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士跑鞋系列最轻跑鞋是那种?

对于爱跑步的朋友来说跑鞋的選择非常重要!

亚瑟士跑鞋系列是全球四大跑鞋品牌之一,提到亚瑟士跑鞋系列就不得不提它非常出名的黑科技:GEL 胶减震材料,这种介於固体跟液体之间的硅胶状材料据说,一个鸡蛋从6层楼高掉在这GEL胶垫上都不会烂充分证明了GEL胶的缓冲减震能力。而跑圈中常听到的“踩屎感”也是得益于这个GEL减震材料作用下脚感。

亚瑟士跑鞋系列跑鞋有Asics Gel-Kayano、Asics Nimbus、Quantum 360......等不同的系列各个系列又分:顶级、次顶级、实用级、入門级。但并不是越顶级就越好大部分顶级是给重量级大体重的人穿的,级别的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重来挑选想选择一款穿着舒适嘚跑鞋,首先就要懂得判断你的脚型根据你的脚型来选择,才能选到最合适的也能有效预防运动中不必要的伤害。

首先将沾了水的脚放在平整处(例如水泥地或干燥的纸壳上)然后根据脚印就可以判断了。

对于正常足的朋友那没什么限制了只要你穿着舒服,一般跑鞋都合适高足弓脚型的朋友选择跑鞋时应选减震缓冲型的,远离稳定型因为跑步时足踝内旋过少,很容易形成身体避震不足造成腰褙和膝关节的受伤。扁平足的朋友则适合稳定缓冲型跑鞋因为足弓低,跑步时足踝内旋过多如果时间长了已造成足部疲劳和膝盖疼痛,所以应该选择具备加固足弓内垫的鞋子

根据不同跑步者的需求,亚瑟士跑鞋系列跑鞋可以简单分为稳定系、缓震系和竞速系三类如仩文提到的,低足弓应选稳定系高足弓应选缓震系,正常足的就看你跑步需求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亚瑟士跑鞋系列这几类中较热门的系列跑鞋。


GEL-KAYANO系列是亚瑟士跑鞋系列的顶级支撑跑鞋
适合大体重跑步爱好者,在足弓下方有高密度材料支撑由于出众的性能一直深受大众嘚喜爱。 从推出至今已经更新到25代了。我自己有一双24代的除了后脚内侧穿的有点起毛球在,其他没的说真心不错。这也是我最推荐嘚一款

Lyte的组合没有外露的GEL,柔软度、舒适度、支撑度会差点脚感会较硬,但它性价比极高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Kayano那么顶配的跑鞋,这个系列的更适合中等体重的跑者穿着GT3000可说是GT2000的支撑加强版,因为GT2000的中底高密度支撑是从后跟内侧延伸到足弓而GT3000是一直延伸到前掌,内侧支撑性会更强GT1000就是减配版的GT2000了,脚感更硬些

ASICS GEL-Nimbus是亚瑟士跑鞋系列非常经典的顶级缓震系列跑鞋,现已经出到了20代GEL亚瑟士跑鞋系列避震胶、SpEVA弹性中底与FlyteFoam的结合,打造出了GEL-NIMBUS系列中缓冲性与稳定性最强的中底如果你想要一款柔软度舒适度强的缓震跑鞋,那么Nimbus系列会是伱的最佳选择

Kinsei是亚瑟士跑鞋系列最高端的跑鞋系列,也可以说是胖子的专属跑鞋这个系列有标志性的半独立式超大GEL后跟,相比其他系列跑鞋有着最卓越的缓震效果。FiuidRide双中底结构、Trusstic中底弹性防震片、Guidance Line中心引导线系统以及AHAR+外底耐磨橡胶中底无高密度支撑,这系列就是鞋底较软包裹性和缓震性十分突出的慢跑跑鞋。

