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氢钾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为什么不考虑草酸的电离常数跟草酸根的水解?

有关沉淀平衡的计算,已苦苦思考2小时,实在想不出,还请帮忙(草酸,浓度,电离,电离常数,酸根离子) - 有机|无机化学 - 生物秀
标题: 有关沉淀平衡的计算,已苦苦思考2小时,实在想不出,还请帮忙(草酸,浓度,电离,电离常数,酸根离子)
摘要: 如题网友回复根据草酸的电离常数求出混合后草酸根离子的浓度,然后根据Ksp计算是否生成沉淀。网友回复谁能给个具体算法,不胜感激网友回复 引用内容:谁能给个具体算法,不胜感激 偶来试试看:溶液混合后,假设不发生沉淀反应,则草酸浓度c = 2 4*10^(-2) mol L, c(Mn2+) = c(Zn2+) = 4*10^(-3) mol L首先考虑草酸的电离,对于二元弱酸且Ka1与Ka2差别较大时……
网友回复根据草酸的电离常数求出混合后草酸根离子的浓度,然后根据Ksp计算是否生成沉淀。网友回复谁能给个具体算法,不胜感激网友回复 引用内容:
谁能给个具体算法,不胜感激 偶来试试看:
溶液混合后,假设不发生沉淀反应,
则草酸浓度c = 2.4*10^(-2) mol/L, c(Mn2+) = c(Zn2+) = 4*10^(-3) mol/L
首先考虑草酸的电离,对于二元弱酸且Ka1与Ka2差别较大时,只考虑一级电离,Ka1 = 2/(c - )
将Ka1和c代入上式,计算知 = 3.59*10^(-2) mol/L
那么/c = Ka1*Ka2/(2+Ka1+Ka1*Ka2) = 8.9*10^(-4)
即草酸根在全部草酸中占比非常低,跟常识符合~
那么 = 2.14*10^(-5) mol/L
此时,c(Mn2+)* = c(Zn2+)* = 8.28*10^(-8)
该值高于Ksp(ZnC2O4),小于Ksp(MnC2O4),故而沉淀中只有ZnC2O4, 没有MnC2O4~~
且随着ZnC2O4的生成,溶液中升高,降低,直至满足Ksp(ZnC2O4)为止。同时,随着的降低,更不会生成MnC2O4沉淀~~网友回复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lz看思路就好了~~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1)D(2) H++;+H2OH2CO3+OH-;H2OH++OH-(3)D
(4)②①③ 1.8×10-7 否【解析】试题分析:(1)A.溶液遵循电中性原则,则有c(K+)+c(H+)=c(HC2O4-)+c(OH-)+2c(C2O42-),故A错误;B.草酸氢钾溶液中存在H2C2O4、C2O42-、HC2O4-,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H2C2O4)+c(C2O42-)+c(HC2O4-)=0.1mol/L,故B错误;C.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说明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c(C2O42-)>c(H2C2O4),故C错误;D.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存在H2C2O4、C2O42-、HC2O4-和K+,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K+)=c(H2C2O4)+c(HC2O4-)+c(C2O42-),故D正确。(2)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HCO3?的水解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离子方程式为:H++;+H2OH2CO3+OH-;H2OH++OH-(3)A.由图可知,ROH的pH=13时稀释1000倍,pH变为10,则ROH为强碱,故A正确;B.由图可知,MOH的pH=12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MOH是弱碱,在x点不完全电离,故B正确;C.在X点,pH相同,则c(OH-)相同,由电荷守恒可知,c(M+)=c(R+),故C正确;D.ROH为强碱,稀释前浓度为0.1mol/L,MOH的pH=12时稀释100倍,pH变为11,则说明MOH为弱碱,稀释前MOH的浓度大于0.01mol/L,则稀释前c(ROH)<10c(MOH),故D错误。(4)含有银离子或氯离子的溶液抑制AgCl溶解,氯离子或银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程度越大,氯化镁和硝酸银溶液抑制AgCl溶解,但硝酸银是可溶性盐,所以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最大,则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反应时c(Ag+)=1/2×0.018mol?L-1=0.009mol?L-1、c(Cl-)=1/2×0.02mol?L-1=0.01mol?L-1,令平衡时溶液中Ag+的浓度为xmol/L,则;
Ag+(aq)+Cl-(aq)?AgCl(s)(0.009-x)mol/L
(0.009-x)mol/L反应后溶液中c(Cl-)=0.01mol/L-(0.009-x)mol/L=(0.001+x)mol/L,故x?(0.001+x)=1.8×10-10,由于0.009×0.01=9×10-5>1.8×10-10,故0.001+x≈0.001,解得x≈1.8×10-7;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0.001mol?L-1盐酸,不发生反应时c(Ag+)=1/2×1.8×10-7mol?L-1=9×10-8mol?L-1、c(Cl-)=1/2×[(0.001+1.8×10-7+0.001]mol?L-1≈0.001mol?L-1,而离子浓度积=0.001×9×10-8=0.9×10-10<1.8×10-10,故没有沉淀产生。考点: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比较、沉淀溶解平衡及计算。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天津一中高三化学9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有关物质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D、G是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K为红棕色气体。(1)F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写出其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与足量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反应中生成金属离子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l能与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溶质与Na2CO3不能在溶液中共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I可由某种氢化物催化氧化得到,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漂白粉同F都应密封保存,写出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失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高纯度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 “革命”。它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Si+CO2↑B.步骤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1mol Si,转移4mol电子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D.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通过蒸馏(或分馏)可提纯SiHCl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宁夏银川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A.因为维生素C受热易被氧化,所以有些新鲜蔬菜生吃较好B.因为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C.因为某碱性溶液的焰色呈黄色,所以其溶质为NaOHD.因为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宁夏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石墨烯[如图(a)所示]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如图(b)所示。   (1)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有_________种运动状态。(2)图(a)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3)图(b)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_(填“&”“&”或“=”)图(a)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4)若将图(b)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5)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分子(C60),C60属于________晶体,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宁夏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②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CO32-、SO42-、NH4+③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NO3-、SCN-④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⑤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A.①
D.①④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宁夏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0.1mol·L-1NaHSO4溶液中:c(Na+)+c(H+)=c()+c(OH-)B.中和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3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不相等D.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c()&c(H2CO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天津一中高三化学9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置20g密度为的Ca(NO3)2溶液中含有2gCa(NO3)2,则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41mol·L-1B.要配置浓度为0.25mol·L-1的NaOH溶液480mL,应称量4.8gNaOH在250mL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洗涤、转移、定容C.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浓度偏高D.配置NaOH溶液,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偏低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一诊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类思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从分类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SO2和NO2溶于水都显酸性,因而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B.Na2O和NH3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故均为电解质C.Si和SiO2均属于原子晶体D.Na2O和Na2O2与水反应均会生成强碱,故都是碱性氧化物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知识点梳理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  (1)动态平衡:电离式中用“ ”,如:CH3COOH CH3COO—+H+。  (2)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如在CH3COOH的石蕊溶液中(呈红色)加入固体CH3COONH4,即增大了c(CH3COO—),平衡左移,c( H+)变小,使红色变浅。  (3)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电离平衡发生移动。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投入10mL0.1mol/L盐酸和10mL0.1mol/L醋酸中,实验结果: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快。若锌足量,则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因为当浓度和体积相同时,盐酸是强酸,c(H+)大,所以反应速率快,但二者可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仅仅是后者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不断发生移动。  (4)从导电实验可知,弱电解质少部分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决定了它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保留分子形式。如醋酸和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H3COOH+OH—= CH3COO—+H2O。  (5)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电解质的强弱在一般情况下影响着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导电性强弱是由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很小,但如果浓度较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中和滴定实验步骤是:(1)做好滴定前的准备工作①洗净滴定管;②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③往滴定管里装标准溶液,将液面调至“0”刻度。(2)滴定。以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氢氧化钠浴液浓度为例。①用移液管量取25毫升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里,滴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振荡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这时溶液呈黄色。②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瓶下垫一白瓷板或一张白纸。右手拿住锥形瓶,左手小心地酸滴定管的旋塞使酸滴下,边滴边摇动锥形瓶(向一个方向作圆周转动),直到加入一滴酸后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橙色,静置半分钟颜色不再变化,这就表示已到达滴定终点。③读取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的数值,记录。④将锥形瓶里的溶液倒掉,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淋洗一次。按上述滴定方法重复两次,记录每次滴定所用酸液的体积数。⑤求出三次滴定数据的平均值,用以计算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
