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诛少正卯卯确有其人吗?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孔子杀少正卯的迷雾
孔子杀少正卯的迷雾
前一阵我写的几篇博文被删帖了,我感到很迷惑。因为我写的东西立论尚稳妥,后又看了一些主流谋体,同样的议题并没禁忌。于是心有戚戚,认为是某某某“扯大旗作虎皮”所为,作打油诗一首:
仁政自古不绝书,门下何至三盈虚。
一朝司寇摄相事,当时便把少正除。
引的是孔子杀少正卯的典故。
但孔子杀少正卯是史实吗?两千多年来迷雾重重,无法消散。
孔子生前治国理念,不被认同,难得有机会短暂为官,在鲁国执政时诛杀过少正卯,为政三月,而鲁大治。这是孔子一生绝无仅有的一件重大“政绩”,《论语》作为孔子的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没有记载,儒家早期著作没有记载,重要史书《左传》也没记载。
这事的原始记载见《荀子·宥坐》:“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以此为“母本”, 随后被诸多经史子集转述和引据,并时有发挥。
《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家语·始诛第二》: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
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
《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夫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不徒不能知孔子之圣,又不能知少正卯,门人皆惑。子贡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子为政,何以先之?”孔子曰
:“赐退,非尔所及。夫才能知佞若子贡,尚不能知圣。世儒见圣自谓能知之,妄也。”
所引文章均煞有介事。《荀子》中的“诛少正卯”,到《孔子家语》中就细化为“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了。《荀子》中的“门人”,到《孔子家语》中就指实为“子贡”了。到了东汉的《论衡》更增添了“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的故事。
散见于诸多经史子集,以及正史予以采信,就能说明孔子杀少正卯确有其事吗?不能。
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 “诸子百家”, 他们着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则是在战国时期。在辩论过程中,为了宣扬学派,诘难论敌,纷纷施展各种手段,党同伐异,攻击诋毁,“巧言令色,鲜矣仁”。假托、编造、寓言之风盛行,在诸子文章中,儒家的著作很多。东一个“子曰”、西一个“子曰”,如收集起来,这些所谓孔子的言论早已超过《论语》,但人们都不敢轻信是孔子的原话。诸子中有擅长依托孔子编造故事,说明自己的学术论点的,如庄子。
庄子为了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在《庄子. 盗跖》写孔子招安为“盗”的柳下跖,借盗跖之口骂孔丘才是“盗丘”,“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返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封侯富贵。孔丘者,巧伪人也。”孔子不敌狼狈而逃,“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
《墨子·非儒》中借晏子之口说,孔子参与楚国白公之乱,“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又说孔子怨恨齐景公和晏子不封自己为大夫,于是搞阴谋,促成田常之乱,害了齐、吴两国。还说“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编造孔子“困于陈蔡”时,子路靠抢劫供孔子酒肉,孔子佯为不知。孔门弟子心术不正,行为不端,“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阳货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桼雕刑残莫大焉”。
&这些,人们更相信是寓言、是论据,而不是史实。
至于中国的所谓正史,其中也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令人疑窦丛生。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治学态度异常严谨的《史记》为例,随手拈来。
《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刘邦的出生:“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
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正史”之不可靠,可见一斑。所谓“25史”中不可信的比比皆是。
其实,对于“孔子杀少正卯”历代质疑的也很多。
最著名的是宋朝一代大儒理学家朱熹,著有《四书集注》,是孔子、孟子以来儒学大师,死后诏祀于孔子庙,可说是孔子研究专家了。他在《朱子语类》中说:“某尝疑诛少正卯无此事,出于齐鲁陋儒欲尊夫子之道,而造为之说。若果有之,则左氏记载当时人物甚详,何故有一人如许劳攘,而略不及之?史传间不足信事如此者甚多”。清代崔述之《洙泗考信录》,也认为“此盖申韩之徒言刑名者,诬圣人以
自饰,必非孔子之事”。
聚讼纷纭,宁以为有者有之,宁以为无者亦有之。更出于政治目的,文章连篇累牍,牵强附会,莫衷一是。其实,孔子至今已2500多年,其事早已不可考。 “孔子杀少正卯”或有或无,已不重要。千百年来随着孔子地位不断拔高,统治者需要的是以孔子作为统治工具,“孔子杀少正卯”是惩治“思想罪”的典型案例。孔子历数的少正卯“五大罪状”或是思想方面,或言论方面,或无中生有,这在博友宋志坚博文有很精辟的分析,可参阅。历代统治者不但津津乐道而且群起而效之,堂而皇之举“诛不仁”之旗,实施专制。禁锢思想、钳制舆论、镇压异端。
