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某个力作用于半径问题

如图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1/4圆弧光滑轨道AB,A点距离地面高度
练习题及答案
如图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1/4圆弧光滑轨道AB,A点距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B点对轨道的压力为3mg,最后落在地面C处,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2)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x.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在B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v2R…①由牛顿第三定律得:N=N′=3mg…②解得:v=2gR(2)小球从B至C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vt…③竖直方向:H-R=12gt2…④解得:x=2R(H-R)答:(1)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2gR;(2)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x为2R(H-R).
马上分享给同学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如图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1/4圆弧光滑轨道AB,A点距离地面高度”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平抛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平抛运动的定义: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特性: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对任一时刻t:①位移分位移(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合位移,(φ为合位移与x轴夹角)。②速度分速度(水平方向),Vy=gt(竖直方向);合速度,(θ为合速度V与x轴夹角)。③平抛运动时间:(取决于竖直下落的高度)。④水平射程:(取决于竖直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类平抛运动:
 (1)定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恒定且与初速度垂直时,物体做类平抛运动。 (2)类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  ①常规分解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力的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②特殊分解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分解为,,初速度分解为,然后分别在x、y方向上列方程求解。(3)类平抛运动问题的求解思路根据物体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判断该问题属于类平抛运动问题——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用常规分解法还是特殊分解法求解。 (4)类抛体运动当物体在巨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且与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所做的运动就是类抛体运动。在类抛体运动中可采用正交分解法处理问题,基本思路为: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外力、初速度沿这两个方向分解。  ②求出这两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初速度。 ③确定这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性质,选择合适的方程求解。
考点名称:
向心力的定义:
在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向心力的特性:
1、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大小,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方向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力。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2、轻绳模型Ⅰ、轻绳模型的特点:①轻绳的质量和重力不计;②可以任意弯曲,伸长形变不计,只能产生和承受沿绳方向的拉力;③轻绳拉力的变化不需要时间,具有突变性。Ⅱ、轻绳模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①临界条件:小球通过最高点,绳子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作用,由重力提供向心力:②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当时,绳子对球产生拉力)③不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实际上小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3、轻杆模型:Ⅰ、轻杆模型的特点:①轻杆的质量和重力不计;②任意方向的形变不计,只能产生和承受各方向的拉力和压力;③轻杆拉力和压力的变化不需要时间,具有突变性。Ⅱ、轻杆模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轻杆的一端连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产生弹力的情况:①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N为支持力)②当时,有(N为支持力)③当时,有(N=0)④当时,有(N为拉力)知识点拨:向心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因为它产生指向圆心的加速度,所以称它为向心力。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类型的力。相反,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实际上它可是某种性质的一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还可以是几个不同性质的力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外力。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是不需要画向心力的,向心力是效果力。知识拓展:对于向心力的理解,同学们可以切身的体会一下。两个同学手拉手,甲同学原地,乙同学绕着甲同学转,甲同学给乙同学的拉力就是向心力,当拉力大于向心力的时候,乙同学向心(甲同学)运动,当拉力小于向心力的时候,乙同学做离心运动。
考点名称: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k=1,上式简化为F合=ma。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kg·m/s2=N)。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模型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质点模型或可看成质点模型的物体。②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加速度是力这一外因和质量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矢量性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变,加速度方向变,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其实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就是矢量式。④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⑤同一性(同体性)中各物理量均指同一个研究对象。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⑥相对性在中,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而不是相对于非惯性系的,即a是相对于没有加速度参照系的。⑦独立性F合产生的加速度a是物体的总加速度,根据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则有物体在x方向的加速度ax;物体在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ay。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为:。⑧局限性(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能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与微观粒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质点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作为研究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质点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表示出来。 (3)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小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2.两种分析动力学问题的方法: (1)合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单。 (2)正交分解法分析动力学问题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通常是分解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简单。 ①分解力: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解,则:(沿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②分解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垂直时,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时更简单。具体问题中要分解力还是分解加速度需要具体分析,要以尽量减少被分解的量,尽量不分解待求的量为原则。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情况,即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及运动轨迹。流程图如下: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流程图如下:可以看出,在这两类基本问题中,应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而它们中间联系的纽带是加速度,所以求解这两类问题必须先求解物体的加速度。知识扩展: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2.关于a、△v、v与F的关系 (1)a与F有必然的瞬时的关系F为0,则a为0; F不为0,则a不为0,且大小为a=F/m。F改变,则a 立即改变,a和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 (2)△v(速度的改变量)与F有必然的但不是瞬时的联系 F为0,则△v为0;F不,0,并不能说明△v就一定不为0,因为,F不为0,而t=0,则△v=0,物体受合外力作用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使速度改变。 (3)v(瞬时速度)与F无必然的联系 F为0时,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v不为0;F不为0时,v可以为0,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
考点名称:
牛顿第三定律:1.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表达式,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3.意义揭示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两个物体间只要有作用就必然会出现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5.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液体和气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它揭示了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以及物体间的作用力是否变化均无关。物理解题时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而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是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冈此在某一外力不易确定甚至不能确定而需要转换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用到牛顿第三定律,它是联系各力之间关系的桥梁。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如图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1/4圆弧光滑轨道AB,A点距离地面高度”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高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功能关系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功能关系专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某一个力F=10N作用于半径为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
如图所示,某一个力F=10 N作用于半径为R=1 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在任何时刻均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的过程中,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
A.0 B.20 JC.10 JD.20 J
题型:不定项选择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某一个力F=10N作用于半径为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主要考查你对&&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功的定义式:W=Fscosα,其中F是恒力,s是作用点的位移,α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4、功的计算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α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 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力做功情况的判定方法:
一个力对物体做不做功,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判断的方法是: (1)看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或者看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对物体做正功;为钝角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为直角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2)看物体间是否有能量转化:若有能量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此方法常用于相连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变力做功的求法:
公式只适用于求恒力做功,即做功过程中F的大小、方向始终不变。而实际问题中变力做功是常见的,如何解答变力做功问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不能机械地套用这一公式,必须根据有关物理规律通过变换或转化来求解。 1.用求变力做功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不变,且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可用求变力F所做的功。其平均值大小 为,其中F1是物体初态时受到的力的值,F2是物体末态时受到的力的值。如在求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时,再如题目中假定木桩、钉子等所受阻力与击入深度成正比的情况下,都可以用此法求解。 2.用微元法(或分段法)求变力做功变力做功时,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微小的阶段,使力在每个阶段内不变,求出每个阶段内外力所做的功,然后再求和。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间的夹角恒定时,变力所做的功形:其中s是路程。3.用等效法求变力做功若某一变力做的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的功,则可以应用公式来求。这样,变力做功问题就转化为了恒力做功问题。4.用图像法求变力做功存F—l图像中,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示F做的功,“面积”有正负,在l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l轴下方的“面积”为负。5.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力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变化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6.利用功能关系求变力做功在变力做功的过程中,当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参与转化时,可以考虑用功能关系求解。因为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7.利用W=Pt求变力做功这是一种等效代换的观点,用W=Pt计算功时,必须满足变力的功率是恒定的。若功率P是变化的,则需用计算,其中当P随时间均匀变化时,。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某一个力F=10N作用于半径为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9240157911374421294515234280224626/60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8 p.12 p.12 p.7 p.8 p.8 p.6 p.7 p.10 p.5 p.4 p.7 p.7 p.5 p.5 p.9 p.14 p.10 p.6 p.4 p.7 p.7 p.7 p.6 p.答案(1).4m/s(3)半径大些比较安全(4)8000..答案(1).4m/s(3)半径大些比较安全(4)8000m/s(1)分析汽车过桥这类问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①汽车在拱桥上的运动是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②汽车在桥顶时受到重力和桥面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2)解题步骤是:①选取研究【创新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相关文档专题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swfswfswfswfmp3ppt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小船过河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