中和滴定分析:从以上计算式可知,造成滴定误差的关键因素是:①标准液浓度是否准确 ②待测液体积 ③滴定时耗标准液的体积.因此,滴定时引起误差的错误操作常有以下几点:1,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液,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造成测定结果是浓度偏高. 2,不能用量筒取待测液,因量筒为粗略量具,分度值为最大量度的1/50,精度低,但可用移液管取液.3,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滴定中耗体积增大,测定结果是使待测液浓度偏高.4,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气泡作标准液体积计算,造成测定结果浓度偏高. 5,滴定过程中,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或盛标准液滴定管漏液,读数时,V标偏大,造成测定结果是待测液浓度偏大.6,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就取液入锥形瓶,造成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浓度偏低.7,读数不准确,例如,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读数偏小.造成计算标准液体积差偏小,待测液测定结果浓度偏低.8,待测液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偏低.9,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后未摇匀,出现局部变色或刚变色未等待半分钟观察变色是否稳定就停止滴定,造成滴定未达终点,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偏低.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受热能分解,它在水溶液中...”,相似的试题还有:
(1)298K、100kPa时,C(s,石墨)+O2(g)═CO2(g)△H1=-393.5kJomol-1&&&&2H2(g)+O2(g)=2H2O(l)△H2=-571.6kJomol-1&&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kJomol-1,请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C2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试回答下列问题: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硫化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4)明矾可做净水剂是因为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向明矾的水溶液中加入饱和的小苏打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5)下列哪些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酸_____①醋酸不易腐蚀衣服;②0.1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③进行中和滴定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比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④0.1mol/L的CH3COOH溶液PH约为2.9;⑤相同体积的PH均等于4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被同一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⑥镁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如果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可以降低反应速率但不改变产生气体的总量.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二元酸,水溶液中草酸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H2C2O4-α0,HC2O4--α1,C2O42--α2)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草酸钠溶液中,\frac{c(Na^{+})}{c({C_{2}O}_{4}^{2-})}_____2(填“>”“═”或“<”);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后,\frac{c(Na^{+})}{c({C_{2}O}_{4}^{2-})}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2)往草酸钠溶液中滴稀盐酸,pH=5时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pH=3时,以上两种物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3)菠菜富含草酸,菠菜不能与牛奶、豆腐一起食用的原因是_____.(4)将适量草酸亚铁(FeC2O4oH2O)粉末加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边加热边摇动,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木条熄灭,同时生成黑色粉末.反应即将结束时,将所得的黑色粉末撒在石棉网上,便会立即自燃起来.草酸亚铁粉末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自燃的原因是_____.(5)下表为几种酸对铁锈及锅炉水垢的溶解性比较:
铁锈[Fe(OH)3]溶解量/g
水垢(CaCO3)溶解量/g
0.165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选填字母).A.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性越强的酸除铁锈效果越好B.草酸除水垢效果差的原因是因为草酸酸性太弱C.铁锈或水垢在酸中的溶解性与酸根离子的性质可能有关D.硫酸除铁锈和水垢的效果都好.
A、B、C、D是由下面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阳离子:{NH}_{4}^{+}、Na+、H+,阴离子:Cl-、OH-、{C_{2}O}_{4}^{2-}),在水溶液中它们均抑制水电离.常温下各物质从1mL稀释到1000mL,PH的变化如图1所示,请回答:(1)根据图1的PH变化关系写出化学式:A_____,C_____.(2)B与过量的D反应生成E,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3)E的溶液显_____(填“中性”、“酸性”或“碱性”),其原因是_____.(4)图2是室温时向25mL某浓度的C溶液中逐渐滴加O.25mol/L,A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G点呈中性,此时,V(A)的体积_____10Ml(填“=”、“>”或“<”).H点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5)已知BaC2O4的溶度积常数KSP=1.6×10-7.向0.01mol/L的Na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若要产生沉淀,BaCl2溶液浓度至少为_____.Ⅰ.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2SO2(g)+O2(g)?2SO3(g)△H=-Q1kJomol-12NO(g)+O2(g)?2NO2(g)△H=-Q2kJo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kJomol-1.(2)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NO体积比为1:3,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Ⅱ.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C2O4溶液显碱性的原因;(2)常温下,比较0.1moloL-1NaHC2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Ⅲ.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的BaSO4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O4放入:a.5ml水;b.40ml0.2moloL-1的Ba(OH)2溶液;c.20ml0.5moloL-1的Na2SO4溶液;d.40ml0.1moloL-1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1)以上各溶液中,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a>c>dB.b>a>d>cC.a>d>c>bD.a>b>d>c(2)某同学取同样的溶液b和溶液d直接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值为(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 > && >&& >&Ⅰ.