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怎么规定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进校园的

太极与气功
&& (国家体育总局改编)
&& (国家体育总局改编)
全套动作演练,带字幕口令
&&&&&&&&&&&&
& &(此视频为弯腰收腹时提肛,与以往所见吸气时提肛不同)
&&(北京经络研究中心,含腹式呼吸)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简介:马栩周六字诀养生法,其中的六字即“呵、呬、呼、嘘、嘻、吹”,因其治病见效快、效果好,所以一直广为流传。就其功用,各家论述不尽相同。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寸劲,运气,由意导气,突然发力
形意拳。自然呼吸,因形而变;若初学太极气功而偶感气憋不适,可用双手自胸口处如“抓气”般往外将气“抓出或扔出”。老杨少时习拳,用功不当,半夜浑身发热,难以入睡,后采用双手互相“扑朔”胳膊之法(自上而下按摩,将气导出),亦能解此不适。然习练时重在把握慢、匀、深、长之腹式呼吸之法,循序渐进,不可急躁,急于求成。
“荡气回肠”---双手叉腰,中指(无名指)按住肾腧穴,提肛、吸气、下蹲、呼气、转腰,让气自腹部由下往上、再沿后背转下,在丹田内回荡,做3圈;然后下蹲、提肛、吸气、转腰,让气自后背由下往上、再向前经腹部转下,在丹田内反向回荡,再做3圈。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凡事顺做几下,必再逆做几下,左几下,亦必再右做几下,且多为3的倍数,如3下,12下,36下等等。
&&&&&昨日(元月十二日),曲腿弯腰、以意带身、空手抓举,练习抓举哑铃,不几次便额头渗出微汗,全身舒坦,今日大便,其形亦归为正常。因想起此前在公园所见老者空拂面部,双掌“搓面”之举,实为调动内气,调养气息之妙法。
昨日,试用虎型、猴型拳式练拳,感觉很好!特别是虎型拳环式上举,全身似乎轻飘飘的,胸部也很轻;猴拳带表情,全身感觉很轻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傅彪《功夫论》&
- 咨询电话
“武术进校园,不能只喊不做”
全球功夫网&冷雪& 日期:日&
点击:1382071&&
全球功夫网讯 今年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王填建议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加快让武术进校园、加快编辑武术教材与试点工作。
最初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山东省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武术套路教研室的主任于波很是兴奋,但是很快他发现,在全国&两会&这样规模的大会上,这条新闻很快就被湮灭了,一如沉入海底的铁块,连气泡也没能掀起几个。
于波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着名杰出武术家、电影《少林寺》昙宗大师扮演者于海的儿子。&因为家父的原因,我很热爱武术,也很想将武术发扬光大。&19日上午,坐在肯德基的餐厅里,于波对着记者侃侃而谈,在他看来,如今的中国武术,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时刻&。作为于海的儿子,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时,于波曾经见证过那时中国武术的辉煌:&地摊上到处是卖各种擒拿术、拳谱、刀谱的,人们谈的也是电影和中国武术,&而作为昙宗大师的扮演者,父亲于海当年也饱受&拜师&之苦,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们不断的进入省体工大队的宿舍楼,大半夜的敲响于海的家门,或者跪在楼前,求于海&收自己为徒&。&那一段时间,我们几乎不敢回家,只能搬到别的地方或者是去亲戚家里住,即使是这样,体工大队的门槛也被踩烂了,不断有人来找我父亲。&彼时的于波,已经习武7年,但是那时的他,并没有预见到未来中国武术所遭遇的&寒冬&。&如果当时能够有一个规范的流程,或许我们的武术可以借着当时的东风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遗憾的是,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也没有如果,有的只是后果和结果。从2000年之后,作为省体院武术专业的专家,于波明显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衰败:&大街上,跆拳道馆多了,武馆少了,很多武校也开始大规模的减员。&而在体院里专修或者选修中国武术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前几年还能带上80多个学生,现在一个班就20多个学生。&
但是真正让于波焦虑的,是当下人们对于武术的不重视,曾有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成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武术教学课,有超过7成的学生反映学校除正常体育课外没有其他学习武术的途径,8成学校的课外活动中无武术内容,课外开展武术运动竞赛的学校更少。与这种不重视相对的,则是国外等武术种类的不断入侵:&现在在胶东等地,有很多的跆拳道馆,合气道馆,很多孩子的家长宁愿让孩子去学习这些东西,也不愿意让他来学习中国武术。&
少了一叶肺2010年,于波受韩国国际武术节邀请,前去韩国进行交流访问。
这一次的交流访问,大大刺激了于波。&我是咱们省的健康宣讲员,我也做过一些私下的调查,发现现在很多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很差,体弱多病。&与韩国的同龄人相比,于波内心很不是滋味:&当时在韩国,有人就这么说,说你们的孩子比我们的孩子少了一叶肺。这是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说如今中国孩子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韩国孩子强壮。
更刺激于波的是韩国人对于韩国武术和跆拳道的热爱,那份热爱对于于波来说,似曾相识,一如当年那群跑到家里来拜父亲为师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韩国就有专门的跆拳道班和跆拳道课程,可以说很多韩国小孩子都是学着跆拳道长大的。&
对比中国武术在国内的现状,于波觉得很焦虑:&前几年武术专业还算不错,每年来报考武术专业的学生至少有那么六七百人,我们会从中选上五十到一百个,但是去年,来报考武术专业的学生不足100人,我们选了半天才选出了不到20个孩子。长此以往,中国武术就很危险了。&
当年&武术进校园&和&武术段位制&一出现,于波曾经很是兴奋,但是他随后发现,&武术进校园&这一行动却陷入了停滞状态:&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类似的呼声,但是迟迟不见教育部的文件。&
