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为何突然停止直播口译 李光耀葬礼讲话

【央视评论】为何多国政要出席李光耀葬礼?
扫一扫 手机阅读
今天,在多位国际政要的见证下,新加坡举行国葬送别建国总理李光耀。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老人走了,但他的遗产却将在未来继续影响着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就像李光耀之子、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说的那样,虽然这些年来指引新加坡人的明灯熄灭了,但&李光耀先生秉持的原则和理想将继续激励新加坡政府和引导我国人民&。
在移灵路线沿途冒雨等候的民众
对内:新加坡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民
日,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时,还只是个一无所有的小岛。而如今,狮城新加坡已经变成一个在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经济体,用&居功至伟&这个词来评价李光耀毫不为过。他不仅自己深刻理解新加坡的国情,而且一再诚恳地告诉国民,新加坡没有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民!一旦你摔坏手里的&瓷饭碗&,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在李光耀眼里,新加坡没有资源,只能挖掘人的潜力,最大程度做到&人和&;由于国家太小,纠错成本高昂到无法承受,因此必须凝聚民众共识,避免社会动荡。在一些西方国家眼里,李光耀在新加坡实施的是所谓&威权统治&,但东方文化中&家运随国运,国兴家运昌&的道理他们不清楚,而新加坡人民是明白的。新加坡的奇迹,得益于上至政府、下到国民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
对外:密切观察国际事务 有效地阐明自己立场
在外交关系上,新加坡国家虽小,却始终是国际大势的&弄潮儿&,堪称&小国大外交&。李光耀曾经这样描绘新加坡的处境,&飞机一掠而过,就已穿过整个国家领土,所以新加坡不能光靠自我防卫求生存,还必须开展安全外交,成为一条&融入鱼群的小鱼&,在群体中寻找安全感&。正因为此,李显龙总理在国葬仪式上评价家父、国父说,&在国际社会,李光耀密切观察国际事务,也是一名善于研判局势的政治家,有效地阐明新加坡的国际立场,扩展新加坡的战略空间,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
李光耀对新加坡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新加坡已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收入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某些社会阶层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提高政治制度多元化程度等等。可以说,新加坡现在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如今,李光耀走了,&新加坡模式&还会持续下去吗?
在今天的悼词中,李显龙呼吁新加坡人继续团结一致,&为继续发展这个独一无二的国家共同努力&。挑战会有,但新加坡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民,李光耀50年前说的这句话,相信会让新加坡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洪琳
编辑:张冀文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韩国再发现3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感染病例,目前已确诊感染病..
在一起又一起的儿童被拐案件中,我们看到了家长对于宝贝深深的..
24小时点击排行
CBox央视影音精彩推荐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外交部:中国领导人将出席李光耀葬礼和吊唁活动
&& 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jxnews && 作者:佚名
【字体:&nbsp &nbsp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3元/月
  中新网3月23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央视新闻”消息,外交部发言人今天表示,李光耀先生去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分别发去唁电,对李光耀先生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以及李光耀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慰问。中国领导人将出席李光耀先生的葬礼和吊唁活动。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font color="#、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历史上的今天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安倍“梦游”李光耀葬礼说明什么
[来源:] [作者:汪忧草] [编辑:张鼎峰]
据日本雅虎网站3月30日报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强行出访”新加坡参加李光耀国葬,以展现其重视与新加坡关系的姿态。但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国葬最关键的时候,安倍竟然睡着了,并被拍进了现场直播的画面,一时间“ABE
IS SLEEPING(安倍在睡觉)”在全世界成为了话题。(3月30日环球网)
