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严寒时值隆冬 天气严寒带来的有利影响

新疆暴雪严寒天气已导致50余万人受灾4人死亡_社会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新疆暴雪严寒天气已导致50余万人受灾4人死亡
日 18:36:27
 来源:新华网
】 【】 【】 【】&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12日电(记者毛咏、赵春晖)记者12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2010年开年的暴雪严寒天气已导致新疆北部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0余万人受灾,4人死亡,而当地气温仍在继续下降。
&&&&据新疆民政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元月1日至7日强冷空气造成的恶劣天气影响,新疆塔城、阿勒泰、伊犁等地普降中到暴雪,气温大幅下降。截至12日,恶劣天气已导致12个县(市)90多个乡镇的50.12万人受灾,死亡人数上升至4人,紧急转移安置8612人,伤病人员达到278人,倒塌房屋1585间,损坏房屋9141间,受损棚圈及温室大棚761座,冻伤牲畜3.23万头(只),死亡1.52万头(只)。
&&&&由于近期严寒加剧,冰冻程度进一步加深,灾情仍在持续。据伊犁地区提供的灾情通报,1月12日5时许,新源县那拉提镇那拉提村水电站的渠道因冰冻基本堵塞,致使渠水改道并冲入牧民家中。导致11户50人受灾,牧户棚圈及饲草料全部被淹。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的积极援助下,目前受灾牧民及牲畜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因灾损失正在统计中。
&&&&目前,发生雪灾及冻害的塔城、阿勒泰、伊犁等地均已加强对地质灾害检测、巡查,完善相关应急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当前暴雪灾害造成畜牧业损失扩大的严峻形势,三地区以畜牧救灾为主,积极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大抗灾力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自治区民政等相关部门已紧急调运棉被、棉衣、棉鞋等御寒衣物及面粉、大米等生活物资运往受灾地区。
&&&&据新疆气象台预测:12日至13日,新疆北部地区自西向东有小雪,山区达中量,西风4级,气温还将继续下降。
(责任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相关报道欧洲暴风雪和严寒天气已致90多人死亡
中新网12月23日电据英国广播公司22日报道,欧洲由于近日出现的连续暴风雪和严寒天气,已有90多人被冻死或死于交通事故,许多地区的交通一片混乱。
仅周二一天,波兰就有10人被冻死。
加上过去几天,波兰已有79人死于恶劣天气。该国警方呼吁公众对于无家可归之人和醉卧街头者伸出援手。
欧洲大部分地区公路、铁路和空中交通周二持续受到严重影响。包括伦敦在内的欧洲主要城市机场要么关闭要么航班大部分取消,很多旅客被迫在机场过夜。
但英法之间的“欧洲之星”列车在因故障停运三天后于周二开始“有限运行”,但疏导数千名受困旅客的工作估计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周一(12月21日)下班时间伦敦和英格兰大部地区遭遇的一场大雪再次给交通造成混乱一直持续到周二整天。
伦敦希思罗机场周一晚开始取消所有国内和欧洲航班以保证其它主要国际航班的起降。但英国东南部铁路运营周二仍一片混乱。
气象预报说,未来几天欧洲的风雪严寒将会继续。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9741条
评论16061条
评论14848条
评论9076条
评论8062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本周,受冬季风暴“Bozeman”影响,美国遭遇了“可载入史册”的暴风雪严寒天气。强悍冷空气配合着大湖效应,给过半美国国土带来了降雪,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甚至被雪“掩埋”;50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0℃,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这场暴风雪已至少造成17人死亡。目前暴风雪已经接近尾声,但周末将迎来强降雨,加上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很可能引发洪灾。
雪势强劲持续时间长 堪称历史性暴雪
从15日开始,美国迎来今年入秋以来的第二轮暴风雪天气。此次暴雪雪势之强劲、持续时间之久,历史同期罕见,被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称为“历史性暴风雪”。
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消息,18日早晨,美国已经有50.2%的地区被积雪覆盖。其中,美国东北部地区更是遭遇罕见暴风雪,积雪深度普遍没过脚踝,部分地区积雪“过腰”,可达2-3英尺。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水牛城)最大1小时积雪10厘米以上,一天不到堆了近1.8米的雪非常惊人。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这是历史性暴风雪”,3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1.93米的单日降雪量纪录。美联社称,由于积雪太厚,仅仅20日夜间就有30多座房屋屋顶垮塌。
一直到22日,冬季风暴“Bozeman”的影响才接近尾声,大部分地区的暴风雪天气慢慢消减。这轮降雪对于五大湖一带来说,是下半年来最强、持续最久的一次。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常春惠】
集成阅读:当前位置:
>>>2006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
2006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狂风、降温和暴风雪B.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C.台风多发生于秋末到第二年春初季节D.除西北地区外,台风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长沙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日降水量可超过100~200毫米,甚至达500~600毫米.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给南方地区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06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2006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63281011197521639611672671117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风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