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什麼时候不用毛笔什么牌子好的?

  普遍聽人家說是因為當時文盲太多  但是文盲多是因為教育不普及  而不是繁體字筆畫比較多的問題  繁體字就是筆劃多了點  會不會比較難記我自己也不清楚  因為我從小就是看繁體字、寫繁體字  我也不會覺得繁體有什麼難  但是我就是搞不懂為什麼陸陸要改用簡體字  個人觀感:  簡體字好像有點缺乏字的美感,有點空空的感覺  而且失去一些意思,例如:親不見  亲 親  這對一般人可能沒甚麼感覺  但是如果是唸國文相關科系的  應該感覺就比較深切了  會有這樣的感覺主因是我從小學的是繁體字  所以我直觀上看起來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  如果我從小就學簡體字,我想我也不會覺得怪怪的  當然簡體字也有它的優點就是書寫的時候真的比較快  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寫作業,要寫繁體字,常常寫到手好酸  呵呵  還有一點是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  不知道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是不是發音上有落差  大致看了一下對照表是都差不多  但是我就是不知道那個拼音是不是跟  "小寫英文字母"的發聲一樣  如果跟小寫英文字母的發聲一樣  那下面這幾個我比較好奇跟注音的發音好像有點不同  ㄑ q  ㄒ x  ㄖ r  ㄜ e  用漢語拼音發音會不會跟注音有一點小小的落差呢?  這樣感覺有點跟外國人學中文有點像  不過漢語拼音打字跟用注音比起來  拼音打字倒是快了許多  最後做個總結  我覺得當初大陸改成簡體字和漢語拼音  單純的只是想要和台灣做一個區隔
楼主发言:7次 发图:4张
  写繁体字耗费较多的墨水粉笔。。。穷人伤不起!!!
  就是减少学习汉字的难度  
  简体字 本来就已经在民间通行了  所谓化繁为简 本来就是历史潮流  如果你觉得简体不好看 可以考虑使用小篆甚至甲骨文  汉语拼音 我个人觉得更是伟大的发明 特别是现在符合电脑输入的要求  看看香港人的输入法 汉语拼音要简单很多
  更可怜的是   全世界华人 除了 港澳台 都是用简体字
  都是中国字,中国人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外人操多心很可笑..
  当时是为了扫盲,同时国际上推行汉字,拼音和简体字老外也易学  
  我覺得漢語拼音比注音好!!  這樣之後打英打也比較快,不用再學~
  @烏龍綠 7楼
20:45:00  我覺得漢語拼音比注音好!!  這樣之後打英打也比較快,不用再學~  -----------------------------  漢語拼音是好的改革  各種名字直接可以用英文念。  看看台北,台灣用taipei,而按照漢語拼音讀法是taibei,b直接用英語發言b來發。  你看看哪個讀音接近台北?  至於簡體字另議。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21:03:00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  我也有抄過,不過我只用兩支筆  後來交給老師,老師跟我說,不准給我抄在一起,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拿兩支筆一起抄  全部重寫,悲劇 XD
  繁体字看起来像乱码。。。  
  回复第10楼,@qazwsx0000037  @aa楼
21:03:00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   我也有抄過,不過我只用兩支筆   後來交給老師,老師跟我說,不准給我抄在一起,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拿兩支筆一起抄   全部重寫,悲劇 XD  --------------------------  抄得手都失去知觉了,最后抄出来的字全是波浪线。。  
  就是普及教育阿,如果不是为了普及教育,教育部吃饱了憋着啊,改字体玩  
  简体字民国政府就开始推行了,只是因为战争而不成功。  国民党去了台湾不继续推动简体字应该才是想和大陆做一個區隔
  @qazwsx0000037   首先,您的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知道您的论文是怎么完成的?  我一向告诉台湾同胞要看清现在就要读历史,在历史中看清当下,理解当下才能看懂历史。文字简体化不是从1949就开始的。简体字肇始于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首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注意,这里并没有“简体字”的称谓,而是“俗体字”。