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地膜一晌地地膜多少钱一吨

  我爸爸妈妈都是老师  所以我不太了解种地的情况  我只知道我有两亩责任田  就是什么税也不用教的  我记得以前农民是不好过日子的  不过现在我回家,觉得很漂亮的砖房多了很多  应该日子还可以吧  还有我们那结婚财礼很重  六万六,或八万八都有  还要一个三间的大砖房  呵呵所以我妈妈开玩笑的说供大学生要花那么多钱,还不如在家结婚.  我老公是海南的  结婚给了我们家一万就什么都没了  呵呵
  哈哈第一次分爷沙发哈哈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唉刚又写了一堆  就是发不上  可能出现国骂两个字了  没有了  白写了呜气死了
  楼上的应该是齐齐哈尔附近的吧,什么悠悠啊,沙果的,这些当地特有的名称。油豆最好吃了,炖排骨更香。
  楼主写这些东西一定有什么企图。  一亩地成本120元?笑话,一包化肥都不止这些钱,还有种子,农药,灌溉,收割等费用,远远不止这些。  你如果是在大连可以跟我站内联系,我愿意去你家核实一下。
  作者:打14办 回复日期: 12:20:40 
    噫,种地恁好挣钱,俺咋不知道哩    楼主还不赶快回家包他两百亩,不比你打工强多了。    乖乖,中国农民富了,比美国农民都富。    看来中国正府是傻了,搞什么城市化,最好都农村化,到时中国就比美国富了。  ============================================  还有这位,楼主故然不能以点盖面,而你也不应该以偏盖全。种地也有风险,不是年年都有好收成,陪的时候也有。出来打工的你也多去了解一下,有多少是家有几垧地的,有多少是乡里的,镇里的,县里的那些没有地的家庭的,还有多少是城镇下岗职工的家庭的。统计完后才有发言权。按你的逻辑东北都是农村,连城镇都没有??种地再怎么看也是一份不好挣钱的生计,天天办公室和天天都一身大粪和泥土混合味道还累得半死,满手老茧,腰肌劳损,做饭要引火,水靠自己压,无有线无网络无歌厅无饭店,无公共汽车更无大医院,同样每月给你5000,你选哪个? 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什么种地好赚钱,就真像LZ 说的5万,那也是辛苦钱。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作者:疯子咬狗 回复日期: 0:36:21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0:22:48                     作者:疯子咬狗 回复日期: 22:15:27          我草你吗的楼主,一看你就是南方老倒子,想来东北诈圈的。东北满地种不上地的穷人呢。把关里人引到东北来不如把东北给日本人呢。SB楼主。一点不懂事。            ======================             南方人怎么惹你了?       =======================    中国为什么这么穷?都是你们南方人搞内乱,和八国联军里外勾结卖大烟,打内战造成的。你们现在满地全是超生的,就是把地球给你们也供养不起你们那些内乱的人渣啊。你们自己反思反思生育问题吧。要再打内战,东北人随时奉陪。  -------------------------------------------------------------你还知道自己是个疯子呀,你不单连狗都咬,你连人也咬!还和南方勾结,当时吸大烟的都是些什么人,不是贵族能吸起大烟吗,当时不是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烟能进来吗?这都是谁干的?满清政府,满清政府是什么人?靠的,你还真不要脸了!日本鬼子一进中国,谁先投降的?伪满政府,伪满军都是些人!鬼子为什么要在南京屠杀30万,怎么没在你东北屠杀呀?是你东北投降比谁都快,没给人家机会吧!那些抗日英雄,有几个东北的!还“要打内战,东北人随时奉陪”,你他妈算老几呀,能代表东北人!
  作者:Finalmonkey 回复日期: 16:09:07 
    一年收入5万的话,那早就超过浙江了。怎么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连续20年据全国第一了啊?看来光地多没用,人太傻。  ====================  怀着耐心育人的心情,我再告诉一下这个南方青年。  人均的意思是高的和低的平均,就是说人家开乡镇企业造假鞋子和冒牌衣服,一年收入百万,你在家种地一年1万,平均也有50万多了,难道这就证明了你比人家黑龙江年入5万的收入高了吗?不要以为南方人聪明,应该说南方北方人聪明不聪明的差不多,差距在于南方人更勤快一些,说难听的就是为了挣钱而不惜很多代价,乃至有人说是“下作”,黑龙江农民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稍稍劳作一年足够,用不着卖命似的,你看俄罗斯人懒吧?人家的生活质量好着呢,照你们南方人看,那么多地闲着,太浪费了,既然你们这么聪明,浙江省的国民生产收入应该是比北方人高几倍了吧?呵呵,我有个朋友是温州人,的确能挣钱,脑子里面整天想的大部分是这个事情,这就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了。太下作了挣大钱的几率的确高,不过失去的也很多的。看看你们的生存环境怎样?你们的道德水准怎样?没有道德水准,经济环境可得大打折扣哦,挣同样钱的难度也提高不少啦,呵呵  
那些不信50亩地投入几千块人民币的傻汉,去过东北种过地吗?人家大豆种子自留,土地肥沃基本用的化肥很少,又不用水浇,只要常常管理,一旦大豆长过杂草就不用管了,光等收获行了,哪像你们南方,拼命用各种氮磷钾肥,农药大量的整,唉……如果南方人在东北,估计大兴安岭就全种地了,呵呵。内幕、新疆目前因为过度种植、放牧,沙化严重,而且几乎是不可逆的,这是传统文化“勤劳致富”的恶果,因为人不是仅仅有钱就行,人还需要那么一点宝贵的东西的  
  打错了一个字
  东北农村虽比不上华西村,有的地方还是很好的,那些靠近湖泊旅游区,滑雪胜地的,日子过的爽啊。  地租给别人种,住乡间别墅,吃着前后院的自己种的绿色食品,家里也有宽带,呼吸新鲜空气,爬爬山,玩玩水,放假时开个车到处旅游。比城市人生活好多了。  看着城市人住的小空间,吃的上了农药的食物,挺可怜我们的  唯一缺的就是老年人没有退休金。
  农民也不容易的,现在种子和化肥也贵,卖粮食现在也不知道给现钱不?不过勤劳的人家收入还是可以的,我家在齐齐哈尔,附近农村的生活大多改变了很多,很多农民家都盖的大砖房,大部分人家都有拖拉机等农用机械,老百姓生活还是好了
  1.楼主说的不能代表东北,甚至连整个黑龙江都代表不了  2.我老家是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交界地,  每个农户的土地不超过20亩,长春周边的还要少很多,  另外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地膜的价格都在疯涨。  农村家庭的年纯收入不会超过一万五千块,最多两万了。  日子还是很苦。  我的舅妈,前一阵子做手术花掉一万块,合作医疗报销两千七百,报销的时候行 贿一千。  家里存款超过五万的极少。  我说的是我老家的情况,不代表别的地方
  楼主我日你老母亲十次!哈哈哈哈
      当然说整个东北是有点以偏概全,若单说黑龙江一省还是比较贴合的,甚至很多地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于那些一见东北俩字就跑进来骂人的一小撮南方人,那我不妨很文明地问候一下你全家,等再过个十年八载长江泛滥沿海潮涌搞得民不聊生,有你们结伙来黑龙江要饭的时候    
  天涯真有闲人
楼主,我说你是一个脑残,我家是黑龙江的,如果我猜得不错,我们应该是一个县的,你说你家一年收入50000,太让人羡慕了。可你没到真正的农村去看看,冬天只吃咸菜的有多少,住着土房的又有多少。想想他们我心酸。你现在每月收入能多于5000吗,如果不多于为什么不回家种地,到大连干什么。痴呆儿。
    今天乘飞机到上海时看到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说,东北目前采用的是18排自动播种机,24小时可耕地1800亩,玉米地垄宽50,苗距18,最近开始推广密植技术,亩产为750公斤。而甜菜地播种就更夸张了,每台播种机24小时可耕作2200亩。过去看到说齐齐哈尔生产的大型拖拉机最小耕地面积600亩,我就觉得很搞笑,600亩,谁有600亩,拿到南方根本就没人买。    
  回复 龙卷风  我又问了我丈夫,我GG冬天确实要闲一些,主要就是管牛。  牛我不懂,可能当时我没搞明白。    会FRANCIS多少,对不起,记不住多少了。  法国的牛肉确实要贵的多,一般在10欧元左右,合100RMB左右。所以我当时听了也感叹了一下为什么牛肉会那么贵。另外这边的牛肉不会养到很大才宰,最好的就是小牛肉了。然后是中等的牛,但是也不到,他们叫做BEBE(BABY)牛,意思是还是小的。大个的牛一般是用来下小牛和产奶的,这就不是肉牛了。    我感觉养很多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丈夫的一个朋友家养了十几头牛产奶自己喝的,也没有很先进,除了挤奶是机器,也是人做的比较多。    还有南部山区,土地少,基本上也是人工的比较多。
  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区别是很大的
兄弟  家里地多和地少的区别也是很大的  家里人多(做事的)人少也是很大区别的
  作者:林如海的千金 回复日期: 12:46:12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  哈哈, 只记得姑娘发音叫 guniao(3声),字不会写;
还有野果子啊, 红色的托吧、紫色的舔舔、榛子、松子、绿色的狗枣子、野葡萄,呵呵,小时候真是没少吃;  另外 强烈bs进来骂了一句就走人的BC, 有意思吗???  
