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如霹雳弦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什么意思

七年级语文复习试卷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语文复习试卷六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5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机密&#年6月19日
江西省201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省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太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勾当(ɡ&u)&&&&
忍俊不禁(j&n)&&&
B.归省(xǐnɡ)&&&
戛然而止(ɡ&)&&&&
C.藩篱(fān)&&&&
锲而不舍(qi&)&&&&
D.枯涸(h&)&&&&&
顶礼膜拜(m&)&&&&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
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
6.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此次文物修缮,主要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牌、说明牌。
记者了解到,目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各级抗战文物的保护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存在局部残损的情况,小部分损坏严重。
A.北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B.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
C.北京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D.北京开始保养68处抗战文物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8.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注】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成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i):等到。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华(&&&
⑵造(&&&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12.用自己和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13.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自缘身在最高层。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
,弓如霹雳弦惊。
(4)&&&&&&&&&&&&&&&&&&&&&
,西北望,射天狼。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7分)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勲”的笔划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划少、字划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划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划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烦杂;“子”笔划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划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划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份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宝子:人名。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15.文章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6分)
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分)
17.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4分)
18.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3分)
成为你自己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第3自然段中“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3分)
21.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4分)
22.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问答句式进行说理,有何作用?(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3.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⑴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
⑵不超过100字。
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③瓷器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
④瓷器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彻。
⑤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
⑥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有越窑、邢窑、汝窑、景德镇窑等十一处。
⑦瓷器的制作过程一般有取土、做坯、画坯、上釉、炉烧等十四道工序。
(二)写作(50分)
24.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
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
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机密&#年6月19日
江西省201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C(2分)&
&2.B(2分)& 3.A(2分)
4.B(2分)&&
5.A(2分)& 6.D(2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4分)
7.B(2分)&&&
8.C(2分)
(二)(10分)
9.B(2分)
10.⑴开花(1分)&
⑵到(或“往”)(1分)
11.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2分)
12.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2分)
13.(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2分)
(三)(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4.(1)不畏浮云遮望眼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马作的卢飞快
(4)会挽雕弓如满月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7分
15.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4分)
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谨慎端正、一丝不苟。(2分)
16.示例:划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3分)
17.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爱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2分)
