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鼓励高考生的话成年女儿做第三者可以告家长吗

  儿子与“女朋友”约会 我来当参谋  ◎刘继纯  “”这个词儿非常失当,十足是成人视角,体现错误认知和评判。国外用puppy love,或者teenager love,意指短期恋爱,像小狗一样,不成熟、稚嫩。恰当的认知,这是前提。  异性交往很正常,这是天性,“食色,性也”,这是异性交往的性质,而且这是社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因子,这是异性交往的重要价
值。因此,有恰当的态度和认知,不但能帮助孩子恰当地跟异性交往,而且能防范真正的“早恋”。简单地说,以我的个人经验,父母的介入分为事先引导和事
后干预两部分。  我的儿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路上告诉我,今天他跟“女朋友”约会了。我问他在哪儿约会的,都聊些什么啦?他说是在图书阅览室约会,
聊他们都看过什么电影。然后我问起女同学看过哪些电影,有没有他们都喜欢的电影。我还猜测女同学的,想知道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儿。从始至终我们都特
别自然而正常聊这次约会,我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儿子毫无保留,什么都告诉我。我说你们的约会很好,多聊聊共同的话题,如果想约会,可以继续约会。  儿子很早之前就告诉我们,他跟这位女同学是好朋友,我们就说很好啊,只要是朋友,就不分男女,都是朋友。而且我们还时常问起女朋友的情况。  儿子告诉我之所以选择在阅览室偷偷约会,是怕同学知道了笑话他们。我说男女同学交往,那些乱说的同学想法和做法都不对。儿子还告诉我,许多同
学,尤其是男生,觉得男生女生交往就是在谈恋爱,就是不好的事儿。他们表情怪异,乱开玩笑,嘲笑别人,还“老公”、“老婆”地瞎说。  小小孩子哪里来的这些错误认识和观念?当然是缺乏恰当的和导引,或者简单模仿成年人的认知和价值观。父母和按照成年人的想法,认为
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就类似于恋爱,就是“早恋”,这是错误的想法。父母简单地禁止孩子的异性交往,孩子当然会有不正常的认识。异性交友跟同性交友肯定有区
别,但相同之处更多,家长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能简单定性和禁止。  儿子跟女同学约会,他用的是“约会”这个词儿,因为我们成年人只创造了这个词儿,没有更恰当的词儿可用。在我看来,儿子约会就是一次正常的普通
的异性孩子之间的交往,他们聊电影,难道不正常吗?儿子坦诚自然地跟我说这件事儿,说明他能正常地对待这种事情,没有任何负担。  父母能自然而正常地与孩子聊异性之间的差异,孩子之间异性交往的必然和必要性,这属于家长的事先引导和恰当教育。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异
性交往不好,不能跟女孩子做朋友,早恋就是不对,我相信他仍然会跟女生交往,并会悄悄转入“地下”,不再跟父母坦白。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也不会
向我们求助,只会成为隐私,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儿子还告诉我说,他有“情敌”了,有个男生公开宣布喜欢这位女同学。显然,这件事儿他不知道如何处理,向我求助。我说这不叫“情敌”,因为你跟
女同学是朋友,朋友不排斥第三者,也不排斥第四者、第N者。如果他想跟你们成为朋友,你们应该接纳他。朋友圈子越广泛越好。如果他排斥你,单独跟女同学成
为朋友,那得看女同学更喜欢跟谁做朋友了,他说了不算啊。  后来,这个男同学没有成为儿子的“情敌”,他跟那位女同学也成了好朋友。  孩子们都有异性交往的冲动,但方式和心态差异很大,根子就在于是否开展过恰当的异性交往教育。家长的心态不端正,教育不当,孩子以不正常的心态看待正常的事儿,正常的异性交往就可能发展为不正常的恋爱,好事儿演变为坏事。  如果事前导引工作未做足,做得不恰当,事后就得设法补救。事后干预的核心原则,仍然是肯定和鼓励异性交往,但前提必须是让孩子有一个正常的认知。由此才能把孩子从错误的异性交往中拉出来,转而开始恰当的异性交往。  前年暑假期间,我到一位高中朋友家做客,聊起他们家正上高二的女儿。孩子的说,感觉到女儿在谈恋爱,班主任老师也证实了这一点。晚饭的时
候,我对他家女儿开玩笑说,你这么优秀的女孩,有没有男孩儿追你呀?女孩犹豫了一下,笑着摇摇头。我说有没有你喜欢的男孩儿?女孩又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我借题发挥,说起当初自己上中学时暗恋过谁,被谁暗恋过。说起某个同学的恋爱,感慨那时候的感情真是太纯真了。说起谁跟谁谈谈恋爱简直像是做
贼,感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敢大方地跟喜欢的女孩交往。抱怨父母和老师的无知,光知道禁止,甚至开除恋爱曝光的学生,却没有告诉我们异性交往是正常的,更没
有鼓励我们主动跟异性交往。  朋友的女孩非常灵气,我相信我们一番半真半假的餐桌聊天能让她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果然,一个月后接到朋友的电话,他感谢我的“胡说八
道”,说我们的忆旧让女儿主动告诉他们,她就是在恋爱。他们听从我的劝告,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先赞赏孩子异性交往,鼓励孩子继续交往。然后,答应帮助孩
子处理一切处理不了的问题。  今年,这个女孩成绩相当不错,被北京一所全国重点高校录取。我们去看她,一起吃饭,聊起那段恋爱,她说跟爸妈“交代”之前真的很有心理负担,放弃不下,又处理不好,确实影响。一旦正常看待了,纯真的感情还在,但知道如何处理了。  事后干预,第一步是反省自身,第二步就是如何才能让孩子愿意跟父母说出自己的秘密。直接追问、逼问,或者掌握情报后跟孩子摊牌,都不是恰当的办
法。可以拿一个事例,跟孩子泛泛地聊聊这类事情,也可以回忆自己当年的“糗事”,或者谈谈邻居孩子的同类情况。途径不一,但都得传达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
号:异性交往很正常,家长不但赞成,而且会出主意。家长的主意取决于孩子的年龄,从聊天拉手拥抱,直到告知孩子性行为和孕育常识。孩子心理负担放下了,即
便不会和盘托出,也能恰当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事儿。父母最担心的事情,比如学业、性行为、早孕,都能因此降至最低概率。  家长发言  我为什么要“鼓励”女儿早恋  ◎蓝色季风  作为妈妈,我遭遇过女儿的“早恋”问题。对于一个女生的母亲而言,这是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总是有种感觉,女生在这样的恋爱中容易吃亏。  然而,要发生的事你是堵不得的,因为感情如水,越堵爆发起来越强烈。这个道理妈妈们都懂,但面对起来都不会太理智。  第一次隐约发现她的早恋时,女儿才上高一。我也如同所有女生的妈妈一样慌张、担心、不安,却又不知如何和她。如果跟孩子直接谈起此事,
我知道她肯定不承认,而且还会因为担心我不理解而隐瞒得更深。装不知道?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的演技。拐弯探底?又担心摸不出虚实。学别的妈妈侦探一把?