最早宣扬对“邪说奸言”者实施诛杀的恰恰是“孔子杀少正卯”的作者荀子。
《荀子·非相》:“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思想之罪甚于盗贼,提倡禁绝“邪说奸言”,并予以肉体消灭。他的学生李斯则在秦王朝焚书坑儒,实践了这一思想。
古代的“士人”读书求学,游说诸侯,干谒权门,都是为了追名逐利,品行普遍堕落。作为“士人”的李斯,率先突破了中国御用士人无耻的底线。除了吹捧专制的所有恶行为丰功伟业外还为虎作伥,“始皇可其议”:为了阻止人们“道古以害今”,就要毁灭历史,“非秦记皆烧之”;为了防止人们通过“私学”获得知识和智慧,对抗国家法令教化,就要禁锢思想、扼杀文明,“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为了禁止人们表达意见,非议时政,就要钳制舆论,“有敢偶语《诗》、《书》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史记》)。中国的历史,从此陷入了封建专制的黑暗。&
——东汉末年一代名儒孔融高才倨傲,跌荡放言,敢讥讽曹操父子争女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即使名重一时,“海内英俊皆信服之”也没用,终被弃市。
——魏晋“竹林七贤” 的领袖人物嵇康,弹琴咏诗,自足于怀,却不为司马氏所用。自言“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以“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为由,被斩于东市。
——提出“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并敢于“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明朝著名的“异端”思想家李贽,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遇害,著作焚毁。
——清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书印出十年后因不合时宜被人告发,康熙震怒,下旨凌迟处死。
此外历朝历代文字狱,史不绝书或史不敢书。文网之密,处刑之重,株连之广,杀戮之多,血雨腥风让人不寒而栗。文字狱的案件,几乎全部是冤假错案,罪名都是“欲加之罪,何况无辞”罗织而成的。
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说:“甚矣。国家不可有小人,有小人必败君子。故唐虞任禹稷,必去四凶。鲁用仲尼,必去少正卯”。2000多年来孔子杀少正卯的故事不断重演,无数因言论、思想的先知、先觉、先说、先想而遭到残酷迫害、残忍屠杀的“少正卯”,或仅腹诽牢骚太盛说了不该说的话连“少正卯”都算不上的人,统统被统治者目为“小人”,纷纷被囚禁、被弃市、被腰斩、被凌迟,连绵不绝。但这与孔子曾杀或不曾杀少正卯无关了。
&& 《孔子圣迹图之诛少正卯》:孔子53岁诛“五恶俱全”的少正卯。图中有发放耕牛和农具,还有四大人一小孩(鳏寡孤独幼),这些场景暗示“为政三月,而鲁大治”。
我的更多文章:
( 13:52:04)( 22:11:38)( 09:53:57)( 09:02:29)( 16:03:1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孔子诛少正卯事件真的是很多文献都不记载吗?    孔子诛少正卯事件表面上看来有着圣人治奸的漂亮外衣,但是一旦细究就会完全相反,严重影响孔子的正面形象!从而儒生们不得不使用疑古派的种种手法去质疑这件事的可信性。这些手法中包括史学界较为盛行的一种举证方法,称作“孤证不立”,即把诛卯记载判定为仅有《荀子》一个出处的“孤证”,其他书的记载全部都看作传抄《荀子》或者抄后自行增衍。为了证明《荀子》的记载是“孤证”,疑古儒生们当然要证明其他春秋战国时代书籍都不记载诛卯。    问题就出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都不记载”之上!    事实上,这个“都不记载”只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得到证明的猜想!疑古儒生中有博学大儒,也有不学浅儒,但是他们都犯了两个根本性的错误:误以为自己有条件查阅全部的文史书籍,以及误以为自己所查阅的书籍里已经包含全部的应查阅信息。  朱熹开始质疑诛卯记载真实性时使用了“某书不载、某书不载”的疑古论述模式,当时他还只是举《春秋经》、《左传》、《子思子》和《孟子》四例,后儒则举出更多“不载”的例子,数量多的可以达到九例,分别是:1.《春秋经》;2.《左传》;3.《国语》;4.《战国策》;5.《论语》;6.《子思》;7. 《孟子》;8. 《庄子》;9. 《墨子》。    这样的举例证明存在着两个致命的弱点:    第一、这些书是否全部的春秋战国文献?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除了现存的一些其他文献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的大量书籍都已经在秦火楚炬之中遭到彻底毁灭,亡佚数量根本就无法统计。既然举例不可能代表全部文献,那么“都不记载”自然就无法得到证明,从而“孤证”是否真的“孤”也无法得到证明。  换言之,《荀子》的诛卯记载可能另有文献依据,并不是凭空杜撰,只不过这个文献已经消失在熊熊烈火之中。    第二、所列举的书籍是全本还是残缺本?  上面所列举的九本书,除了盛传是出自与孔子喜好基本一致的左丘明之手的《国语》和《左传》,其他七本竟然都是残缺本!而从朱熹开始就在疑古闹剧里极少缺席的《子思》,竟然是残缺程度最高的辑本!  历史研究者如果还没全部看完一本书,当然就没有资格去作“这本书肯定没写什么内容”之类的鉴定。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所以在诛卯问题而言,残缺本书籍其实无法定性为“不载诛卯”。无论是在亡佚书籍那里或者是焚书后重现的书籍那里,对《荀子》诛卯记载的“孤证”指控都无法得到证明。  这几本残缺本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有三本:《孟子》、《庄子》、《墨子》。  司马迁认为《孟子》只有七篇,但是后来该书增多为十一篇,来源自然是民间献书或者从民间搜集所得。东汉的赵岐认为新增加的四篇是伪书,但判伪理由却是欠缺说服力的“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有这个事件存在,谁也不能保证除了这十一篇之外孟子肯定再也没有著作,更加不能保证孟子的弟子就肯定没有写过其他的孟子言行记录。