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值、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2分)
18.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2分)
认识:略。(能从汉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两方面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2分)
(二)(13分)
19.成为你自己。(2分)
20.“此”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答到大意即可)(3分)
21.“你自己”具有的特点: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2分)
怎样成为“你自己”:①意识到“自我”的宝贵;②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2分)
22.显得亲切自然,使读者易于接受;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使说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答到其中两点即给满分)(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6分)
23.示例:瓷器是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和彩瓷。其特点是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晰。(能正确运用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且文句通顺,即给满分。如不能正确使用说明方法或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二)(50分)
24.(50分)
评分等级:
(一)基础等级(40分)
⑴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⑵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⑶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⑷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⑴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⑶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⑷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①评卷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
②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
③同一作文,由三人完成评阅工作。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河北省邯郸市2015届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6分)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茂,依旧遗憾;&&&&&&&&&&&&&&&&&&&&&&&&
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jué(&&&&&
)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⑴文段中加点的“憾”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2分)
⑵联系上下文,给文中拼音处填写恰当的汉字,找出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 ①不jué(&
&&&&&&&&&&)&&&
②&&&&&&&& 应改为&&&&&&&&&
⑶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应填写的一句话是:(2分)
&&&&&&&&&&&&&&&&&&&&&&&&&&&&&&&&
&&&&&&&&&&&&&&&&&&&&&&&&&&&&&&&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6分)
⑴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⑶&&&&&&&&&&&&&&&&&&&&&&&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⑷《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现诗人对从政仍然有所期待的句子是&&&&&&&&&&&&&&&&&&
&&&&&&&&&&&&&&&&&&
⑸须晴日,&&&&&&&&&&&&&&&&&&&&&&&&
,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们应该尽量少一些对他人的抱怨——抱怨别人&&&& 到你的生活,抱怨别人&&&&& 到你的情绪,抱怨别人&&&&&& 了你的不快,抱怨别人&&&&& 了你的隐私,等等。其实,万事万物都有其合理性,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和宽容,生活就会更简单、更美好。
A.打断& 影响& 增长&
暴露&&&&&&&&&&
B.打扰&& 刺激&& 增添&& 败露
C.打扰& 影响& 增添&
暴露&&&&&&&&&&
D.打乱&& 刺激&& 增长&& 败露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①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②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③每当海浪一排排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就像一片片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④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A.①②④③&&&&& &&&& B.④①③②&&&& & C. ④③①②&&&&&& &&& D.③②①④
5.为迎接“4·23”全民读书日,春华中学组织开展了“读书·进取·圆梦”的阅读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6分)
【活动一】班级计划举办“与经典对话”的读书沙龙活动。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2分)
答:&&&&&&&&&&&&&&&&&&&&&&&&&&&&&&&&&&&&&&&&&&&&&&&&&&&&&&&&&&&&&&&&&&&&&&&&&&&&&&&&&&&&&&&&&&&&
&&&&&&&&&&&&&&&&&&&&&&&&&&&&&&&&&&&&&&&&&&&&&&&&&&&&&&&&&&&&&&&&&&&&&&&&&&&&&&&&&
【活动二】班级开展“我参与,我快乐”成语接龙大赛,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2分)
(&&&&&&&&&
)——落花流水——(&&&&&&&&&
)——出类拔萃
【活动三】为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感悟文学魅力,学校文学社团拟在初二年级组织“与文学对话”的读书活动。下面这则通知有两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
为迎接全市“读书·进取·圆梦”的阅读活动,感受文学魅力,提高文学素养,我社将于本周三下午在学校三楼阅览室举办“与文学对话”的读书活动。请初二全体学生准时参加。
&&&&&&&&&&&&&&&&&&&&&&&&&&&&&&&&&&&&&&&&
2015年3月12日
春华中学文学社
答:1.&&&&&&&&&&&&&&&&&&&&&&&&&&&&&&&&&&&&&&&&&&&&&&&&&&&&&&&&&&&&&&&&&&
&&& 2.&&&&&&&&&&&&&&&&&&&&&&&&&&&&&&&&&&&&&&&&&&&&&&&&&&&&&&&&&&&&&&&&&&
第 二 部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6~8题。(6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用“/”划分下面词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1分)
