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app】移动办公门户之员工自助app,让您随时随地掌控最全的人资信息并自

顺丰速运外包目的_百度知道
顺丰速运外包目的
听说顺丰准备搞外包伙伴计划,是变相裁人,自有员工多《广州本地社保》。这消息是真的吗
该些区域大多数为自有老员工包制: 赞一个 8-10 14。华为公司曾花数十亿让老员工辞职再入职(顺丰省了);哥们积极承包&#160,不同意可以不签(滚吧),真的让人心寒,最淳朴。魔帝之亡,需要你自己在饱和区域再开发你才能有机会短期赚点小钱(随时有考核机制限制):18还有1条回复…muyong0008 1 18楼8-13 22,顺丰规避了用工风险,很多公司都开始行动了,降低了劳资纠纷,最辛苦;得办营业执照&#160:13渊源于达美! 8-14 00:59操作我沈阳的&#160,最可爱的一二线,让你当老板”等,一二线又怎能玩得过你这么个企业帝国,算计着这些最低层;刚开始是要有办公地点&#160,不过也是规避政策的举措,日常管理等)顺丰一方定,你承包能赚多少;看能否坚持住&#160。所以顺丰承包制经过周密计划,美名“伙伴计划,顺丰比你算的还清楚;也是有眉目了&#160。另外承包制优先考虑业务到了瓶颈阶段的饱和区域(去除大型客户),明年政府要求外派员工不多于10%。合同制度(考核机制: 精辟,让人愤怒,所以一切都在顺丰掌控中,对顺丰百利无一害
是河南的,人心慌慌的,这几天也是在说这个事,不知承包到底对不对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7条回答
顺丰员工都来顶顶呀,一整天都在马路上跑,我们都是笑容面对客户.35元要2000件才够交医社保,祈祷每天安全回家,就这样抛弃他所谓最可爱的员工…………心是不是太黑了,大家看看每有一项员工福利,好让我们自动离职,人在做天在看,关键伙伴计划没有一项为员工福利着想………………顶呀,王老板为谋求上市对员工不着手段,怎么都没有媒体敢报道了,强制执行伙伴计划,国家领导来关心关心…………服务行业、骑,王老板为谋求上市伙伴计划没一点为顺丰员工福利着想,不利1*节假日补贴2*星级补贴3*高温补贴4*破损遗失自己赔5收派件提成变少6油补少7物料少不给少给你也没办法8*年终奖没了9医社保自己交10*每月开票一两天损失400~500元11*每派收一件就多0
 其它
顺丰的伙伴计划变相辞退可爱的一线老员工,全国执行,还说不要对外说
顺丰的伙伴计划变相辞退可爱的一线老员工,全国执行,还说不要对外说 顺丰快递现在搞个什么伙伴计划,(因为老员工都直接跟顺丰公司签合同的,最少的都六七年以上了,新进的顺丰快递员是劳务派遣),所为的伙伴计划就是逼现有的老员工辞职去再去承包原来快递区域,工作一样管理一样,工资收入除开其它的也差不多,如不辞职也可以,原来开发的区域就叫其它人离职承包,老员工得调到其它收入低的区域,就是变相逼老员工自动离职,意思就是不辞职降你工资(一线快递员的收入主是收派区域),很多老快递员都是在一片区域打拼了5年以上处理客户关系送礼等才有现在区域的业绩,顺丰变相逼老员工自已辞职请问合法吗,不是强迫哦,不辞职就调你到...
是真的,坑一线员工。能拖就拖,一票多给那点钱,包含了社保,3%的税,年终奖,星级补贴,住房公积金,。欢迎补充。。。最重要的是单位的用工风险,比如出了重大的交通事故你要多久才能翻身。。
是的,顺丰太扯淡,太狠了,打着“伙伴计划”的幌子让员工自己解除合同
您是竞标公司吗,我有意跑个辽宁省内的快递线路,能不能到您公司里干呢?
顺风规避风险
千万不要包,包,必悔
顺丰速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移动办公APP使用说明文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移动办公APP使用说明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冲浪移动办公 - 推酷
冲浪移动办公
策划/本刊记者 李靖 邓纯雅 统筹编辑/周颖
文/本刊记者 邓纯雅 朱丽 谢丹丹
4G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围绕4G盛宴,手机厂商、视频会议系统、访客系统等,隐性或显性,他们开始主宰并颠覆着企业办公模式。
4G之下,衡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什么?是移动办公!如果还是传统的作法,销售员每天要去单位汇报成果,研发人员要老老实实在办公室写代码,那么这样的企业已经落后于别人一大步。
从管理模式、办公生态环境、流程重构、云计算到企业文化,移动办公的物理变化是尊重以人文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减少对员工的束缚;而化学反应,则会有更多的员工在随性的空间衍生出无限的创新和创意,其价值将会无限放大。一旦让他们有人格的自由和随性的活着,这个企业的未来前景可期。
在海边度假、在黄昏看日落;将企业的重要部门分散于最宜居、最幸福的城市,这不是电影,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上演的真实一幕。通过移动办公,公司其实可以掌控一切。通过移动办公,给员工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自由,恰恰是高明的企业希望掌控未来。
人只有在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创造和创意,而移动办公,构建的正是这样一套体系。看起来松散,实则凝聚力更强大,创造的价值更高。
毫无疑问,移动办公需要新技术驱动,但技术的创新传导管理模式的颠覆,还无法预言移动办公的成功。不过,至少现在看来,每一个移动办公的拥趸者,都带来了质的变化。
其实,他们是真正的平民英雄。4G之下,敢于用移动办公改变自我,这样的创新和改变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管理(周颖)
移动办公是基于彼此的信任,也是企业管理的颠覆创新。
从云到端 移动办公最后一公里抢跑
文/本刊记者 周颖
北京、厦门、深圳三地同时办公,如何能保证三方统一协作,并且能实时了解工作进展和流程?
