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巨石之核岩皮提的岩柱属于什么岩

“天人合一”在六边形里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我喜欢法国作家卢梭,他的书往往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就抓住你。比如《社会契约论》中第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们一直从政治层面去理解这句话,其实在其他方面它也颇有道理。7月的一天,我们要去内蒙古的太仆寺旗,寻找一种地貌奇观——石柱群。这种石柱群很神奇,从上面看,每一根石柱的截面大体为六边形,整整齐齐地并在一起,好似蜂巢;从下面看,成千上万的石柱齐刷刷排列着,好像外星人所为。需要买路上喝的饮料,我去了楼下的“丽丽超市”。虽然这里的饮料品种很少,而3公里外的“北辰购物中心”比这里丰富很多,但我实在不愿意为了几瓶饮料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出发时,我发现相机充电器的一根线坏了,立刻驾车到15公里外的“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去买。因为我觉得对于这样相对稀罕的东西,跑15公里的路程还是值得的。这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幕,然而这其中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自由的;我家楼下的超市、3公里外的购物中心、15公里外的摄影器材城也不是随意设置的。我和商家都受到一种规律的控制。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中心地理论”,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创立。据说,克里斯塔勒被城市的分布和空间结构所吸引。他说:“我相信,一定有什么规律决定着城市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通过在德国南部的实地调查研究,他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规律。那是什么呢?他的理论有一个前提,就是地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没有大山,没有大河,是一个均质的平原。平原上的道路是均匀的网络,即每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通达性只与距离相关。还有他假定所有的消费者和商人都是经济行为合理的人,即商人谋求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覆盖面;消费者谋求最小花费,尽可能地减小出行的距离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和寻求服务。这样假定之后,克里斯塔勒提出这样几个概念:首要的概念是“中心地”。中心地有大有小,但都是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是分等级的,向下兼容。高一级的中心地涵盖低一级中心地的商品和服务,并提供其没有的商品和服务。实际上中心地就是城镇、城市、大都市的另一种说法。还有两个重要概念是最大销售距离和门槛距离。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一个可变的范围,这个范围的上限受到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最大出行距离限制,超过这个距离他就会到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以这个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圆内的范围就是这个中心地某种商品和服务销售的最大腹地。这个范围的下限是维持商家生存需要的最小顾客数量,要维持这个数量的顾客所需的最小腹地的半径又叫“门槛距离”,一个商家的货物和服务覆盖的腹地的半径要是小于这个距离,商家就要倒闭。这两个圆,一个圆是大圆,是商家最希望得到的,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一个圆是小圆,是商家的生命圈,决定生存。如果市场竞争充分的话,这两个圆应该重合。成为一个圆。上面说的仅仅是一个中心地。在一个大区域内会有许许多多的中心地,它们的腹地都是一个圆。如此,经过充分的竞争,大地上将布满一个个以中心地为圆心的圆。这些圆一个紧挨着一个,想象一下一些钢管摞在一起横截面的景象。每三根钢管之间会有一个“空隙”,也就是说中心地之间出现了“飞地”,即得不到服务的区域。这在商业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这些“飞地”必然被占领,理想的状态是相邻的三个中心地平分这些“飞地”,平分后的结果是每个中心地的腹地由圆变成了外切这些圆的正六边形。也就是说布满大地的是一个个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把较低一级中心地的核心连起来还是正六边形,不过这个六边形是更高一级的六边形。假如说前几个六边形的核心(中心地)是乡镇的话,那么这个六边形的核心就是县城了;相邻的六个县城连起来形成的六边形的核心是更高一级的中心地,大概相当于地级市了;地级市的核心是省会,省会的核心是首都。说到这里,我脑海中出现这样一幅图景:假如大地是均质的平原,那么我们人类的城镇、城市的分布就会像蜂巢一样,是一个个由正六边形组成的网络。人就像蜜蜂一样在蜂巢中进进出出。我看到了一些将中心地理论应用于现实勾画出来的图。比如有人把北京几个区作为中心地画出一个个六边形来,还有人把北京几个郊区县围绕着城区画成六边形。美国人哈格特画出了中国台湾省的县级六边形。更神奇的是,50年代有一个美国地理学家斯金纳,他研究了我国四川成都平原上的“赶集”现象。前面已经说了最大销售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商家生存所需的门槛距离,商业才会存在。在农村这一点很难做到,因此人们用流动的“集市”来解决,即在一个周期中,市场轮流在各村庄中设置。斯金纳竟然在我国农村的“集”、“墟”、“场”的分布中,找到了六边形!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六边形不会是理想的正六边形,也可能是四边形、五边形、七边形因为克里斯塔勒的理想模型是建构在“理想的地表”上,而现实的大地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素,阻碍六边形的形成。就像一位评论家所说的:他(克里斯塔勒)说的不是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看着《城市地理学》里一个个六边形组成的城镇网络,又想起我们此次的行动:寻找岩柱群。为什么寻找岩柱群要带着这本书呢?是因为我觉得很有趣。