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瘤细胞的体外dmem培养基与植物组织dmem培养基的dmem培养基基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2015.1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关键点解析。张连勇(爱光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1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关键点解析。张连勇(爱光合)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月​,​北​京​海​淀​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关​键​点​解​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有何主要不同_百度作业帮
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按照物理性质来划分培养基的话,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一般是固体培养基,因为外植体需要固定,培养基里面需要加琼脂,而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不需加琼脂,这是一点不同.另外从培养基的化学成分角度来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是矿质元素、蔗糖(碳源)、植物激素、维生素、有机添加物,而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培养基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动物血清,也就是说两者主要的区别在植物组培需要加植物激素,而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加动物血清.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有疑问可以留言,
植物组织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需要加琼脂,成分主要是矿质元素、蔗糖(碳源)、植物激素、维生素、有机添加物;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不需加琼脂,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微生物、动物血清;
您好!杂交瘤细胞是动物杂交细胞,需要用动物血清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基。动物培养基与植物培养基的不同在于:动物血清培养基要添加血清(通常用胎牛血清或小牛血清 )、胰蛋白酶(防止细胞之间产生胞间连丝,出现细胞抱团现象)、动物生长激素等物质,植物组织培养基则通常为固体培养基,需要添加生长素。此外,动物血清培养基需要基本培养液灭菌后才能加入无病毒血清等活性物质,植物组织培养基则是一次性灭...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2880套总数:5269785套专访:3015部会员:201765位
当前位置:
&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2次
资料类型:模拟/摸底/预测
文档大小:551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破坏小鼠将细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D.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2.在常温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或实验是(  )
  A.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红色沉淀
  B. 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C. 洋葱根尖的培养
  D. 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3.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如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B. 图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 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D. M点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用溴氰菊酯杀虫剂对淡色库蚊进行抗药性选育,分别选育5代和10代,测得后代的抗药性分别增加50倍和529倍,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淡色库蚊随遗传代数增加抗药性增强
  B. 抗药性增强可能与抗性基因突变率增加有关
  C. 实验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在淡色库蚊的遗传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5.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B点到A、C点的距离相等;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③的内容物通过胞吐释放到②中
  C. 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刺激A处,当兴奋到达C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6.一种鸣禽的羽毛有褐色和灰色、斑点和条纹的差异,褐色斑点个体与灰色条纹个体杂交,F1个体表现型是褐色条纹,F1自交,F2是褐色条纹:灰色条纹:褐色斑点:灰色斑点=6:2:3:1,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B. F1产生胚子时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
  C. F2褐色条纹中有个体因纹饰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D. F2全部显性基因纯合子都是致死个体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7.图1表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与叶肉细胞相比,图1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      ,信号蛋白合成的场所是图1中的[      ]      .
(2)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分解后,其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
(4)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具有双重作用,细胞自噬能将进入胞内的病原体,通过降解作用加以清除,保护正常细胞不被感染;另一方面,细胞自噬体形成的      成为病原体的“避难所”,使其逃避宿主的清除作用.
8.如图表示在各种植物激素的综合调控下,植物种子的成熟与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和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曲线(GA:赤霉素;ABA:脱落酸;IAA:生长素),请回答:
(1)在种子发育前期和萌发时,参与调节的激素是      ,可见激素在种子的成熟与萌发过程中是      .
(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体内激素合成的多种变化;种子发育成熟、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      的结果.
(3)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变化是      ,其意义是      .
(4)赤霉素可以用于切花保鲜,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处理康乃馨切花,然后观察、测量和统计,从而确定康乃馨切花保鲜的最适浓度
①实验组:1mg/L、25mg/L、50mg/L、75mg/L、100mg/L赤霉素溶液
对照组:清水
②实验结果:
赤霉素溶液
康乃馨花朵寿命(天)
康乃馨花朵最大直径(cm) 康乃馨花朵由盛至衰直径减少值(cm)
对照组(清水)
③实验结论:      
④实验表明:水分对于切花保鲜有重要作用,从细胞的水分生理看,切花寿命与细胞      的平衡也有密切关系.