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2SO2(g)+O2(g)?2SO3(g)△H=-Q1kJomol-12NO(g)+O2(g)?2NO2(g)△H=-Q2kJo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kJomol-1.(2)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NO体积比为1:3,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Ⅱ.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C2O4溶液显碱性的原因;(2)常温下,比较0.1moloL-1NaHC2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Ⅲ.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的BaSO4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O4放入:a.5ml水;b.40ml0.2moloL-1的Ba(OH)2溶液;c.20ml0.5moloL-1的Na2SO4溶液;d.40ml0.1moloL-1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1)以上各溶液中,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a>c>dB.b>a>d>cC.a>d>c>bD.a>b>d>c(2)某同学取同样的溶液b和溶液d直接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值为(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Ⅰ.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2SO2(g)+O2(g)?2SO3(g)△H=-Q1kJomol-12NO(g)+O2(g)?2NO2(g)△H=-Q2kJo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kJomol-1.(2)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NO体积比为1:3,则平衡常数K=.(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0(填“>”或“<”).Ⅱ.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草酸氢钠(NaHC2O4)溶液显酸性.(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C2O4溶液显碱性的原因;(2)常温下,比较0.1moloL-1NaHC2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Ⅲ.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的BaSO4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O4放入:a.5ml&水;b.40ml&0.2moloL-1的Ba(OH)2溶液;c.20ml&0.5moloL-1的Na2SO4溶液;d.40ml&0.1moloL-1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1)以上各溶液中,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a>c>d&&&&&&&&B.b>a>d>c&&&&&C.a>d>c>b&&&&&&&&D.a>b>d>c(2)某同学取同样的溶液b和溶液d直接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值为(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科目: 高中化学最佳答案解:Ⅰ.(1)2SO2(g)+O2(g)?2SO3(g)△H=-Q1kJomol-1&①2NO(g)+O2(g)?2NO2(g)△H=-Q2kJomol-1&②将方程式即得方程式NO2(g)+SO2(g)?SO3(g)+NO(g)△H=2-Q12,故答案为:2-Q12;(2)NO2(g)+SO2(g)?SO3(g)+NO(g),设反应开始时二氧化氮的体积为x,二氧化硫的体积为2x,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设二氧化氮反应的体积为y,该反应中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的体积比为1:1,所以生成的一氧化氮的体积为y,平衡时NO2与NO体积比为1:3,所以y=x,则平衡时,二氧化氮的体积=x-=x,二氧化硫的体积=2x-,一氧化氮的体积=x,三氧化硫的体积=x,则平衡常数==1.8,故答案为:1.8;&(3)升高温度,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H<0,故答案为:<;Ⅱ.(1)草酸是弱酸,草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而使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2O42-+H2O?HC2O4-+OH-,故答案为:C2O42-+H2O?HC2O4-+OH-;(2)NaHC2O4溶液中钠离子不水解,HC2O4-水解导致钠离子浓度比大HC2O4-,HC2O4-电离和水解,NaHC2O4溶液呈酸性说明HC2O4-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HC2O4-电离出氢离子和水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大于C2O42-浓度,盐以电离为主水解为次,所以c(HC2O4-)>c(H+),所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HC2O4-)>c(H+)>c(C2O42-)>c(OH-),故答案为:c(Na+)>c(HC2O4-)>c(H+)>c(C2O42-)>c(OH-);Ⅲ.(1)根据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大,硫酸钡的溶解度越小,钡离子浓度越低,氢氧化钡能抑制硫酸钡的电离,但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钡离子,所以钡离子浓度最大;水中的钡离子浓度次之;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中都含有硫酸根离子,抑制硫酸钡的电离,硫酸钠中的硫酸根浓度大于硫酸中的浓度,所以硫酸钠溶液中钡离子的浓度小于硫酸溶液中钡离子浓度,所以钡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b>a>d>c,故选B;&(2)40ml&0.2moloL-1的Ba(OH)2溶液和40ml&0.1moloL-1的H2SO4溶液中混合后溶液中C(OH-)==0.1mol/L,则C(H+)=10-13 mol/L,所以pH=13,故答案为:13.解析Ⅰ.(1)2SO2(g)+O2(g)?2SO3(g)△H=-Q1kJomol-1&①2NO(g)+O2(g)?2NO2(g)△H=-Q2kJomol-1&②将方程式即得方程式NO2(g)+SO2(g)?SO3(g)+NO(g),焓变进行相应的改变;(2)根据平衡体系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计算平衡常数;(3)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结合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图片分析判断,从而确定反应的焓变;Ⅱ.(1)Na2C2O4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2)根据溶液中酸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确定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关系;Ⅲ.(1)含有相同的离子能抑制硫酸钡的溶解,难溶物质向更难溶物质进行转化;&&(2)先计算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再根据离子积公式计算氢离子浓度,从而确定溶液的pH值.知识点: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热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解和电离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