我们要寻找的石柱群的横截面——六边形的网络,与我手中的书——《城市地理学》中的一张张人类聚落分布的六边形结构图极其相像。想起今年5月福建厦门漳浦县的南碇岛之旅。那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岛,整个岛全是玄武岩的石柱。站在岛上,脚下全是岩柱断面组成的六边形,我好像站在由六边形的马赛克拼接的地板上。当时我只是被自然的神奇所吸引,还没有联想到人世。回到北京后,一次翻看《城市地理学》,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这一节中,我看到了人类城市分布的一个个六边形结构,可以说那一刻我受到的震撼远超过站在南碇岛的六边形“地板”上。想想看,石柱毕竟是无机物,没有生命,没有自由意志,听任自然的摆布,但是人类建造的城镇、都市的分布怎么可能也是一个个环环相扣、嵌套在一起的六边形呢?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怎么可能也循规蹈矩地禁锢在这六边形之中?人世的现象为什么和自然现象如此相似?这背后有什么共同的力量吗?仅仅是大海中的南碇岛上那些神奇的玄武岩石柱,还不足以激发我去寻找石柱群的愿望。只是在看到自然和人类的共通之处或者说统一性后,我才生发了在北京周边寻找石柱群的愿望。车从北京出发了,向北方的内蒙古高原开去。车上有我和摄影师马宏杰、张华伟,还有中国地质大学的张招崇教授。张教授是专门研究火山岩的,而我们要找的岩柱群都属于火山岩。张家口北面张北县的台路沟乡,有一个村叫大石疙瘩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处石柱群。这组石柱总面积不大,石柱也不高,就像埋在地里刚被挖出来一样。路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保护自然奇观”,看来这里的人们早已认识到了石柱群的价值。张教授捡起一块石头说:“这是玄武岩石柱群。”我摩挲着那块石头,直接探入我感兴趣的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眼前石柱的截面为六边形?张教授说:“这种岩柱的节理是玄武岩熔岩冷却收缩时形成的。炽热的熔融状态的岩浆随着火山喷发流出,流到洼地或者河谷停下来,慢慢地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岩浆表面张力变小,已经不足以维持原来较大的面积,必然要产生裂隙,也就是节理,而且玄武岩熔岩的裂隙还会笔直向下地传递。由于成分均匀,岩浆的收缩力非常平均,收缩时产生的裂隙节理也是均匀的,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图案。那么这种规则的图案会是什么形状呢?想象一下泥潭底部厚厚的一层淤泥在阳光暴晒下龟裂时的情景,这其中有一个所谓的空间填充原理:在一个平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三种图形可以完全填满平面,即不互相重叠,也不留下空隙。但是在这三种图形中,如果同样的周长,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也就是说,六边形具有‘完全充填’和‘最具效率’的双重优势。可以说,岩浆冷却收缩时,只有形成一个个相等的正六边形,才能耗能最小。” 这时,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作为研究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法国科学家费尔马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总是通过最短的途径发生作用的。”1744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莫培督(Pierre de Maupertuis)在一篇著名论文中写道:“自然界总是通过最简单的方法产生作用。如果一个物体必须没有任何阻碍地从这一点到另一点——自然界就利用最短的途径和最快的速度来引导它。” 1744 年4月,法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把这个原理总结为最一般的规律:任何不受影响的动力学系统在发生变化时,其变化方式总是使有关的作用量为最小。这个原理称为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炽热的玄武岩岩浆冷却成岩的过程中,显然自然界利用了神奇的六边形,使路径最短、速度最快、作用量最小。但是为什么人类建造的聚落也遵循六边形的结构分布呢?我想到了一条所谓的“人类最小努力原理”。人类总是希望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回报。比如城市的诞生,如果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无非是人类把货物和服务聚在一起的结果。为什么要把货物和服务聚在一起呢?为了走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和时间得到人们想要的东西。消费者希望得到某种商品和服务出行的距离越小越好。商家希望他的商业中心的辐射半径越大越好。这样他就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建立更多的代销机构。也许正是石头的“最小作用量原理”与人类“最小努力原理”的惊人一致,造就了石柱群的截面与人类的城镇分布网络结构惊人的一致。回到北京后,我让同事寻找一些与六边形相关的图片,并把图片按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一类是人文。第二天,他就找来了许多。自然界的有:蜂巢、雪花、树叶的表皮细胞人文的有:铅笔、球网、螺帽忽然他问我:“您说这算自然还是人文?”我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纸,上面写着:人眼内一些单层细胞组织的细胞常为正六边形。如角膜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细胞这些细胞为正六边形的意义在于,细胞排列紧密,位置稳定。大小相等的四边形排列起来,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就会滑动,而正六边形排列,无论哪个方向受力,细胞之间都不会滑脱,有利于细胞之间连接稳定、形成屏障功能等。这当然应该算作自然,这是进化的结果。晚上,回家时,看到楼下的一家“奇石店”关闭了,正在搬家,而旁边的“丽丽超市”却人来人往。在一个住宅小区里,卖奇石的商店很难生存,因为买观赏的奇石,是人的高级需求,只有极少数人有这种需求,因此奇石店需要很大很大的销售半径,一个小区作为腹地根本就维持不了生存。看来店主没掌握“六边形的奥秘”。在六边形没有形成之前,结构是不稳定的,只有六边形形成了,结构才趋于稳定。这有些像植物经过竞争,最后会达到一个所谓的“顶级群落”,这时就稳定了。那么是否可以说,人类聚落——城镇分布的六边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竞争和进化的结果呢?
