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化学名词解释求解释

一道高一物理竞赛题求解释!!谢谢!_百度知道
一道高一物理竞赛题求解释!!谢谢!
现在将其中一根绳剪断。答案是v=q*根号下2k除以3ml希望有详细过程 希望大家帮帮忙啊谢谢三个同种电荷的金属球,于是三个球开始运动,用长度为l的三根同样的绝缘绳将三个球系起来,电量均为q,每个球的质量均为m,放在水平光滑面上,组成等边三角形,试求中间这个球的最大速度v
提问者采纳
相聚为2l;2l = 1/2mv^2 解得v=q√2k&#47。由能量守恒有kqq&#47。此时中间球速度为v;2m(v/2)^2 + 1/2m(v&#47。 最大速度的位置在三个球成一直线时需要用到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则根据动量守恒;l - kqq&#47,其他两球速度为v/2;2)^2 + 1&#47
为什么减小的电势能为kqq\l-kqq\2l 麻烦了谢谢^_^
电势能由两两间的作用累计,也就是应该是三项求和。 而有变化的只有两端球间的电势能,他们之间的距离从l变为2l,故得上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中物理解题高手:专题18
图象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物理解题高手:专题18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和解释存在的问题及我对该定律教学的建议
(上个学期末,我在高二级进行高中物理选修3-3中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我的新任科代表麦灏楠同学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认为期末考试度题中“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表达是不对的,但标准答案却认为是正确的。我仔细一看确实这种表达是有问题的,但翻书一看,教科书(我们用的是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就是这样表述的,我首选肯定了他的想法是对的,书中的表达确有问题,我还在班上表扬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事后我找来大学和中学各种版本的物理教材,仔细研读,发现在部分教材中都出现了诸如:“功可以转化为能”,“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等一些错误的表达,今天发博文把有关概念作一个梳理,并试图指出部分教科书中的不妥。)
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存在的问题及我对该定律教学的建议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
&&&&各位读者先看我从几种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摘录的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及其相关解释:“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而相反的过程,即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不能自发进行的。”(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70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3-3第89页,该书还有多处“功转化为热”和“热转化为功”的说法。)、“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不产生其它影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72页。)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粤教版中“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内能是物体内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一个物体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就意味着物体内的分子停止了运动,物体的温度达到了绝对零度。出现此错误的原因是编者混淆了内能和热量两个概念。把“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说成是“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了!其实,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参量,而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在无做功的过程中系统吸收(或放出)热量等于系统两个状态的内能差。
关于“热转化为功”的出处,我翻阅年代久远的大学教材(《热力学和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汪志诚编)。我发现,现行中学教材中的关于热学学第二定律的很多表达和解释均出自大学教材。例如,在这本大学教材中就有这样的表述:“经验告诉我们,在不引起其它变化的条件下,功是可以完全转化为热的(或者说,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摩擦生热就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发过程......”。对大学教材的出现“功可以转化为热”这样的表达可以理解,因为大学生对功能关系已经认识较深刻了,编者为了让表达简单才作这样的表述,况且编者还在括号中对这句话的含义进行了注解,这注解才是我们中学教材应当采用的。但在高中教材如果作同样的表述就很不合适了,因为中学阶段是建立功和能等概念最重要的时期,他们本就对功和能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清,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纠正学生对功和能的错误认识,如果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对功和能的关系再来个混乱的表达,与力学中的功能关系表达前后不一致,势必会让教师无所适从,让学生更加迷茫,这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就不单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了。