1922年,钱玄同、黎锦熙、杨树达、陆基等在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如果把文化的传统仅仅寄希望于文字的原样保存,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把文化的流失归咎于文字的简化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简化字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从钱先生提出开始就是为了推广教育,降低文盲率(注意这是民国时期),跟文化有什么必然联系?简化字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什么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而是由于字型的随意性和一些不科学性使得造字的基本法则在一些时候被破坏,造成大量的错别字和讹化字。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限上纲上线,无限“道德化”一个问题,好像很小的问题都能上升到无比的高度,说句不该说的话,用简体就能破坏中国人心中的“仁义礼智信”了?用繁体就能让中国人回到帝国时代了?可笑。  不可否认,当下的简体字的确是中共的作用,但是汉字简体化是一个历史脉络,要从历史中去寻求真相。  另外,再说下个人感受:  首先,大陆民众一般都可以辨识繁体字,识繁书简。平时写书法或者一般的正式场合命名或者题词等都用繁体字。书写确实美观,但是阅读和书写效率上的确是弊端。这两点不可否认。两者互相包容,从科学和效率角度看,这样无疑是最佳的。  作为一种还存在的旧时(传统)书写系统,普通中国人有必要认识,但是没必要一定要认识。最后重申下 汉字简体化和传承中华文化 根本没有直接关联。说正体残体的都是一些预设立场的脑残,根本不能用正常思维去理解,只知道用自己的屁股坐的位置来发言,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作为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的人类来说,是一种悲哀,何况台湾号称是民主的先进社会,如何体现这种先进,还请阁下再行思量!!
  机器 代替了繁重的手工 这是创新 。如果台湾创造了“简体字”一定星光灿烂的说 这是我们台湾的创意 是台湾之光。请相信我 台湾人一定这样说  还是那句话 只有创新 才能 发展(但是有一條 繁體字 我們中國根本就沒有忘記 也不可能忘記,因為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  反觀台灣學的正體字,連你們自己有時候都不會寫,更不用說普及了,難道不是嗎 (台灣記者在台灣大學採訪大學生喜歡誰請寫下來 有一個大學生喜歡 邱毅 邱毅的“毅”字不會寫,就寫成了“邱一”。你再看看你們的“錢”字,你們都寫成了什麽 鬼怪字了。甚至簡化的都不是字了,不是嗎?
  单纯的只是想要和台湾作一个区隔?您让香港和澳门情何以堪呢?  汉字简化是汉字文化圈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和现实需要,除中国大陆以外,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开展了汉字简化工作。顺便提醒您一句,推广简体字是国民政府先提出的。后来蒋败退台湾,也试图再次开展汉字简化工作。而与此同时,大陆地区率先成功完成汉字简化工作,台湾当局对汉字简化工作的态度随即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出于政治目的对简体字予以妖魔化,并不再开展汉字简化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台湾固守繁体字,倒是想要和大陆做一个区隔吧?  关于美不美的问题,纯属个人习惯。简体字以小字号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时也能做到清爽易读,而繁体字经常挤成黑呼呼的一团,难以辨认,美感就更无从谈起。繁体字用于书法领域的时候确实更有韵味,但以台湾人的手写水平,对繁体字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糟蹋。
  简体字是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就已经开始推行的,我们只是继承了中华民国的衣钵而已。
  @qazwsx0000037   汉字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并不是它有完美的形态
而是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实质
  简体字是逆流  迟早要恢复繁体字  当然是脑残是想消灭汉字而做的过渡文字
  给你上一课 当时文盲和半路文盲占一大部分,短时间消除文盲只能用简体字,再说随着时代的进步,繁体渐渐被简体所替代也是大势所需.你们要学会适应,不能因为简体是大陆所创就抵制.不能老说是保留传统文化,那你们不去写甲骨文.
  目标:拼音话。  
  又是这问题……能看懂能用不就行了么,文字注重的是表达的内容,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楼主知道啥意思么
  纠结于繁体和简体的人,在官场或者管理事业上不可能成功,至多就是个学究或者书呆子.
