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件放大镜内齿铸造没每个齿内清晰可见,重量为26.98克,求真伪?

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药学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药学研究
【摘要】: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Isatis植物。《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菘蓝的干燥根作〖板蓝根〗入药;菘蓝的干燥叶作〖大青叶〗入药。全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和使用。
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为爵床科板蓝属(Baphicacanthus)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在我国华东(福建、江西)、华南和西南等许多南方地区分别作板蓝根来应用。为了区别,《中国药典》自1995版起将马蓝的根作为一个新增中药品种单独收载于〖南板蓝根〗项下。
为了阐明菘蓝根(板蓝根)和马蓝根(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并对菘蓝和马蓝2种植物的药用部位进行比较,本论文对菘蓝根和马蓝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提取、分离和鉴定,并对菘蓝和马蓝的药用部位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研究,同时还对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进行了性状、显微结构特征等形态组织学研究。
采用硅胶柱色谱、低压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进行分离,共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通过(采用)~1H-NMR、~(13)C-MNR、~1H-~1H COSY、HSQC、HMBC和DEPT等1D和2D-NMR谱等波谱测试技术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19个化合物。从菘蓝根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从马蓝根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
通过对菘蓝根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类型有:甾醇类化合物,甾醇苷类化合物,吲哚类生物碱,有机酸类化合物和双糖。它们分别为:1-甲氧基-3-乙酸基吲哚、胡萝卜苷、腺苷、棕榈酸、β-谷甾醇、16-甲基-十七烷酸、靛蓝、靛玉红、蔗糖、十五烷酸。其中1-甲氧基-3-乙酸基吲哚为首次从菘蓝分离并得到鉴定的化合物。
通过对马蓝根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的化合物类型有:甾醇类化合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吲哚类生物碱,苯乙烷糖苷类化合物和双糖。它们分别是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羽扇豆醇、[2-(3,4-二羟苯乙基)]-30-α-L-鼠李糖基-(1→4)-(4-O-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靛蓝、靛玉红、蔗糖、腺苷、β-谷甾醇。其中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和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为首次从马蓝分离并得到鉴定。
本论文还利用HPLC对菘蓝根和菘蓝叶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在确立了适宜的色谱测定条件基础上,通过对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等方法学考察,表明所建立的菘蓝根和菘蓝叶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符合中药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可用于菘蓝根和菘蓝叶的指纹图谱的测定。对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菘蓝根和菘蓝叶进行了指纹图谱测定,确定了12个共有指纹峰,并进行了指纹图谱相似度比较,对相似度评价指标夹角余弦、相关系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菘蓝根和菘蓝叶药材质量有所不同。将菘蓝与马蓝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差异较大,相似度低于0.6。
通过对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等形态组织学研究,结果提示2种药用植物形状特征、显微结构完全不相同,分别属于不同科属,亲缘关系较远。
本论文通过对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以及药材形态组织学(性状显微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菘蓝和马蓝是完全不同2种药用植物,尽管药用功效、药理作用有相似之处,但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在临床中应该区别使用,不可将二药混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R284【目录】:
缩略语表6-8
中文摘要8-10
英文摘要10-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42
第一节 菘蓝和马蓝的历史追溯13-15
1.1.1 菘蓝的历史追溯13
1.1.2 马蓝的历史追溯13-15
第二节 菘蓝和马蓝的基本特征15-17
1.2.1 菘蓝的原植物特征15
1.2.2 马蓝的原植物特征15-17
第三节 菘蓝和马蓝的化学成分研究17-27
1.3.1 生物碱类成分17-21
1.3.2 黄酮类成分21-22
1.3.3 木脂素类成分22-24
1.3.4 蒽醌类成分24
1.3.5 三萜和甾醇类成分24-25
1.3.6 有机酸类成分25
1.3.7 氨基酸类成分25
1.3.8 芥子苷类成分25-26
1.3.9 其他成分26
1.3.10 微量元素26-27
第四节 菘蓝和马蓝的药理学研究27-35
1.4.1 抗菌作用27
1.4.2 抗病毒作用27-30
1.4.3 抗内毒素作用30-31
1.4.4 抗肿瘤作用31-32
1.4.5 解热作用32
1.4.6 抗炎作用32-33
1.4.7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33-34
1.4.8 对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34-35
第五节 菘蓝和马蓝临床应用研究35-39
1.5.1 北板蓝根临床应用的研究35-37
1.5.2 南板蓝根临床应用的研究37-39
第六节 指纹图谱研究的概况39-42
1.6.1 中药指纹图谱产生的必然性39-40
1.6.2 中药指纹图谱的归属及属性40
1.6.3 中药指纹图谱的意义与其发展趋势40-42
第二章 菘蓝根和马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42-83
第一节 菘蓝根化学成分研究42-61
2.1.1 概述42-43
2.1.2 菘蓝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43-45
2.1.3 化合物化学结构鉴定45-55
2.1.4 实验部分55-61
第二节 马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61-83
2.2.1 概述61-62
2.2.2 马蓝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62-64
2.2.3 化合物化学结构鉴定64-77
2.2.4 实验部分77-83
第三章 菘蓝药用部位指纹图谱分析及与马蓝的比较研究83-105
第一节 概述83-84
第二节 菘蓝药用部位指纹图谱的研究84-98
3.2.1 仪器与试剂84
3.2.2 样品及产地84