我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教学建议:
&&&&热力学了第二定律比较抽象难懂,但在教材中的占的篇幅和教学中所用的学时很有限。为了达成学生正确理解该定律的目标,除了要强调和解释“自发”、“不引起其它变化”等含义外,我建议教材编者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定律的表述和解释尽可能规范,不能出现概念性错误。
功是和能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明显区别,功是能的转化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但功不能转化为能,能也不能转化为功。粤教版中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是比较规范的:“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尔文表述)。而人教版的表达:“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不产生其它影响。”和鲁科版的表达:“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中出现了“热量变为功”的说法显然不妥的。建议编者在修编教材时把“热变为功”表达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和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容混淆,热量是物体间转移的那一部分内能。可以说“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但不可以说“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二、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定律的表述和相关的解释,尽可能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词汇,不用生涩词。
表达规范并不一定要用生涩冷僻的词汇,通俗显浅可以做到规范。例如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定律实质的理解人教版就表述得很好:“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而粤教版就太生涩:“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又例如,大学教材关于热现象的方向性的表达:“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又要比粤教版的表达:“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更通俗。&因为“实际过程”、“自然过程”显然要比“宏观过程”更易理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中物理,14,16求解释&
16中CD都是质量大,因为牵引力一样所以加速度小,根据X=0.5AT平方 X 一样所以时间长
根据2AX=V平方知V小所以C错
?还有问题吗
我觉得14B是肯定对的,但我同学说A可能也对,请问单选双选
不好意思我要下了。你有什么问题请留着待我解决,请不要否定我的答案啊。希望能采纳。
14题它是晶体,要吸热才会变成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中物理】圆锥摆的一个无法解释的伪推论,求解。 | 死理性派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821678人加入此小组
圆锥摆(理想条件下,不计绳重与阻力):设绳长为L,绳上张力为T,角速度为A,绳与重垂线夹角为K,绳末端有一小球,看做质点,质量为M,求A与T的关系?一般解法:T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提供向心力TsinK=MA^2*r ,其中r=L*sinK整理可得TsinK=MA^2*L*sinK当sinK不等于0时,可约去,得T=MA^2*L……可以看到,在一个确定的系统内,M与L为定值,T与A^2有简单的线性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经验可以判断:绳上的拉力T在题设条件下显然不小于Mg,但在上述公式中,对于任意给定的M与L,总可以找到一个正数A使T小于Mg(比如当A从正数无限趋近于0时)……这矛盾是显而易见却难以解释的,计算过程中只忽略了A=0这个无效的奇点。做题的时候无限纠结。求解答。本校物理组老师解答不能。
+ 加入我的果篮
当T和M确定的时候,角度k也是确定的,mg/T=cosk。若绳长也确定,则角速度A也是确定的。所以没法任意给定M和L。
楼上的不对,从经验判断:某一给定的系统,圆锥摆应当拥有任意角速度,“若绳长也确定,则角速度A也是确定”违反日常经验判断
诚然,T=mLω^2,然而,ω是存在下限的,且这个下限不是0LZ可以试试从“给定m,L,v”来推算绳中张力T,角度θ以及角速度ω的表达式,则可以发现:显然,角速度是有下限的
png不行么……换个格式……
的回应:所谓“任意给定M和L""的意思就是一个具体的绳子和一个具体的小球,随便给一个方向合适的初速度就能开始圆锥摆,这个问题要深入思考一下,可精了,不是那么容易解释的.你可以解出来这个:T=M/(1/g^2-1/(L*A^2)^2)^0.5,A 太小的话……
的回应:所谓“任意给定M和L""的意思就是一个具体的绳子和一个具体的小球,随便给一个方向合适的初速度就能开始圆锥摆,这个问题要深入思考一下,可精了,不是那么容易解释的.即,若想让摆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对于给定的m和L,若已知速度v,则角度θ是一与v有关的定值,且ω也是一个定值,但是这一定值不可能无限趋近于零
的回应:png不行么……换个格式……此话在理,刚刚那回应是因为打字太慢,见笑了。明白了,多谢,可是难道我们学校老师都留一手么,都不告诉我。
的回应:此话在理,刚刚那回应是因为打字太慢,见笑了。明白了,多谢,可是难道我们学校老师都留一手么,都不告诉我。估计那倒不是……老师可能没有仔细去想乃至动手推一下……另,高中老师水平未必有多高,如果搞竞赛的话就会发现,到后期不少学生的水平早就高过老师了……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