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十大名曲的二胡协奏曲有哪些

>> 音乐专题:刘天华和他的二胡曲【病中吟、空山鸟语、良宵、月夜、悲歌】6077_价格元
音乐专题:刘天华和他的二胡曲【病中吟、空山鸟语、良宵、月夜、悲歌】6077
编号:se,
品种:磁带/卡带-磁带/卡带
属性:音乐卡带,大型卡带,80-89年,乐器曲,语种不详,原包装,,,,,,
简介:见图、备注和店堂公告。民族音乐、器乐类开盘带。外盒20公分左右。品相仅供参考、因可复制,售后不接受受任何理由的退货,如有异议,请勿下单。有任何要求或疑问请在下单前提出。量大九折。录音议价交流。
备注:特别说明:欢迎同类带子一枪打,7-8.5折优惠。需要转出录音的另行联系。带盘盘芯直径10公分。只走国内快递,邮资不够的拒绝发货。带子大都很新,已用软刷轻微清理过,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带子难找,少量外盒有磨损或裂缺,请自己修补或替换。少量轻微掉粉【参注:掉粉严重的清理后也能正常播放,一些带子已请朋友转录成CD或NP3,音质很好,可供免费试听】,刚开始一段有折痕,长短不等。时间长短看目录,品严者谨慎下单。如有破损,请勿签收。收货后请及时办理确认手续,谢谢。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春暖花开】“磁带/卡带”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磁带/卡带 >> 音乐专题:刘天华和他的二胡曲【病中吟、空山鸟语、良宵、月夜、悲歌】6077_价格元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你所在的位置:& >
> 刘天华简介-刘天华作品有哪些?刘天华十大名曲及贡献
刘天华简介-刘天华作品有哪些?刘天华十大名曲及贡献
浏览56次 【】
简介-刘天华作品有哪些?刘天华十大名曲及贡献
继往开来的民族器乐大师&&刘天华
& & 姓名:刘天华
& & 籍贯:江苏江阴
& & 生卒年:年
& & 地位: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
& & 主要作品:10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 & 在中国近现代上,刘天华的名字是十分响亮的。这位只活了37岁的杰出音乐家,在自己的一生当中,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天华代表作《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
& & 刘天华是五四时代杰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二胡、琵琶演奏家。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20岁以前,接触过军号和。20岁开始自学 二胡,22岁(1917)从周少梅先生学二胡、琵琶,23岁从沈肇洲先生学琵琶。他学习这两种乐器已在成年之时,但以惊人的毅力,发奋持恒,故而突飞猛 进,数年之内卓然成家。由于他博取民族乐器技法之长,又努力借鉴外国音乐先进的演奏技术(特别是)和科学的理论,创造了新的二胡学派,开始了二胡现 代专业化的发展进程。27岁(1922)以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北平艺专音乐系任教,他是将民族器乐列人现代专业音乐教育 的首创者和奠基人,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2年逝世于北京,那时他才37岁。
& & 刘天华创作的10首二胡曲,是民族器乐宝贵的财富。这些作品,典型地、真实地、生动地、深刻地表现了像刘天华这样一类爱国伤时、正直纯朴的知识分子在旧社 会遭遇到的痛苦和对光明的渴望,他们的忧愁、苦闷、彷徨、挣扎、奋斗、希望和失望,艺术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社会生活。这些作品,思想上得到人民的同 情,艺术上受到人民的喜爱,被称为&十大名曲&。这些作品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感情真挚。闻其乐,见其人,窥其心。乐曲中跳动着作者真诚的心,而你的心也和 它一起真诚地跳动,为乐曲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所感染。第二个特点是形象鲜明。展现出一幅幅生活画面,刻画出一个个音乐形象,创造出各种艺术意境。第三个特 点是优美新颖。无论是表现痛苦或欢乐、舞姿或鸟语,他都能创造出优美而新颖的音乐语言,把真实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毫无自然主义的痕迹,却包含着丰富的音 乐美,特别是民族音乐的美。第四个特点是各具特色,曲曲有别。每一首乐曲,在艺术上都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创造,它们在、、、曲式结构、乃至 于演奏技法上都各有特点,不相雷同。