孟子要向诸侯贩卖仁义,被人说他“好辩”,而且还多有得罪君主之言,如果他在著作中宣扬“言伪而辩就该杀”,那岂不是授人以柄、自掘坟墓?就算《孟子》内篇就已经包含全部的孟子自著内容,该书也没有资格充当质疑诛卯可信性的证据。广而言之,因为诛卯事件一旦深入分析就可能越描越黑、害人非浅,则所有的表面上看起来应该记载但是却没有记载诛卯事件的儒家书籍都不能洗脱为孔子避讳的嫌疑。  相反,敌视孔子的书籍一般而言就没有避讳嫌疑。虽然庄子和墨子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利益考虑也有可能不提诛卯,但是这并不能妨碍《庄子》和《墨子》成为疑古儒生们喜闻乐道的论据。只不过,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两本书是存在着篇章亡佚的残缺本!《墨子》里最可能收录诛卯事件的《非儒》篇的上篇也在亡佚篇章之列,然而疑古儒生们却极少有人考虑到这个因素,这说明他们的论史学风是何其的轻浮,辨伪水平是何其的低下!    孔门立雪早就指出过:文献典籍的亡佚往往是“孤证”的形成原因,但是同时也加强了“孤证”对历史事件的证明力量。如果一个记载不是“孤证”,我们还可以分析同一件事的流传会产生怎么样的内容差别或者版本对比,而一旦变成了硕果仅存的“孤证”,则其作证的权威性会得到大幅提升。要质疑其证明力量,只有靠违背史学规律的所谓“孤证不立”。  从史学规律而言,史书或其他书籍的记载虽然是写给后人看的,但是并不保证当时的文献资料不会亡佚。换句话说,文史记载并不需要照顾后世疑古派的刁钻口味。另外,疑古派常用的“默证”法在中国先秦史领域有一道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那就是秦火楚炬对文献的毁灭性破坏。疑古派要使用“默证”证明“孤证”的孤立无援、不足采信的时候,因为文献大量亡佚,疑古派无法看到全部相关文献,看到的书籍也往往不是全本,从而根本就没有资格去鉴定“孤证”是否真的“孤”!文献亡佚所导致的“孤”,并不是事件记载的“孤”,而是疑古派自己的“孤”!“孤证不立”只是违背史学规律而得出的一种歪曲的认识,合乎规律的表述应该是“孤证难破”,或者说得绝对化一点就是“孤证必立”,疑古派无路可逃!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很有启发性的是,《战国策》因为所记述的时代排在诛卯之后,对诛卯事件当然只能通过在谈话或者文章中引用历史事例的途径来触及。而今本《战国策》是经过刘向编订、曾巩补齐的。对这本书,我们暂且给予一系列的宽限条件:(1)忽略连刘向都没有收集到的纵横家亡佚篇章;(2)暂且接受刘向在编订过程中没有进行过删削;(3)暂且接受曾巩补齐版就是完整的刘向编订版;(4)忽略该书只是战国历史极小的一部分的局限性。(5)忽略诛卯“五大罪”可能直接威胁纵横家人身安全从而导致避谈此事。然后我们再分析一下,该书没提到以往诛卯的事,这一点能否说明诛卯事件不存在呢?  答案是:仍然不能!  在这么多宽限条件下,《战国策》虽然没有写诛卯,但刘向另外编写了一本书《说苑》,里面的《指武》篇就有诛卯事件!  刘向原名更生,在担任校书之前就已经在呈给汉元帝的奏章中写道:“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行也。”汉朝的一系列文献表明:诛卯事件的可信性在当时的官员奏章、学者修史、士人议论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认同。    为何汉朝人对诛卯认同程度这么高,而宋朝人却开始质疑其可信性呢?答案其实不难推理:汉朝是整理焚书余烬的朝代,面对的是一部部无论怎么辛苦搜寻都不可能恢复完整面貌的书。残酷的现实时时刻刻提醒汉朝人:你们根本就看不到古代书籍的全貌!在这样的情况下,“孤证不立”之类的疑古谬论的滋生土壤自然就受到限制。另外汉朝的先秦文献丰富程度也比宋朝高,经过文史亡佚后宋朝人看来是“孤证”的事件,在当时看来未必就是“孤证”。  诛卯记载直到今天都不能算是“孤证”,因为其他的诛卯记载有着《荀子》里所没有的内容(例如《孔子家语》里提到诛卯地点是“两观”,刘向《说苑》更具体到“东观”),与《荀子》形成互相印证的关系。只不过儒生们觉得这件事很棘手,从而有意无意地要通过种种误导手法混淆视听而已。诛卯疑古分析结果往往会被儒生们冠以“史学界结论”、“铁案”之类的美称,如果把朱熹看作诛卯疑古的始作俑者,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诛卯疑古,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以臆想断狱的冤案!     诗曰:    目尽江湖阔,心闲静处天。  光清容宝镜,雾白渺渔船。  习习风吹发,飘飘意羡仙。  海云连蜃气,炎驾凿乾圆。  象纬高悬古,编修敬录传。  独珍坑烬简,还注证孤篇。  视廓空形相,源深见圣贤。  长思无味水,汨汨灌平田。    
  分析实事求是,赞赏!
  《论衡·讲瑞》里有记载少正卯与之抢门生,造成“孔子之门,三盈三虚”
  《史记·孔子世家》
  司马公可能过于崇拜孔子,在某些篇章里偶尔也会来点春秋笔法
  即使孔圣诛卯,也没有丝毫错误,所谓外现金刚怒目,内秘菩萨慈悲是!
  有个自称是大学历史教师的叫端木赐香的,网名叫三糊涂,她?写的一本书提到过这个问题,《历史?的陷阱》?忘了是什么陷阱了,里面说孔子杀那个少卯正是“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大学校长。。。”
  汉代儒学以荀子之学为大宗,崇礼近法,故荀子所述诛少正卯当然就泛滥于汉代典籍。追根溯源,其实也就是荀子记载的孤证,楼主所谓的考据,诸如孟子别有著作、荀子别有传承等等,在没有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的前提下,都属于猜想。至少现在看到的还是孤证,你不能用&假定有&来作什么证据的,这不符合基本的考据方法——不仅浅,而且妄。说朱熹没有读全书,你读全了?我觉得更值得怀疑的不是朱子,而是楼主了。  孤证不立是很科学的考据方法,这不是什么瞎猜可以推翻的。最简单的说,你猜想孟子可能还别有著作就算成立,可是凭什么认为别的著作一定记载这个事件呢?这个不存在的证据本身也没有什么确定性,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杀少正卯是孔子的污点,也比较好笑。孔子是私生子这种事情也无人遮掩,夫子自述少贱也没什么避讳的,若真有杀少正卯一事,又有什么好避讳的?