  主要是当时中国太衰,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加上先进的科技、医学、思想制度都是用字母文字的,连知识分子也认为大多数老百姓,像贩夫走卒这样的人不可能学会汉字(那时的汉字是古文,还有很多典故),而西方的老百姓很容易学拼音,所以能看书籍,能写做记录,容易获得知识和理性的思考,所以当时把文字拼音化和现代化是等同看待的,认为拼音文字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其实也不是只有中国这么想,韩国越南都把汉字废了,用拼音文字。当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也包括台湾人的努力,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汉字不废,社会也是可以进步的。但是文字改革已经造成这个局面了,也还没太大问题,再改回去成本太大了,台湾阿扁时改两个字都那么麻烦,大陆这边也就不折腾了。
  就问一句  楼主的英语字母发音,分大写小写吗
  去年考上国考的表示让人抬不起头的申论若要用繁体字来写那是一件很绝望的事
  @qazwsx0000037   汉字简化并非从新中国开始。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  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  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  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  宋代以后,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 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  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  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  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月经帖  
  @qazwsx0000037 懂了吗??我亲爱的民主的先进的台湾同胞!!
  @pyz4608 14楼
21:23:00  简体字民国政府就开始推行了,只是因为战争而不成功。  国民党去了台湾不继续推动简体字应该才是想和大陆做一個區隔  -----------------------------  对头!!恰恰是败退台湾后的国民政府停止了一脉相承的文字简化运动。肯定有政治成分!
  你看看老外学中文对汉字的吐槽你就理解了,当时的中国有那么多的文盲,简化汉字对扫盲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也不是全部简化了,我没学过繁体但看起繁体来也没有压力。再说了,繁体并没有弃之不用啊,自己喜欢完全可以用毛笔来手书。
  @qazwsx0000037   什么和台湾区隔啊,你想多了。只是考虑效率问题而已。不过现在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很欣赏繁体字的味道了。如果大陆一直使用繁体字,那台湾的文化魅力就少了很多。
  在书写上简体字肯定效率高些,汉语本来难学,如果拿两种版本让老外选,他们肯定不会选繁体的。但并不代表繁体被摒弃了,我们从小毛笔书法范本仍然是繁体,中华字典里也会标注繁体的。  
  @qazwsx0000037   ===============  弯弯怎么这么多没文化的?简体字还是始于老蒋的。老蒋在大陆就开始改革文字,用简体字,没成功。去了台湾又搞了一次,又没成功,按下不提了。  元代就已经使用很多简体字,很多元代文物上都有。现在的简体字很多来源于草书。看不惯简体字可以去和米芾讨论。
  ***********
  现在是电子科技时代,写字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我是学简体字长大的,但有的时候临时动笔,还可能有一些字遗忘怎么书写了,会认字和会打字不代表会写。。不知道学繁体字的湾湾们有没有这种情况,你们在写东西的时候,有多少字已经遗忘不会写,或者根本就写错了呢??
