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毛概选择题题库一化三改具体是怎样改造的

14毛概 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改造
14毛概 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改造
本文话题: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D、一化两改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 )A、统购包销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对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三、简答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它有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3、什么是和平赎买?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5、我国实现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有哪些?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三个步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主要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有哪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答案要点:(l)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 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3)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的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答案要点: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家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从国际环境看,当时国际上东西方正在冷战,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采取仇视态度,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遏制和侵略政策。1950年的朝鲜战争,使中国与西方本来就很紧张的关系更趋紧张。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获得什么援助,而且连正常的贸易交往都不可能。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为独立而战的民族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援助中国。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事实上也别无选择。当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又与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新中国仍然面临严重的战争威胁,这要求我们必须争取时间,集中力量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同时,在两大制度对比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很不景气,社会主义却正生机勃勃,从一个国家到一个阵营,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初步成功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客观上具有巨大的示范和鼓舞作用。这也是推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促使中国人民在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答案要点:(1)改造取得的成就: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3)正确认识:成就第一,失误和偏差第二,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4、我国为什么能够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答案要点: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五、材料分析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第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首先是重工业,使我们的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这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第二,在我们的国家里,工人阶级的同盟者不但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民族资产阶级。因此,为了改造旧经济,不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需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这就需要逐步进行,需要时间。 ——《刘少奇选集》下卷,第205-206页。 请回答:(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2)为什么我党可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的方针并能够取得成功答案要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既是艰巨的,也是复杂的。首先,要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起码的物质基础的任务;其次,并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生产力,以奠定社会主义要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如此繁杂的任务,必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具有一定革命性,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与我们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既有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在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下,我党完全有条件实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改造,并取得成功。材料2:辉煌的成就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全面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口众多,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了她新的航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下面我们通过不同时期的数据,以及和同期国外经济发展数据的比较,来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改造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1.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相比 表1 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年版,第468页) 从上表中可见:第一,工业增长速度快于农业增长速度。工业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102%,1978年比1957年增长477%;而农业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16.5%,1978年比1957年增长192%。第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工农业总产值的30%,农业为70%,1952从上表中可见:年粮食产量增长1.86倍;棉花产量增长1.7倍;油料产量增长1.24倍;煤产量增长9.36倍;发电量增长35.2倍;钢产量增长23.6倍;水泥产量增长22.8倍。2.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同印度相比:(1)“一五”计划期间,印度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中国“一五”期间工农业增长见表1。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印度年粮食产量增长1.8倍,棉花产量增长1.7倍,油料产量增长1.6倍,煤产量增长2.5倍,发电量增长16倍,钢产量增长4.5倍,水泥产量增长6倍。中国情况见表2。(2)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年中国为7.37%,印度为4.0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中国为5.44%,印度为1.73%(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67页)。同发达国家相比:(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资本主义国家。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中国为18%,美国为2.8%,英国为4.1%。(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为7.37%,美国为3.17%,日本为6.9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中国为5.44%,美国为1.87%,日本为5.95%。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经济建设虽然经历过曲折,但总的来说,它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请回答:(1.)社会主义改革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答案要点: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B 5.C 6.A 7.A 8.B 9.B 10.B 11.B 12.D 13.D 14.C 15.C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 2.ABC 3.ABCDE 4.ABCD 5.ABCDE 6.ABCD 7.ABCDE 8.AB答案要点:、(1)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改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毛概2013修订版全一册选择题及答案,带多选要点分析.doc1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毛概2013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D??)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C??)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C????)?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B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C )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C、独立自主 D、利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C??)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A、邓小平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毛概复习题问题和答案.doc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概念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同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同时,党的许多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毛概第四章单选单选,毛概,单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毛概第四章单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4年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及答案精选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2014年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及答案精选
  一.考研政治之毛概重点单项选择题(10道)
  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实际上指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共同主题是
  [A]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无产阶级领导权
  [B]通过改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
  [C]通过民族奋斗探索国家的根本出路
  [D]通过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
  [A]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B]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C]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割裂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
  [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
  [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
  7.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基本内容?[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D]?基本原则
  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党制定和执行这些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以斗争求团结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D]坚持反倾向斗争
  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又联合又斗争?[B]?坚持反倾向斗争?
  ?[C]?有理、有力、有节 [D]?工农联盟
  10.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
  [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
  [C]变革政治制度 [D]变革生产力
  二.重点多项选择题(10道)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2.&目前在全国进行的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激烈的和复杂的斗争。全国各地已经实行的有效的工作路线,是党委领导,全党动员,群众动员,吸收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统一计划,统一行动,严格地审查捕人和杀人的名单,注意各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各种代表会、干部会、座谈会、群众会,在会上举行苦主控诉,展览罪证,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坚决地反对草率从事的偏向。&这里提到的工作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到群众中去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一切为了群众
  3.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共同之处是?
  [A]领导力量都发生了转变?
  [B]革命的主要对象都发生了转变?
  [C]革命的基本纲领都发生了转变?