  搞错了,我是回复给骑着毛驴去上学,不是FANCIS什么。
  唉...竟然连你们北方人都知道江南农村有钱,MD,我也想当农民啊,可是政府不让我当啊,真是郁闷!
  作者:今年你疯了没有 回复日期: 23:28:42 
    作者:林如海的千金 回复日期: 12:46:12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    哈哈, 只记得姑娘发音叫 guniao(3声),字不会写; 还有野果子啊, 红色的托吧、紫色的舔舔、榛子、松子、绿色的狗枣子、野葡萄,呵呵,小时候真是没少吃;    另外 强烈bs进来骂了一句就走人的BC, 有意思吗???              姑娘,沙果,托盘。。。你说的舔舔好像在我们这儿叫 靛枣,吃完舌头都紫了,绿色的叫 圆枣子,切开像猕猴桃一样。  我是吉林的。    南方人的确很难理解东北的生活。  东北的农作物和南方也不同,南方的农业开发了几千年,环境比较恶劣,人力要求比较大,况且南方人口密集,农用地自然就少,还有一年两季,或者两年三季的抢收抢种,多了确实忙不过来。  而东北的大田耕种起来相对要简单的多。在东北农村,只要人勤劳,没有大病大灾,收入都是比较可观的,生活的不比城里人差,甚至超过了城市的普通工人。  我爸妈都打算以后去农村弄片地,养群鸡鸭,侍弄着养老。。。
  作者:肉包子咬疯狗 回复日期: 23:09:12 
                美国、加拿大的农民为什么富裕?是因为人少地多!没那么多超生渣子!        农村超生户无节制的下废物崽子,最后造成人多地少的局面,然后农村人就大量涌入城市去祸害,结果,是城市人在为那些臭不要脸的农村超生渣子买单。            =========================  我是肉包子
  作者:林如海的千金 回复日期: 12:46:12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  豆角山东也有吧,不知道你说的长长的,还是扁扁的
  作者:纯洁联盟 回复日期: 21:30:23 
        今天乘飞机到上海时看到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说,东北目前采用的是18排自动播种机,24小时可耕地1800亩,玉米地垄宽50,苗距18,最近开始推广密植技术,亩产为750公斤。而甜菜地播种就更夸张了,每台播种机24小时可耕作2200亩。过去看到说齐齐哈尔生产的大型拖拉机最小耕地面积600亩,我就觉得很搞笑,600亩,谁有600亩,拿到南方根本就没人买。  ====================================  东北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而大豆又是油料的主要原材料(其他路油漆等,需要大豆量很大,我们这里原来有个大型的油漆公司,每年都去东北收购很多大豆,我堂哥是那公司老总的姑爷)。  国内这几年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确实带动了大豆的价格。  600亩地,如果真能买,还真不错。我家附近蔬菜已经成初步的规模,而且质量还不错(春节一季可以卖到3元/斤,就忙冬季3个月,我家去年搞了2000多斤)。如果能搞到哪怕是100亩地,搞个蔬菜基地,每年春季香椿+韭菜+芹菜+一些绿叶菜,夏季西红柿+黄瓜+豆角,秋季南瓜(或丝瓜)+豆角,冬季西红柿、黄瓜、芹菜、韭菜、香椿,一年下来搞几十万没问题(纯利)。最关键是,土地集中不起来。
  作者:lahming 回复日期: 1:05:41 
    作者:林如海的千金 回复日期: 12:46:12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    豆角山东也有吧,不知道你说的长长的,还是扁扁的  ====================    东北的豆角是油豆,虽然和南方豆角外观差不多,但是味道和口感上差别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用自己的腊肉炖出来的,一开锅,上面一层油花,味道好极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那些一小片的腊肉,现在也喜欢吃。    
  纯粹零售,还是很有市场的,农副产品,包括一些食品,是黄金商品,是不管富裕还是贫穷都雷打不动都要消费的。
  一个老太太,摆个小小摊卖熟瓜子,一年刨出吃喝拉馓,纯剩3万!    
  作者:肉包子咬疯狗 回复日期: 23:09:12                          美国、加拿大的农民为什么富裕?是因为人少地多!没那么多超生渣子!            农村超生户无节制的下废物崽子,最后造成人多地少的局面,然后农村人就大量涌入城市去祸害,结果,是城市人在为那些臭不要脸的农村超生渣子买单。  ===============    没有农民进城务工,你现在八成还和你祖上三代挤在10平方的阁楼里呢。    
  作者:榆木眼镜 回复日期: 1:22:44 
      东北的豆角是油豆,虽然和南方豆角外观差不多,但是味道和口感上差别还是很大的。特别是用自己的腊肉炖出来的,一开锅,上面一层油花,味道好极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那些一小片的腊肉,现在也喜欢吃。  =========================  山东的豆角有几种,有叫扁豆的,还有那种长长的豆角。  扁豆种类也多,那种红红的,炒了以后很好吃的,也很贵的。可能还是我们这个地域市场大吧  
  作者:hhayabc 回复日期: 1:25:12 
    一个老太太,摆个小小摊卖熟瓜子,一年刨出吃喝拉馓,纯剩3万!  ===============  很正常,我妈原来卖爆米花的时候,每月都能80-150元的纯利。  小买卖,大财富
  上面错了,是每天80-150的纯利
  作者:lahming 回复日期: 1:27:44 
    作者:hhayabc 回复日期: 1:25:12        一个老太太,摆个小小摊卖熟瓜子,一年刨出吃喝拉馓,纯剩3万!    ===============    很正常,我妈原来卖爆米花的时候,每月都能80-150元的纯利。    小买卖,大财富       作者:lahming 回复日期: 1:28:53 
    上面错了,是每天80-150的纯利    ==================================    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些推着自行车卖冰棍的了,五分钱一个,我有很多亲戚做过这个生意。  一天卖200根,能赚4块钱。    
  楼主说的我推测是事实,可能他们那地方生态环境好吧,化肥农药基本上用的少,换在安徽、江西、湖北一带不施肥和农药,那庄稼根本就长不起来,更不用说颗粒无收了。我父母亲辛勤劳作一年,种那五亩责任田,净收入赶不上我在上海打工一月的收入。
      作者:第九个橘子 回复日期: 0:17:18 
    作者:今年你疯了没有 回复日期: 23:28:42        作者:林如海的千金 回复日期: 12:46:12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      哈哈, 只记得姑娘发音叫 guniao(3声),字不会写; 还有野果子啊, 红色的托吧、紫色的舔舔、榛子、松子、绿色的狗枣子、野葡萄,呵呵,小时候真是没少吃;      另外 强烈bs进来骂了一句就走人的BC, 有意思吗???                            姑娘,沙果,托盘。。。你说的舔舔好像在我们这儿叫 靛枣,吃完舌头都紫了,绿色的叫 圆枣子,切开像猕猴桃一样。    我是吉林的。        ----------------------------------------------------------圆枣子就是野生猕猴桃,还有糖李子,野生山里红,野葡萄,特别是在雪地的冬天能在树上摘到,那个好吃啊【山梨在地上】绝对是世间最好的水果。  
  我草 现在开始鼓吹农民富裕了  又要搞什么活动了?