一个小小的“万里眼”能让三方统一协作,彼此配合默契,这是东电创新(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创新)董事长李洋为公司内部构建的移动办公生态体系。
浸淫移动办公领域多年,李洋在为客户提供各种移动办公系统时,首先将公司内部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和重构。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带来的颠覆性变化,让他深刻感受到了移动办公的魅力所在——成本降低、效益增加、创意能力增强,而这仅仅是移动办公应用的开端。
最明显的变化是人性化的办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山青水秀的厦门,东电创新研发部的年轻人享受着海风的曼妙,同时产生着无限创意。这并非一个松散型组织,实际上移动办公是基于彼此的信任,也是企业管理的颠覆创新。
“在幸福感明显的中小城市工作,远比在喧嚣、雾霾、缺少幸福感的大城市更有创造力。选择把研发中心放在宜居城市,是让他们在悠闲、舒适的工作状态中寻找创意灵感。”东电创新董事长李洋说。
东电创新并非个案。在以信息技术、IT为主的公司当中,移动办公方兴未艾。事实上,很多传统企业正在向移动办公靠拢,原因在于为企业带来了最显著的变化。比如物流、商业零售、酒店等,正是基于移动办公,极大提高了效率并节省了运营成本。
移动办公向思科看齐
上班不一定要去办公室,这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严峻的挑战。可事实上,不爱去办公室的人,其创造力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并不差。因为在被尊重、有幸福感、给予充分自由的空间下,更容易激发无限的创造力。显然,移动办公具有明显的优势。
思科对于移动办公的应用,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标杆。2011年,思科针对13个国家的2600名公司员工和IT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不需要前往办公室同样可以处理工作任务;在中国81%的受访者认为不在办公室也同样可以高效工作;在全部受访者中,有66%的人希望IT部门准许他们使用任何设备(个人或公司发放的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公司网络、应用和信息,而且他们希望支持这种工作方式的设备不断多样化。
由于无法实时监督、管理员工,有些人担心移动办公可能会降低效率,并且对管理无益。但思科的调查却显示,受访者中有45%的人承认他们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增加了2到3个小时,25%的人甚至增加4个小时或更多。
尽管员工的自发性工作时间增加,但他们并没有感觉受到约束,而是更乐意自由地支配时间。显然,随着80后、90后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移动办公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在网络环境、新生代人群就业观念、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移动办公在全球开始蔓延。
早在2009年,思科曾公布了一个数据,即2009年的运营成本比前一年节约了11亿美元。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思科节约运营成本的秘诀是移动办公。
使用移动办公而节省成本的这些内容分别是:远程办公2.99亿美元、工作场所互联1200万美元、虚拟专家1.25亿美元、远程协作6.01亿美元、销售及市场推广1500万美元。
移动办公正在改变未来
如果说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企业在节约成本、运营方式上有了显著变化,那么移动办公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则完全是颠覆性的。
从大方向考量移动办公的效果,这种颠覆表现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运营成本和人文关怀四个方面。
从云计算到用户端,从虚拟办公到手机可视,这些属于移动办公范畴的要素向纵深渗透。企业对移动办公的接受意愿、认同指数不断提升。
埃森哲2013年CIO移动性调查显示,79%的受访CIO表示,移动性是收入助推器,并认为它能明显提升客户互动和显著影响业务发展。调查还显示,34%的CIO认为移动性将成为其未来一年的头等要务,42%的CIO则将移动性列入五大重点任务。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移动办公模式,甚至办公室可能会人越来越少。互联网思维、个性化、人文关怀,这是移动办公的主张,而这种模式下的员工会有更多的创造潜能被激发出来。从云到端,移动办公的改变就像当初手机对生活方式的改变。无法预言下一步移动办公的方向,但可以预言的是移动办会将会对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等所有方式都会产生重大的变化。”东电创新董事长李洋说。
在美国,IBM有超过70%的员工处于“移动”办公的状态;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半数企业对移动办公持接受态度。
移动创造未来的时代已然来临。从云到端,失去或得到、创新或颠覆的,将会基于移动办公无法逆转的趋势。事实上,更多的人对移动办公的接受程度,超出想像。
最重要的是,随着外部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比如从3G到4G,这对于移动办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移动办公只是初级阶段,但移动办公是可以看得到的未来。眼下,更多的企业瞄准了移动办公,要么让自己的企业转向移动办公,要么为其他企业提供移动办公服务。
“尽管美国和中国移动办公环境不同,但从中国的趋势来看未来大有可为,而思科移动办公的应用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实际上移动办公是和经济增长有着密的关系。比如早期的美国,在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时,移动办公处于初级阶段,而当消费经济成为美国的主导时,移动办公应用而生。眼下的中国,消费经济正在快速增长,而新技术的突破推动着移动办公。重要的是,当移动办公可以解决企业诸多问题,降低运营成本增加营收的时候,这股潮流将会无法阻挡。”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纽约城市技术学院李鹏飞对《中外管理》说。
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手机终端厂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等,在构建移动办公的链条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至少,在技术上保证了移动办公无后顾之忧。尤其是在企业用户层面,当企业内部已经充分感受到移动办公的诸多优势之后,他们更愿意通过产品、通过技术、通过使用感受影响别人。
“很多企业不想错过做移动办公最后的机会。如果说3G点燃了移动办公的火焰,那么4G时代,移动办公将会成为熊熊火焰,将会引燃整个市场。目前全国有上万家企业都在从事和移动办公相关的业务,没有人愿意失去这个机会。很多企业在移动办公最后一公里抢跑,是希望在这一轮浪潮中,获得一席之地。” 东电创新董事长李洋说。管理
责任编辑:李靖
封面案例一:
按约送达、送装同步、超时免单。移动办公,掀起了日日顺物流一场零距离革命!
日日顺:模式颠覆催生“零距离”变革
文/本刊记者 谢丹丹
“你这样做就相当于被海尔炒了呀?”
