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踝关节骨折折v4度能做几级伤残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一般的都是一年以后,再做一次手术取出来。
我也做过髌骨手术当时做的事髌骨抓。等于是外固定2个月以后就拆除了,但是恢复的正常的时间很长。
病情分析:
您好,原则上这个钢钉是应该取出的,钢钉本身不会引起腰痛,主要是这个钢钉必定是一个金属异物,长期在体内存留会有一定风险
指导意见:
比如有可能会导致这...
答: 您好,有过外伤扭伤吗?双侧还是单侧?这个情况首先考虑是关节炎,外伤后遗症等等导致的,可以去骨科看看明确诊断,通过抗0,类风湿因子,血沉等等检查,看看有无风湿性疾...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腰椎横突骨右2.3.4骨折属于几级伤残
腰椎横突骨右2.3.4骨折属于几级伤残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腰椎横突骨右2.3.4骨折属于几级伤残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传染科
&&已帮助用户:33756
问题分析: 1、复印病例;2、请医生开诊断书;3、将X光片取回保存好;4、持以上材料到事发地的地区司法局的司法鉴定中心请求做伤残等级鉴定,拿到鉴定书就可计算赔偿数额。鉴定费需要800元左右。5、以上鉴定书拿到后到事发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找主任,向其申请法律援助,由其指派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向你提供法律帮助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83382
指导意见:你好 ,只要骨折对位对 线是可以保守治疗的适当牵引保持骨折断段的稳定性这样对恢复有帮助同时建议你配合服用
接骨续 筋活血化 瘀通经络的接骨宝中药治疗能促进你骨折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一般服药2-3个疗程就可以治愈.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161524
指导意见:你好,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
问右侧第12肋骨骨折,T12,T1,T2右侧横突骨折,可达几级伤残?
职称:医师
专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81422
指导意见:伤残鉴定要专业人士当面看了情况之后确定的,要看是否可以正常自理生活,要当面来进行检查才是判断病情比较准确的.k`
问我老公在公司上班受伤了,在医院诊断为腰2.3.4左侧横突...
职称:医师
专长:骨折,骨质增生,肩周炎,腰腿痛,骨瘤,腰椎退行性变,拇外翻,踝关节扭伤
&&已帮助用户:2982
问题分析:根据你的病情描述 不知道你所说的永存骨骺可能是先天的,是不用治疗处理的。横突骨折是不用特殊处理的症状缓解就可以活动的。意见建议:如果现在症状表现没什么了就可以开始活动走路的,并不会影响什么的,也不会有后遗症的。
问腰椎双侧1/5横突骨折算几级伤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疾病
&&已帮助用户:79860
指导意见:你好 , 建议你配合服用 接骨续 筋活血化瘀通经络的接骨宝中药治疗能促进你骨折减少后遗症的 发生一般服 药2-3个疗程就可以治愈.
问横突一二性骨折应该被判为几级工伤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颈椎椎管狭窄,腰腿痛,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侧凸,脊椎椎弓峡部裂,脊柱畸形,脊柱关节炎
&&已帮助用户:516
问题分析:骨折的程度不是按照分级来划分的,工伤分级应该是由相关的部门而并非医院医生来定意见建议:医院会给患者出具详细如实的伤情证明,具体的定级还要相关部门的审核
问腰部右边一根横突骨折评为几级残
职称:医师
专长: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
&&已帮助用户:809
病情分析: 一般将腰椎横突的骨折主要以休息为主,最好不要经常活动,一般要休息1个月以上,如果恢复良好,没有什么功能障碍的话,九级。意见建议:一般将腰椎横突的骨折主要以休息为主,最好不要经常活动,一般要休息1个月以上,如果恢复良好,没有什么功能障碍的话,九级。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骨折相关标签