虽然这10首乐曲在艺术的成熟性和完整性上是不平衡的,但它们都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因而都有存在的价值。创作这些乐 曲,无疑是从丰富的民间乐曲中学习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但它是被专业化了的,他的作品,标志着现代二胡专业创作的划时代的开端,有别于一般的民间乐曲;无疑 又是从外国音乐创作、特别是小提琴音乐创作中吸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它是和民族音乐、特别是和二胡音乐的特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是民族化和二胡化了 的。这种二胡化,不是传统水平的二胡化,而是现代专业音乐创作水平的二胡化。二胡在民间,原只用一把、二把演奏法,刘天华的老师周少梅把它发展为三把演奏 法,刘天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五把演奏法,不但扩大了二胡实际演奏的,而且发展了二胡的弓法和指法,丰富了二胡的音色,大大提高了它的艺术表现力,使 二胡这种民间乐器,登上厂&大雅之堂&,进入了高等音乐学府,在乐坛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席位。这是刘天华的一种历史性的贡献,也是他的10首二胡曲所起的一 种历史作用。
& & 《病中吟》,初稿产生于1915年,其时刘天华20岁。那年春天,刘天华丧父,又贫病失业,心境恶劣。他花两 角钱在市上购得二胡一把,每天拉奏,至而借琴抒怀述志。初习胡琴,所写处女作,竟然感人至深,成为传世杰作,实属罕见。皆因情真意切,艺多创造。一、三 段,富于感情的、富于韵味的、富于逻辑的短动机连绵不断,原是脱胎于病中的吟叹,却深刻地反映了痛苦的现实。二段之利落,恰与一、三段之连绵形成对比。 一、三段无一,短短二段却有八个休止符,然而愈断愈连,休止符使旋律愈显利落,表现与困难抗争的振作之情。这断尚有奇处,这八断有六断是前句落音与 后句起音相叠,即首尾相叠之断,愈显出气势之连贯,显出民族音乐的韵味与神采。二段自身亦有对比,八断之后,接以一气呵成的5小节十六分音流,把痛苦 与奋争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尾声&&鼓作气推向高峰/,突然打住,然后十二度跌落至c:,三个悠长的低音结束全曲,悲切凄伤,动人心魄。
& & 《良宵》,作于日,农历除夕,故又名《除夕小唱》。国乐改进社成立了,又是过年,刘天华少 有地高兴、欢欣,他约了几位学生到家中欢聚,兴来之时忽然说:&我好久没有作谱了,我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谱,做今天快乐的纪念。&痛苦产生《病中 吟》,快乐催出了《良宵》,苦乐各有其特色,苦乐各有其经验。《病中吟》1915年初稿,1918年定稿,看来是&磨&出来的;《良宵》是即兴之作,一夜 之间完成,突现一个&唱&字,是&唱&出来的,故名&除夕小唱&。但这&唱&,非口唱,乃在二胡上头唱。刘天华在纩月夜&及&除夕小唱&说明》中说:&此 两曲,乃就二胡的及其音质上的优点而拟的谱,虽然用别种乐器也可以演奏,但总不如二胡上能将我的意想表现得美满,所以定为二胡独奏谱。&《良宵》难得 的是优美,是刘天华乐曲中最美的一首。一段中低音区,旋律自心坎里流出,是舒适的欢唱;二段、三段翻到高音区,是高唱,闪烁着希望与理想之光华;四段跳跃 式顿奏,乃欢心跳动,&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接以连弓,又格外舒展,心情与审美,达到一种满足。
& & 《空山鸟语》,1918年前后初稿,是年《病中吟》定稿。刘天华生前,《病中吟》与《空山鸟语》成为他最具社 会影响的两支乐曲。提起刘天华,人们便会想起《病中吟》和《空山鸟语》,它们大体是在同一时期产生的,虽然《空山鸟语》在十年后的1928年才定稿发表。 它们一个表现人生的痛苦,一个表现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喜悦;一个是社会题材,一个是自然题材;情绪上、风格上处于忧伤深沉与喜悦开朗的两端。在一定程度 上,《空山鸟语》体现出刘天华&抱扑含真,陶然自乐&的高尚情操,其光明与开朗,在二胡曲是前所未有,其艰难技巧,在二胡也是前所未有,它具有鲜明的时代 性和显著的专业性。原先比较简陋的二胡,能够以新的艺术成就和技术装备,登上&大雅之堂&,进入高等学府,这是刘天华的一项历史性功绩。
