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燕燕子妈妈笑了教学反思的教育》中哪个人物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您的位置: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之四
湖北省大冶市实验小学 项娟
  教学内容
  语文课标实验教材(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写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三次仔细观察,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整篇课文充满童趣,语言浅显易懂,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课文。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贴近儿童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在诵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燕、躺、茄、挂、能、错、仔、细、皮、刺”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所发现的不同之处及心理的变化。
  教具运用
   多媒体课件、字卡、头饰、冬瓜和茄子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出现两条谜语:
    A、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猜一蔬菜名)
    B、身穿绿衣裳,身胖地里躺,生的籽儿多,个个白脸膛。(猜一蔬菜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2.引出课题,板书后齐读课题。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宝宝与同桌同学互相认读。
   3.出示生字宝宝卡片(带拼音),指名读、带读、齐读。
   4.生字宝宝会认了吗?去掉拼音,个别读,开火车读。
   5.这些生字宝宝真调皮,一眨眼它们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吗?
   6.点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7.想想: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几次?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一次小燕子发现了什么?自读课文找出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划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再和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谁来读?
     点评,看谁读出小燕子和妈妈不同的语气来。
   3.冬瓜大,茄子小,大家用动作表演一下吧。
   4.师生分角色读,边读边做动作。
   5.师总结:小燕子真聪明,第一次就发现了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样。
    (板书: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燕子第二次又发现了什么?它和妈妈又说了些什么呢?
     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
   2.谁来读?把小燕子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点读、互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3.师总结:第二次去小燕子又有新的收获,它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颜色不相同。(板书: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课件显示小燕子飞到菜园里认真观察的情景。)
     师:这一次小燕子听了妈妈的话,它又飞到菜园里,睁大眼睛,仔细地看呀!认真地找呀!终于它又有了新的发现,它高兴地――叫了起来!
     师:高兴地叫起来,谁来读一读小燕子的话?
     点读、点评、再点读、点评,配乐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2.师总结:呀!小燕子第三次来到菜园里,它又有新的发现。(板书: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
     看看小燕子妈妈,她满意地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议一议,燕子妈妈为什么会满意地笑了?
   4.全班交流讨论。
  四、配乐分角色读课文
  五、分角色演一演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燕子妈妈和菜园图片)
     师:前几天燕子妈妈邀请我到它的菜园里去做客呢!看,我还拍了几张照片,临走时燕子妈妈还让我给小朋友们带回些礼物,大家看!(老师拿出冬瓜和茄子实物,分到各个小组。)
   2.学生分组活动。通过看,动手摸,切开观察,说说发现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3.全班交流。根据下面句式,练习说话。
     我发现冬瓜,茄子。
  附板书:
                     17 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是大的   茄子是小的
                  冬瓜是青的   茄子是紫的
                  冬瓜皮上有细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燕子妈妈笑了-大班语言
燕子妈妈笑了-大班语言
小屯小学 宋志琴
教学目标:
1、17个生字,会写&瓜、屋、错、认、发、现、皮、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中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
3、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课件,燕子头饰2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谜底是什么?(师说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来早。生说谜底)
2、师:你们喜欢小燕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燕子的课文,看看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燕子高兴地笑了?出示课题:燕子妈妈笑了,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听这个故事吧?(出示课件)
2、喜欢这个故事吗?能不能自己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识字,边读边勾画出生字,并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指名学生给课文分段(指生读每一自然段)
4、师;刚才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认识了许多字宝宝吧!想和这些字宝宝交朋友吗?(出示绳子卡片学生识字)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小老师教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4)齐读词语 @_@我是分割线@_@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师:小朋友老师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来解决,大家愿意吗?(小黑板出示问题生齐读每一个问题)
(1)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去干什么?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
(2)第一次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小燕子看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是怎样说的?
(3)第二次小燕子去菜园里看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4)第三次小燕子去菜园里看到了什么?它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5)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2、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读课文。
(3)四人小组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叙述部分齐读,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说的话。
(5)开火车读课文。
(6)全班齐读课文。
3、解决问题》
4、扮演角色表演。
四、小结:
小燕子认真观察,结果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你们认真读书就把书读明白了,老师也替你们感到高兴。我希望你们以后做事情也能这样认真。
板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冬 瓜 茄 子 燕子妈妈
第一次 大 小 不 错
第二次 青 紫 很 好
第三次 细 毛 小 刺 高兴地笑了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不详作者:佚名分享到:
16燕子妈妈笑了.