据视频显示,安倍当时双目完全紧闭,头部微斜,一副陷入睡眠的样子。而坐在安倍旁边的印度总理莫迪,则一直睁大眼睛注视着舞台,与安倍的“瞌睡状”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这场国葬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直播,因此“安倍在睡觉”的画面很快就在网上传播开来。
日本IRORIO网站报道称:从直播画面截图看,安倍的确是睡着了。摄像机从左往右移动的过程中,他的眼睛从没有睁开过。但也有人指出安倍或许是在闭目听音乐,因为当时正在播放巴赫的曲子。还有日本网友无奈地表示,自己宁可相信安倍是在听音乐。
不论安倍是在闭目养神也好,还是真的打起了瞌睡,这幅“安倍在睡觉”的不和谐画面,不但会让日本人百感交集,恐怕也不能不让安倍晋三的“吊唁外交”大打折扣。据日本主流媒体分析,安倍此次破例亲往,固然有展示重视与新加坡关系姿态的考量,而考虑到此番包括韩国总统朴槿惠等诸多各国要人前往参加李光耀葬礼的情形,葬礼场合或成为“吊唁外交”之地。
但他风尘仆仆赶往狮城参与李光耀葬礼,居然在全世界媒体的直播下演出了一幕“安倍在睡觉”的好戏,一方面固然让他陷入百口莫辩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也让他精心导演的“吊唁外交”秀变成了一场“梦游”,这无疑是日本外交的一大败笔。难怪一名日本网友略带讽刺的留言道:“安倍即使醒来了也会给人感觉像在睡觉,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如果没有哀悼李光耀先生的那份心意,为何还要去新加坡?”还有网友指出,“这下安倍睡觉一事又要在国会被当做问题来批斗了。这可能会给安倍政权造成打击。”
不过话说回来,安倍“梦游”李光耀葬礼,倒是无形中说明了一点:自我感觉良好的安倍首相,这两年还真的对“梦游”一往情深,而对国际现实总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声明: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集团报刊系列安倍参加李光耀国葬时睡觉被直播
摘要: 据日本雅虎网站3月30日报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强行出访”新加坡参加李光耀国葬,以展现其重视与新加坡关系的姿态。
推荐关键字 安倍 参加 李光耀 国葬 睡觉
据日本雅虎网站3月30日报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强行出访”新加坡参加李光耀国葬,以展现其重视与新加坡关系的姿态。但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国葬最关键的时候,安倍竟然睡着了,并被拍进了现场直播的画面,一时间“ABE IS SLEEPING(安倍在睡觉)”在全世界成为了话题。
据报道,当地时间29日下午2时,新加坡在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为“国父”李光耀举行国葬,24名外国政要以及11名李光耀的多年好友出席国葬仪式。日媒报道称,29日上午安倍搭乘政府专机前往新加坡并顺利抵达,但在国葬仪式最关键的时候,安倍却做了不该做的事——他竟然睡着了,而且这一幕还被拍摄进了现场直播的画面,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疯传。
据视频显示,安倍当时双目完全紧闭,头部微斜,一副陷入睡眠的样子。而安倍旁边坐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后者则一直睁大眼睛注视着舞台,与安倍的“瞌睡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这场国葬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直播,因此“ABE IS SLEEPING(安倍在睡觉)”很快就在网上传播了开来。
日媒称,日本之外的国家的网民看到这幅景象基本都是当场爆笑,但日本人看到之后则不免无语,暗叹不妙。日本IRORIO网站报道称:“从直播画面截图看,安倍的确是睡着了。摄像机从左往右移动的过程中,他的眼睛从没有睁开过。但也有人指出安倍或许是在闭目听音乐,因为当时正在播放巴赫的曲子。还有日本网友无奈地表示,自己宁可相信安倍是在听音乐。”
不过,也有不少日本网民反驳称这是“媒体的恶意”,并称:“这是国葬刚开始的时候吧?安倍被摄像机拍了好几次,其他的都没睡,媒体是故意拿这一张来说事。”
此事也引起了海外网友的热议,网友Repeat after me问道:“为什么安倍会在如此重要的国葬上睡觉?”一名日本网友则略带讽刺的留言道:“安倍即使醒来了也会给人感觉像在睡觉,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如果没有哀悼李光耀先生的那份心意,为何还要去新加坡?”还有网友指出,“这下安倍睡觉一事又要在国会被当做问题来批斗了。这可能会给安倍政权造成打击。”
据悉,现任日本首相出席外国首脑的葬礼并不多见。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外务省介绍的内容说,上次还要追溯到1999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出席约旦国王国葬之时。而此次安倍决定亲自出席李光耀的国葬,本来也是旨在展现安倍重视与新加坡关系的姿态。
共同社报道称,安倍29日傍晚乘政府专机踏上了归程,在新加坡停留了约6个小时。为出席日本国会审议,安倍在30日凌晨抵达日本。有日媒称安倍此行为“强行出访”,并分析称,由于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和韩国总统朴槿惠也出席李光耀葬礼,安倍将此行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
日媒称,安倍所面临的课题堆积如山。一方面是日本国内统一地方选举的开始。另一方面,他将在4月访问印度尼西亚并出席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首脑峰会,之后他还将访问美国并在美国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而这是日本首相首次获得该待遇。
相关阅读&&&
日本:中国反卫星试验破坏太空安全
日本普通牛肉冒充松阪牛肉:专卖中国人
【日本与中国】日本遭水母袭击 日媒:与中国经济有关| 安倍对华政策改变又想干什么?