  @qazwsx0000037       
  @qazwsx0000037   還有一點是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  不知道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是不是發音上有落差  大致看了一下對照表是都差不多  但是我就是不知道那個拼音是不是跟  "小寫英文字母"的發聲一樣  用漢語拼音發音會不會跟注音有一點小小的落差呢?  這樣感覺有點跟外國人學中文有點像  -----------------------------  真替你捉鸡吖,就不能开动脑筋下么  汉语拼音不过是用通用的拉丁字母代替了注音符号的标识而已  读法当然按自己的原本发音规则,  怎么会英文字母的发音,  咋不说用拉丁字母发音,还小写字母赖  #^_^#  说实话,说繁简之争 偶还能理解  死抱着北洋政府弄的注音符号  不用简单直观的拼音才是刻意区格吧
也难怪 如果楼主 学习些简体字 就会发现简体易学,Zg之所以没有跟着老蒋用繁体主要是为了扫盲,不得不承认 简体更有益于扫盲 至于罗马拼音 跟国际化 有利于外国人学习汉语 尤其是 罗马文字国家
  @qazwsx0000037,  简体字官方化和标准化的运动开始1935年(民国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中华传承,就是这样。
  其实习惯了就好  写字快用简体,好看点用繁体  不过,在电脑上,感觉 还是简体字好,在网页通常使用的小五号到四号字时,很清晰  而看到繁体字黑黑的一块,有点伤眼  我个人从小喜欢繁体字,也喜欢用,对繁体字没成见,之前还希望国家恢复点繁体字。
  说多了没意识,我们都应该与时俱进,顽固不化就会被淘汰。
  繁体字是有些字体好看,仅此而已。不过dize真的要调很大
21:03:00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  我也被罰過,不過我跟你不同,直接跟老師說你打我吧!這樣比較快
  -----------------------------  @__MARS_ 40楼
04:54:00  真替你捉鸡吖,就不能开动脑筋下么  汉语拼音不过是用通用的拉丁字母代替了注音符号的标识而已  读法当然按自己的原本发音规则,  怎么会英文字母的发音,  咋不说用拉丁字母发音,还小写字母赖  #^_^#  说实话,说繁简之争 偶还能理解  死抱着北洋政府弄的注音符号  不用简单直观的拼音才是刻意区格吧  -----------------------------  抱歉原來不是英語發音,是拉丁字母阿  謝謝你告知,學習了
  @cold116 29楼
22:10:00  @qazwsx0000037  汉字简化并非从新中国开始。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  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  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  -----------------------------  /p/      
  LZ我笑了,好像最早推行简体字的是 老蒋...不过还没等实施,就跑到了台湾,为了和大陆有个区别,才没推行简体字。
  回复第9楼,@aa6390207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  你的手夠大的,呵呵  
  小学一年级某晚为了写完一篇繁体字,我哭得稀里哗啦。
  @qazwsx楼
11:40:00  -----------------------------  转一张狗血截图就走?请问您自己的观点在哪里?
  简化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简体字好用
有些艺术绘画用繁体字确实感觉好看些
而且大陆新华字典什么的里面每个字也有标注繁体字啊
个人喜好而已
有必要这么纠结吗
我还觉得湾湾说话娘娘腔勒~~~~
个人习惯~~~~
  @qazwsx0000037
11:40:00  -----------------------------  @Geminiray 52楼
13:10:00  转一张狗血截图就走?请问您自己的观点在哪里?  -----------------------------  /post-333-.shtml  
  我们也不知道
从小就这样学 的
  文字也需要进化,固执不变等于扼杀!  
      
  @滷肉饭 58楼
15:19:00  -----------------------------  你们为啥不用甲骨文?你们用的字儿对于古代人也是残体字!武则天还创字儿呢!曌这字儿你们还用吗?
  -----------------------------  @命陷社会 59楼
15:54:00  你们为啥不用甲骨文?你们用的字儿对于古代人也是残体字!武则天还创字儿呢!曌这字儿你们还用吗?  -----------------------------  他已经黔驴技穷了,只能炒这些箱底货了。
  原来楼主是有预谋的,先很单纯滴抛出一个自己的论调,然后让陆陆大谈简体字的由来,最后自己再贴出一个大陆人创造简体字却栽赃国民政府的截图,想以此来推翻史实,颇有心计啊!不过史实是不容推翻的,因为它就在那里。
  @qazwsx楼
14:34:00  -----------------------------  湾湾泡论坛真方便,没有观点就转图片,被质疑后还可以直接给大陆网友扣一顶“特殊思维”的帽子。
  @小麦子粑粑 61楼