当高如强决定离开海尔,自行创业组建“车小微”的时候,身边的同事似乎一针见血,看到了事情背后的“本质”。
2013年底,日日顺启动“车小微”工程,即吸引社会上的人和车,参与到日日顺的送装服务中来。日日顺物流由此转型为一个开放的送装一体化服务平台。
2014年3月,为了更好的服务“车小微”,海尔信息化中心启动移动互联网战略,研发了一系列服务“车小微”的APP,主要有配送司机使用的“一路顺”和服务兵使用的“人人服务宝”。
高如强原先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订单的分配,他每隔十分钟将订单派送到相应网点,并跟踪订单的完成情况。
而新的移动技术,使得订单可以实时直达每个人的终端,而不需要经过信息员、网点、服务人员的层层传递。高如强的部门一下子无事可做了。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留在海尔,被分配到别的部门。二是离开海尔出来创业,组建“车小微”。
最终,他没听同事的劝阻,硬是买了车出来闯。
到如今,距离高如强离开海尔已有半年时间。这半年来,高如强的人生,发生了比过去十年还大的转变。现在,他已经是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露过脸的“人物”。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被赋予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创客”。
“车小微”项目帮助了像高如强一样的年轻人,实现了创业的梦想。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继张瑞敏在2014年互联网创新交互大会上提出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战略之后,海尔迈出的重要一步。
如今,日日顺平台上已经有五万辆“车小微”,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行驶在每一条大街小巷。可距离,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拉长。相反,因为移动软件的应用,使得工厂与用户、海尔与服务人员之间的服务流程大大缩减,解决问题的速度大大提升。
目前,“车小微”的投资回报率平均达30%,企业配送成本降低了5%。正是有了这个庞大的队伍,日日顺才有底气在全国1500多个区县做出“按约送达、超时免单”的承诺。
如海尔电器流程信息中心负责人刘长文所说——“移动互联的本质,就是信息零距离”,这句话道出了物流业移动办公的内涵。
从“派活儿”到“抢活儿”
自从当起了小老板,高如强比以前自由多了,他不用一天到晚盯着电脑,更不用在网点“蹲活儿”。即使他呆在家里,照样可以揽活儿干。
这一切都归功于这款叫“人人服务宝”的App,它是日日顺每个送装人员的标配。与物流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这个软件最大的特色便是“抢单”功能。而当初,这一功能的开发,正是受到了打车软件的启发。
只要一有订单,App会立马发出语音提示。与高如强在同区或者邻区的送装人员,都能一起进行抢单。谁眼疾手快,谁就能抢到这笔生意。
以前,高如强干的就是为网点派单的活儿,找到离用户距离最近的网点,把订单派给他们,网点负责人再把订单分配给配送人员。有时候,网点人手不够,还得再进行多方协调。
而现在,订单跨过中间环节,直接到达配送人员手里,第一时间便可安排送货。
在刘长文看来,抢单功能的应用,一是使信息实现了实时传递,缩短了业务流程,去掉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多出的所有中间环节;二是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上级指派单变成自主抢单,所有人都是听用户的,而不是听上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高如强专门负责空调的安装配送,夏天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能抢到20多单。平均一个月下来,赚的钱是以前在海尔的三倍。
据青岛崂山区合肥路的一个海尔网点负责人翟先生介绍,以前他都是给员工派任务。但一个活儿,到底是好活儿还是辛苦活儿,若拿捏不准,就容易造成不公平,而“抢单”模式,都是自主进行,能者多劳。除此之外,与派活儿相比,员工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也更高。只要肯干,收入就不会低。
在线请求并联支持
以前,除了派单,高如强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负责监督订单的完成情况。如果遇到有问题的订单,他要负责把这个信息传到相关部门,直到问题闭环为止。
从服务人员接受投诉到最后解决问题,至少得经过四个环节。接到投诉后,一线的服务人会在结束一天的送货之后,回到网点将信息反馈给信息员,然后信息员反馈给电话中心,电话中心再派人去调查,然后判定责任。如果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最后还得再经过产品部、工厂、供应商等层层环节,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配送安装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客户不满意,需要退换货,就更麻烦了。在退换货之前,必须进行鉴定,然后再经过审批环节,才能把货退给用户。如果情况不明,往往还需要把机器拉回去进行鉴定,这一过程可能会耗时两三天,有时甚至要六七天。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如果是空调遇到这样的情况,对用户的生活就会造成很大的不便。
“一线服务人员往往不具备退换审批权。他们不能直接决定是否给用户退换货。”海尔服务信息化数据中心的董兴文说到。
如今,对于像高如强一样的日日顺服务兵来说,这已经不是难事了。如果遇到退换货,或者技术支持等问题,高如强就可以通过人人服务宝向“车小微”平台发起技术或者业务的在线支持请求。这条产品线上涉及的所有部门和环节,都会看到这个信息。因为他们都同时安装有一个并联App,可随时解决问题。如果相关责任岗位同意退换,服务兵就可当场决定退货。
而责任的认定,甚至可以追溯到个人。如果属于配件问题,系统可直接并联到供应商。如果属于日日顺内部某部门的问题,根据全流程条码跟踪,可具体追溯到某个部门的某个工位。最终谁应该承担责任,结果便一目了然。
“将原来串联的一个个环节,变成了并联,解决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日日顺物流派送资源经营体长张永祥说到。
据海尔电器流程系统创新部工程师张明刚介绍,为了防止一个环节的失误影响整体的用户体验,系统设置了相应的预警机制。在产品出库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前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作,例如,仓库出货人员出货晚于规定时间。在这之后所有环节的相关人员都会收到一个黄色叹号的警示,用户的需求是所有人统一的目标,提醒他们加快速度,以弥补前一个环节拖延的时间。
“移动互联网真正做到了实时、可视,它保证了最终给到用户的是一个良好的体验。”张明刚说到。
帮助用户及时解决问题,听到用户由衷的感激,是高如强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易慧心理咨询师孙红梅看来,给予员工反馈问题的机会,会增强他们对企业管理的参与感,会更积极、主动地关心企业的事情。同时,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争做五星级服务兵
从工厂到用户家里,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结点出了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人。服务兵是这条线上最末端的环节,其工作直面用户,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日日顺的品牌认知。
五颗星不仅仅是淘宝小店主梦寐以求的东西,更是高如强的梦想。
因为星星的等级不仅影响到高如强当天的收入,更是直接影响到他第二天抢到的订单。每次服务结束之后,系统会给用户发送一个链接,让他们对本次服务做出评价。这种评价会实时进入终端,成为高如强又一个明天的工作动力。
如果收到差评,软件会自动发出提醒,这个差评会并联到一条线上的所有结点。如果是服务兵的责任,他就要立马采取弥补措施。
据张永祥介绍,对于五星级的“车小微”服务兵来说,他们可以在系统发出订单的第一时间接收到提醒信息。但如果对于四星级的人来说,要三分钟后才能看得到。“我们通过这样的机制,来驱使他们更好的服务用户,虽然是抢订单,但不是比手快,而是谁的服务好。”
而用户的评价可直接体现在服务兵的收入上,借用余额宝的思路,董兴文和他的同事,将每天的工资以及累积的收入,显示在了软件上。这让高如强第二天一起床就能看见头天的收入,他干活的劲头也更足了。这在高如强看来,工资的透明和及时,让他有了一种老板的感觉,看着每天的收益,所有的辛苦都抛到了脑后。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定进攻的方向。真正体验服务的用户才有资格评价服务兵。在用户评价的机制下,与以前相比,一线的送装人员,会更加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而在这以前,服务质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电话回访。如果有投诉,才计入员工考核。一是时间久用户容易记不清,二是可能接电话的是家里其他人,不清楚服务情况。而实时评价避免了电话回访的弊端,同时驱动服务人员主动提高服务水平,而不是只求没有投诉。
高如强是五星级服务兵,再加上他勤劳肯干,收入比别的服务兵都要高很多。
当初,高如强离开海尔,家人不能理解,为何好好的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而是要去外面风餐露宿?在离开海尔之前,是他正好在海尔工作的第十年。十年来,每每听到一线员工对客户的好或不好的评价,高如强总是一脸茫然,因为不亲临一线,无法感同身受。
组建“车小微”以后,高如强每天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用户。一次,他和搭档到一对老年夫妇的用户家里去维修空调,因为他们的儿女不再身边,也不会打电话,在邻居的帮助之下,才联系上了海尔的售后。临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老人住六楼,坚持要把他们送下楼。高如强走了好远,还看见那对夫妇在阳台上目送着他们。
那一刻,高如强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那是他以前待在办公室不曾有过的感觉。
虽然他离开了海尔,不再属于海尔的正式员工,但高如强离用户的心,却更近了。对海尔的感觉和亲切,是之前从没有过的。在他看来,从围墙内走向内墙外,只是身份的变化,但和海尔却无法分割。管理
责任编辑:周颖
封面案例二:
让分散于三个城市的三个部门的员工,实现业务衔接,靠什么?这家公司的独到经验是:移动办公不止要随时随地,更重要的是统一协作。
东电创新:技术驱动“办公革命”
采访/本刊记者 周颖 朱丽 文/本刊记者 朱丽
“我不是在办公,就是在办公的路上。”
这是现在由移动互联网开启的新办公时代越来越多城市白领的一种工作状态。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日渐成熟,工作已不局限于公司,还可以在家中、咖啡馆、出差旅途中,而这些事情甚至每天的日程,仅通过一块放于掌心的屏幕即可轻松完成。
不过,你能想象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以外——纯粹的乡村,村支书若参加党员培训课,不用专门跑到县里的党校,而是只拿着一部手机,就能听、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吗?