我害怕她知道了逆反起来。  如此纠结中,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一方面也曾对某个男生心生爱慕之情,但那时家人没发现也就没理会。我春心萌动了一阵子,后来就忙着升学考试,
再也没多想过。另一方面,我是学心理学的,里面教的内容我还依稀记得,孩子的教育应该以榜样教育和引导教育为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硬要他们照着家
长的意志办事,很容易造成相反的效果。  于是,沉下自己忐忑的心,我开始和女儿看情感剧,顺着剧情聊起爱情是个什么东西。我发现她突然爱看张小娴的书,我也买了几本恶补,然后把书里的
内容与她分享。开始的时候女儿很戒备,怎么老妈突然改言情版了?但是我没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女儿开始袒露心声,我并没有因为知道了她的小秘密而
马上变脸,反而是把自己当年的小心思也告诉了她。  得到了我的秘密,明白我也有少女怀春的时候,女儿放心起来,我们逐渐开始交流感情的实质,交流如何让感情成为生活中最美好的经历。女儿终于在一
个晚上告诉我,她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对方也表示喜欢她。我努力控制着内心翻腾的焦灼之情,表面平静地告诉她,如果真喜欢,就要多了解,看看爱好和价
值观是不是相同,要不然将来在一起会很别扭。她问我如何了解呢?我建议她可以一起到家里来学习,也可以一起去游乐场玩!  女儿瞪起,她不敢相信我能够邀请对方来家里,还鼓励她了解对方。后面的情况就不需多说了,女儿慢慢了解到,感情并不是你好我好咱俩好,而是
两个完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人,相互认知和理解的过程,对我的一些建议也能够正面理解接受。早恋在平静中结束,我没有把自己的恐惧担心转化成压力交给孩子,
孩子反馈给我的就不是逃避和隐瞒。  家长对于孩子早恋太多的“假想”,让两代人之间少了理解包容,多了窥探和戒备,本来正常的人类情感变化,就成了洪水猛兽。如果我们都能抱着宽容理解的态度,正面积极地对待早恋,早恋就是美好的青春记忆。  学者意见  孩子早恋,真有那么可怕吗  ◎付小平  “早恋”这个词,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基本上跟品行不端、不学无术等贬义词一样。一旦有人胆敢冒犯,都会被家长和老师视为洪水猛兽。他们最大的顾虑,其实并非谈恋爱这件事情,而是担心早恋会让孩子变坏,同时还可能影响学习和考试。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面曾经写过:“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作为过来人的、妈妈和老师,应该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在学生时
代就没有喜欢过其他人吗?如果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为什么我们要把少男少女这些青春情怀不假思索地贴上“早恋”的标签?  对于孩子早恋,令成年人最担心的莫过于以下两点:  第一,早恋可能导致孩子早熟,甚至“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特别是女孩子,给自己一生带来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确实不少。从各种媒体报道
中,我们确实发现,很多女孩子因为放纵自己导致出现悔恨终身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这些行为并不能完全归结于所谓的早恋,而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性教
育,没有理解什么是真爱,没有学会“发乎情、止乎礼”,更没有学会自尊、自爱和自重。因此,很大程度上责任不在孩子们的钟情和怀春,而在于父母、老师没有
告诉他们真爱和迷恋的区别,没有告诉他们选择爱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更没有告诉他们怎么保护好自己。  第二,在学生阶段,孩子太过于专注感情,会耽误学习,导致成绩下降,最终影响孩子考大学和找工作。因为早恋影响成绩的情况确实也会发生。但是,
如果孩子都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都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反倒还可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去年有一部台湾电影风靡了大江南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中男主角因为喜欢上了班上成绩优秀的女孩,把自己从一个差生完美转型成一个好生。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中谈恋爱就是好的。我只是想告诉成年人,我们需要禁止的不该是孩子们的爱慕之心、爱恋之情,而是他们在公共场所的不雅
行为、对感情的过度贪婪等。我们需要引导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童贞,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想清楚爱情对一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
生伴侣。  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当孩子遭遇“早恋”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  对于情窦初开的孩子来说,喜欢一个自己欣赏的异性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过程。只不过,有些人会把那份爱慕之情隐藏在心中,仅在别人不经意间多瞟
几眼那个“意中人”。而有些人却会把这份爱恋之情向对方明确表白,如果对方擦不出火花,顶多成为比较好的异性朋友而已。当然,如果双方一拍即合,就很可能
发展成恋爱关系。  对于前面两种情况,老师和家长都不必大惊小怪,我们都曾经年少过,甚至痴情过,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也不必惊慌失措,视孩子的情况选择正确的引导方案,该适可而止时就春风化雨,该悬崖勒马时就当机立断。  2.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婚恋观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对异性的冲动是无法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婚恋观。当孩子们都能对恋爱和婚姻当中蕴含的责任和尊重正确看待,甚至能进一步把这份青春激情转化成认真学习和积极上进的动力,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误入歧途而无法自拔。  曾经看过一部描写孩子青春萌动的美剧——《怦然心动》,其中男主角外公说过一句话:“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总有一天,你会
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你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这句话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传递给孩子的一种婚恋观,让他们知道,选择伴侣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不能一蹴而就。  3.加强性教育,破除对性的神秘感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觉得,性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这种东西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或者希望孩子长大了再进行教育。我觉得这个观念需要修正,我们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更低龄的时候开始。  对于孩子来说,性和其他东西一样都是他们所未知的,他们探究其他事物时,大人总是配合,总是讲解,而在探究性的时候,我们总是回避,总是撒谎。
大人越是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越来越神秘,越来越有趣。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旦孩子掌握电脑等了解外界信息的超级工具,就会无师自通地去了解性。那个
时候,可能更多的负面的东西会占领孩子的精神高地。所以,当孩子出现对性有极大兴趣时,我们要更平静地对待和解释,破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  微博讨论  @金陵小妮:对孩子微博征友,老师和家长不必觉得如临大敌。网络、电视等传媒的快速发展让孩子过早接触到恋爱,但他们并不了解爱的本质。家长和
老师一方面要给予正面引导,另一方面也要试着让他们去转移。慢慢地让孩子的新鲜感过去,强行抑制和强加干涉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快乐一世平安:我上研究生时的同学“知心姐姐”卢勤,给我讲述了一件她自己的事:有一次老师说她的儿子早恋了。卢没说什么,只是写了个纸条放
在儿子桌前,上面写道:一个国家强大了,会有许多国家和你建交;一个人强大了,会有很多人和你交朋友;一个男人强大了,会有很多女孩做你的女朋友。儿子再
没说什么,专心努力学习了,等待强大了!  @乐学缘教育: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早恋”,不要把少男少女之间纯洁的交往误解为恋爱。老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早恋”的标签。标签会使本来纯洁的交往变味。其实,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交往需要“早练”,当有些事情不再那么神秘,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去探索的兴趣。  @未夕:这种事情,师长方面给的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切莫如临大敌,或是批评孩子做了丢脸的事。这会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甚至他们有爱情是肮脏的错误认知。  @我的草原我的家:我认为早恋不能用“危害”或者“有害”来评价或者形容,但可以用“有影响”来形容。早恋是少年对情感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是
没有经历过的,不知道后果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减少负面影响的过程。所以,需要父母理性去帮助孩子分析这种情感,让孩子有心理上的准备和分辨,而后再去选择
恋还是不恋。  @西安家长社区:在青春期阶段对待异性的问题上,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与未来人生的安排与愿景。只有来自家庭的父母的爱、关心与关注,以及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责任编辑:valatine
& &下一篇:
微博微信互动
QQ群:8213299
今日热门排行榜
京公网安备 &&nbsp||||地区咨询师问答文章新闻视频百度谷歌 &
&正文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叛逆期的家长总是让人觉得很头疼,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掌握教育方法,不可硬来。*此图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父母若发现孩子有逆反心态,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化解: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儿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儿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做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上一篇:下一篇:“中学教育”相关心理文章请在这里输入你要咨询的问题...
&&&&&&&&& 中学教育文章排行6795次4812次2283次1998次1854次1826次1737次1652次1627次1408次大家正在看的心理文章最近登陆的心理咨询师父母的情感模式在子女身上重演的可能性是否较大?
