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木鱼石的传说伴奏伴奏音频

【WD19-003-0032 太上感应篇】_悟道法师-WD19-003-0032 太上感应篇在线试听_歌词下载-酷我音乐
WD19-003-0032 太上感应篇
下载歌曲需用酷我音乐客户端
悟道法师歌榜
该专辑其他歌曲
歌曲榜TOP10
亲爱的,来看我跳舞吧~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发心流通净空法师播经机、念佛经、国学机大乘经文经书光盘碟片、香道用品、佛堂供具等。流通电话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蔡礼旭主讲弟子规三根读本播经机',
blogAbstract:''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WD19-003-0009 太上感应篇】_悟道法师-WD19-003-0009 太上感应篇在线试听_歌词下载-酷我音乐
WD19-003-0009 太上感应篇
下载歌曲需用酷我音乐客户端
悟道法师歌榜
该专辑其他歌曲
歌曲榜TOP10
亲爱的,来看我跳舞吧~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三十二集(文字+视频)_太上感应篇共修网-爱微帮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三十二集(文字+视频)
& & & & & & & & &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32集录像日期:  & &预计播出:& &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来研讨【积德累功】之二第2段,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122页第2段,我们来朗诵经文。  【紫虚元君曰。昔有傅先生。自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三年。忽遇太极真人。授以木钻。使之穿一盘石。戒曰。石穿。吾当度汝。石厚五尺余。傅钻之不息。积四十七年。石忽穿透。太极真人。果来度之。夫积德累功。虽不在于钻石。即此而推。人患不为。及中途自画耳。有志者事竟成。此非明验欤】。  这一段主要是讲道家的一位修道人傅先生,他遇到太极真人教他用木钻钻石头的故事,他一共钻多久呢?钻了四十七年,这段故事虽然很简单,可是道理蕴含得非常地深。【紫虚元君】,我们在前面第100页【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那一章里面的【女仙杨正见】那一段有提过。她是道家的一位神仙,住在清虚宫,负责考核天下真仙的得失功过,如果有犯过的神仙,是要被降堕、贬堕到人间的。  她在还没有成为【紫虚元君】以前,本身是一位女道士,晋朝时山东人,本名叫魏华存,她奉父母之命嫁给一位刘居士做妻子,生了两个小孩。后来她先生往生以后,她就带着两个小孩到江南,因为她预知中原将发生战乱。后来她在修道的过程中成仙,被封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也是道教上清派的第一代宗师,这是【紫虚元君】的由来。& & 【焦山】是在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中间,跟金山相对,距离大概十里。【积】是「经过」的意思。【太极真人】是道家的神仙,历史上有三位。道家的经典记载第一位叫杜冲,他是周穆王、周懿王时代的人,被尊为道教第三代祖师。第二位是徐来勒。第三位叫淮南王刘安,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继承父亲为淮南王;他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喜欢读书;他的门下名士、贤才有数千人,汉武帝很器重他。   刘安成仙的过程,出自葛洪《神仙传》。因为刘安是淮南王,家里房子很大,有八位神仙来找他,这里倒没有讲是不是「八仙」。这些神仙都很老了,道家都希望长生不老,事实上是没有办法长生不老的。因为人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还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成,长命、短命是根据你的福报来决定的。如果你过去生没有造杀业,那你这一世的寿命就会比较长,但是再怎么长,你还是没有办法跳脱佛陀所讲的生、老、病、死的过程,一定会老,最后死去。  事实上没有死去,如果以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灵性」是不会死的,就像佛经上讲:我们的「觉性」、「菩提」、「自性」,它是不生不灭的。《心经》里面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讲这个「觉性」。这个「觉性」污染了以后,变成「阿赖耶识」,就是《唯识学》讲的「种子」。用一个比较浅显的解释,我们警察常常用的术语,叫做「前科记录」,如果用警察的观点,前科记录就是指不好的犯罪前科,但是「阿赖耶识」里面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  譬如说:你犯了杀生、偷盗、邪淫、恶口、两舌、妄语、绮语、贪、瞋、痴的事,那就是十恶的种子。反过来讲,如果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那就是十善的种子,如果你这十善越多、十善的力量越大,你下一世到人间时,善的种子跟着你,变成你的福报,因为你十善的种子比较强,就根据你的因缘,投胎到所谓宗教有德的家庭。因为善和善相应、感召,你去找哪个父母?那都是因缘决定的。老法师讲说:「报恩、报怨、讨债、还债」,那是不变的定律,也就是所谓「因果报应」的定律。  报恩就是善的,还债也是善的,讨债、报怨就是恶的啊!所以,如果你「十善」累积得非常多,那你的下辈子不用求佛、不用求神、不用求天地,你自然而然就到那个家庭去了。我以前讲经时常常讲一个有趣的事,我们说台湾首富叫郭台铭,以前一个很有钱的是王永庆(他已经往生了),我们说谁来决定到王永庆他家做他的儿子、孙子呢?他一出娘胎就有五百亿、三百亿的继承权,这是福报决定的啊!他的业力决定的啊!  什么业力?善的业力啊!但是善、恶这两个,如果你从「善」的角度看没问题,你福报很好,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下来。「恶」的呢?那就由不得你决定了,你可能先到地狱去受报、然后到鬼道去受报。如果你恶业还很重的话,还要到畜生道去还命债。你命债还完以后,如果还有恶业的余业未了、余报未了(余报就是剩余的),那么你到人间来的时候,还必须去了这个业债、业障。这个业障是怎么样呢?你如果是杀生,再投胎时你就会短命、多病。  如果你按照我们民间流传的(我们现在也在拍这个片子)《玉历宝钞》里面讲的:如果从地狱出来投胎转世的,他一出生体质就不好,可能就多病、可能就气喘。我们最近帮助一位莲友的小朋友,一出生七天就要动手术,而且是割他的心脏,为什么同样出生,别的小孩不用割心脏,为什么他要割心脏呢?所以《玉历宝钞》真的是一本因果教化的好书。它里面讲说:如果你造恶业,一出生的时候,体质就已经决定了。  有些人一出生身体很好、很活泼,胃口特别好,很好养,前世修得好。有些人一出生就很不好带,常常吵,常常挨爸爸、妈妈打,一哭就被打,恶性循环。还有一种是超越这两个的,那就是佛菩萨再来,像净空法师,那就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称他「乘愿再来」。乘愿再来是怎么样呢?时间到了他就会去亲近三宝,像净空法师他离开部队以后,就去找方东美老师,然后又遇到李炳南老师。  你看我们讲堂有一位师姐的女儿,她才七、八岁而已,她就讲她要出家,她也吃素,她还度她爸爸,希望她爸爸出家,跟她爸爸讲说:「我们一起出家好不好?」还度她爸爸吃素。很显然地,她前世绝对是出家人再来的。