  相反,敌视孔子的书籍一般而言就没有避讳嫌疑。虽然庄子和墨子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利益考虑也有可能不提诛卯,但是这并不能妨碍《庄子》和《墨子》成为疑古儒生们喜闻乐道的论据。只不过,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两本书是存在着篇章亡佚的残缺本!《墨子》里最可能收录诛卯事件的《非儒》篇的上篇也在亡佚篇章之列,然而疑古儒生们却极少有人考虑到这个因素,这说明他们的论史学风是何其的轻浮,辨伪水平是何其的低下!  ======================================================  这种话真是很滑稽的。儒学虽为显学,但是主要在齐鲁较为风行,而且真正达到秉国政的儒者很少。墨子不仅跻身显学,而且本身有武装力量,哪里来什么&保护自身安全的利益考虑顾及”?何况《墨子》又非墨子一人一时所成,荆楚等地的南方墨者大体占其半,更谈不上要顾虑什么了。至于庄子本为一世隐者,居于宋楚之间,是儒学核心区域之外的,又有什么好顾及的?庄子讥孔的地方还少、还不激烈吗?何必要在少正卯问题上留情?这真是讲笑话了。至于《非儒》上篇亡佚,怎么考虑进去?没有传下来的,要如何考虑法?总不能用没有的文献来证明真有其事吧?若他日人家考证楼主的行迹,总不能用关不羽失传的文字来证实楼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吧?尽管关不羽可见的文字中对楼主的主张大表不满,却并没有这层意思。  总之,你要信,那是你自己的事。谁也不能非要说服你,但是要推翻孤证不立,你显然是在瞎耽误工夫。
  呵呵,这里正经的不回。
  要如何考虑法?总不能用没有的文献来证明真有其事吧?若他日人家考证楼主的行迹,总不能用关不羽失传的文字来证实楼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吧?尽管关不羽可见的文字中对楼主的主张大表不满,却并没有这层意思。  ===============================    笑,疑古派的思维的逻辑特征就是带有否定判断, 你说的“用失传文字证实某人杀人放火”,这里面没有否定的判断。    改成“用失传的文字证实某人杀人放火的记载不真实”,这才是带有否定判断的合适的比喻。    疑古派就是思维水平低!笑。  
  但是主要在齐鲁较为风行,而且真正达到秉国政的儒者很少。墨子不仅跻身显学,而且本身有武装力量,哪里来什么&保护自身安全的利益考虑顾及”?    ==============    看看&墨子&里面怎么写救宋的吧.  楚王想杀墨子,请问,那个时候,墨子的武装力量在哪里?为何不出来保护他?墨家门人谒见显贵,都是全副武装、带齐兵马去的吗?    
  孤证不立是很科学的考据方法,这不是什么瞎猜可以推翻的。最简单的说,你猜想孟子可能还别有著作就算成立,可是凭什么认为别的著作一定记载这个事件呢?这个不存在的证据本身也没有什么确定性,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杀少正卯是孔子的污点,也比较好笑。孔子是私生子这种事情也无人遮掩,夫子自述少贱也没什么避讳的,若真有杀少正卯一事,又有什么好避讳的?     ==================    孤证不立本来就是处于举证困难中的史学家想出来的一种充满无奈的权衡对策,无法经得起严格检验。    孟子其他不传篇目,记载,有利信古;不记载,可以用避讳解释,同样无法动摇信古立场。我说的其他篇目的存在,只是要证明疑古派的“资料残缺”这一点而已。    对诛卯的避忌,从少正卯血迹未干那一刻开始,孔子的门徒已经觉得这件事不妥。当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看法,同一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距离、角度去看,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所以,写了孔子是野合所生的司马迁就接着写:诛卯!    
  至于《非儒》上篇亡佚,怎么考虑进去?没有传下来的,要如何考虑法?    ===========    没流传下来,你就别考虑,这道理正确。    既然没能力考虑,你就别代表这本书发言,说什么“这本书肯定没说某件事”。    可是“孤证不取”的前提,就是“孤”的证明,这种证明需要这样的论据:所有的某时期的书,都“没有写”某件事!    也就是说:你要用“孤证不取”,就必须代表某本或者很多本甚至成千上万本你没有看过或者看全的书去做前提判断:这本书或者这些书肯定没写某件事!    
  to孔门立雪:    呵呵,扣个什么派帽子给我的都有,“疑古派”倒是第一次,若照你这个逻辑朱熹等都归这派了。你大概不知道“疑古派”是有专指的学术派别吧——这发生在你身上也并不让我觉得奇怪。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6:04:00   
      要如何考虑法?总不能用没有的文献来证明真有其事吧?若他日人家考证楼主的行迹,总不能用关不羽失传的文字来证实楼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吧?尽管关不羽可见的文字中对楼主的主张大表不满,却并没有这层意思。    ===============================        笑,疑古派的思维的逻辑特征就是带有否定判断, 你说的“用失传文字证实某人杀人放火”,这里面没有否定的判断。        改成“用失传的文字证实某人杀人放火的记载不真实”,这才是带有否定判断的合适的比喻。        疑古派就是思维水平低!笑。  ----------------------------------------  真是不值一笑了,前面我就说过,你要证明《荀子》传下的诛少一事为真,那么就要在《荀子》同时代或其前的文献中找到证据。这是最简明的方法了。至于你要怎么利用“失传的文字”干什么,无论证伪还是证实,那都是你的自由,可是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6:09:00   
      但是主要在齐鲁较为风行,而且真正达到秉国政的儒者很少。墨子不仅跻身显学,而且本身有武装力量,哪里来什么&保护自身安全的利益考虑顾及”?        ==============        看看&墨子&里面怎么写救宋的吧.    楚王想杀墨子,请问,那个时候,墨子的武装力量在哪里?为何不出来保护他?墨家门人谒见显贵,都是全副武装、带齐兵马去的吗?  -------------------------------------  呵呵,楚王还要杀宋王,莫非能证明宋王没有武装?墨家的死士作为独特的武装力量,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侠风滥觞,这需要证明吗?还是问一句哪里来什么&保护自身安全”?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6:17:00   
