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0套记者七套特约记者马文良

安徽人结婚上中央七套-55BBS 我爱购物网
&&安徽人结婚上中央七套
安徽人结婚上中央七套
赵薇.是芜湖的
周涛 安徽淮南
祖海 安徽蚌埠 张燕 安徽淮南 周群 安徽合肥 张远 安徽滁州
吴斌 安徽南陵 张恒 安徽芜湖 成龙 安徽芜湖(原籍) 李琳 安徽合肥 江涛 安徽安庆 解晓东 安徽利辛 周牧茵 安徽利辛 蒋雯丽 安徽蚌埠 谢雨欣 安徽合肥 王雅婕 安徽合肥 孙国庆 安徽合肥 汤加丽 安徽合肥 韩再芬 安徽潜山 田海蓉 安徽安庆 李小璐 安徽安庆(原籍) 费玉清 安徽桐城 王祖贤 安徽舒城 房祖名 安徽芜湖 邰正霄 安徽当涂 翁美玲 祖籍安徽 奚秀兰 安徽全椒
9条其他回答
没有最穷~~只有……做为安徽人~~这样说~~唉~~为什么穷?也谈安徽发展滞缓落后的原因:经济基础薄弱、官场浮躁浮夸强国论坛将安徽之痛置顶讨论,颇为精彩,忍不住也说几句。有人将安徽省省会合肥与其它省份省会城市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济南、南昌等相比,或与沿海省份的发达城市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洛阳、九江相比,这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表扬,因为合肥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与这些城市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其发展起点差距远远不在几年,而是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仅从教育和工业规模分析来看。建国初期,中央决定地处皖中腹地的合肥县,升格为省直辖市,作为安徽省新省会。合肥原来并没有工业基础,更没有高等教育,50年代初期在中央统筹规划下,原来在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原安徽大学)分出安徽农学院到合肥办学,将上海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成为现在的安徽医科大学;之后从淮南煤专迁至合肥,改建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全国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50年代后期重新新建安徽大学;70年将新中国新建的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合肥,并在合肥设立华东地区除上海外唯一设立的中国科学院分院。现在的中医学院、建筑工业学院、财经大学、工学院等都是建国以来兴建后一度停办、降格办,又在改革以后恢复办学招生的。建国前的安徽,饱受战争的创伤,淮南曾经是日本鬼子掠夺资源的重镇,从长江沿岸到合肥,再到北面徐州一带,是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战场。建国初期,安徽基本上是完全农业省,而且基础薄弱,只有少数像煤矿、发电、手工业外,几乎是空白。改革前,即计划经济时代安徽已经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马鞍山钢铁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安庆石化、两淮煤矿、发电、化工,合肥的机械制造、轻纺工业等工业门类基本齐全。皖西佛子岭水库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大型项目,曾经激动了几代水利工作者和安徽人民。现在尚存的其它水利设施如梅山、磨子潭、响洪甸、陈村水库和电站均建成于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宏观上来看,自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在上述两个方面一点不比沿海的福建、浙江省差,比江西、河南似乎还好些,浙江、福建各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浙大、厦大),江西、河南空白,安徽能源、电力、冶金工业均领先于浙江、江西、福建,但应当指出的是,安徽的工业基础都是建国以后才兴建的,比起沿海的浙江、福建,经商历史和经验有相当差距,皖南徽商在历史上有一定名气,但在全国乃至安徽经济布局中不在主要地位,安徽在传统手工业、轻工业、商业基础较沪、浙、苏明显落后。安徽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从客观来看,主要是原有工农业、轻、纺、商业基础极为薄弱,又由于地理位置不处沿海,在改革开放后重轻弃重、放开、搞活、市场化的形势下处于不利地位。改革初期,合肥的轻工、电子电器业曾一度红火,芳草、美菱、荣事达、合力等品牌的崛起成为标志。但终因在引进外资、特别是人才、技术方面明显处于竞争劣势;一些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中小规模企业竟然成为改制的负担;又由于缺乏高技术、深加工工业、高附加值工业,仅仅依靠资源性工业,无法形成总体竞争优势,经济发展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从地理位置来看,安徽地处中原腹地,长江、淮水横跨,长江一直以来将安徽分割为南北,淮北平原捞旱相间,淮水也长期威胁危害着皖北、皖中及其下游的江苏。历史、客观条件固然是安徽发展滞后落后的制约因素,但也不能不看到人为、主观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政坛大约出现几次有全国影响的震动:50年代末浮夸风导致的大饥荒,安徽省委遭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评和严肃处理;改革以来,8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技大学领导班子全面换血;特别是近几年的反腐败风暴中,连续三个中央管理的副省级干部王怀忠、王昭耀、何闽旭,以及一批地市厅级腐败分子曝光、18个县委书记垮台、连续三任法院院长落马等等不堪入目、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使安徽蒙受了羞辱,也凸现了安徽发展滞缓落后的主观病根。