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推翻的理论科学理论

除了自己的无知,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以来本文点击数46,529
本站点击数12,691,596
昨日点击数 7,825
今日点击数 5,134
什么是科学
- 卢昌海 -
本文汇集了本人所写的几篇科学哲学方面的短文。 其中
原先标题为 “什么是科学 (一)” (该文的续篇后来单独发表为 )。
则是在繁星客栈上与网友讨论时发表的短文。
科学的目的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 Albert Einstein
很佩服做哲学研究的人, 无论什么话题都能够洋洋洒洒地写出几十万言。 有时候觉得他们有点象诗人,
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能够把一个简单的概念写复杂了。 一部沉甸甸的著作常常会引起人们本能的敬畏,
一句听起来似懂非懂的话常常让人觉得 “嗯, 有点哲学味”。 这种敬畏, 这种 “哲学味”,
在一定程度上使大众疏远了科学。 曲高则和寡, 自古如此。
科学的数学结构是抽象的, 但科学的理念却是朴素的。
当爱因斯坦为指南针神秘的方向性感到惊讶时, 他只有 4 岁, 还没有来得及读亚里士多德,
也还看不懂康德。 后来人们认为爱因斯坦是个天才, 但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晚熟的孩子。
他感到了惊讶, 因为他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他后来成为了物理学家, 因为他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只有真正朴素的理念才能和一个 4 岁孩童的朦胧理性产生耦合,
而我深信一个真正朴素的理念是不需要用几十万字才能说清楚的。
这个宇宙的演化是有逻辑规律的, 这个宇宙间丰繁多姿的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 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也是任何智慧存在的前提。 至于这个宇宙为什么是有逻辑规律的,
这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我们存在于这样一个宇宙之中,
这是一个基本的经验事实。
这个经验事实也意味着逻辑推理的有效性是一个近乎于先验的基本事实。
就象宇宙间所有的其他存在一样, 科学的存在也是有因果的,
科学存在的具体形式是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紧密相联的。 环顾我们周围的世界, 从草木竹石到飞禽走兽,
从戈壁草原到冰川湖泊, 小至蝼蚁尘埃, 大至日月星辰, 世间的现象是如此的千变万化, 无穷无尽,
就象满地的珍珠, 如若没有丝线相串, 何以尽拾? 科学也是这个道理, 万物无穷而人力有限,
理解事物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简化。 把许多现象归结为一个道理, 窥一隅而知全貌, 就是一种最有效的简化。
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这种简化是人类试图理解、 预言和利用自然现象的最重要途径,
也是科学朴素而优美的目标。
当然, 我们也应当看到, “简化” 是一个比较含糊的字眼, 不问内涵地追求简化会使人误入歧途。
最大而又最荒唐的简化莫过于把一切归因于上帝, 就象《圣经》所宣称的, 那比牛顿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式, 或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简单多了。 但那不是科学, 因为《圣经》只不过是把它所要 “解释”
的东西罗列了一遍, 上帝第一天创造什么, 第二天创造什么…… 如此而已。
哪怕略去其中无数的错误不论, 这种所谓的 “解释” 除生添一个上帝外, 也并不构成任何实质意义上的简化。
更重要的是, 这种 “简化” 缺乏人们对科学的一个很基本的期盼, 那就是要能够预言未知或未来的现象。
仅限于对已知及已经发生过的现象进行罗列、 归纳或整理, 哪怕做得很到位, 也更接近于历史而不是科学。
那么, 对自然现象什么样的理解能够构成实质意义上的简化, 并且具有科学所必须具有的预言能力呢?