    关不羽:孤证不立是很科学的考据方法,这不是什么瞎猜可以推翻的。最简单的说,你猜想孟子可能还别有著作就算成立,可是凭什么认为别的著作一定记载这个事件呢?这个不存在的证据本身也没有什么确定性,能说明什么问题?      说杀少正卯是孔子的污点,也比较好笑。孔子是私生子这种事情也无人遮掩,夫子自述少贱也没什么避讳的,若真有杀少正卯一事,又有什么好避讳的?         ==================        孤证不立本来就是处于举证困难中的史学家想出来的一种充满无奈的权衡对策,无法经得起严格检验。        孟子其他不传篇目,记载,有利信古;不记载,可以用避讳解释,同样无法动摇信古立场。我说的其他篇目的存在,只是要证明疑古派的“资料残缺”这一点而已。        对诛卯的避忌,从少正卯血迹未干那一刻开始,孔子的门徒已经觉得这件事不妥。当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看法,同一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距离、角度去看,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所以,写了孔子是野合所生的司马迁就接着写:诛卯!  =====================================  孤证不立是一种审慎态度的严谨治学,史学家不是律师、检察官,史学家没什么举证义务,只有在现有史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的任务。你说的“其他篇目的存在”确实证明了“资料残缺”——当然,这不是你的发明,《孟子》的流传不全是古以有之的说法。证明了“资料残缺”后,就证明了“诛卯”是可信的?这个比较滑稽了。要用《孟子》证“诛卯”,那就请举出你找到了新的《孟子》全版,记载了此事,否则瞎说个甚?    你说“对诛卯的避忌,从少正卯血迹未干那一刻开始,孔子的门徒已经觉得这件事不妥。”这也很有意思,这又是一个没有根据的猜想了,用一个猜想证明另一个猜想,那真是没什么不可以被“证明”的了——“大胆猜想”,却没有“小心求证”,而是继续“更大胆的猜想”,除了证明你的胆子大,别的什么也证明不了啊。另外提醒你一下,荀子也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和孟子一样。请注意,都是再传,就算有血,血迹早就干了——搞点血浆煽煽情,这个比较拙劣。^-^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6:23:00   
    关不羽:至于《非儒》上篇亡佚,怎么考虑进去?没有传下来的,要如何考虑法?        ===========        没流传下来,你就别考虑,这道理正确。        既然没能力考虑,你就别代表这本书发言,说什么“这本书肯定没说某件事”。        可是“孤证不取”的前提,就是“孤”的证明,这种证明需要这样的论据:所有的某时期的书,都“没有写”某件事!        也就是说:你要用“孤证不取”,就必须代表某本或者很多本甚至成千上万本你没有看过或者看全的书去做前提判断:这本书或者这些书肯定没写某件事!  =====================================  呵呵,我不考虑,这当然正确。问题本来也不在我考虑不考虑,而是你在考虑啊——既然知道没传下来的不用考虑“道理正确”,你提出《孟子》、《墨子》算是什么?要么是写了一大堆废话,要么就是我应该不考虑,而你可以全考虑、都作数?这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有一个基本点或者说你在利用文字歧义的地方可以澄清一下。“孤证不立”的原则下,不是什么要证明“所有的某时期的书,都没有写某件事”,而是“所有的某时期的书都没有提供证据”。一般说“没有写”也就是“未见记载”的意思罢了。很显然,在这里完全适用。而且,若如你大胆猜测、更大胆猜测的那样,不但孔子门生集体禁忌,而且墨家、道家也一并因对孔门畏惧到集体禁忌,那还有秦始皇什么事儿?孔门儒学这么大能量,“早就把事儿都办”了。呵呵,现在又那么多监督机构、审查机构也难以办成这样的封口,何况当时百家争鸣?你的想象力很适合写玄幻小说啊。  
  呵呵,扣个什么派帽子给我的都有,“疑古派”倒是第一次,若照你这个逻辑朱熹等都归这派了。你大概不知道“疑古派”是有专指的学术派别吧——这发生在你身上也并不让我觉得奇怪。    ============    笑,顾颉刚的“《古史辩》派”,只是我说的“疑古派”的一个组成部分  
  真是不值一笑了,前面我就说过,你要证明《荀子》传下的诛少一事为真,那么就要在《荀子》同时代或其前的文献中找到证据。这是最简明的方法了。至于你要怎么利用“失传的文字”干什么,无论证伪还是证实,那都是你的自由,可是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    荀子和其他诛卯资料的存在,本身就可以证明:  春秋时有着多种诛卯资料的存在,并流传到战国和汉朝,只不过由于岁月长久和秦火楚炬,这些资料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已.    而你要说这些春秋时代的资料不存在,或者说现有资料不足以证明这些春秋时期资料的存在,靠的就是臆测,并没有根据.    
  呵呵,楚王还要杀宋王,莫非能证明宋王没有武装?墨家的死士作为独特的武装力量,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侠风滥觞,这需要证明吗?还是问一句哪里来什么&保护自身安全”?    ============    笑,原来宋王竟然在楚国巡游作秀,发表演说,蛊惑楚人  墨子老祖师都拿命拼,有这个教训,还要后辈宣扬诛卯,自找麻烦,这真是高论阿!  
  孤证不立是一种审慎态度的严谨治学,史学家不是律师、检察官,史学家没什么举证义务,只有在现有史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的任务。你说的“其他篇目的存在”确实证明了“资料残缺”——当然,这不是你的发明,《孟子》的流传不全是古以有之的说法。证明了“资料残缺”后,就证明了“诛卯”是可信的?这个比较滑稽了。要用《孟子》证“诛卯”,那就请举出你找到了新的《孟子》全版,记载了此事,否则瞎说个甚?    ================    笑,所以说你思维水平不行!  你回头想想吧.    为什么孔门立雪要正儿八经地写这篇&孔子诛少正卯事件真的是很多文献都不记载吗?&,因为疑古派常用的武器就是说&诛卯很多书都不记载&,这个论据能发挥作用,潜在前提就是&这些书都齐全,经查阅没有诛卯内容&,如果这些书连篇章都不齐,又怎么能打包票说这些书肯定没写诛卯?    但是疑古派哪有这份研究的耐心和论史修养?哪来这种思维水平!  一开口就是:  这些书没有这件事.    孔门立雪驳斥这种谬论的一个根据,就是这些书本来就是残本,根本无法定性为&不载诛卯&,驳倒谬论,然后再根据白纸黑字的文史记载,当然可以下结论:诛卯可信!            