安徽的情况并非孤立,50年代的浮夸风有相邻的河南做伴,近年来查处的腐败要案,也只是全国反腐败斗争中的一角,黑龙江省、辽宁省、福建省等地的腐败大案也并非逊色,但其恶性程度毕竟相当大,拜金、拜权、买官卖官、官场裙带风、家族化在安徽官场有着相当的市场,迄今为止纠正力度还远远不足,其消极影响的消除远非一朝之功。从发展战略和主观因素来看,安徽的发展长期且仍处在国家战略的从属位置,明显受制于上海,又得不到江苏、浙江那样的作为上海邻省的带动作用;发展规划缺乏个性,定位模糊,且不能做到前瞻、持续、稳定。经济基础薄弱落后,加上官场浮夸、腐败风气长期盛行,导致安徽经济上良性循环无法建立和保持,更无法建立市场经济下的产业竞争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导致拜官、媚权致富盛行一时,人才、技术和市场的流失是不争的事实,除了70年代末迁入兴建的两所解放军高校(电子工程学院、炮兵技术学院),合肥几乎没有兴建一所像样的全日制本科新高校,老牌全国重点大学合肥工大竟然跌出全国100所重点高校名单。科教一直是合肥发展战略的核心,但由于总体经济的落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在相当一段时期里也只能徘徊,并有与相邻省份、特别是沿海省份差距拉大的迹象。应当看到,2000年前后开始,安徽省经济环境和经济格局出现重大改善和改观:大京九穿经淮北阜阳、纵贯江淮,铜陵公路长江大桥、芜湖公路铁道大桥先后建成通车,闭塞多年的老省会城市安庆也终于通上了火车,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安徽平原终于连成一体,并融入全国经济布局。政治上,中央对安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超过以往各个时期。合肥工业大学重新回归教育部管理,补入211重点大学名单,合肥市及沿江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地的引资、投入和规划建设规模远远超出以往,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步入快速道。安徽经济基础薄弱落后与官场浮夸、浮躁习气存在一定的关联,基础薄弱落后只能正视,最要紧的是要克服主观上的浮夸和浮躁,求真务实,以民为本,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才是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综上所述,安徽省的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地处内地所至的竞争劣势;另一方面就是长期存在的官场浮夸风,说这种浮夸风就是极左也有道理。所谓极左,与极右其实就是一种情节的两种表现,是一回事,浮夸风通常表现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精于欺上瞒下,邀功取宠,与科学发展观是完全格格不入的。说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滞缓落后于全国、特别是落后于华东、华中是事实,但把这种结果归因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策却是背离事实的。应当说,正是计划经济时代打下的经济基础,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
日,省革委会革办字[1973]19号文:生育第二个孩子需间隔4-5年。 日,中共中央69号文件: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间隔三年以上。 日,“十二条”----省革委会革发[1979]38号文件《关于计划生育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只声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育的发给《计划生育光荣证》,每月给予适当奖励;生三个以上孩子的征收抚养费。 日,“十六条”----《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施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四种人”经县级计生部门批准可生育二孩。 日,《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若干规定》施行: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九种人”及农村“四种人”在前一个孩子满三周岁后,经县级计生部门批准,可生育二孩(婚后不孕,女方满35周岁收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要求再生育的不要求间隔三年);未经批准生育的按计划外处理。 日,《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施行,原《若干规定》废止: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十三种人”在前一个孩子满三周岁后,经县级计生部门批准,可生育二孩;未经批准的按计划外处理;省辖市的近郊,农村夫妻只生一个女孩,是否允许再生育由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未到法定年龄,禁止结婚、生育。 日,《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修订:生育条件规定不变;实行生育证制度,无生育证生育的予以处罚。 