——这是东电创新公司刚刚为中央党校特别定制的一个项目,叫“党员培训系统”。
“这个系统让农村的党员们在田间地头就能学习领导精神,完成他们的业务培训。”来自东电创新(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洋对《中外管理》说。
这个特殊的项目,让党员们不受限制并且动态地实现听、看、学习的途径,靠的是移动办公系统中的视讯传输技术。对于最占带宽、也是技术最难突破的视讯传输,尤其是将它移植到移动端上,又跟移动办公软件相结合,让“视频化办公”穿越时空,堪称一种技术上的创新。
事实上,作为移动办公系统B2B服务商,东电创新自身也早已在公司内推行这种新潮的办公模式,效果还十分抢眼。
1%的技术革命
尽管移动办公的热潮如火如荼,但是,“在目前99%的移动办公系统中,更多的功能只是实现了语音、文字和图片的传输,唯独没有视频。”靠近在明净的窗台,李洋对《中外管理》如是说。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由于带宽的原因导致在技术应用上无法实现快速浏览,但是,东电创新独创的窄带宽视频压缩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这个困扰行业已久的难题。就是这个窄而小的行业,让东电创新在技术上闷声发力。在声音、图片、视频等传输介质中,视频流是最不容易解决的。但是,凭借技术的日渐积累,东电创新后来将安防监控系统完善到了非常窄的带宽,从其展厅的显示画面上看,能以5K/s传输720p高清视频,使从前高清晰度、高码流与带宽不足之间的瓶颈得以打破。
任何突破性创新几乎都是由技术驱动的。近两年,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时,东电创新快速将这个技术应用到了手机上,尤其是,“将窄带宽技术和办公系统一结合,等于实现了移动视频化办公。”李洋说。
至今,做视频系统在东电创新已有10年的专注历史了。只不过,和今天所做的“移动视频化”办公相比,东电创新最早专注的视频系统,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如成教考场、商场、住宅小区、地铁、机场等安全性极其必要的场所,都有东电创新的“万里眼”在盯着。东电创新凭此技术获得20多项国家知识产权。
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虚拟化,但网上交流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视讯,东电创新所开辟的这套移动办公系统,同样也也是一个富有穿越感的名字——“万里眼”(App),正在初步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美国正在重建新的工作流程,不用ERP做,而是根据移动的特性来实现云办公。在一些业务流程上,比如供应链体系,通过“端”完全可以实现以销定产,而无需担心库存问题。
这一点在东电创新的库存管理上显现无疑。万里眼,作为一个支撑移动视频化办公系统的基础硬件,一年大概卖掉近10万个,而东电创新自身就通过这个高效的办公系统,随时下订单,随时封装货品,使库存产品维持在不足1000台。
“移动办公对业务流程的改变,最明显的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我觉得综合来看应该提升1/3左右。”让李洋十分欣慰的是,这1%的技术变革带来如此成效,对于管理方式是一个特别大的改变。
让员工随时随地办公
移动办公对效率的提升,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随时随地性。这也是移动办公模式的本质。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尽管朝九晚五、打卡坐班是多数公司不变的办公方式,但由于交通越来越不方便,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使很多人在家、或者办公室以外的其他地方办公成为最大可能,而这也将成为许多公司进行办公模式变革的推动力之一。
早在两三年前,在管理上十分开明的李洋,就让东电创新的销售人员实现了这一办公形式,这一比例虽说只占到5%-10%,不过从传统的管理思维上已跨出了重要一步。按照李洋的说法,“销售人员求的是业务转化率,你盯他干多少活儿都没用,他天天从早干到晚,一个单也签不下来,转化不成订单全白搭。”
但是,移动办公并不意味着缺少管理体系,只不过,这种管理依靠员工们手机里的万里眼系统进行实时追踪:每个人谈了多少客户,订单成交多少、流失多少,每个月的收款有多少,均须通过翔实的报表来记录、核算。而这样用结果来控制的销售管理,使得最后整个商务部门一个月签了多少单,进了多少款项,随时就能算出利润的情况。
对于此,管理者必须搞清楚:管理到底是为了过程控制,还是让员工拿到最后的结果,而无需计较是在哪里办公。“有些工作可能在家做,有些可以借手机完成,还可以想玩儿什么自己就玩儿,最后他能玩儿出一个新东西来。”李洋说。特别是现在的85后、90后员工,他们上班需要的是快乐,而不会服从于传统的教条式管理。因而,移动办公改变的不仅仅是办公环境,更重要的是对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构架,需要与时俱进的办公和管理方式,才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
“移动办公实际上可能跟生活会融为一体,工作其实就是生活,界限不那么清晰了,上班也不一定非得打好领带到办公室去。”李洋说。
其实,在使用移动办公的许多场景里,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吃饭的时候用手机快速回复一封邮件,出差的路上拿手机安排完一天的日程,抑或是晚上朋友聚会时也不忘在圈子里问候一声重要的客户,甚至于,连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所讲的“坐在马桶上亦可办公”也已成为时下流行的“新常态”了。
别看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干的都是小事,但要知道,将它们分解在一个几百万元的大项目上,竟能给企业节省费用约七八十万元,利润自然也就上去了。这比老板整日想着把员工“捆”在办公室里干活,或者派员工长期驻扎异地办公,是不是划算很多?