【日本与世界】日专家:日本百年内将不复存在 ” | 日本大室山举行烧山活动 浓烟滚滚
【作死的安倍】安倍再惹事:日或重启核电站 | 天谴:安倍修宪日本遭殃报应挥散不去
外媒:安倍向朴槿惠提出请求盼组织中日韩会谈
外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韩国总统朴槿惠提出请求,希望尽可能快地建立有中国领导人参加的三方峰会。
据俄罗斯卫星网3月30日报道,在下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日本首相表示,在新加坡参加已故领导人李光耀葬礼时与韩国总统进行了简短谈话,并提出了这一倡议。
据安倍表示,他高度评价3月21日在首尔进行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面。日本首相称,“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提高会晤的层面,举行三国领导人会面的时候了,同时我将这一想法告知了韩国总统朴槿惠。”
东京、北京和首尔方面之间的关系近日大幅冷却,其中的原因包括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对亚洲的侵略以及其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使得三国首脑已经几乎三年没有举行三方会面。
据悉,首尔方面开始有意向恢复此类会谈。
中日韩外长会议达成“正视历史”共识
外媒称,日中韩外长21日在首尔举行会谈,一致认为应以“正视历史、开辟未来”的精神,改善双边关系,加强三国合作。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21日报道,中日韩三国外长21日在首尔举行了三年来的首次会谈。三国外长在会后发表的联合新闻稿中表示,他们希望,以此次外长会为契机,三国合作机制能够恢复。在联合新闻稿中,三国外长还表示,三国将本着正视历史、开辟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为改善双边关系、加强三国合作而共同努力。
据日本《读卖新闻》3月22日报道,王毅外长在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强调,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战后70年过去了,但是对于中日韩三国而言,历史问题并不是过去时,仍然是现在时。
报道称,中国9月3日将在北京举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并邀请韩国总统朴槿惠参加。有人认为这种动向是中韩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结成“对日联盟”。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1日报道,中日韩外长21日在首尔召开第七次三方外长会议。三国代表先各自相见,分别针对日本侵略历史等问题交换意见。
在韩日外长会谈方面,韩方敦促日方早日解决慰安妇历史问题。
中方则对日军侵略的历史问题有更强烈的表态。中国外长王毅在三方共同会见后的记者会上直接表示:“最近几年来,三国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中日与韩日关系,因为历史认识的问题而陷入困境。”
王毅以“成为三国关系进展的阻碍”一席话批判日本对侵略的历史认知,并用“正视历史、开辟未来”八个字要求日本坦诚面对历史问题,以强化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关系。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月21日报道,在共同出席记者会时,中国外长王毅指出,何时举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晤将取决于日本在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能否认真对待应承担的责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8月份将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中国将仔细研究他的谈话内容。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和首尔,两国都将靖国神社看作日本侵略的象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2日报道,韩国外长尹炳世在21日三国外长会议开场时说,今年韩国将迎来光复70周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希望今年三国能够细化三方合作方案,为维护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合作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报道说,中国外长王毅则表示希望三国珍惜此次机会,以实际行动解决和克服一直以来困扰三国的问题。
外电关注中日韩外长会强调三方合作
第七次中日韩外长会谈3月2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三方商定为在三方都方便的条件下尽早促成三国领导人会谈而努力。三国外长在会后发布的联合新闻稿中表示,以此次会谈为契机,希望韩中日能够恢复三国合作体系。
据韩联社首尔3月21日报道,中日韩外长会谈当天在首尔新罗酒店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出席了会议。
联合新闻稿指出,三国深化合作有助于发展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三国决定本着正视历史、开辟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历史问题,改善双边关系,加强三国合作。
报道称,为此,三国外长商定积极支持三国政府间举行的各种对话与会议以及各项合作项目,由此扩大三国在核电、核安全、防灾、环境、青少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三国外长决定重启韩中日反恐会议、非洲政策对话,支持网络政策会议、三国大气污染政策对话、人文交流论坛、新闻工作者交流项目等各种交流机制与活动。
王毅表示,此次会谈来之不易,值得加以珍惜。希望三国以实际行动克服一直困扰三国的问题和障碍。希望三国以此次外长会为契机,本着正视历史、开辟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历史问题,确保三国合作保持正确的方向。
此外,三国外长还就加快建设中日韩自贸区达成一致。