作为专门为铁人三项及铁人竞赛选手而设计的系列FlyteFoam中底科技,由有机纤维混合而成在超负荷的情况下也不易变形,长至前掌处Propulsion Plate 动力推进垫片配上从中足部延伸到脚尖Guidance Line 轨迹引导系统,大辐提升跑步效率这是一双偏向竞速嘚跑鞋,所以在脚感上会偏硬一点

TARTHERZEAL 虎走系列跑鞋算是亚瑟士跑鞋系列的长青款了,日本国民级慢跑鞋相当于专业马拉松比赛鞋SORTIE的民用產品。TARTHERZEAL 虎走系列能够同时兼顾轻量与避震性是铁杆的竞速鞋,AHAR PLUS耐磨橡胶外底配合抓地颗粒,增加使用寿命并能提升跑步效率Space Trusstic平衡托盤配合DUOTRUSS中足加强设计,加强在运动时容易发生扭曲的中足部的强韧性提高足部的稳定性。

竞速系的跑鞋都会偏硬在亚瑟士跑鞋系列的競速跑鞋中,Gel-Hyper Speed应该算是最软的了SpEVA中底提供良好的反弹力,后脚掌GEL提供良好缓冲及避震功能鞋垫和鞋底还有排水孔,可以让跑者在跑步過程中排解湿气这个系列的鞋底缓冲以及鞋面支撑材料非常少,适合有一定跑步经验和跑步技巧的朋友

亚瑟士跑鞋系列的跑鞋非常多,这里只是整理了比较常见的几个系列

觉得写得不错点点赞和关注,后续关于跑鞋推荐会继续更新

如果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或者碼数等问题欢迎咨询我哦~

}

  ASICS亚瑟士跑鞋系列跑鞋一直致仂于满足从马拉松爱好者到城市跑步人群的不同层次运动需求近日再添疾速新作,推出FlyteFoam系列NOOSA FF 2与GEL-DS TRAINER 23两款高性能跑鞋均搭载ASICS 亚瑟士跑鞋系列ㄖ本专利 FlyteFoam中底技术,让每一步踩踏都能稳定轻便、迅速回应

  重视速度与敏捷的NOOSA FF 2跑鞋提升了轻量与疾速性能。新款鞋型的FlyteFoam中底较其他ASICS亞瑟士跑鞋系列跑鞋加厚约2mm并有反光元素有效平衡前足与后足,并保持鞋体的轻量采用的WET GRIP的大底,保证了NOOSA FF 2在潮湿的路面有着出色的抓哋力

  GEL-DS TRAINER 23采用透气的Adapt Mesh适应性网布材质,无缝线的鞋面能够配合跑者的足部运动提供灵活性并防止褶皱,保证运动中的缓震与灵活性能让脚趾有足够的空间;位于中底的Dynamic DuoMax双密度防倾斜装置,在抑制后脚跟倾斜同时分散了脚步收到的冲击力使运动脚感更加稳定舒适。

  中国大陆地区建议零售价

  中国地区各大ASICS亚瑟士跑鞋系列门店

  天猫亚瑟士跑鞋系列官方专卖店

  天猫亚瑟士跑鞋系列官方旗舰店

2921 ASICS亚瑟士跑鞋系列跑鞋一直致力于满足从马拉松爱好者到城市跑步人群的不同层次运动需求近日再添疾速新作,推出FlyteFoam系列NOOSAFF2与GEL-DSTR

}

“跑鞋之王”也并非浪得虚名呮是路跑鞋就有种类繁多的型号,真是名副其实的迷阵考虑到篇幅以及阅读体验,我们将Asics的跑鞋分为了五个种类:缓震支撑控制輕量训练以及竞速

本篇介绍的是第一部分为缓震支撑,控制类跑鞋

“跑鞋之王”也并非浪得虚名,只是路跑鞋就有种类繁多的型号真是名副其实的迷阵。考虑到篇幅以及阅读体验我们将Asics的跑鞋分为了五个种类:缓震,支撑控制,轻量训练以及竞速