不然也是阿弥陀佛那边派下来的。不然她这么小,怎么不会想要去玩?她怎么不会去想那个日本卡通「哈啰 Kitty」呢?她想阿弥陀佛,前世佛国来的嘛!她这个叫什么?叫「净业」的种子。  所以这三个让你挑,你要挑那一个?最起码你也要挑「善」的,下辈子不要比这辈子更惨哪!最好是挑「至善」、挑「净业」的,到极乐世界。如果你从佛家的角度来解释,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生、老、病、死是一个过程,就好像春、夏、秋、冬这个过程一样,生命照一般人讲就好像是个旅途,一个轮回,这一站换到下一站,这个国家换到那个国家。  所以,道家说的也是很好,可是和佛家比起来,对于生命的解释稍微不同。有一个东西是长生不死的,就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觉性。我刚刚讲的从佛国来的人,他哪里有生死?他只是换个角色而已,他也许示现男众身,也许示现女众身,也许示现出家人,也许示现在家居士,也许示现将军、国王。他的「觉性」等时间一到,像倓虚老法师一出生学讲话,就是:「吃斋、吃斋」,他要吃素。那你就可以知道他哪里有迷?就像刚才那位小朋友要出家,倓虚老法师说吃斋,不会!  为什么?因为他的「觉性」非常清楚,他的业力非常轻,甚至没有,所以他就没有障碍。那么他来到人间的过程,是一个菩萨愿力的过程,对他来讲只是从那个空间换到这个空间来,那个地方换到这个地方来。他是乘愿再来,这个叫做「菩萨道」,这个叫做「菩提道」。我们要选这一条路,才不会永远在投胎转世,像我们佛经上讲的「头出头没」;就像大海里面的浮木,头有时候浮出来、有时候沉下去,沉下去就是到三恶道,浮出来就是当人。  如果体悟到这个道理,你对生死就不再恐惧,如果你想要多活一点,可以!你要发愿利益众生。你要学袁了凡居士,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里面的俞净意公,或者学窦燕山居士,我们以后会提到他,他本来是短命,他多活了36年(三纪)。你学袁了凡居士,他也多活了,53岁变成74岁,净空法师也延寿了,本来45岁,到现在已经87岁了。但是你要知道,他们发愿能够延寿,不是为了享受,是为众生而存在的。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慧命是要供养众生、要度化众生,这样的延寿就很有意义了。  所以刚刚讲刘安成仙,那八位神仙就变成很老的老人来度他,门人不让他们进去,把他们挡在外面,刘安没有穿鞋子就跑出去,跪下来行礼,请他们传授仙法,他们就传给他道家的《丹经》。后来刘安的儿子刘迁,和郎中雷被习剑(练剑术),结果刘迁被伤到,雷姓的官员担心他爸爸淮南王报复,就跟皇帝讲说他要去打匈奴,武帝没有答应。  后来雷姓的郎中去跟皇帝告密说:刘安要叛变,刘安被告没办法,只好带着家人和这八位仙人到山上去举行祭拜仪式,祭拜完了以后就喝仙人给的汤药,喝了以后刘安就升天了,所谓「白日升天」就飞上去,他的妻子也跟着飞上去,小孩也跟着飞上去。最有趣的是,他跟他的亲人三百多个人全部升上去,他们带去的鸡犬喝了汤药,也一起升上去。古代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听说这就是从刘安的故事来的,很有趣。& & &【木钻】:木头做的钻,一般钻是钢做的,怎么会是木头做钻呢?我那天特别做实验,到山上拿木头去钻石头,结果只有磨掉上面的灰而已,他磨了四十七年。我们来看这一段经文的白话解说,【紫虚元君】说:「以前有一位傅先生,从小就喜欢修道,进入焦山的石洞里面,一共三年,他遇到【太极真人】,交给他一支木钻,叫他穿一块盘石,很厚的石头,告诉他说:「石头穿透的时候,我来度你」。& & 石头厚度有五尺多,傅先生不停地打钻,总共钻了四十七年,如果各位你念佛四十七年早就成佛了,对不对?等于从年轻念到老,这一段的重点在这里。石头忽然穿透,太极真人果然来度他。【积德累功】这一段,虽然不是叫你去钻石头。但是从这样去推展开来,【人患不为】,只怕你不去做以及半途而废。【自画】就是你画地自限,自己找理由。我们常常讲说:「等我老了再来修行」、「等我有钱再来布施」,这叫【自画】。& &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愿的人一定可以成就,这不是很明显的证据吗?这一段里面,我有几点感想要和各位分享,也给我们一个修行的启示,虽然它是道家的一个故事,但是对于学佛人,或是对一般人、行善的人,这一段都满适合。  它有三个重点,第一个,【积四十七年,石忽穿透】。石头为什么会穿透?他的决心和毅力。第二个,【人患不为,及中途自画耳】,只怕你不去做,还有半途而废。第三个,【有志者事竟成】。好!这三点我就来一一跟各位说明,我们怎么去学这三点?如果你这三点都能做到的话,我相信:各位将来一定可以到「极乐世界」,成为「阿弥陀佛」。  第一个,它是以傅先生钻石头四十七年来比喻【积德累功】。我就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也来学傅先生,躲到内湖的山洞里面,我那天刚好看到一个山洞。因为那边刚好有人抗争,我就从登山步道上去,刚好有一个石洞,旁边还有泉水,很清澈从山洞流出来。我就观想:我来变成傅先生,在这边穿石头,我就拿起石头,用木棒磨看看,四十七年。难道我们现在来学傅先生到石洞去吗?等一下就有人到山洞去找你了!对不对?  老和尚讲:现在的干扰因素非常地多,为什么以前的丛林要建在深山里面?还有你一直要往外面跑,你会待不住。以前承天禅寺的住持传悔法师,广钦老和尚怎么度他,你知道吗?广钦老和尚是完全在「行」、在做,就是我们说的「真干」,他跟传悔法师说:「你就好好把这个承天禅寺盖起来,你就功德无量」,他就不要,就一定要读经书,他就用古代的扁担挑了一担藏经,到四处去寻道,他就是「觅菩提」。他后来往生时写了一本书,就叫《觅菩提》。  去找菩提,菩提在哪里?找!找!找!找到日月潭去了,在玄奘寺住过一段期间,后来又在台湾北部的新竹有个狮头山,那边有一个佛寺,像庙又像佛寺,里面有三个人在修行,一位是传悔法师、一位是道人,还有一位居士,他们三位在那边修行用功。道人和居士有一天跟他讲:「明天晚上我们不能回来睡觉,山上就交给你」。因为整个山上只有他们那一间茅蓬,什么人都没有,所以道人和居士下山,晚上没有回去,传悔法师一个人住在山上,他整个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一会儿山鼠在叫,一会儿树在吹的声音,呯的一声,一个晚上鬼影幢幢一样,他不敢睡觉。后来第二天他挑着那一担藏经,回来找广钦老法师,广钦老法师就说:「你就好好在这边做,你就会成就。」后来果然成就了,传悔法师后来就当了广钦老和尚的接棒人,你看承天禅寺度了很多人在那边念佛。  它意思是什么?修道不在环境,修道不在山多高、地多远,修道在心。俗话不是讲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所以我们现在悟这个道理,应该要用心去体悟:他用四十七年呢!老法师说:「只要三年到五年,你真正干的话,五年就可以成就」,老法师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法,本来说五年,后来又延一次,总共十年,他成就了,成为一代的导师。  我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内典研究班学讲经,一共享七年,我是佛陀教育基金会内典研究班第一届的同学,老师让我多久才能到基金会三楼讲大座呢?我到七年后才能到大座讲经。大座就是可以对大众讲,我讲的过程中老师都在下面听,我的老师是净空老法师的学生,老法师常提到他,就是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创办人简丰文居士。老法师早期有两位弟子,一位是韩馆长,一位男众就是简丰文老师,他就教我修《地藏三经》,我把它导归净土。  我每次讲经他在下面听,我压力很重,每次讲完,他都交待服务台把录下来的卡带给他带回去听,他带回去反复听,第二天写了三张A4的纸,这个那个一大堆缺点。我说:「老师,你不要再说了」,那时候习气很重、受不了,拜托老师不要再说了,人都很爱面子的,几乎是无地自容。人还没到家,老师电话就到了:「你刚刚讲的那个是讲什么啊?你在讲经,不是在讲世间事,怎么可以用世间语言呢?」我说:「老师,是!是!