  [D]革命指导思想都发生了转变
  4.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两个&必然结果&的共同之处有?
  [A]经济条件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阶级基础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思想条件都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国际条件都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直接目标实现的重大意义是?
  [A]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B]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唯一标准?
  [C]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
  [D]改变了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6.&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A]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B]廓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C]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关系?
  [D]论证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
  [A]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
  [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
  [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时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下对这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A]国营经济成分领导其他四种经济成分?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营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性质相同?
  [D]合作社经济的前途是国营经济
  9.&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
  [A]这段话是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
  [B]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这段话反映的主要思想后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D]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10.&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
  [A]这段话论述的实际上是关于生产力布局的问题?
  [B]这段话论述了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
  [C]这段话认为我们要&改变一下&,要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
  [D]这段话提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必须同时同步发展
  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一.重点单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1.A 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B项革命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项革命的基本性质没有变,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D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还是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2.C 党的十五大归纳的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际上都涉及到中国根本出路的问题,第一个任务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第二个历史任务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3.A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因此凡是提出&毕其功于一役&左倾错误主张者,都混淆了革命两个阶段的界限。
  4.C 本题考查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即加强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只有党的建设搞好了,党自身具有非常的先进性,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顺利进行。AB是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D项内容是党的基本工作思路。
  5.B 工农民主政权对待地主阶级是敌视的,主要以消灭地主阶级为目的;&三三制&政权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对地主区别对待,其中开明绅士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性质相同而名称不同的政权形式,因此A项可以排除。而人民民主专政将地主阶级整体列入了专政的对象,因此与工农民主政权和苏维埃政权对待地主阶级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CD也被排除。
  6.C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非武装斗争形式。
  7. A 本题考查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内容的了解。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涵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题干部分论述了土地革命中对土地的基本分配办法,因此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8. B本题考查党制定和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是党制定和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A项内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C项提到的原则是统一战线中&左&倾错误者坚持的原则;D项内容是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策略方针,因此这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9.D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A项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B项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C项有理、有利、有节是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在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均不符合题干要求。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但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始终不变,都是工农联盟。
  10.B本题考查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党在制定&一化三改&总路线时,已经明确了这个总路线的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即要变革原有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重点多项选择题答案与解释
  1.AD 本题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基本内容;二是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B项是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基本思想,C项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思想,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2. BD本题题干的关键词是&核心内容&,A与C项都是基本的群众观点,而题干则是关于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问题,因此被排除。B和D都是党在群众中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核心的内容。
  3. BC 本题考查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这两个转变之间的相同点。两个转变的共同之处有二:一是革命的对象都发生了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过程中,主要革命对象由封建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革命的对象再一次发生转变,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对象转变为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对象。二是革命的基本纲领发生了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过程中,由资产阶级制定的反封建革命纲领转变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革命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革命纲领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纲领。A项,革命领导力量的变化只发生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时期,即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D项,革命指导思想只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AD项被排除。
  4. BCD 本题考查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同中国共
  产党诞生的各方面基础之间的共同点。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而主要的有:政治(阶级)基础一致,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基础;思想基础基本一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都是重要的思想条件;国际背景相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促成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显然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结果,应当排除。
  5.AD 本题考查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目标的重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目标的实现,彻底改变了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B项,只有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才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唯一标准;C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目标的实现仅仅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条件,被束缚的生产力的解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BC项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6.BD 本题考查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题干所引用的这段话是对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正确概括,即&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它们具有时间上承接关系,任何割裂它们之间这种关系的言行都是错误的。A项是&二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等观点的错误实质;C项否认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它们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上的继承关系,因此AC项都不是对题干这段话的正确理解。
  7. AC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总路线从初次提出到完整确立过程中的相同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概括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官僚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还是属于民族革命阵营的,所以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没有反对官僚资产阶级的内容,因此B项被排除。两次概括都没有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提法是中共六大上提出来的,因此D项也被排除。
  8.AC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明确
  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因此A项是正确的;其次,区分五种经济成分的不同性质,即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都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里面还有私人资本,不是完全的国营经济,因此不能将两者简单等同,因而B项被排除;合作社经济属于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与国营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只会将它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不是转化为国营经济,因此D项也是错误的。
  9. BCD 这段话是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这时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以B项是正确的分析;这段话的主要思想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后来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而 C项也是正确的分析;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地主阶级&、&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帝国主义&,这些孤立的对象概括起来就是帝国主义分子、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因此D项的分析也是正确的。这段话虽然提到了&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来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但这包含了党的统一战线的些许因素,并不是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因此A项的分析是错误。
  10. AB 这段话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一部分,这节的标题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生产力布局的问题,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因此A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这段话并没有否认党的错误,只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党在这个方面没有犯过错误,故而C项是错误的;这段话提到了党要&改变一下&以往对沿海工业不重视的思路,而不是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而对于内地工业的发展只提出加大力度,没有提出沿海和内地要同时同步发展。所以C、D项的分析都不正确。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毛概选择题题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