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代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班

如何加强幼儿小班安全意识的培养
加强幼儿小班的安全工作管理是保证幼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对于小班幼儿,如何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呢?我想着手于以下几点:
一、日常渗透,提高认识
小班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缺乏和经验的不足,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通过谈话、贴标记、讲故事、看图片、判断对错、以及看电教课件等帮助幼儿了解各环节中容易发生的危险,使他们懂得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然后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教师进一步加强指导,落实于行动。例如:判断对错:解手
1、急着要去,挤到前面。(错)2、站在门口,用手推前面的小朋友,想让他快点下去。(错)3、排队玩滑梯。(对)4、双手扶着滑梯扶手滑下(对)。又如老师说:“一个幼儿想看电视,自己插电源。一个小朋友一边画画一边把铅笔往嘴里送。”小朋友听了,都很着急,抢着说:“错了错了,不能这么做!”“不讲卫生”“有危险!”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小朋友们都懂得了怎么做。在实践过程中,他们知道了什么是
“危险”动作,还会主动指出或向老师告状。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二、模拟演练,丰富经验。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说得到却做不到,知道应该怎么做,但真正碰到问题却把知道的丢在脑后。为此,我们演练模拟“陌生人”,并准备了糖果、小玩具、遥控飞机、手枪等幼儿感兴趣的道具。为了了解幼儿的真实情况,事先没有具体告诉幼儿碰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做,只是讲课时略带提起过。也有个别幼儿家长在家教过幼儿这方面的经验。演习的结果另我们吃惊。第一次尝试,我们班在十个孩子中都不受诱惑,另一个小孩都吓哭了,拽都不跟走,其余的孩子也都没被甜言蜜语、糖衣炮弹的引诱下跟着“陌生人”走。在这个时候,老师及家长为孩子们鼓掌,长时间鼓掌。借此,老师告诉学生: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上当,出现了该如何保护自己等知识。
三、& 家长配合,培养意识。
当前,“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除了在幼儿园做好工作,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我们通过家长早送、晚接孩子的时间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如家中的一些危险物品:炉子、热水瓶等的安全防护方法;摔伤后用手紧压伤口止血;父母出门在外孩子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等。这些知识许多家长非常重视,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有的上网和孩子一起观看安全教育图片、有的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图书、图片对孩子进行教育,还有的和孩子一起制作了安全标记贴在家中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家长还充分利用接送孩子途中或和孩子一起外出到公共场所的机会,帮助孩子认识一些交通标记、安全标记,引导孩子注意遵守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总之,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范文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
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
推荐阅读: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
最近,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
最近,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一天早晨,孙元魁的奶奶来幼儿园问我:“老师,谁是杨一凡?昨天我的孙子说杨一凡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杨一凡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杨一凡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杨一凡?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孙子说。杨一凡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杨一凡妈妈说“杨一凡,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杨一凡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看到这,我觉得杨一凡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关链接:、、、
1、“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查字典范文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幼儿园小班教育笔记::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例文地址:/fanwen170636/,复制分享教师笔记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此处显示浏览记录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最近一直有人问我说课稿怎么弄,以此献给各位老师】 - 我们是幼儿教师的日志,人人网,我们是幼儿教师的公共主页
上课走神是很多小孩都会经历的一件事,相信不少家长在小时候也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小编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课总是走神这件事上面需要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改正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最近一直有人问我说课稿怎么弄,以此献给各位老师】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能干的小手
一、说教材
  《能干的小手》是小班上学期主题三《我自己》次主题《小手和小脚》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我选择本活动是由于:   1、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2、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活动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3、本活动灵活性强,不受季节、时间、环境的限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说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   (3)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动教育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幼儿通过活动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许多的事情。活动的(难点)为: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手能做许多事情。
     二、活动准备
  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玩具这一特征,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小汽车、积木、手铃、串珠等;为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准备了哥哥姐姐会做什么图片一套;为避免空洞的说教还准备了手套、护手霜等物品。
  三、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四、说教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模仿游戏,如:组织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做手指游戏、模仿洗手的动作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习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   2、谈话法: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五、说学法
  经验感知法:由于小班幼儿的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容易在经验分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手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我的小手会刷牙,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说会刷牙,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玩具,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拓展幼儿的经验,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有趣的小手变变变,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和作用;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通过倾听教师讲解、回答问题,孩子认识到手能做许多的事情,了解了保护小手的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健康领域、科学领域的内容,我采用游戏引入----师生讨论----探索感知----谈话小结的教学流程,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达成教育目标。具体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活动开始,我以变魔术引入活动:&今天老师要用手变魔术给小朋友看,你们想不想看?&教师用手变几样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接下来邀请孩子跟老师一起用手变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进一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诱发孩子的活动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以变魔术引入活动,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发孩子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孩子对小手的兴趣,就为下一个环节认识小手做好了铺垫。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游戏活动能够面向全体,能力差的、胆子小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2、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
  由&小朋友,刚才我们用什么变的魔术呀?&引入本环节。鼓励幼儿伸出会变魔术的小手来看一看,通过对比感知老师的手和小朋友的手大小不同;通过看、听、说知道手心、手背、五根手指头的名称和作用;通过拉拉钩和做手指游戏复习巩固手指名称。   教育不能通过灌输来进行,必须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来进行,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有手心手背手指头。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游戏能引发幼儿的兴趣,而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拉拉钩的游戏和手指宝宝游戏,就使幼儿在开心和快乐中复习了手指名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点。   3、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操作材料,在操作中拓展幼儿的经验。   在此环节的活动设计,运用了前面提到的经验感知法。本环节由老师请小朋友玩玩具展开活动,这里为幼儿创设了游戏的情境,使孩子在探索中自己发现手能玩许多的玩具。鼓励孩子探索玩法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在玩什么,玩完玩具后引导孩子收拾玩具,并送玩具宝宝回家。通过提问你的小手会玩什么?引导孩子在操作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知道小手会玩许多的玩具。在玩玩具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除了玩玩具,你的小手还会帮你做什么事情?哥哥姐姐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有小手能玩玩具迁移到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这一环节,有效的帮助小朋友认识到小手真能干。萌发向哥哥姐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4、教育幼儿讲究卫生,保护自己的小手。   小手这么能干,我们怎么保护小手呢?自然引入本环节:保护自己的小手。由手心向上引出小手脏不脏,接着做了洗手的模仿动作,由手背向上引出指甲长不长,教育幼儿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等;冬天洗完手要抹护手霜,出门要戴棉手套等。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意识...
阅读(4236)|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你所找的店铺已关闭
很抱歉,此店铺已关闭。
您接下来想到哪里?
请点击“”,继续购物。幼儿园工作计划排行榜
· · · · · ·
工作计划编辑推荐文章
· · · · · ·
《小班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文章生成时间为: 09:05:3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小班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