着急的于波开始尝试着私下做&试点&:&大概是从两三年前开始,我带着体院的学生们开始做这个尝试,就是让学生们利用寒暑假的机会回家,去传播螳螂拳。&按照于波的计划,他的学生们在假期依托于各地的健身会馆、跆拳道馆、武馆等机构,免费的对孩子们教授中国武术。&目的也很简单,就是首先要让大家重新认识中国武术,对武术产生兴趣。&
陌生的国术中国武术,又称国术。
然而,如今的国术,与国人却渐行渐远,其本身的真谛已经逐渐的被人们忘记。&中国武术的真谛,就是修德,习武先习德。&5岁习武,13岁进入专业队,于波对于武术的理解也开始产生变化,&中国武术不是用来打架的,而是用来修身养性的。&十多年前,于波曾在省体院开办过螳螂拳培训班,教孩子们学习螳螂拳:&来报名的孩子很多,而且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带着孩子来学武的家长,没有一个担心孩子学了功夫之后去跟人打架的。&但是如今,不少人一听说孩子学武,首先担心的就是孩子学了武术之后会去跟人打架。事实上,当年武术进校园的提议出现之后,社会上就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那就是担心孩子们学了武术之后,会因此而打架斗殴。&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这么看,其实校园暴力在哪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即使不学武术,也一样会存在,但是我觉得学了武术之后,通过对学生加强武德培养,或许可以有所改善。&从2009年起,于波便被韩国国际武术节组委会聘请为武术大使,每年9月都会受邀前往韩国参加武术节,他也曾在韩国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一番考察:&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韩国人不仅仅要求孩子们学习他们的跆拳道和韩国武术,而且对孩子的武德教育也非常重视,孩子们在学习跆拳道过程中,都会在结束后给对手和教练鞠躬行礼,哪怕是正常的训练也是这样。&
而更让于波羡慕的,是韩国人所形成的武术产业链:&服装、器械、甚至是武馆的布置,都显示出了很浓郁的韩国传统文化氛围。&而这一切,在中国是很难见到的。&为什么我不约你去我的办公室?因为我觉得不好意思,虽然我们也有办公室,也有武术训练场地,但是没有那种文化氛围。&
武术进校园 尚需国家支持尽管武术进校园的提议这些年一直没有中断,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真正的实施。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的武术种类太多,中国武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而且种类繁多,各种拳种哪一种进?哪一种不进?怎么进?都是很大的问题。&
在于波看来,目前武术进校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政策支持的缺乏:&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政策和指示,大家都不愿意尝试,所以只能等待。&
而对比韩国,于波更是觉得有些无奈:&在韩国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政府依然在支持自己的国术发展。&于波曾听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在威海有一家跆拳道馆,是韩国人开的,当时这个跆拳道馆开业时,正赶上韩国的金融危机,偌大的场馆在装修好了之后,连学生带教练一共四个人,如果这事儿放在国内,可能就垮了,但是韩国政府当时每个月还是对这家跆拳道馆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要知道当时韩国正在遭遇金融危机啊。&
不过让于波庆幸的是,目前国内的一些商家正在逐渐转变对中国武术的看法:&比如说阿里巴巴的马云,他自己会打陈氏太极拳,而且他还从太极拳中悟到了很多东西,并用在自己的商业中,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参加一个宁波的内家拳活动,感觉当地不论政府商界还是民间都非常积极,运行的非常成熟。&
武术进校园 不妨借鉴日韩经验
曾多次出访日本韩国的于波,对于当下中国武术进校园有着自己的想法,其中之一就是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自上而下的推广中国武术,加大对中国武术的宣传力度。
&韩国对于跆拳道的宣传力度很大,虽然他们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跆拳道,但是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都会有跆拳道的选修课程。而且学生们愿意学,因为韩国有很多跆拳道国际冠军,他们的成功激励了孩子们去学习这种功夫。&在于波看来,这是韩国跆拳道推广最为成功的一个特点。
而在日本,每个男孩子在进入中学之后,都必须去学习柔道,而空手道、合气道等功夫则属于选修专业:&其实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比如说我们的武术进校园,可以规定大家必修一个拳种,选修一些拳种。&
最为重要的是,不管是韩国还是日本,都有一套独立的武术管理体系:&很多跆拳道或者柔道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他们的管理组织进入学校担任相关的体育老师,从这一点上说,我们还需要借鉴。&据于波介绍,他曾带过一些武术硕士生,&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的不多,很多都是借用这个研究生的学历进入了一些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虽然解决了工作,但是他们所学的东西却很难用到工作中去,这也是一种浪费。&而在于波看来,一旦武术进校园可以正式推广,全国各地的学校可能都会出现武术老师人才的缺口:&那么我们专业的学生,也就有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 限 10-500 个字符 已输入 0个字符
&&&&&&&&&&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网站成立于日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武术被确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之一
查看: 1795|
摘要: 两会期间,教育部将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确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纵观这七个项目,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明显的属性特点:足球、篮球、排球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集体项目,田径、游泳、体操 ...