但尽管移动办公的好处多多,目前来看,它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办公场景。如李洋说:“如果公司开季度会议、年度会议,或者需要汇报重要利润数据的时候,高管们都还得汇集到总部来,不可能开个视频会议来代替。”
移动办公是统一协作
“移动+视频”,这个应时而生的办公模式,在东电创新的研发体系里,被称为“视讯协作系统”。
东电创新的公司构架,由三个重要的部门支撑,而这三个部门分别是在北京、厦门和深圳三地。要让这三个部门实现业务衔接,靠什么?对此,李洋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移动办公不止是随时随地办公,更重要的是统一协作。”
北京作为销售部,拿到客户需求(比如定制化系统)以后,通过东电创新的万里眼系统反馈给厦门的研发总部,进行成本核算,接下来开视频会议进行评估,敲定方案后再反馈回北京。北京的营销总部根据成本实施订单和合同,合同签下来后再由厦门来实施开发,开发完后将编解码的软件固化到硬件上,由于最终卖给客户的是硬件产品,所以最后一个环节的生产,由深圳的生产总部来完成。
在整个协作流程中,全部在网上进行论证、实施,几乎没有人出差。李洋将研发总部设在厦门,每年可为公司节省成本约200万元。日常三地的交流沟通方式,是通过万里眼系统的传输,三个办公场景均可一览无余,有问题24小时都可实时交流。
“移动办公产生的协同性,特别是在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上,可以让大家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各司其职但又目标统一。”李洋轻松地说。
如果说传统的管理是靠一种制度或者固定的流程,驱使员工努力工作,那么在移动办公环境下,企业越来越需要开放、灵动的管理文化,才能驱动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办公场所,通过手指与世界产生自由的交流、协作。
移动办公方兴未艾。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信息技术企业,移动办公都将改变办公生态系统、改变管理模式,并且对传统流程起到倒逼重构作用。事实上,衡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移动办公,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必备条件。管理
责任编辑:周颖
仅凭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但关键是,一个可支持移动办公的管理流程,需要怎样构建?
移动办公开启“3A”模式
文/本刊记者 朱丽
前不久,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少春在微博上晒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他站在一个台阶高处,将代表旧时代办公体验的笔记本,双手丢入垃圾桶中,旁边附以洒脱的文字:作为一名新五四青年,与小伙伴们一起跳上了公司接待台,抛弃了纸、笔和PC,只凭一部手机,开始了工作方式革命的探索。
此举引来公众惊愕之余,背后预示着以移动、云、社交为核心的新介质正在掀起一场办公模式的重大变革——而随着办公的移动化所开启的新浪潮,人们开始“挣脱”固定办公场所的“束缚”,未来5年内,传统的ERP也许会成为企业内部的“底层基础系统”。
因为现在,在多数“办公室的使用率通常只有45%”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固定的流程式办公并不明智。来自思科的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3A办公模式——使得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成为真实的办公场景。
这暗示了当前许多企业对移动办公的强烈需求。但是,破旧立新,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杰对《中外管理》所说:“移动办公最大的瓶颈是业务流程的变革。”而一个可支持移动办公的管理流程,需要怎样构建?
决策从慢到快
以前,领导审批一项合同,很多企业的审批流程平均在一周左右,更慢的则要2-3周。其实,这个效率问题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定,而时间可以缩短到1-2天。
如同手机对PC形成的颠覆一样,移动办公不仅是一场“工作方式革命”,对于企业更是一场管理模式的“翻新”。
对管理者来说,企业外部节奏的变化出奇的快,你还能像以往那样坐在办公桌前缜密思考后再拍板吗?当然不。“管理者既要更快地作出决策,还要跟更多的部门去沟通和协作,而这对于他们的挑战比以前更大。”负责金蝶移动互联平台云之家的产品总监宋凯对《中外管理》这样说。这种挑战在行业壁垒较深的传统企业中尤为凸显。
然而,企业要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权衡:决策效率提高了,也意味着成本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这在一个项目中可节约成本30%以上。每个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开源节流”的办法,而移动办公不正代表着降低成本的先进方式吗?
“但是,当办公场景转换后,很多从PC端移植过来的业务模式肯定会在移动端水土不服,所以在推行过程中,原来的业务流程也应重新构建。”刘杰提醒说。如果不去改善业务流程,管理效率依然会像从前一样低下。
以销售系统为例。以前更多的是侧重于企业内部的销售管理,但迁移到移动端后,业务重点转向了让销售人员更加方便地获取到与客户相关的信息,甚至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的特性,快速地在手机上发起订货,直接与客户达成交易,也就是从外部提高与客户沟通和合作的效率。”宋凯直言,这必然需要对企业的IT系统进行重建,否则就失去了办公模式变革的意义。
而且,支撑移动办公的不仅仅是IT系统的建设,企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视作一个“移动化”的企业来进行设计更加关键。这其中,适应“快”的节奏要求来重构管理体系,最终才能符合移动办公模式。
管理机制“柔性化”
在一些科技型的新锐公司,办公室里往往看不到很多的员工埋头干活,他们反而在咖啡间或者休息厅,不是“摆弄”着手机就是玩着平板电脑,看似“闲散”但却是在工作状态,而手机和Pad就是他们的办公设备。
对他们来说,公司只要有无线网络,无论是在办公室的哪个角落,甚至于办公室以外的场所,只要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灵活办公,一切都能随心所欲完成。
没错,社交媒体的快速渗透,更是对移动办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很多人成了“手机控”。如果有人看到一个精彩的文案,并对自己的业务产生了重要启发,随手一点即可分享到朋友圈;而如果很多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不妨可以建一个群,把领导也拉进来一起讨论。当领导觉得大家的建议完全可行,就可以马上安排人进行落实。
实现从慢到快的效率提升,依刘杰教授的建言:移动办公要求企业在新的流程和准则的生成上,跟原来的ERP相比要更加人性化。“原来可能这个流程比较规范,现在则要比原来的规范更简化、更灵活,使很多工作过程变得更加柔性。”他说。
尤其是,对于今天众多的知识工作者,管理者只需要确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做一个投入产业比的预算表,而中间的过程你无需盯得太死,因为管理的目标是“要让具体的负责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就一句话,业务实施过程并不重要,实现真正的转化率才是关键。所以,“管理者不妨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更灵活地达成目标。”刘杰说。
员工工作走不走心,在于管理机制的柔性化,而不是僵硬的流程束缚。那种担心员工“有没有在干活儿”的老板心病固然存在,但今天你需要转变思维,因为移动办公反而是考量员工执行力和效率的试金石。
打破组织边界
2013年底,万科总裁郁亮带着高管团队,分别拜访了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中国几大主流互联网公司。
结果,在拜访腾讯后的当天下午,万科副总兼CFO王文金就跑到了金蝶,急切地问:“你们能不能做出一个像微信这样,但是面向企业的工作平台?”当时,徐少春的第一回应就是:没有不行,必须行!