&&&&&&& 1、认识11个生字,7个会写字,和新部首&王&字旁。
&&&&&&&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 3培养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难点:理解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
&&&&&&& 冬瓜、茄子图片
教学时间:
&&&&&&& 1课时
&&& 一、谈话导入
&& &师:&有一只小燕子不知道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于是燕子妈妈就让它去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那小燕子都有什么发现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16课《燕子妈妈笑了》,去看看吧
&&&& 二、初读课文
&&&&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做到不添字,不漏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 2、老师范读
&&& 3、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出来。
&&&& 4、指名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5、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能简单说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幻灯片1)
生: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的一件事。
&&&& 三、细读课文
&&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师: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冬瓜和茄子幻灯片3)请同学们说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2&&6自然段。
&(1)师:自由读第2&&6自然段课文里都有谁,他们在说些什么。(可以大声读、开火车读、默读)
师:妈妈让小燕子去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每次的发现都一样吗?
&&3)默读第3自然段。
师:说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冬瓜&& 大,茄子&& 小。(出示课件)
&(4)齐读第4自然段。
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是青的&& 是紫的
&&&&&&&& (5)跟读第5&&6自然段。
师:你有发现了什么?
生:皮上有细毛&&&& 柄上有小刺。
师:动画使用效果:让学生从细微处观察冬瓜与茄子的细微差别,弥补了实物展示的不便,达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结:通过观察,小燕子发现冬瓜与茄子的不同之处,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小燕子观察的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每次都有新发现。
菜园&&&&& 屋檐&&&&& 冬瓜&&&&& 茄子&&&&& 能不能&&&&&&&&&&
不错&&&&& 很好&&&&& 发现&&&& 满意&&&&&& 点点头
仔细&&&&& 冬瓜的皮上有细毛&&&&& 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1、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
&2、燕子妈妈为什么让小燕子去菜园观察了三次?
&四、拓展思维
&1、(出示图片)
师:选择两种水果或蔬菜,仔细观察,说说他们有哪些不同?
&2、编一编:冬瓜和茄子成熟了,小燕子又来到菜园,这次它又观察了冬瓜和茄子,小燕子又有什么发现呢?请你开动脑筋,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
&&&&&&&&&&&&&&&&&&&& 16燕子妈妈笑了
&&&&&&&&&&&&&& 冬瓜&&&&& 大&&&& 青&&&& 皮上有细毛
&&&&&&&&&&&&&& 茄子&&&&& 小&&&& 紫&&&& 柄上有小刺
&&&&&&&&&&&&&&&&&&&&&&&&&&&&&&&&&&&&&&&&&&&&&&&&&&&&&&& 课后反思
《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是一篇童话课讲述燕子妈妈让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观察茄子和东瓜的区别,小燕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每次观察都有自己的新发现。这篇课文事故事性很强,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 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并考虑到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抓住课题导入,向孩子们发问: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潜心地读,投入感情地读,有感悟地读,带着问题读&&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自主学习。可是读了许多遍,孩子们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小燕子去观察了几次茄子和东瓜的区别?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由于孩子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当&为什么妈妈要让它观察那么多次?&这个题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很容易地读懂了:从燕子妈妈这个角色来考虑问题,可以看出燕子妈妈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孩子。因为小燕子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妈妈笑了。课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学习小燕子,善1&&&
全集本资源课文:《燕子》上一课:下一课:
你可能会喜欢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小语吧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均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小语吧",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小语吧"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与小语吧联系,邮箱:
燕子最新更新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复旦附中人物|马鸣燕x共情:我心中理想的教育
我的图书馆
复旦附中人物|马鸣燕x共情:我心中理想的教育
