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饱和nahco3naoh吸收co22

当前位置:
>>>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
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O2(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装置C中AgNO3溶液的作用是&&&&&&&&&&&&&&,依据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装置中所盛药品是&&&&&&&&&&&&&&&&&,若将C、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检验HCl是否被除尽HCl + AgNO3 =" AgCl↓" + HNO3浓H2SO4 不能得到干燥的CO2(合理即可)试题分析:(1)实验室用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用以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是还被除尽;D中的药品是为了除去水分,故应为浓硫酸;C、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则二氧化碳从硝酸银溶液中出来时会带有一定量的水分,而得不到干燥的二氧化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主要考查你对&&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知识要点详解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应掌握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制备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装置、验满、验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即:研究反应原理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通过对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2.设计装置的依据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而确定的。&&&&& 确定收集装置的原则——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有毒等决定的。 气体发生装置: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锌粒与稀H2SO4制H2或用CaCO3与稀盐酸制C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当打开弹簧夹时,溶液进入反应器内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气路不通,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出反应器外,液体与同体分离,反应停止。气体收集装置:
药品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行性:所选取的药品能制得要制取的气体; (2)药品廉价易得; (3)适宜的条件:要求反应条件易达到,便于控制;(4)反应速率适中:反应速率不能太快或太慢,以便于收集或进行实验;(5)气体尽量纯净;(6)注意安全性:操作简便易行,注意防止污染。例如:①实验室制取H2时选用锌粒,而不用镁条、铁片,原因是镁价格贵且反应速率太快而铁反应速率又太慢;酸选用稀硫酸,而不宜用稀盐酸、浓硫酸,因为用稀盐酸制得的H2,因混有HCl而不纯,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②制CO2时可选用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而不选用Na2CO3浓盐酸、稀硫酸,原因是Na2CO3,反应速率太快,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也不能煅烧石灰石,因为条件不易达到,不呵操作;④用KClO3、过氧化氢制O2时,要加少量的MnO2,作催化剂,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存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1)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检查装置气密;(3)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盛满水;(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7)拆洗仪器。 注意:①给同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用加热KMnO4或KClO3(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O2,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走酒精灯; ③固体跟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以防漏气。 装置的选取与连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净化、气体的干燥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1)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常用吸收剂如下表:
(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血,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Cu+CO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念决定.(1)常见的干燥剂
(2)干燥装置的选择&①除杂试剂为液体时,常选用洗气瓶,气体一般是 “长进短出”,如下图A。 ②除杂试剂为同体时,常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 形),气体一般是“大进小出”,如下图B、C。 ③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如下图D。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一般是先除去酸性较强的气体。如N2中混有 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HCl,再除去水,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验多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验水蒸气):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CO2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技巧: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小与水反应的气体”,如下图A。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下图B。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下图C。&(4)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当气体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5)有毒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 ①有毒,但气体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收集。如下图D②有毒,但气体叉易溶于水时,则采用带双孔胶塞(一长一短的导气管)的集气瓶利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接尾气处理装置,以免多余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收集氨气可用图E。气体制取实验中关于仪器或装置选择题目的解题技巧: (1)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证明制得的气体就是要制取的气体。根据给出的仪器或装置进行选取时,应明确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两套(同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选用哪套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就是三套(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依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选择仪器时要注意先对实验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所需要的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图:&探究二氧化碳的三个性质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装置:(2)现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结论: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1)装置:(2)现象:1和4实验中的白花变红,2和3白花不变色(3)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装置:(2)现象:塑料瓶变瘪(3)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测量数据及有关现象,应及时准确而清楚地记录下来。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切忌夹杂主观因素,决不能随意拼凑或伪造数据。常见的易混易错的数据:1. 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2. 量筒测量溶液的体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3. 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4. 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只能精确到整数位。 “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的活动。它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规范性、普及性等特点。常见的家庭小实验:(1)
发现相似题
与“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7355252333280595159616193502269958试题分析:15、(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燃烧石油”或“燃烧煤”或“燃烧天然气”)(1分);A(1分)
(2)2NaHCO3 &Na2CO3
+H2O +CO2↑(2分)
+ 3H2 &CH3OH + H2O(2分)
(4)Na2CO3
、H2O 、CO2(写名称也可以;3分,每回答一种,即给1分,如果回答有无关物质则答一种扣1分,本小题扣完为止)
其他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RTMS可以,生物实验中CO2好像可以被碳酸氢钠吸收饿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RTMS可以,生物实验中CO2好像可以被碳酸氢钠吸收饿
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RTMS可以,生物实验中CO2好像可以被碳酸氢钠吸收饿
实验室中用将二氧化碳通入碳酸氢钠溶液的形式来收集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原因是:(HCO3)- + H2O = H2CO3 + OH-CO2 + H2O = H2CO3 相互抑制我的印象是用碳酸氢钠来生成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碳
能够吸收,但是能力有限。存在碳酸根 ,和碳酸氢根的平衡
碳酸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变为碳酸氢钠看错了么??
不可,碳酸氢钠为钠的酸式盐不能再与弱酸反应
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收集二氧化碳的吧,应为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很难再吸收二氧化碳了,同样的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来收集氯气。
貌似是可以不吸收而使其透过......如果要较纯的CO2的话用排饱和NaHCO3法收集...还有就是CO2中除HCl也是过一遍NaHCO3.我估计您见到的装置是收集或者量其体积用的.为什么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必须用碳酸氢钠溶液得是饱和的?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为什么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必须用碳酸氢钠溶液得是饱和的?
为什么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必须用碳酸氢钠溶液得是饱和的?
因为不饱和的NaHCO3溶液会吸收CO2,除杂不能减少原来的物质.
如果不饱和,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二氧化碳会有一部分溶入溶液中造成了二氧化碳的流失。
这样可以避免CO2被吸收,因为纯化的是CO2,如果大量损失,就不值得了
一方面,二氧化碳在水中是有一些溶解的,但是它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因为碳酸氢钠在水中会电离产生碳酸氢根和钠离子,从而抑制二氧化碳的溶解。所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溶解。
另一方面,碳酸氢钠可以和氯化氢反应而不产生其他气体。...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_百度知道
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
&&&nbsp.jpg" esrc="http.&& ;&nbsp,依据的原理是 &nbsp。(2)装置C中AgNO 3 溶液的作用是 &&&&&nbsp、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nbsp,D装置中所盛药品是 &&& ;&&&&nbsp。【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O 2 <img class="ikqb_img" src="&&&&&&nbsp://c;&&&&&nbsp.baidu
在实验室;&&&/zhidao/wh%3D600%2C800/sign=e76b015ce4ad9fe2bb12e/6a63fe51a0ffd9f9a124;&&&&&&&&&&nbsp,造成的后果是 & ;&&&&&&&&&&&&&&&&nbsp.jpg" />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bsp
提问者采纳
水和二氧化碳、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C;(2)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用以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是还被除尽
(1)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2)检验HCl是否被除尽HCl + AgNO 3
=" AgCl↓" + HNO 3 浓H2SO4 不能得到干燥的CO2(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D中的药品是为了除去水分,故应为浓硫酸:(1)实验室用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而得不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从硝酸银溶液中出来时会带有一定量的水分,生成氯化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碳酸氢钠溶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饱和nahco3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