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第一季虎扑因为我而倒下了......

京东618大戏狂揽过亿票房,万万没想到功臣名叫TVC--百度百家
京东618大戏狂揽过亿票房,万万没想到功臣名叫TVC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不会拍戏的快递小哥不是好电商!
每年的京东618店庆,就像是一出年度大戏。今年的618大戏“票房”已经揭晓——6月1日到18日大促期间,京东累计订单量过亿,在6月18日全天(00:00-24:00)下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移动端下单量占比达到85%,是去年同期的2.2倍。
既然“票房”成绩喜人,总结成功经验,下次再吸金,就成了常规性动作。在此,黑马哥也掺和一把,说说自己的观点。
将之称为大戏,那就首先从主题看看,它为什么对观众的胃口。
今年618的主题,京东首次定调为“品质狂欢节”,从过去的“网购狂欢”到今年的“品质狂欢”,可以说京东很好地抓住了客户心理需求的转变。
《大西洋月刊》联合高盛全球投资研究所发布的一份 2015 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最富有的一群人在全球高端消费已有重大影响力。如果不说最富有的人群,只说白领消费者——也就是网购中很大一部分群体,中国城市狭义白领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达到1.46 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 11733 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 2.36 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了”。
但是,尽管这样的消费需求已经现实存在,但很多人还局限于原来的生活及消费习惯之中,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内在需求与现实之间的错位——不怕丢脸,其实黑马哥就是这样,因为生长在农村的缘故,从小就被教育要艰苦朴素,“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所以有时候买东西还是会图便宜,买来以后又发觉不能用,但下一次还是有可能重蹈覆辙。
看起来,京东就像是心理大师,深刻地捕捉到用户的这种心理,并且用一组视频将这种内隐的心理外显出来,而事后证明,这组视频恰恰成为了京东此次618营销居功至伟的“关键先生”。
这组广告片(TVC)聚焦了四类人群,一个技术宅、一个美食家、一个颜值控、一个孩子控,从单身狗、傻白甜、小两口到“三明治”(三代人家庭),他们代表了大部分用户的家庭状态。
以第一个视频来说,技术宅小李为了改装手机,让它达到单反相机拍照的效果,苦心研究镜片的半径、弧度、折射率,为了打造出传说中最好效果的33mm镜片,又是打磨,又是电镀,屡败屡战。此时旁白适时响起:“成功只属于不惧挫折,愈战愈勇的人”,果然,一年后,小李的手艺媲美专业技师……
真是一个足以媲美《致匠心》的励志故事,看到这里,黑马哥想。没想到,神转折来得太快:“拍照何必如此费劲,早买早享受。一年两次购物狂欢节,嘿嘿,京东品质618先来”。前面刚“致敬匠心”入戏颇深,此时却忽然被告知“生活不需要这么麻烦”,反差如此之大,让黑马哥哭笑不得,很想发条朋友圈吐吐槽:又遇神广告。难怪微博上有评论称:“现在是广告都拍得像电影,电影都拍得像ppt……”
后面三支广告片也是同样精彩,而且比第一支更夸张。傻白甜为了省下买面膜的钱,成了养鸡专业户,只为了拿到最完美的鸡蛋敷面膜;小两口中的“烘焙控”(也可以称之为“美食杀手”),为了省下买烤箱的钱,用电饭锅试验烤蛋糕的方法,同样是屡试屡败,看到她的男友一脸无辜、无奈地吃下她的试验品,真是最没有幽默细胞的人都要笑喷;子孙三代家庭中的奶奶为了给孙女做公主裙,折腾了一年,等裙子做好,孙女儿早长大了。这三支视频的末尾,那个贱贱的声音都会响起:“一年两次购物狂欢节,嘿嘿,京东品质618先来”。
黑马哥觉得这组视频想要传达的态度很明显:没有必要为一件小事花费巨大精力,生活需要不将就。这组奇葩的广告很快制造了刷屏级的效果,被一些网友称作“凑合的最高境界”。
从数据上来看,这组广告片在秒拍及腾讯视频两个平台上线,总观看量为:937.8万。其中,秒拍视频播放总量达到630.4万,上线2小时内视频观看量破200万,腾讯视频播放总量达到307.4万。
在微博上,话题#凑合的最高境界#话题阅读量已达到7454.1万。
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传播效果,还是因为这个话题很契合一代人的需求,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都是穷怕了的一代人,尽管经过自己的奋斗改善了生活,或是子女有条件让他们生活得很好,但是他们还是喜欢将就,对子女追求品质的行为往往也看不习惯。当京东把这点揭示出来时,就引发了很多人的吐槽冲动。
在渠道投放上,京东此次的选择也很有针对性,比如视频是从家庭人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宠物)6个角度出发,告诉每个家庭角色,在不同阶段都需要购买不同的商品来提升自己和家庭的品质,因此在做微博传播时,也是根据不同圈层,选择了5类大号——体育类、情感类、母婴类、萌宠类大号来做传播,覆盖了不同角色,拥有不同需求的用户。
在做微信传播时,京东则选择了近期大热的一些公众号,比如非常善于抓住热点话题,煽动情绪的“咪蒙”,其中@咪蒙单篇文章阅读量超过了150万+。
其实黑马哥在父亲节当天还看到了同样是为“品质狂欢节”做宣传的一个广告片,讲的是儿子鼓励父亲圆梦,在京东上买礼物送给父亲,跟上面的一组广告片风格不一样,但是同样耐人寻味,直入人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看看。
黑马哥想借这个TVC说的却是,听说这个父亲节TVC是改编用户的真实评论拍成的。这就让黑马哥又想到了京东的大数据营销。尤其是“京腾计划”实施后,一方面微信成为京东的一个入口,另外微信公众号投放的文章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实际的销售数据,会有更好的统计依据。购买行为与阅读行为叠加的结果,对用户画像更加精准,对于营销而言,不管是以后宣传片的制作,还是投放渠道的选择,都会更精准,让营销的投入获取高性价比。
就像刚刚提到的评论里说的,现在的电影都拍得像PPT,黑马哥觉着,这么会拍TVC的京东以后真可以转型影视业,把这么多年累积的客户故事挖掘出来搬上大屏幕,票房一定有戏。
阅读:135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同情券商分析师
花儿街参考
创业者孙凌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为我永远不会倒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