又称之为屈曲牵张性骨折,多见于高速公路安全带遇急刹车时上身突然前屈所致。近年来临床上常遇见此种骨折,...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JBJS概念回顾: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JBJS概念回顾: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要点: 1. 尽管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其诊断和治疗仍颇具挑战。 2. 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良好的功能预后非常重要。 3. 围手术期的三维 CT 检查和术中直视下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可以提高韧带解剖复位的准确率。 4. 随着新的复位技术发展,下胫腓螺钉作为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标准治疗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5. 胫腓联合螺钉是否需要取出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但下胫腓联合螺钉的存在可以对胫腓联合复位不良进行自发的纠正。 & 踝关节损伤在骨科日常门诊中较为常见。接近 5-10% 的踝关节扭伤和 23% 的踝关节骨折可以累及胫腓骨远端的下胫腓联合韧带。踝关节周围的骨性或韧带结构损伤可以使得踝关节失稳。 尽管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但最近一项调查对目前临床上实行的胫腓联合损伤治疗策略提出了不同意见。作者报道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达到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如手法复位,持骨钳复位,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复位等。与此类似,移除胫腓联合螺钉的指征包括踝关节运动受限,螺钉存在断裂可能。 目前临床上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问题在于:1. 螺钉的使用数量;2. 螺钉固定皮质骨的层数;3. 螺钉置入的位置;4. 术后开始负重锻炼的时间;5. 拆除螺钉时麻醉方式的选择;6. 拆除螺钉的时间。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骨科医生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需要对胫腓骨远处关节面的组成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并熟悉下胫腓联合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陷阱,本文就此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希望借此回答上述六个问题。解剖 胫腓骨远侧关节面由腓骨远端的凸面和胫骨远端的凹面组成,由胫腓韧带链接,关节内无软骨结构。踝关节的构象对称重分布,预防继发性关节退变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腓骨部分在踝关节组成过程的轻度运动对维持踝关节构象非常重要。 踝关节正常的运动功能包括:旋转,平移及腓骨的边缘运动,上述运动与踝穴内梯形的距骨顶结构相适应。在踝关节跖屈时,腓骨朝远侧移位,向前内侧横移并内旋;当踝关节背屈时,腓骨向近侧移位,向后外侧横移并外旋;外旋足部可以导致腓骨向内横移,向后移位并外旋。 远端胫腓联合韧带由四部分韧带组成(图 1),包括骨间韧带,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横韧带。骨间韧带由骨间膜远端增厚形成。下胫腓前韧带起于胫骨结节的前外侧,止于腓骨脊的前侧。下胫腓后韧带起于胫骨脊后侧,止于外踝后缘。下横韧带组成下胫腓后韧带的下半部分,可视为下胫腓后韧带的一部分。下胫腓前韧带(35%),下胫腓后韧带深层(33%)对踝关节稳定性作用最大,其次是骨间膜(22%)和下胫腓后韧带浅层(9%)。 图 1:下胫腓联合远端韧带结结构,包括骨间韧带(IOL),下胫腓前韧带(AITFL),下胫腓后韧带(PITFL),下横韧带(ITL) Mckeon 等人对尸体踝关节的血运组成进行了研究(图 2)。在 86% 的尸体中,前侧下胫腓联合韧带主要由腓动脉的前支供应,其中 63% 的尸体中前侧胫腓联合韧带仅由腓动脉前支供应;所有尸体的后胫腓联合韧带均由腓动脉后支供应。腓动脉前支在踝关节近侧 3cm 穿过骨间膜。因此,前胫腓联合韧带极易损伤。 图 2:胫腓联合远端血供,A,腓动脉,B,腓动脉前支。箭头示腓动脉后支。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踝关节神经末梢支配的数量和血管供应的数量呈现正相关性。前下胫腓联合韧带由 Ruffini 终末支支配,该神经终末支是慢适应性机械感受器,可以感应踝关节压力变化。损伤机制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机制通常是踝关节外旋和过度背屈。