      ------------------------    楼主不是黑龙江的,黑龙江人淳朴,没有这种鸟。。。。。。        
  作者:lahming 回复日期: 1:20:48 
    作者:纯洁联盟 回复日期: 21:30:23              今天乘飞机到上海时看到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说,东北目前采用的是18排自动播种机,24小时可耕地1800亩,玉米地垄宽50,苗距18,最近开始推广密植技术,亩产为750公斤。而甜菜地播种就更夸张了,每台播种机24小时可耕作2200亩。过去看到说齐齐哈尔生产的大型拖拉机最小耕地面积600亩,我就觉得很搞笑,600亩,谁有600亩,拿到南方根本就没人买。    ====================================    东北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而大豆又是油料的主要原材料(其他路油漆等,需要大豆量很大,我们这里原来有个大型的油漆公司,每年都去东北收购很多大豆,我堂哥是那公司老总的姑爷)。    国内这几年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确实带动了大豆的价格。    600亩地,如果真能买,还真不错。我家附近蔬菜已经成初步的规模,而且质量还不错(春节一季可以卖到3元/斤,就忙冬季3个月,我家去年搞了2000多斤)。如果能搞到哪怕是100亩地,搞个蔬菜基地,每年春季香椿+韭菜+芹菜+一些绿叶菜,夏季西红柿+黄瓜+豆角,秋季南瓜(或丝瓜)+豆角,冬季西红柿、黄瓜、芹菜、韭菜、香椿,一年下来搞几十万没问题(纯利)。最关键是,土地集中不起来。  ----------------------------------------------------------    种菜要比种粮复杂多了吧,需要许多人力,我估计还是山东好一些,东北的许多菜都来自山东。  
  上海的男人都戴着进口的绿色帽子,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老子就没听说过上海出过什么英雄.上海的男人乐于戴进口的绿色帽子,女人乐意为老外舔吊舔屁眼吃精.
       作者:流落到这里的兔子 回复日期: 11:33:01 
    有的人不明白还是我不明白    我家是齐齐哈尔下面一个农村的    一垧不是等于15亩地么    有的怎么说是10亩呢  ————————    
东北的亩是大亩,1亩=1000平方米  
1垧=10大亩    
南方的亩,1亩=667平方米    
一垧约等于15亩
    =========================    山东的豆角有几种,有叫扁豆的,还有那种长长的豆角。    扁豆种类也多,那种红红的,炒了以后很好吃的,也很贵的。可能还是我们这个地域市场大吧  ==========================  我是在山东的东北人。山东的豆角和东北说的不太一样的,口感差很多,吃过才知道,不过山东人不一定喜欢吃就是了。    我家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长春附近,家里的地现在都是三叔在种,应该有四五垧吧,记不清,反正光我爷爷他们好像就是二垧一。年景好的时候的确收入2、3万还是有的,上面有人提到纯收入几千,那个纯收入是去除所有开支的收入的,实际上一般要比那个多。前些日子,我爸刚回去了一趟,据说现在也都有有线电视,家里都用电磁炉什么的了。但是话得说回来,真要想挣钱,当农民并不是好的选择,毕竟要靠天吃饭,有的年份说不准亏2、3万也是有的。    另外,东北在外打工的比较多,因为农闲的时间太长了,其实原来出来的打工的不多,好像是比较懒的原因。另外,东北人的性格中有一些缺陷,比如好面子等。    东北的城市不如东北的农村,现在我们那市里的工资大概1000多就算很高了。平均可能也就400多的样子吧。    其实,穷和懒是一对的,在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你不是有生理缺陷,不太懒,就不可能穷的,我四叔在外跑运输,每趟下来也能挣2/3000,就是比较累。    说到懒,楼上有人提到一个管那么地可能管不过来,不过东北大块地一般是机械化吧。但我知道在吉林东部,有些地方的人,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中间什么也不管,甚至播种时连垄都不开,这种用不了多少人的。
  农村富裕了是好事啊,赚的越多才越好呢,我是亲眼看见农村改革的,小的时候去乡下,还是公社生产队呢,有个大队部,牛马都是集中在队部的,农民种地赚工分,集体劳动没有积极性,青黄不接的时候口粮都不够吃,83年以后包产到户,农民生活还是一年比一年强的,在黑龙江,每年耕种50亩地的人家根本不稀奇,要是能够种植经济作物,收入能更好些,但是不是普遍家家都有那么多田地,很多年前农村没有那么多人的,后来有很多外来人口,他们的田地会少些,有些年粮食不值钱也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还有什么粮库收粮开白条等,现在应该改善很多,我有个亲戚在乡下,这些年供两个孩子上学花了10多万,目前家里有30亩旱田,10多亩水田,还有个承包的水面养鱼,算算是比城里工作的人收入多,现在北方城市的很多工厂,工人每月能开那是相当好的单位了
  东北农民年收入5万只是一般。        广东大部分农民年收入不足一万啊,        广东人发来贺电敬佩一下。    东北农民收入5万是很一般啊(但不是全部)广东大部分农民年收入不足一万啊,(但是我的房东也是广东农民,有4,5栋农民楼,每年租金何止几个五万)
  东北都这么富裕了,为什么小姐还那么多?  很多城市都有什么东北帮?
  所以说,你的情况可能仅是个例~
  昨天问了一下老家在九三的老婆,的确5垧地很平常,她老姨家包10垧地,一年十几万的收入(未扣除成本),这还没算当副业养的几只牛,一只牛每月卖奶1500元,卖牛一只一两万。再次确认九三那面大地都不浇水,只有小地(房前屋后种菜自己吃的)才偶尔浇下。不用浇也浇不多来,十垧地合100多亩,要是浇水就不用干别的了。也有个别的地不好,就花几万打个机井,用泵抽出来往大地里放。当地人嘴里都念叨“包地挣钱”,可见确实收入不错。但老婆也说,种地很是辛苦,年轻人都不愿一辈子刨土坷垃吃饭,谁不想到大城市打工见世面,也是不想吃那份苦。
  作者:爱溜达的小西瓜 回复日期: 11:56:21 
    东北都这么富裕了,为什么小姐还那么多?    很多城市都有什么东北帮?      哪来的臭虫!能告诉你是哪的吗?
  黑龙江的农民如果有土地的话,生活是可以的,并不是非常穷。贫困人口来自无地农民或者只有少量土地的农民,还有很多无工作的县市人口,由于工商业不发达,就业不充分,所以才有很多人外出离乡打工,所以要振兴龙江就必须发展工商业,不能总以资源丰富而沾沾自喜,这一点应该向南方人学习。
       作者:我不是土匪 回复日期: 15:43:53 
    作者:爱溜达的小西瓜 回复日期: 11:56:21        东北都这么富裕了,为什么小姐还那么多?      很多城市都有什么东北帮?            哪来的臭虫!能告诉你是哪的吗?    ---------------------------  事实!为什么不敢面对呢?
  为你高兴,也为受惠的基层群众高兴,请国家把利农惠农护农政策再加大一些,并一定要落实到他们手中,请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希望政府再多一些雪中送炭!
  作者:YOUYOUWOXIN99 回复日期: 15:47:51        为你高兴,也为受惠的基层群众高兴,请国家把利农惠农护农政策再加大一些,并一定要落实到他们手中,请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希望政府再多一些雪中送炭!  ======================================  出路都是自己找的,国家那些所谓的惠农政策,很少有落到实处的。政令不出中南海早就是共识了。
  正虎只做急功近利、面子工程!
