这才恍然大悟地笑了,打那以后他再没忘记送小费给那小厮。运用后发制人诡辩术,须先退避三舍、赢得了解、判断敌情的机会。 以静制动,静中有动,这是兵法的策略之一。论辩与用兵相似,采用同一战略亦可后发制人。  一天,陆军部长斯但顿向林肯抱怨,说有个陆军少将用极尽辱骂性的语 言指责他询私偏爱。林肯建议斯但顿回他一封措词严厉的信。“好好地刺刺他。”林肯说。斯但顿随即写了一封这样的信,然后让总统过目。 “对!对!”林肯赞许地叫道:“就是这个样子!狠狠骂人一顿!这是一流的作品,斯坦顿。” 但当斯坦顿将信折起来,往信封里装的时候,林肯叫住了他。 “你准备如何处置这封信?”他问。“寄走啊。” “胡来!”林肯叫道:“你别把信寄走,把它扔到火炉里去吧!我,一腔怒火时写下的信都是这样处理掉的,而且你已在合适的时候把它写下来 了,心里感到痛快了,现在,烧掉它吧,另写一封。”  林肯先是随和地同意斯但顿的意见,静观其发展,然后反戈一击,成功 他说服了斯坦顿。  168.借人之力为己所用——顺水推舟术  顺水推舟术,是指诡辩者抓住对方的话茬儿,顺着说下去,让其向着有 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折服对手。  在论辩中,顺水推舟诡辩术是借敌胜敌的技巧之一。其特点是,借他人 之力,为自己所用,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运用顺水推舟诡辩术,即在论敌的攻势面前,要把握其意图和要害,表 面上因势顺从,实际上是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借敌力为我力,引诱对 方孤军深入,一直引向荒谬的极端;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逆转,集中火力 杀回马枪,使对方在原先暗自欣喜的境况下受当头捧喝而晕头转向,如坠万 丈深渊而失去招架之功。  “文化大革命”期间,某农场召开批判大会,批判一位小学教师打了自 己的妻子。  台下的群众都知道那位教师的妻子与造反派头头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但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教师的妻子第一个上台控诉说:“他不把我当人看待,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 这时一位下放的知识分子突然跃身上台发言说: “你也是个读书人,是人民教师,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彻底认罪??”  造反派头头听了频频点头,教师的妻子也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这时, 那位下放的知识分子提高嗓门接着说:“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公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在台下的一阵哄笑声中,造反派头头和他的情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发言者的一席话,先顺后逆,辞锋的逆转来得如此突然,而且先前的“顺” 与后来的“逆”落差如此之大,使对方从得意忘形的心境中突然落入原形毕 露的狼狈境地,这一击可谓“力重干钧”了!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剧中,曾记述鲍西娅巧用顺水推舟诡辩术战胜夏洛克的故事。 安东尼奥惜了夏洛克三千金币,夏洛克为了报复安东尼奥,提出条件;如果到期还不起,就从安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狠毒的夏洛克还要安东尼臭立下借据为凭。 借朔到了,安东尼奥无力偿还夏洛克的钱,夏洛克执意要从安东尼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并告到法院。 这时鲍西娅扮成律师为安东尼奥辩护,她对夏洛克说: “你得请一位外科大夫,免得他流血过多,送了命。” 夏洛克非置安东尼奥于死地不可。他说:“借据上没有这一条。” 鲍西娅说:“这借据上写的是给你一磅肉,可没有给你一滴血,这说明割一磅肉对不能出一滴血。夏洛克,你就准备割肉吧,可你当心别让他流出 一滴血来。还有,你割的肉,不能超过一磅,也不能少于一磅,要是你割的 肉比一磅多一点或少一点,那就按威尼斯的法律,判你死罪,财产充公。” 要做到割一磅肉而不流一滴血,并且要不多不少,是办不到的,聪明绝顶的鲍西沤为制服夏洛克,并不与他正面抗衡,而是顺着借据顺水推舟,夏 洛克终于失败了。  一位记者问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到三十 亿美元!”  蒙博托听后发出一阵长时间的哈哈大笑,反问道:“一位比利时议员说 我有六十亿美元!你听到过吧?!”  记者的提问,表面是问家庭经济情况,实际上是触及政府首脑是否廉洁 的政治问题,这对蒙博托来说是要慎重回答的。这种回答难度极高,正面解 释是难以说清的,置之不理则会让人误以为心虚默认。  而蒙博托则运用顺水推舟诡辩术,来个虚而虚之,巧妙地用一个十分夸 张的情况来反问对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顺水椎舟木诡辩术巧在对对方攻势的利用,化论敌之力为我之力。 运用顺推舟诡辩术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顺”与“推”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要求能抓住对方关键性的话。169.拐弯抹角不着边际——旁敲侧击术  旁敲侧击诡辩术,是指在论辩过程中,论辩者故意绕弯子,不直接从正 面说明本意,而从侧面曲折地说出来,或用反语或隐语为其论点进行辩护的 诡辩技巧。一次,孟子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孟子说: “假如您有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后,他的妻子儿女都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知办?” 王曰:“和他绝交。” 孟子又问:“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 王曰:“撤掉他。”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家政治搞得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此时,齐宣王却环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旁敲侧击,终于使齐宣王无言以对。 有一次,肖伯纳参加一次丰盛的晚宴,有人在他的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才学。 这个人不知羞耻,从天谈到地,在南谈到北,好像自己样样都精通。 肖伯纳毕恭毕敬地听了很久,感到越来越不是味道,最后,终于忍无可忍地说:“朋友,有了我们两个人,世界上的事情就全都知道了。” 那人惊愕地问:“不见得吧!” 肖伯纳说:“怎么不是?世间万物你这样通晓,就差一点,不知道自己令人厌烦,而我刚好知道这一点,合起来,岂不是‘全都知道了,?”  旁敲侧击诡辩术称得上是诡辩武库中的奇兵器,眼看还不着边际地向前 飞,殊料猛然折变方向给猝不及防的对手以致命一击。大仲马最厌恶吝啬。他本人慷慨无比。    有一天,从旅馆出来,大仲马看见一个百万富翁正给存衣处的管衣人一 个五十生丁的硬币。作家涨红了脸,递给管衣人一张一百法朗的纸钞。 “对不起,先生,我想您弄错了!”仆人将钱又递了回来。 “不,我的朋友,不。”大仲马说道,“是这位先生弄错了。”他指了指那个百万富翁。就这样,大仲马将自己“涨红了脸”换给了一毛不拔的百万富翁。 其实,旁敲侧击诡辩术在生活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 例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难免都会保留一些秘密(或隐私),但有些却是人们所关心的而又无法直接打听的,那么,也只好从侧面用反语 或隐语引诱对方道出实情并使其泄露其秘密。这种询问技巧就是旁敲侧击。 除此,旁敲侧击诡辩术也常用于社会调查。由于社会问题都具有一定的 特殊性或复杂性。所以,有些问题是无法直接或正面接触的,故此,只好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来得到真实情况(或某一事件的真相)。 例如,记者的采访或警察对案件的调查,也都经常采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来获得真实情况(或事件的真相)。 可见,旁敲侧击诡辩术是完全可取的。
发表评论:
馆藏&1430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遇到竞争对手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