对于面向企业的移动办公平台,金蝶自2011年就着手构建了——就是云之家。如今,在这个“社交化”工作空间里,企业客户可以将自己的微博、微信、团队日历等诸多移动应用放上去,员工们可以在上面完成一些日常事务、同事交流及互动,打破了部门壁垒与地域限制,让企业内部的协作效率提高不少。
“其实,我们最关键的就是帮助企业内部连接人与人,和连接人与服务。”宋凯一语中的。
一直以来,传统的层级管理几乎是所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任何问题均需层层汇报,这使企业内部的组织边界划得十分清楚。可是,当移动办公来了,这个屏障就会被毫不客气地打破,“因为移动办公是端对端的形式,它会让组织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刘杰说。
在金蝶的云之家,企业可以把员工拉到这个平台上,不同部门的员工之间也可以互相邀请,像微信一样建一个交流的圈子,语音、文档、图片均可在此实现快速传输,如此一来,跨部门的人随时随地沟通就成为现实。
相比之下,原来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尽管有业务往来或者交叉的情形,但受限于管理方式的阻隔,因利益关系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成为普遍现象,从而使企业内部的沟通并不顺畅。现在通过移动办公系统,必须在组织内部搭建一座协作的桥梁,将割裂的信息连接起来,让员工的协作越来越繁密,组织也越来越扁平化。
事实上,如同互联网的特性一样,移动办公构建起的同样也是一张无形的网,它能比以往更直接地让组织获得效率的提升。
全员性协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信息化方面改变了投入的途径——放弃ERP,转而布署移动OA、移动CRM以及云办公等。
因为,无论是移动、云、还是社交,都在纵深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从而,企业不得不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重新定位和构建,而将移动办公变成所有员工指尖上的协作模式,成为企业推行移动办公的最大需求。
相对较为固定的流程设计,让ERP在企业内部盛行多年后弊病凸显,使管理陷入复杂化、模块化、程式化,而各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作效率,更为许多管理者所苦恼。但移动办公带来的最大改观是,“这是一个更加全员性的工作模式,而且很多事情由于需要处理得更加快速和高效,节省时间,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过于流程化了。”宋凯说,快速推进业务必须依靠全员协作。
事实上,在西方企业里,移动办公就叫“统一协作”,而不是移动办公。它最终让企业里的所有员工均可在一个平台上协作与沟通。金蝶的云之家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但其实,除了完善企业内部的协作以外,如果跟外部的用户、供应商、经销商等关键性客户沟通,通过移动办公同样也能高效协作,实现信息的打通,甚至直接在企业内部的移动平台进行交易、回复客户的问题,那么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定能更胜一筹。
“你可以邀请很多客户参与进来,让组织成员协作更无边界。”刘杰说。
移动办公能够实现的管理突破,在刘杰看来是IT技术带来的强大渗透性,“你看到只是在某个点上发挥作用了,实际上它会影响到一个更大的面。”这也正是移动办公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的颠覆性力量。管理
责任编辑:周颖
封面案例三:
十年前布局移动办公,销售业绩创历史新高。
安利:移动3.0直销时代来临
文/本刊记者 邓纯雅
80岁生日快乐!
刚刚熄灭纽崔莱诞生80周年的欢庆蜡烛,来到中国已经近20个年头的安利,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电商凶猛,海外购蜂涌而至,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安利的直销模式是否还能如往日那样持续发展,年轻消费者是否还能真的为这些卖了半个多世纪的产品买单?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的移动和社交化浪潮,使得销售渠道和品牌转播模式不断翻新,在互联网时代,安利的互联网思维又是什么?
“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办公3.0时代,这对安利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都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安利是积极的,我们可以24小时动态地了解团队、了解市场。”颜志荣,安利大中华区总裁对《中外管理》表示。
20年的安利岁月,从主管生产起步,到如今担任大中华区总裁,颜志荣对于安利运营模式的变革历历在目并参与其中。在其带领下,在整个直销行业出现下滑的大背景下,安利的销售业绩在2013年达到历史新高293亿元,占安利全球市场接近四成,并成为全行业之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业绩,在颜志荣看来,积极布局未来战略在移动商务和办公领域加大投入正是业绩递增的一大法宝。
从客户端到销售端
金秋9月,微信购物正式进驻安利云服务,5大系列150多款产品,不仅安利的营销人员可以借由这种模式来订货,加入成为安利的“优惠顾客”也可以在手机上轻松购物,9月仅在北上广地区开通,10月则会在全国推广。
对此,颜志荣幽默地表示:“其实我们一直都在移动,而如今随着技术发展,让移动变得更加高效和自如,特别是当客户也开始移动起来。”在颜志荣看来,安利(中国)拥有30万活跃营销人员,总部则仅有9000多名员工,如果说这30万营销人员本来就在不停移动,那么这9000多人与他们相关的业务部门特别是服务支持部门,也要跟着不停移动。显然这个移动的过程的焦点永远只有一个——客户。
越来越多的线下企业经营模式正在被颠覆,实体企业向O2O(线上到线下)转型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在颜志荣眼中,对于安利而言,除了店铺和体验店等线下实体店铺外,安利最重视面对面的销售渠道,这是安利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对直销模式特殊性的考虑,以及对营销人员的重视,使得安利并没有盲目投资于电商平台,安利产品可以说都不是安利公司认可的渠道,有些甚至根本就是假货。外界并不了解的是,早在2009年12月,安利就率先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商务平台,其中已经包括在线购物、模拟化妆、业绩查询、顾客管理等多项功能。
安利之前规定的直销人员的购货渠道主要包括:电话、店铺现场、店铺传真、“安利商务随行”定制手机、安利易联网等一对一模式,如今加入微信平台不过是这种一对一模式的升级版。移动办公载体的出现,是对安利商务平台的有益补充,对于员工,亦能全面提升其工作效率。
精心布局的“移动战略”
让对手自叹不如的还有安利对于移动办公和移动商务的前瞻性的眼光。早在2005年,也就是智能手机逐渐兴起的阶段,安利就投入巨资研究移动技术,建立移动销售平台,帮助营销人员提高效率。近10年时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深入发展,移动办公所能发挥的助推作用不断显现,安利大中华区电脑资讯副总裁杨醒雄表示,第三季度还没过完,他们就惊喜的发现,安利移动商务平台的销售额相比去年提高了20倍!