17:14:00  原来楼主是有预谋的,先很单纯滴抛出一个自己的论调,然后让陆陆大谈简体字的由来,最后自己再贴出一个大陆人创造简体字却栽赃国民政府的截图,想以此来推翻史实,颇有心计啊!不过史实是不容推翻的,因为它就在那里。  -----------------------------  我原本也不想這樣,要這樣說我一樓就好說了  幹嘛等著  是因為有人回復都要這樣"偏激" "激進"  @cold116  "汉字简化并非从新中国开始。"  "懂了吗??我亲爱的民主的先进的台湾同胞!!"  @0波浪线0  LZ我笑了,好像最早推行简体字的是 老蒋...不过还没等实施,就跑到了台湾,为了和大陆有个区别,才没推行简体字。  每次一說到這個,你們就是要來拿國民黨來說嘴  更何況國民黨最後也沒有推行戴季陶先生也阻止了  老蔣歸老蔣做的,共產黨歸共產黨做的  國民政府的簡體字政策和共產黨的又不一樣  簡化的字數可差的多了  简化字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AE%80%E5%8C%96%E5%AD%97  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收录的39个选用字习惯上看作简化字。  1975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报请国务院审阅。  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宣布废止“二简字”。  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刊载在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共收2235个简化字)。  1986年发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内收通用字7000个(含《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字)。这个表亦代替了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6196字),规范了中国大陆的印刷字形标准,另外亦恢复了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淘汰了的15个异体字为规范字。  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6个繁体字,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调整其写法。  至於上面第三張我貼的圖,裡面的用詞有點激進我道歉  但是那不是我寫的,只是轉貼的
  简体字是蒋介石民国政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筹备了哦,中国GCD后来继续搞下去了而已
  "你们为啥不用甲骨文?你们用的字儿对于古代人也是残体字!武则天还创字儿呢!曌这字儿你们还用吗?"  原本我也只是想單純討論為什麼要簡化字  但是你們自己看看回覆,就在罵  不說話又說射後不理  每次一說到這個就有人要罵"你滾回去用甲骨文"等...  沒說不能簡化字體,但是要簡的漂亮  信不信由你,你可以問問唸國文相關科系的  哪個讀舊的相關資料容易  我也沒說簡字全部不好,至少他書寫快  但是你們回覆就是要罵人,真是奇怪?
  拼音文是五四運動開始的  連胡適都是贊同的  學漢字需要時間的~  是不是該花這些時間見仁見智  但學漢字的確讓學生花不少時間~ 這些時間是不是可以拿去學其他的?!  簡字是第一步~ 終極目標是拼音文  只要認識幾個拼音後~ 會說就會寫~  這是當年認為可以快速消除文盲的法寶
  台湾人证明一个事情不用拿出证据,只要编个歌谣就好了。可怜的蛙啊。
  从早期人类用甲骨文到清末民初用繁体字再到现在用简体字,说明人类在不断的进步。战争时期有很多汉奸,狗到今天已经没有了,谁还会给美国日本当狗?大陆还可以,至少证明人类在进步
  碰到楼主这样的人太多了 什么美感不美感的 真是厌烦透了  首先简体繁体什么的 根本与文盲无关
只要教育普及什么都可以了   只想针对楼主说一点 你所认为的简体的丑陋和和我们绝大多数看繁体的不顺眼其实是一回事 就是因为你从小到大习惯了
所以才觉得对方不顺眼 根本跟美感毫无关系  楼主你知道吗?
我在电脑上看繁体对我来说几乎是一种痛苦
因为感觉一片黑漆漆的 有些过于密集笔画的字体感觉就是一团黑墨水似的
我想你有的时候看简体也是类似这么一种道理
这个根本与美感毫无关系 就是跟你长期所习惯的视觉效果有关系
就好像你看阿拉伯语
是不是感觉乱七八糟
就是一群小蝌蚪 ?但是我相信阿拉伯人绝不会如此看待的   还有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写繁体或者简体的时候根本想不清这个字笔画的一部分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 所以你所谓的爱无心根本无法作为论据
  最后我支持简体
时代在进步 该简化的就一定要简化 只要简化的合理
但是目前有些简体字确实简化的不够合理
  @qazwsx0000037   任何事物都是进化来的,如果没有好处,绝对不会在中国大陆存在那么长的时间。  拼音的好处:  1、完全和英文26个字母一致,随便找一个键盘都能够打出来,尤其是在欧美那种英文国度;  2、方便外国人学习发音;  3、姓名、地名可直译出英文。  简体的好处:  1、简单,便于普及;  2、电脑或手机的分辨率比较低时,繁体字识别有障碍,不美观;  3、写起来超级节省时间。  要延续繁体,也要举出几个能在应用上优于简体的例子先!