&&&&《光明行》,写于1931年。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渴望光明,追求光明。此曲豪迈乐观的情调,为传统二胡曲所少 有。创作二胡的进行曲,对于二胡乃至于整个民族器乐,当时是一种创举。产生这样的乐曲,虽然不是难得不得了,但也不像有些人想像得那么容易。半个多世纪 了,至今还没有一首二胡进行曲能够和它媲美,原因是它是充分二胡化了的,艺术性相当高,而我们偶尔听到的一些二胡进行曲,则是简单地将进行曲&卡&过 来,缺少二胡的特色,因而没有什么味道,还不如去口昌歌。《光明行》继《空山鸟语》之后,进一步探求了和发挥了二胡音色中明朗响亮的一面,真正通过艺术, 表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乐观的情绪。它充分运用内弦与外弦、各种把位、长弓与短弓、断弓与连弓,颤弓与泛奏各种音色的对比,对比,力度对比,用丰富的生 气勃勃的优美的旋律,歌唱性与器乐化的旋律,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虽然它所表达的情绪并非是最鼓舞人心的,但它在艺术方面的创造;陆,却是可以发人思考 的,并能丰富和提高我们对音,乐创作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天华为我们创造了带有典范意义的二胡进行曲。
刘天华十大名曲-&&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
以病喻情 忧国忧民&《病中吟》
领略月色 感悟人生&《月夜》
苦中寻乐 苦乐交融&《苦闷之讴》
忧心忡忡 悲情忿忿&《悲歌》
即兴舒怀 偶成精品&《除夜小唱》
抑郁无奈 闲散空旷&《闲居吟》
理想境界 奇妙乐园&《空山鸟语》
憧憬未来 向往光明&《光明行》
别出心裁 独辟蹊径&《独弦操》
中西溶合 推陈出新&《烛影摇红》
为音乐奋斗一生
&&刘天华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1909年考入常州中学,业余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号及军笛。191 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天华回到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1915年,刘天华父亲逝世,自己又失业,患病,仍 自学二胡,处女作二胡曲《病中吟》便是此时的创作。第二年被江苏省立五中聘为音乐教员,并在该校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两支乐队,在这段时间,他专心于向江 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向沈肇汾1学习崇明派琵琶。甚至利用暑期跑到河南向高入学习,沿途还一路寻访民间艺人,采集各处民间音乐。
& & 1921年,刘天华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在江阴组织&国乐研究会&。自1922年起,刘天华先后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 立艺专音乐系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他的学生有曹安和、王君仪、韩权华、萧伯青、吴伯超等。在任教之外,他还跟随俄籍教授托诺夫,同时悉 心钻研西洋音论。另外,他常将街头卖唱艺人请入家中记录他们演唱、演奏的并给予报酬,留下《佛曲谱》和《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两部遗稿。
& & 1 932年5月底,他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上猩红热,于6月8 日去世。
锲而不舍努力奋斗
& & 辛亥革命的失败,刺激了刘天华,使他对政治产生了厌倦情绪,从而退出&反满青年团&,从此不再过问政治。1912年春天他离开家乡到了上海,一边参加乐队,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音乐基础理论。
& & 刘天华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奠定自己的音乐之路的。他并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也没有&神童&般的音乐天赋,但他性格刚毅、勤勉好 学,为了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能,刘天华虚心诚恳地拜能者为师,按时上课,风雨无阻。练习的时候他从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常常为了巩固已经学会的指 法、弓法,忘记吃饭和睡觉的时间。
& & 音乐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这是刘天华的个人看法,他也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终生追求。当他已成为一名声望很高的教授,每天为授课奔波于三所大学之间时,仍 然做着别人的学生。他向民间艺人学习昆曲艺术,学习单弦拉戏,向外籍教师学习作曲理论、学习小提琴,每天坚持练习六至七个小时。他的学生回忆说:&我每次 到他家去上课或者去看望他,总是未进门先听到琴声的。&由此可见刘天华学习音乐的刻苦精神和顽强毅力。
& & 革故鼎新一代宗师