9.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及其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oa)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9 7.50×108 7.15×108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决定的
(2)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鼠的效率是      ;如果草原上适当放牧,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      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
(3)鼠和田鼠之间能够通过气味、行为等进行猎捕或躲避,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4)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这一演替过程中,将显著提高群落利用      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10.苯磺隆是我国北方麦田经常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它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如图是从土壤中分离降解苯磺隆菌株的操作流程图.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      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是      .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的激素有      ,这些植物激素在添加使用时,如果要达到使细胞既分裂又分化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      .
(3)使用接种环进行划线的目的是      ,划线的操作要求是      .
(4)某研究小组采用透明圈法对另一种除草剂甲嘧磺隆的降解菌进行分离筛选,该透明圈是指      ,对得到的符合要求的菌株应当      .
1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
(1)过程②代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      ,进行过程③前须先构建      .
(2)H7N9抗原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采用      技术进行检测.
(3)细胞是      细胞,细胞应具有的特点是      .
(4)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      作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破坏小鼠将细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D.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的分化.
分析: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化产生的细胞功能不同,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但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解答: 解:A、由于抗体为分泌蛋白,需高尔基体的加工,故破坏小鼠将细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会改变变,A错误;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原核细胞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C错误;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本物种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故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在常温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或实验是(  )
  A.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红色沉淀
  B. 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C. 洋葱根尖的培养
  D. 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考点: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据此答题.
解答: 解: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水浴加热,在常温下不能完成,A错误;
B、在常温下,酵母菌细胞能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在常温下,能进行洋葱根尖的培养,C正确;
D、在常温下,秋水仙素能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如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B. 图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 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D. M点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图示表示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由于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光照过强反而会抑制它的生长,所以出现图中不遮光条件的曲线在中午下降的趋势,这是气孔关闭的结果.
解答: 解:A、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叶片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将显著增强,A正确;
B、曲线ab段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b点能合成[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正确;
C、曲线cd段,净光合速率大于0,故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增加,C错误;
D、由图可知,M点是整个植株的光补偿点,所以光合作用的细胞吸收CO2大于自己释放的CO2,D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并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4.用溴氰菊酯杀虫剂对淡色库蚊进行抗药性选育,分别选育5代和10代,测得后代的抗药性分别增加50倍和529倍,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淡色库蚊随遗传代数增加抗药性增强
  B. 抗药性增强可能与抗性基因突变率增加有关
  C. 实验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在淡色库蚊的遗传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考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题干中数据表明淡色库蚊随遗传代数增加抗药性增强,A正确;
B、题干中数据表明抗药性增强可能与抗性基因突变率增加有关,B正确;
C、实验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在淡色库蚊的遗传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D错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5.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B点到A、C点的距离相等;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③的内容物通过胞吐释放到②中
  C. 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刺激A处,当兴奋到达C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考点: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突触,C表示传出神经.图乙中,E表示突触前神经元,D表示突触后神经元;①表示突触后膜,②表示突触间隙,③表示突触小泡.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解答: 解:A、据图分析,刺激B处,A与B在同一神经元上,B与C在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上,由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具有突触延搁,所以A处可先于C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错误;
B、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兴奋从E到D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D、刺激A处,当兴奋到达C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D错误.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6.一种鸣禽的羽毛有褐色和灰色、斑点和条纹的差异,褐色斑点个体与灰色条纹个体杂交,F1个体表现型是褐色条纹,F1自交,F2是褐色条纹:灰色条纹:褐色斑点:灰色斑点=6:2:3:1,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B. F1产生胚子时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
  C. F2褐色条纹中有个体因纹饰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D. F2全部显性基因纯合子都是致死个体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褐色斑点个体与灰色条纹个体杂交,F1个体表现型是褐色条纹,说明亲本都是纯合子,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褐色条纹:灰色条纹:褐色斑点:灰色斑点=6:2:3:1.其中褐色:白色=3:1,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褐色是显性性状,亲本是AA与aa,子一代是Aa;条纹:斑点=2:1,亲本是BB与bb,子一代是Bb,且见纯合的条纹BB致死.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
B、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配子时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B正确;
C、已知纯合的条纹BB致死,所以F2褐色条纹中有个体因纹饰显性基因BB纯合致死,C正确;
D、根据题意条纹BB纯合致死,AA纯合不致死,D错误.