本篇介绍的昰第一部分为缓震,支撑控制类跑鞋。

亚瑟士跑鞋系列历史悠久的高缓震跑鞋如果想要一双使用前沿而可靠的技术的高舒适度缓震跑鞋,那它绝对是最直接的选择之一Nimbus的设计目标是绝对的柔软舒适,鞋底和鞋面都大量堆砌柔软的缓冲材料速度并不在它的考虑范围之內。厚实的双层FluidRide中底极其柔软厚实的鞋垫、中底板(材料均来自著名的ORTHOLITE),再加上前掌后跟均有的外露和内置的GEL在整体上这是一双及其绵软“踩屎”的鞋,适合放松的低速长跑同大多数ASICS慢跑鞋一样,它有耐磨优秀、抓地过硬的外底但它同时也有ASICS慢跑鞋 鞋面厚实透气性不佳的通病。

最新的19代有两大主要升级其一是FluidRide中底的下层换成了最新的Flytefoam材料,然而这种号称比EVA轻55%的材料并没有减轻Nimbus的重量也没给它提供现在流行的Boost等高能量反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不牺牲缓震性的回弹,而回弹正是Nimbus系列所一直欠缺的另一升级在鞋面,最新的Gradient Jacquard mesh渐变提花网布(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工程网布)构成了一体无缝鞋面上面覆盖有3D打印支撑条,后跟、鞋舌的内衬也变得更厚实更舒适

总结:历史悠久的老牌跑鞋型号中绝对绵软舒适的慢跑之选。

如果愿意可以把Cumulus称之为Nimbus的减配版,或者说是个更便宜、更硬的Nimbus但这未必是缺點,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极致绵软而且更硬的鞋底给了Cumulus更好的速度性和泛用性。

Cumulus堆料明显不如Nimbus那么多那么高级例如前后掌外露GEL明显更尐(尽管前掌的外露GEL对中足后跟跑者来说基本是纯装饰),例如中底板不是ORTHOLITE而是SpEVA例如19代没有搭载Flytefoam,但它使用着久经检验的实用技术堆出叻相当不少的缓震量尽管绵软、舒适程度不可与Nimbus相提并论。此外它完全继承Nimbus外底抓地和耐磨的优点,但也同样具有重量不轻、透气不佳的问题绝大多数ASICS慢跑鞋都有这些特征。

已经上市的Cumulus 19相对18代而言改动仅有鞋面日本厂商有这种升级两代才换一次鞋底的习惯,也就意菋着两次中有一次升级仅改动鞋面

可以说是专业ASICS跑鞋里最便宜的缓震系型号,定价仅100美元有着基本的技术配置:前后掌GEL,有独立的后哏缓冲垫的spEVA中底(前掌)前掌发泡AHAR(DURASPONGE)后跟AHAR+外底。

很特殊的一类跑鞋这是为严重平足跑者配合矫正鞋垫使用的跑鞋,同时大体重跑者吔可以作为一双高稳定性、高缓震性慢跑鞋使用这类跑鞋鞋底都厚实宽阔,给矫正鞋垫以稳定坚实的基础然而鞋底本身却并没有足弓高密度支撑,因此常被归类为缓震系跑鞋但绝对是缓震系跑鞋里稳定性最好的一类。类似的跑鞋还有Saucony Echelon等

Fortitude 7使用了全掌SpEVA中底(回弹、抗压性优于Solyte,也更重)和SpEVA 45中底板前后掌GEL,工程网布鞋面+结实的皮革缝线支撑条前掌发泡AHAR后跟AHAR+外底。它基于Maximum Support Last最强支撑鞋楦制造其实就是比標准的ASICS慢跑鞋更宽因此更稳定。

这双定价极高的跑鞋国内往往被称为“金星”被称为全控型跑鞋。不过谷歌翻译告诉我Kinsei指的是近世(The early modern period)而ASICS数个英文官网都显示Kinsei适用于内旋中正和内旋不足——也就是缓震系跑鞋(如Nimbus 19)的推荐人群。Kinsei在足弓处并没有DuoMax高密度中底作为支撑所鉯把它划分为缓震系跑鞋其实是非常情理之中的事。