两会期间,教育部将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确定为“七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纵观这七个项目,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明显的属性特点:足球、篮球、排球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集体项目,田径、游泳、体操属于发展体能、技能的基础类项目,而武术则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夯实国民体质基础、弘扬民族文化的长远战略眼光。&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进程逐步发展演变而来,成为华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毛里求斯、俄罗斯索契、会见英国威廉王子等场合多次提到了武术这门国粹,充分表现出对武术的格外关心和支持。&少年强则国强,中国人要彻底摆脱近代史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恢复盛唐的豪情和气象,就要从娃娃抓起,让武术自始至终伴随着每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让武术真正成为全民习练的国术。磨练意志品质,弘扬民族精神,提振民族气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关注太极网微信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太极网微信号:cntaijiwang 关注太极网公共平台,及时了解太极拳界新闻,太极拳赛事,太极拳理论成果。欢迎投稿,免费宣传!
123456789101112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Powered by全站分类导航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太极拳与气功之关系
太极拳与气功之关系
时间: 0:38:42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  查看:  评论:
 一、原本是高级的
  我们知道,拳最早诞生于中国道家的内丹术,是内丹养生动功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
  什么叫作内丹?简单讲,古代道家用金属与各种矿物质进行特殊方式的烧炼,炼出一种据说吞服之后可以疗疾健体或者化质成仙的药物,叫做外丹;而借用外丹烧炼的概念和术语,以人自我的肉体作为试验体,通过天人合一的性命双修,和修炼技术上的动静兼融,采取、培养、壮大身体内的先天元气,从而获得祛病、延年益寿,并且追求获得长生不死的效果,这其中的先天元气就称为内丹。因为内丹术与“气”的修炼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泛称它为气功。因为内丹术“气”的修炼,与一般概念上、形式上的气功导引大为不同(内丹术要获取的是先天元气,而一般的气功导引所应用和调节的只是后天呼吸之气、营卫经络之气),换句话说,后者仅可以作为前者的基础入门方法。所以,若用“气功”来表述的话,后者可称为低级气功,前者可称为高级气功。
  在五六百年前,著名的太极拳鼻祖张三丰先生,就为后人留有一系列的太极丹功谱诀,分为行立坐卧不同行功形式,其中有《太极四季功》、《太极早》、《太极午功法》、《太极晚功法》、《太极行功法》、《太极打坐诀》、《太极玉液法》、《太极金液法》、《太极超凡法》、《太极长生法》、《太极合道法》,其中并有《太极拳法诀》和《太极拳十要诀》。在《太极拳十要诀》中,提到为什么要创立太极拳作为丹道的动功,他说:“人之作用,有动必静,有静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这里指出,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体内神气相交相合,形成太极之生生之象,方有利养生。并提出练太极拳是“欲令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不图于技击之末技”。在太极拳的方法论上,他讲“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神与气)即交,而太极之象成”。又说,“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气既媾,而太极之位定”。在此原则性的要领上形成、捋、挤、按、采、、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之十三势,也体现了太极运化之中的八卦、五行之功用。
  总而言之,太极拳原本要求的是,以拳之动功体现“太极”哲理,达到神气相合,获得养生的最终效果和目的,而技击只是养生效益之下的副产品。
  在中国,从古代到近现代,真正的太极拳家,必然懂得道家内丹养生的内涵,其拳与气必然是结合的,其人生必然是长寿和超长寿的。
  二、太极拳并不完全等同于气功
  虽然我们说太极拳是一种高级的气功,但客观地讲,太极拳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气功。我之所以这样讲,一种含义是说,太极拳具有高级气功之内涵及其养生功用;另一种含义又要表明,古代道家先辈之所以研创出这种具有动功导引作用的太极拳,其用意就在于要它能区别于其他众多的吐纳、导引、闭息、观想等等之气功。