是以逻辑推理为依据的理解。 把科学的理论框架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是其力量的重要源泉,
也是科学有别于宗教的一个极其本质的特征。 在一个科学理论中,
从基本原理到对现象的解释, 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衔接的。
由于——如前所述——逻辑推理的有效性是一个近乎于先验的基本事实, 我相信人类远在意识到 “逻辑” 这个概念之前,
就已经在本能地运用着初等的逻辑推理了。 逻辑推理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和客观性。 从一个科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出发,
运用逻辑推理可以衍生出近乎于无限的推论, 而且这些推论是以非常确凿并且独立于个人意志的方式存在着的。
一个科学理论一旦提出, 就以一种严谨而谦虚的方式存在于学术界。
任何人都有权对它的基本假定和逻辑推论进行检验。 任何一个那样的检验如果得出明确的否定结果,
就意味着理论被推翻, 或者其局限性被发现。 科学理论的这一特征被科学哲学家波普尔 (Karl Popper, )
提升到了一个很核心的地位。 波普尔写过许多大部头的书, 其中一个基本的观点,
就是认为一个理论成为科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是这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 (falsifiability)。
也就是说一个理论要成为科学理论, 必须明确地提出在何种情形下自己可以被推翻。 这一点初看起来很出人意表,
因为通常人们在思考科学理论时, 往往是从证明而不是证伪的角度去考虑的。 但细想一下其实却不难理解,
因为一个科学理论的推论是无穷尽的, 再多的实验也只能加强它的可信性而无法证明它的正确性。 相反,
由于科学理论有着明晰的逻辑结构, 要推翻它却只要有一个确凿的反例就可以了。
人性有弱点, 科学家是人, 因而也不例外。 疏忽、 偏见, 甚至蓄意的伪造都有可能带来谬误。
科学之所以能够在探索自然的漫长征途中去芜存菁, 获得卓越的发展,
正是得益于科学理论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界这种公正、 谦虚和理性的态度,
这是人类智慧的骄傲。
综上所述, 科学的目的可以大致地叙述为: 科学寻求的是对自然现象逻辑上最简单的描述。
&& 请阅读续篇
小议数学与物理
先来议论几句数学与物理的关系, 抛砖引玉吧 (大家快把玉准备好!)。
Einstein 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 (这些都是十好几年前看过的东西, 现在书留在了杭州老家, 只能凭记忆说了):
数学当它不与物理实在相联系的时候, 它是严格的, 而当它与物理实在相联系的时候, 它就不再严格了。
以几何为例, 最初它来源于经验, 但经过长时间的演化, 到了 Hilbert
时代已经演化成了一个非常纯粹的形式体系。 Hilbert 有句名言,
大意是说把几何公理中的点、 线、 面换成啤酒、 酒瓶和酒杯 (或是别的三样东西, 或是不同的顺序,
记不清了) 也可以。 这就是说几何体系中的那些基本概念, 它们究竟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们满足几何公理。 事实上那些概念本身正是用公理来定义的,
它们并不需要对应于现实或经验世界中的任何具体的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 对于这样的形式体系,
我们可以谈论它的自洽性、 完备性, 可以谈论体系中任何具体命题的正确性,
但对整个体系本身却不谈它的正确与错误 (如果谈的话, 正确指的往往就是自洽)。
一个数学体系是否被数学界所认可, 是否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有效体系, 关键在于其是否自洽
(原本还可以加上完备性, 但由于 G&del 同志把水大大地搅浑了, 就先从略, 以后再论)。
物理体系则不同, 除了自洽之外, 还有一个是否正确的问题, 即是否构成对自然的一种可接受的描述的问题。
一个理论体系, 即便没有任何矛盾, 但如果它与观测不符, 就无法成为一个物理理论,
在物理中立足。 这是物理与数学的一个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一种情况下数学也具有了是否正确的问题,
那就是当我们把数学体系中的概念与物理现实中的概念对应起来的时候。
比方说如果我们把几何中的线对应于物理上真空中的短程线 (当然也可以象 Hilbert 那样把线对应于酒瓶,
但对于普通酒瓶来说几何公理显然是不成立的), 那 Euclid 几何立即就变成了对物理世界的一种描述,
几何也就变成了一种物理。 在荣升为物理理论的同时, 几何失去了数学意义上的真理性,
它必须接受观测的检验, 并且完全有可能被证伪 - 即 Einstein 所说的 “不再严格”。
关于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
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通常不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就不可以涉及这类东西。
如果一个物理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可以解释许多物理现象, 并且具有预言能力…… 一句话,
具有一个优秀物理理论的各种性质, 但同时却涉及了一些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
这样的理论是不会仅仅因为它涉及了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就被摒弃的。 举个例子来说,