  孤证不立是一种审慎态度的严谨治学,史学家不是律师、检察官,史学家没什么举证义务,只有在现有史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的任务。    ==================    就凭你肯定不是我的对手的啦,笑,建议你把我对“孤证不取”的批评贴到那些认同这个观念的“高手”的论坛那里,让我多几个陪练。大笑。    
  史学家不是律师、检察官,史学家没什么举证义务,只有在现有史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的任务。    =====================    笑,现有的史料基础,就是包含着诛卯的史料基础.想靠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谬论就把白纸黑字的证据一笔勾销,哪有这么便宜!    我在文中已经说了:      从史学规律而言,史书或其他书籍的记载虽然是写给后人看的,但是并不保证当时的文献资料不会亡佚。换句话说,文史记载并不需要照顾后世疑古派的刁钻口味。    
  而且,若如你大胆猜测、更大胆猜测的那样,不但孔子门生集体禁忌,而且墨家、道家也一并因对孔门畏惧到集体禁忌,那还有秦始皇什么事儿?孔门儒学这么大能量,“早就把事儿都办”了。呵呵,现在又那么多监督机构、审查机构也难以办成这样的封口,何况当时百家争鸣?你的想象力很适合写玄幻小说啊。    ============    笑,谁告诉你都封口了!荀子资料,其他明显出处和荀子不同的诛卯资料,都在.    一场毁灭性的秦火楚炬,谁又能报打包票说春秋时代就肯定没有诛卯的原始记录!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09:34:00  春秋时有着多种诛卯资料的存在,并流传到战国和汉朝,只不过由于岁月长久和秦火楚炬,这些资料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已.  ===================================================  要证明“春秋时有着多种诛卯资料的存在,并流传到战国和汉朝”,那很简单的,就是找出春秋典籍的实证来。仅仅证明了部分典籍的残缺就证明了存在记载?呵呵,这算什么逻辑?    作者:孔门立雪
  从史学规律而言,史书或其他书籍的记载虽然是写给后人看的,但是并不保证当时的文献资料不会亡佚。换句话说,文史记载并不需要照顾后世疑古派的刁钻口味。  ===============================================  是啊,没人说不会亡佚啊,只不过到底亡佚了什么,那不是靠瞎猜来证明的,这没什么口味不口味的。没有鸡蛋的鸡蛋面,那叫造假。    作者:孔门立雪   笑,谁告诉你都封口了!荀子资料,其他明显出处和荀子不同的诛卯资料,都在.        一场毁灭性的秦火楚炬,谁又能报打包票说春秋时代就肯定没有诛卯的原始记录!  ========================================  呵呵,看来你连“秦火楚炬”的毁禁目标都没搞清楚,确实需要补点基础课了。你口中的“秦火楚炬”倒也有意思,居然还有自动识别系统,专挑“诛少”的证据烧,莫非赢政、项羽都是儒门弟子——话说回来,那个时代儒门也好,别的门派也罢,倒还没发展到拿这个事儿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事儿看。要是那时候就人道主义大行,人类历史都要改写了。    “谁又能报打包票说春秋时代就肯定没有诛卯的原始记录!”,谁也不能打保票,这个不错的。但是,这能证明什么呢?好比说,谁也不能打包票你明天不会被车撞死,但是并不证明你明天一定不被车撞死。道理是一样的,你也不能打包票&春秋时代就肯定没有诛卯的原始记录&?在没有见到春秋时代对此事的记载以及战国时代除了《荀子》孤证外的记载,这只能说现有史料基础上“诛少”一事为伪的可能比较大。总不能说没见到记载反而证明了“诛少”真有更可靠吧?那真是拿无证有,无中生有了。  至于记载失传的问题,你简直是当救命稻草了,但是你忘记了诸子之书成于多人之手,又多夹杂、误读,《荀子》里记载“诛少”是不是好事者夹杂进去,或后人误读的呢?你能打包票就一定不是?^_^
  要证明“春秋时有着多种诛卯资料的存在,并流传到战国和汉朝”,那很简单的,就是找出春秋典籍的实证来。仅仅证明了部分典籍的残缺就证明了存在记载?呵呵,这算什么逻辑?    ================    笑,证明书籍残缺,是驳倒疑古谬论的污蔑.此外还要加上现存诛卯记载本身就是更古记载的传承,所以说诛卯存在.    要反驳这种传承,拿出证据来!举证责任在疑古派!      
  是啊,没人说不会亡佚啊,只不过到底亡佚了什么,那不是靠瞎猜来证明的,这没什么口味不口味的。没有鸡蛋的鸡蛋面,那叫造假。    ============    因为现存诛卯记载的存在,亡佚资料里面存在诛卯内容的可能性比不存在要大!同时因为避讳等因素,可能性的差异,可以表述为存在的可能性比不存在要大很多.    但是疑古派干的就是:向无知公众宣布存在的可能性根本没有!    
  呵呵,看来你连“秦火楚炬”的毁禁目标都没搞清楚,确实需要补点基础课了。你口中的“秦火楚炬”倒也有意思,居然还有自动识别系统,专挑“诛少”的证据烧,莫非赢政、项羽都是儒门弟子——话说回来,那个时代儒门也好,别的门派也罢,倒还没发展到拿这个事儿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事儿看。要是那时候就人道主义大行,人类历史都要改写了。    ===============    笑,秦火楚炬没有识别系统,而是几乎所有书全烧!    
  道理是一样的,你也不能打包票&春秋时代就肯定没有诛卯的原始记录&?在没有见到春秋时代对此事的记载以及战国时代除了《荀子》孤证外的记载,这只能说现有史料基础上“诛少”一事为伪的可能比较大。总不能说没见到记载反而证明了“诛少”真有更可靠吧?那真是拿无证有,无中生有了    ============    笑,不要用错误的前提进行循环论证。    战国《荀子》诛卯记载是孤证,这个论断本身就错了,不能用作论据。    见不到全部的春秋记载,就不能说荀子诛卯记载是孤证。因为你无法证明春秋其他书肯定没有记载诛卯,也就无法说明孤证真的“孤”。  另外其他诛卯资料有着明显不是出自荀子的内容,考虑到秦火楚炬的毁灭性破坏、你怎么就能说荀子是唯一的诛卯记载原始来源?    至于可能性大小,考虑到儒生避讳因素等,诛卯真实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也有一个你的见识问题,你没有见识过大风浪大热闹!你不要傻乎乎地认为那些夸夸其谈的史学家当真是孤证不取,来源不正经的史书不取。他们就是一帮市侩!只要对自己的观点有利,什么违背游戏规则甚至是自定规则的事都干得出来!    