可以导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运动包括运动(足球等),低能量创伤等。外旋损伤通常发生于踝关节旋前或旋后位。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以单发或者合并骨折。典型的骨折类型包括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及腓骨近端骨折合并胫腓联合损伤(图 3)。 图 3: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踝关节损伤的典型 X 片表现。A,旋前外旋型或者 Weber C 型骨折,B,旋后外旋型或者 Weber B 型骨折,C,Maisonneuve 骨折,小图示腓骨近端骨折诊断 单独的胫腓联合损伤 单发的胫腓联合损伤或者高位踝关节扭伤通常表现为急性踝关节不稳,疼痛,功能障碍。询问此类患者病史时需包括损伤机制,既往损伤或手术史,踝关节不稳定症状。其中损伤机制对临床判断非常重要。 踝关节应力检查对诊断非常重要(表 1)。外旋位应力试验:膝关节屈曲 90 度,外旋足部。挤压试验:向胫骨侧挤压腓骨近端,若存在下胫腓韧带损伤,则远端胫腓骨间距变大。交叉腿试验:患者坐位,将损伤脚交叉放置于健侧患肢上,在损伤侧膝关节向下施加轻度压力。背伸试验:挤压胫腓骨远端,踝关节背伸。上述试验诱发疼痛,则提示韧带损伤。
表1:临床上及术中胫腓联合损伤应力试验,检查方法,及阳性表现
临床应力试验
膝关节及踝关节屈曲90度,足部外旋
诱发胫腓联合疼痛
挤压胫骨和腓骨近端
诱发胫腓联合疼痛
交叉腿试验
患者坐位,将损伤脚交叉放置于健侧患肢上,在损伤侧膝关节向下施加轻度压力
诱发胫腓联合疼痛
用力背伸试验
踝关节背伸,而后挤压胫腓骨远端,踝关节背伸
胫腓联合疼痛减弱
术中应力试验
前足内侧及中足外侧放置F工具,固定胫骨,使用7.2Nm的外旋应力外旋足部
踝穴位X片上内踝增宽
在外踝部位使用骨勾,施加100N应力,术中透视前后位和侧位X片
外踝向外移位超过2mm & 在应用 RICE 原则和 NSAIDs 类药物处置踝关节损伤后的 3-5 天内可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此时并不会影响体格检查的准确性。但是,在临床上约 20% 的踝关节韧带损伤会出现漏诊。 3 个影像学检测指标可用于诊断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图 4):胫腓骨重叠距离,胫腓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内侧关节间隙等。胫骨穹窿上方 1cm 处测量前后位片上胫腓骨重叠大于 6mm,或者踝穴位 X 片重叠大于 1mm 时提示正常,若前后位 X 片上重叠小于 6mm 则提示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内侧间隙的宽度应和胫骨穹窿 / 距骨顶间隙相等或略小。 在负重位或非负重位 X 片上胫腓骨重叠距离减小,胫腓骨间隙或者踝穴内侧间隙增大均提示下胫腓联合损伤。胫腓骨间隙是影像学上测量最为可靠的指标,因其很少受到下肢和射线成像的角度的影响。 图 4:胫腓联合损伤诊断测量线:A,胫腓骨重叠,B,胫腓骨间隙,C,内踝间隙。其中胫腓骨重叠和胫腓骨间隙测量距离胫骨穹窿顶 1CM。 重力位或者外旋应力位片可以鉴别显性或隐形脱位。腓骨通常向后脱位,在侧位片上显示较清楚。若对诊断下胫腓联合脱位有疑问,则可行健侧 X 片进行比较。 影像学检查通常可以发现中 - 重度的损伤,但对轻微损伤的鉴别能力较弱。其他的影像学设备,如 CT,可以发现 X 片上不明显的骨折;而 MRI 对诊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韧带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需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一项研究发现 39% 的 Weber B 型,旋后外旋型 4 型骨折通常提示胫腓联合不稳定。但是,目前诊断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诊断标准和影像学表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判断往往需要术中固定踝关节骨折后进行踝关节应力试验。 对所有的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踝关节固定后均应行术中应力试验检查,因对部分胫腓韧带损伤患者可能并不一定有典型的踝关节骨折表现。 TOrnetta 等人发现,旋后外旋 4 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有 45% 在术中行应力试验时可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术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应力试验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hook 测试法和外旋试验。