比如父母离异之后游走在两个家庭之间,一直索求关爱却因为本身生活的残缺而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她长大后,会不会一直重复着童年时索求关爱却得不到的失败经验?离异家庭的小孩,是不是以后的离异比例比较高?存在家暴的家庭,小孩以后的家庭存在家暴的比例是否会比较高?出现外遇的家庭,小孩以后的家庭发生外遇的比例是否会比较高?童年因为上述或者其他家庭问题而缺少关爱的小孩,长大后,是不是比较容易会爱上那些根本就爱不到的人,以此陷入那种「索求关爱,却无法得到」的熟悉环境里?
按投票排序
320 个回答
谢谢vieplivee的邀请葛蕾丝说的孩子倾向于把父母不和,家庭不幸福归因到自己身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庭就是她/他的全部,又还没有长大到可以理解分析家中出现的事情,尤其是有些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你要是不乖,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你怎么样怎么样就是个坏孩子,没人要的孩子。这无疑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成长。严重的话,孩子慢慢会觉得自己不可爱,自己不值得爱,以及自卑等心理。理智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父母即使分开了,但我们都还是爱你的。即使爸爸妈妈不生活在一起,你还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听起来像不像美国家庭类电影里的套话?其中一个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婚姻咨询、家庭咨询比较普遍,所以对孩子的处理能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如果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没有解决好孩子的事情,或者说非离异家庭中,因为父母的性格原因,或者教育方式问题,家暴等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将很大可能影响到孩子成人以后的婚姻关系模式。这类孩子因为缺乏爱,或者将过度索爱,或者将过度奉献,或者将延续家暴,都是将自己的家庭模式循环下去。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他没有学习到如果去爱一个人,什么叫爱,如何去和爱人相处,以及和亲近的人发生矛盾如何理智得解决问题,甚至认为原生父母的关系就是一种正常的关系,再没有(不相信有)其它的模式。长大以后,她/他对爱的边界是模糊的,一直都缺乏安全感,亦不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有时,即使有了很好的爱人,甚至还会怀疑自己是否值得对方那样去爱自己。对自己,对对方的爱都没有信心。上述这类孩子,亦很有可能走到自己原生家庭,父母关系模式的另一个极端。比如出自家暴家庭,或者有特别严厉的父母,自己长大后变成了溺爱孩子的父母,反而亦不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长,带来另外一系列的问题。这其实仍然延续了原生家庭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走出循环的怪圈。他们仍然没有能脱离父母的影响。但是,另外很值得注意的还有: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家庭模式都会被循环下去。主动意识到自己成长环境有问题的人,主动去打破这些模式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将负反馈变成正反馈,亦是需要经过一个学习、反思、甚至反复的过程。比如,成人独立后,渐渐理解了父母,甚或原谅了父母对自己的伤害,可以比较心平气和的对待自己的成长过程,并从中重新学习体会到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这样的人将会比较容易处理好自己的亲密关系,并处理好与自己子女的关系。更多的人,则是通过自己的亲密关系/婚姻关系疗伤。可以说,小时候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伤害,一生中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就是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得到治疗和复原。最常见的例子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和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在交往磨合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去爱一个人,爱的边界,给爱人相对的空间,如何去原谅一个人等等,慢慢地会建立起对爱的信心,对对方的信任,并且渐渐懂得爱的方式,获得爱的能力。在逐渐的反思理解中,慢慢解决童少年遗留的伤害。这些人是很勇敢的,敢于刨析自己,正面父母,甚至原谅父母的(因为父母的作为也有形成的原因,多数是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也不幸福)。他们的后代将会幸福许多。还有,相比较家庭的形式,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那些坚持不离婚,以孩子为借口的,没有意识到,不健康的不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很多单亲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反而因为父亲或者母亲比较能注意到另一半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而有意识的去弥补或做些事情改善,并且从小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教她/他学会独立生活,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反而更懂得如何爱人理解人,如何处理问题。最后有一句俗话,一个女孩爱上什么样的人,往往与父亲的形象有关。但是恋爱的成功率,则和恋爱的经验有关。出自完美家庭的,父母自打有了孩子就知道如何教育的,并不在多数。但是我们都有能力去学习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有爱人的能力,也有爱人的智慧,并帮助自己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题主提到婚姻模式,在婚姻咨询实践中,不健康的婚姻模式或者说情感依附模式主要有四种:火爆对抗型:主要表现为吵架,过一段时间就要吵一架,不吵就没法过,吵架已经成为其沟通模式;追逐--回避型:主要表现为一方似乎比较强势,不停的找问题,另一方不停地退避,或者说一方觉得婚姻很有问题,另一方觉得没有问题;过度依赖被依赖型:一方像小孩子一样没有自理能力,什么都要靠对方,而另一方虽然抱怨配偶不独立,但事实行为上却促成了配偶的依赖,当配偶想要独立自理的时候,另一方产生很大的恐慌不安全感,强烈要求对方再回到依赖状态(不会明说,或者说ta自己都没意思到自己的这种诉求,但是行为上会这样做);互相疏离型:各玩各的,互相感情依赖很少,对对方的事情不甚关心。下面看一张图,图中的两个椭圆代表有亲密的关系的两人,每个人都有表层的行为模式(即应对方式,遇到问题会表现出什么行为)和深层次的内在需求与感受(即深层次的情感,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感的渴望、尊重的需要、被抛弃的恐惧、被理解的需要、焦虑等等),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感受本应是夫妻前相互分享交流的,但是在有问题的婚姻中,夫妇没有交流这些情感,只表现或“交流”了浅层次的行为表现,呈现出图中所示的四种模式。夫妇无法交流深层次情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从小的教育使之不懂得表达内心情感,另一方面可能是夫妇的互动方式让他们觉得表达出内心的脆弱只会让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让对方抓住自己的弱点从而把自己伤的更深。题主问子女是否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补充说明中列举的离婚、家暴与此处婚姻理论中的模式是不同的。离婚的原因有很多,父母离婚,子女婚姻不一定不幸福。