报道称,在韩国是否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受到各方高度关注的情况下,21日举行的韩中外长会谈未谈及“萨德”问题。
21日,韩国外长尹炳世同中国外长王毅在首尔举行会谈。中韩外长就韩国是否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事宜交换了意见。中方在会谈中表示希望韩国加入,韩方对此回答说,正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研究有关事宜。
王毅表示,希望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今年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俄罗斯也已邀请朴槿惠出席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朴槿惠是否会应邀出席中俄的纪念活动,备受关注。
据法新社首尔3月21日报道,韩中日外长21日聚首首尔,举行近3年来的首次会谈。此次会谈旨在平息源于领土和其他外交争端的地区紧张局势。
报道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非常牢固,但整体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的影响。近年来,北京和首尔与东京的关系一直都很冷淡,但中韩关系不断升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敦促这三个国家“面向未来”,促进对话。美国也将密切关注此次会谈。
韩国和日本是华盛顿在亚洲的两个主要军事盟友。华盛顿将韩日之间的裂痕称为“战略负担”,希望两国能集中精力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应对中国。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3月20日报道,中日韩三国外长于21日进行3年来首次会谈,这可能为新时期合作铺平道路——或延续根植于二战时期日益恶化的仇恨情绪。
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去年11月短暂会晤。安倍未曾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然而,朴槿惠与习近平已多次举行热情洋溢的会谈。
报道称,上述三国现在是否有意打破相互指责与防御戒备的循环,仍需拭目以待。
中日韩外长会议举行标志三国合作重回正常轨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1日报道称,近年来,中韩两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紧张,中国和韩国的关系则变得更加密切,至少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都对日本心怀猜疑,认为东京试图篡改20世纪前期占领朝鲜半岛和中国某些地方的历史。
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三国外长会议的重启,标志着三国合作重新回到正常轨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2日报道,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外长21日进行了三年来的首次会晤,并同意为恢复三国首脑会谈作出努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姜跃春教授认为,这次会谈十分重要。他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几乎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代表了三年之后三国间关系的升温。”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月21日报道,中国、韩国和日本当天在首尔为关系解冻向前迈进了一步。
此次会议的目的是重新确定三国外交关系的方向。首尔和北京认为东京在慰安妇和二战期间屠杀平民等问题上对自身的责任认识不够。这些差异导致此前每年一次的三国领导人会谈在2012年中断。
国际关系与外交对话基金会的专家认为,“三国希望寻求一种(关系正常化的)方式”,而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达成协议是足够务实的做法,“尽管可能进程缓慢”。
在三方会议之外,王毅还与韩国同僚举行了双边会谈,讨论了韩国加入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可能性。
据日本《每日新闻》3月22日报道,日中韩三国外长时隔3年在首尔举行会谈,一致同意为尽早实现三方首脑会谈作出努力。
报道称,日中韩外长会谈终于结束停滞状态并达成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协议,这很值得欢迎。三方必须把上述协议落到实处。
2012年9月,日本当时的野田佳彦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国有化”之后,日中产生对立。加上2012年8月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登上独岛(日本称竹岛)导致日韩对立,三方首脑会谈和外长会谈从2013年后均陷入中断。
报道称,在此期间,日本出现了安倍晋三政府,中国由习近平担任最高领导人,韩国则诞生了朴槿惠政府,但日中、日韩关系却冷却至堪称“战后最坏”的状态。
然而,日中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世界的两成,地位举足轻重。如果冷静地考虑,应该发现若能在自由贸易等很多领域开展合作,三方是可以实现共赢的。特别是环境问题、灾害救援、青少年交流等方面,是作为邻国更应该加强合作的领域。
报道认为,本次三方外长会谈有可能成为三国从对立走向合作的转机。
责任编辑:
03/27 09:08
03/25 10:30
03/25 09:25
03/24 10:29
03/24 10:24
03/24 17:26
03/24 17:06
03/24 16:58
03/24 11:10
03/23 08:38
03/31 08:07
03/27 09:02
03/27 08:59
03/27 08:57
03/26 14:47
02/09 13:38
02/05 16:59
01/14 10:32
12/18 09:50
12/01 09:09
03/10 10:24
03/05 08:55
03/02 09:55
02/27 11:05
02/26 10:09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努力加载中...