日,《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生育条件规定不变。 日,《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生育条件规定不变。 日,《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取消88年《条例》第五条规定,即“无生育能力的夫妻,没有收养孩子,男女双方的兄弟姐妹按现行生育政策无超生的,允许其只生一个孩子的兄弟姐妹之一再生育一个孩子由其收养”;“十二种人”可生育二孩;女方未满20周岁零9个月,男女未满22周岁零9个月生育的,按计划外生育处理。 日,《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施行:生育条件规定基本不变,因公(工)致残人员再生育条件由“二等乙级”改为“五级以上”;取消一孩生育审批,取得合法夫妻关系即可生育第一个子女。 日,《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修订:生育条件规定不变。再生育间隔改为“前一个孩子满三周岁或者女方满26周岁后”;村民委员会成建制改为居委会的,其居民从改制之日起3年内适用农民的生育政策
一位安徽博士说:“安徽人出来是条龙,回去就是虫”。大量的人才由于得不到重用,纷纷离开安徽,到发达地区打拼、创业;优秀的、杰出的、成功的在发达地区买房安家落户,把自己的父母接过去,从此摆脱安徽的烙印,再也不回安徽了,安徽只是成了他们心中偶尔的回忆!全国各地民营企业生机勃勃、遍地开花的时候,为何在安徽的土地上也成不了气候?如南京雨润集团的老总:祝义才,他上世纪九十代在合肥创业的时候,遇到了种种刁难,最终他没办法,只好到南京创业,在南京他就能生根发芽,把雨润集团事业做的很大很大,成为著名的现代徽商代表之一。其他著名的徽商代表如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投身于网络游戏开发的史玉柱,都是离开安徽后做的比较杰出的徽商代表。 为什么安徽人离开安徽,到外地发展就能如鱼得水,都能变成龙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境况呢?难道安徽的土壤不能让安徽人在本土企业吗?       安徽,是你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抛弃了你?
安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出了很多名人;在清朝时就出现过休宁帮,休宁只是个县而已
包拯。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圣进士。毕升。歙县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家。方腊。北宋歙州(今歙县)人。雇工出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于1120年秋发动起义,自号“圣公”改元“永乐”正式建立农民政权。朱熹。祖籍徽州婺源(现在婺源好像归了江西?),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朱元璋。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凤阳)人,字国瑞。明王朝的建立者。戚继光。定远人,字元敬,号南塘,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吴敬梓。清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出身于探花第中。晚年贫困,漂泊扬州,卒于他乡。所著《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另著有《文木山房集》、《史汉纪疑》。 胡雪岩。清绩溪人,名光墉,著名徽商。李鸿章。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刘铭传。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丁汝昌。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1875年受命赴英国购买军舰。归国后即统领北洋水师,1888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回程时于大东沟海面突遭日舰队截击,发生黄海海战,他指挥应战,重创日寇两舰,1895年日寇以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他因力战失利拒绝投降而自杀。 詹天佑。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陈独秀。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健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县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王稼祥()原名嘉祥,又名稼蔷,泾县人。1930年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和《红旗》、《实话》总编辑,苏区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湖人,行伍出身,"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后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与张治中等一同参加了"八一三"凇沪抗战,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张治中()原名本尧,字文白。