是!」我是被这样教出来的。当官都在指挥别人、指导别人,讲经就要跟着一步一步来。& & 所以老法师说:「讲经你不会讲、你不悟,你就覆讲,依照祖师的话来讲,你就不会犯错」。我现在讲《太上感应篇汇编》,就是乖乖地依祖师、依圣贤的智慧来讲,因为我们还没有开悟。老法师说:「你用五年到十年,你就可以成就了」,锅漏匠也是一样啊!东北刘素云居士用十年听《无量寿经》和念佛,她成就啦!她还是红斑狼疮呢!念到没有红斑狼疮呢!连红斑狼疮都可以变成没有红斑狼疮,那往生有什么困难?到极乐世界有什么困难?& & 癌症连医生都说没有办法,佛有办法,就看你真不真修!坦白讲,癌症也是一种业障;但是反过来讲,它也是老师,你如果很精进用功,将来成就了是不是要感谢癌症?如果你坐奔驰,到处去旅游、环游世界,每天都吃吃喝喝的,等一下这个病、那个病的,哪一天说要走了,怎么这么快?我还没玩够呢!走了!我上一集提到富翁的故事。所以,你修行一定要找到一个解脱的路,「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那是我们要找的路。世间所有的东西都会「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唯独一个东西是不生不灭的,就是你的「自性」、你的「佛性」、极乐世界。  接下来说【人患不为,及中途自画耳】,我们先讲【人患不为】,我引用修无法师的故事。天台宗有一位很有名的老法师-倓虚老法师,《影尘回忆录》的作者。我很喜欢看倓虚老法师这本《影尘回忆录》,也常引用他的故事。很奇怪哦!我过去生一定有跟过他,我在华梵大学菩萨戒复戒的时候,得戒大和尚就是他的学生超尘老法师,他长得像阿弥陀佛一样。  复戒都要「燃香」,燃香是燃手臂,戒子八百多人,华梵大学的校长、董事长是晓云导师,她已经往生了,她是女众,是倓虚老法师收的唯一女众弟子,事实上她已经是大丈夫身。当时在复戒燃香时,我原来是要给二师父燃的,结果我被推推推,推到给倓虚老法师的弟子超尘大和尚燃的,他总共只燃了六个,我是第五个,第六个燃完,他说他头有点痛,就过去敲木鱼,敲两下就走了。排后面的都说:「ㄚˊ!大和尚不燃了」。& & 所以我一直感觉我过去生有听过倓虚老法师讲经,他在东北盖了一座很有名的极乐寺,有莲友跟我讲:「什么时候我们也到东北去参访极乐寺?」落成以后,老法师就要办一个盛会,戒会传戒,请谁来主持呢?请也是天台宗的祖师谛闲老法师来主持,当家的是定西法师。要传戒时来了一位修无法师,他首先跟老法师说他要担任护戒,就是人家在受戒,你在旁边当义工,护戒负责什么呢?他说他要负责照顾生病的戒子。结果他讲完就去跟谛闲老法师告假,说:「我要走了」,定西法师就沉不住气了:「你不是发心要当义工护戒吗?」因为传戒时间很长,他来了有两个月了,「怎么才两个月你就要走了」?  他就很平心静气的跟谛闲老法师和定西法师说:「我不是要去别的地方,我是要去极乐世界」,老法师和定西法师都说:「ㄚˊ!你要去极乐世界?」他说:「是啊!请你慈悲,给我一、二百斤的柴火准备火化用」,定西法师就问他:「请问修无师,要几天呢?」他等于是预知时至、先预告啊!所以我刚刚讲说「觉性」决定是不生不灭,哪里有生死呢?他可以用预告的呢!哪一件事可以先预告的?他有本事、有功夫啊!  他就跟定西法师讲说:「十天」,然后他又跟老法师说:「请老法师慈悲,到时候派几位师父和居士助念」。好!他讲十天,今天讲完,明天又去找老法师说:「老法师,我今天就要走了」,等于提早九天,真的是在表演、游戏人间。如果他讲十天,十天到了他走,这也是很不错啦!他讲完又宣布要提早九天,今天就要走了。大家都很惊讶,就开始给他助念。几位给他助念的师父就说:「修无师啊!大家往生都要讲偈语、法语,你就说几句偈语给我们听好不好?」  我讲过,这位修无师是个泥水匠,他是泥水匠出身的,我们台湾话叫水泥工,你盖房子一定要泥水匠,他没有读书呢!他也不懂得经论呢!他可以修到预知时至。他没有读书,怎么可以修到预知时至呢?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过一句话,解脱和禅定是本具的,也就是说你开智慧了,你自然得到解脱。  我们「五分法身香」,不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吗?什么叫「解脱知见香」?就是你证得解脱了,你还不能执着说:我已经解脱了,这个你还不能执着。如果你还有执着,那你还有「法执」,你还要把那一点点的执着放下来,连解脱的知见都没有,究竟解脱。  你不是教我们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发慧吗?」那是方便说、那是次第,因为你没有办法悟,就教你从这个次第上「因戒得定、因定发慧」。六祖大师一开始他挑柴到饭店去,一听到他人读《金刚经》,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顿脱,他悟了。他不是等到读那个经才悟的,他不认识字,他是相应欸!所以你有没有办法?什么叫相应?就是你的心有没有办法做到?那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去解释的。所以禅宗里面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办法讲,所以一般人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我以前不是讲:「久修百千劫,悟在剎那间」,六祖大师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证得了、悟了,然后他去求法时,去见他师父(五祖弘忍),他跟他师父讲:「我是来作佛的」,后来他师父觉得他根性太利了,派他到大寮(厨房)去舂米,所以才绑石头在腰,舂得比较好一点,一共舂了八个月。& & 那五祖弘忍大师要传衣钵,叫他的弟子写偈语,你有悟就写得出来,你没有悟,就像刚才讲你学傅先生躲在山洞47年,你还是写不出来。神秀大师他也是菩萨表演,他写一个偈语,一共在他师父寮房前走13次,不敢写上去。如果你自性的东西,你知道它是自性流出来的,不用走13次,1次就写出来了,直截了当的。& & 他(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师父一看,没入门。但是他师父又不好意思说,那神秀大师他是首座和尚啊!也要给他鼓励鼓励啊!他就跟弟子讲:「拿香祝拜,可以得到福报」,是没有错啊!如果你照这样修,你至少得人天福报。虽然他不能往生极乐,因为他没有开悟,他说没入门就是没开悟。小沙弥就在晃啊晃啊,就开始在那边诵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六祖大师说:「这个没开悟,没见本性」,他也是这样说。  后来六祖大师就跟旁边有个居士叫张别驾,别驾是官名,叫张日用,他说:「我也想写偈啊」,因为他不认识字嘛!那个张日用跟他说:「你是獦獠也可写偈,真是人间稀有」,六祖大师他就跟小沙弥及张别驾和蔼可亲地讲,开悟了就是这个态度啊!他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你不要瞧不起刚学法的人,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上上人就根基很利的啦!「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后来他就写偈语。  写偈语以后,他师父知道这个已经开悟了,后来就传他衣钵,以《金刚经》跟他应证,袈裟遮围。六祖大师就跟他师父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什么叫做最大福田?你心里没有烦恼,就是最大福田。「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所以他就跟他师父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是讲它的「体」,「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什么叫「能生万法」?「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能嗅,在舌能尝,在手能抓,在脚能走」,产生六根的无量妙用,那就是「能生万法」。  