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是谁发现的。

偶然中的必然——X射线的发现- 中国日报网
> 消费旅游
偶然中的必然——X射线的发现
&&来源:&&作者:
[提要]&&由于X光与原子大小相仿,所以在晶体点阵上,满足某种条件的X射线可以在原子晶格间发生衍射,这样就可以研究晶体结构。由于X光与原子大小相仿,所以在晶体点阵上,满足某种条件的X射线可以在原子晶格间发生衍射,这样就可以研究晶体结构。
   伦琴  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ntgen)出生。由于X光与原子大小相仿,所以在晶体点阵上,满足某种条件的X射线可以在原子晶格间发生衍射,这样就可以研究晶体结构。
①伦琴妻子手指X光照片
②X射线下的花
  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ntgen)出生。他因发现X射线而获得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又名“伦琴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大约0.01~10纳米,和原子大小相比拟。由于它的波长短、能量大,可以轻易穿过纸板、肌肉等组织,但可以被密度较大物体如金属、骨骼所阻挡。因此在医学上X光可以用来做透视成像,是检查疾病的常规手段。由于X光与原子大小相仿,所以在晶体点阵上,满足某种条件的X射线可以在原子晶格间发生衍射,这样就可以研究晶体结构。
  伦琴发现X射线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科技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技术能力来看又有必然性。1895年末,伦琴计划对阴极射线的穿透能力进行研究。伦琴首先重复前人的实验。但是,为了排除阴极射线与外界的相互影响,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伦琴用黑色硬纸板和锡箔把阴极射线管严密地套封起来,这样,管内的可见光就不会漏出管外。实验室是完全遮光的暗室。在接上高压电源进行实验中,伦琴意外地发现,一米以外的一个荧光屏发出微弱的闪光。一旦切断电源,荧光就立即消失。他把荧光屏一步步移得更远一些,发现即使在两米左右,屏上也有荧光出现。伦琴确信,这个新奇现象无法用阴极射线的性质来解释。实验已经证明,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行进几厘米,不可能使一二米以外的荧光屏发出荧光;同时,阴极射线是不能透过玻璃管的,况且伦琴的管还是被包在黑纸板内的,没有光和阴极射线能从里面透出。
  经过反复试验,伦琴确信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的新射线,它的本质一时还不清楚,故取名“X射线”。他发现X射线可以穿透千页的书,几厘米厚的木板,15毫米厚的铝板等。
  12月22日,伦琴夫人到实验室来,伦琴就请她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照相底片上,然后用X射线对准照射,显影后,看到了伦琴夫人的手骨像,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也非常清楚,这成了一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X射线的发现及研究,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宏观进入到微观、从经典过渡到现代。德国著名物理学家,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冯·劳厄评价道:“伦琴的伟大之处在于,为数众多的,甚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伦琴之前利用同样的辅助手段进行了实验,然而他们未能发现这些现象。伦琴向完全未被研究的领域进军,这除了敏锐的目光,还要有巨大的勇气和自制力。”
  x射线,晶体点阵,伦琴射线,诺贝尔物理学奖
编辑:小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1月5日:X射线被发现
【字体:&nbsp &nbsp 】&【】&
  大事记
  1477年&&勃艮第公爵查理在南锡和瑞士军队交战中阵亡,勃艮第公国逐渐被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瓜分。
  1771年&&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率领下回归清朝。
  1895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学教授伦琴发现了X射线,并获得了1901年的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0年&&旧中国著名的私营棉纺织企业大生纱厂正式投产。
  1904年&&京剧科班&喜连成&成立。同日《朝日新闻》推出著名专栏《天声人语》。
  1914年&&亨利&福特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刺激生产。
  1919年&&纳粹党成立。
  1919年&&德国柏林工人总罢工并武装起义。
  1929年&&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取消宪法,宣布独裁。
  1930年&&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毛泽东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理论基本形成。
  1930年&&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政府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1933年&&金门大桥在旧金山湾开工。
  1942年&&联合国推举蒋介石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1945年&&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1948年&&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民盟组织。
  1957年&&艾森豪威尔主义发表。
  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造反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夺权。
  1968年&&杜布切克当选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布拉格之春运动开始。