巢湖人,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到延安,代表国民党同共产党多次和谈并陪同毛主席往返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9年4月,作为首席代表率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同共产党和谈,后留在北平,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卫立煌()字俊如,合肥人。1912年当兵,1914年参加反袁世凯起义。杨振宁(1922--),合肥人,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戴安澜 ,1904年生,又名衍功,无为人。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在昆仑关大战中,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庐江人。陶行知(),现代著名教育家,黄山市歙县人。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姚依林()祖籍安徽省贵池县,出生于香港。幼年丧父,随母亲在江苏、浙江、上海生活
主持人: 姓名:赵普 出生日期年4月24日 属相:猪 星座:金牛 身高cm 血型:O型 毕业学校:北京电影学院 所学专业:制片管理 籍贯:安徽合肥 民族:汉 嗜好:书法 偶像:很多 最喜爱的书:历代碑帖 座右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所主持的节目:《朝闻天下》 主持感言:当台上的主持人不说话时,是最值得你关注的。 曾获奖项:中国播音主持作品奖一等奖(政府奖); 中国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 三次春燕杯主持人奖(北京市电视艺术最高奖); 北京市十大志愿者; 首届中国希望工程贡献奖;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慈善之星; 工作经历--1990 总参装甲兵 服役
安徽省体育局 职员
北京广播学院 学生
北京电视台 (期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MFA在读) 2006-- 中央电视台 《朝闻天下》---------------------------------都37了,早结婚了
王明1974年病逝于苏联莫斯科;博古于1946年与叶挺一起死于飞机失事;李德1974年病逝于东德。 王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领导人,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安徽六安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人,1904年4月出生于小商人家。王明资质聪颖,6岁入私塾,8岁能为乡邻写春联。后入大王庙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六安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3年,他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豫皖青年学会。翌年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为教条主义宗派的首脑人物,年间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身份来华。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1931年到1934年间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制定过的有关婚姻的法规和条例,同时,也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但已去苏联就医,从此拒不回国。60年代及70年代他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先后撰写、发表了《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攻击毛泽东,攻击中国共产党。日在莫斯科病逝。 博古生于1908年。17随时,他在苏州的一个技术学校毕业后,进了沪江大学,念英文,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被派去苏联。博古和他的同班同学王明一样,精通俄语和马列主义。1930年博古回国,扶助王明担任领导,并且成了王明的第一助手(当时他23岁)。1931年,博古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总书记。在“莫斯科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本国马克思主义者争夺中国共产党控制权的长期斗争中,博古是前者的代表。毛泽东代表了后者。这场斗争反映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乡村和城市究竟谁重要的这个问题上,看法不同。长征告终时,博古继续留在政治局。1936年,他是西北苏维埃政府的代理主席。