  用太极拳替代内丹养生的其他导引气功,同时又区别于其他导引气功的特征与意义是什么?这就是太极拳除有气功养生作用之外,还具有技击作用、表演作用、自我情操陶冶作用等等,这是其他导引气功所不能具有和不能达到的。这也即是说,其他导引气功只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单向功能与作用,而太极拳,不仅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又能发挥技击的妙用和多种社会功能。而且,越是按照“太极”要领而获得健身养生的高超功效,同时其技击作用也能发挥的非常高妙。通俗地讲,太极拳的技击根据人的学练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三层,低级者是以力打人,中级者是以技巧打人,高级者是以本能和浑圆气场打人。而且高级的太极技击效用,一是打人不露于形,二是发人于盈丈之外,或将人腾空抛起,而无伤于对方丝毫,化而不抗,利而不害。常会使对方在不可思议之下佩服得五体投地。
  太极拳技击作用的发挥,完全建立在不违背生理合理运动的情况下,完全建立在符合于养生而不违背养生的情况下,又完全建立在被动相迎、贵和贵生的道性道体之上。这又和其他截然不同。另外,再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极拳和太极拳习练者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文化领悟,是一种境界修养,是一种情操风韵。越是文化领悟有深度,修养境界高广,情操风韵潇洒大度,其太极拳的修炼境界就有超然物外的气度神韵。否则只能落于一般的体操形式而已。
  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太极拳既含有气功内涵,又不全等同于气功的另一特点是,其他各类气功,修炼者若不得要领,或不知关键时刻的火候把握,既可能以幻当真,走火入魔,练成神经病;也可能因为出偏而不懂纠偏,无病搞成有病,小病搞成大病。而习练太极拳虽说也有诸多的要领要求,达不到要求也可能出现关节扭伤,健身效果不大明显的偏差,但决不至于出现像气功出偏那样的严重问题。因此,对一般人来说,练太极拳比练气功相对稳妥安全。
  三、太极拳应当体现气功之内涵
  我们已经知道,太极拳的诞生是她表现着道家养生的动功,她的诞生原本是为道家养生服务的。而道家制定的养生方法,虽然一方面是利己的,但另外一方面却有“普济众生”的利众愿望。不然张三丰祖师也不会有“欲令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的号召。所以看起来,太极拳不管她具有多少附带价值,但其本体价值还是在于养生。中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普及太极拳运动,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增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是为全民健身而服务。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喜爱太极拳运动,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身体健康和长寿。
  然而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状,即,包含着气功内涵的古老传统太极拳,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民间传人出于防身与技击的需要,注重于技击技艺的传承,而忽视其内丹养生法诀的传承,致使从清代中后期以降,内丹养生的内涵在不少太极拳门派与传人中被剥离,得不到传承。国家在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过程中,组织的相关人员和机构,一方面受时代政治因素之限制,一方面也不大了解太极拳固有的本质内涵,再一方面所选取的拳种标本已无气功之内涵,所以,业经简化的各种太极拳皆属重视形体动作之技术型的太极拳。此类太极拳虽强调拳息协调,形体协调,心情安详,与一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或参加一些运动幅度大、违背生理科学的体育锻炼相比,确有不同寻常的健身效果;但因拳气分离,有练无养,最终无法获得最理想的最高级的养生之效。所以从许多的情况来看,很多练太极拳者,有的练了十年八年,有的练了几十年,却连太极拳起码的经典要领都达不到,运动性致伤者大有人在,照样生病,照样短寿的大有人在。与此相反,在不少传统的太极拳门派里,知其太极拳真谛的传人,无不把内丹养生的气功贯穿在练拳之中,因之无不获得高寿,尽享天年。当代所知者,如杨式太极名家傅钟文、赵斌先生,赵堡太极名家郑悟清先生,吴式太极名家吴图南、杨禹廷、李经梧先生,武式太极名家姚继祖先生,皆为获得高寿尽享天年之人。现在精于内丹养生仍然健在的太极拳家,活到八十九十的仍大有其人。
  探究这些长寿之因,皆是拳气相合,性命双修。可见,要使太极拳真正体现养生的价值和作用,必须使她返回到传统的本质内涵上去,与气功相结合。
  太极拳与气功相结合,实际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但这是我们要另外讨论的话题。
  (注:著述者曾以此文于日在韩国全州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作论文报告)
   (责任编辑孔德)
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气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