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甘草口服溶液溶水后,水体呈什么颜色

CH3COONa溶液,C是盐酸溶液;D是NaNO3溶液.
分析:A、C溶液的pH相同,A、C为NH4Cl溶液、盐酸;A、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B为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故A为NH4Cl溶液,B为CH3COONa溶液,C为盐酸,D为NaNO3溶液,溶液的pH=7,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四种溶液,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成碱性,促进水的电离,NH4Cl溶液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成酸性,促进水的电离,盐酸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NaNO3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A、C溶液的pH相同,A、C为NH4Cl溶液、盐酸;A、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B为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故A为NH4Cl溶液,B为CH3COONa溶液,C为盐酸,D为NaNO3溶液,故答案为:CH3COONa;盐酸;NaNO3.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盐类水解的考查,注意把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1)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则: B是____&& 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下同),C是______,(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可能:①c(Cl-)&c(NH4+)&c(H+)&c(OH-)②c(Cl-)&c(NH4+)&c(OH-)&c(H+)③c(NH4+)&c(Cl-)&c(OH-)&c(H+)④c(Cl-)&c(H+)&c(NH4+)&c(OH-)则:(ⅰ)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__(填序号)。(ⅱ)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填上列四种情况之一的序号);(ⅲ)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H4+)="&" c(Cl-),则该溶液一定显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科目:高中化学
(1)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 则: B是____&& 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下同),C是______, (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c(Cl-)&c(NH4+)&c(H+)&c(OH-) 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则:(ⅰ)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__(填序号)。 (ⅱ)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填上列四种情况之一的序号); (ⅲ)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H4+)=& c(Cl-),则该溶液一定显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科目:高中化学
(1)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则: B是____&& 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下同),C是______,(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可能:①c(Cl-)&c(NH4+)&c(H+)&c(OH-)②c(Cl-)&c(NH4+)&c(OH-)&c(H+)③c(NH4+)&c(Cl-)&c(OH-)&c(H+)④c(Cl-)&c(H+)&c(NH4+)&c(OH-)则:(ⅰ)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__(填序号)。(ⅱ)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填上列四种情况之一的序号);(ⅲ)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H4+)=& c(Cl-),则该溶液一定显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1)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则: B是____&& 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下同),C是______,(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可能:①c(Cl-)&c(NH4+)&c(H+)&c(OH-)②c(Cl-)&c(NH4+)&c(OH-)&c(H+)③c(NH4+)&c(Cl-)&c(OH-)&c(H+)④c(Cl-)&c(H+)&c(NH4+)&c(OH-)则:(ⅰ)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__(填序号)。(ⅱ)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填上列四种情况之一的序号);(ⅲ)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H4+)=& c(Cl-),则该溶液一定显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0.氨气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如“侯氏制碱法”中就用到氨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______相同(选择“A”或“B”填空).A.实验室用KMnO4制O2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CO2(2)收集氨气______用排水法收集(填“能”或“不能”).(3)“侯氏制碱法”中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CO2+H2O+NaCl=NaHCO3+XX是一种氮肥,其化学式为______.
(1)实验室里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故答案为A(2)收集气体时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氨气极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不能(3)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NH4Cl
试题“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过氧乙酸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过氧乙酸容易挥发、分解,有腐蚀性,自人防“非典”工作开展以来,这种消毒剂被广泛使用.用市售的一种2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用于室内预防性消毒的0.2%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时,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水各多少克?______根据上述对过氧乙酸的有关介绍,说说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______.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1)在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2)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3)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4)称量粗盐、纯碱、烧碱固体时应放在纸上.(5)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要用水冲洗.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性质与用途]①CO可燃--作原料②石墨具有导电性--作电极
B.[安全知识]①从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②皮肤上沾浓氢氧化钠溶液--用较多的水冲洗,在涂硼酸溶液
C.[化学知识]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氢气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D.[生活经验]①区分白酒和白醋--闻气味②刚装修好的房间不易立即入住--会挥发出有害气体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知识点 & “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铝、硼等)化合生成氮化物,也能与氧、氢直接化合.⑤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等.⑥由于氮气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⑦此外,用氮气充填粮仓可达到安全地长期保管粮食的目的.⑧液态氮可作深度冷冻剂.⑨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⑩实验室里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氮气: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固体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来制备氮气,反应的表达式为NH4Cl+NaNO2═NH4NO2+NaCl,生成的NH4NO2叫亚硝酸铵,它不稳定受热即分解成氮气和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物理性质的是①②③&;(填序号,下同)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是④&;属于氮气用途的是⑤⑥⑦⑧&; (2)工业制氮气属于物理&变化; (3)写出NH4NO2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亚硝酸铵&氮气+水;收集氮气最好用什么方法?排水集气法&.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1)①②③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⑤⑥⑦⑧属于氮气的用途. (2)工业制氮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亚硝酸铵
氮气+水 因为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但是由于密度和空气的很接近,所以不宜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填:排水集气法.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主要考察你对“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与“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相似的题目:
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组装仪器并制取几种常见的气体,请根据提供的仪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仪器④的名称&&&&.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①③⑤⑥和&&&&.充分反应后要从残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将残留固体溶解、&&&&、洗涤干燥. (3)用②③④⑦组装可用于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和收集(任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按要求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属于置换反应:&&&&. (3)工业制取硝酸的其中一步反应是NH3与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H2O:&&&&△4NO+6H2O.