& & 在北京期间,受&五四&时期进步思潮的影响,刘天华积极地参与了以&振兴国乐,唤起民心之灵魂&为宗旨的社会活动。1927年8月,在音乐界挚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刘天华发起创办了个社会『生的音乐团体&&&国乐改进社&,并自筹资金编辑出版《音乐杂志》。
& & 同时,刘天华还创建了一个新的二胡演奏学派,为我国民族乐坛培养了一大批二胡演奏家,被誉为二胡演奏艺术的一代宗师。
&&为振奋民族精神而创作
&&作为一名音乐家,刘天华称得上中西兼蓄,他既深谙民族器乐创作技法规律,又刻苦钻研西洋作曲家的内在旨趣。刘天华的作品,构思严谨、层次分明,吸收了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的旋律和其他表现手法,突出地体现了民族的风格和气派。
& & &九-八&事变前夕,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给本来就不景气的中国民族音乐带来了新的灾难。面对这种}青况,刘天华热血沸腾,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 感创作了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并参加了首场演出。《光明行》以明朗、坚定的音质表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光明、追求幸福、实现美好灿烂明天的愿望。刘天华曾想 把《光明行》带到欧美各国去演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人的志向和勇气,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 & 不朽的民族音乐之魂
& & 1932年5月下旬,刘天华为了搜集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打击乐的原始素材,几乎每天都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5月31日,他在天桥听流浪艺人的演唱时,不慎染上了猩红热。从此一病不起,一个星期以后,他带着未完成的壮志猝然离去,还不满38周岁。
& & 刘天华为人正直,性格刚毅。教员生涯的清苦贫寒,从没有动摇过他热爱民族音乐和振兴民族音乐的理想和信念。、他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作为作 曲家,他创作了10首二胡独奏曲、3首琵琶独套曲、2首民乐合奏曲、47首二胡练习曲和15首琵琶练习曲。用五线谱记录了梅兰芳先生的74段,出版了 《梅兰芳》,首次把中国的戏曲艺术介绍到了欧美各国,给我们留下一批民族壮美方面不可多得的珍品。作为优秀的演奏家,他富有独创性的演奏为后人开辟 了新的路径。
& & 刘天华是一代国乐宗师,也是&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中国音乐,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代,据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音乐百科教程分类
相关教程最新教程
贝多芬庄严弥撒介绍-贝多芬庄严弥撒曲简介 《D大调弥撒》(Op...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介绍_二胡教学
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介绍
更新时间:&&&&来源/发布:&&&&作者/编辑:二胡爱好者
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   早年在常州的中学学习西洋乐器,铜管、小提琴、钢琴。1911年学校停办后参加学校的“反满青年团”军乐队。后中途辍学,自学二胡、并向江南的民间音乐家学二胡、琵琶。还到河南向寺庙的艺人学各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音乐,开始从事音乐创作。此间,创作了著名的二胡曲《病中吟》。&&   1914年先后在江苏、常州的中学教音乐,1915年,应聘任江苏省立五中音乐教员。曾在江阴举办暑期国乐研究会。1922年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任该校的导师。1926年在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北平大学女子学校文理学院音乐系任教,任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教学之余,随外籍音乐家学习小提琴及西洋作曲理论,兼修戏曲音乐。曾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收集、整理。&&   他为二胡与琵琶的教学编写过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和十五首琵琶练习曲。1930年还分别用五线谱和工尺谱记录过梅兰芳的京剧戏曲谱,编成“梅兰芳歌曲谱”。