如今,点开掌上安利你会发现,不仅有最热门的安利云服务微信服务号,以及安利数码港等针对营销人员工作流程和内容的app,也有关注某个细分产品系列的介绍和使用功能的app,使得安利的营销人员不仅可以在手机上下单领取产品,也能通过手机查询业绩实施客户管理。更有趣的则是,通过手机,来自天南海北的安利人可以汇聚一起,借由这样的平台沟通与交流。
正是基于这些扩展功能,安利开发了一系列移动应用,其中最受营销人员欢迎的就是“安利云学堂”。这个应用可以帮助营销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业务,相比于以往习惯性进行大规模的培训课程,这种模式更加适应营销人员。正是通过这样的移动商务和办公平台,使得后方的安利IT部门可以更好地对营销人员提供数据分析支持,如今安利的IT系统可以做到,为每一位营销人员提供定制化的个人销售目标分解和销售数据的可视化,这些数据能够帮助他们进行业务决策。
快速灵活的前端移动营销业务,自然离不开庞大创新的业务服务系统的支撑,其中包括:改革供应链管理系统、推行智能仓储、实现仓储、物流以及顾客的无缝对接,除了这些硬指标和技术升级之外,安利还引进了由行业顶尖IT咨询公司所提供的方法论,对组织能力进行全方位审视,持续提升组织成熟度,优化内外部服务流程,从而使得整个企业都能做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3.0时代的全新工作模式
在颜志荣看来,如今的商业时代可以被定义为全新的3.0时代,互联网之前的1.0时代,工作是受制于固定场所的,很多人往往身心都被束缚;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即时通信工具的诞生,市场进入2.0时代,工作的空间范围开始发生了大规模的改变。家里、咖啡馆、出差中等,都可以进行移动工作。伴随移动和社交浪潮的兴起,不论是顾客还是企业员工,都变成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人,随时随地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畅聊心声,也可以在网上发起建立各种兴趣小组。3.0时代的人生和工作,已经彻底超越了格子间的控制和束缚,让工作和事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客户和商业的两个维度而言,杨醒雄认为,移动办公首先挖掘的是时间和空间的机会,其次是效率和价值的机会;就员工而言,它可以达到自主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就企业而言,它不仅可以节省办公营运费用,还能积极地管理劳动力价值成本。这对传统企业无疑是一场箭在弦上的创新之战,而对于安利而言,移动其实意味的不仅仅是创新,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掌控。管理
责任编辑:周颖
除了经济模式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外,还有彼此的信任,催生了美国移动办公的兴起。
移动办公的美国样本
文/Pengfei Li
移动办公的兴起源于欧美国家。研究美国移动办公潮流后发现,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从工业经济到消费经济(信息技术经济),这三条脉络是美国移动办公的真实写照。
美国移动办公的快速兴起,正是基于工业经济向消费经济的转变,而且,美国的移动办公热潮是基于大公司主导和应用,从而带动整个美国都向移动办公的模式进化。
在上述背景下,美国的移动办公从一开始就是由大公司主导的。从20世纪早期就普及的打字机和商业书函往来,到60年代后期逐渐普及的传真技术的过渡,使得大公司的总部经济可以成功地去中心化。这也是美国的各大品牌(梅西百货,JCPenny,Sears,AMC院线,The Home Depot等等)可以在60年代在全美扩张的原因。
美国移动办公源起SOHO
现代通讯技术改变了物理空间的意义,作为辅助工具进一步促进了美国服务业的大品牌化。公司总部通过远程通讯技术,诸如电话和传真对全美甚至全球的分部进行管理,这从1960年代之后就成为一种正式而成熟的商业交流模式了。
19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打破了“福特主义”的经济模式。因为大生产、大服务垄断的弊端是资本朝着某个领域疯狂投资,从而引起经济失衡、通货膨胀、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7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进入了大卫&哈维所说的“可变动的资本积累”的后福特时代,即资本开始在更细小的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对小公司创业的鼓励、以及对高福利模式的打破。这个时期也是美国进一步去工业化的时期。
工业生产向亚洲国家逐步转移,只是从核心技术、设计、以及金融资本方面控制全球经济,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但美国SOHO的发展只是对大生产、大服务、大消费经济模式的一种微调和深化,完全不是要改写、颠覆美国主流的实体经济。
有趣的一个现象是,美国的SOHO真的是小型办公和家庭办公,在全美找不到一个以SOHO命名的商业或写字楼楼盘。这和北京的建外SOHO、朝外SOHO的地标性建筑相比,完全是两种不同经济模式的产物。美国的SOHO,要么是小企业在自己家中,要么是在已经建成的商业楼盘里(容纳大小不同规模的公司)。如前面说到的,在传真和商业信函已经是很正式、很可靠的商业交流工具的前提下,美国的SOHO以其灵活性在美国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小瞧的作用。诸如在家办公的律师、脱离大医院的小诊所、挑战美国大机械大垄断农业生产而产生的有机食品合作社。这些后福特时代的美国SOHO成员们,为大众提供着比大集团大垄断更好的服务和产品,也成了美国经济很重要的一部分。
互联网改造的移动办公
90年代之后的互联网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重新定义了移动办公。在90年代,移动办公又被称作“虚拟办公”,它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作平台的。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移动办公在美国一开始就是为大型公司服务的。
那些用电脑和网络服务器提供人工咨询的大公司,利用虚拟的办公室和一个热线电话号码就能节约很多接线员或前台接待员的人力成本。此外,好多大公司在总部之外只需要设置一个安装着全套虚拟办公服务的地点,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那个分部的人力作用。这个安装着全套虚拟办公的地点配有宽带、传真/复印/打印三合一机、可视电话、
设备、视频会议设备、一个小厨房、以及一个精心设计的商业接待区。
美国移动办公的前提是信任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文化和成熟的商业奖惩制度。大公司充分相信那些在分公司只需要偶尔去办公室工作的人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并且在美国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明显的界定。
美国各个公司、学校都有自己域名的邮箱,那些没法给员工提供公用邮箱的公司,员工自己也会把工作邮箱和私人邮箱分开。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人对电子邮件的重视和对传统邮件的重视是一样的。发到工作邮箱的电子邮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因为电子邮件就是他们的工作世界,和现实工作世界的真实性是一样的。
居住环境变化倒逼移动办公
美国的城市居住形态也决定了家庭办公的高效性。二战之后快速发展的大规模郊区化让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彻底成了一个郊区国家,全美50%的人住在郊区的独栋或联排别墅里。这给美国的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家庭办公的兴起一开始就给那些需要在通勤上浪费很多时间的人带来了福音。
对于在SOHO工作的创业者和员工来说,网络时代下的移动办公极大地节省了成本。他们只需要在更小的办公室里就可以充分完成和外界的商务交流。比起电话和传真,网络的速度更快,可操作性、可掌控性更强。实际上,美国很多创新性的IT公司都是在很小的SOHO甚至学生宿舍里发展起来的。