挑 灯 看 剑,梦 回
吹 角 连 营。
7.说说“可怜白发生”一句中“可怜”的表达效果。(2分)
答:&&&&&&&&&&&&&&&&&&&&&&&&&&&&&&&&&&&&&&&&&&&&&&&&&&&&&&&&&&&&&&&&&&&&&&&&&&&&&&&&&&&&&
8.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塞外声”指的是雄壮悲凉的战歌。
B.“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战士出征前庄严、肃杀的气氛。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梦境中激烈的战斗场面。
D.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二句可以看出作者最终实现了率师北伐,统一天下的人生理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3题。(14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选自《小石潭记》
【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①,莫不贵重②。若以弹雀③,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④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⑤,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⑥,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⑦,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
——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注释】①明珠:这里指光泽晶莹的珍珠。& ②贵重:以之为贵重。& ③弹雀:弹击麻雀。& ④博:换取。⑤殒:灭亡。& ⑥恣情放逸:纵情放纵享乐。& ⑦自贤:自己认为贤能。
甲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柳宗元。(1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斗折蛇行&&&& 斗:&&&&&&&&&&
&&&&&&(2)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甚: &&&&&&&&&&&
下面各选项中加着重号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A.不以物喜 (《岳阳楼记》)&&&&&&&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以衾拥覆 (《送东阳马生序》)&&& D.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1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
⑵若以弹雀,岂非可惜?&&&&&&
& 答:&&&&&&&&&&&&&&&&&&&&&
&&&&&&&&&&&&&&&&&&&&&&&&&&&&&&&&&&&&&&&&&&&&&&&
13.乙文中唐太宗告诫群臣“明珠不可弹雀”的用意是什么?他的这一观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答:&&& &&&&&&&&&&&&&&&&&&&&&&&&&&&&&&&&&&&&&&&&&&&&&&&&&&&&&&&&&&&&&&&&&&&&&
&& &&&&&&&&&&&&&&&&&&&&&&&&&&&&&&&&&&&&&&&&&&&&&&&&&&&&&&&&&&&&&&&&&&&&&&&&&&
三、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11分)
①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乐趣。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②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
③我们读书,是要借书上的记载寻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时存疑。换句话说,要随时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析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就查一查相关资料。心中有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勤于动手,常写常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能力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成了我们研究学问的一个载体了。
④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是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不发达,就连经史也不能研究得好。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足以直接救国,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学问的范围何其之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⑤其二,应该多赏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其他学问非常之多。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我们既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缘故。
&&&&&&&&&&&&&&&&&&&&&&&&&&&&&&&&&&&&&&&&&&&&&&&&&&&&&&
(选文有改动)
作者围绕“怎样读书”这个话题,从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3分)
答:&&&&&&&&&&&&&&&&&&&&&&&&&&&
&&&&&&&&&&&&&&&&&&&&&&&&&&&&&&&&&&&&&&&&&&&&&&&&&&&&
&&&&&&&&&&&&&&&&&&&&&&&&&&&&&&&&&&&&&&&&&&&&&&&&&&&&&&&&&&&&&&&&&&&&&&&&&&&&&&&&&
选文第⑤段中“显微镜”和“望远镜”各指什么?(2分)
答:&&&&&&&&&&&&&&&&&&&&&&&&&&&&&&&&&&&&&&&&&&&&&&&&&&
&&&&&&&&&&&&&&&&&&&&&&&&
&&&&& &&&&&&&&&&&&&&&&&&&&&&&&&&&&&&&&&&&&&&&&&&&&&&&&&&&&&&&&&&&&&&&&&&&&&&&&&&&&
下列名言中,不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B.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C.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D.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7. 文章开篇提出了读书“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的观点。你对哪类书有着“特殊兴趣”呢?是科幻故事、人物传记,还是散文游记、历史典籍或其他类别的书呢?请说说你的“特殊兴趣”及理由。(3分)
答:&&&&&&&&&&&&&&&&&&&&&&&&&&&&&&&&&&&&&&&&&&&&&&&&&&&&&&&&&&&&&&&&&&&&&&&&&
&&&&&&&&&&&&&&&&&&&&&&&&&&&&&&&&&&&&&&&&&&&&&&&&&&&&&&&&&&&&&&&&&&&&&&&&&&&&&&&&&&&&
四、阅读下文,回答18~22题。(15分)
一户人家有三个孩子,大哥、二姐和小妹。小妹生下来,二姐就成了“二的”。
家里的事儿基本靠奶奶管,但奶奶年岁大了,脑子、力气都不够用。爸爸、妈妈都上班,还经常加班,顾不上家。大哥学习好,一直是学校的小干部,放学总是晚,回家就做功课。小妹还小,根本指不上,还得人哄她玩儿。二的自然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妈妈说:“二的,给妈把衣服收起来,天阴了。”
爸爸说:“二的,给爸扶着梯子,爸爸看看房顶怎么还漏。”
奶奶说:“二的,添把柴,别让火灭了。”
邻家娘娘也说:“二的,来白菜了,快排队去。”
后来连家附近的人也都叫她“二的”。
副食店的人看她提着油瓶子进门,便招呼她:“二的,打油来啦?”
煤场的人远远看见她走过,会提醒:“二的,天凉了,你们家今年的煤还没买哪!”