  1969年&&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具有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氮肥厂&&河北化肥厂三期工程胜利完成。它标志着我国氮肥工业达到了新水平,使我国尿素生产技术跃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969年&&前苏联发射了&金星-5号&金星探测器。5天后又发射了&金星-6&号探测器。日,&金星-5&号探测器的下降封闭舱进入金星背阳面大气层,开始发回金星大气探测数据。
  1975年&&邓小平复出,开始整顿文化大革命。
  1983年&&前苏联核动力人造卫星&宇宙1402号&失去控制,引起各国的关注。
  1985年&&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宣告成立。
  1985年&&第一届哈尔滨冰雪节开幕。
  1986年&&南非军队再次入侵安哥拉领土。
  1987年&&在内蒙古发现巨型陨石坑。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
  1992年&&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建交。
  1994年&&中国地方病协会成立。
  199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宣布:北大方正集团研制成功了高档彩色出版系统。这一系统标志一场彩色印刷革命的开始,同时外国公司独霸中国彩色印刷市场的历史已告结束。
  1999年&&国家组建缉私警察队伍。
  2004年&&香港首宗地铁纵火案。
  2005年&&美国天文学家米高&E&布朗、乍德&特鲁希略、大卫&拉比诺维茨发现一颗最大的已知的矮行星阋神星。
  2007年&&歼&10飞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军机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8年&&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制造的钢喉管开征反倾销关税,使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升温。
  2009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升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大幅削减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许多欧洲国家因此受到影响。
  2010年&&亚丁湾的星际之门被打开。&[1]&&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历史上的今天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当前位置:>>>>>>X射线的发现者
X射线的发现者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X射线的发现者。
人们都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可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威廉&康拉德&伦琴于1845年生于德国累内普.和其他物理学大师不一样,他最初只是技校毕业生.由于努力学习,伦琴十九岁那年又读上大学专科,然后当上物理学助教,继而成为编外讲师.在讲资力、文凭的学术界,他没有因自己学历不高而妄自菲薄,反而更努力地学习和突破.伦琴在温差电、光化学、压电现象、热传导和偏振光传导等领域做出了不少贡献而受到重视,被破格聘为物理学教授.当然,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X射线.
1895年,五十岁的伦琴已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一天夜晚,他做阴极射线的实验.伦琴把阴极射线管用黑纸严密地围起来,然后关闭窗门,接通电源,想检查黑纸是否漏光.室内一片漆黑,黑纸没有漏光,使他很满意.他正要做进一步的实验时,却发现涂着铂氰化钡的屏幕上,闪烁着黄绿色的荧光.这使他很惊讶,立即切断了电源,那荧光也就消失了.可是当射线管一通电,那荧光也就又出现了.
是什么东西使得铂氰化钡发光呢?射线管里有什么东西放出来呢?伦琴试着用一本书放在射线管和屏幕之间.一通电,屏幕照样发荧光.他又试着用木头、玻璃、硬橡胶等作为阻挡物,但都无法阻断屏幕上的荧光.那时候,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最基本的单位,根本不知道原子内部还有结构,可以发出射线.伦琴当然也不例外.可眼前的实验却提示原子内部有某种未知的射线放出,而且一般物质无法阻挡这种射线.这是什么射线呢?伦琴陷入了沉思之中.
夜深了,伦琴疲乏地跌跌撞撞回到家中.为了不惊动妻子,他一个人悄悄地坐下吃饭.当他拿起一片面包时,无意中看见面包在桌布上的投影.
&好极了,原来是这样!&他大喊了一声,把面包扔下,马上走出家门,奔向实验室.
伦琴的喊声惊醒了他的妻子别鲁塔.她匆匆忙忙从卧室里出来,看到桌上的晚餐似乎没有动过,而丈夫已经走远了.别鲁塔轻轻地叹了口气,包上一些食物,走向实验室.她知道他肯定在那里.
伦琴看到妻子来了,很高兴.他告诉她自己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射线,并让妻子做助手,来测定一下射线能射多远.别鲁塔拿着涂着铂氰化钡的屏幕慢慢地后退着.突然,她&啊&地叫了一声.&怎么啦?怎么啦?&伦琴忙问.
&快来看我的手!&别鲁塔说.
&手怎么啦?被射线刺伤了?&
&不,在荧光屏上&&&
他们俩看到在荧光屏上有一只非常清晰的手的骨骼的影像!
这是人类第一次看见自己的骨骼影像.两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影像,在吃惊之余的同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怖感.伦琴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他马上用感光胶片为他妻子的手做了摄影.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射线.这到底是什么射线呢?&
&这是一种未知的射线.这是X.&
&对,就叫它X射线吧.&
一个多月后,伦琴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发表了.1896年,在柏林的物理学年会上,伦琴展示了这张照片,并当场进行了表演,立刻引起了参加会议的学者的重视.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美国有一家医院就用伦琴发现的X射线为一位受枪伤的病人作子弹定位,顺利地取出了体内的子弹.三个月后,在维也纳,医生开始用X光拍片.很快,全世界刮起了一股X射线热.后来,X射线被进一步应用到金属探伤、晶体研究等方面.