他开悟就这五条,这个就是什么?以我们佛家来讲的话,如果你能够像六祖大师这个功夫,你就是把石头打穿了。我刚刚讲说你躲在内湖山洞里,去钻石头钻47年,如果你做不到这个功夫,那你石头没有穿啊!各位这样明白吗?&&  所以修无法师,他就有这个本事,他后来要人家给他助念,那些居士跟出家人就说:「那你要讲个偈语啊!」因为他讲,他不认识字嘛!那个修无师他说他不识字,他是个泥水匠,他说:「我是一个苦恼众生啊!我只能讲一偈,跟你们勉励勉励:『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个「能说不能行」,行什么呢?行就是要真干。所以修无师讲说:「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所以各位,什么叫真智慧?六祖大师刚刚讲的那个偈语就是真智慧。如果各位你们念佛真的念到能写偈语,那我给你顶礼三拜,你写的偈语要像六祖大师这样,为什么?表示你开悟啊!你有办法写出像六祖大师这样的偈语,表示你开悟啦!那表示你不是普通人。所以各位,这些智能跟文字无关,所以真正就是要去悟啊!  &那我们现在没办法悟,我们要学什么?学修无师啊!他是个泥水匠,你也学他,学到预知时至、往生极乐,从那边再开始修上去,一样,跟六祖大师一样,六祖大师是佛嘛!这是第一个,「人患不为」。所以各位,我们就学修无法师这样,老老实实地,人家真的有本事,而且预知时至,也没有病苦,还活着跟人家预告说要走了,还是一位大和尚为他见证,谛闲老法师。  &谛闲老法师真了不起,见过两个,一位锅漏匠,他的同学出家,站着往生三天,一位就是修无法师,很了不起,两位都是「念佛法门」哦!六祖大师代表上上根人,上根利智成佛,这两位锅漏匠、修无法师,没有读书,代表下下人,「下下人也有上上智」是这个意思啊!  第二个,学佛路上【积德累功】,不是一直教你光做善事,到最后你一定要归心净土,也就是说你要悟,那么为什么会【中途自画】呢?为什么会画地自限?为什么会半途而废?很简单,有几个问题,第一个,病苦折磨,也就是所谓的业障现前,一般人都是说:「哎呀!我有道考啊!我有魔考啊!」我也有病苦考验过啊!第一个病苦。  &那么第二个,事业失败,以前SARS来的时候,三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有两个是办厂的,我就问他们说:「最近修得怎么样啊?」「哎呀!不要修了!」我说:「为什么不要修啦?」「我工厂都倒掉啦,我念佛修到工厂都倒掉了,我还修什么?阿弥陀佛没有保佑我」,这样讲,我当场儍眼,阿弥陀佛保佑你赚钱吗?他不是教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吗?你怎么增长你的贪欲呢?所以智慧没有开就是这样,事业挫折。  &我这辈子干公务人员,一共被贬官两次,第一次上次讲过,我跑去受戒,就是1994年,我因为被贬官而去受五戒、菩萨戒。那么第二次被贬官,就是最近的事,2006年,距离现在也不过六年多而已,我第二次被贬官,是明升暗降,讲坦白话,是真的被冤枉,但我也不去争、我也不去辩,这里是讲经,我就不便说。  那明升暗降那天,又巧不巧代表我长官去开会,全场两排座位,统统是升官,欢欢喜喜,大家满脸笑容,唯有我一个人徒伤悲,在那边如坐针毡,坐不住想要起来,想要找个理由离开,又不能走,偏偏又长官不在叫我代理,那种难过跟煎熬,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啊!我才知道我有多爱面子啊!阿弥陀佛跟地藏菩萨,就把我这个爱面子打破,死爱面子,中国人爱面子,修行最怕爱面子,爱面子就是「我执」。&&  跟各位讲,我的「我执」也很重啊!那次给我折磨,到后来我七天就熬过去了。后来我们的长官科长,就跟我讲,他是我学弟,他跟我说:「学长、学长,你很厉害,你怎么七天就熬过去了?前阵子那个少年队长被贬,贬到这个位子,后来就写报告退休了,而且还差点得忧郁症啊!你怎么没忧郁症?」我说:「学佛还得忧郁症,那我对不起阿弥陀佛」,前阵子接我位置的是队长下来的,我是主任下来的,他是队长下来的,听说他就是郁郁寡欢,到现在还是郁郁寡欢,怨!我们就是带着怨气来,又带着怨气离开人间,没有必要啊!  &所以,这个病苦折磨,我深深能够体会,我妈妈往生的时候,因为我助念得非常辛苦,两天两夜都没睡觉,我儿子跟我讲:「爸爸,这个时代,实在找不到像你这种儿子」,我跟我儿子讲:「没有啦!我尽我的本份」,你看儿子亲自说,这就是老和尚所讲的「身教」,要言教、要意教,意就是你的心啊!我妈妈去火化时,我就求佛:让我妈妈能往生顺利,留一口气回家嘛!阿弥陀佛也没有让我失望,是真的我妈从医院留一口气,从医院回家,这过程因为太长了,在我编的《圆满临终关怀》里面有提到,改天有机会再介绍:我妈妈往生的故事。  &那我妈火化的时候,就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烧出一个类似观世音菩萨打坐的那个样子,有点像穿海青的形状出来,但我不敢讲说那是舍利,因为我妈妈没那个德行啊!但是就是像观世音菩萨。后来有拍照起来,每一个人看过都说:「好像观世音菩萨」,我就把他放在《圆满临终关怀》里面。葬仪社就拿过来说:「哎呀!黄警官,恭喜啊!你妈妈烧出一个观音啊!」好!那我就放在(手)这地方,哎呀!这真是观音啊!现在就把它供养在妙音佛堂。  &后来,各位不要误会,这是巧合,两个礼拜后,我这两只手开始痒,痒得不得了,怎么痒呢?要用刮痧板去抓,抓得它变成水泡,水泡就变成…噗!就起一个水泡,要用针去把它扎破,让它的汁流出来,整个手都是,这个缝里面都是,痛苦得不得了。& & 我那个时候(2003年),我已经学佛学很久了,也做了很多布施啊!那时候凭良心讲,心里就是有一点点…,但是没有慌掉,就是有一点想说:怎么会这样啊?所以业力不可思议,但是愿力也不可思议,圣力也不可思议。我没有怨任何人,那时候所有台北市看皮肤科比较有名的都看过,都看不好,也做过化验,到台大去做化验,也不晓得什么原因,他以为是什么感染菌。我那时候以为:会不会是妈妈西药吃太多,那西药有毒素,毒素以后变成骨头火化成这样,也不是,是我的业力。& & 那为什么这业力会浮现出来呢?我跟各位讲,真的在我父亲或是我母亲往生,我坦白讲,我不敢说我百分之百尽孝,但是我真的做到一个儿子的责任,我尽孝尽到极致。每个礼拜、每个七,都自己为妈妈在家里做「佛一」一起共修,然后七个七做完以后,做一堂「三时系念」,诵《地藏经》很多就不用说了,《无量寿经》也诵,所以这个「孝」等于消我的业力。& & 那么消我的业力,它必定要浮出来,就是说比如我们得了感冒,感冒一定要发作,自然感冒就会好,这个病毒就会出来,这个意思是这样。所以有些人会吓得不得了,有些是业障在消的现象,有些是业障在受报的现象。你不要一听到生病就吓坏,有些是给你考试,也是给你考验,看你的道心退不退。&&& & 结果那时候果清律师(现在定弘法师的戒和尚),在北斋传五戒、菩萨戒,我还带了将近七、八十人的香积团队去那边,从买菜、切菜、炒菜、洗菜,包便当、配便当,供斋堂、行堂,交给行堂供早斋跟午斋,七、八百个戒子要吃。到晚上时我受不了,我要回家,回家才有办法擦药、刮痧,不然会一直痒啊!我讲这个时,下面同学怎么知道老师手在痒,老师修行功夫怎么这么差?怎么会业障现前?  &结果我在那戒场,会宗法师跟我讲,他是懂中医的,他说:「黄居士我跟你讲,你回家后,用一锅热水倒米酒下去,把它滚烫以后,你那个手就下去像练铁砂掌一样」,我跟你讲,烫了还是一样,烫得了皮肤,烫不了业力,还是一样没办法好。总共熬多久你知道吗?我熬了七年。时间到我就做了个梦,我就知道快好了,我就到基隆署立医院,那个院长我认识,他说:「哎呀!这个简单,我找个皮肤科主任给你看」,一看把个药回来,一帖就好了。业障要是消了,吃什么药都会好,业障要是不消,吃什么药都没有用。&& & 台湾有句话,很有意思啊!「真药医假病」,对不对?假病是比如感冒、肚子痛,你就吃点药,就会好,对不对?真药医假病,那「真病没药医」,只有一帖药,「因果」,还有「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阿弥陀佛。&& & 以我这个病痛三年,还有我个人贬官的一个经验,来跟各位分享,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退转道心。这就是我在菩提道上、菩萨道上的考试,如果我考试通过了,那对我来讲是【积德累功】。