美国IT公司是典型的移动办公
大家也许会被微软、Facebook、Google、Twitter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所误导,认为美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很大。事实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尤其是软件公司都是很小的企业。但他们一旦做出成绩,就会被大公司收购。诸如微软收购Skype,以及正在被抢购的Snapchat。在IT领域,对于那些技术青年来说,在家办公会更好地激发灵感并且便于他们更灵活地利用时间。
智能手机的出现和WiFi的普及为移动办公提供了一个更便捷的平台。同样的,美国的手机办公是被主流的大公司所主导的。并且美国公司使用的是专业的办公软件平台——企业社交平台,而不是大众性的社交平台——Facebook和Twitter。虽然Facebook和Twitter在美国几乎是全民普及的社交平台,各个机构和学校也有自己的Facebook和Twitter官方账号,但美国个体的人很少在这些平台上为自己打广告。
移动办公之所以在在美国大行其道,是因为从软件到硬件都有其适合的土壤。手机办公的领军型软件Yammer,是一个被85%的财富500强企业所青睐的软件。到目前为止,全球有超过40万家企业使用Yammer作为自己的内部社交平台。其专业性也是和美国大的社会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即工作和私人生活分开。这样,Facebook作为私人娱乐性社交平台就不会和企业的工作社交平台搅在一起,即维护了个人生活信息的隐私性,也保护了公司信息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移动办公在美国的兴起,除了基于经济模式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外,还有彼此的信任,对移动办公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对中国移动办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管理
(作者为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纽约城市技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周颖
数字化办公不仅仅是技术,它是能力、驱动力和思想方式等的混合物。
移动办公的DNA
早在十多年前,Accenture就以为员工准备的共用工位,代替了为每一位员工提供的固定工位,并且实行远程办公政策,鼓励员工在最有效率的地方工作。员工可以接入即时聊天、视频会议和远程登陆桌面等协同工作软件,进行团队沟通和虚拟端协同。这种移动工作方式也更容易让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
对于移动办公而言,是否能够达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业务成长,便于客户沟通等目的,最重要的是要持续有效地实施下去,不是仅仅靠几款协同软件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流程、文化、组织结构、领导力等一系列数字化办公的管理问题,比如说:
直接面对一线的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是否能够很容易的找到所需的资料?
企业有哪些部门的员工开始了移动办公?移动办公是否能介入业务层面?有运营、R&D和销售与营销部门的积极参与吗?
政策支持是否到位?公司是否有数字化办公方面的政策,允许员工使用他们自己的设备来进行工作?公司是否允许员工用个人办公设备接入公司资源?
公司是否有固定的资金给与员工,让他们购买自己的移动办公设备(比如说智能手机等)?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在员工设备遗失的情况下,公司有权删除设备上所有内容?等等。
数字化办公不仅仅是技术,它是能力、驱动力和思想方式等的混合物。这些都是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新的虚拟组织结构,比如说社区、新流程;比如说众包、公开和参与式领导力,以及为员工提供移动服务,这些是衡量企业是否拥有有效数字化办理能力的关键标准。
你的企业处于数字化办公哪一级发展阶段?
通过数字化办公的“五阶段”成熟度模型,企业可以判断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
企业数字化办公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数字化办公处于临时、未管理阶段。
组织内不存在数字化办公理念,自上而下管理的数字化服务是为一部分员工服务的。
数字化办公处于萌芽、理念阶段。
组织的一些部门已经开始形成数字化办公理念,有了一些重叠的协同和社会化举措。
数字化办公是有组织、可见的。
数字化办公理念开始成型。多种协同、移动和社会化化办公计划开始执行,开始需要协调。
数字化办公进入运营、可持续阶段。
数字化办公对于日常办公至关重要,并已整合成为企业实践,需要在全组织内进行协调。
数字化办公植根于组织内部。
数字化办公根深蒂固地成为一种工作方式。
人和工具共同来服务于个人、业务和企业的目标
个人:人本角度、员工授权
● 与他人分享信息和知识 ● 共同创造内容 ● 对新闻、信息和内容做出反应 ● 实时沟通 ● 制作和分享个人制作的视频
● 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发展
业务:注重核心业务,关注顾客
● 运营、工程、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都参与其中 ● 为销售、服务和运营团队提供移动服务 ● 与外部合作伙伴互动和合作
● 为客户服务提供支持 ● 在展示和服务客户时使用视频 ● 面向客户的员工:轻松访问
企业:泛组织视角,打破部门墙,作为一个连接组织开展工作
● 可以从整个组织内寻找到专家 ● 组织中的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信息 ● 老员工退休后仍能保留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 灵活性:在面对重大变革,经济或环境事件时能及时机动地应对
组织和工具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变革的流程和组织结构
企业结构:将社区,团队和关系网这些虚拟的“运营单位”作为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补充
● 社区:虚拟社区和运营社区 ● 关系网:人际关系网络 ● 虚拟团队:项目合作 ● 数字化办公的整体观
流程:协同工作方式,创造新流程,改变传统流程
● 在线的员工服务及流程 ● 共同创造、众包和共同发展的思路 ● 管理团队参与社会化合作
● 将社交网络融入日常工作流程
范围:人和地点。延伸到每个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和任何设备。
● 访问意味着“一线”员工 ● 为员工提供移动服务 ● 远程办公
● 价值观、期望和思维方式决定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方式
领导力:引导变革的影响力
● 企业高层的参与 ● HR的战略领导力 ● 新兴的人力角色,比如说社区经理 ● 为未来办公方式做准备
文化:态度、行为、风格和期望
● 变革的驱动因素 ● 整体的领导风格:企业高层,传播,IT,人力资源
战略资产:开展业务必备的
● 数字化办公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 汇报给高管的数字化办公报告 ● 测量与评价 ● 方针政策 ● 信息管理成熟度管理
(本文根据的文章进行了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周颖
(责任编辑:HN025)
已发表评论数()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没有分页内容
视频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丰速运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