二的从来都是脆生生地答应着“哎,好嘞”,然后麻麻溜溜地办了。临了,跟帮她的人还得周到地说声“谢谢您”。
奶奶没工作,对孩子是一碗水端平的。“六一”节的礼物肯定是一人一份,过年的新衣服也是一人一身崭新的,谁过生日,前一天奶奶都给包饺子催生,正日子打卤擀面条。
大哥后来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奶奶那时候也老了,抱着大哥直哭:“我的大孙子啊,一年见不了一面了。”最后塞大哥手里一沓票子,那是奶奶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那时候面值最大的是10块钱的票儿。
二的学习一般,但不至于倒数,高中勉强能考上。二的自己就说准备上中专,考不上中专就上技校。最后二的说,有的技校二年级就能实习领工资呢。爸爸妈妈说,咱家不指着你挣钱。最后,二的考上了中专,毕了业,在国企大厂的工会上班。第一个月领工资,二的连硬币都交到了奶奶手里。二的负责家里的采买,爸爸妈妈工资都不高,大哥又在北京上学,奶奶治病也得花钱,二的知道家里不富裕。
小妹学习比不上大哥,但也不错。小妹刚上大学第一年,大哥在北京读博士,二的工作有两年了,奶奶就瘫床上了。那时候不兴请保姆,二的就成了照顾奶奶的主力。二的早晨起来先收拾完自己,再帮奶奶上厕所,给她洗脸、漱口、穿衣服,把早点和水摆到奶奶跟前,再去上班;中午回来接着帮奶奶上厕所,做午饭;晚上继续做饭,收拾。外地亲戚听说奶奶病了,来看奶奶。“您瞧您老太太,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儿都是大学生,多有出息啊。”说话这功夫,二的正把沏好的茶递到亲戚手里,亲戚看到她,忙加上一句:“二的也这么能干懂事。”二的笑笑,到厨房忙活饭去了。
后来大哥留在了北京某部委,娶妻生子。二的也结婚了,有了儿子。小妹大学毕业后,跟着男友出国了,在国外一连生了三个孩子,那边请保姆挺贵的,爸爸妈妈间断着就去了十几年,帮着照看孩子。但爸爸妈妈一直不太适应国外的生活,觉得语言不通、寂寞,加上孩子们也都大了,就回来了。
二的这时候也赶上单位改革,下岗了。二的就回家了,每天去看看爸爸妈妈。家里的生活不错,大哥和小妹都给家里寄钱,二的就给老两口做点顺口的,收拾收拾家,跑跑腿儿,还经常带他们去医院看病,已经快80岁的爸爸妈妈身体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过春节的时候,大哥一家子回来了,小妹和大家视频聊天,和家里每个人都说几句,
小妹说,姐你最不容易了,爸爸妈妈全指你了。
二的说,跟我客气啥,不是我爸妈啊?
二的说了两句,就到厅里,忙活摆桌子上菜。
最后换爸爸和小妹聊天。
一会儿,二的过来叫爸爸吃饭。
就听爸爸对小妹说:“你记住,一定要疼中间那一个……”
二的一下子停了脚步,静静地待了一会儿,擦擦脸上的泪,喊:“爸,吃饭了。”
&&&&&&&&&&&&&&&&&&&&&&&&&&&&&&&&&&&&&&&&&&&&&&&&&&&&&&&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阅读全文,说说“二的”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
19. 文章结尾,爸爸对小妹说:“你记住,一定要疼中间那一个……”请你结合上下文,补充省略号的内容。(3分)
答:&&&&&&&&&&&&&&&&&&&&&&&&&&&
&&&&&&&&&&&&&&&&&&&&&&&&&&&&&&&&&&&&&&&&&&&&&&&&&&&&&&&&&
&&&&&&&&&&&&&&&&&&&&&&&&&&&&&&&&&&&&&&&&&&&&&&&&&&&&&&&&&&&&&&&&&&&&&&&&&&&&&&&
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⑴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二的从来都是脆生生地答应着“哎,好嘞”,然后麻麻溜溜地办了。
答:&&&&&&&&&&&&&&&&&&&&&&&&&&&&&&&&&&&
&&&&&&&&&&&&&&&&&&&&&&&&&&&&&&&&&&&&&&&&&&&&&&&&&&&&&&&&&&&&&&&&&&&&&&&&&&&&&&&&&&&&&&&&&&&&&&&&&&&&&&&&&&&&&&&&&&&&&&&&&&&&&&&&&
⑵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下面这句话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奶奶没工作,对孩子是一碗水端平的。
答: &&&&&&&&&&&&&&&&&&&&&&&&&&&&&&&&&&&&&&&&&&&&&&&&&&&&&&&&&&&&&&&&&&&&&&&&&&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时间的流动为主线,串起了“二的”由少年到成年的种种生活琐事,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B.文章第二段对“二的”家庭背景的介绍,为下文“二的”对自己前途的“取”“舍”作了铺垫。
C.文章语言平实、质朴,这种语言风格也契合了“二的”平淡、平常的生活状态。
D.文章开头交代了“二的”得名的由来,后文中“二的”种种生活状况也表明了这个名字的另一层含义:憨厚、麻木、无可奈何。
22. 文中的“二的”生活单调而辛苦。我们身边有更多像“二的”一样的人,用朴素的生活态度和金子般的心奏响着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主旋律。请你结合加着重号的文字提示和文章内容,说说你阅读本文后的感悟。(3分)
答:&&&&&&&&&&&&&&&&&&&&&&&&&&&&&&&&&&&&&&&&&&&&&&&&&&
&&&&&&&&&&&&&&&&&&&&&&&
&&&&&&&&&&&&&&&&&&&&
&&&&&&&&&&&&&&&&&&&&&&&&&&&&&&&&&&&&&&&&&&&&&&&&&&&&&&&&&&
第 三 部 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⑴敬畏:词典的解释是:又敬重,又畏惧。“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请以“敬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⑵题目:坚强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
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一部分(24分)
hàn(hɑn)(各1分,共2分)