关注的点不应该在父母是否离婚,而在于父母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对整日争吵或冷战的父母对孩子而言还不如一对和平分手依然关心爱孩子的父母。从孩子的心理上来讲,争吵或常年冷战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才导致父母不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而这种“不值得被爱”的感觉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会产生很多影响。很多成年后的自暴自弃、疑心伴侣出轨等等都与内心“不值得被爱”的感觉有关。 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爱与信任,但是父母之间如果都是咒骂与埋怨,甚至在孩子面前不停的诋毁配偶,拉着孩子一起仇视配偶,那么孩子会很矛盾,会无法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因为爸爸/妈妈告诉自己最亲近的妈妈/爸爸是坏人,还有谁值得信任呢?如果父母能情绪平和的解除婚姻,让孩子从心底理解到父母分开不会不是孩子的错,父母会依然爱孩子,或者说有另外强有力的照顾者,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与照顾、沟通,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较小,将来孩子还可能吸取父母婚姻的教训,更懂得珍惜,获得更加幸福的婚姻。就家庭暴力,首先我想说,它是犯罪!!家暴对孩子的影响分为两方面:男孩子有可能成为施暴者;女孩子可能对家暴的容忍力更大,从而更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每对婚姻都会遇到问题,有些人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其实根本没解决,只是施暴者认为解决了)。如果孩子从小看到家暴,他会学会以暴制暴。开始时是父亲打母亲和孩子,孩子长大以后为了保护母亲和自己,就会打父亲。慢慢他会认为,打人不对,但是确实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女孩子从小在家忍受家暴,更易形成自卑、软弱的性格。将来结婚,如果也有家暴问题,更可能选择默默忍受而非反抗。我们再回到婚姻互动模型图,刚刚谈到夫妇间的不同应对方式会呈现出四种互动模型:火爆对抗型、追逐--回避型、过度依赖被依赖型、互相疏离型。现在来谈一下是什么阻碍了双方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根据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人主要有四种依恋模式(如下图),这种模式是在幼年时在与主要照顾者(通常为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处理不当,没有解决的话,在结婚之后有很大可能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到下一代。冷漠型、迷恋型、混乱型都会不同程度的对情感互动产生负面影响。感谢阅读到此,欢迎讨论~————————————————补充————————————————————评论中有朋友问健康的关系是怎么的,一下补充:健康的关系是双方能心平气和坦诚的沟通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并且能尽力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举个栗子:情人节女方期待玫瑰花,男方没买。女方内心的感受是:“玫瑰花代表他对我的爱和关心,虽然我暗示了,但他依然没买,让我很担心我在他心中的位置没有原来重要了,让我没有安全感,而且朋友们都收到了花,我没有的话很没面子”。由此可见,女方浅层需求是玫瑰花,深层需求是安全感、爱人的肯定、周围人的肯定。男方的想法是:“都在一起这么久,我对你怎么样还用玫瑰花证明??花太不实惠了,两天就蔫了,有那钱干嘛便宜无量商贩,不如加个菜呢!暗示?什么暗示??完全没收到啊!”“玫瑰花”在两人心中的含义完全不同,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如果双方能把内心的想法沟通一下,并试着理解对方,会减少很多问题。实践中,来做婚姻咨询的夫妇都是想继续走下去的,否则就直接去离婚了,但就是有一些问题阻隔在那里。既然有心,为何不能好好相处?往往问题就在不当的沟通方式层层掩盖了相爱的真心。而咨询的过程就是帮咨询夫妇发现他们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顺互动模式,帮助他们更好的走下去。
做为一个单亲家庭出身的孩纸,随便说两句自己的感受。
1、会本能的设法避免范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是指自己认为是导致父母离婚的错误。比如父母离婚的原因是第三者,那么我会本能的对于类似事件产生反感,如果涉及到自身,则会想尽一切办法回避或拒绝。
2、对于父母双方任何一人都没有很深的感情,说白了就是“不亲”。我个人就更喜欢我的爷爷。说句不孝顺的话,如果我的父母去世,我可能都不会感到特别的伤心。反而现在有时喝点酒之后回想起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就有可能掉眼泪。
3、超强的忍耐力,主要是心里上的,可以接受一些他人完全无法忍受的“心灵摧残”。
4、喜欢孤独,习惯孤独,或者叫做“宅”。
5、很难对他人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差不多就这些吧。
谢谢@刘柯 邀请。我很好奇lz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是ta自己身边或者身上正在发生的事,还是纯理论讨论?我的专业是婚姻与家庭治疗,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context。是的,任何事情任何现象都应该放入其环境去看,并且不把它理解成一个直线因果,而是一个循环因果。而我看lz的提问,更倾向把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看作一种直线因果式的复制,而这点我是不同意的。从context的概念出发,我们尝试着给lz的提问增加一些“内涵”:首先,lz的提问里举了几个“破碎”或“不健康”家庭中孩子的例子。离异、家暴、外遇,这三种家庭中,大多两夫妻之间不亲密,家庭中很可能充满了冷战下的剑拔弩张,甚至是热战争式的冲突。虽然大体是这样,但每一个家庭的文化、矛盾和家庭结构不一样,具体情况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例如同是离异,假设家庭A中,是小家庭,孩子独生子女。父母矛盾多年,父亲赌博不争气而母亲持家,最终因为赌债,母亲为了孩子,就和父亲离婚。而家庭B中,父亲家是大家庭,而母亲从远方嫁入这个家庭,孩子独生子女,但由奶奶带大。最后由于婆媳问题,母亲选择与父亲离婚。这两个家庭的孩子会非常不一样。家庭A中,母亲肩上承担的持家压力也许会挺大的,而且小家庭的规模,决定了母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获得长辈的帮助比大家庭要少。那这种“寡母婆守仔”的模式里,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有可能非常紧密,孩子也很可能因对父亲表现失望,同情母亲的处境,然后自然地父母化了。孩子的父母化,进一步把父亲的家庭地位边沿化,进一步维持了父母现时关系的模式。而在家庭B里,奶奶和孩子的关系有可能比母子关系更紧密。孩子在父母斗争当中的立场,可能没那么直接,当然,这和奶奶的角色和参与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上面很兀长的例子,其实我是想阐明:关键不是父母的模式,而是这个家庭里更细致的相处、结构、资源,对孩子长大后的情感模式有更大的影响。但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无论怎么破碎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都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或多个特别亲的人,让ta有被爱的感觉。另外,我们再看细致一些,我们可以定位几个镜头。就是孩子的自我发展是如何受影响的。最典型的一个镜头,就是冲突家庭的孩子,在面对父母争吵时的感受。在冲突家庭中的孩子,父母本身的不亲密,更多是为了履行父母这一角色而在一起。那他们沟通有很多时候都围绕着孩子。然而,他们本身情感的暗涌,导致他们在围绕抚养孩子时的一些细节的讨论,变成他们情感争斗的载体。