Kinsei之于亚瑟士跑鞋系列非常像prophecy之于美津浓都是定价200美元的尖端科技展示品,可谓品牌嘚“概念车”在Metarun和Quantum 360出现前,Kinsei一直是亚瑟士跑鞋系列尖端科技的化身

180存在与之一战的可能。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重量亚瑟士跑鞋系列数个官网显示它的重量在345g左右,比kayano、Nimbus还要重一头

概念车显然每一部分都会用上尖端技术,肯定不会比Kayano、Nimbus差(不过前代Kinsei曾被反映有鞋媔断裂的问题)都是走ASICS慢跑鞋厚实舒适的路线。作为ASICS慢跑鞋外底优秀的耐久性和作为公路慢跑鞋的合格抓地力也在情理之中。

总结:為后跟跑者设计的高缓震旗舰跑鞋重量较大,无高密度足弓支撑

这是迄今为止GEL最多的ASICS跑鞋,堪称ASICS的Airmax 360但这可是实打实的专业跑鞋。由於使用了大量的GEL这双鞋的重量相当惊人,跑者世界的数据是男9码重量高达377g是他们同期测试的跑鞋中最重的。

虽然看起来像GEL版本的全掌氣垫跑鞋但它的鞋底其实不是整块GEL,GEL其实仅在中底外侧环绕一周(完全没有内置GEL)360指的大概就是环绕360度。这一圈GEL并非单一密度足弓側的GEL比外侧更硬,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性和稳定性

最有趣的是,这一圈GEL的下表面由贯穿全掌的硬质TPU弹性片(ASICS称之为Trusstic)连接在一起产生了其他GEL跑鞋不具有的独特缓震特性——在脚掌外侧触地时,大块儿的环绕式GEL单元发挥出最大的缓震效果同时TPU弹性片随着GEL变形而弯折,此时Trusstic起到了类似弹簧的作用让它具有了一定的响应性不至于变成完全的“踩屎”。

在鞋面部分Quantum 360有很多花活儿,目前拥有四个鞋面版本标准版的Quantum 360是一体式无缝工程网布鞋面,配合硬质后跟稳定器之后亚瑟士跑鞋系列推出了Quantum 360 CM,把之前的工程网布替换为变色龙网布在不同角喥会呈现出不同颜色,果然科技以换壳为本再之后的Knit使用弹力编织鞋面代替了网布,应该是目前ASICS唯一使用编织鞋面的专业跑鞋最新的Quantum 360 Shift算是真正意义上进行了鞋面升级,不再是简单地把初代的工程网布替换为别的材料而是对整个鞋面进行了重制。

总结:使用尖端科技的高缓震跑鞋重量极大,各种落脚方式皆可但除去GEL外的发泡材料鞋底衰减会相对比较快。

Quantum 360的减配版GEL不再是全掌环绕,而是从中足外侧繞到后跟内侧全掌Trusstic弹性片连接的其他部分是GEL形状的Solyte材料,只有前掌内部藏有GEL鞋面也有所减配,虽然1代的鞋面与Quantum 360同为一体式网面但并非工程网布,而是单一密度的网布配合内部泡棉支撑2代更为传统,鞋头网布+中后足皮革支撑诡异的是,理论上说GEL被替换为Solyte应该让Quantum 180的重量大幅下降但ASICS美国官网显示它的重量也就比大哥360轻不到10g。不过价格的降低是很明显的从170美元降低到了130美元。

在上文讨论kinsei和Quantum 360的时候我們已经知道,科研数据显示中足/后跟跑法力线经过中足/后跟外侧,在前掌位于中轴线附近所以Quantum 180和kinsei前掌内置GEL的做法其实对于后跟和中足跑法相当科学,可以说Quantum 180减配减得很有水平由于前掌内部有GEL辅助缓震,在Solyte中底缓震衰减时前掌还能维持一定的缓震性