  象形文字变成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大趋势,唯有中国当时是个例外,在100年前,因为中国用象形文字,受到了世界的多少歧视,当时国内知识分子也认为汉子是导致中国发展慢的主要原因,在当时,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要简化汉字,中国才会有前途,民国政府也惦着推广字体简化运动,但因为战乱,一直没有成功。
  时至今日,湾湾还在学注音符号  拼音只用来拼地名,人名等专用名词  真是折腾小盆友吖
  @p4deer 66楼
17:58:00  拼音文是五四運動開始的  連胡適都是贊同的  學漢字需要時間的~  是不是該花這些時間見仁見智  但學漢字的確讓學生花不少時間~ 這些時間是不是可以拿去學其他的?!  簡字是第一步~ 終極目標是拼音文  只要認識幾個拼音後~ 會說就會寫~  這是當年認為可以快速消除文盲的法寶  -----------------------------  幸好没有用拼音文,否则就像现在的韩国了,到头来还不是要在名字旁边的括弧里写上自己的汉子名吗!!!  
  比如台湾的灣 密密麻麻 电脑上都看不清
  汉字简化有其特殊背景,面对大量的文盲,字体简化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拼音化更是西体中用的完美体现。  其实很多政策需要实施很多年之后才能看出效果,事前只有评估。  但是从目前来看,字体简化和拼音化在历史上是功大于过的,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飞速发展,简体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作用,因为需要手写的机会大大减少,拼音化则体现了前瞻性,在国际交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跟无知的人讲,就是鸡同鸭讲
  等哪天台湾普及简体字了,就知道简体字的好处了
  @qazwsx0000037 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龖  你滴懂了吧?  “龖”字是两个繁体的龙字组成的,属于龙字部,意思也有双龙之意,又可以用来形容龙腾飞。  龖的拼音: dá 注音: ㄉㄚˊ  繁体字:龖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  简体部首:龙 龖的部首笔画:16 总笔画:32  笔顺:点、横、点、撇、横、竖、横折钩、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竖弯钩、横、横、横。  五笔86:UEGD  五笔98:UEGD  五行:火  UniCode:U+9F96  四角号码:01211  仓颉:YBYPP  GBK编码:FD91  规范汉字编号:  土不土??
  齏齏齏齏  蠿蠿蠿蠿  龘龘龘龘  羃羃羃羃  齏齏齏齏  瀪瀪瀪瀪  澷澷澷澷  譱譱譱譱  鷆鷆鷆鷆  齅齅齅齅  黱黱黱黱  
  看繁体字我会看的眼疼。  
  因为太穷买不起墨水  
  @qazwsx楼
17:58:00  "你们为啥不用甲骨文?你们用的字儿对于古代人也是残体字!武则天还创字儿呢!曌这字儿你们还用吗?"  原本我也只是想單純討論為什麼要簡化字  但是你們自己看看回覆,就在罵  不說話又說射後不理  每次一說到這個就有人要罵"你滾回去用甲骨文"等...  沒說不能簡化字體,但是要簡的漂亮  信不信由你,你可以問問唸國文相關科系的  哪個讀舊的相關資料容易  我也沒說簡字全部不好,至少他書寫快  ......  -----------------------------  台湾版友已经很多次拿这个简繁来说事了
  为了更有效率的教育和发展,必须的,开足马力发展缩短和列强的时间差。落后一定挨打,不发展还得挨打。
  @风车阿 80楼
17:48:00.0  齏齏齏齏  蠿蠿蠿蠿  龘龘龘龘  羃羃羃羃  齏齏齏齏  瀪瀪瀪瀪  澷澷澷澷  譱譱譱譱  鷆鷆鷆鷆  齅齅齅齅  黱黱黱黱    -----------------------------  嘎嘎嘎嘎嘎
  @aa6390207
21:03:00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  @qazwsx楼
21:07:00.0  我也有抄過,不過我只用兩支筆  後來交給老師,老師跟我說,不准給我抄在一起,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拿兩支筆一起抄  全部重寫,悲劇 XD  -----------------------------  为什么不一直沿用甲骨文
而要统一文字
发明纸张?请楼主告诉我
  @aa6390207
21:03:00  我会告诉以前我们老师罚同学抄100遍课文的事吗?