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F1个体表现型是褐色条纹,F1自交,F2是褐色条纹:灰色条纹:褐色斑点:灰色斑点=6:2:3:1,判断出条纹显性纯合致死,这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8分)
7.图1表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中填数字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与叶肉细胞相比,图1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④ ] 中心体 ,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 ②③⑤ ,信号蛋白合成的场所是图1中的[ ③ ] 核糖体 .
(2)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分解后,其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 增强 ,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流动性 的特点.
(3)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 二、三 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
(4)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具有双重作用,细胞自噬能将进入胞内的病原体,通过降解作用加以清除,保护正常细胞不被感染;另一方面,细胞自噬体形成的 双层膜结构 成为病原体的“避难所”,使其逃避宿主的清除作用.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分析图解:图1中,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3是核糖体,4是中心体,5是染色质,6是高尔基体,7是核膜,8是内质网.
图2中看出,溶酶体可以通过吞噬泡将衰老的线粒体吞噬消化,并且该过程中存在生物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解答: 解:(1)图1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与叶肉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④中心体.
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对结构有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⑤染色质,由于染色质和线粒体中的DNA均能进行DNA复制或转录过程,并且这两个过程中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时也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从而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细胞吸收利用. 溶酶体可以通过吞噬泡将衰老的线粒体吞噬消化,并且该过程中存在生物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因此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 二、三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可以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4)细胞自噬体形成的双层膜结构成为病原体的“避难所”,使其逃避宿主的清除作用.
故答案为:
(1)[④]中心体
②③⑤.[③]核糖体
(3)二、三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4)双层膜结构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溶酶体的“自噬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能够识记遗传信息传递发生的场所;识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等知识.
8.如图表示在各种植物激素的综合调控下,植物种子的成熟与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和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曲线(GA:赤霉素;ABA:脱落酸;IAA:生长素),请回答:
(1)在种子发育前期和萌发时,参与调节的激素是 赤霉素、生长素 ,可见激素在种子的成熟与萌发过程中是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
(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光照、温度 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体内激素合成的多种变化;种子发育成熟、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的结果.
(3)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变化是 结合水含量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上升 ,其意义是 种子的代谢加快 .
(4)赤霉素可以用于切花保鲜,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处理康乃馨切花,然后观察、测量和统计,从而确定康乃馨切花保鲜的最适浓度
①实验组:1mg/L、25mg/L、50mg/L、75mg/L、100mg/L赤霉素溶液
对照组:清水
②实验结果:
赤霉素溶液
康乃馨花朵寿命(天)
康乃馨花朵最大直径(cm) 康乃馨花朵由盛至衰直径减少值(cm)
对照组(清水)
③实验结论: 随着赤霉素浓度的上升,康乃馨花朵寿命先上升后下降,但都高于对照组,50mg/L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康乃馨花朵寿命最长;切花的直径越大,康乃馨花朵由盛至衰直径减少值越小. 
④实验表明:水分对于切花保鲜有重要作用,从细胞的水分生理看,切花寿命与细胞 水分 的平衡也有密切关系.
考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 (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5)正在萌发的种子代谢加快,其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
(6)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康乃馨花朵寿命(天)、康乃馨花朵最大直径(cm)、康乃馨花朵由盛至衰直径减少值(cm).
解答: 解:(1)分析曲线图可知:在种子发育前期和萌发时,参与调节的激素是赤霉素、生长素,可见激素在种子的成熟与萌发过程中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体内激素合成的多种变化;种子发育成熟、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正在萌发的种子代谢加快,结合水含量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上升.
(4)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赤霉素浓度的上升,康乃馨花朵寿命先上升后下降,但都高于对照组,50mg/L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康乃馨花朵寿命最长;切花的直径越大,康乃馨花朵由盛至衰直径减少越小的.
④水分对于切花保鲜有重要作用,从细胞的水分生理看,切花寿命与细胞水分的平衡也有密切关系,鲜切花水分平衡是指鲜切花水分吸收、运输以及蒸腾之间保持良好协调的状态能力.不同种类、品种的鲜切花采收时的发育状态或开放的程度有区别,所以水分平衡的能力有区别,.