暴胀宇宙模型通常涉及大量与我们观测宇宙在因果上隔绝——从而在原则上不可观测——的其它宇宙,
但这并没有成为物理学家研究这一理论的障碍。 物理学家们不仅积极地研究这样的理论,
而且并不认为有必要修改理论, 使之恰好只包含可观测的东西 (为其它目的而修改则是另外一回事)。
这就好比我们不会介意用一个定义域包含整个实轴的函数 (比如线性函数) 来描述一组原则上取值只能为正的实验结果。
不过物理学家们虽然不会仅仅因为一个理论涉及了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就摒弃它, 但另一方面,
他们也不会因为一个理论在可观测区域与实验相符,
就轻易赋予其对原则上不可观测区域的描述以实在性。
科学理论中的预言是针对原则上可观测的现象而言的。[注一]
容易被物理学家抛弃的是那些只涉及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
或者以那些东西为主体, 却对可观测现象缺乏良好描述能力的理论。
要注意的是, 在这里被接受与被抛弃之间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 把这一界限搞清楚通常是科学哲学家喜欢的课题。
不过我觉得科学哲学之所以有那么多流派,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哲学家们往往试图把一些没有可能、
或没有必要精确化的东西加以精确化。 对一个本质上模糊的东西精确化显然会有许多不同的做法,
在模糊地带各人可以有不同的划界方法, 每种划界方法都有其道理, 同时却不免都有反例 (否则就不模糊了)。
出现反例大家就修改界限, 结果改来改去, 把界限改得跟分形似的, 却依然说不清道不明,
形成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
小议物理学与哲学
哲学与物理学的差异之一是哲学侧重于通过思辩的方式来研究问题, 而物理学 (现代物理)
侧重于通过数学的方式。 在一些很基础的物理问题上物理学家也许并不比哲学家高明太多,
就象在一次马拉松赛跑的开始十米中我们可以与冠军选手跑得一样快,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差异就真的很小。
在 science community 中, 没有了哲学家与没有了物理学家, 其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现代物理的任何进展几乎都不可能由纯哲学思辩来获得,
即使是当一些进展出现后人们可以回溯到某位哲学家的思想时也一样,
因为那些思想本身并不足以成为现代科学, 而且往往永远也不足以单独成为现代科学。
我怀疑如果人们足够仔细, 也许会在某位哲学家的文字中找到暗示弦而非粒子是世界本原的见解,
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哲学家和 Edward Witten 差不多高明, 或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差不多深刻。
一些物理学家的确从纯哲学著作中得到过方法论上的启示, 但不是所有物理学家都如此。 在很多时候,
物理学家从自己的研究中得到的方法论上的心得虽不如哲学家的思维那样精致,
但在引导科学研究时却未必不如从哲学家那里学来的有效。
这么说不是要抹杀哲学的意义 (我自己对哲学也不无兴趣),
不过我认为不能因为在某些方面物理学和哲学一样无能为力, 就认为两者对现代科学所起的作用可以比拟。
其实别说哲学, 在某些大家一样无知的领域, 物理学甚至不比神学、 巫术, 乃至街头混混的癔语高明多少
(所有的 “零” 都是差不多的), 但最终将是物理学而非其它成为探索自然本原最锐利的武器。
科学的内容与科学的方法
客栈里有关科学与宗教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 在这些讨论中, 反复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那就是当有人提出科学优于宗教时, 就会有人反驳说科学也有不能解释的东西[补注一]。
我想这里需要提出的一点是: 我们支持科学,
首先支持的是她的精神与方法, 其次才是她的内容。
科学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其它一些认知方式之间最本质的差异, 在于他们对待未知及对待自身的方式迥然不同。
科学的自我纠错、 自我完善的能力是许多其它认知方式所不具有的。 许多人以科学也有不能解释的东西来为宗教等辩护,
看似思路开阔, 不拘泥于已有的知识体系, 实际上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地方: 那就是正因为我们的各种知识体系都是有局限的,
才更需要一种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自身局限性的认知方式。 宗教显然不具有这种客观对待自身, 随时愿意接受证伪的素质。
而科学则具有这种素质, 这是我们认为科学远远优于其它认知方式的最深层的原因。 正是因为科学具有这种素质,
我们通过科学方法所获得的知识才远比通过其它认知方式所得到的东西更客观, 更接近正确,
也更有希望达到正确——如果 “正确” 是可以达到的话。
但这种通过科学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尽管已经是人类知识中最值得珍视的部分——它本身的价值对于我们讨论科学来说还只是其次的。
只要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存在, 就算所有具体的科学知识都失去了,
使科学的直接解释能力暂时降到与宗教一样薄弱的地步, 假以时日, 她依然能够重新发展起来, 并远远超越其它认知方式。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科学家推翻南北极气候相反成因说 跷跷板理论获得新诠释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南北极好像是安装在地球南北两端的“冷凝器”,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都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注意到地球南北两极呈现相反的气候变化,北极地区显著变暖,南极和南大洋则大范围变冷,地球南北两极存在相反的、好似“跷跷板”的气候变化。