滨州传媒网微博:/bzcmw
滨州传媒网微信公众号:bzcm_2013
鲁ICP备号 滨州网警
滨州传媒集团主办 版权所有
山东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 邮编:256603正直播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葬礼
[导读]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将代表中方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的葬礼。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葬礼,图文视频直播>>
中新网3月29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9日下午14时,新加坡将为不久前逝世的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仪式,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内的多国政要都将出席仪式,向这位新加坡的建国总理告别。李光耀将新加坡从薄弱小国打造成富裕的全球商业中心,不仅受到广泛的国际赞誉,也成为新加坡民众心目中的“国父”。
李光耀逝世之后,灵柩在新加坡国会大厦接受民众吊唁,人们不顾长达10小时以上的漫长等待时间,纷纷前来排队,只为向他致敬。据官方统计,截止28日,已有超过30万人悼唁。
多国政要将出席国葬 美派高规格代表团
29日,新加坡将为李光耀举行国葬仪式。当地时间中午12时30分,移灵队将从国会大厦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将途经旧国会大厦、政府大厦、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以及红山、女皇镇等,巡行路线全长15.4公里,让公众能够目送灵柩。
下午14时,李光耀的国葬仪式将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李光耀长子现任总理李显龙、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誉资政吴作栋等十名代表将宣读悼词。公务员首长王文辉担任国葬司仪。灵柩将在仪式结束后运往北部靠近三巴旺空军基地的万礼火葬场火化。
另外,众多国际政要将出席李光耀的国葬仪式。
中国发言人华春莹27日透露,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将代表中方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的葬礼。
亚太多国与新加坡关系紧密,区域内主要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宣布将出席李光耀国葬,其中包括韩国总统朴槿惠、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泰国首相巴育、印度总理莫迪、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
据新加坡官方消息透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总统吴登盛等东南亚国家领导人也将出席李光耀的国葬。
美国总统奥巴马派前总统克林顿率领一支高规格代表团前来观礼。根据白宫发布的文告,代表团由5人组成,除了克林顿之外,还包括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威戈、与李光耀相识近半个世纪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等人。
数十万民众前往吊唁 排队等待8小时
今年3月23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因患重病去世,享年91岁。总统府总理官邸在23日和24日举行了私人丧礼。
25日,李光耀的灵柩被送往新加坡国会大厦,新加坡总统府外的乌节路两旁站满了前来送别李光耀的公众,气氛凝重肃静。
25日至28日,新加坡当地民众纷纷赶到国会大厦向李光耀致敬。公众多从国会大厦旁的步道排队进入国会大厦,步道旁有吊唁板表达哀思。由于前来悼念的人数过多,新加坡将原本的上午10时到晚上20时的悼念时间,临时改为24小时,28日则只到晚上8时。
在新加坡国会大厦与政府大厦大草场外,排队队伍一度长达4公里,但吊唁者仍在阳光底下静心轮候。除了偶尔听见幼童不耐烦的哭喊声外,秩序井然。治丧委员会一度对外公布轮候时间长达8小时,劝谕民众暂时不要前来。
尽管需要排队数小时,新加坡民众仍然坚持向这位建国总理告别。在大草场上带着儿子排队的致哀民众称,他来到时已经知道可能要等上8个小时,但是“既然我们来了,就把事情做完满吧”。这名民众表示,“我想他(李光耀)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人,我们最少能为他做这一件事。”
根据新加坡政府统计,自李光耀逝世后,截至28日,已经累计有超过33万人赴国会大厦,向其致敬唁别。
新加坡“国父”获高度评价 各界缅怀
在李光耀逝世后,新加坡国内媒体称,新加坡正式进入“没有李光耀的时代”,并盛赞李光耀的“当之无愧的国父”。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指出,新加坡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第三世界晋升为第一世界,李光耀居功至伟。
在1965年建国时,新加坡经济薄弱、国防脆弱。在50年里,借助李光耀一手打造的政府机构、经济民生、福利体系,新加坡实现了超速发展,一跃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2014年,新加坡人均GDP约5.1万美元。
李光耀将新加坡从一个小小的港口城市打造成富裕的全球商业中心,因缔造新加坡的繁荣而赢得高度赞誉。而在新加坡民众的心中,李光耀是为新加坡繁荣进步贡献毕生心血的“国父”。
赶来吊唁李光耀的一名金融分析师陈行应说,新加坡年轻人现在享受的一切,全部来自李光耀他们那个年代所有人的奋斗。而祖籍日本北海道,后来加入新加坡国籍的爱子表示,建设新加坡李光耀功不可没,“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新加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delphineli]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光耀回忆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