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单质,其中G是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元素G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H可能是&&&&. (2)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2CO; ②&&&&. (3)标号③D与E能发生反应,是因为生成物中有&&&&生成. (4)根据标号④反应可知,保存F时应注意&&&&.
“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铝、硼等)化合生成氮化物,也能与氧、氢直接化合.⑤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等.⑥由于氮气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⑦此外,用氮气充填粮仓可达到安全地长期保管粮食的目的.⑧液态氮可作深度冷冻剂.⑨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⑩实验室里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氮气: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固体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来制备氮气,反应的表达式为NH4Cl+NaNO2═NH4NO2+NaCl,生成的NH4NO2叫亚硝酸铵,它不稳定受热即分解成氮气和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物理性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是____;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 (2)工业制氮气属于____变化; (3)写出NH4NO2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氮气+水;收集氮气最好用什么方法?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材料并回答问题 ①氮气是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为1.25克/升,②熔点-210℃,沸点-196℃,③在0℃时大约一体积水可溶解0.02体积的氮气,④氮气常温时很稳定,在高温时不但能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如锂、镁、钙、铝、硼等)化合生成氮化物,也能与氧、氢直接化合.⑤氮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等.⑥由于氮气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气氧化,⑦此外,用氮气充填粮仓可达到安全地长期保管粮食的目的.⑧液态氮可作深度冷冻剂.⑨工业上大量的氮气是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⑩实验室里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氮气:加热氯化铵饱和溶液和固体亚硝酸钠的混合物来制备氮气,反应的表达式为NH4Cl+NaNO2═NH4NO2+NaCl,生成的NH4NO2叫亚硝酸铵,它不稳定受热即分解成氮气和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物理性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叙述中属于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是____;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 (2)工业制氮气属于____变化; (3)写出NH4NO2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氮气+水;收集氮气最好用什么方法?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
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1 mol·L-1的FeCl3(aq)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从反应实质来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等系列反应。可见加入 KCl 晶体,对此平衡无影响;但加入 2 滴 1 mol·L-1的 FeCl3(aq),使溶液中 Fe3+浓度增大,平衡则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A、D 项皆不可选。对于 B、C 选项,因平衡体系中的水量发生了改变,导致溶液中所有溶质的浓度或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同等程度地减小;若要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浓度的改变来看,似无从下手。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思路,将上列平衡体系中的 Fe3+、SCN-和 Fe(SCN)3均虚拟为气态物质(虚拟其状态),则向平衡体系中加水,可认为增大了容器的容积,即减小了气体反应物的压强(或浓度),平衡就向气体体积扩大的方向(即上列反应的逆反应方向)移动,这样液体颜色就会变浅。可见 B 项可选而 C 项不可选。若采用极限思维,对于 B 选项,可作如下设想:加入的水不是很少而是很多,这样上列平衡体系中,Fe3+与 SCN-相互碰撞结合成 Fe(SCN)3分子的机会越稀越少,而 Fe(SCN)3分子电离成 Fe3+和 SCN-的机会则越来越多,无疑是加水的结果,平衡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故而溶液颜色变浅。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常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天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等。通常的思路是写出反应方程式,列出相关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确定各量之间的火系,列出比例式或等式或依据平衡常数求解,这种思路和方法通常称为“三段式法”、如恒温恒压下的反应mA(g)+nB(g)pC(g)+ qD(g) (1)令A、B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 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mol,容器容积为VL。则有:(2)对于反应物,对于生成物(3)(4)A的转化率(5)平衡时A的体积(物质的量)分数(6)(7)(8)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1.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温度、压强、浓度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质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以上过程可归纳如下:&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当与化学平衡体系有天的外界条件改变以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建立对于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只投入反应物),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投入生成物),或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同时投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达到的状态。当相等时,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消耗与生成的量完全相等,因而各物质的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一定,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构成化学平衡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只有可逆反应才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动: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3)等:。(4)定:各组分的浓度及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5)变: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使时,平衡便会发生移动而使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发生变化,直至建立新的平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指的是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反应类型分析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qD(g),根据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各情况是否达到平衡。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化学表平衡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化学平衡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①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对反应物而言转化率越高。 ②某一温度下的K′与K比较能够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K′&K,反应正向进行;K′&K,反应逆向进行;K′=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与温度有关,在使用时必须指明温度。 (4)在计算平衡常数时,必须是平衡状态时的浓度。 (5)对于固体或纯液体而言,其浓度为定值,可以不列入其中。 (6)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就越小,反应物转化率就越小,即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进行平衡的相关计算。 2.若用浓度商(任意状态的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符号为Qc)与K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计算转化率及浓度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发现相似题
与“FeCl3+3NH4SCNFe(SCN)3+3NH4Cl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763773509153815143473243767063891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化铵的溶解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