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参加湖北省青少年蓝球联赛第十五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网络知识竞赛

信息提醒:
县教育局召开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启动式暨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阳新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
点击量:295
& & & &24日上午,阳新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启动式暨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县教育局召开。会议对去年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解读了《阳新县第十五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实施细则》,由此拉开2015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含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主题知识网络竞赛、夏令营等在内的五项内容。会议还部署安排2015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
& & & 教育局副局长尹闻杰在会上指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三个基础:首先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其次是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第三就是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大力实施人格教育。强调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习惯比分数重要,必须把握儿童期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大力实施养成教育。教育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实施生本教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一的整体施教系统,大力实施家校共育。 & (刘锦 &供稿)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友情链接:
网站备案:鄂ICP备号 | 阳新教育信息网: | 网站主办:阳新县教育局 | 承办:阳新县电化教育馆
Copyright &copy &&&@阳新教育局官方微博&&&All Rights Reserved&&&阳新县教育局办公室电话: &&&投稿邮箱:
网站点击率: 1179235次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 IE6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设为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开展第十五届钟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补充通知
关于开展第十五届钟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补充通知
来源:&&作者:&&&&浏览& 次&&&&更新时间: 13:10:08
钟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
TTTTTTTTTTTTTTTTTT
关于开展第十五届钟祥市青少年
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补充通知
各办事处,荆襄教育办公室,市直各学校:
为了认真落实《关于开展第十五届钟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钟宣文【2015】3号)精神,市组委会决定本次主题活动有经典诵读、歌咏活动、征文比赛、主题知识网络竞赛。现将活动具体安排补充通知如下:
一、经典诵读和歌咏活动
以办事处和市直学校为单位自行组织经典诵读和歌咏活动(或比赛)。(经典诵读参考内容附后)。
二、征文比赛
1、本次征文比赛围绕&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务求事例真实,感情真切。字数以500-1500字为宜,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征文比赛分为小学组、中学组两个组别。征文统一用A4纸打印,格式要求为:标题黑体2号,正文仿宋体3号,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6。每篇征文的标题下,除写上作者姓名外,还必须详细写上地名、学校名称的全称、年级和班级及邮政编码,并在文章结尾处写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每篇征文限报1名指导教师。
3、各地各学校报送参加全市评奖征文数量为:乡镇以办事处为单位报送,大乡镇选报8篇(小学和初中各4篇),其他乡镇4篇(小学和初中各2篇);市直学校中高中学校(含职业高中)每校6篇,市直小学和市直初中每校5篇。参赛征文要报送纸质件,一式3份。
4、各地各学校推荐的征文将由市组委会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小学组、中学组各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
5、各地各学校推荐的征文应在5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三、主题知识网络竞赛
1、本项比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两个组别。
2、参与答题的学生须在系统入口填写地区、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一个学号代表一份试卷,系统会自动识别学号,无效学号将无法参与答题。不得擅自更改或撰写学号,若违反规定,将取消整个地区成绩。
3、各地各学校要妥善组织学生参与网络竞赛,尽量在校内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竞赛活动,或者发动家长帮助学生在家中利用电脑或手机参加活动,严禁学生借活动之机上网吧。
4、本次活动其他未尽事项将根据省、荆门市组委会要求另行通知。(竞赛参赛流程及注意事项预计五月份下发。)
四、奖项设置及奖励措施