考试不及格罚抄60遍卷子。我试过一只手同时拿三支笔抄,抄出来就是三行。。唉,你们台湾人绝对没经历过这些事。。。。想想如果当时我抄的是繁体字?????  -----------------------------  @qazwsx0000037
21:07:00.0  我也有抄過,不過我只用兩支筆  後來交給老師,老師跟我說,不准給我抄在一起,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拿兩支筆一起抄  全部重寫,悲劇 XD  -----------------------------  @jiankw 86楼
14:32:00.0  为什么不一直沿用甲骨文
而要统一文字
发明纸张?请楼主告诉我  -----------------------------  文字不过是交流工具,就像QQ,难道不用升级?
  小姑娘没嫁人,哪知道闺房的乐趣  等你也习惯了简体,就知道有多妙了。
  简化汉字是民国政府就在搞的,共和国建国后只新创了一个简化字。另外,湾巴子你们怎么不恢复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有些人可是一边去中国化一边号称中华正统哦
  繁体字
是康熙 去简留繁
就是给读书人 士大夫用的
简体字是为了推广 把古汉字的简化版 留用 全民推广 就现在 手机应用
就是简单实用 本应向世界推广 与英语争夺语言霸权
灰常瞧不起台湾人
神么 都拖后腿
  四个字~益于书写!
  腦筋好的人就使用正體字,  頭腦簡單的人學簡體比較不吃力。
  @cold116 15楼
21:26:00.0  @qazwsx0000037  首先,您的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知道您的论文是怎么完成的?  我一向告诉台湾同胞要看清现在就要读
中看清当下,理解当下才能看懂
。文字简体化不是从1949就开始的。简体字肇始于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首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注意,这里并没有“简体字”的称谓,而是“俗体字”。1922年,钱玄同、......  -----------------------------  支持一下,很详细,简体字确实不是现在发明的,却是我们推广的,希望阔步走向世界
  大宋朝人文素质科技经济领先其他国家几百年为什么会被灭族?  因为你走的太快了,中华文明讲究的是中庸,脱离群体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qazwsx0000037 文字的简体化 是民国开始就在筹划的事情 即使没有内战 现在的文字也会是简体字 只是略微不同
  @qazwsx0000037 孙中山的祖先还用过甲骨文呢,请问孙中山先生后来怎么用繁体汉字了?
  @滷肉饭 58楼
15:19:00.0        -----------------------------  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管中国的事?
  @烏龍綠 7楼
20:45:00.0  我覺得漢語拼音比注音好!!  這樣之後打英打也比較快,不用再學~  -----------------------------  当初改拼音就是为了与国际主流的英文字母接轨的,说明当时的汉语专家多具先见之明。说实话,我完全看不懂台湾的注音,感觉像是什么甲骨文
  @cold116
21:26:00.0  @qazwsx0000037  首先,您的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知道您的论文是怎么完成的?  我一向告诉台湾同胞要看清现在就要读
中看清当下,理解当下才能看懂
。文字简体化不是从1949就开始的。简体字肇始于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首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注意,这里并没有“简体字”的称谓,而是“俗体字”。1922年,钱玄同、......  -----------------------------  @蓝天梦想曲 93楼
16:22:00.0  支持一下,很详细,简体字确实不是现在发明的,却是我们推广的,希望阔步走向世界  -----------------------------  建国后,中国政府简化的汉字只有101个,从清朝就已经开始简化汉字了,到现在为止总共简化了500多个汉字
  台湾有些汉字也简化了,比如说台湾的台就是一个例证。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小楷用什么毛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