如果在考试的过程里,我怨天尤人的话,我考试没有及格,我不但没有积到德,也没有累到功,反而造了业。所以我们讲说,业障来受报的时候,你没有埋怨,业障消一半。如果你有埋怨,还再加利息,业障再加重。如果你要逃避的话,下世再加更重。所以,【中途自画】就是退转。我再讲第二个故事,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取经的玄奘大师,他的师父就是戒贤论师。戒贤论师是当时全印度最有名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我们一般叫做那烂陀大学的寺主,也就是住持。他几岁?一百零六岁。他对经书非常地通达,人家不敢称他的名字,称他叫「正法藏」。就像佛陀在灵山拈花,迦叶破颜微笑。佛陀就讲一句话:「吾有正法眼藏,付嘱于汝」。正法眼藏是什么?正法眼藏就是智慧宝藏。你看戒贤论师,人家称他「正法藏」,你就知道他的德行有多高、道行有多高。结果他有一个病,患了风湿病,每一次发作的时候,手脚会抽筋。然后四肢,两手两脚的关节,就像火在烧、刀在刺的痛苦。拖延了二十年,一百零六岁,等于八十六岁起这样折磨了二十年。折磨到戒贤论师受不了,他怎么样你知道吗?他想断食取灭。什么叫断食取灭?不吃饭想要自杀,叫断食取灭,他想要灭度。那么那天晚上,他做一个梦,梦见三位仪表非常庄严的菩萨,来跟他托梦。一位是金色人,全身发金光,一位是琉璃光,一位是银色光。金色光那位先跟他讲话,他说:「你是一位讲经者,你应该要好好地把经讲好,因为你过去生当过国王,恼害很多众生」,就是杀生嘛!因为国王要吃东西,很多人去杀生给国王吃啊!杀这些动物啊!「你恼害太多众生,所以今生就要还这个业报。」他说:「如果你好好地把讲经说法说好,业障忏悔,你这个病就会好。」然后他说:「我只听佛陀说:『身为苦本』,从来没听过要绝食取灭,佛陀没有这样教的。」讲完以后,再跟他介绍,琉璃光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然后再跟他介绍银色光人,弥勒菩萨。最后再跟他讲一句话,他说:「你再等三年,大唐(中国)有一位来印度学法取经的玄奘法师即将到达,到你那烂陀大学。你就收他为弟子,把法传给他,你的功德就圆满。」后来三年以后,玄奘大师真的来了,他的师父就是戒贤论师。戒贤论师梦醒了以后,那几年真的,病苦是比较减轻,而且也比较不会那么痛。这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戒贤论师,一百零六岁,被称为「正法藏」,这么一位印度最有名的,那烂陀大学的首座教授,他都难逃业障病苦,差一点要绝食取灭。三位大菩萨来度他,文殊师利菩萨跟他开示,他马上忏悔心起,他的病苦再忍耐三年,变成功德圆满,业障全部消除,他最后才能把【积德累功】圆满。那么第二个例子,我特别举道证法师,我曾经提过好多次。她还没有出家以前,是荣总肿瘤科(也就是癌症)的医生,她安慰了很多病人。我最喜欢听她讲,道证法师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她说她每次在荣总看很多癌症病人。荣总那个走廊画着十三匹马,那十三匹马原野的风光很漂亮,马在草上奔驰。然后,每次癌症病人一进来的时候,她叫郭惠珍医师,在还没有出家以前叫郭惠珍医师,郭医师,她就问病人:「你刚才走过来,你有没有看到走廊上有没有十三匹马?」台语讲:「你讲啥?你讲啥?(台语-你讲什么?你讲什么?)大陆的莲友,都叫我不要讲台语,可是讲到这个地方,不用台语表达好像怪怪的。你讲什么?你讲什么?那些病人慌张到,经过那个地方,没有看到那十三匹马。一百位病人中,只有一位病人说有看到十三匹马,那一个人比较想得开,其他九十九位统统没看到。所以你看,病苦会把一个人打倒,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忏悔,必须要改过,必须要【积德累功】,必须要存够福德资粮,就像戒贤论师一样。道证法师(郭医师),说她在巡病房的时候,癌症病房,每一个人都会在那边唉唉叫,叫:「阿母啊,阿母啊」,用台湾话叫阿母、阿母,阿母就是叫妈妈。没有一个人叫「阿弥陀佛」,一个「阿」都叫不出来,「阿母」却叫得出来。所以,她后来在佛诞日剃度出家,她在一九八七年剃度出家,在二○○三年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圆寂。她念到「阿弥陀」的那个「阿弥」,「陀」没有念出来就往生了。她是癌症,这段期间她讲经、她写书、她说法、她画佛、她拜佛,她没有被病苦击倒。病苦变成她的老师,病苦变成她【积德累功】的资粮。那到底谁要感恩谁?你要感恩病苦。所以,【积德累功】,各位一定要记得,不是顺境才叫【积德累功】,逆境、困境、病苦,你都不要错过【积德累功】的机会,那么你业障才有办法消。第三个例子,是台湾的第一位枢机主教单国玺先生。他在七十二岁时罹患摄护腺炎二期,二○○六年八月,又发现罹患了肺腺癌,而且是「非常小细胞的肺腺癌」。他在往生前,写了一本书,叫《生命告别之旅》。单国玺先生,在台湾每一个人都非常尊敬他,他是天主教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枢机主教,关怀病苦、关怀穷人。他也跟我们佛教的几位法师,常常在做一些生命的对谈,让大家鼓起生命的信心和勇气。我最佩服他一点的就是,他要往生前有两个故事,让我们听了非常感动,他就是菩萨示现。第一个,他在布道的时候,他站在讲台上讲经,讲完以后快下来的时候,他尿失禁,尿到满地都是尿。当时整个非常尴尬,他非常地难为情,当时大家都看到他尿在现场。他说天主跟他开个大玩笑,怎么这个场合让他尿失禁呢?要是我们,那我们会说:「阿弥陀佛怎么没保佑我们呢?」就像我当时手在痒的时候,我是没有埋怨,只是当时觉得奇怪:怎么会这样呢?那么他往生前,第二个最大的打击还没有出现哦!最后第二个打击来的时候,那是上帝的美意,最后的考试。因为他行动不方便,旁边请了一位男看护,男众的。他要上厕所、上大号,那就快到剩几步路的时候,大便掉下来了,那这更难堪了。我们人那个粪便、尿被人看到,那很尴尬。结果,那个男看护,大概是一时心急,当场就讲话比较大声,跟他说:「你怎么走那两步,都没有办法啦?」这样责备他。他算是有定功,他静静地一直看着那位男看护,讲不出他的无奈和痛苦。他当时在书里面写说:「堂堂一位台湾区的枢机主教,被男看护这样讲,情何以堪?」最后他忏悔,他忏悔的时候,他说:「这是上帝让他这棵枯树上面的最后黄叶,把它全部扫干净。」各位懂这个意思吗?就是把「我执」最后破掉。所以,他当时在得癌症的时候,去向上帝祈祷,去向天主祈祷。他讲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会是我?我没有抽烟,也没有喝酒,为什么会是我?」然后他进去祈祷室,祈祷大概一段期间,出来以后说:「那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癌症肿瘤一定要别人呢?」你看,转烦恼为菩提,不简单!当下秽土变净土、娑婆变极乐。虽然他是天主教,应该是到天国。他是非常慈悲的一位长者,他这个病苦,这个尿失禁,这个粪便掉下来,最后他【积德累功】的最后圆满,我们所谓的临门一脚,圆满!那当然接下来是大家赞叹,掌声如雷。所以,我们应该向这几位长者看齐,向道证法师看齐,向单国玺主教看齐,向戒贤论师看齐。不单是顺境,逆境也应当要如此。那么接下来,我就跟各位介绍一位,我们这一段里面的【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我就举一位,在台湾大家都知道,创世基金会的董事长曹庆先生。大家以为他很有办法,其实他是一位,可以讲说他是出身非常简单的人物。他是台湾糖业公司的一位小公务人员退休的,他对这个病苦有一个愿力。当时他退休的时候,他跑去问政府官员:「台湾有没有设立植物人赡养中心的计划和医院?」政府机关跟他讲:「政府有计划,没有时间表。」那他就没办法啦!因为他一直想去关怀,因为植物人是最可怜的,他完全没有表达的意志,他完全是躺在床铺,每天在床铺上度日如年。不要说他生病很痛苦,照顾的人都非常辛苦。家里有个植物人,那就像《地藏经》里面讲的,就像挑个重担,走在烂泥巴里面,越陷越深。曹庆老先生不简单,他就去全台湾走透透,没有告诉他太太和两个女儿,他就背个小背包,到全台湾走透透。台湾总共有三百六十九个乡镇,他全部都走遍了,问人家说:「你要不要支持植物人赡养中心?你要不要帮忙植物人?」大家都把他当成神经病、疯子、骗子,他被人家这样讲。