X射线的发现,不仅只有实用方面的功能,还提示了在原子内部有着复杂的结构.科学家卢瑟福、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研究也从中获得了启示,伦琴的发现可以说开创了原子物理学的新时代.
日,瑞典皇家学院把世界上第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章、证书和奖金,授予伦琴这位杰出的科学家.
表面上看来,伦琴的发现纯粹是出于好运气.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柏林科学院在给伦琴的贺信中说:&科学史告诉我们,在每一项发现中,辛劳和幸运是结合在一起的.许多外行也许会认为幸运是主要因素.但是,了解您特点的人都懂得,只有您才有资格获得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
以上是查字典为您提供的小故事:X射线的发现者。您现在的位置: >
X射线探伤[浏览次数:约9063次]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Ontgen)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现象时,用一只嵌有两个金属电极(一个叫做阳极,一个叫做阴极)的密封玻璃管,在电极两端加上几万伏的高压电,用抽气机从玻璃管内抽出空气。为了遮住高压放电时的光线(一种弧光)外泄,在玻璃管外面套上一层黑色纸板。他在暗室中进行这项实验时,偶然发现距离玻璃管两米远的地方,一块用铂氰化钡溶液浸洗过的纸板发出明亮的荧光。再进一步试验,用纸板、木板、衣服及厚约两千页的书,都遮挡不住这种荧光。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用手去拿这块发荧光的纸板时,竞在纸板上看到了手骨的影像。当时伦琴认定:这是一种人眼看不见、但能穿透物体的射线。因无法解释它的原理,不明它的性质,故借用了数学中代表未知数的“X”作为代号,称为“X”射线(或称X射线或简称X线)。这就是X射线的发现与名称的由来。此名一直延用至今。后人为纪念伦琴的这一伟大发现,又把它命名为伦琴射线。
  X射线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自然科学和医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此1901年伦琴荣获物理学第一个诺贝尔奖金。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的,经伦琴及各国科学家的反复实践和研究,逐渐揭示了X射线的本质,证实它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约在0.001~100nm,医学上应用的X射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它的光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几万至几十万倍。因此,X射线除具有可见光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性。
x射线探伤原理
  (一)射线照相法
  射线照相法是根据被检工件与其内部缺陷介质对射线能量衰减程度的不同,使得射线透过工件后的强度不同,使缺陷能在射线底片上显示出来的方法。如图1所示,从X射线机发射出来的X射线透过工件时,由于缺陷内部介质对射线的吸收能力和周围完好部位不一样,因而透过缺陷部位的射线强度不同于周围完好部位。把胶片放在工件适当位置,在感光胶片上,有缺陷部位和无缺陷部位将接受不同的射线曝光。再经过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然后把底片放在观片灯上就可以明显观察到缺陷处和无缺陷处具有不同的黑度。评片人员据此就可以判断缺陷的情况。
  图1 射线照相法原理
  (二)射线荧光屏观察法
  荧光屏观察法是将透过被检物体后的不同强度的射线,再投射在涂有荧光物质的荧光屏上,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而得到物体内部的影象的方法。
  此法所用设备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及其控制设备p荧光屏p观察和记录用的辅助设备p防护及传送工件的装置等几部分组成。检验时,把工件送至观察箱上,X射线管发出的射线透过被检工件,落到与之紧挨着的荧光屏上,显示的缺陷影象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平行于镜子的铅玻璃观察。
  荧光屏观察法只能检查较薄且结构简单的工件,同时灵敏度较差,最高灵敏度在2%~3%,大量检验时,灵敏度最高只达4%~7%,对于微小裂纹是无法发现的。
  (三)射线实时成象检验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是工业射线探伤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技术,与传统的射线照相法相比具有实时,高效、不用射线胶片、可记录和劳动条件好等显着优点。由于它采用X射线源,常称为X射线实时成象检验。国内外将它主要用于钢管、压力容器壳体焊缝检查;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检查;食品包装夹杂物检查及海关安全检查等。
  这种方法是利用小焦点或微焦点X射线源透照工件,利用一定的器件将X射线图象转换为可见光图象,再通过电视摄象机摄象后,将图象直接或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再显示在电视监视屏上,以此来评定工件内部的质量。通常所说的工业X射线电视探伤,是指X光图象增强电视成象法,该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是当今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的主流设备,其探伤灵敏度已高于2%,并可与射线照相法相媲美。该法探伤系统基本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X光电增强-电视成法探伤系统
  1-& 射线源& 2、5-电动光阑& 3-X射线束& 4-工件& 6-图象增强器&& 7-耦合透镜组
  8--电视摄象机& 9-控制器& 10--图象处理器& 11-监视器&& 12-防护设施
  (四)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Computertomography)。它是根据物体横断面的一组投影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物体横断面的图象。其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
  图3射线工业CT系统组成框图
  1--射线源& 2-工件& 3-检测器& 4-数据采集部& 5-高速运算器& 6-计算机CPU&& 7-控制器