Hook 测试法,固定患肢胫骨,使用骨勾向外牵拉外踝,若外侧腓骨移动超过 2mm,则提示阳性。外旋试验,固定胫骨,足部外旋,在 C 臂机透视下观察内踝间隙,若间隙增宽则提示阳性。 Rpakarinen 等人前瞻性的比较了 hook 法和外旋法诊断胫腓联合损伤的有效性。发现,两种方法组间一致性较好,而两种方法敏感性均较差,提示临床上胫腓联合损伤误诊的较多。在使用 hook 法和外旋应力法进行测试时制定统一的标准有利于提高一致性。Jenkinson 等人使用线性拉力测量器和骨折复位 F- 工具进行 hook 法和外旋应力法的标准应用。 与此相似,一项尸体研究发现,腓骨外侧应用大于 100N 的力量并不会显著增加踝关节内侧间隙。也有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在矢状位上增加应力来提高 hook 检测法的准确性。结合健侧踝关节的应力试验可以对发现解剖变异有所帮助。治疗 1. 保守治疗 对大部分单发的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治愈。William 等人建议采取三阶段治疗方法。 阶段 I,踝关节制动以保护踝关节,并行止痛,消肿等对症治疗,此时踝关节可以进行有限负重(POLICE 原则); 阶段 II,患者疼痛和肿胀好转,可以在控制疼痛基础上进行行走,包括力量和本体感觉的锻炼,从低强度重复锻炼逐渐进展为高强度重复锻炼,若患者无需恢复原先的体育运动水平,可在该阶段锻炼至无症状期; 阶段 III,需恢复原先体育运动水平的患者需进入第三阶段锻炼,包括严格的力量训练,和从事运动相关的特异性动作锻炼。若存在胫腓骨脱位或者存在持续症状,则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保守治疗更好的效果。 2. 手术治疗 2.1 指征 通常,所有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有下胫腓韧带损伤均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有研究证据表明,旋后外旋 4 度的踝关节骨折可以无需进行胫腓联合固定。Pakarinen 等人对旋后外旋 4 型踝关节骨折在骨折固定后进行应力测试。若应力测试阳性,则将患者随机分配进入胫腓联合固定组或不固定组,术后 1 年随访时并没有发现两者间存在显著功能差异。 2.2 复位 一项尸体学研究表明,使用复位钳复位时如果有成角在置入胫腓联合螺钉可以造成医源性胫腓联合复位不良。复位钳偏离下肢中轴线 15-30 度时可以造成腓骨的外旋,导致胫腓联合的过度压缩,但是移位幅度较小。另外一项尸体研究表明,复位钳平行胫骨轴面放置可以准确的复位踝关节胫腓联合,而若斜行,则胫腓联合有潜在复位不良可能。 术中透视或者标准的 X 片对评价复位治疗的可靠性较差。尸体研究表明腓骨固定后外旋角度小于 30 度时并不能通过术中的透视发现。一项对 253 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治疗后行 CT 检查发现其复位不良的概率高达 33%。复位不佳最多的原因是腓骨的位置不正确,其次是骨折的复位不佳。腓骨复位不佳通常表现为向前移位腓骨远端内旋。 2.3 固定方法 2.3.1 胫腓联合螺钉 胫腓联合螺钉是目前治疗胫腓联合损伤的金标准。其从腓骨外侧横穿胫腓联合进入胫骨。可以使用单枚或双枚螺钉,金属或可吸收螺钉,3.5mm 或 4.5mm,经胫腓联合或胫腓联合上方,3 皮质或 4 皮质固定。 双螺钉和 4.5mm 螺钉固定可以提供更好的力学强度。在治疗 Maisonneuve 骨折时,两孔锁定钢板(3.2mm 螺钉)可以较四皮质固定提供更好的抗旋稳定性。坚强固定后胫骨和腓骨间的微动减小。 2.3.2 纽扣缝合法 纽扣缝合法可以作为固定的替代措施。复位后,通过胫腓骨平行与踝关节水平钻孔,在骨孔内穿过尼龙线,两头用扣子固定。尽管该固定方法并不能提供和胫腓螺钉固定相当的固定强度,但是可以允许胫腓骨远端踝关节有适度的微动。 2.3.3 后踝固定 近期的研究证据表明,后踝骨折块上若有完整的后下胫腓联合韧带,则对后踝进行复位固定后足以维持踝关节的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若后踝骨折块移位较小,可以通过经皮前后位螺钉固定;对较大后踝骨折块或者骨折移位较明显的患者,可通过后外侧入路进行会啊关节骨折块复位并行钢板固定。功能预后和并发症 1. 保守治疗 一项由 Jones 等人完成的系统分析对 6 个涉及胫腓联合损伤的保守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所有研究均发现胫腓联合拉伤后的恢复时间要较踝关节拉伤恢复时间更长(表 2),这些研究并没有提及功能恢复情况。Nussbaum 等人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Taylor 等人报道足球运动员胫腓联合损伤保守治疗后恢复完全运动的平均时长为 31 天。 表 2:单独胫腓联合损伤保守治疗功能预后 2. 