其实我一直潜水的,看到有些人说的话实在忍不住出来说两句,LZ说得很实在呀.至少90%以上是真实的.50亩地才多少?十亩一垧的地才不过五垧地,如果是十五亩一垧的地.才三垧多点.那太少了吧.在我家那,最穷的人家都四,五垧地.当然是村里.没钱的多数都是镇上或者是城市里的人.工资低.一个月才几百块钱.最好的也不过二千块钱.那就历害得不得了.现在村里的人很牛的.国家不要税了.还给钱.谁家有个百八十垧地那是大户了.村里的好人家.小青年和小姑娘都不务实.希望出去看花花世界.出来就不想回去.其实村里现在日子真比以前强多了.  
看这里回帖子一部分人说只有几亩甚至一亩多地.也很正常啊.那就是南方了.东北俗称关里.我姐姐婆家是苏北(江苏北部)村里的.那块每个人的地.用我的话说.就是一个人不用工具用手伺候.三天也都干完了.真小啊.走着一小时全走到了.东北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头.秋收也就是这个季节的时候.站在山顶向下看.一大块一大块的大豆和小麦.真漂亮.想不到的那么大的地.有时候我不想回到城市.而且说到收秋.谁傻还人工收.打我小的时候就用收割机了.那时候一个村来&康麦&最少来个四五辆.呆个三四天.管人家吃管人家喝.还给钱.然后走了就是"扬场"老累人了.不过过了夏秋就好了.基本上都在家呆着.打麻将.刨大坑(都是赌钱).东北人要是勤快,基本上没穷的.只是东北人太懒........  
这都是事实.挺真实的.上面有好多大哥大姐说话特别真实.至少LZ说的.和我老家那边差不多.我家特别靠北.北安以北了.要说人有多少知道.地有多少.不知道.大片大片的......  
忘了,还得补充.我说的只是北安以北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知道.据说也有好多地方没啥地的.因为据说那边的地不好.不长粮食.遇着不好的年头也收不上来粮食.不过我家那种地就是挺挣钱的.现在黄豆2块多收.东北有句话.一本万利,不如种地.估计说得是地多的.收成好的地.林区和矿区不太好....呵呵.随便说说.但LZ可能和我家那边离得不太远.而且绝对不是镇上的......
  55555  我要去种地
  lz是故事大王,恩恩,现在一亩地非经济作物平均盈利大概500,你还是回家和你父母好好算算吧。
  是个好帖子,除了骂人的臭虫!
  挺长知识。
  挺长知识。城市和农村,在中国这是多么隔膜的两个世界啊。
  20000斤大豆合50亩地:黑龙江大豆施肥量不大,一般在15公斤/亩。合计750公斤用肥,2007年化肥开始涨价,农民成本增加,45%含量的复合肥价格大约在3500元-4000元/吨;亩用种量在15斤左右,6-7元/斤,合计750斤大豆种。    大豆肥料和种子净投入:50元;    玉米按20000斤产量,在黑龙江约计15亩地,用肥7.5袋,每袋170元,亩用种量6斤,5元/斤,合计90斤玉米种子。    玉米肥料和种子净投入:5元。    还有15亩????    种植中要使用种衣剂,除草剂,人工(50元/天-短工,由于你家劳动力外出,短工费用不会少),机器耕地播种,中耕,因为靠天吃饭,水费就省了,大豆每年农药都不会少打,还有收获。    总的说来成本没有兄弟你说得那么少,按照我们公司的调查,东北农民一公顷约收入5000元左右,80亩地合5.3公顷,收入在30000元左右。
  本人也是东北的,我高度怀疑50亩地费用7000元,土地没有肥沃到那种程度吧?二氨220--260元,复合肥165--220元,农药,种子,翻地,种地,趟地,收割,水电......保守算,每亩旱地收入350--600元,曾经有位南方仁兄发贴种地1年赔了3200元(数字不准确)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0:22:48 
             作者:疯子咬狗 回复日期: 22:15:27        我草你吗的楼主,一看你就是南方老倒子,想来东北诈圈的。东北满地种不上地的穷人呢。把关里人引到东北来不如把东北给日本人呢。SB楼主。一点不懂事。        ======================         南方人怎么惹你了?   ----  是关里人惹他了。
  呵呵 没有想到大家对种地还这么感兴趣啊!我也是东北的!家也在农村,在辽东南,给我一种感觉,很多人以种地为耻,今天大家对种地这么感兴趣闻,我想楼主也没有想到吧!哈哈
我家可没有那么多地,我家就是一个人2亩旱地,一亩水地,农民光种地其实供一个大学生是很有难度的,可是做副业会多一些吧! 呵呵,其实都是一样的,说南方人富是地少人多,在地里打不出东西就开始做一些副业,比如手工制品什么的,然后以这个发展起来的,我想要是南方也这么多地,他们也会是这么懒的,东北的确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到田野里看看那一片片的作物,也没有什么污染,感觉是很舒服的。
  据我所知,吉林这边可没有这么好!减一半还差不多
  楼主啊,快回家来,今天的三路还没喝呢
  作者:没事侃大山 回复日期: 19:17:43 
    据我所知,吉林这边可没有这么好!减一半还差不多--------------------------------------即使减一半对我们这的农民来说也已经是很高了。
  这次奶粉事件证实了黑龙江农村的真实情况,土地肥沃,奶源丰富,无需造假。
楼主说的在黑龙江具有普遍性,黑龙江好多城市里的人下岗的都不如农村的,这是当地公认的事情。  
另外黑龙江是中国城市化比例最高的省份,农村人口相对少,加之4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平原又多,农民占有土地按平均来算,也着实是多。    
还有需要普及的是:大豆每晌产量大约在600斤以上。一晌在东北的概念是10亩,这个是大亩,相当于15小亩。  
至于每家有机械,这个说的有点夸张,但基本可以说每家都几乎曾经有过机械。15年前农民大部分都有四轮车了。后来逐渐淘汰了!不需要家家都买,村子里别人有,你可以雇用,这样大家都实惠!  现在种地非常容易,都是机械化的,你只要把种子化肥还有农药运到地头,雇机械帮你播种,化肥和农药种子一起下到地里。就OK了!收割的时候累人,怕雨天,别人家家也都在抢收,所以很难雇到人。    
黑龙江的城市跟某些地区的城市比要差不少,但是农村相对来说绝对仅比沿海地区的农村差而已。所以到外地打工的多数是城里的,另外就是一些大学生,真正的农民比例不大。    
象我家那里,冬天人们都做粮食贸易,沈阳到黑龙江的货车一直停靠在我们那里,当地很多粮点(现在都注册公司了,说粮点更明白)一个冬天哪家不赚个几十万啊,我家那是黑龙江最大的商品粮集散地,北至黑河南到吉林。很多散户把粮食从上述地方收集过来,卖给粮点。都有的赚。  
我当初毕业打工那几年,每年回去都不好意思,不如那些没上大学的同学混的好呢,当然,现在我有自己的公司,但是在心底我都羡慕我家乡的乡亲们,他们真实而勤劳,快乐并富裕!