  8-显示器& 9-摄影单元& 10-磁盘& 11-防护设施& 12机械控制单元& 13-射线控制单元
  14-应用软件& 15-图象处理器
  射线源发出扇形束射线,被工件衰减后的射线强度投影数据经接收检测器(300个左右,能覆盖整个扇形扫描区域)被数据采集部采集,并进行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的高速A/D转换,形成数字信息。在一次扫描结束后,工作转动一个角度再进行下一次扫描,如此反复下去,即可采集到若干组数据。这些数字信息在高速运算器中进行修正p图象重建处理和暂存,在计算机CPU的统一管理及应用软件支持下,便可获得被检物体某一断面的真实图象,显示于监视器上。
X射线探伤作用
  1.穿透作用:穿透作用是指X射线通过物质时不被吸收的能力。X射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所不能透过的物质。可见光因其波长较长,光子其有的能量很小,当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反射,大部分为物质所吸收,不能透过物体;而X射线则不然,咽其波长短,能量大,照在物质上时,仅一部分被物质所吸收,大部分经由原子间隙而透过,表现出很强的穿透能力。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X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射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射线的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者,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这正是X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
  2.电离作用: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这种作用叫电离作用。在光电效应和散射过程中,出现光电子和反冲电子脱离其原子的过程叫一次电离,这些光电子或反冲电子在行进中又和其它原子碰撞,使被击原子逸出电子叫二次电离。在固体和液体中。电离后的正、负离子将很快复合,不易收集。但在气体中的忘离电荷却很容易收集起来,利用电离电荷的多少可测定X射线的照射量:X射线测量仪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由于电离作用,使气体能够导电;某些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有机体内可以诱发各种生物效应。电离作用是X射线损伤和治疗的基础。
  3.荧光作用:由于X射线波长很短,因此是不可见的。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铂氰化钡、硫化锌镉、钨酸钙等时,由于电离或激发使原子处于激发状态,原子回到基态过程中,由于价电子的能级跃迁而辐射出可见光或紫外线,这就是荧光。X射线使物质发生荧光的作用叫荧光作用。荧光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这种作用是X射线应用于透视的基础。在X射线诊断工作中利用这种荧光作用可制成荧光屏,增感屏,影像增强器中的输入屏等。荧光屏用作透视时观察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的影像,增感屏用作摄影时增强胶片的感光量。
  4.热作用:物质所吸收的X射线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这就是热作用。
  5.感光作用:同可见光一样,X射线能使胶片感光。当X射线照射到胶片上的溴化银时,能使银粒子.沉淀而使胶片产生“感光作用”。胶片感光的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当X射线通过人体时,囡人体各组织的密度不同,对X射线量的吸收不同,致绽胶片上所获得的感光度不同,从而获得X射线的影像。这就是应用X射线作摄片检查的基础。
  6.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铅玻璃、水晶等,经X射线长期照射后,其结晶体脱水而改变颜色,这就叫做着色作用。
X射线探伤应用
&&&&& X射线探伤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一般用于金属,非金属等材料制成的零部件,铸造及焊接部件进行无损检测,以确定其内部缺陷,如夹渣,裂纹,气孔,未焊透,未融合等。在机械、石油、化工、航空、造船、国防军工等部门,特别是在锅炉压力容器焊缝的检测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X射线探伤相关资讯
捷配电子通,电子知识,一查百通!已收录词条7875个
一周热门词条排行
X射线探伤相关词条
IC热门型号“X射线”是如何发现的-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X射线”是如何发现的
1895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傍晚,在德国沃兹堡大学的校园里,一位年过半百的教
授。正独自走向物理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
他就是该校的校长、著名的物理学家伦琴教授。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在试验一个经
过改良的阴极射线管。因为他白天有许多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只好把自己的科学实验放在
夜晚进行。
伦琴教授走到实验室,先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换上工作衣后,就坐在实验台旁。只见他
小心翼翼地用黑纸把一个梨形的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止任何可见光线从管内
透露出来。然后,他站起身来,仔细地关闭所有的门窗,又拉上窗帘,才接通电源,弯腰检
验黑纸是否漏光。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离放电管不到1米的小工作台上,射出一道绿色的
“这光是从哪儿来的呢?”伦琴心中想道。他奇怪地向四周看看,并未发现什么。于是
他切断电源,光电管熄灭了。再看那道绿光时,绿光也不见了。
接着,他连续试了多次,只要电源一通,光电管一亮,绿光就出现了。于是他划了一根
火柴,看看小工作台上到底有什么东西。
原来,那里有一块硬纸板,上面镀着一层氰亚铂酸钡的晶体材料,神秘的光线就是它发
“可这块纸板又为何能发光呢?”伦琴不得而知,暗问自己道。“难道是这光电管中有
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它发光的吗?