&&   刘先生还吸收小提琴演奏的长处,将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并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   曾筹建国乐改进社,并主编《音乐杂志》。&&   1932年病故。&&   作品介绍:&&   刘天华的作品有十首二胡独奏曲、三首琵琶独奏曲、两首丝竹合奏曲。代表作有:《良宵》、《病中吟》、《空中鸟语》、《光明行》、《月夜》、《烛影摇红》、《歌舞引》、《改进操》等等。&&   《闲居吟》&&   作于1928年暑假。旋律清妙动听,在体现作者返朴归真,怡然自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事业的思虑及未来的憧憬。乐曲带有假日休闲的生活意趣。旋律清妙,并用了从未在二胡上用过的泛音。这一年国乐改进社成立了,他的心境比较愉快,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在Adagio段(第Ⅲ段与第Ⅴ段)可以感到他内心的期望与牵挂。&&   此曲速度变化每段不一样,应以他生前出版的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第四期及《刘天华先生纪念册》中的五线谱版本为准(因为工尺谱记谱法简陋不能细致表达,而此首五线谱为刘天华生前所订)。&&   乐曲开始是一段如歌的旋律,舒缓,悠闲自得。接着节奏轻快,乐段反复加花演奏;第二段节奏又转慢,反复吟唱,抒情中略带点忧思;后在一段快板后转入慢板。整个曲子在体现作者返朴归真,怡然自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事业的思虑及未来的憧憬。&&   《烛影摇红》&&   刘天华的最后一首作品,作于1932年。节奏明快,跳跃感强,富有舞蹈性。用烛影摇红这个词牌名恰当地表达了这首舞曲的舞姿和情调。&&   此曲是一首采用变奏曲式写成的舞曲,旋律富有中国古典色彩,但节奏上借鉴了西方音乐的三拍子及复拍子,新颖美妙地用了3/8拍、散板及12/8复拍子。&&   引子由3/8转入散板后引入主题,主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后三个部分分别采用第一部分的乐句进行加花变奏,节奏明快,跳跃感强,富有舞蹈性。&&   此曲并不是尽情欢乐,似一个受压迫的歌女,强颜欢笑,婆娑而舞,在华丽的、激情的曲调中蕴含着悲愤,结束在小调上。&&   《空山鸟语》&&   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定稿。乐曲通过描写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全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慢速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恰似空谷回声,刻划出一种幽渺、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
第一、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   第三、四、五段运用各种拟声的表现技巧,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情赞颂。&&   尾声部分再现一段旋律,末句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月夜》&&   1918年初稿,1924年定稿。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1918年刘天华在常州中学任课,深受学生爱戴,他组织及指挥的学生丝竹合奏、军乐队在常州有一定名望。每到暑假,他利用假期出去拜师学习,在家中的时间很短。即使这几天,他也日夜的用功练琴。这首曲子便是他在月夜下有感而作。乐曲细腻地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   全曲分三段,采用展衍技法,一唱三叹,在表现皓月当空的意境的同时隐含有丝丝的惆怅。&&   据作者说,此曲及《除夜小唱》是就二胡的音区及其音质上的优点而拟的谱,虽然用别种乐器也可以演奏,但总不如二胡上能将其意想表现得美满,所以定为二胡独奏谱(《音乐杂志》第一卷第二号)&&   《良宵》&&   作于1927年,是他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乐曲表达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原名《除夜小唱》。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   此曲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悲歌》&&   又名《处世难》。刘天华作于1927年。有两种弓法,旋律绵长,节奏有力,表达了一种激愤的情绪。&&   乐曲曲式类似西洋音乐的前奏曲,又似广东音乐一气呵成的大乐段手法。主题悲痛、孤独、焦虑,当主题逐层发展到高潮后,突然以连续短促的音型,逐渐加快地向下倾泄。