  当年SARS,北京缺粮,黑龙江农垦总局每天一火车大米运到北京,一周平抑北京粮价,后来总局领导说了句免费。虽然充了吧大头,但农垦职工还是很自豪。这些是有些人不能理解的。最近三鹿时间,黑龙江的奶制品没问题,还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
  黑龙江还可以,地多人少,辽宁就差多了。
  看来天涯脑残的太多了,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    我是东北吉林省的,楼主说的是事实。    我老公单位是加工大豆的企业,原料来源都是黑龙江。我们单位有个客户就是黑龙江大杨树那里的,家里有几百亩地,日子比咱们舒服多了。  再说现在还用自己种地?农民比城里人聪明,早雇长工了,而且都是机械化作业。地多的农民就是当地主,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了。      我老公原来是采购员,一到冬天就去他家驻在买大豆,他家专门有小楼供外地采购人员住宿,而且住宿一很免费的,天天大鱼大肉随便吃的。    现在我老公单位面临倒闭,就是因为黑龙江大豆价格飞涨,一市斤在二元多,成本太高——国企哈。最近几年我们这里的私企大豆加工企业都挣了大钱,去年有挣一个亿的,因为这两年食用油一市斤达到近10元。  2000年出去打工是因为不免农业税,大豆价格低。  而且现在农民打工只是闲不住挣零花钱。家里有地,挣的钱可以存起来,菜,地里有,而找工挣的钱就用来日常花销。  再说有的人就喜欢城里生活,把地租出去,或者交由亲属打理,举家去打工,这是好事情。    南方农民是生活不下去打工,而东北人出去打工,主要都是城镇的下岗职工居多。东北的企业真是衰。而农民打工决不是过不下去,只是想把生活往更高的一个档次上提。        我所在企业是玉米购销企业,现在也要倒闭了,玉米价格太高了,一市斤七角多了,加运费运到港口就不挣什么钱了。    我7-9月到深圳打了两个月工,所接触的几乎都是四川和广西的,家家五六口人,就有三四亩地,这让我太吃惊了,这和东北是天壤之别啊。    我们附近的农民真的过得比城里人相对自在,家里有地,还可以在外找工挣钱,房子超级大,家里良多N多。而且我们这里好多农村人都进城买房子陪孩子到城里来读书。即使是家在农村,村村有营运车的人家也不少,都用面包车拉孩子到城里来读书。而且收费还不高。      我说的是事实,不过也许是以偏概全,毕竟我所在的城镇交通发达,农民创收的自然条件优越。不过现在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几乎很少了。农村村村通公路,全是水泥路,羡慕死我们了。而我们这里的城镇,脏乱差,真赶不上农村。          
  天下尤文说得太对了。黑龙江的农村不是一般的富。吉林省相对差一半吧,但也绝对自在。    反正我们这里农村的媳妇太自在了,家家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地不用自己种,穿的不比城里人差,在家说了算,婆家不敢给脸子。    其实苦的就是城镇下岗职工,出去打工的也是城镇下岗职工多。    我在深圳打工的公司,只要是吉林省人,就是城镇的居多,都是我这样的下岗职工,少见农村的。而广西和四川湖南的,几乎都是农村的人。
  东北的木材,煤炭,钢铁,石油,有色金属储量大;可耕作土地多,工业门类齐全,有重工,造船,飞机等;拥有陆上口岸,出海口,交通便利.人口适中.东北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完全是国家政策问题.大量资源被按计划价平调到关外,国家投资向南方倾斜.请问: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的鸟们:你们有什么?全靠东北的资源获得所谓的发展.所以,东北人就是你们的爷爷.  ---------------------------------------------------  按这么说咱是日本人的爷爷,也是世界人民的爷爷
  南北差距太大了,我浙江的,我家人均田地半亩。
  作者:女人四十不言情 回复日期: 9:38:28 
    看来天涯脑残的太多了,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        我是东北吉林省的,楼主说的是事实。        我老公单位是加工大豆的企业,原料来源都是黑龙江。我们单位有个客户就是黑龙江大杨树那里的,家里有几百亩地,日子比咱们舒服多了。    再说现在还用自己种地?农民比城里人聪明,早雇长工了,而且都是机械化作业。地多的农民就是当地主,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了。            我老公原来是采购员,一到冬天就去他家驻在买大豆,他家专门有小楼供外地采购人员住宿,而且住宿一很免费的,天天大鱼大肉随便吃的。        现在我老公单位面临倒闭,就是因为黑龙江大豆价格飞涨,一市斤在二元多,成本太高——国企哈。最近几年我们这里的私企大豆加工企业都挣了大钱,去年有挣一个亿的,因为这两年食用油一市斤达到近10元。    2000年出去打工是因为不免农业税,大豆价格低。    而且现在农民打工只是闲不住挣零花钱。家里有地,挣的钱可以存起来,菜,地里有,而找工挣的钱就用来日常花销。    再说有的人就喜欢城里生活,把地租出去,或者交由亲属打理,举家去打工,这是好事情。        南方农民是生活不下去打工,而东北人出去打工,主要都是城镇的下岗职工居多。东北的企业真是衰。而农民打工决不是过不下去,只是想把生活往更高的一个档次上提。                我所在企业是玉米购销企业,现在也要倒闭了,玉米价格太高了,一市斤七角多了,加运费运到港口就不挣什么钱了。        我7-9月到深圳打了两个月工,所接触的几乎都是四川和广西的,家家五六口人,就有三四亩地,这让我太吃惊了,这和东北是天壤之别啊。        我们附近的农民真的过得比城里人相对自在,家里有地,还可以在外找工挣钱,房子超级大,家里良多N多。而且我们这里好多农村人都进城买房子陪孩子到城里来读书。即使是家在农村,村村有营运车的人家也不少,都用面包车拉孩子到城里来读书。而且收费还不高。            我说的是事实,不过也许是以偏概全,毕竟我所在的城镇交通发达,农民创收的自然条件优越。不过现在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几乎很少了。农村村村通公路,全是水泥路,羡慕死我们了。而我们这里的城镇,脏乱差,真赶不上农村。                  =================================================  大杨树是内蒙的  种几百亩的地一定是租来的,成本在100元/亩以上  今年黑龙江夏秋干旱严重,大豆产量上不来,1500kg/ha就不错了  这几年压榨企业过的都很艰难,卖油挣钱?做梦吧!  老子就是搞大豆的!不服可以放  
  在深圳待了三个月,才明白南方人为什么要天天洗澡了,但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笑话东北人不经常洗澡。    深圳这三个月天天温度在三十五六度,出门就是一团热气,阶段是有钱人家,家里有空调,可以24小时开机,出门有私家车,工作地方也是空调大开。不然,一天洗一遍澡都是少的,天天简直就是挥汗如雨。    而我从深圳回来,在沈阳一下火车,就冷得抖起来,温度才十几度,和南方几乎相差20度。这个时候假如要坐了36个小时火车的我再去洗澡,洗去一身旅尘,不感冒就怪了。    回到家一看,大人小孩子都穿上了簿毛衣裤了。而且此时的深圳还让人热得夜不能寐呢。     所以南方,北方,都别嘲笑,地域不同,情况不同。    南方的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还是环境逼人,人多地少,不得不勤奋。北方人的懒,也许是老天的恩赐,地广人稀,用不着太努力也能过不错的日子。    如果骂人能骂出国富民强,那么大家就都别工作了,就在这里骂人吧。    
  大杨树是内蒙的不假,但它不叫东北?你知道东北的含义吗?    你不挣钱不代表别人不挣钱。    我说的挣将近一亿的就红嘴子下面一个油脂加工厂。他们机遇好,去年挣的不会少于这个数的。    而我们这里一个农村小镇的国企,在倒闭了十多年后,在去年也抓到机遇挣到了大钱。现在设备全部更新,好象是郑州四维公司给安装的。而我老公单位的车间熟练工作,主管车间的干部,几乎全被这个企业挖走了。
  我说的大杨树的那个有几百亩地的人家,土地全部是自己的,他家是种大豆挣了钱就买地。买了地再种大豆,挣了钱再买地,就这么逐步扩张,有了几百亩地。    而且他家长年有长工的。农闲时也照样给开工资,供钱吃。
  楼猪你开塌麻的什么国际玩笑?你说的是美国农民?