李德(Otto Braun)(1901年―日),又名华夫,曾用名李特罗夫。德国人,出生于慕尼黑,于孤儿院长大。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征召入伍,但未参加战争。之后受师范教育,未成为教师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1年在柏林被捕,旋获释,从事地下工作。1926年再被捕,入狱两年后由共产党人劫狱,逃出至莫斯科,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32年,实际部队经验只为伍长的李德作为共产国际派遣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顾问来到中国。1934年5月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三人团的成员之一(另两位是博古和周恩来),曾经指挥第五次反围剿。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时被剥夺领导权。后随红军长征到达了陕北,曾从事了一段军事教育和研究工作。1939年奉命返回苏联。李德在担任中央红军顾问期间,给红军和中国革命带来了惨重损失。他的错误主要是坚持堡垒对堡垒的正规战,拼消耗,在战略上战术上都输给了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李德的专断作风也引起了红军很多高级将领的不满。当然把一切过错归罪于李德一人也是不客观的。李德在长征途中,支持毛泽东对张国焘的斗争。在中央苏区时,他与组织安排的萧月华结婚,后离婚,后来又结识了第二位妻子李丽莲,李德在1939年返回苏联时请求将李丽莲带走,未获批准。1941年至1945年在苏联集中营内任政治教官。1953年斯大林死后获准回德国,在东德德共中央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负责编书、译书(曾将苏联“解冻文学”的代表作《一个人的遭遇》等文学名著译为德文),也发表了不少文章
当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时,父母就告诉我,读大学是我的梦想.因为只有上大学,我才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只有读大学,我才能不被别人欺负;只有读大学,我才能成为"非农业",才能被人瞧得起;只有读大学,我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时侯的我,虽然是似懂非懂,但是读大学这个梦想便在我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再看看父母的超负荷地劳作,父母的辛苦,还有农村和城市人之间巨大的反差......于是乎,这个梦想便在我的心中发芽,升腾为自己的唯一神圣的梦想! 我发奋读书,我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上学,放学,那时侯我才12岁,虽然每天要骑着自行车12公里路,但是我却从未迟到.穿过时光的隧道,我回到了那时.清晰记得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放学回家,我的自行车在一个一个炸雷中穿梭,仿佛是置身于地雷阵里.我逃过一劫,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心疼的落泪:"为什么什么苦难都是我们穷人受的啊?"最后,我以全班第1名的身份考取了市重点中学.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搏.无论多么苦,多么累,因为我知道父母的辛劳;我了解穷人读大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因为我在为自己的梦想在奋斗!因为除了努力学习读大学,我别无选择,没有退路!中考结果下来:全班70名学生,考上省重点高中的仅5人,我是第3名.接下来的是高考:第一年,全班50名同学8人达本科线,我是第5名,但是由于有些同学撞车.只录取了三人.我是安徽农业大学---三个同学中,唯一的省重点大学!虽然高考我没有考取名牌大学,但是作为农村出来的学生,我已经知足了.毕竟,我那个童年为之奋斗的梦想已经实现! 进入大学后,我知道学习重要,但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人也是有品牌价值的,我始终着力于提高自己的人格和品牌价值.大学,我的小时候的梦想已经实现,我重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发展安徽,让安徽人强起来!安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安徽人永远的根啊!无论曾经是安徽人的你现在是在国外还是在沿海城市拼搏.我希望:有一天当上海人,北京人提到安徽时,不再是摇头而是竖起大拇指说:不错不错. 曾几何时,许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在残酷的现实中,他们选择了放弃;曾几何时,当我看到《功夫》,让我感动的不是功夫,而是那么一群人梦想迸发的时刻,那种超越时空的痴迷与陶醉,他们一起跳起了舞蹈;曾几何时,当《狼性》、《狼道》《狼 图 腾》......等关于狼的书籍占据了畅销书排行榜时,可曾想到狼只是我们实现梦想所倡导的一种方式,真正让狼成为狼的是狼的梦想! 当商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我们学习狼的精神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我认为人品的树立更重要我们需要有自己强大的梦想作支撑.看了《成吉思汗》后,我永远会记住成吉思汗的结盟兄弟临死前说的那句话:"天底下,大王只能有一个啊."正如在食物链的高级是数量越来越少,正如在权利金字塔的顶端只能有一个人一样!"那一刻,我读懂了成吉思汗,因为他的出生就是为了征服世界,他就是那个天底下唯一的大王;他就是那个站在食物链最高处的人;他就是那个金字塔顶端的人.知道成吉思汗之所以是成吉思汗的真正原因吗?那就是他的梦想:那就是征服世界! 当中央电视台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告词伴随着一个农村的小女孩从贫穷的乡村最终走上了自己的星光大道时,我的内心澎湃了,这何尝不是自己要走的道路呢?" " 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是30岁死亡,70岁下葬. "这句话虽然有点过激,但是我希望她可以炸醒许多人早已沉睡的梦想. 当我们一无所有时,也应该留住自己的梦想! 因为梦想是支撑一个人的根基;因为梦想是我们面临生死抉择时活下去的勇气;因为梦想是点亮我们黑暗中奋进的那盏明灯;因为有梦想我们就会一往无前,义无返顾!...... 让我们追逐梦想吧!