想到这里,他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把它档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推
断。可使他惊奇的是,这种光线不仅是光电管内放射出来的,更奇怪的是,纸板上还是发
光。他又将纸板挪远一些,上面仍然发光。
“上帝呀!这种射线竟能穿透固体物质!”伦琴欣喜若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
了四周的一切。他紧接着用木头,硬橡胶来做障碍物,进行了反复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物
体都不能挡住这种射线通过。就这样,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天早上。
妻子发现他一夜未归,派人叫他吃早饭。他嘴里应着,可手仍在不停地做实验。经过几
次催促,他胡乱吃了一点,一句话没说,又回到实验室。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外边的一切似乎对他都毫无意义,一门
心思都用到这种无名的射线身上。他反复的用各种金属做实验,结果,除了铜和铂以外,其
它都被射线穿透。
有一天,他无意之中把手挡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一下子惊呆了,他清楚地看到每个手
指的轮廓,并隐约地看出手骨骼的阴影!
“这怕是人类第一次看到活人身体内部的骨骼!”伦琴惊俱的想道。冷静了一下,他决
定继续自己的试验,直到能从理论上说明以后,才对外公布。
最近几天来,人们发现伦琴教授有些异常,一个人一言不发呆在实验室,常常是早去晚
归,废寝忘食,但大家十分尊敬这位勤奋的科学家,没有人去打扰他。
他的妻子对此疑虑重重,见他日渐消瘦脸庞和疲惫不堪的身躯,关切地问道:
“你今天一定要说清楚,最近这几天在实验室究竟干些什么?”
伦琴笑了笑,轻描淡写地答道:“只是一般的实验。”妻子十分了解伦琴,知道他一定
有重大的秘密,出于对丈夫的关切和自己的好奇,硬要求丈夫把她带到了实验室。当妻子亲
眼见到这种现象时,也感到异常的惊奇。伦琴见机行事,对妻子说:
“你是否愿意充当实验对象?”
妻子见丈夫一本正经的样子,便不敢把这当做好玩的事情,想拒绝又怕影响丈夫的工作
勉强同意了这件事情。
她小心翼翼地按着丈夫的安排,把手放在装有照相底片的暗盒上,伦琴急忙开通电源,
用光电管对着照射了15分钟。可当他把照片送到妻子的面前时,吓得她浑身打颤,瞪大了
恐怖的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毕露的骨骼,竟是自己丰润的手!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X”射线照片。这是伦琴给这种射线起的名字,直到现在,人们还
把它称为X射线。
过后不久,伦琴就把这种射线通过自己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公布于世。
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全世界。人们奔走相告传送着这一伟大的发现,伦琴也成为新闻人
物。但除了很多表示祝贺的人之外,还有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更有甚者对此表示强烈谴
责,他们认为,这是对神圣人体的亵渎。
伦琴对此不屑一顾,毅然于第二年元月,在自己研究所里举行第一次报告,并现场作了
表演。在报告中,伦琴激动地谈道:“X”射线的发现,将对物理学尤其人体医学方面,产
生极大的影响。
全场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一位年迈的解剖学家激动地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
有意义的学术大会。于是就带领与会者向伦琴欢呼。大家提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
如今X射线已经在晶体结构研究、金属探勘,医学和透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为了表彰伦琴教授的杰出贡献,诺贝尔奖金基金会决定把第一年
的物理奖授给了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射线的发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