  我老家吉林的,据我所知,不像楼主说的那样。一家全年净收入也就几千块钱。
  嘻嘻,打错了,是供饭吃。    东北农民不苦,只要家没有遇到大事,或者长年有病的人,一般都过得去的。    最苦的就是东北城镇下岗职工。在岗时也不好过,一个月就挣七八百,上有老下有小。不出去打工真是过不下去。
  作者:lahming 回复日期: 1:05:41 
    作者:林如海的千金 回复日期: 12:46:12        我有很多年没有暑假回家了        很想念我们家到处都疯长的悠悠        我们家的李子树和沙果        前几天我妹妹考上了东北师范        她来我这里玩,给我带来了一点姑娘,豆角和沙果        豆角真好吃啊        我都想掉眼泪了            哈哈,东北的东西就是好吃,在东北房子前都有菜院子,西红柿,黄瓜比南方买的好吃多了,姑娘,豆角和沙果,这些只有东北才有啊    ===================================    豆角山东也有吧,不知道你说的长长的,还是扁扁的======================东北有的东西,在别的地方也都有,但是就是和东北的不一样,没东北产的好吃,山东我不知道,但是就南方来说,一样的西红柿,你吃吃东北的什么味道,吃过了东北的,南方的你就只能仍,玉米也是,东北的玉米烀熟了那个香,吃过东北的玉米,你就知道了,南方的玉米就是喂猪(没歧视南方人的意思)的,在东北,韭菜,芹菜从外面买回来,就能闻到味道,南方的什么味道都没有,东北的土豆,茄子烀熟了就可以沾酱吃,很香,南方的估计没人喜欢这么 吃,没那个味道  
  作者:天区 回复日期: 10:32:37 
    我老家吉林的,据我所知,不像楼主说的那样。一家全年净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吉林地少,不过在我家那里也有种5,6晌地的,都是包的,家里有拖拉机,就靠种地活,我家那就有靠种地发财的,不是说多么有钱,我见过他家盖的房子,花了10几万,装修的和城里没什么区别,有6,7间的样子,多少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虽然有钱,感觉他们很苦,很累,尤其是秋天,那真是累人啊,当然也顾人,不过自己也不能呆者啊,所以有人说羡慕,想种地什么的,其实一让你吃那个苦你就受不了了,东北很多人出去打工,就是不想吃苦,就算机械化恐怕很多人还是觉得很辛苦的,否则谁出来打工啊,早种地了  
  楼主说的情况不符合基本事实:    50亩地,各类作物总产量有37000斤,亩产740斤。这个要是种水稻还差不多,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不可能这么高,除非你是大棚滴灌。    另外你劳动力成本和机械成本没有除去,这个比化肥农药成本更高。不大可能50亩地都是你父母自己两个人耕作吧?  
  作者:东周列国123 回复日期: 10:18:45 
    吉林拿到了国家政策,吹嘘每年要增产粮食100亿斤?俗称百亿计划!    
-------这一点我来告诉你,在吉林西部大片的盐碱地被开垦了,与日本合作,日本人提供技术改造盐碱地,所以增产百亿也不是什么笑话。  
我老家就是楼上有人提过的吉林松原,下面的小镇——长春岭。农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当然不能按照城里的标准。而且,在黑吉辽,农民的差异也很大,每家的地大小差距也大。但某些从来没有到过东北农村或者没见过黑龙江农垦的人,就不要大惊小怪了,50亩地真不算大。  
现在在东北,最苦的不是农民,是城市无业者。  
作者:东周列国113:    
你是SB,不见得别人都是。你以为靠国家政策就能让粮食增产?吉林拿到了国家政策,当年黑吉辽、山西为全国贡献能源的时候,你还是液体吧?
  作者:Στοιχεiα     
把整个帖子看全,你就知道了
  生活不错啊,我家才两亩田
  楼主兄弟,  回家好好种你的地去吧。  那是一片广阔的土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听见没有?快回家,赶紧的~
  湖北京山一农民种地一千多亩一年可以赚一百多万呢
  作者:三个孩子他爹 回复日期: 0:37:43 
    也正是因为几百年来世代通婚,        方圆百八十里,都是亲戚的关系,  -----------------------------------  不仅通婚,而且通*,没有亲戚关系,也有血缘关系。
  骂归骂。现在农村确实比以前强多了。我们这农民地里一般收入在1万元左右~~~~庄家一般都机械化了。基本上不耽误人工。。剩下的时间大部分都出去打工。再加上企业比较多,,做个一般工人工资在之间。。不知道算不算小康 嘿嘿?
  在黑吉辽,农民的差异也很大,每家的地大小差距也大。但某些从来没有到过东北农村或者没见过黑龙江农垦的人,就不要大惊小怪了,50亩地真不算大。     现在在东北,最苦的不是农民,是城市无业者。  ==============================================  这个说得有道理。  东北很大,各省各地也是不平衡的。  南方和北方的朋友在这个帖子里交流探讨各地的情况,令人欣慰,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极端BS那些搞地域攻击的人,挑起中国人窝里斗让外人看笑话。我们真的应该团结一心督促ZF把我们国家自己的事情办好  
  看来天涯脑残的太多了,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        我是东北吉林省的,楼主说的是事实。        我老公单位是加工大豆的企业,原料来源都是黑龙江。我们单位有个客户就是黑龙江大杨树那里的,家里有几百亩地,日子比咱们舒服多了。    再说现在还用自己种地?农民比城里人聪明,早雇长工了,而且都是机械化作业。地多的农民就是当地主,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了。  ------------楼主说他家就是他妈和他爸两个老人凭牲口种的,如果说是机械种的,当然可以,但是楼主的成本里没有计算机械成本
  但某些从来没有到过东北农村或者没见过黑龙江农垦的人,就不要大惊小怪了,50亩地真不算大。  -----------黑龙江地广人稀,有50亩地可能不希奇,奇怪的是50亩就由他爸妈纯人力加牲口种的
  50亩地,收入5万?忽悠谁呢??  我家吉林省,4口人,国家分配的每人1.8亩。父亲承包别人的地,30亩,年纯利益1万人民币。这是5年前,现在不种了。
  支持楼主一下,我3个同志是黑龙江的,为了这个帖子我特地问他们哪里人均大约有多少地,都说很多,并且不论亩,而是论 (shang 3声,我不知道是哪个字,1shang等于10大亩,1大亩等于多少亩我也不知道),说一家3,4 shang 很正常。
  我老家是佳木斯附近的  说每家有3、4垧地到是比较接近;  不过今年好像遭旱灾了    农民就是靠天吃饭  一遭灾,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另外楼主说投入就7000块  应该是2垧地的成本吧!        1垧等于10大亩  等于南方说的15亩  
  论“垧”。  我在黑龙江也呆过,应该没有楼主所说那么富裕,除了个别包地比较多的。但那也是看天吃饭,一旦年头不好,颗粒不归。  
东北土地面积一般以垧为单位,一垧大约等于是15亩,大亩就是10亩,“除去农药、化肥以及种子的成本大概7000元左右,剩下44000元” 对于楼主这句话,实在不敢苟同,除非楼主还是用驴马牛来农业作业!现在东北农村都已实现现代机械化作业,即柴油成本,机械磨损,人工费用,自己忙不过来还要付雇工费用,不知楼主为什么只算了农药化肥种子,而没有包括以上应该支出的成本费用?  
另外,农业有极高的风险!去年年头好丰收产量保证了,今年就有可能旱灾或涝灾而影响产量,且大豆玉米的价格也时刻受国际数粮价的影响变化,今年挣钱了,明年也许又赔进去了!  
如果,年年都能保证挣到楼主说的这些钱,估计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农民朋友出来打工了,很怀疑楼主到底是不是东北农村人?  
  我是浙江的.我家三口人还不到一亩田地.如果想靠它哼哼.喝西北风吧
  黑龙江的同胞们
我们不要和他们争了
    环境决定意识
养鱼的永远体会不到种地的乐趣
,同意种地的也体会不到养鱼的心态
,环境不同    南方的同胞们 你们也别吵了
各地区不一样的, 南方的叫农民,但黑龙江叫种粮大户,从称呼上就不一样.
自己想想为什么吧     楼主的说的两个人种3晌地不多,我一个亲戚家
2个人种15晌 ,估计是没人信了, 南方和北方不同,
南方很难用大型收割机械,北方则不然,
去年的黑龙江农机大会(卖农机)我当时看到收玉米的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太好看了, 很气派
,当时我还开玩笑说,比坦克好看.