孩子对于事情的理解更直线更表面,而且自我分化程度更低,那孩子听到的,很可能就是他们因我而吵架,如果我做好一点,可能他们就不会吵架了。这种“我很差”的感觉本身很难摆脱,而这个情景的不断重复更是强化了他这个想法。而“我很差,我只是想做得好,让大家都满意”这个想法变成判断模式的时候,就是“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差?我是不是无法让你满意?”时,便成为痛苦的温床。当然对亲密关系的建立也会有影响。但是,我不认为成年人就是一个成品,而塑造期仅在童年。相反,人的成长、变化是终身的。除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重视,其实成年人的心理成长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的一辈子 其实都在不断和“自我”还有”自我价值“做游戏。在工作中、和家人的相处中、建立亲密关系中还有育儿中,都在玩这个游戏。随着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人生际遇,会有很多的转机。一个成长期超级幸福的孩子,如果长大后被爱人虐待、囚禁,久而久之也会进入低自尊的状态,很难相信自己有价值,很难相信别人,testing behavior会越来越多。而一个在破碎家庭长大的孩子,通过自己努力,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烙印,进入生命的黄金时代,确信自己正在创造价值,那人也是亲和的,让人温暖的。最后啰嗦一句:用生活生硬地套入理论中,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硬生生的分尸。
有很多有问题的家庭,也有很多家庭都走到了离婚这一步,但是每个婚姻结束的方式和过程,都有一些差异,孩子会被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比如受到的教育,他心中的信念,陪伴他的人,他的独特经历等等。父母的婚姻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这种影响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也不是不可改变。在我看来,孩子年龄的大小,父母的处理方式都很重要。我常常会想到自己的家庭,直到今天依然在反思。我无法清晰的描述,只能又讲一个故事。先说一下基本情况。父母的婚姻在我11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出问题。16岁的时候离婚。我跟着妈妈。父亲多次出轨,常年不回家。家暴,因为爸爸妈妈是在小城里“有地位”的人,还有他们工作性质的问题,所以这样的一种恶心的内幕隐藏在家庭的暗影里近5年。经过5年的阵痛,最后到满城皆知名誉扫地家庭形实俱亡灰飞烟灭,每个人都受了重伤。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是很少顾及我,3岁以后的我就经常被锁在家里等爸爸妈妈下班,自己一个人看很久的书,玩很久的积木。从早晨6点到晚上8点,我一个人在家里,等爸爸妈妈回来。小学到高中的过程中,成绩一直很不错。父母对我是又溺爱又放纵,只要成绩好一切OK。从来不会关心我的别的什么,女儿只要给他们带来荣誉就够了。父亲外遇从来不避开我,父母吵架打架也从不躲藏。无论我是嚎啕大哭也罢,满面冰霜也罢,他们都不会停止。母亲是一个很强势,控制欲很强的女人。在家里包办一切家务事,连洗脚水都给爸爸亲自端,妈妈工作做的很棒,但是没什么朋友,平常最大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了家庭的维持中。爸爸做了律师以后也花天酒地赌博夜场女人,黄赌毒就差毒了。被爸爸暴力欺负的妈妈,常常用我去挽留爸爸,或者拉着我给她评理。爸爸常常不在家,妈妈所有辛苦和委屈的怨气就指向了我。失去控制的老爸脱离家庭后,母亲把所有的目光/期待/痛苦/抱怨都放在了我身上。-你可千万别学你爸爸。你爸爸那个坏男人BLABLABLA-你怎么这个样子,跟你那个死老爸一样BLABLA-没人体会我的辛苦你们这群白眼狼,你不知道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跟你爸爸一样小贱人。不活了你怎么不去死。-你怎么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你看人家那谁谁。-怎么玩游戏?快去写作业!不务正业半途而废脾气差死没责任感跟你老爸一样……开始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听着。大概被老妈碎碎念了2个小时以后我就爆发了。从开始摔东西到最后和妈妈撕扯打起来。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很讨厌暴力的人。后来我渐渐变得跟爸爸一样。好像那些爆裂的情绪再也无法压抑,像嘶吼一样要冲出身体,毁灭一切,撕碎所有。被第三者频繁插足的家庭。只会忍气吞声的母亲,为了面子不敢离婚的母亲,只会哭泣的母亲。我只能站在她的旁边去帮她指责和仇恨爸爸,如果这样她能好受一点的话。后来最讨厌小三的我最热衷抢夺别人的男朋友,也最擅长折磨喜欢自己的男人。认为道德只不过是虚伪的束缚,而人的欲望,是天经地义要得到满足的。为何要在意别人的想法。可想而知,这样做的结果都不太好。我谈了无数的男朋友,大部分的感情都是不超过一周的。超过1个月的基本没有。脾气比谁都坏,比谁都作。擅长控制男人,擅长讨男人喜欢,擅长心机和谎言,擅长伪装,擅长用软弱博取同情,激发男人的保护欲,拼命索取利用,丧心病狂的掠夺和背叛,抛弃也被抛弃,没有丝毫同理心,也没有眼泪。喜欢欺负别的女人,也从不觉得愧疚。感情对我而言是快餐,吃完了就把盒子扔垃圾桶。或者是一堆篝火,我只要坐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烤烤火享受温暖就可以了。而走的太近会被火焰吞噬,太远又会冷。从未想要去了解一个人,男人在我眼中的信誉度实在是很低。都会出轨的,只不过是迟早,程度的问题。我也不相信任何人,连父母都不可信任。否则会受伤的。恋爱呢也是,屡战屡败。很多男朋友,没一个相处下来的。想靠近,可是靠近后就扎得对方浑身是血。而通过我那种畸形渴望得到的男朋友,通常跟我一样问题都很大。错的人+错的相处方式=?我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外强中干。内心是一个软弱的懦夫。怕受伤,所以再也不敢尝试。记得我有一个喜欢在一起7年的初恋,后来在高中的时候被姐姐抢走。那个时候的我也只是在人后嚎啕大哭了一场,却从不敢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我只会色厉内荏欺负那些比我弱的人,而真正伤害我的父亲,我从不能站出来咒骂他。对于伤害我的母亲,我也不忍心再对她落井下石。并不是没有抗争过,只是就像对着墙壁嘶吼。无论是咒骂,拳打脚踢,都像遇到一堵墙。这个家里的人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悲痛苦,也无法顾及别人。我像这个家里的桌子椅子凳子电冰箱。或者一个不爽了可以踢一脚的宠物狗。一个父母荣誉光环的工具,一个漂亮的放在柜子上落灰的人偶。获得荣誉,就被抱起来向众人展示。失败,就冷眼旁观藏进柜子深处。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无法更改命运,无法逃避一个十足的弱者,我连选择都没有,也没有那个勇气和能力,任由命运揉圆搓扁改变着我的形状。父母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婚姻。父亲在没和母亲离婚前就有了私生女。现在他年岁已大工作不顺,总说着妹妹将来就靠我了什么的。天知道我只是一个21岁的女生,我并不能代替她的母亲。这个孩子的出世的第一次呼吸建立在我和妈妈的血泪上。这个时候却又把她像包袱一样丢给我,让我进到姐姐的责任。说什么血浓于水,说什么要要孝顺。妈妈也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从原来的家搬出来,其实我总想回去。一个人在原来的家里。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回忆,幸福的味道,也是我该属于的地方。只是我不能,我要附和继父,说新家多么好,要感恩他的付出,不做他和妈妈感情的绊脚石。我有好几个家,但是每个好像都不太对劲。爸爸妈妈早过上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孩子,只有我还活在过去。拼命的想要改善些什么,挽回什么。憎恨当年软弱的自己,憎恨自己如果更努力点,也许能挽大厦将倾能改变一切。时至如今,过的不顺利的爸爸常常会埋怨我当时没能对他和母亲的婚姻起到一点积极作用,都是我的不作为他今天才会名誉扫地一切不顺。天知道我= =。。。我做了什么,当时吵成那个样子。爸爸总不希望我做你追求爱情自由幸福的阻碍,被你一脚踹开。现在又嫌保险杠不牢靠。当初你们离婚的时候不是也没告诉我,我也是被蒙在鼓里半年后才知道你们毫无声息的做了这个决定,当然我又没法选择。=-=总结一下,感情出现问题不可怕,受到伤害不可怕,重要的是怎么成熟冷静的处理,怎样化解矛盾,怎样互相理解,怎样修复伤痕,怎样努力争取,怎样勇敢放弃,怎样为他人考虑。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吧。SAI参上。