责任编辑 /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加载更多评论
读者服务站下载完整版《2015年高考模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地理(23份)》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穿越生死 感受美景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_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的巨人堤道
  据说巨人堤道玄武岩石柱是爱尔兰神话人物巨人芬恩&麦克库尔建造的路。他的爱人远在大海对面的苏格兰Staffa岛上,他造了这些踏脚石,踩在石头上,向他的爱人走去。匪夷所思的是,Staffa岛和这些石头的地质结构完全相同。
  如何找到:从布什米尔斯村(Bushmills Village)出发,从Whitepark路向北走来到Causeway路,再向左转。顺着Causeway路走,就能找到游客中心。
  很久很久以前,三个少女爱上了三个斐济战士。这三对恋人分别以相拥的姿势绑在一起,作为贡品被扔进火山以熄灭火焰。从此,这三对恋人化作火山帽,从此火山再也没有喷发过。
  如何找到:在楠迪国际机场降落,乘出租车到Denarau码头。然后乘坐Yasawa Flyer双体船前往Wayasewa岛(也称为Wayalailai)。你可以乘一艘小屋船去往附近的Wayalailai度假村,在那里也可以徒步旅行。
  安大略省布鲁斯半岛的花盆岛有一个神秘的过去。据说,上岸的人从此以后就会杳无音讯,而这也正是发生在恋人Shining Rainbow和Bounding Deer之间的故事。他们是两个敌对部落的孩子,永远不能在一起,所以他们半夜逃走,却暗中被Shining Rainbow的兄弟追捕。两人离岸不远时,追捕者大叫让他们站住。但是他们心意已决,一定要在一起,所以将船划到岸边。一落地,他们就化成在海滩上的两座石像。
  如何找到:这座小岛只有乘船才能到达,从5月到10月期间,在Tobermory每天乘坐Bruce Anchor游轮出发。
  名字如此有趣的巧克力山,背后却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年轻巨人Arogo爱上了一个凡人女孩。当她死后,Arogo悲伤至极,他的眼泪变化成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就像他对爱人连绵不断的思念。
  如何找到:从Tagbilaran市出发,坐上一辆从DAO公交枢纽站到Carmen的公共汽车,让司机带你去巧克力山站,该站距离目的地只有10分钟路程。
  Caroba想要带Naipi一起逃走,于是坐上独木舟逃离村庄。但是森林神也爱Naipi,看见他们私奔无比愤怒,他让水下的土地消失制造了一截新瀑布。Naipei从瀑布边缘滑下,变成一块石头,而Caroba受诅咒变成一棵树,俯瞰着下面的岩石.
  如何找到:在阿根廷,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转机到伊瓜苏瀑布国际机场,然后坐出租车到国家公园,你可以步行或乘园内列车去瀑布。如果你从巴西前往,飞到圣保罗,转机到Foz do Iguacu,然后乘出租车去瀑布。
  一对姐妹花爱上了同一个男人Pelister,都每个想嫁他。女孩的母亲不赞成其中任何一个嫁给他。一怒之下,母亲将女孩送到山里,诅咒他们无法分离也无法互见。心碎的女孩到达山里的新家时,她们就开始哭泣,她们的眼泪化成了这两个湖泊。
  如何找到:乘坐从斯科普里机场到比拉托的公共汽车或火车,然后乘出租车去Pelister国家公园。
 密西根上半岛的半英里长的Singing Sands Beach海滩会传出心碎的美国原住民妇女唱的难忘旋律。据说,她在苏必利尔湖失去爱人。站在沙滩上的游客,用手掌打沙,就可以听到她呼唤他归来所唱的旋律。
  如何找到:在U.S. 41上向北开去,到Gay Lac La Belle路再右转,到Bete Grise路再左转。
本文地址:
本周热门美文摘抄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巨石攀岩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