3.2.3 分析方法的建立84-86
3.2.4 指纹图谱的测定86-91
3.2.5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91-95
3.2.6 指纹图谱部分技术参数的确定95-98
第三节 菘蓝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98-101
3.3.1 相似度计算原理及公式98-99
3.3.2 相似度计算结果99-101
第四节 菘蓝药用部位与马蓝药用部位指纹图谱的比较101-105
第四章 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形态组织研究105-116
第一节 菘蓝和马蓝药材的性状105-107
4.1.1 实验材料105
4.1.2 实验方法105
4.1.3 实验结果105-107
第二节 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显微结构研究107-116
4.2.1 仪器和材料107
4.2.2 实验方法107
4.2.3 实验结果107-116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116-120
5.1 菘蓝根、马蓝根化学成分研究116
5.2 菘蓝药用部位指纹图谱的研究116-118
5.3 菘蓝和马蓝药用部位的形态组织研究118
5.4 结论118-120
致谢120-121
参考文献121-12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报作;覃继佳;;[J];广西中医药;2011年05期
覃继佳;何报作;;[J];广西中医药;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秀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瑞霞;[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李洪光;[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杨丹;[D];贵阳中医学院;2012年
孙翠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刘家水;[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盛,陈万生,乔传卓,郑水庆,曾明,张汉明,宋赵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李彬,陈万生,杨根金,张卫东,乔传卓;[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黄敏珠;陈海生;刘建国;邹晓华;杜景伶;项昭保;;[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刘盛,乔传卓,王寅,林锦明,宋赵军,张汉明;[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韦长元,黎丹戎,秦箐,侯华新,曹骥,梁安民,刘剑仑;[J];肝胆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秦箐,贺海平,Soren Brogger Christensen,Hasse Bonde Rasmussen,Arsalan Kharazmi,陈鸣;[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王元梁;[J];海峡药学;2003年05期
李闻文,施凯;[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肖元;钟鸣;;[J];河南中医;2006年08期
卢文杰,田小雁,陈家源,韦宏,方唯硕;[J];华西药学杂志;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莉,邢绥光,安长新;[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4期
东野传现;史玉颖;黄中利;于天贵;;[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陈乃富;韩邦兴;张莉;张凯;;[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刘升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黄世杰;王维刚;蒋宏霖;许蔼飞;范忠;;[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黄世杰;陈志燕;蒋宏霖;王维刚;许蔼飞;吴晶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高巍;乙引;张习敏;李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黄世杰;许蔼飞;王维刚;蒋宏霖;范忠;吴晶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孙浩冉;姚虹;史高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韦媛媛;陈晓伟;周吴萍;廖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莉;李友;龚慕辛;;[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胡伟;吕元庆;陈飞虎;钟明媚;吴繁荣;;[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许红玮;;[A];中药饮片质量分析与中药鉴别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袁庆芳;赵春梅;杨官娥;;[A];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贾晓斌;施峰;陈彦;安益强;卢扬;王恒斌;;[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胡芳弟;封士兰;苟于强;;[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张艳秋;;[A];海南省药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丽萍;李尧;;[A];2008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佟建明;董晓芳;荣岳光;;[A];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宋丽明;蒋庆峰;;[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庆霞;[D];暨南大学;2010年
于定荣;[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龚金炎;[D];浙江大学;2010年
张为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孙戒;[D];东华大学;2010年
何西利;[D];西北大学;2011年
夏桂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梁腾霄;[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永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慧臻;[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毛亚斌;[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解刘松;[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袁清照;[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侯雪琴;[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轶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秋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洪梅;[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韦小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旭;何明辉;魏成熙;;[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于占洋,候哲;[J];癌症;1990年06期