  最近中国科学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极地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主任王召民教授、管兆勇教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和国外同行,在一项研究中对为什么近60年来地球南北两极存在“跷跷板气候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业内专家认为,这项最新解释与传统认识有很大不同,而这一新学说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开拓思路。
  在过去60年北极在快速增暖,海冰快速的消退,而南极却表现出增暖信息不强烈,海冰相对增加,科学家形象的称之为“跷跷板”形式。尽管这种形式的存在大家都知道,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造成这种形式的原因是什么却一直不是很清楚。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
    孙波:过去人们一直猜测是海洋的过程影响到了地球南北极的联系,但是现在这个文章更重要的是从大气中找到了原因。另外重要的是对南极的重要过程和中低纬度和热带的联系也做了一些阐述。&&
  对于几十年来,地球南北两极呈现相反的气候变化这一现象,此前国外科学家曾提出与“大洋传送带”假说有关的“经向环流”理论。认为大西洋经向环流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输送热量,这支环流的加强将使得北半球高纬变暖,南半球高纬变冷;反之,则北半球高纬变冷,南半球高纬变暖。反映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幻片《后天》就是运用这一科学理论。
  而这次中国与美国、英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这项最新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南北两极好似“跷跷板”的气候变化是由大西洋经向环流的变化引起。
  课题组认为,南半球西风带的变化在南半球气候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南半球西风带减弱时,高纬海表的温度升高;而南半球西风带加强时,高纬海表的温度下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极地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主任王召民:我们研究发现不是海洋环流,是大气环流,这就截然不同了。也就是西风带在大气变暖或者是变冷的情况下,南半球的西风带,就是主要的一支风风强或者是弱对南极的影响很大。
  南半球西风带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课题组通过进一步研究,首次发现北半球和赤道区域热力状态的变化是引起南半球西风带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赤道区域存在的“大气深对流”活动,赤道区域海表温度的下降或升高,可引起赤道对流层上层更高的温度下降或升高,有效地改变南半球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下层)“赤道-极地”之间的温度梯度,从而导致南半球西风带的变化。孙波认为此次中国科学家对南北极气候变化跷跷板理论新的诠释,并非偶然获得。
  孙波:地球系统非常的复杂,但是它重要的过程,随着中国研究的深入,越发接触到了它的核心,这个成果的出现是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高纬过程有深刻的理解,包括我们涉及到的南极的臭氧空洞、南极的西风带的南大洋,这些过程我们有了深刻的理解,另外一个是极地对全球影响的过程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才揭示出大尺度的地球南北两极的联系的物理过程。
  10日,这一研究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业内专家认为,这项最新解释与传统认识有很大不同,为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开拓了思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王召民:我们讲全球变暖并不是到处都在变暖,实际是大气环流在起主要作用。区域的变化和全球的变化不是一回事,有的地方会变得更暖,有的地方会变的冷一点,将来一个地方发生了,为什么会发生?会作为预测、预报也容易被理解。
编辑:高梦蝶
关键词:南北极;气候;西风带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目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被推翻的一天吗?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目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被推翻的一天吗?
目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有被推翻的一天吗?