  至于记载失传的问题,你简直是当救命稻草了,但是你忘记了诸子之书成于多人之手,又多夹杂、误读,《荀子》里记载“诛少”是不是好事者夹杂进去,或后人误读的呢?你能打包票就一定不是?^_^    ==================    证明一个事件记载存在,只需要顺着说话就行了,没有举证责任。  而要证明一个事件记载不真实,就要承担举证责任。    这就好像日本人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也就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但是如果不承认,我们就有权利要求他承担举证责任。不能够一句“可能是中国zf伪造”就了事!在顺应现有史料的情况下,“可能”一词可以接受,因为现有史料本身就是举证。和现有史料逆向而动,“可能”一词其实就是胡扯和赖账!    
  按照现代人的推算,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0年。内地不少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活动。杜甫曾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整个二十世纪,有很多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曾想系统地消灭孔子和他的影响,事实证明这种抽刀断水的努力不可能成功。     不过,虽然今人对孔子的印象已大为好转,但有一个故事仍在人们心中构成一道阴影,部分地支配着人们对孔子的情感和判断,那就是“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不少文人在论及文化专制的时候,总不忘提及这件事,有些愚昧的当代儒者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像孔子那样诛灭自己所划定的异端。     其实,孔子诛少正卯的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不用去对孔子的思想、观念之基本逻辑进行内部分析,光是从当时的政治、司法制度来看,孔子根本就绝无可能诛少正卯。关于这事,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一个历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进》,为孔子辩诬。     首先,假定有“少正卯”其人,那说明他是个地位不低的人。很明显,少正是王室的一种官职,少正乃是正的副手,他的名是卯。当然也可能是另一种情况,故事中这个倒霉的家伙并不是少正,而是他的先祖曾任少正之职,他以此为姓。即便如此,按照当时封建的传统,他也算世卿之后,同样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处置的。     回头来看孔子的身份。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据徐复观先生对文献的研究,越是后来的记录——或编造者——越是把他的职位往高里说,最早的文献只说孔子为鲁“司寇”,后来说是“大司寇”,再由大司寇而“摄鲁相”,即代理鲁相,最后则不是代理而扶正成为“鲁相”。     有趣的是,编造这些故事的人以为,“相”是最高的官职,直讲其视为秦汉时的丞相、宰相。殊不知,封建的春秋时代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官职,它是战国晚期王权专制时代才出现的。春秋时代倒是有“相”,所谓的相却不过是礼仪活动中的赞礼人——现在陕西人还把婚礼、丧礼中的赞礼人称为“相俸”。而按照比较可靠的历史记载,孔子倒确实是礼仪方面的专家,他担任的相正是这种相。此相与彼相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个相不可能有任何司法权。     至于“司寇”,后人同样错误地想象了其巨大职权,仿佛他就是后来专司司法、刑狱的高官,比如,刑部尚书、大理院院长之类。其实不然,在春秋时代,如果有司寇的话,也只是职位卑微的官员,也就相当于治安官之类的角色,根本管不到身为少正的卯先生。     凡此种种关于相、司寇的说法,都揭破了故事编造的一大破绽: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是具有专制主义观念的人、或生活于专制制度下的人,在想象生活于封建制度下的孔子的观念和行为。这里的专制主义就是法家。徐复观先生经过文献考证认定,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酝酿于战国末期的法家思想(以韩非为代表),成立于秦政焚书坑儒之世,盛流传于两汉之间……这是与法家思想及专制政治有密切关联的故事”。     可悲的是,有些儒家人物也被法家专制理念魅惑,而相信并传播这个离奇的故事。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孔子生活的时代如果按照社会类型划分,属于封建制,跟他们自己所生活的专制政制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因而,他们想象中的孔子与真实的孔子,比如与《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根本对不上号。     如果明白了封建、专制之别,则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的荒唐性就一目了然矣。夏商是什么政制,且置之不论,周却明白地建立了“封建制”,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封建制最典型的特征是权力分散,而不存在集中的王权,因而就没有自上而下授权的官僚体系。甚至可以说,当时根本就没有完整的行政权力,不会有权力那么巨大的司寇、丞相。     当时调节贵族群体内部关系的是“礼”。从《左传》记载某些案件解决过程可以看出,当时的司法——更准确地说是司礼——活动,甚至没有专业法官,而由某些德高望重的贵族担任,且由被告的“同侪”参与——欧洲封建时代都是这样的,而这就是现代陪审团的渊源。彼时,任何人都不可能独自对另一个人做出死刑裁决,那将会引发国家或世家之间的战争。     最可悲的是,到了现代,尽管学者们大谈什么封建、专制,到了孔子那里,却全然忘记这些概念,反而毫无道理地把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孔子,极力地描画出一副专制的脸谱。问题是,孔子不要说支持,他甚至根本无法想象秦以后的那种成熟的皇权专制。孔子所处的时代,大体仍属于封建鼎盛期,王权专制最多只有一点端倪而已。当然,孔子倒确实敏感地意识到了专制的危险,从他之反对土地税、反对铸邢鼎,都可看到他那极其伟大的政治预感;而反专制也正构成了孔子思想的基底。  