孙云玲;姚洪源;田华林;李廷媛;罗源;侯伟;;[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刘慧民,温宇弘,王崑,尤艺;[J];北方园艺;2003年06期
张德强,张志毅,杨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张德强,张志毅,杨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尹光红,冯万红;[J];北京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万定荣;江燕;陈科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1期
李长玲,籍秀娟;[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周自玮,奎嘉祥,钟声,王荔;[J];草业科学;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罗绪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润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黄以钟;[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晓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林秀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云;[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佘花娣;[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孙婵;[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吴煜秋;[D];昆明医学院;2005年
罗海澜;[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赵振军;[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王娜;[D];西北大学;2007年
徐锐;[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世杰;郑少燕;陈奕龙;唐银燕;张丹雁;;[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年03期
何报作;覃继佳;朱意麟;廖月葵;;[J];中药材;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永太;[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梁欣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周娅;[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刘家水;[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陈好;[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岚,杨平地,梁蓉,袁跃传,田琼;[J];癌症;2000年04期
,王焕葆;[J];动物学杂志;1959年04期
常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郑水庆,陈万生,曾明,乔传卓;[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刘盛,陈万生,乔传卓,郑水庆,曾明,张汉明,宋赵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乔传卓,张汉明,陈万生,庞素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林锦明,宓鹤鸣,赵长文;[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刘盛,乔传卓,王寅,林锦明,宋赵军,张汉明;[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万志红,陈惠孙,陆松敏,刘建仓;[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乔延江,吴刚,王玺,毕开顺,罗旭;[J];分析化学;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钢力;姚令文;翟为民;林瑞超;;[J];中草药;2006年07期
王源园,张尊建,徐向阳,王兴旺;[J];中药材;2005年07期
;[J];中草药;2005年12期
;[J];中草药;2008年12期
;[J];中草药;2009年12期
;[J];中草药;2007年12期
;[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24期
秦昆明;蔡皓;张丽;石芸;李萍;蔡宝昌;;[J];化学进展;2010年12期
汪文涛;伍城颖;马一华;汪灿;;[J];中草药;2009年04期
朱玲英;钱大玮;段金廒;钱士辉;;[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芬;张贵杰;徐嵩;于鹏飞;庾石山;;[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俊宏;柏健;杜丹;庾石山;;[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付琛;周光雄;叶文才;;[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植飞;孔令义;彭司勋;;[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曹家庆;赵余庆;;[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倩;邹坤;;[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辛文波;侴桂新;王峥涛;;[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桑志高;李冬利;陶美华;涂国全;章卫民;;[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铁军;门田重利;Arjun H BANSKOTA;;[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刘春力;段营辉;戴毅;姚新生;;[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拓文娟;[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黄每裕;[N];健康报;2003年
黄每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白京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黄芳;[N];广东科技报;2004年
佟晓群;[N];中国食品报;2011年
张灿灿;[N];健康报;2004年
张国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刘斌;[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王慧;[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张海艳;[D];郑州大学;2006年
秦文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龙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孙沂;[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陈德全;[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苏薇薇;[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王红霞;[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沈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继平;[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范文乾;[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张慧文;[D];内蒙古医学院;2008年