  东北一家有50亩地的农民不算少,他们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的[除去非常陡的山地].一般地里撒一遍药就可以撒手不管,不太了解撒几遍肥。地多的秋天都是雇邻近镇和县里的人去收地。  这几年东北没什么大旱大涝,一般勤劳点的农民家里都过的不错。就是娶老婆贵啊。非常贵。
  作者:天狼星II 回复日期: 18:29:24   
    关于黑龙江的问题,就请吉林啊辽宁的闭嘴吧,土地不平均是肯定的,发展路数不相同也是一定的。至于电视上的所谓东北戏,都是这两省的农民吧,抽风外加神经病似的糟践东北人这三个字,还有脸谈什么东北不东北的。至少在黑龙江人眼里,什么潘长江赵本山之流的货色简直就是东北概念下的耻辱。  --------------------------------------------------  这人怎么说话这么恶心呢。敢情黑龙江才是东北,东北都叫你们黑龙江占了是吧。以后别东北三省,就东北一省得了呗。要是您实在嫌东北这两字坷碜,就别说自己是东北的了。不可理喻。    掺和下LZ的话题,我家是在吉林山区的,山区嘛,自然没多少地。但我们那里最穷的也差不到哪去,有的农民还真的挺有钱。玉米水稻自然不多种,种什么?种人参,木耳,养蜜蜂,包山林养蛤蟆养牛,还有种葡萄的。。。反正一句话,在东北嘛,只要人不懒,肯定饿不死。说实话没出过东北,没看过电视,还真不知道农民可以那么穷的。那些一提到东北就觉得东北多穷的人可以闭嘴了,我们的经济产值是不高,但我们自给自足,过得舒坦。
  对了,现在的粮贩子都是开着车,拉着脱粒机到农民家去收粮。    走了,估计有人该说俺吹N了。
  南方人均耕地少,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1.耕地都被开发了,盖房开厂  2.耕地面积本来就不大  3.南方农村的孩子比较多,我认识的南方农村出来的孩子基本都有兄弟姐妹,超生比较多,这在北方是不可想象的,只能说南方人比北方人在乎人口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楼主不是编童话的就是统计局上班的...  
  没来过黑龙江  就不知道什么叫冒油的黑土  就不知道什么叫耷拉穗的麦子    一家50亩地在松江平原上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就是过去的853 854农场那儿(那儿都是集体土地 农场是国营的)  一户有30 40亩地都很正常    前年去了趟富锦那边的一个村子  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电话 手机 卫星电视 互联网(ADSL的) 家家都通  除了交通不便 没啥不好的  几乎每家都是至少2层的楼房  全村最穷的人家两台摩托(地太大 走田埂太远只能骑摩托)  其余的几乎家家都有车(全村没公交 也没车到那儿 只有搭车)  人均纯收入 每年3W左右
  就在今年,我亲眼见过红旗岭农场的种植户开天籁 230。和齐齐哈尔一农场水稻户开大别克。但这些人都是佼佼者,种植有经济作物或大面积水稻,至于是否有其他收入,不熟,没了解。
   楼主的说的两个人种3晌地不多,我一个亲戚家 2个人种15晌 ,估计是没人信了, 南方和北方不同, 南方很难用大型收割机械,北方则不然, 去年的黑龙江农机大会(卖农机)我当时看到收玉米的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太好看了, 很气派 ,当时我还开玩笑说,比坦克好看.  -----------看帖子没有?楼主说他们那里没有办法机械化,纯人力的,你在这里说机械化收割?我家也有乡下亲戚,就算黑龙江土地是竖起筷子都能长的肥沃地方,不用浇水施肥,种子总要吧,粮食收购价越高,种子越贵,就算因为不用浇水施肥,那种子总要自己播种下去吧,到季节不会自己跑进仓里去吧,难道两个老人真的能应付得下来?楼主对每亩140元的支出言焉不祥。
  我是一个山东农民,我们聊城在山东算是最穷的了,我给你们说说我们村的真实情况, 我们村在县里是属着了点,不算最好,也可以是中上等吧,我们村有300多户,其中电脑基本普及,10w以上的户能占到30%,100w以上的有10%,私家车有20%左右,我算是中等的,开qq,比你们城市是比不起了.希望老多那些个看不起农村的城里人,不要再拿老眼光看农村人.但是,话说回来,我们村是不指望的地的。呵呵。..地就那么一点,种地就赔死 了..
  要说种地,全中国还真就东北最好种.那是上天留给中国的礼物.东北人确实是比南方人懒惰.因为自然条件太好.南方相靠种地过上好日子,那基本不大可能.
  没有普遍那么好,但真的是天生天养,扔把豆子下去,几乎什么都不要管了,地广人稀,肥沃辽阔的概念,只有亲自看到才能体会。据说最后保命留种的粮食就在那里??但愿人类不要到那一天,现在的土地已经没有以前好了吧。
  寄希望我国的农村都如楼主老家一样地广人稀少,这样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同时,我也希望我国的农村朋友,请不要乱生滥生了......
  作者:疯子咬狗 回复日期: 0:36:21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0:22:48                     作者:疯子咬狗 回复日期: 22:15:27          我草你吗的楼主,一看你就是南方老倒子,想来东北诈圈的。东北满地种不上地的穷人呢。把关里人引到东北来不如把东北给日本人呢。SB楼主。一点不懂事。            ======================             南方人怎么惹你了?       =======================    中国为什么这么穷?都是你们南方人搞内乱,和八国联军里外勾结卖大烟,打内战造成的。你们现在满地全是超生的,就是把地球给你们也供养不起你们那些内乱的人渣啊。你们自己反思反思生育问题吧。要再打内战,东北人随时奉陪。  ========================================================    SHIT!  信不信我投颗原子弹把你们东北灭了!!!!
  东北果然人少 我们浙江这里平原地区就是乡下一平放公里也会有上千人
  我是黑龙江人,楼主说的基本是实情。  辽宁我不太了解,至少在黑龙江,一家3、4 墒地还是非常常见的,有的地方更多,也有些地方略少。东北是大亩,一亩是1000平方米。  东北的气候相对来说是比较适合种玉米和黄豆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绝产的情况(我家所在地区,从我记事起是没有的)。  楼主说的2个人种5墒,这个没什么可怀疑的,完全能种的过来,2个人种更多的都有。因为东北是粗放的种地方式,与南方的精耕细作不同。  在东北确实是种半年可以闲小半年。播种、铲地和秋收是最忙的时候,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每年有2次农忙假。忙的时候的劳动强度非常大,真的是重体力劳动。现在好了一些,有些可以用机械,但是还是有非常多的活需要纯人力(不包括农场)。比如现在这个季节收苞米(把玉米秆用镰刀割倒,然后把苞米外面的皮去掉),从日出到日落(中午带饭或者是其中一个人回家做饭带来),连续掰一个月,非常辛苦。  楼主说的收入应该是差不多吧,但是最近因为物价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可能会稍微多些。  东北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较其他地区要小些,最穷的应该是城市里无业人员吧。
  俺南方人,现在就在哈尔滨,俺宿舍老大就是雅不利的(好大的雪场,冬运会在那儿举行),他家就有30亩地,家里有一匹马(俺还骑上拍过照)。俺不知道老大家是不是年收入5万,但俺知道30亩地全是他老爸老妈两个人弄完的。  南方人不来哈尔滨,很难想象一家能有那么多地(像我家湖北农村,才两亩地,当年上大学,我爸要把地退了,村里不让,晕,后来不叫农税了,也就不退了)
  楼上很多人没见过地.50亩地多吗?农民穷,就是因为地太少.一亩二亩能干什么?!如果有1000亩地,一亩就算只能挣100,是多少?没见过地的人算算去.