然后他走完以后,虽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支持。但是他募到什么?他募到七百个同情点,各位听到同情点?同情他啦!。然后到一九八六年,一九八六年就是二十七年前,他拿了他十七万元的唯一退休金,创办了创世基金会,还有台湾第一家植物人医院。他的植物人医院真的很了不起,我去参观过,在新店这边。因为我送尿布过去,还有一些应用的用品,因为我带一个放生会,我想病人应该也要关心。有一次我去那里参观的时候,我就看到一个植物人病人,是因为劳工伤害,就是在工厂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变成重伤害,到医院去就变成植物人了。但是他比一般稍微好一点点,表达能力要稍微好一点点。我就在旁边轻轻地跟他讲说:「你这边好好养病,听医生的话,病好我们就回家,好不好?」糟糕了,不能讲回家,他就当场哭了:「我要回家啦!我要回家啦!」听了我心里很难过。后来护士就跟我讲:「到植物人病房,不能讲回家」,你看,他们晓得要回家。灵性,每一个人都有觉性,可是他业障、障碍障住了。曹庆老先生,他就靠着发票,大家捐发票给他,还有一百元丶两百元捐给他,感动了百万人去支持他。他在全台湾三百六十九个乡镇,建立了三百六十九个爱心天使站,也就是三百六十九个地方,都有人来支持他的点。然后他在二十三个县市,台湾总共也才二十三个县市,盖了植物人赡养院。总共被他照顾过的人有多少人?总共有一千个植物人病人。了不起啊!一个退休的小公务人员呢!你说,积功累德、行功立德,要很多钱吗?要心啊!要发心,要发愿啊!他这一辈子就成就了。老法师也是这一辈子成就,曹庆老先生也是这一辈子成就,难道我们要空过吗?我们难道要生命空白吗?我们难道连一点点成就,都不愿去祈求吗?所以,我觉得是说,我举的这几个故事,【积德累功】是真的很重要。当然中间会有障碍、会有挫折、会有考验、会有业障,但是你就把它当老师,带着一个谦卑的心、恭敬的心,来忏悔改过。绝对可以雨过天晴、苦尽甘来。所以这个地方,我讲这几位长者的故事,带给各位一个省思。本文傅先生用四十七年把石头穿破,而且还是用木头,不是用钢钻。创世基金会曹庆老先生,用二十七年做到了,他也是把石头穿破了。所以,只怕不去做,光在那边说或是半途而废,「画地自限」。曹庆老先生被人当成疯子,骗子,他都不以为意,继续走下去。所以我说,曹庆老先生是台湾的唐吉诃德,但是他做到了,他成为植物人的希望。那么接下来,第四大点我再跟各位讲,我们学佛人、我们念佛人,我们怎么样可以来【积德累功】呢?前面刚才讲几个故事,现在我们就来看黄念祖老居士的《无量寿经大经解》。里面提到的《积功累德》第八品:【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依真谛门,植众德本】。那么经文里面,「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是表示说无量的极长时间,那么这时间这么长,「故其时间,无法称说,不可计量。以表修行久远。『行』者,身口意之造作。『德行』者,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这个地方我跟各位解释一下,佛陀和阿弥陀佛以及诸佛菩萨,他们都用无量劫的时间在【积德累功】。所以佛菩萨到人间来,他不像我们一般人来这边享受福报,佛菩萨有福德不受福德,他纯粹是为众生服务,所以,佛菩萨即相离相、无住生心,他在帮助众生的过程里面,事实上,就是【积德累功】。所以说:「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以,为什么阿弥陀佛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因地是这样来的。这就表示菩提道上跟菩萨道,它时间之久远,是没有办法计量的。那么「德行」的「行」呢?你的身口意的行为清不清净,跟你的德行有关。「德行」就是说,你透过六度万行,还有身口意三业的清净,成就这个「德行」。所以《大经解》里面解释:「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什么意思?你所成的一切善法,能够无相布施,能够无住而生心,即相离相,三轮体空。那么所行的一切善就变成「德」。那么这个「德」,就成就你的无上菩提道,无上菩提就是「道」,那就是「行」,那德行就出来了。所以「德行」指什么?德行就是功德,那「功德」是什么?功德就是我刚才讲的「无贪、无瞋、无痴,戒、定、慧三无漏学」,成就了,那就是「具足功德之行」。「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面五度,老法师讲修「福」,成就后面的「慧」,福慧双修。所以,在经文里面的「《会疏》:『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德谓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积植。』积者积累,如点滴所聚。植者培植,似育苗成林。经时久远,不可计称,故云无量劫也。」这个地方我跟各位解释一下,「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刚刚已经解释过,「行」就是我们身口意的行为,三业是身口意所作的。那么「德」是福德,是「行之所感」,三业清净,自然感召德,那叫「福德」,你所作的善,就变成福德,最后成就功德。那么功德要怎么样成就呢?它「非朝夕所得」,所以要怎么样?要不断不断去累积,叫「积植」。那什么叫「积累」呢?那像一滴一滴水这样「点滴成河」。你用桶去接雨水,一滴一滴这样去滴,滴到后来,你不能说等雨天来了。就像我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不像现在的人这么幸福,我记得以前小时候,我们是在外面,我们是住茅屋呢!茅屋就是雨水会滴下来对不对?我们就拿水桶去那边滴,滴完以后水桶再提进去。我的印象都很深刻,妈妈用那个水来洗菜、煮菜,还有洗东西,它沈淀以后上面就比较清。「滴水成河,粒米成箩」,一粒米、一粒米,这样给它积,积到后来,积到一箩米出来。「粒米成箩,滴水成河」,功德是这样。那么什么叫做「植」呢?「积植」,「积」是积累,「植」就是你的功德就像一棵树一样。这棵菩提树,把一棵菩提芽种在土里面,开始给它浇水,阳光、空气,菩提芽慢慢长大以后,那一棵菩提树就长出来了。所以,就叫做「育苗成林」,就像一株苗抚育长大一样,功德也是这样。那么接下来,《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什么叫「谛」?「谛」是「真实不虚之义」,真理;「世间与出世间之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智度论三十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依真谛门』者,依第一义谛为门也」。「《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门』,即无四相也。『植众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这一段讲得非常好,真的非常好。佛陀教我们怎么样?要「依真谛门」,就是我们要依「第一义谛」,什么叫「第一义谛」呢?「第一义谛」就是教你明心见性、往生极乐,教你见性成佛,见到自性的功德,就像六祖大师一样。所以,它这边特别解释说:「『谛』者,真实不虚」,我们的「觉性」真实不虚。为什么叫「真实不虚」?表示一真法界,真实功德,老和尚讲的「三个真实」嘛!它是什么?它是火不能烧、水不能淹。我们这个「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也是这个「觉性」,在凡也是这个「觉性」。所以我们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是「觉性」迷了以后,带着阿赖耶识,变成业力,然后来到人世间受报,变成业报身。等到业报受尽了,你转恶为善,返迷为悟,转凡成圣,你变成佛,烦恼变菩提。所以这个地方讲说,世间法跟出世间法的道理,都是从你自心变现出来的。