李艳;[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贾琳;[D];四川大学;2005年
王佳馨;[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骆昉;[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柴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郑玉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宋爱华;[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巨阙穴、不容穴的针刺安全性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巨阙穴、不容穴的针刺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MRI扫描巨阙穴、双侧不容穴的解剖结构;测量各个穴位与内部各重要组织的最短距离、最大角度及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各方向上15~°、30~°、45~°时危险深度,确定安全的针刺方向、深度、角度;分析直刺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两锁骨中线间的距离及拇指横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的针刺提供参考数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方法: 1、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在17.8~22.9的22~30岁健康成年学生志愿者2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10人,平均年龄25.20±1.54岁。测量其身高、体重、两锁骨中线距离、拇指横度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经穴标准规定,对所有受试者的巨阙穴、不容穴进行定位,用维生素E胶丸固定标记。2、使用GEsigna0.5T超导永磁型MRI扫描穴位所在层面:(1)过巨阙穴做水平断层面即横轴位(水平位);以三维定位像为基础,过巨阙穴做垂直断层面即矢状位。(2)过双侧不容穴与不容穴中点做水平断层面即横轴位(水平位);以三维定位像为基础,横轴位时穴位与腹膜壁层最短距离处连线为断面切面即斜矢状位。3、在T1加权像分别在水平位,斜矢状位及矢状位上测量斜刺危险角度,直刺危险深度及与皮肤平面呈15~°、30~°、45~°斜刺时危险深度,根据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安全角度≤危险角度-10~°,将所有层面测量所得的深度和角度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深度:(1)巨阙穴的直刺安全深度为1.60±0.44cm,沿横轴位1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6.98±2.03cm,沿横轴位30~°斜刺的安全深度为3.50±1.97cm,沿横轴位4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2.26±0.81cm,沿矢状位1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6.89±2.18cm。沿矢状位30~°斜刺的安全深度为3.98±1.76cm,沿矢状位4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2.57±1.06cm。( 2)右侧不容穴的直刺安全深度为1.72±0.37cm,横轴位15~°斜刺的深度均在安全范围内,横轴位30~°斜刺的安全深度为4.92±2.23cm,横轴位4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2.69±0.75矢状位15~°向上斜刺的安全深度为5.90±2.64cm,矢状位15~°向下斜刺的安全深度为7.59±2.54 cm,矢状位30~°斜刺安全深度为3.69±1.52cm,矢状位45~°针刺的安全深度为2.83±1.24cm。( 3)左侧不容穴的直刺安全深度为1.69±0.46cm,横轴位15~°斜刺的深度均在安全范围内,横轴位30~°斜刺的安全深度为5.12±2.36cm,横轴位4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2.67±0.69矢状位15~°向上斜刺安全深度为6.25±3.50cm,矢状位15~°向下斜刺安全深度为9.31±2.39cm,矢状位30~°斜刺安全深度为4.31±2.06cm,矢状位45~°针刺的安全深度为2.85±0.99cm。(4)双侧不容穴的针刺安全深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直刺的安全深度平均为1.70±0.41cm,横轴位30~°斜刺的安全深度平均为5.12±2.28cm,横轴位45~°斜刺的安全深度平均为2.68±0.71矢状位15~°向上斜刺的安全深度平均为6.07±3.17cm,矢状位15~°向下斜刺的安全深度平均为8.48±2.85cm,矢状位30~°斜刺的安全深度平均为4.19±2.03cm,沿矢状位45~°斜刺的安全深度为平均2.84±1.12cm。2、角度:(1)巨阙穴横轴位向右针刺与向左针刺的安全角度平均为10.95±4.38~°,矢状位向上针刺与向下针刺的安全角度平均为14.15±2.38~°。(2)右侧不容穴横轴位上向外针刺的安全角度为18.55±5.03~°,向内针刺的安全角度为12.05±3.23~°,矢状位上向上针刺的安全角度为7.50±5.10~°,向下针刺的安全角度为6.20±3.53~°(。3)左侧不容穴横轴位上向外针刺的安全角度为18.10±5.79~°,向内针刺的安全角度为12.80±2.84~°,矢状位上向上针刺的安全角度为7.55±5.04~°,向下针刺的安全角度为7.10±2.92~°。(4)双侧不容穴的针刺安全角度在横轴位及矢状位向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横轴位向外针刺的安全角度为18.25±5.31~°,向内针刺的安全角度为12.60±3.04~°,矢状位上向上针刺的安全角度为7.52±5.02~°,矢状位上向下针刺的安全角度左侧和右侧有差异。3、相关性:右侧不容穴直刺的危险深度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回归方程是Y=12.312X+29.081;与BMI指数的相关系数r=0.,回归方程是Y=2.;左侧不容穴直刺的危险深度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988, p0.05,回归方程是Y=8.;与BMI指数的相关系数r=0.5552, p0.05,回归方程是Y=2.。
结论:1、巨阙穴的直刺安全深度、沿横轴位或矢状位15~°、30~°、45~°斜刺的安全深度及沿横轴位或矢状位斜刺的安全角度男性与女性均无明显差异,提示针刺巨阙穴时男性与女性无需差异对待。2、不容穴沿横轴位155~°斜刺的安全深度不受限;直刺安全深度、沿横轴位30~°、45~°或矢状位15~°、30~°、45~°斜刺的安全深度及沿横轴位或矢状位斜刺的安全角度男性与女性均无明显差异,提示针刺不容穴时男性与女性无需差异对待;男性或女性左侧不容穴和右侧不容穴的直刺安全深度、沿横轴位30~°、45~°或矢状位15~°、30~°、45~°斜刺的安全深度及沿横轴位向外、向内或矢状位向上斜刺的安全角度无明显差异,矢状位向下斜刺的安全角度左侧和右侧有差异,提示除矢状位向下斜刺的安全角度左侧和右侧需差异对待,其他均不需差异对待。3、巨阙穴的直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两锁骨中线间的距离、拇指横度均没有相关性,双侧不容穴的直刺危险深度与体重、BMI指数存在正相关性,与身高、两锁骨中线间的距离、拇指横度没有相关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R245【目录】:
缩略语表4-5中文摘要5-8ABSTRACT8-12前言12-13综述13-26 一、关于巨阙穴和不容穴13-18 二、关于针刺安全性的研究18-23 三、关于 MRI23-26实验研究Ⅰ26-36 一、研究对象与材料26 二、研究方法26-29 三、研究结果29-36实验研究Ⅱ36-50 一、研究对象与材料36 二、研究方法36-39 三、研究结果39-50讨论50-57结论57-58致谢58-59参考文献59-61附图61-68个人简历68教育经历68发表论文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丰玲;程为平;李亚东;;[J];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06期