   东北土壤真是好。我是个好吃的家庭主妇,上个星期去东北出差,跟随东北同事直奔长春某菜市场,然后运回了不少东北的好东西到广州。列表如下:    1、油豆角。非常特别好吃。我老家湖北也有,但是没有这个大也没这个好吃。  2、黄瓜。5斤。脆、甜。终于理解为什么《武林外传》中小郭老啃黄瓜了。和水果差不多。  3、木耳。买了5斤,这个是在农大附近买的非野生。也很好!  4、各种蘑菇。10袋。在欧亚底下的超市买的,有点小贵。  5、香梨。这个简直是太好吃了。  6、千张。五斤。又薄又充满豆香的豆腐皮。  7、松子。在欧亚楼下买的。  附:我同事家里吃的几乎都是从东北运来广州的。    说实话,如果我是东北人真的舍不得离开,天空辽阔,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多好的地方。    
  说实话,如果我是东北人真的舍不得离开,天空辽阔,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多好的地方。=  ==============================  从东北到广州?太远了吧
  5、香梨。这个简直是太好吃了。  -----------------------------  是叫香水梨
   5、香梨。这个简直是太好吃了。    -----------------------------    是叫香水梨    --------------------------------  没猜错的话,应该叫南果梨,辽宁海城原产地。肉质一般,但味道简直太香了,如何形容呢,最好的香水梨也难敌一丁点。味道非常奇特。    另外,lz说的是事实。大家争论的焦点在于没搞清前提。  如果是自己家的地,无论大豆还是玉米,算上政府补贴等,最终成本在150元/亩(08年统计),如果是租赁地,不但没补贴还要加上租金,成本大约300-400/亩。计算东北大田种植成本,是国内期货界的人都必须的基本功,并以此判断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东北各地人口密度不一,则自有耕地面积不一。哈尔滨附近县大约在30亩左右,所以需要副业或农闲时,在本地打零工。有经济基础的农户则到农垦租赁耕地,一般至少承包几百亩。建三江农场个人承包水田上千亩的比比皆是,更别说耕作简单的旱田了。  所以,农民不到城里打工是正常现象。东北人出去打工的以 小城镇的人居多,下岗了或毕业了,东北就业渠道有限,原本属于高于农民阶层,不肯干属于农民工的工作,只好离乡南下,而且东北人有移民基因,乡土观念不浓,那好去那,所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不少,不过这些人多属于东北人中的中下人群,有时难免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哈尔滨的公交司机以及出租司机绝大部分就是这部分人承担。山东河北的东北人以林业农垦后代为主,他们的父辈一口山东口音,来到东北,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临了,资源枯竭,经济困难,每月仅几百元退休金,子女也不管分配,在林区农区矿区这类产业单一的地区无法就业,最简捷的办法就是回老家,低能者,难免作奸犯科。所以山东人有时反感这些人,也是情理中的。谁不愿意有富亲戚。不过,当年山东不是一般的穷,来东北类似现在出国一般,往往一个来,安定以后,带来一帮。我家就是,周围的人也大多如此。我原来对山东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甚至超过东北。可是最近看到山东人对东北的排斥,虽然不无有因,感情上也很失落,就像兄弟之间,一是一,二是二的,没错,但心里别扭。当年家里的亲戚从山东来,只有地瓜干、煎饼,带走的是大米、豆油。现在如果,我落魄了,到山东迎接的是冷漠,虽然没理由与人理论一番,但心里的不痛快是难免的,幸好我家地亲戚并非如此。  东拉西扯,写这些,就是告诉大家,东北仍然是国家的根子,网上大家对东北的态度有些扭曲。东北的农业人口估计不超过3千万,如果,东北的工业能恢复一点,就可以转移1千万,剩下的农民日子就好过了。东北就能成为中国最坚实的支柱。
  一大群人瞎喳喳,那么简单的数据,网上一搜就有的,都懒得去搜就知道吵架。  http://www./nygk/xgxx/192.htm
其中单位为公顷,换算为 1公顷=15市亩。  一看就知道,确实黑龙江省有不少地方的人均耕地面积是比较大的,但是人均是极少有到50亩的。lz说他家在哈尔滨东部300km处,则按图上看人均的耕地面积大约在4亩到15亩之间,他家那种50亩的情况是属于靠上的。之后的产量、农产品价格什么的,都是与这个靠上的耕地面积一起来得出收入的。  所以说lz家的收入或许不错,但是不能代表黑龙江省的农业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  
  玛勒格碧的,发这贴果然是有目的。现在三种全会就在讨论农村政策。在这种谎言下的政策,只会祸国殃民!    拿钱发贴的死全家!!!
  [转帖]满网内部精华逆文    满网内部精华逆文:如何让汉人内斗!如何分裂中国东北!      他们尼堪人(汉人)就是不团结,当我们高贵的八旗子弟发现某个论坛上有汉网的人活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冒充汉族去指责他们是大汉族主义,破坏民族团结等等。这个时候一些.的汉族,特别是女生和一些爱国奋青就会跟着附和,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剩下的就是收尾工作,比如添油加醋,把那个破烂汉网说成是***网站邪教等等。在利用大部分汉人对民族问题的不了解来把汉网说成是破坏民族团结的罪恶之渊,把那些台独和.都和汉网联系起来,如果在遇到几个激进的汉人骂人,正好被我们抓住把柄,最好是把斑竹也拉过来,别看是斑竹,他们一看到有民族争斗的行为,他们会本能的站在少数民族这边。这都归功于这几十年的洗脑:“凡是汉族的文化都是封建迷信,凡是汉族的骄傲都是大汉族主义。”我们还应该把东北和关内对立起来,本来东北就因为地理的原因有些地方情节,我们可以借鉴民进党的办法搞类似台湾情节的东北情节,可以冒充南方人去骂东北人野蛮拉,没文化化呀,在冒充东北人骂南方人小气,让他们互相对立,嘿嘿,当年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个办法分化这些汉人才入关的。我们统治汉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化他们,让他们互相争斗,从我满满清入关开始,我们的这个策略就把这些尼堪人培养成对内斗有极大兴趣的变态民族,哈哈,现在汉人还是这个破德行,估计永远都改不了了,300年的满清统治已经让汉人的奴才性格定性了,尤其是北方汉人。        我们还可以利用尼堪人的不懂历史让新一代东北人对汉族产生疏远感而对我满清产生亲切感,比如可以说当代东北人甚至北方人都是胡人的后代,而南人都是蛮夷,将汉族虚无化成一个历史名词,我们还可以借教科书和大众读物本身对历史的隐瞒,把历史上个别的少数民族溶入汉族的事实进行无限的夸大和描述,让尼堪的下一代产生一种汉族是被别的民族混合造成的事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汉人,我们尤其要利用“五胡乱华”时期的例子。冒充汉族进行发言,因为很少有人知道五胡乱华的真相,因为49年后的教科书只讲北魏的汉化改革,而没有讲五胡因为各种原因被***,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汉族都是五胡变来得,北方汉族基本都是五胡后代这个口号,没几个网民会无聊到查专业历史书的地步,所以所谓真相就是我们把故事宣传一千一万遍,他就成了真相。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满清安定的那几年说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我们可以用金钱收买些文人学者给他们点好处,让他们做具体工作,我们其实不必操心满清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形象问题。        我们要向沈阳那样大肆搞清文化节,大肆庆祝八旗入关360周年,给满清的皇帝立铜像,起码先让东北的下一代以满清自豪,以身为满族为高贵,只要形成一个思维定势以后就很难改变,我们还可以通过复兴满语等方式和宣扬满清光荣论以及在文教和电视界的代言人在各个电视煤体播放我们满清的电视剧。为下一步成立东北满族自治区做准备。我们还可利用国外势力向中国政府施压,说他们歧视少数民族,在利用各级部门的满洲代言人,尤其是北京那些汉八旗后代和隐瞒了满族身份的汉族官员,继续给我们优惠政策,尤其是人口方面的,其实大批汉族改满族也是一个重要来源,虽然开始是因为优惠政策改的,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大部分会产生满族认同感,既而认同我满清,那些有满族血统人汉人更是我们的利用对象,我们可以一边宣传汉族混合论一边宣传满洲神圣和满清光荣论,让那些有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满族血统的汉人倒戈,只要我们超过壮族成了中国的第二大民族,许多事情都好办,人口是我们满洲强大的重要源泉,现在汉族的出生率已经滑到85%,将来的社会是年轻人的社会,其实汉族的年轻人比例比人口总数要少的多,现在趁着汉人麻痹不关注人口出生率,我们继续努力,争取把他们70%以下。其实中国尤其是边疆地区动而不乱的根本原因不是那些民族优惠政策,而是汉族人口占边疆地区占很大比例甚至是大多数,只要汉族人口低于当地人口的50%,许多事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希望我族同胞继续努力,在我满清被尼堪人孙大炮**100周年的时候,可以在满洲大地上出现一个满洲自治区,以实现我们第三次崛起的第一步。为我们的满洲第三帝国而努力奋斗吧!!最后让我们高唱满网的开篇寄语吧:金戈铁马入中原,一统汉家三百年。八旗铁蹄映冷月,踏遍江南儿女血!  
  最近老拿东北来说事的人,不知居心何在?  东北在全国算中上等的了,算穷的吗?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膜多少钱一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