先试一试能不能成功匿名……可以的话再答……-----------------------------------------------------------------------------------------匿名成功。第一次写匿名答案。我想主要原因是我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把这些事讲一遍——感谢知乎的匿名体系。虽然本人未婚,但是我希望以下这些经历还是能给人一些启示、说明一些问题吧。好像上面单亲家庭的小朋友很多啊,我就说说家暴好了。其实可能我的案例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家暴——意思就是频率不高——但是程度貌似比较严重。在我人生中的二十多年里,有两次,我爸当着我的面暴怒之下差点没杀死我妈。幸好都被阻止了。第一次发生在我5、6的时候。我上小学一年级。吵架的起因非常非常渺小——因为我睡前随手把袜子扔到了暖气旁边,被老爸大吼你给我捡起来。我妈则责问干嘛对小孩那么凶。于是他们就吵起来了= =b 后来越演越烈,于是我爸当着我的面猛掐我妈脖子把她往床里死命按,这个程度如何呢,反正鼻血是留了吧。我当年才小学一年级,语言组织能力非常有限,只能一边内牛满面一边重复说你是我爸她是我妈这一类的话。后来他去厨房磨刀霍霍去了。我妈应该是锁上了卧房的门。我依旧很惊恐,问我妈他要是杀了你怎么办。我妈就安慰我说不会的。后来大概是我爸慢慢恢复了理智,终究没有跑屋里来进行携带武器的物理性攻击。磨了磨刀也就算了……——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以为2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记得这些童年的事了(我对小时候的事确实都不太深)。但其实这些事情我都没忘,我也不会忘。我相信那时候他是真的想杀了她。从那以后我对《剪羊毛》这首歌十分厌恶,听到开头就心悸,得赶紧换歌洗脑——因为彼时音乐课正好学到这首歌,音乐一响起,我的内心世界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还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同班同学在我耳边唱这首歌,我强压心头难受劲让她停止,她继续,于是我失控对她大吼你能不能别唱了……现在想想比较对不起我同学,让她受惊了= =b。第二次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起因也是小事(真是的,他们每次吵架都是因为屁大的事)。反正后来我妈吵架过程中给我爷爷奶奶打了电话,所以我爸大怒,又去厨房磨刀霍霍去了。我们谁都不知道他在厨房的时候干了什么,但他的确起初企图跑去我妈娘家报复一下。不过事实上他没离开我们家大门,所以后来他敲门,我妈开门后当头一把刀就插下来了——这些事情他们没有避着我,没有让爷爷奶奶把我带走。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那时候爷爷奶奶还没带我离开,因为我奶眼明手快身体棒的把我爸拦下了。后来我妈躲到另一个屋子里,不过这没用,他一拳砸碎了门上的玻璃撞开了门,打中了她的脸……后来一片混乱,反正好歹人是被分开拦下来了,各回各家,我被领会我爷爷奶奶家住了很久一段时间。那时候我不过11、2岁吧。两次我妈都没有还手,一是因为吓呆了,二是因为我们心里都清楚,还手事情一定会不可收拾了吧。相对来讲这一次我还比较淡定,后来只是哆哆嗦嗦随着我奶回家上楼的时候问她,你说你要是没拦住我爸他那一刀会不会砍下来。我奶说恩应该会的。擦,现在想想怎么都这么淡定呢。------------------------------------------------------------------------------------------------------------------------------------------原谅我不能讲的太细节,我以为这么些年了,匿名回答倾诉这些往事应该没问题了,但是其实这些事还没过去,我不能回忆的太细致。写下上面文字的过程中好几次我都想删掉算了,但我希望这些故事能给那些当父母的、即将当父母的人一些启示,很多事情对于大人来说或许根本不在意,但是对小孩伤害和印象可能会很深。尽管他/她可能从来都没有告诉过你们。说说对我自己的影响吧。本人女,也算是大龄女青年了,研究生毕业工作,至今没谈过恋爱。做了十几年对的不婚主义者,完全不想要小孩。不是因为性格古怪或者长相古怪,事实上认识我的人普遍同意我性格活泼开朗大大咧咧不记仇,没心没肺爱好广泛,虽然略有点宅但不属于完全生活在二次元的宅女。长相虽然不算好看,但是也不能说对不得起观众……不谈恋爱的原因很简单,我不相信爱情,我也看不出爱情有什么意义。它可能过程是挺美好,但是最后又能怎么样呢?很多人可能会质疑我父母是不是感情不好。不是的,他们的范本拿到今天可能也算是完美的爱情模式了。青梅竹马,高中早恋,恋爱7年后后结婚,期间还遭到我爷爷奶奶的强烈反对。然后我爸坚持抗争,终究抱得美人归……矮油在那个年代啊。满足一切小言的范本吧。能挑出来更符合基于完美爱情的婚姻了吗?所以这使我对爱情和婚姻的感受更加混乱了。爱不爱又能怎么样?青梅竹马相识多年又怎么样?这些年我旁观爱的死去活来的同学、朋友们,我总是忍不住想10年、20年之后他们会如何呢?会不会想我的父母一样,外面的人觉得如此完美的爱情、婚姻,实际上却是一团糟糕?每一次他们同学会的时候(双方同学都是同一群人= =b),大家会带上自己的另一半和小孩交流这些年的生活。每当他们看见我父母,就会对着我感慨当年他们早恋的故事,顺便赞叹一下完美的爱情和爱情结晶。每一次,我都特别想对着他们冷哼一声,说那是你们没看见他们吵架。不过终究这种话不能放到台面上说,只能脸上笑笑心里面默默嘲讽。爱情、婚姻与我,很早就是红粉骷髅一样的认识——小时候我还说不清楚,如今长大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概括这一切。其实少年时期我就在想,也许他们离婚比较好。不过我妈老观念,觉得“破碎的家庭”对小孩子身心发展不好。我想我们肯定对“破碎的家庭”有不同的定义。我妈经常阻止我评论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她觉得他们之间的问题不是大众眼中的那些“问题”。我爸不出轨,人本性比较正直善良,就是脾气不好。年轻的时候对我妈极好,其实我爸也不打我,一共家暴也就这两次记录——就是太惊天动地了点。所以我更迷茫了啊。既然人品没有问题,婚姻生活都这样,那万一不长眼碰上个人品不好的呢?所以我妈说你得找个脾气好的,但万一他脾气好但是出轨呢?变数太尼玛大了吧~结婚和谈恋爱这种事又不是非做不可,干嘛非要给自己找麻烦呢?毕竟生活愉悦是最重要的,我不想承担这种风险。这些事情对我性格有什么影响呢?我脾气其实非常糟糕,而这一点不亲近我的人是不会发现的。对此很多年前我就有了结论,主要是因为我对我父亲看得很清楚,发怒起来不计后果,而我很担心自己也会如此,对外人很会压抑怒火。但是到了面对亲人的时候就不会控制了。所以我会是个很好的朋友,但不会是很好的伴侣。我决定我还是不要祸害人类比较好……后来我大学毕业,有一天我对我爷爷大吼,我爷爷在我平静下来之后说,你只对家人这样,不就是因为我不会怎么样你,只欺负老实人么。那一刻我特别的羞愧,眼泪差点没出来。他说的很对,而我在那一刻从没有那么清晰的在我身上看到我父亲的影子——一个很糟糕的影子。所以目前我在改正这个毛病——就从对外人不要那么熊开始= =b。还有一点最大的影响,我没有办法与人非常的亲近。并不是说我没有朋友,事实上我与人相处的都还不错,但是我会有意识的在心理上与人保持距离。有一些秘密,我是不会跟任何人讲的,也不会对别人不想说的事情刨根问底——比如上面的这些事情,我最亲近的朋友也不知道。真正的困扰是:我从来没有学会该怎样面对朝夕相处的另一半。我很害怕恋人、夫妻之间的那种距离——我害怕伤害别人,我也害怕别人伤害我。我根本没办法处理长时间的过于亲近的关系。我没办法常年的面对一个如此亲近的外人——家人的关系倒是很可靠的。我也不想尝试,无论是我自身的例子,还是朋友恋爱中琐碎的那些小事,我总觉得人生在世,干嘛活的这么累呢?与我父母的关系。我越长大与他们越不亲近,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冷血吧。其实有些愧疚,但有时候很不愿意聊事情,觉得累。高中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我都心惊胆战,只要我房间以外的地方大声一点,我都得竖起耳朵仔细听是不是内俩又在吵架。那个时候我会觉得给我造个隔音墙比较好,哪怕他们打到天荒地老呢,反正我听不见就行。一直到大学都很害怕听见他们吵架,所以假期也不想回自己家。从来没有从小时候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是多数时间不去想这些事罢了。