故答案为:
(1)赤霉素、生长素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光照、温度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3)结合水含量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上升
种子的代谢加快
(4)③随着赤霉素浓度的上升,康乃馨花朵寿命先上升后下降,但都高于对照组,50mg/L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康乃馨花朵寿命最长;切花的直径越大,康乃馨花朵由盛至衰直径减少值越小.
点评: 本题考查种子萌发过中各激素的作用.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9.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的田鼠种群及其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oa)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9 7.50×108 7.15×108
(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80 只/hm2,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的
(2)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鼠的效率是 3% ;如果草原上适当放牧,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
(3)鼠和田鼠之间能够通过气味、行为等进行猎捕或躲避,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反馈 调节
(4)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这一演替过程中,将显著提高群落利用 阳光等资源 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增强 .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数据表示生态学家对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的结果,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2.45×1011J/(hm2oa);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同化量中有一部分用于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解答: 解:(1)根据标志重捕法,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40×30÷15÷1=80只/hm2.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2)田鼠的同化量为7.50×108,鼠的同化量为2.25×107,所以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鼠的效率是(2.25×107)÷(7.50×108)×100%=3%;如果草原上适当放牧,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更多.
(3)鼠和田鼠之间能够通过气味、行为等进行猎捕或躲避,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反馈调节
(4)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这一演替过程中,将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由于生物成分增多、营养结构变的复杂,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故答案为: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4)阳光等资源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群落的结构、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结构的特点;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掌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能计算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10.苯磺隆是我国北方麦田经常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它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如图是从土壤中分离降解苯磺隆菌株的操作流程图.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 碳源、水、氮源和无机盐 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是 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的激素有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这些植物激素在添加使用时,如果要达到使细胞既分裂又分化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
(3)使用接种环进行划线的目的是 获得纯化菌株 ,划线的操作要求是 分区划线,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
(4)某研究小组采用透明圈法对另一种除草剂甲嘧磺隆的降解菌进行分离筛选,该透明圈是指 以甲嘧磺隆的降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对得到的符合要求的菌株应当 编号并保存菌种 .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筛选目的微生物必须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常用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探索苯磺隆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首先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菌种,再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出相应的菌种.
解答: 解:(1)微生物的各种培养基配方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类营养;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存繁殖.
(2)植物组培过程中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这些植物激素在添加使用时,如果要达到使细胞既分裂又分化的目的,需要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接种环在平板内的每一次划线前,都要先灼烧灭菌冷却后划线,而且要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分区划线.
(4)在用透明圈法对另一种除草剂甲嘧磺隆的降解菌进行分离筛选时,产生的透明圈是指以甲嘧磺隆的降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对得到的符合要求的菌株应当编号并保存菌种.
故答案为:
(1)碳源、水、氮源和无机盐
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3)获得纯化菌株
分区划线,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4)以甲嘧磺隆的降解菌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编号并保存菌种
点评: 本题结合探究实验过程,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探究实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掌握分离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及操作过程;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结合图中信息知识答题.
1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下:
(1)过程②代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 目的基因的获取 ,进行过程③前须先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 .
(2)H7N9抗原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可采用 DNA分子杂交 技术进行检测.
(3)细胞是 已免疫的B细胞(或浆细胞) 细胞,细胞应具有的特点是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
(4)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 抗原蛋白 作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 单克隆抗体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目的基因获取,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细胞为精细胞,细胞为杂交瘤细胞.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人工诱导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得到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1)图中②表示基因工程的第一个操作步骤,即目的基因的获取;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在此之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
(3)向小鼠体内注射抗原蛋白,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从小鼠体内分离的细胞能产生抗体,是已经免疫的B细胞(或浆细胞);将无限增殖的基因导入浆细胞,得到的细胞应该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疫苗为毒性弱的抗原,因此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以用图中的抗原蛋白作为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故答案为:
(1)目的基因的获取
基因表达载体
(2)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DNA分子杂交技术
(3)已免疫的B细胞(或浆细胞)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抗原蛋白
单克隆抗体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及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