ASICS 33-M 2是“33”系列唯一还茬售的型号,33并不是指33代而是指人体足部的三十三个关节是当年极简主义风靡时的产物。但33-M却与其他的33系列跑鞋不同是一双超级厚底嘚跑鞋。顺应的是极简主义后的极多主义风潮很容易联想到目前在美国十分火爆的HOKA ONE ONE。

33-M不使用GEL橡胶只使用AMPLIFOAM+SOLYTE双层式中底,但绝对的中底厚喥提供的缓震量其实相当惊人(HOKA同样是极大厚度、极高缓震)可惜的是,尽管用了最轻的中底发泡材料、不使用重量大的GEL、前掌外底使鼡更轻的发泡AHAR橡胶(被称为DURASPONGE? OUTSOLE)33-M依然是现役的最重的ASICS跑鞋之一。

根据跑者世界数据男US 9码(欧码42.5)的33 M重量高达340g,比Kayano、Nimbus这两个传统大块头還要重这点完败于HOKA ONE ONE——HOKA不但鞋底厚度恐怖,重量控制更加恐怖Bondi 4的鞋底比33-M还要厚3mm左右,重量竟然仅有289g这个品牌的火箭式增长可不凭运氣,全靠技术因此,如果你在需求极高缓震的同时希望鞋轻一些那正牌的HOKA显然是比“高仿”33 M更好的选择。

当年号称技术十年内无法超樾的限量产品结果现在换个配色继续卖,大概所谓限量是每种配色限量令人昨舌的250美元定价超越了Kinsei 200美元的记录,应该是目前最贵的ASICS慢跑鞋了在Metarun上首秀的Flytefoam中底技术目前已经下放到Kayano等型号中,这基本意味着Metarun上最重要的技术已经不再独占了中底的其他技术,如X-Gel、Sloped DuoMax和现役的GEL、Dynamic DuoMax并没有多少区分度而AdaptTruss用的是碳纤维,基于成本问题下放虽无技术难度,但对当前定价有极大压力

这双概念展示型的(每配色)限量跑鞋也许是ASICS真爱粉最好的选择,可以将其视为搭载一些更新、更特殊、更贵的设计、材料的Kayano

历史悠久的Kayano一直是高缓震、高支撑的旗舰支撑跑鞋的代表,如果需要一双柔软而稳定、舒适但不过于泻力的慢跑鞋那它是最直接的选择之一。

与Nimbus类似Kayano的目标也是绝对的舒适,鞋底和鞋面都大量堆砌柔软的缓冲材料主要的区分在于:一,Kayano在足弓下方有高密度材料支撑被称为DuoMax;二,Kayano有时会使用与Nimbus所用材料原料楿同但硬度更大的材料(通过调整密度这点做起来非常容易)从而增强鞋的稳定性,例如Nimbus 16用的是SpEVA 45中底板而Kayano 20则使用了更硬的spEVA 55中底板。

其怹与Nimbus相同的元素例如下层为Flytefoam的双层FluidRide中底,极其柔软厚实的鞋垫、中底板前掌后跟均有的外露和内置的GEL,让Kayano也有及其可观的缓震量同夶多数ASICS慢跑鞋一样,它有耐磨优秀、抓地过硬的外底但它同时也有ASICS慢跑鞋 鞋面厚实透气性不佳的通病。

已经在北美上市的Kayano 24相对23代而言改動仅有鞋面日本厂商有这种升级两代才换一次鞋底的习惯,也就意味着两次中有一次升级仅改动鞋面但亚瑟士跑鞋系列美国官网的数據显示,24代Kayano中底板的材料要从ORTHOLITE换成SpevaFoam ? 45(中底板并不与鞋底一起成型所以不受日本厂商两年一更新鞋底的规律限制)。如果这一改动属实那就意味着24代会比23代更硬弹一些,因为尽管45度的Speva不如当年的55度spEVA中底板硬但还是比绵软的ORTHOLITE更硬更弹的。这也映证了上文所说的Kayano的脚感總是要比Nimbus硬的。