肯定会!科学理论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进深!在揭开奥秘之前的设想都会随着奥秘的揭开而推翻!人类的思想…研究都受科学技术局限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2011高考历史必修1学案导航: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巴黎公社革命之间的关系(1)1870年,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军惨败。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国防政府。但是新政府继续执行出卖民族利益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策。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并于1871年 3月18日凌晨,梯也尔政府派兵偷袭蒙马特尔高地的停炮场,企图解除工人武装。巴黎工人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击溃了政府军,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市政府。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公社革命取得了胜利。(2) 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1871年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是,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的产物,是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临时政府坚持投降政策的特殊情况下的偶发事件,不具有必然性。因而马克思主义当时并没有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的指导思想。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及胜利的原因(1)特点:①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十月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带动乡村的革命道路。这是与俄国的国情相适应的。因为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所以在大城市中无产阶级组织性、纪律性强,力量相对强大,这就为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③俄国革命中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非常迅速,这也是由俄国特殊国情决定的。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能把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无产阶级相对强大,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继续前进,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④它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2)胜利原因:客观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②一战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了战争,也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③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力量薄弱。主观原因:①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④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⑤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单元质量评估】1.&《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解析】:B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解决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顺利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解析】:D& 德英法国的古典主义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3.&《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解析】:D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巴黎公社1871年建立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指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故排除②③。4.&马克思在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解析】:D。A项是无产阶级尚未进步到的阶段,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B项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期。C项最早开始于工业革命当中。由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故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5.&图4是一枚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45周年而发行的邮票《攻打冬宫》。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有:①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它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B&& ③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转正的第一次伟大尝试。6.&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称为是愚蠢的举动,但1871年4月又说:“我英勇的巴黎工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的这两段评价:A.互相矛盾&&&&&&&&&&&&&&&&&&&&& B.自我否定、自我修正&&&&& C.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一样&&&&&&& D.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解析】D 马克思不赞成1870年9月起义,但对这次斗争中工人阶级的优秀表现给与充分肯定,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作出的结论。7.&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已有的思想材料”指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③“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马恩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8.&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建立的当时就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捎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巴黎公社的原则包括&&①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 &②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④实现共产主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9.&(;安徽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答案】:C10.&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答案】:D11.&当时,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②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③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④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 C 选项④为巴黎公社的意义而非具体措施,故要排除。因此答案选C。12.&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应是A.夺取国家政权&&& B.夺取生产资料&&&&&&& C.无产阶级掌权&&& D.发展社会生产力【答案】:D13.&与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信息是14.&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A、《共产党宣言》发表&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C、俄国十月革命&&&&& D、二战后期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运动【答案】:B15.& “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启蒙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 D.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答案】:C16.&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解析】:C 右图所示的是列宁。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退位诏书,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在起义过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成立了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7.&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答案】:D 18.&右图是日我国发行的一套标题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很快就收回,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A. 受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 B.斯大林去世,中苏关系破裂C.印刷质量太差&&&&&&&&&&&&& D.十月革命时不能称苏联【解析】:D 因为苏联是1922年底才成立的,1917年十月革命时还没有成立苏联,因此在发现历史常识错误后被收回。故选D项。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解析】:C 要想很好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答案选C。19.&(;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模拟)“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日)]材料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得出的主要依据是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B.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D.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解析】:B。首先从时间上分析,是在十月革命前夕。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临时政府镇压了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的游行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20.&在一场革命胜利后召开的大会上,代表们为纪念为自由而牺牲的人们,高唱《葬礼进行曲》。歌词节选如下:你们默默无言的带上了镣铐,因为你们不能无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因为你们相信正义的力量永远胜过枪刀……那个时代就要到来,你们所献出的生命将取得光荣的代价。那个时代已经临近,专制制度将要崩溃,人民就要奋起,伟大而自由。这场革命是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俄国二月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答案】:B
21.&(;济宁模拟)(1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永远的马克思》(日《人民日报》):“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材料三:次级信贷危机也称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房贷而引起的危机。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一般发放次级房贷,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最近,由于美国楼市往下走、利率不断升高,次级房贷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次级房贷大比例的转化为坏帐,就形成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度知道•商业理财》
⑴《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4分)从材料一看,艾瑞克•霍布斯邦对《共产党宣言》所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⑵从材料三中找出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4分)20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发生的原因与之相比有那些相似之处?(6分) ⑶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第⑴问的第一小问,命题者有意把要求放得比较低,只要学生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由此进行概括之后就能够作答。第⑵问的第一小问,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材料,只要能读懂材料,就能够作答;第二小问只要把本材料读懂了,再能够比较细致地读懂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就能够作答。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说明能力。经济危机在马克思的时代,主要表现为产品过剩危机,自“30年代大危机”开始,主要表现的则是金融信贷危机,或者说“超前消费”危机。从经济危机史的角度,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第⑶问虽然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设问,但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关键在于“也许”二字,实际上是一种有倾向的不确定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说明能力和评价能力。解答这一问要注意客观地分析、评价某些特定的事件或现象,而不能带着某些既定的条条框框去生搬硬套)。本问答案有可能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施泰因布吕克不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因为施是“资产阶级”的财长,不可能从反资产阶级的《资本论》中得到启发;一个是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因为《资本论》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真理”。
【答案】⑴《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 ⑵由次贷危机(超前消费)引发金融危机,最后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二者相似之处:信贷刺激加剧、生产盲目扩大、股市或楼市疯狂投机。⑶施泰因布吕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22.&(;福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这在当时似乎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材料二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希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那些主张?(2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 (4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的” (2分)
答案:(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因为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刚刚完成。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新政权面临着一战中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在继续的形势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的(3)半年的时间证明了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民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推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