刘望乐;[J];河南中医;1994年01期
葛书翰;徐笨人;张玉环;马前年;王淑敏;;[J];上海针灸杂志;1985年02期
顾月华;;[J];上海针灸杂志;1987年03期
肖叶玉,吴仁华,裴仁全,林锐,饶海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2期
付平,贾建平,徐敏,王敏;[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常小荣,严洁,林亚萍,章威,易受乡;[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年10期
张建华,严振国,余安胜,赵英侠,毛根金,蔡国荣,顾洪川,魏鸿熙,金富滋;[J];中国针灸;2001年02期
严振国,白娟,邵水金,张建华;[J];中国针灸;2004年11期
韩友栋,张萍芝,管琳,宁美芳;[J];中国针灸;199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恒;[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吕莹莹;[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吴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白华;[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晓凤;蔡圣朝;;[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6期
张金平;崔明;江世标;张子军;赵霆;汤永祥;钱振;高萍;;[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李晓婷;宋小鸽;;[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曾统军;黄泳;赖新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宣雅波;杨肖敏;刘存志;石广霞;王麟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陈凤英;沈智威;关计添;肖叶玉;杜丽;吴仁华;;[J];磁共振成像;2011年02期
古菁;黄怀;虞容豪;李宁;;[J];重庆医学;2009年08期
徐春生;李传富;鲍风;;[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2期
杨明;马志庆;谭薏;魏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王斌;董莉;;[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卓欣;卓缘圆;;[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赵静洁;马文珠;;[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尹仁;吴焕淦;李璟;钱小路;;[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侯小兵;张允岭;刘明;周丽;;[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许银珊;刘清国;张海萍;;[A];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王春雷;原林;吴金鹏;;[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王春雷;;[A];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华经筋医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曾芳;唐勇;梁繁荣;;[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郭太品;曾芳;高玉杰;刘迈兰;兰蕾;董明凯;梁繁荣;;[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曾芳;唐勇;梁繁荣;;[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惠;[D];山东大学;2010年
曾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傅俊钦;[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蒋垂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林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田世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于洪丽;[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李美平;[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玉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王婧;[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磊;[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何妙玲;[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胡方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谭宁;[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韩庆春;[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董升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候静;[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迪;[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路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于晟培;[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仲华;[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1期
晏义平;[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李卫东,孔令胜;[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赵银龙,杨长森;[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张继仲;[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许文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葛刚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陈华德;殷光磊;蒋飚;何伟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郭红健;;[J];北京中医;2005年06期
袁硕,康希圣;[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庆杭;;[J];山东中医杂志;1986年02期
龐中彥;;[J];江西中医药;1953年01期
王启才;;[J];湖北中医杂志;1984年04期
陈以国;;[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崔景胜;[J];陕西中医;1987年07期
张扬;;[J];甘肃中医;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飞;[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锈钢精密铸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