1、本次活动将设立征文比赛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2、市组委会将对获得本次读书活动奖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3、获以上各奖项的部份优秀学生代表,将有机会参加省组委会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
4、对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征文,省组委会将推荐到有关报刊发表或结集出版。
五、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市物价局、团市委,具体承办单位和赞助单位为钟祥市新华书店。
经典诵读内容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小学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30篇)
(其中:标红部分属于应该背诵的内容)
01、江南&&&&&&&&&&&&&&&&& 汉乐府
02、长歌行&&&&&&&&&&&&&&&& 汉乐府
03、敕勒歌&&&&&&&&&&&&&&&& 北朝民歌
0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05、咏柳&&&&&&&&&&&&&&&&& 贺知章
06、回乡偶书&&&&&&&&&&&&&&& 贺知章
0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08、出塞&&&&&&&&&&&&&&&&& 王昌龄
09、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10、鹿柴&&&&&&&&&&&&&&&&& 王&维
11、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13、早发白帝城&&&&&&&&&&&&&& 李&白
14、春夜喜雨&&&&&&&&&&&&&&& 杜&甫
15、别董大&&&&&&&&&&&&&&&& 高&适
16、枫桥夜泊&&&&&&&&&&&&&&& 张&继
17、游子吟&&&&&&&&&&&&&&&& 孟&郊
18、望洞庭&&&&&&&&&&&&&&&& 刘禹锡
19、悯农&&&&&&&&&&&&&&&&& 李&绅
20、山行&&&&&&&&&&&&&&&&& 杜&牧
21、元日&&&&&&&&&&&&&&&&& 王安石
22、泊船瓜洲&&&&&&&&&&&&&&& 王安石
2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24、小池&&&&&&&&&&&&&&&&& 杨万里
25、示儿&&&&&&&&&&&&&&&&& 陆&游
26、观书有感&&&&&&&&&&&&&&& 朱&熹
27、题临安邸&&&&&&&&&&&&&&& 林&升
28、石灰吟&&&&&&&&&&&&&&&& 于&谦
29、沁园春&雪&&&&&&&&&&&&&& 毛泽东
30、长征&&&&&&&&&&&&&&&&& 毛泽东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饮湖上初晴后雨&&&& &&&&&&&&&&&&&&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池&& &&&&&&&&&&&&&&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示&儿&&&&&&&&&&&&&&
&&&&&&&&&&&&&&&&&&&&&&&&&&&&&&&&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腾细浪,乌蒙走。
水拍云崖暖,横铁索寒。
更喜千里雪,过后尽开颜。
中学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32篇)
(其中:标红部分属于应该背诵的内容)
01、《诗经》(1首)&&&&&&&&&&&&《诗经》
02、饮酒其五&&&&&&&&&&&&&&& 陶渊明
03、观沧海&&&&&&&&&&&&&&&& 曹&操
04、木兰诗&&&&&&&&&&&&&&&&北朝民歌
0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06、使至塞上&&&&&&&&&&&&&&& 王&维
07、行路难&&&&&&&&&&&&&&&& 李&白
08、黄鹤楼&&&&&&&&&&&&&&&& 崔&颢
09、望岳&&&&&&&&&&&&&&&&& 杜&甫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1、雁门太守行&&&&&&&&&&&&&& 李&贺
12、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3、泊秦淮&&&&&&&&&&&&&&&& 杜&牧
14、赤壁&&&&&&&&&&&&&&&&& 杜&牧
15、夜雨寄北&&&&&&&&&&&&&&& 李商隐
16、无题&&&&&&&&&&&&&&&&& 李商隐
17、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19、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0、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21、过零丁洋&&&&&&&&&&&&&&& 文天祥
22、已亥杂诗&&&&&&&&&&&&&&& 龚自珍
23、沁园春&雪&&&&&&&&&&&&&& 毛泽东
24、论语(18则)&&&&&&&&&&&&&&《论语》
25、鱼我所欲也&&&&&&&&&&&&&& 《孟子》
26、桃花源记&&&&&&&&&&&&&&& 陶渊明
27、师说&&&&&&&&&&&&&&&&& 韩&愈
28、陋室铭&&&&&&&&&&&&&&&& 刘禹锡
29、阿房宫赋&&&&&&&&&&&&&&& 杜&牧
30、岳阳楼记&&&&&&&&&&&&&&& 范仲淹
31、醉翁亭记&&&&&&&&&&&&&&& 欧阳修
32、爱莲说&&&&&&&&&&&&&&&& 周敦颐
&&&&&&&&&&&&&&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论语》(18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后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镅桑浞克校2恢跫盖蚵洹3で盼圆ǎ丛坪瘟扛吹佬锌眨祸魏纾扛叩挖っ裕恢鞫8杼ㄅ欤汗馊谌冢晃璧罾湫洌缬昶嗥唷R蝗罩冢还洌虿黄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责任编辑:jkxx&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湖北省钟祥市旧口小学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钟祥市旧口镇花园路177号 联系电话:
网站备案编号:鄂ICP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青少年蓝球联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