很多人告诉我夫妻吵架是正常的,但是我告诉你们,小孩子不觉得任何父母间的吵架是正常的。而且我直到今天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两个经常吵架的人还要在一起,为什么他们要生小孩,还不停的用吵架来吓唬小孩(你们生小孩就是为了吓唬他/她吗)。小时候不是没有怨恨过他们生我滴。不过幸亏没心没肺,很快也就把这负面情绪忘到脑后了。不过也因此,在青春期没有任何早恋的麻烦。我父母那时候应该觉得这孩子在这方面真省心啊~~~现在他们有点着急了,觉着这娃咋还不谈恋爱= =b。我母亲两年前曾小心翼翼的问我,是不是因为她和我爸的原因,我才不想谈恋爱?那时候我轻描淡写的说,不是,只不过是没遇上特别喜欢的人的罢了。其实我只是不想她愧疚。难道我能说,嘿您猜对了,还真就是这原因,呵呵。--------------------------------------------------------------------------------------------------------------------------------------------这可能是我在知乎上答的最没有逻辑的一个答案了(尼玛还这么长)。想对所有的父母说,无论感情还在不在,无论你们是否决定要离婚,请不要当着你孩子的面大声争吵,更不要当着你孩子的面企图杀死你的另一半(无论是不是成功)。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不存在一个“合理的争吵”,他们永远都不会接受“没有那个夫妻是不争吵”的这种解释。而且,也不是没一个小孩都会像我一样没心没肺,性格还不算扭曲的成长到现在,成为一个他人眼中的阳光(大龄女)青年。不是所有人都能走过去,不是所有人都能忘记,不是他们不跟你们讲就代表他们没事。(最关键的,不是所有人都不会变成一个连环杀手 #kidding#)……大概就是这样吧。想起什么了再说。
初恋都还没有的时候,我们会悄悄在心里列个「清单」,打定主意要去寻找集各种可爱特质于一身的人,勇敢、温柔、体贴、友善……你以为你真是像你以为的那样以为的么?错!实际上,我们潜意识里的「标准」要奇怪而黑暗得多。真正吸引你的人,可能根本就虚伪、不负责任,甚至刻薄难缠。为啥就不能和好人在一起呢?因为使得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根本不是那些优点,而是「熟悉」的感觉。在亲密关系里,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这又和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有何联系?1. 吸引我们的,是那些曾令我们受伤的特质小时候,父母的特质埋下「阴影」,影响我们的择偶。那些特质,尽管听起来都是缺点,但当再次陷入一模一样、令人不爽的纠缠时,我们感觉到的只是:熟悉、有爱。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察觉出了其中的矛盾:在原生家庭里遭遇的冲突、挫败等,也会再次在伴侣身上感受到。这次,就真的会解决么?这矛盾,恰使得吸引伴侣的特质反过来成为关系中最恼人的部分,而渐渐使两人渐行渐远。一个不行,再找——找一个依然具有类似特质的对象。一次,两次,三次。我们中的有些人,会反复陷入这种既挣扎、痛苦,又摆脱无能的亲密关系中。这种情况,心理学上称作「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弗洛伊德认为,强迫性重复是一种神经防御机制。强迫性重复试图通过「重写」历史,让过去受创伤的历史能够重新拥有个完美大结局。而我们首先要重写的,就是自己和父母,尤其(但不完全)与异性父母一方的,那令我们不爽、不安的关系。很多时候,事实是,问题确实存在在父母一方。他们由于自己的心理问题、状态、或局限,没有能力或意愿提供爱、支持、安全感、归属感、纪律等等,这些孩子需要从中获得滋养以健康生长的元素。因为疲惫、失望、被拒绝、被抛弃、被忽视、甚至被虐待,将孩子的心理置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为了不去顾影自怜,孩子们需要否认自己的处境,和自己感受到的愤怒、压抑、绝望。同时,我们倾向于抱着希望——一种幼稚的希望——认为如果我们更好、更完美、更聪明,甚至更安静、更幽默,我们的父母就会更爱我们,而我们则可以成功逃出「抛弃抑郁」[ Abandon Depression(James Masterson, 1990)]。这种怀揣希望、试图改变父母态度、「拯救」关系的心理,本是出于小孩子自我防御。但成年后,儿时的情景还在,内心的「孩子」还在积极寻找能够将之前与父母之间令人受挫、不安的关系变得更好的方法,只不过现在,对象不只是父母了,而是迁移到伴侣或潜在伴侣的身上——与他们的关系,是与父母关系的某种象征。「内心小孩」试图创造和之前相同的互动,“而这一次,”「内心小孩」想,“这次会不同了。我会让改变这个人,会让 TA 爱我的,我不会失败了。”从心理的角度上,潜意识里,我们无意识地让情绪化、有需求的「内心小孩」做出了选择,而不是以我们理智的、成人式的那颗心。只是,类似的努力几乎注定是失败的。我们要如何「修好」对方?「治愈」对方?「改变」对方?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里,唯一被改变的只有「累觉不爱」的自己。2. 在亲密关系里,变成曾最不愿成为的「自己」《老友记》的一集中,Rachel 抱怨父亲的刻薄,讨厌他的严苛,等到自己教 Joey 划船时,她却也一样凶巴巴。直到面对朋友的反应,她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和父亲一样严苛,凶狠。是的,偶尔,我们也会反过来,以曾经被「虐待」的方式对待他人。相比朋友,面对伴侣时,更多深层的情绪和影响将被挖掘出来。谁让对方爱自己,因此很脆弱呢!其实,我们并无恶意,只是「内心小孩」觉得:那个「虐待」自己的人,是自己的“对立面”,那么,对方的感受也一定和自己相反:自己不安、焦虑、伤心,那么对方一定安全、自得。在与伴侣的互动中,照见内心深处那「不愿成为」的自己,也是毁掉我们亲密关系的大敌。3. 像抱怨父母那样,抱怨伴侣伴侣让我们内心那个焦虑脆弱的小孩重获安全(哪怕是暂时的),这是我们爱他们的原因。但同时,这种原始的依赖也让我们信任他们“太多”了那么一点点。面对了我们这么多的缺点、看到我们这么多脆弱,帮助了我们这么多的人——竟然无法修复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是的,生活充满困境,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抱怨那些真正伤害我们的人,却只好将怒气发在那些可以忍受我们愤怒的人身上——因为不管怎样,他们依然陪伴着我们。对待父母时,我们是这样的。毕竟,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满是考试、拒绝、沮丧和伤痛的世界。说真的,在心里,我们甚至会觉得对父母的抱怨是一种“嘉许”——你必须在某人身边感到足够安全,才能说出“我恨你”。是的,我们高估父母了——我们怎么能不高估他们呢,毕竟,那时我们又小又脆弱,而他们已经是成熟的大个子了。只是,他们并无法控制那么多。我们的爱人也一样。但「内心小孩」再次夸大了伴侣的能力。我们对伴侣的期待,带着小时候对父母的那种美丽、危险而又不公平的信任。有时,这种“责怪”游戏可能恰是在彼此身上的一种投入,是双方经历动荡的私密领域的一部分。这真是迷之「爱的表现」。受到以上这些影响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在亲密关系中,要解决恼人而痛苦的强迫性重复,确实很困难。如果换个方向来,刻意回避掉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特质和互动,不是就能找到合意的伴侣了吗?也未必。其实,我们为了“安全候选人”已付出太多代价:为了躲避曾经遭受的不愉快,我们同时躲避掉了与之有关的一切特质——包括那些好的部分。例如聪明、慷慨、善言辞等等。假如你的父亲聪明稳重,但同时居高临下,抗拒一切新鲜话题,那么,你可能认为所有聪明稳重的人都有种卫道士的假正经。显然,好坏都「杀死」,也不是好办法。只有找到那些“控制因素”,才能获得自由。这要求我们抛弃整套防御机制,而那些依靠防御机制抵御的感觉:悲伤、愤怒、绝望、无助、羞耻、伤害……那些儿时未能面对,成人之后也没能去面对的感情,终将被面对。因此,真正有用的,是去认识那个「内心小孩」。直面 TA,与 TA 交流,听听 TA 到底什么感受,需要什么。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感到父母或许太快忘记了他们自己成长的过程和感受:他们将同理心置于奇怪的位置,会给一些古怪的怂恿,担心的太多,又忽视了太多。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只能由今天的自己完成,做自己「内心小孩」的合格家长。至于对父母的「责怪」,或许某种程度上,你必须这么做,你必须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足”,必须为自己这一世代不同的想象而活,否则,就会丧失成长、生活的能力。你将不得不以某些方式与你的父母“分离”——有时,是以非常刻薄的方式(例如青春期叛逆),但真正成熟的你,或许可以更多地去练习温柔的同理和沟通。因为,说真的,无论父母、爱人多么平庸,在每个人的心里,总有那么几点,使他们看起来如此伟大不一般。--关于父母影响我们情感模式的完整分析,可以看我们在微信上发布过的这篇文章如果你也对心理有兴趣,来微信上关注我们吧~