(2)①绝&& ②茂& 袤(各1分,共2分)
(3)示例:见了大漠的广袤(1分)没见过森林的神秘(1分)。(共2分,第一项有错不给分,第二项意思对即可。“袤”字有误不影响给分)
2.(1)风正一帆悬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看红装素裹(共6分,每空1分,有错不给分。)
3.C(3分)
(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这次活动。经典文学是历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品,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精品。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希望今天的活动,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2分)
(2)示例:光明磊落&& 水落石出(各1分,共2分,文字对应的成语即可,谐音,文字不对应,不给分。)
(3)应写明听报告的具体时间。(1分)落款处发通知的时间和单位应调换顺序。(1分)(共2分)
第二部分(46分)
一、(6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分)
“可怜”是全词情感抒发的转折点,由“雄壮”转为“悲壮”,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2分,意思对即可)
8.D(3分)
二、(14分)
9. 唐(1分)10. (1)像北斗星那样& (2)胜过、超过(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C(3分)12.(1)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2)如果拿(它)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 第一问:告诫群臣不要拿生命来换取不义之财,不能贪赃受贿。第二问:唐太宗的廉政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警示我们,当官不要贪污受贿,要奉公守法,廉洁自律。(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三、(11分)
14. 读书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读书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读书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读书不可以有成见;读书应该多赏识(答出1个意思给1分,答出3个意思给2分,全部答出给3分)
15.“显微镜”是指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意思是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望远镜”是指对其他各科用的,意思是要对别人研究的领域略知一二。(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 B(3分)
17. 答案要求:明确回答“特殊兴趣”给1分,理由充分,内容准确,给2分,共3分。
四、(15分)
18. “二的”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孝顺,有责任感。(答对一项给1分,全对给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中间的这个对上,有尊敬,对下,有责任,(1分)就像你姐姐一样,对父母尽心尽孝,对妹妹尽职尽责,咱家的很多事情都是她支撑着,她特别不容易,(2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并多多给一些疼爱。(3分)(三层意思,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3分)
20.(1) “脆生生”是清脆悦耳的意思;“麻麻溜溜”是干脆利落的意思,这两个词连用,表达出了“二的”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推诿,不忧郁,凸显了“二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奶奶”是家庭妇女,对孩子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二的”的辛勤付出及其他孩子的优秀成绩而厚此薄彼。这句话表达出了长辈对孩子的爱是公平的,既没有因为“二的”付出很多受到家人的特别厚爱,也没有因为“二的”学习不好只能干活而不待见她。(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D(3分)
示例:很感动,为“二的”这个生活中的小人物而感动。社会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小人物组成,也正是他们的责任、担当、宽容、善良、隐忍,构成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这种和谐安宁,也是更多人祈盼的一种生活状态。(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 第三部分(50分)
23.(50分)
&&&&& 说明:①不同的项目可以在不同的等次里给分。&
②内容上有创见的或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③没有题目的减2分;不足600字的酌情减1~5分;错别字3个减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减5分;标点符号有三处以上错误的减1分。
④写成诗歌不足20行的,根据所写内容酌情减分。
⑤套写抄袭的在四类之内给分。
⑥文体不明确的酌情减分。
注:如果试卷中出现多种答案,或有争议答案,请各学校老师商议自行处理。
中考试题:
高考试题:
2015中考试题
2014中考试题
2013中考试题
2012中考试题
2011中考试题
中考试题地区分类
中考模拟试题
2013中考模拟试题
2012中考模拟试题
2011中考模拟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地区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