马鸣燕复旦附中人物共情:我心中理想的教育马鸣燕,复旦附中09届校友,08年海外基金会“社会贡献奖”获得者,Pomona College东亚研究学士、Harvard University国际教育政策硕士。从哈佛毕业后,回到中国投身一线教育,现为Avenues: The World School爱文世界学校北京校区核心筹备组成员。本期复旦附中人物马鸣燕带你走近世界前沿的教育理念,体会共情对于年轻人成长的影响,感受这份育人者的情怀。是什么让你从哈佛毕业之后选择回国?在去哈佛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是非常宏观的,是在哈佛那年找到很多实践的渠道。这一年让我意识到很多政策制定者离一线的教育者和学生太远,并不理解他们的诉求,所以我就决定毕业后要先从学校和学生这块做起。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Avenues: The World School爱文世界学校 ,我们的愿景是培养世界公民,通过在全世界20个大都市建立20个分校,实现教育资源流动,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新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从当地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中寻找到最精华的部分吸收进来。既能全球化,又能本土化,这就是Avenues的愿景。这个愿景很吸引我,我现在在帮助Avenues筹建新的北京校区,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去结合中美两国教育的精华。
你心中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最棒的教育资源掌握在最有钱的人手里,可最需要这个资源的人却是哪些并非最有钱的人。我觉得理想的教育是能让世界上每一个孩子无论什么出身背景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所以我最想服务的人群是那些社会边缘群体。但我也相信,非常有必要让每一个资源优越的孩子看到这个世界最现实、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当他看到之后,他也许能站在自己的位置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最需要帮助的人往往缺少发声的途径,有时候需要一个有资源的人和他们共情、和他们一起、为他们抗争。To comfort the afflicted and to afflict the comfortable,这就是我心中教育应该有的样子。如何培养人们对世界、对陌生人的共情和关怀?我觉得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尽量去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充分感受共情,尤其是要和自己背景截然不同的人共情,这样有助于扩大自己的circle of concern、关心更多人。我大二暑假的时候在洛杉矶的贫民窟呆了一个半月,在公益机构里做志愿服务。我们5个姑娘住在一个非常小的一室户里面,每人每天6美金的预算,和贫民窟里的人们在同一生活水平上。因为我们没有多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别人,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做一些非常小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像邻里邻居一样,和他们共同分担生活中种种琐碎。比如我服务的是无家可归的孕妇,我就带她们去超市买菜,读食品包装袋后面的营养标签,和她们一起做对宝宝来说有营养的食物而非只是炸鸡 。孕妇们顶着大肚子不方便吹头发,我就帮她们吹头发。一个半月我们团队攒了一点点钱下来,就给整个街区的孩子们开了一个Block Party。那个时候真的有种这个街区就是我们的community的感觉,他们担忧的治安问题教育问题都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生活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共情。 那一个半月让我反思了很多课上学的东西, 觉得我在社会学上学了这么多社会阶层理论,以为自己对贫穷问题有很深的理解,但凭什么我比那些生活在贫穷中的人更有资格谈论贫穷。实话说,我去的时候是带了一点救世主的情结的,但回来的时候就谦卑很多。我觉得像这种教育体验——把没经历过的年轻人放进去经历、真正engage这个话题——是对生命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当时和我一起去的同学里就有人选择了毕业之后搬到贫民窟去住,以战友的身份和邻居们一起与社会不平等抗争。是什么经历让你对教育实践这么热心?喜欢教育实践是从复旦附中开始的。当时我是团学联社会实践部部长,把育英民工子弟小学发展成了全校志愿者服务队的项目。我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和校长聊,问他觉得学生最需要什么。校长说,很多学生放了学就在街上混也不回家,所以希望给学生一些积极有益的兴趣。我们当时的项目主要做的就是这个,在附中招了一百多个志愿者,设计了十几门兴趣课程,每个星期去给他们上课。那个项目做了3年,一直到育英学校被取缔。在高中做这件事情还是很自豪的,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实践部都投入了很多努力。我因为这个活动获得海外基金会的“社会贡献奖”,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觉得一件自己做得很激动的事情竟然也受到了外界的认可、受到了在社会上呆了很长时间的人的肯定。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但是获这个奖让我把这个对自己的定义给内化了,“热心公益”变成了一个我要坚持和捍卫的性格特质。附中给学生的平台确实很好,很多学生都有机会去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且通过努力看着它实现。高中阶段没有比这样的经历更鼓舞人的了。你觉得中国的教育最缺的是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理解,其实离生活都有一定距离。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让孩子真正欣赏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背景。我去农村和一些老人聊天,他们总喜欢说自己是农民没有文化懂得少, 但其实他们懂很多我不懂的东西。那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是否也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教育者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村里的人了解自己文化的价值,包括文化习俗、人与人关系、农村的社会结构,让他们了解这些是从哪儿来的、要怎样解决他们的问题。现在的教育让我们脱离我们生活的土地,不仅是农村的孩子,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被教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在学校里学的的东西被定义成重要的,而外面的就被定义成不重要的。我觉得教育应该不仅告诉人世界是怎样的,更应该让人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看世界、让人懂得自己背后的文化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人说检测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最好指标是孩子的婚姻,你所理解的理想的婚姻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婚姻不是幸福的极致,也不是安全感的保证,而是对两个人性情最好的磨练。我在哈佛上过一门叫Moral Adults, Moral Children的课,是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其中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成年人应该用什么方式让孩子们习得好的价值观、道德观、爱情观。有一个观点我很同意,行为不只是被情感决定的,因为行为可以强化感情。如果两个人都能坚持用爱的行为对待彼此,爱的情感也会不断增长。我和我男朋友自从恋爱最初起就常问彼此:how can I serve you better in this relationship? 爱情是会改变人的, 但并非因为你要求对方为你改变,而是两个在彼此信任、彼此鼓励、彼此医治、彼此提醒的过程中,因为想要更好地爱对方而自觉变得更好。英文里有个词叫做sanctification,中文里没有很好的对应,但我觉得好的婚姻应该就是对彼此地sanctification。点击【阅读全文】可阅读往期复旦附中人物。----------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燕子妈妈笑了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