手术固定 2.1 胫腓联合螺钉 单螺钉或双螺钉固定,三皮质和四皮质螺钉,经胫腓联合或胫胫腓联合上,不锈钢螺钉或钛螺钉,金属或可吸收螺钉等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表 3)。 表 3: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和纽扣缝合法固定功能预后 2.2 纽扣缝合法 一项最近发表的系统评价发现,纽扣缝合法治疗胫腓联合损伤后的 AOFAS 评分在术后 12 及 28 月和螺钉治疗相似。行纽扣缝合法治疗的患者恢复工作的时间更早,需要移除下胫腓联合固定的概率更小。但是,和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相比,纽扣缝合法的治疗费用更高,并且没有特别决定性的优势,考虑到其后期无需拆除,该方法的效用比可能更好(表 3)。 2.3 后踝固定 Gardner 等人发现旋前外旋 4 型踝关节骨折患者 MRI 检查上未发现后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 15 例病例。他们将 10 例尸体制造出类似骨折类型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后踝或胫腓联合固定,发现后踝固定可以恢复 70% 的强度,而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可以恢复 40% 的强度。 Miller 等人前瞻性的分析了 31 例不稳定踝关节骨折术前确诊合并有胫腓联合损伤,而后下胫腓联合韧带完整的患者行 1. 无论后踝骨折块大小,行后踝固定;2. 若无后踝骨折,行胫腓骨螺钉固定;3. 骨折脱位或有严重软组织,韧带损伤者行联合固定。术后和随访的 FAOS 评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胫腓联合损伤而有完整后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患者行单独后踝固定可以取得和胫腓联合固定相类似的功能。 3. 并发症 3.1 复位不良 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对提供良好的踝关节功能,避免后期的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 Sagi 等人完成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在术后随访 2 年时,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患者踝关节功能预后更差,而另外一项比较纽扣缝合法和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的研究发现,复位不良是影响功能预后的唯一变量。 一项尸体学研究表明,使用螺钉固定胫腓联合后并不会明显限制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提示胫腓联合损伤解剖复位的重要性要高于胫腓联合是否过度加压的重要性。 胫腓联合复位不良发生率较高,最近的研究提示其发生率在 25.5%-52% 之间。传统的 X 片和术中透视不能准确的评估胫腓联合损伤的复位情况,特别是对腓骨是否外旋判断并不准确。 临床上可通过多种措施提高解剖复位的几率。直视下胫腓联合关节复位可以将胫腓联合复位不量的概率由 50% 下降为 15%。术中三维&&&&&&&& CT 也可以准确的发现复位不良。尽管术中使用三维 CT 会增加患者的射线暴露,但是其和其他方法比仍是一个较为微创的方法。术后 CT 扫描也可发现胫腓联合复位不良,但是其对患者最终的功能预后是否有利仍存在较大争议。 不同患者的踝关节结构形态存在差异,但同一患者的踝关节结构差异则比较小。使用健侧踝关节可以帮助评估伤侧踝关节胫腓联合复位情况。 Song 等人试图阐明踝关节胫腓联合螺钉移除后对胫腓骨远端排列可能的影响。15 例患者纳入研究。早期术后的 CT 检查发现,6 例患者出现胫腓联合的复位不良,随着患者的负重和活动度增加,踝关节的剪切应力引起踝关节螺钉断裂。螺钉断裂依据移除螺钉的时间不同,其发生率约在 7-29% 之间。Stuart 等人发现 3.5mm 螺钉较 4.5mm 螺钉更容易断裂。 在胫腓联合完全愈合前螺钉断裂可导致复位丢失,从而需要后期翻修。胫腓联合螺钉通常放置 6-12 周以利韧带愈合,胫腓联合螺钉在 6 周时取出可以减少螺钉断裂的几率,但是会使腓骨移位概率增加。较多研究发现,螺钉移除患者和螺钉留置患者在临床功能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发现,螺钉断裂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预后要显著好于螺钉完整患者的功能预后。Hamid 等人发现螺钉断裂而未取出的患者 AOFAS 评分为 92.4,而螺钉完整的患者其评分仅为 83.07.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移除螺钉后可以改善踝关节功能预后。Miller 等人评估了 25 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而进行胫腓联合螺钉固定