胡锦涛: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
老子 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 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其子曹丕称帝,曹操被追尊为武帝。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世称庄子,蒙城人。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主张“任天然,去人为”。其哲学思想对玄学、佛学、理学影响极大。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庄子还是杰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周瑜 (175~210) 字公瑾,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东吴名将。出身士族。少年时与孙策结为至交,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曾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江夏太守等职。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孙权拜他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率军屯据江陵,后病死。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包拯 (999~1062) 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戏剧题材。元杂剧有《陈州粜米》等剧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园。
朱元璋 () 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又名兴宗,字国瑞。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至正二十八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李鸿章 () 字少荃,合肥人。道光进士。咸丰八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咸丰十一年奉命编练淮军,率淮军赴上海,在英、美、法支持下镇压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同治四年,署两江总督,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对捻军作战。同治九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领袖。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对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先后代表清廷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卒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
陈独秀(),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安庆组织爱国会,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民国4年(1915)主编《新青年》杂志,次年任北大教授。民国7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9年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民国10年7月在中共一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并连任两任。
胡适 () 绩溪人。早在民国6年(1917)就积极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革,参与编辑《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后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反对马列主义。民国27年出任驻美国大使。民国31年任行政院最高顾问。民国3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后侨居美国。一生曾获得3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等身。
杨振宁 (1922~) 合肥人。民国33年(1944)获西南联大硕士,次年留美。民国3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物理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粒子理论、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开创规范场理论的研究。
方苞 () 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桐城人。桐城派鼻祖。康熙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下狱。获释后,命为康熙帝编校《御制乐律》等。雍乾年间(),充《一统志》总裁、《三礼义疏》副总裁,累官至礼部右侍郎。与刘大槐、姚鼐同为古文“桐城派”代表,撰文师法韩柳,讲求义法,主张散文应宣扬儒家伦理纲常,对清代文学颇有影响。散文《狱中杂记》等名闻后世。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吴敬梓 ()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全椒人。出身于探花第中,自幼过着“笙簧之艺,渔猎百家”奢华生活。后家道败落,移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安徽巡抚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贫困,漂泊扬州,卒于他乡。所著《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有《文木山房集》、《史记纪疑》等。
刘铭传 () 字省三,合肥人。咸丰九年率团练助湘军攻陷六安。同治元年(1862)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长期在苏南、浙江等地与太平军作战,由千总、都司升至总兵。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同治四年,率部赴山东镇压捻军,后擢为直隶提督。同治六年,在湖北安陆尹隆河为赖文光东捻军所败,经鲍超驰救得脱。次年,领军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光绪十年(1884)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次年台湾设省,为首任巡抚。光绪十七年因病离任。任内除加强海防、整饬吏治外,又开办铁路、煤铁矿以及新式学堂等事业,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有《刘壮肃公奏议》。
胡雪岩,绩溪人。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年),因肆主临终前,以钱庄赠之,及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高绅。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胡庆余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中成药的国药号,成为与北京“同仁堂”并列的南北两大药业巨头。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胡雪岩因商而优则仕,被清廷授官,故后人称其为“红顶商人”。
张良 (?~前186) 字子房,传为汉初城父(今亳州市东南)人。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战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
戚继光 () 字元敬,定远人。明都指挥景通子。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使。幼倜傥负奇气,勤苦读书,通经史。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抗倭寇。在金华、义乌招募农民、矿工三千人,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四十年,大破倭寇于台州。次年援闽,捣破倭寇横屿老巢。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后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隆庆七年(1567)召为神机营副将,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防,蓟门晏然。进左都督,加秩少保,移镇南粤。逾二年,得请还登州。卒谥武毅。于练兵,治械,阵图等多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华佗 (?~208) 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时人尊为“神医”。自幼好学,通晓五经,尤精医学。一生行医,足迹遍及今豫、皖、苏、鲁,发明中药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比西方早1600多年。其重视预防疾病,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又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与姿态,创造“五禽之戏”。功法流传后世,形成内容丰富、分支繁多之“导引学派”。曹操患头风症,多次请其治病,每治皆愈,但难根除,便强留做侍医,华佗拒不从,遂为所杀。
段祺瑞 () 原名启瑞,字芝泉,合肥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后赴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随袁世凯“新建陆军”和编练北洋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任第二军军统,往湖北镇压革命。旋授湖广总督。南北和议时奉袁意旨领衔北洋将领46人通电,迫清帝退位。袁任总统后,充陆军总长。民国2年(1913),代理国务总理,镇压“二次革命”。民国5年出任参谋总长,代徐世昌任国务卿。民国9年直皖战争爆发,被曹锟、吴佩孚解职。民国15年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上,造成三一八惨案。旋被冯玉祥赶下台。
冯玉祥 () 巢湖人。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讨伐,民国13年(1924)10月发动北京政变,通电主和,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次年任西北边防督办,多次赴苏考察,曾请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整顿队伍。民国17年联合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反蒋中原大战。民国22年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民国35年出国考察水利,民国37年归国途中因轮船失火而遇难。
陶行知 () 原名文浚,歙县人。民国3年(1914)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三年后回国,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学校,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集》、《行知诗歌集》、《古庙敲钟录》等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