  辩来辩去,我还是倾向于不羽兄的观点。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君毅《孔子诛少正卯传说之形成》    (一) 导言  (二) 崔东壁﹑梁玉绳对孔子诛少正卯事致疑之理由述评  (三) 由荀子非十二子篇及非相篇﹐证宥坐篇文為抄袭荀子而成﹐非荀子所着  (四) 荀子宥坐篇文為法家之徒所作之证明  (五) 略说对儒法思想之观感        (一) 导言
略      (二) 崔东壁﹑梁玉绳对孔子诛少正卯事致疑之理由述评      所谓学术标準﹐即对任何的道理﹐是说是﹑非说非﹔任何的事实﹐有说有﹑无说无﹔对於任何报导记转载事实的言说文字﹐可信说可信﹑不可信即说不可信﹑可疑即说可疑。以学术标準来对歷史上的记载作考证﹐以定事之有与无﹐即考证若干之记载之可信与不可信。人凭其联想﹑想像﹑错误的知觉与推理﹐对人的恶意﹐或一厢情愿的希望﹐以及政治或其他现实的目标﹐可以虚构无数的事实﹐造作无数的虚妄传说及誑语﹐於有的说无﹑无的说有。一切虚构的歷史故事﹐只须其表面不自相矛盾﹐而自圆其说﹔再因歷史上的事已过去而不在﹐不能再本经验直接对证﹔即似都可使人相信﹐而欺骗天下后世。但是歷史学的考证之目标﹐原不是要直接再以经验对证已过之事实之有与无---此乃不可能的---而是考证一关於事实之有与无的记载之可信或不可信。不可信﹐则人不应当信。可信不可信﹐依证据与理由為定。莫有或只有极少证据与理由相信其有﹐而有更多之证据与理由﹐怀疑或不信其有﹐即不当信而不当说其有﹐便可说其无。此即荀子所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信可信﹑疑可疑﹐以拆穿誑语﹐即考证之学术态度﹐亦考证之学术标準之所在。      依此学术标準﹐以考订秦汉以后所传之孔子杀少正卯的记载﹐则八百年来自宋朱子﹑叶适﹑金之王若虚﹐明之陆瑞家﹑尤侗等表示怀疑﹐清之考史家崔东壁﹑梁玉绳等更详擧此记载传说之不可信的理由以来﹐民国学者﹐如梁啟超﹑钱穆﹑徐復观诸先生﹐皆有文承崔﹑梁之说﹐以进而為论。而我此文之目的﹐则除了略介绍评论崔﹑梁等已讲之不可信之理由外﹐我还要确切证明被汉人所编為荀子书之附录之宥坐篇文﹐亦非荀子所着﹐而是由法家之徒抄袭荀子他篇之二段所成。并附带说明后人如何对此宥坐篇文﹐更偽上加偽﹐以成王肃所偽撰之孔子家语之说。由此以使一般读者﹐皆能对此传说之不可信﹑及其他於法家之徒﹐更有一清楚的认识﹐决定的判断﹐以免為人所欺。如曰不然﹐儘可再加讨论。此问题虽小﹐能将之弄到水落石出﹐亦可為使一切讨论﹐由政治标準转向学术标準﹔以学术标準评论有关政治的学术﹐如评论 是否能在学术上站得住---是否可成中国学术文化政治之标準与领导原则的一开始。      此本荀子书宥坐篇之一段文﹐经后人辗转抄袭附益而成之史记及孔子家语之记载﹐其不可信之理由﹐朱子讲的可不说﹐因人可说朱子是理学家﹐对孔子存心维护。今据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二十五所引诸家之说﹐崔东壁洙泗考信录卷三所说之理由﹐可约為四﹐但各理由对不同之人其说服效力可不同。今亦加以指出。      一﹑是此孔子為政七日﹐而诛少正卯之事﹐与孔子之言行不合。如论语明载﹐孔子反对為政「齐之以刑」﹐反对「杀无道以就有道」。史籍中无数之孔子言行的记载﹐足证明孔子之反对轻易杀人。就宥坐篇文所载少正卯之罪﹐孔子门人尚不知﹐则少正卯无显然之当死之罪﹐亦当非不可教诲者﹐孔子何至残忍若此﹐而必杀之?此一论证﹐对信仰孔子之言行一致﹐亦信孔子之人格者﹐自有绝对的效力。然而对不信孔子之人格﹐先认定孔子是偽君子者﹐亦不信世间有言行一致的人者﹐则亦可无效。      二﹑是梁玉绳所引之陆瑞家诛少正卯辨之说。大意是:如果孔子為司寇﹐真有权能杀他所视為无道而乱政者﹐则在孔子当时之「季氏﹑三家﹑阳货﹐奸雄之尤者。司寇正刑明弼﹐当自尤者始。尤者尚缓而不诛﹐……」则何至先诛少正卯?此一论证﹐对相信人之行為之先后﹐恒依理而定者﹐有说服的效力。但对相信人之行為﹐只以依一权力之大小而定先后者﹐则无说服的效力。因他可以说孔子之所以不诛更坏的奸雄如季氏等﹐乃因其权力尚斗不过季氏等之故。      三﹑是梁玉绳及崔东壁依歷史事实及当时情势﹐以说孔子於「定公十四年﹐孔子為相七日﹐而杀少正卯」之事﹐根本不可信。因孔子於定公十四年﹐已不在鲁国。孟子只说孔子為鲁司寇﹐崔东壁﹑梁玉绳皆指出孔子无為相之事。崔指出春秋时根本无以「相」名官者。此即谓我们根本不能以后世之宰相之有大权﹐去想像孔子当时之地位。左传定公十年载﹐鲁公与齐侯会於夹谷﹐孔某相。此只為相礼之相。孔子当时之地位﹐只是大夫。少正卯亦為大夫﹐崔东壁说「春秋之时﹐诛一大夫﹐非易事也。况以大夫而诛大夫乎?孔子得君﹐不及子產远甚﹐子產犹不能诛公孙黑(郑大夫)﹐况孔子耶?」梁玉绳则引尤侗说﹐如依荀子宥坐篇﹐少正卯「既為闻人﹐聚徒营眾﹐无不交结三桓之事﹐子何能骤诛之」?此是依孔子之地位及当时之情势﹐判断孔子不可能於七日中﹐诛与之有平等地位之大夫﹑聚徒营眾之闻人。此亦合情理的推断﹐而可用以证明史记世家之谓「孔子為相七日诛少正卯」之记载之不可信。此论证对依一般正常的情理与事势作推断的人﹐皆有说服的效力。但对只依一般正常的情理与事势的例外﹐作推断者﹐则亦可无说服的效力。如人可说孔子是用的特务战术﹐速战速决﹐以杀少正卯。则崔﹑梁等亦很难回答。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杀少正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