之后转入悲剧性的尾声。此曲手法,创新立异,在民族音乐中使用了半音及旋律带有调性不稳定。&&   此曲有两种弓法,旋律绵长,节奏有力,表达了一种激愤的情绪。&&   《病中吟》&&   又名《安适》、《胡适》,是刘天华的处女作。表达了一个有志者在逆境中的内心痛楚及坚决奋斗的意志。&&   1915年作者遭受失业、丧父、贫困之厄运,自已又患病,感触颇多,孕育了初稿。1918年在江阴组织“暑期国乐研究会”时首次向人传授。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全曲采用西洋三段体形式,第一段旋律悠长、低回高转,表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第二段旋律紧凑,节奏有力,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想摆脱苦闷的愿望;&&   第三段又再现第一段绵长的曲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尾声中节奏又加快,简短而有力地把两个主题概括成一句,用八分音符把B段情绪加紧达到顶点,突转入A段素材,简括结束在宫音表达出虽然苦难,仍坚持斗争的愿望。&&   《光明行》&&   作于1931年春,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铿锵有力,气势豪迈,节奏富有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   在这首曲中,他借鉴了西洋音乐的进行曲曲式和转调手法,但音调风格仍然完全保持了民族音乐的语言特色,并在技法上创新立异地把小提琴跳弓、颤弓用到二胡上。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林石城在1958年将此曲改编成琵琶曲。&&   《苦闷之讴》&&   又名《苦中乐》,作于1926年,乐曲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及要消除苦闷的乐观精神和决心奋斗的意志。&&   乐曲借鉴了西洋古典音乐的严格变奏手法,包括引子。主题、三个变奏及尾声。舞蹈性强,但并不欢快,在带有性格变化的变奏中,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及要消除苦闷的乐观精神和决心奋斗的意志,尾声在痛苦的情绪中结束。&&   《独弦操》&&   又名《忧心曲》,刘天华作于1932年1月。表达了作者忧心忡忡,想努力寻找出路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所谓独弦,顾名思义就是一根弦。这是一首在二胡内弦上演奏的作品,表达的是作者忧心忡忡,想努力寻找出路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导读]你喜欢二胡吗?你会拉二胡吗?小编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胡曲谱的专题;我们收集了近二千首二胡曲谱子,其中包括:二...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二胡演奏的视频,喜爱二胡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二胡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二胡爱好者欣赏...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首二胡伴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伴奏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
[导读]小编收集近三百个二胡演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整理本篇二胡如何入门的专题,旨为帮助初学习二胡的朋友找到适合自已的方法。哪么怎样才能快速入门呢?我们建议先看些...
猜你喜欢本月最热随机分享
Copyright @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介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刘天华的《月夜》的讲解 急!!!!二胡曲——月夜的讲解,作者的情感, 所表达的意境,急用,在线等、速度_百度作业帮
刘天华的《月夜》的讲解 急!!!!二胡曲——月夜的讲解,作者的情感, 所表达的意境,急用,在线等、速度
刘天华的《月夜》的讲解 急!!!!二胡曲——月夜的讲解,作者的情感, 所表达的意境,急用,在线等、速度
看一下下面的讲解视频,讲的很好/v_show/id_XNDcxOTQ5MjA=.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天华与瞎子阿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