老和尚常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讲这个「世间与出世间之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我们现在是因为心迷了,所以我们变成业识、阿赖耶识,所以《智度论》里面讲说:「佛法讲两个道理,一个是世间的道理(世谛),第二个,第一义谛」。&因为菩萨要教化众生,必须要跟众生和光同尘,所以说众生听得懂的语言,用众生所懂的话来讲。所以「为世谛故,说有众生」。这是随众生的分别而分别,但是菩萨了无分别。所以说在世间讲,他跟你讲有生老病死、有成住坏空、有众生、有佛、有声闻、有罗汉、有天人,跟你讲这些「有众生」,「为世谛故」。&但是,「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老和尚常讲,《大乘经》里面讲,佛陀在《法华经》里面讲:「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二乘」是:大乘、小乘,「三乘」是: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佛陀在《法华经》里面讲:「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统统是我方便说,唯有一佛乘,成佛」,就是老和尚常讲的「一真法界」。所以老和尚讲:「如果你站在究竟佛的角度,九法界也是幻化」,这老法师说的。&只有「一真法界」才是究竟真实成佛,那跟《大乘经》上佛陀讲的:「三乘是方便权巧」一样的道理。所以众生返迷归悟成佛了,我们一般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还有众生吗?没有众生。所以,九法界导归极乐,住「一真法界」,那就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所以「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老法师常讲:「《大般若经》里面三个道理:『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是在讲这个意思。& & 所以,《金刚经》里面讲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离开这「四相」修一切善法,这就是「依真谛」。那么,你如果「无四相」去行一切「功德」,那叫做「植众德本」,你去修一切善法,本着这个原则。各位如果你了解《金刚经》这段的意思,你用「无四相」去行一切善法,那么每一件事情、每一件善法,都是【积德累功】。& & 各位这样明白吗?你要怎么去【积德累功】?你要从这个心地,从心起心动念的时候,因为我们现在还会起心动念,菩萨是不起心、不动念的。但是刚开始你要学习菩萨的「没有四相」的布施,最后你就会跟「性德」相应。& & 接下来,「『植』者,种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大觉之根本者,称为德本。又万德之根本称为德本。依是义故,阿弥陀佛名号,体具万德,名召万德,故曰德本。如《教行信证六》云:『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那么这段文,简单跟各位讲「植众德本」,到最后做个总结:你种植、培植「德」的一切善,它的「根本」是什么呢?「万行功德」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佛果大觉之根本」,就是你的「觉性」。& & 「佛果大觉」就是你的「觉性」,你所有行一切善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为了这个「德本」,这个德本就是你的自性功德,你的「佛果大觉的根本」,那才是你真正的大根大本。你行善的目的是要什么?你要求福报吗?不行!那是有漏善,你要学佛陀这个教诲,真正行一切善的目的,「诸善万行之功德」,就是要为了成就这个「佛果大觉」。& & 那么,阿弥陀佛「体具万德」,我们讲无量光、无量寿。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体具万德」,它的本体俱足万德功能。那么,「名召万德,故曰德本」。所以《教行信证六》里面讲,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称起,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一称起,它就把你的「觉性」叫出来,把你「觉性」叫起来、叫醒,就是把你的「佛果大觉」叫起来,所以它说「至德成满」。你如何练到「功夫成片」?然后到「事一心不乱」,练到「理一心不乱」,你就是「至德成满」,什么叫「理一心不乱」?那就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无住生心」、「三轮体空」,那就是「至德成满」。& & 那么,这句阿弥陀佛可以「众祸皆转」,你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切灾殃化为尘,众祸就远离。因为佛号让你提起这个「觉性」,这个悟性、这个觉性就起来,所以,「十方三世德号之本」,也是十方三世德号之根本,「故曰德本」。那么以上,我就把这个【人患不为,及中途自画耳,有志者事竟成】,把它分成三个重点,最后我导归到《无量寿经》里面去。&那么我们来看接下来这一段,【宋镇江太守葛繁。每日行数善事。四十年不废。人请问之。繁曰。吾无他。惟日行一二利人事。因指座间踏子曰。如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我为正之。人渴与之杯水。皆利之事也。自卿相至于乞丐。皆可行之。惟行之悠久。乃有利益耳】。&那么这一段是讲:宋朝一位【镇江】的【太守葛繁】的故事,他的故事,事实上让人非常赞叹!这一段因为比较简单,我们用白话先解释一下,这个「镇江」是在今天的江苏,镇江、丹阳跟金坛三市。那么【踏子】就是古代的人,要踏上去床铺上面有一个踏板,那叫「踏子」;那个「踏子」如果你没有摆好,或者到旁边去会绊倒(人),所以就会【蹙人】,「蹙人」就是逼迫的意思。&这个白话我讲一下:宋朝江苏镇江太守葛繁,每天都做几件善事,四十年来不会停止。有人请问他,葛繁说:「我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每天做一两件有利于人的事情而已」。因而指着座位间的踏板说:「就像这个东西,如果放得不正(就是那个踏子)的话,就会妨碍人家行走,我便随手把它放正。又如有人口渴,我送给他一杯水喝,这些都是有利于人的事情。从公卿、将相到乞丐都可以做。只要持之以恒去做,自然就会有利益」,这一段的意思是这样。&那么葛繁的故事其实很多,在《德育古鉴》里面也有提到这个葛繁的故事 ,《感应篇汇编》也把他编进来在文章里面。有一个故事在《德育古鉴》里面,我稍微提一下葛繁有关的。&《德育古鉴》是清朝康熙时候编的,原来名叫《感应类钞》,后来印光大师的「弘化社」印了几万本。那么,《德育古鉴》里面有一个故事讲:有一位读书人,他到一个商店去,刚好看到一双皮靴,好像是他父亲入殓陪葬的皮靴。他就问店主人说:「这个皮靴是谁的呢?」店主人就跟他讲说:「有一位官人骑马拿来,叫我给他修理,修好马上会来拿」,他因为见这个皮靴很熟悉,他就一直在现场等,后来就有一个官人骑马过来,那是他已经死去的爸爸。& 那是因为他爸爸有「福德」,让他可以见到他儿子,他们还可以在白天见到,真是很难得。一般如果你长辈往生,能够给你入梦就不简单,那入梦我以前讲过,都是用意念沟通,不用讲话你就知道他讲什么,只有些是会来托梦的。第二种是到极乐世界去,一定会来托梦,一定会来告知 。&以前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我们那位共修《地藏经》的陈师兄,他太太往生的时候,因为是癌症死掉,那来托梦的时候,就旁边两个人押着,他太太就满脸愁容。那他就说:「怎么差那么多?我师父往生的时候,旁边两位护法金刚保护他,怎么我太太旁边两个人押着?」他就很难过,因为他也很疼他太太,他就为他太太诵108部《地藏经》,回向给他太太,因为他太太已经癌症往生了嘛!&因为做事业失败,后来往生的时候也蛮令人同情,没有家可以回去,在板桥殡仪馆,我还请法师给她助念、入殓,最后我还送她骨灰坛。