钢板内固定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发现踝关节运动度和功能预后分数在螺钉移除术后 2 周显著改善。但是在术后 12 周时,症状改善进入平台期。 上述研究结论提示恢复胫腓联合正常的腓骨运动和踝关节胫腓联合排列对关节功能预后有显著影响,与踝关节内固定是否拆除,松动,断裂等无明显关系。这些研究结论也提示我们,临床上移除踝关节胫腓联合螺钉是较等待胫腓联合螺钉松动或断裂更为明智的选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胫腓骨联合螺钉的拆除也有一定的风险。Schepers 等人研究发现,胫腓螺钉拆除的并发症概率可高达 22.4%,其中包括 9.2% 的感染,6.6% 的脱位复发。 3.2 肥胖和神经病患者 肥胖和具有神经病变的患者,如糖尿病等,具有极高的内固定并发症风险。Mendelsohn 等人发现肥胖和胫腓联合螺钉复位丢失有显著相关性。他们在研究中将 213 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别:肥胖组(102 例)和非肥胖组(111 例),肥胖组内固定失败的概率为 15%,而非肥胖组仅为 1.8%。 对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加权后发现,肥胖患者胫腓联合复位松动的概率较非肥胖患者高 14 倍,此外,Cukich 等人发现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其复位不良,骨折不愈合,Charcot 关节病的发生率较正常患者高 3.4 倍;而后期需要翻修的概率则高出 5 倍。Perry 等人研究提示对腓骨内固定失败患者,腓骨钢板固定联合多枚大的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对胫腓联合固定失败率较高的患者,推荐使用 3 枚或 4 枚四皮质胫腓联合螺钉固定。 3.3 异位骨化 较多研究发现,在胫腓联合损伤后会出现异位骨化。Taylor 等人报道 50 例胫腓联合扭伤患者,发现 50% 的患者出现影像学上可见的异位骨化。Bostman 等人报道使用生物可吸收螺钉固定后的异位骨化发生率更高。 异位骨化可以至踝关节骨性链接,从而导致踝关节运动时疼痛和关节力线功能异常。踝关节骨折后骨性链接的发生概率在 1.7-18.2% 之间。异位骨化和骨性链接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此外,目前关于异位骨化和踝关节功能预后的相关研究也较少。总结 尽管目前研究胫腓联合损伤的文献较多,但是目前临床上存在的较多问题并没有得到一个确定的解答。胫腓联合损伤非常难以诊断和治疗,腓骨复位不良的发生率仍十分高。胫腓联合螺钉是目前治疗胫腓联合损失的金标准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中仍有较多问题。治疗时获得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对踝关节功能良好预后非常重要。 术中三维 CT 和直视下复位可以提高解剖复位的几率。目前对胫腓联合螺钉取出仍存在较大争议。尽管螺钉取出可以恢复腓骨正常的运动功能,同时可以使得复位不良的腓骨自动复位,但目前仍缺乏强力证据支持。表 4 示目前胫腓联合螺钉治疗相关的推荐措施。
表4:胫腓联合损伤治疗决策推荐
影像学平片检查可发现中-重度胫腓联合损伤,但对发现轻度胫腓联合损伤敏感性较差
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术中均应行应力试验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胫腓联合损伤可能
对远端胫腓骨移位和保守治疗后有持续症状的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后踝骨折固定可以重建胫腓联合的稳定性
术中透视或标准的X片并不能准确反映术中的胫腓联合是否解剖复位
胫腓联合解剖复位对改善关节功能和预防创伤性骨关节炎非常重要
术中三维CT,术后CT,健侧胫腓联合评估等手段可以提高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率
胫腓联合螺钉移除可以立即改善功能评分,但其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有高危内固定失败风险的患者治疗时应使用3-4枚四皮质胫腓联合螺钉
大部分单发胫腓联合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治愈
证据等级A:极佳的证据;B,证据强度较高;C,证据等级质量较差或存在矛盾;I,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推荐措施 &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肘关节骨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