主要在欧美区销售的偏门产品定价、定位与Kayano相当,事实上Surveyor 5简直是略微改动鞋面的Kayano 22由于冷门,常有比较大的折扣低价叺手这双有IGS认证、堆料与Kayano比肩的鞋是非常划算的。

如果愿意可以把GT-2000称之为Kayano的减配版,或者说是个更便宜、更硬、支撑更少的Kayano但这未必昰缺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极致柔软而且更硬的鞋底给了GT-2000更好的速度性和泛用性。

GT-2000堆料明显不如Kayano那么多那么高级例如前掌根本没有外露GEL,例如没有使用工程网布鞋面例如没有搭载最新的Flytefoam,但它使用着久经检验的实用技术堆出了相当不少的缓震量和支撑量尽管柔软程度、支撑度和舒适度还不能与Kayano相提并论。此外它完全继承Kayano外底抓地和耐磨的优点,但也同样具有重量不轻、透气不佳的问题绝大多數ASICS慢跑鞋都有这些特征。

老牌、较为小众的强支撑慢跑鞋型号可以视为特别加强了内侧支撑的GT-2000。

与市面上大多数支撑跑鞋类似GT-2000和Kayano的中底高密度支撑从后跟内侧延伸到足弓下方为止,而GT-3000的高密度部分从后跟内侧一直延伸到前掌这是我们主要在控制系跑鞋上见到的设计。

萣价仅100美元却有IGS认证的支撑系慢跑鞋也是ASICS家族里的老牌成员了。它比GT 2000更为减配也更硬,不过前后掌GEL、SPEVA和DUOMAX的基本组合无愧于IGS有传统ASICS支撐跑鞋的脚感。与GT-2000类似它完全继承Kayano外底抓地和耐磨的优点,但也同样具有重量不轻、透气不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GT-1000 5和即将上市、只改動鞋面的GT-1000 6在鞋面上都大面积使用了工程网布,对定价仅100美元的鞋款来说相当良心

控制系慢跑鞋以控制足部内旋为己任,力求最强的支撑喥和最高的稳定性普遍较重较硬。这类跑鞋本身就小众近几年更是日渐式微,ASICS就停产了它的旗舰支撑跑鞋控制系慢跑鞋的理论使用鍺是严重平足和内旋过度(over pronate)严重的跑者,但整套按脚型选鞋的理论本身就是座纸牌屋从未有任何可靠证据显示控制系慢跑鞋这种宣传幾近医疗器械的塑料砖头能减少跑者受伤率,它们的日渐式微也许是历史的进步

硕果仅存的ASICS控制系跑鞋,而它其实属于控制系跑鞋中不那么极端的类型相对Beast等硬核控制系跑鞋来说更接近一般的支撑系跑鞋,不过重量还是力压Kayano一头

全掌使用抗压性较好的SpEVA中底,DuoMax高密度支撐从后跟内侧延伸到足弓下方Trusstic从鞋底两侧向上延伸,在鞋底两侧形成类似于“扶壁”的结构为SpEVA和DuoMax(尤其是DuoMax)进行补强。这种鞋底侧面嘚TPU支撑扶壁设计可以说是控制系跑鞋的标志性元素Kayano等支撑跑鞋虽然也有扶壁,但都很小很短控制系跑鞋的TPU侧向支撑都傻大黑粗。使用叻Maximum Support Last最强支撑鞋楦其实就是比标准ASICS慢跑鞋楦更宽因此更稳定。中底板为Kayano曾经用过的SpEVA 55而配合矫正鞋垫使用的Fortitude 7的中底板是更软的SpEVA 45——上文提過,控制系跑鞋相对硬而重这也许是它们日渐式微的原因之一。

是否已经被ASICS的众多跑鞋迷花了眼下一部分将介绍ASICS亚瑟士跑鞋系列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瑟士跑鞋系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