那告别式不敢通知亲朋好友,因为生意落魄、生意失败,我还发动莲友去给她庄严那个殡仪馆,最后把她整个人生最后的告别式办完。他后来就发愿诵108部《地藏经》给他太太,他太太就来给他托梦,就穿着海青挂着108颗念珠,旁边已经没有人了,这是托梦。& & 那这位读书人,他的爸爸就没有跟他讲话,上马骑了就走,他就在后面追,他说:「你不是我父亲吗?你怎么没有一句话教我呢?」他爸爸没有下马,就回头跟他讲:「做人要学葛繁」,他儿子不知道葛繁是谁啊!葛繁是谁啊?「镇江太守葛繁」。然后,他爸爸就跟他讲一句话:「我们冥间的冥王设香案礼拜葛繁」,葛繁了不起。& & 葛繁到后来他的事迹在宋朝被编入《净土圣贤录》里面去,他是坐化的。这位读书人就去问葛繁,葛繁就是跟他讲这个道理一样,他说每天做数件善事,四十年不废,跟这里讲的一模一样,然后每天都做一两件利人的事,譬如踏子可以摆正。  我自从看了葛繁的故事以后,我其实也是受他的影响,怎么受他影响呢?因为葛繁讲说:做善事不是有钱的人才可以做,【卿相】跟【乞丐】,「卿相」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达官贵人、高官显要,那么「乞丐」就是指穷人,举手之劳而已嘛!我自从看了葛繁的故事以后,我们办公室旁边有茶水间,茶水间就是去倒开水、洗便当盒、洗水果、切水果、蒸便当的地方。那么,我们这个大楼,我们那一层大概有几十位在使用,那我副分局长照理讲是不用去洗啦!因为会有工友在那边清洁。但是我自从看了葛繁故事之后我受感动,我就说这个葛繁每天都「日行一两件利人的事」,那我每天坐在那里批公文,哪里做善事呢?对不对?搞不好还造业。那我开始进去以后,我去打开水以后,我就开始拿干毛巾,我把两边的流理台(清洁台),我把它清洁干净,再用布把它扭干,把它晾在饮水机上面烘干,让下一位进来的使用者,可以使用到一个干净的流理台。以后你到厕所去,到公共厕所也是这样,把它擦干净,让再进来的下一位,可以使用干净的马桶,道理是一样。你要怎么「修德」?怎么「积功」?这样就可以做了,你走在马路上有石头把它拨开,有铁钉把它拣起来,有人差一点快撞到车,赶快告诉他一下,这也是【积德累功】,每日【日行一二利人之事】。& & 所以,我就是受葛繁的影响,到我们流理台、茶水间,我一天只会进去三次,我就做三次好事,那如果十个人去用,一次十个,乘以十,那今天不就帮助三十个人有一个干净的空间吗?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老祖宗的智慧?就是这个意思。那葛繁的故事,阴间的冥王会礼拜他,因为时间不够用,我下一回再来讲永明延寿大师,他也是这一种德行,冥王跟他礼敬,跟永明延寿大师是一样,(冥王)设香案礼拜。那么最后,今天这个【积德累功】的部份,我就来引用老法师的开示,对于这个【积德累功】,老法师有什么样的一个看法。在还没讲老法师开示以前,我这边稍微再补充一下,我们所谓的「公门好修行」。我以前在大同分局当组长的时候,福建平潭有一位大陆人到台湾来打工,那么打工的时候,因为他是非法劳工被警察逮捕。警察逮捕他,他跑给警察追的时候,他脚断了,因为他腿打钢钉,断了。后来我去查拘留所的时候,我看他受伤不能行动、拿拐杖,我就带他到民生医院去,叫医生重新跟他开刀,再把钢钉重新打新的,然后再送他回去。送他回去的时候,他就跟我讲说:「我这一趟来都没有赚到钱,回去对父母没有办法交待。」我跟家人研究以后,就打几个金子给他送回去平潭,福建平潭,他写一封信给我,他说非常感恩我。我的意思是说:你现在看到一个人受伤,你就马上动一个善念,帮他把钢钉打好,这就是【积德累功】,你要是不管事去查询,走了那也就是走了。所以,「六根」都可以修「福田」,跟人家讲一条路、报一条路,人家问哪里,你那个手指头它就产生福田,你嘴巴赞叹,嘴巴生福田,你帮人家跑腿,两个脚生福田。我引用净空老法师的开示,什么叫「功德」?老法师说:「什么叫『德』?什么叫『功』?为一切众生服务不为自己,叫做『德』,你把这个心落实在你的日常生活,就叫做『功』。」落实在你的待人处事,你不为自己嘛!都为一切众生,你把它用在你的日常生活,那个叫做「功」,你不为自己那是「德」。所以,老法师说:「德不积就不厚,功不累就不大」。他说诸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生生世世做帮助众生的事情,就是「积功累德」。那么佛菩萨为谁积功、为谁积德呢?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才是真正的积大德、累大功。所以我们听到老法师这个开示,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想想自己,问问自己说:「我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我是为众生,还是为自己?」你每天这样告诉自己。如果你每次想到佛菩萨都是为众生,你学佛菩萨的足迹前进,各位,你的执着会越来越少,你的习气会越来越少,你的业障会消得比较快。为自己,只会增长你的贪、瞋、痴、慢、疑;为自己,只会增长自己的自私自利。第二个,老法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不二」,佛菩萨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了解一切世间真相,「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我们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才有妄想、分别、执着,只会顾自己、不会顾大众,以为自己跟大众是两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有我执、我们有法执,因为我们会有贪、瞋、痴、慢、疑。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我们只要一想到自己,那自己跟别人就有距离,自他就有分别 。如果你没有贪、瞋、痴、慢、疑,如果你没有我执,那你就做到禅家讲的「自他不二」,你什么都可以给别人,那从哪里下手?从「布施」下手。我以前没有那个习惯,现在我有。有好东西,我就给大家分享,帮我清洁办公室的那个阿桑每次来(阿桑指清洁妇人),我就给她东西吃,她拿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不敢再拿。我说:「没关系啦!我吃不完,你帮我惜福啦!」我还要感恩她帮我惜福。她说:「你们学佛的人怎么那么好啊!」她是(学)道教的,这是我们学佛菩萨,都给别人。所以要晓得「利他是真正的自利」,自利事实上是自害,只有利他才有办法自利,自利是自害,是六道轮回,为什么呢?自利会造业,凡造业必有受报。所以学佛从《感应篇》学起,是最低标准。《感应篇汇编批注》引证内容非常丰富,这个本子是经过好几代不断的增加,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学习。学佛菩萨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从《感应篇汇编》告诉我们智慧的道理,我们开始学,我们的心像不像菩萨?我们的行为像不像菩萨?常常这样想着,起心动念立刻就知道,我这个念头佛菩萨允许不允许?我这个话该不该说?这个事情该不该做?那么《感应篇汇编》是最低标准,学佛从这个地方开始做起,那么你就有机会在这一生超凡入圣,你往生净土就有把握。那么你的业障才会消,你的智能就会一天一天的增长,那么你这一生功德圆满,(临终)告别人生,你才会无忧无惧、没有罣碍。今天我们【积德累功】就暂时到这边告一个段落,还是没办法讲完,但是这一节是非常重要的,跟前面的【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是一样的,如果稍微讲长一点,我们把它申论得更详细,各位能得到利益。今天如果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太上感应篇学习共修-扎根学习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鱼石的传说伴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