我哥今年37岁,我24岁,目前我们一切良好,跟其它同年龄同村的人相比,我们算是感情状况和财政状况都非常不错的。
简单说下我的原生家庭,爸爸自从年轻时做生意失败欠了很多债之后就一蹶不振,酗酒,家暴,经常因为妈妈不小心说的一句话就把妈妈踹倒在地拳打脚踢,有时甚至拿木头板凳照着妈妈的头部打。妈妈几次被打到进了医院。每次打完过不久,爸爸就会跟妈妈道歉,妈妈一次次原谅了他。2月24日更:(2月21日写的关于幼童年时期的描述已经放到答案后半部分。)2月21日的答案是不是把好多人吓到了?是不是觉着“天哪,父母的关系居然会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介个样纸”。BUT,实际情况是我现在过得挺好,工作、生活、爱情都很好,偶尔会犯忧桑文艺病但并不严重。很抱歉造成大家的误解,特此补充内容以澄清我原本想表达的观点,也希望大家能够放下误解和偏见,别以一副科学家解剖小动物的态度剖析别人,我想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1.子女到底会不会延续父母的情感模式?我觉着,分人。父母关系好的,不见得子女就好;父母关系不好的,子女幸福美满的很多,比如我和我哥。我青少年时的心理问题起因很多,比如父母关系差,学校教育失当,受不良风气影响,性格原因等等。父母关系恶劣可能是根源。我从叛逆期后就开始仇视厌恶父母,说各种狠话伤害父母,找各种茬跟父母吵架或冷战,直到有位一直鼓励我的我很尊重的长辈失望地跟我说,你的父母教育方式确实不对,他们伤害了你,但这并不能成为你放任自流的借口,你现在长大了,你要为你的人生负责。第一反应是“怎么连他都开始骂我了?他也受不了我了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大概几天后我痛苦地想明白了,妈蛋我真的已经过了把所有责任推给父母的年纪了,好惆怅!想清楚之后还是挺难改变的,因为所有人对你的印象都已经形成了,所以我只是从叛逆变为了沉默。再后来因为学校重组我被分到了全新的班级,一切就风和日丽了。我其实也没做太大改变,只是爱笑了而已。2.由于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缺陷怎么破?任何特质都有正反两面,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如何利用和管理你的这些特质。超强的忍耐力,人情冷淡,追求刺激,竞争欲等等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有了这些特质,起码在职场上已经比大多数人强很多了。3.关于爱情貌似很多人很在意对方的原生家庭,这是红果果的偏见!婚姻和爱情最重要的还是三观契合度还有心理成熟度。借此机会提醒各位姑娘别那么玻璃心和圣母病,别天天折腾别人来换取一星半点的安全感,别天天一副自以为的慈悲心肠想治愈男人所有的创伤、或者给男人当免费老妈子、或者看韩剧看多了织条巨丑的毛巾逼男人戴着出门,有这些时间不如学个新的爱爱姿势保证你男人惊喜到爆表。有时你感情、事业、生活不顺,是因为笨,因为懒,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别再让你爸妈无辜躺枪了。2.21日很多年里整个家都是妈妈卖豆腐支撑着,每天凌晨2点起床做豆腐,一直到早晨6点做完,给家人做完早饭,7点出门卖豆腐,卖得好的时候12点前能回来,卖得不好妈妈要下午两三点才能回来。与此同时,妈妈在整个大家庭都不被尊重,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人。
哥哥出生之后,爸爸非常不喜欢他,一次都没抱过他,妈妈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哥哥身上,哥哥却调皮捣蛋无恶不作,听妈妈说,哥哥小时候几乎天天挨打。
哥哥13岁时,我出生了,我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一点希望和欢乐,但父母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缓和多少。我打记事起到现在从没看到爸爸妈妈和和气气地一起吃过一顿饭,从来没有。幸运的是,爸爸很疼爱我,喜欢我喜欢得不得了,我从小很聪明,很活泼,唱歌认字读书都比别的孩子出色很多,爸爸一直当我是他的骄傲,到现在都是。妈妈说她打过我几次,好像挺狠的,但那时候太小了我现在都记不起来了。
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嘱咐我,“你爸你妈打架的时候就赶紧到爷爷奶奶家来”。我当时很不理解,问,为什么要去你们家啊?爷爷奶奶问,你不害怕吗?我说,不害怕啊,为什么要害怕啊。是的,小时候爸爸在打妈妈的时候,我就在爸爸的咒骂声和妈妈的喊叫声里看电视,我不觉得害怕,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我不知道这是不对的。
这就是父母的扭曲关系给我带来的最恶劣的影响,他们让我以为父母打架是很正常的,婚姻关系本来就是这样的。(其实还有许多更为惨烈的细节,我这里就不一一说了。说这些还是挺难受的,而且有些事即使匿名我也不太想提。说实话,我也还没有彻底原谅我的父母,尽管我知道他们为我付出了太多。我仍然在努力去面对这些。)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健全的过程自然要比别的孩子更艰难一点。比如我在青春期时的强烈叛逆、对家庭对父母对自己的厌恶、抑郁、自杀念头等等,与此同时,我也一直早遭遇着恶劣的人际关系,被全班男生集体欺负,被很多女生背后议论。这似乎是对母亲形象的延续。我那时候每天都有很强烈的无力感,似乎做什么都没办法把我解救出来。我觉得我的一辈子就这样了。
那时唯一能慰藉我的就是读书,哥哥也很爱读书,每个月都把绝大部分钱花在买书上,家里有个老式的红木的双开门柜子,里边满满一柜子都是哥哥的书。其中所有的国外名著我都读完了。这些书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足够的时间逃避现实,也给我构筑了一个美好的梦,让我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原来人与人是不同的,原来婚姻可以这么温暖等等等等。
好累啊。先写到这里。有人觉得有帮助的话我再来补齐我的青春期经历的挣扎、痛苦和改变。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原生家庭带给了你多少不好的影响,你都有改变自己、打破恶性轮回的机会。
美国的研究结果(研究对象是美国家庭,不知是否适用)表明,在成人前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parenting style,也就是说父母管理,教育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以何种态度接受并面对父母离婚。如果父母没有帮助孩子调节好心理,在童年时期经历离婚的孩子会倾向于自责,把父母离异归咎在自己身上。忧郁症的比例比正常家庭的孩子要高,在校表现普遍较正常家庭小孩要差,还会有各种behavioral problem。之后容易发展成较为自闭,自卑的性格,自己成年后对待情感也以avoidant type居多,比较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产生沟通障碍。所以父母如何一起帮助孩子走出事件的阴影是十分关键的,不然小孩非常容易在认知上对“关系”产生错误,这种认知障碍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值得注意的是,parenting style必须是一个可持续的事情,说辞不统一的父母不会得到孩子的信任,所以除了在离婚阶段要特别在意孩子的感受,这种关注爱护必须是持久的。如果可以做到以上这点,并注重沟通,一般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还有楼主提的几个具体问题我认为都是独立事件。如果自己抱有这样的想法(我来自离异家庭,我以后婚姻也不会幸福)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而且人倾向于验证自己的想法,所以你无意识地就会往哪个方向靠拢。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要勇于接受并放下自己和父母的不完美 真正的爱才会展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家长鼓励孩子的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